書名: 圖解政治學 (9版)
作者: 王保鍵
版次: 9
ISBN: 9786263938694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4/12
頁數: 304
#人文與社會科學
#政治
#政治學概論
定價: 400
售價: 340
庫存: 有庫存: >=5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政治學》的研究可上溯至古希臘之亞里斯多德,現在的許多學科都是從政治學分出來的,如公共行政學系、外交系等。因為長時間的發展,政治學是ㄧ個有系統的龐大思想,對許多同學來說,是ㄧ門需要花時間的科目。政治學除了是大學院校必修課程外,更是公務員國家考試高普考及升等考試中,一般行政及一般民政類科的專業科目;有許多本科系或非本科系的學生在準備上頗顯吃力。本書乃以圖解的方式,深入淺出的來闡明政治學涉及的相關理論。 【目錄】 第一章 政治及政治意識型態 1-1 政治、權威、權力 1-2 政治學之演進(一) 1-3 政治學之演進(二) 1-4 意識型態 1-5 當代各種意識型態(一):自由主義 1-6 當代各種意識型態(二):保守主義與新右派 1-7 當代各種意識型態(三):馬克思主義 1-8 當代各種意識型態(四):社會主義 1-9 當代各種意識型態(五):民族主義 1-10 族群理論 1-11 臺灣的族群分類:分類指標之釐清 第二章 政治學分析途徑(方法論) 2-1 典範的概念 2-2 政治體系理論與結構功能理論 2-3 傳統制度研究與當代新制度研究 2-4 新制度主義研究面向 2-5 新制度主義核心思想:「制度」與「行為」兩變項間關係 2-6 微觀政治學與宏觀政治學之研究(一) 2-7 微觀政治學與宏觀政治學之研究(二) 2-8 質化研究法 2-9 紮根理論與現象學 2-10 韓佩爾之「科學說明之涵蓋律模式」 2-11 公共選擇理論 第三章 國家論 3-1 國家的起源 3-2 國家基本要素 3-3 主權 3-4 國家與政府 3-5 台灣法律地位未定論 3-6 台灣法律地位已定論 3-7 國家理論與國家角色 3-8 國家角色:政治影響經濟 3-9 單一國、聯邦、邦聯(一) 3-10 單一國、聯邦、邦聯(二) 3-11 歐洲聯盟 第四章 民主的模式與實踐 4-1 民主的意涵與形式(一) 4-2 民主的意涵與形式(二) 4-3 民主理論的模型(一) 4-4 民主理論的模型(二) 4-5 多數決模型與共識模型 4-6 民主政治實踐成功條件 4-7 民主化與民主鞏固(一) 4-8 民主化與民主鞏固(二) 4-9 轉型正義 第五章 憲法與人權 5-1 憲法的意義與特性 5-2 憲法的分類 5-3 憲法的變遷:修憲途徑 5-4 憲法的變遷:憲法解釋途徑 5-5 我國憲法變遷及其象徵意義(一) 5-6 我國憲法變遷及其象徵意義(二) 5-7 人權之概念 5-8 人權之普世價值 5-9 人權之內涵(一) 5-10 人權之內涵(二) 5-11 言論自由與其界線:司法院釋字第617號解釋 5-12 表現自由之集會遊行 5-13 人權語言 5-14 國家語言 第六章 政府論 6-1 政府首長與國家元首間的關係 6-2 單院制與兩院制國會 6-3 內閣制 6-4 內閣制特徵 6-5 內閣制下行政與立法關係 6-6 英國政治制度新變革 6-7 總統制的概念 6-8 總統制之行政權與立法權分立,各有其正當性 6-9 總統制之行政權與立法權互相制衡(一) 6-10 總統制之行政權與立法權互相制衡(二) 6-11 總統制之司法權 6-12 雙首長制(半總統制)概念 6-13 雙首長制(半總統制)之特徵 6-14 雙首長制行政與立法間換軌:左右共治 6-15 我國憲政體制:雙首長制(釋字第627號) 6-16 總統無權主動對行政院免職 6-17 瑞士政治制度 6-18 中共政治制度 6-19 中共民主集中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七章 選舉制度 7-1 選舉的功能、方式及性質 7-2 候選人之產生 7-3 選舉制度類型 7-4 選區劃分與公平代表 7-5 選區劃分原則 7-6 選區劃分與傑利蠑螈 7-7 我國中央民代選舉區劃分機制 7-8 選舉區劃分之比較制度與論證對話 7-9 應選名額分配方式 7-10 投票行為理論 7-11 全國性公民投票 7-12 我國中央民代與地方民代 7-13 重新計票 7-14 婦女保障名額機制 7-15 不在籍投票 7-16 電子投票 第八章 政黨的意義與功能 8-1 政黨的意義與功能 8-2 政黨體系 8-3 政黨的財務來源 8-4 政黨之組織及活動 8-5 政黨之處分、解散及合併 8-6 政黨輪替之正功能 8-7 政黨輪替之負功能:兼述政黨輪替與民主鞏固 8-8 政黨財產與轉型正義 第九章 民意、政治參與、利益團體、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9-1 民意之形成與議題設定 9-2 民意之形成與測量 9-3 代議政治理論 9-4 政治傳播 9-5 政治參與 9-6 公民不服從 9-7 利益團體之意涵、種類暨活動方式 9-8 利益政治理論 9-9 政治文化之意涵與模式 9-10 政治社會化 第十章 國際關係與全球化 10-1 國際關係理論 10-2 後冷戰與和平機制 10-3 國際法之意涵及法源 10-4 國際條約 10-5 國際海洋法:海洋法制度與國際海峽 10-6 國際海洋法:無害通行權與國際海底海床(深海床) 10-7 國際海洋法:海洋環境保護(一) 10-8 國際海洋法:海洋環境保護(二) 10-9 國際海洋法:國際海域 10-10 混合法庭:國際刑法制度中追訴嚴重犯罪的新模式(一) 10-11 混合法庭:國際刑法制度中追訴嚴重犯罪的新模式(二) 10-12 國際組織 10-13 上海合作組織:第一個中共主導的國際組織 10-14 世界貿易組織 10-15 國際經貿 10-16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為您推薦

圖解地方政府與自治 (6版)

圖解地方政府與自治 (6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地方政府與自治(6版) 作者: 王保鍵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3/01/28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地方政府與自治」除了是各大學之政治系或公共行政系的必修或選修學分外,更是公務員國家考試高普考及升等考試中,一般民政類科的專業科目;有許多本科系或非本科系的學生在準備上頗顯吃力;再加上相關地方自治法規的通過與修正,更增加了這門科目的困難度。 本書乃以圖解的方式,深入淺出的來闡明地方政府與自治涉及的相關學理與法條。 目錄 第1章 基礎核心理論 1-1 為何要有地方自治 1-2 地方自治之意涵 1-3 地方自治團體與地方政府之差異 1-4 我國地方自治發展沿革 1-5 地方自治團體三要素 1-6  地方治理與跨域治理 1-7  處理跨域問題之法制規範 1-8  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提升國家競爭力 1-9 地方分權理論 第2章 居民 2-1 居民要件與權義 2-2 居民參政權:住民自治 2-3 直接民主V.S代議民主 2-4 公民投票 第3章 自治區域 3-1 自治區域與地方層級體系 3-2 行政區劃 3-3 各種市之設置與地方名稱變更 3-4 縣市改制為直轄市 3-5 合併改制直轄市之優點 3-6 合併改制直轄市之缺點 3-7 縣市改制與國土空間發展 3-8 宏觀國土重劃來調整自治區域 3-9  首都之設立與遷移 3-10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第4章 自治權 4-1 聯邦國與單一國 4-2 地方自治權之取得 4-3 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4-4 地方自治法規(一) 4-5 地方自治法規(二) 4-6 地方自治法規(三) 4-7 地方自治條例之行政罰 4-8 地方自治法規之位階與發布程序 4-9 自治條例可否較中央法律為更嚴格規範(釋字第738號) 第5章 比較地方制度 5-1 權力分立制與權力一元制 5-2 德國地方制度 5-3 英國地方制度 5-4 法國地方制度 5-5 日本地方制度 5-6  中共地方制度 5-7 美國地方制度 5-8 美國州以下之市制-權力分立面向 5-9 美國州以下之市制-權力一元面向 5-10 英國地方自治發展新趨勢 5-11 英國城市協議:雙向協議分權模式 第6章 地方選舉與公民投票 6-1 選舉權之性質 6-2 我國投票選舉方式 6-3 重視公平代表的標準之選舉區劃分 6-4 我國立委選區劃分係以縣市為基礎:保障地方自治團體 6-5 選舉區劃分比較制度與論證對話 6-6 選舉區劃分與大市效應:「大市效應」加速區域發展差距 6-7 國家須調整地方間差距 6-8 候選人產生與競選 6-9 違反競選規範之處罰 6-10 選舉訴訟 6-11 地方性公民投票 6-12 公民投票訴訟 6-13 電子投票的型態 6-14 不在籍投票 第7章 我國地方議會 7-1 省諮議會 7-2 地方議會議員之產生 7-3 地方議會之會議召開 7-4 我國各級地方議會之職權 7-5 議員之言論表決免責與不受逮捕特權 7-6 地方民代之費用與兼職禁止 7-7 地方議會之議長(主席)之產生及罷免 7-8 地方議會與中央關係 第8章 我國地方政府與府會關係 8-1 省政府之變革 8-2 直轄市之組織結構 8-3 縣(市)之組織結構 8-4 鄉(鎮、市)之組織結構 8-5 地方行政機關之編制及員額 8-6 預算之審議(府會關係) 8-7 地方預算之上級介入權 8-8 地方議會對地方政府之監督 8-9  府會僵局解決機制:覆議 8-10 臺北市里長延選案(釋字第553號解釋) 8-11 現行里鄰實務運作 第9章 自治財政 9-1 地方自治財政與地方公共財 9-2 地方財政收入理論 9-3 地方財政收入:稅課 9-4 地方財政收入:地方稅 9-5 地方財政收入:統籌分配稅款 9-6 地方財政收入:規費 9-7 地方財政收入:公共造產與地方產業 9-8 地方財政使用(支出) 9-9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 9-10 地方財政管理:預算 9-11 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 9-12 財政紀律法 第10章 自治監督 10-1 自治監督之面向 10-2 合法性監督與合目的性監督 10-3 不確定法律概念下之合法性監督 10-4 預算上之自治監督 10-5 作為義務之自治監督:代行處理 10-6 違法行為之自治監督: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10-7 地方行政首長停職與辭職之自治監督 10-8 民選公職人員解職與補選之自治監督 10-9 民選公職人員延期改選之自治監督 10-10 自治監督理論探討:法律保留與預算審議怠惰條款 10-11 自治監督理論探討:地方自我反省審查機制 10-12 權限爭議之自治監督 10-13 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爭訟與解釋爭訟 10-14 地方自治團體聲請司法解釋之規範機制:釋字第527號解釋 第11章 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新趨向 11-1 發展型地方主義 11-2  中央與地方關係之變化 11-3 府會合作的新型態夥伴關係 11-4 夥伴關係新趨向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詳細資料 ISBN:9786263436961 叢書系列:圖解政治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6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法政類> 政治> 地方政府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 (5版)

民法總則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希望藉由法院實務判決的案例,闡釋法律概念的精義,演繹實際案例的應用,期使讀者得以了解民法總則規定的體系架構與重要觀念。為節省篇幅,放棄鉅細靡遺的教科書書寫方式,對於實務上極少應用的名詞解釋,及理論上不具重要性的概念,一概略而不論。在章節編排上,本書注意到文本前後敘述的流暢性,力求減少讀者閱讀上的障礙。   以法院裁判的實務案例為主要素材,兼採歐洲民法新近發佈文件(如DCFR及PECL)的規定,展現臺灣法院及外國法制的最新發展趨勢。因資料繁多,案例豐富,本書內容密度較高,需要讀者慢讀、細讀、慎思而明辨之。   本次修訂,主要為改寫成年監護制度及違反善良風俗二節,增補德國法上物權行為道德中立性理論及肖像權授權契約之效力,並增加許多最高法院新近判決,如使用LINE通訊軟體之意思表示生效時期、誠信原則得否作為請求權基礎等,以饗讀者。 【目錄】 增修五版序 序 凡 例 Chapter 1 民法的基本觀念  第一節 社會生活、社會規範與法律/1   第一項 國家法的形成/1   第二項 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2  第二節 私法的領域/5   第一項 公法與私法/5   第二項 私法優位思想與公法優位思想/9   第三項 民法的範圍與發展/10  第三節 現代民法的指導原則/14   第一項 近代私法之原理/14   第二項 權利鬥爭、權利本位與義務之強化/17 Chapter 2 民法的法源與法律適用  第一節 民法的法源/21   第一項 法源的意義/21   第二項 法 律/22   第三項 習 慣/28   第四項 法 理/31   第五項 法律行為規範(尤其是契約)/35  第二節 法律的解釋適用:法學方法論/36   第一項 案例分析的方法/36   第二項 法律的解釋/43   第三項 法律的補充:法律漏洞與類推適用/50  第三節 使用文字與決定數量的準則/59   第一項 使用文字的準則/59   第二項 決定數量的準則/61 Chapter 3 權利主體──人  第一節 自然人/63   第一項 自然人的權利能力/63   第二項 行為能力/78   第三項 人格權保護/90   第四項 住所與居所/107  第二節 法 人/112   第一項 法人的功能、意義與本質/112   第二項 法人的種類/116   第三項 法人的能力/126   第四項 社團法人/135   第五項 財團法人/157 Chapter 4 權利客體──物  第一節 概 說/185   第一項 物的意義與種類/185  第二節 動產與不動產/191   第一項 不動產/191   第二項 動 產/196  第三節 主物與從物/197   第一項 主從物的概念/197   第二項 處分主物的效力/198  第四節 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199   第一項 天然孳息/199   第二項 法定孳息/200 Chapter 5 權利變動關係──法律行為總論  第一節 權利變動總論/203   第一項 法律事實與權利得喪變更/203   第二項 私法自治原則/210  第二節 意思表示/218   第一項 意思表示的構成要素/218   第二項 意思表示的生效時期/229   第三項 意思表示的解釋/233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種類與要件/249   第一項 法律行為的意義/249   第二項 法律行為的種類/250   第三項 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與生效要件/292  第四節 法律行為的效力/294   第一項 概 說/294   第二項 無效的法律行為/296   第三項 得撤銷的法律行為/301   第四項 效力未定的法律行為/305 Chapter 6 法律行為的有效性  第一節 行為能力/307   第一項 行為能力制度/307   第二項 無行為能力人/308   第三項 限制行為能力人/312  第二節 法律行為內容的管制/320   第一項 法律行為的標的/320   第二項 標的之確定/320   第三項 標的可能/323   第四項 標的合法/324   第五項 標的違反公序良俗/336  第三節 健全的意思表示/354   第一項 意思自主與信賴保護/354   第二項 心中保留:單獨虛偽表示/355   第三項 通謀虛偽表示/357   第四項 意思表示錯誤/374   第五項 詐欺與脅迫/408 Chapter 7 條件與期限  第一節 法律行為的附款/423   第一項 條件與期限/423   第二項 條件與負擔/424   第三項 條件與不確定期限之清償期/425  第二節 條 件/427   第一項 條件的種類/427   第二項 不許附條件的法律行為/433   第三項 附條件的效力/434   第四項 期待權的保護/438  第三節 期 限/441   第一項 期限的意義/441   第二項 期限的種類/441   第三項 不許附期限的行為/442   第四項 附條件規定的準用與類推適用/442 Chapter 8 法律行為的代理  第一節 代理的意義與功能/443   第一項 本人與代理人之間/444   第二項 代理人與相對人之間/444   第三項 本人與相對人之間/444  第二節 代理的要件/445   第一項 代理行為/445   第二項 以本人名義/446   第三項 代理權的發生/453  第三節 代理與類似制度/460   第一項 代理人與使者/460   第二項 代理人與代表/461  第四節 代理的法律效果/462   第一項 代理行為效力的歸屬/462   第二項 代理行為的瑕疵/462  第五節 代理權的消滅/465   第一項 基礎法律關係終了/465   第二項 撤 回/465   第三項 本人死亡/466   第四項 代理人死亡/467   第五項 喪失行為能力/467  第六節 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467   第一項 概 說/467   第二項 無權代理/468   第三項 表見代理/475 Chapter 9 期日與期間  第一節 概 說/491  第二節 期日的意義及期日的決定/492  第三節 期間的意義及其計算/492   第一項 意 義/492   第二項 期間的計算方法/492   第三項 期間的起算與終止/493  第四節 年齡計算法/498 Chapter 10 消滅時效  第一節 概 說/499   第一項 消滅時效的意義/499   第二項 除斥期間/502  第二節 消滅時效的客體/504   第一項 債權請求權/504   第二項 物權關係上的請求權/506   第三項 其他請求權/510  第三節 消滅時效的期間/512   第一項 一般時效期間(長期時效)/512   第二項 特別時效期間(短期時效)/513  第四節 消滅時效的起算/522   第一項 事實上障礙與法律上障礙/523   第二項 借貸契約/528   第三項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529   第四項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533  第五節 消滅時效的中斷/537   第一項 時效障礙事由/537   第二項 請 求/540   第三項 承 認/541   第四項 起 訴/545   第五項 與起訴有同一效力者/547  第六節 消滅時效的不完成/552   第一項 意 義/552   第二項 時效不完成的事由/553  第七節 消滅時效完成的效力/557   第一項 拒絕履行抗辯權/557   第二項 效力及於從權利/558   第三項 時效完成後的給付/561   第四項 時效利益的拋棄/562 Chapter 11 權利的行使  第一節 概 說/563  第二節 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564   第一項 禁止違反公益/565   第二項 禁止權利濫用/566   第三項 誠實信用原則/571  第三節 權利的自力救濟/583   第一項 正當防衛/583   第二項 緊急避難/585   第三項 自助行為/586

原價: 720 售價: 706 現省: 14元
立即查看
圖解公共政策 (5版)

圖解公共政策 (5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圖解公共政策 系列名:圖解政治系列 ISBN13:9786263175709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汪正洋 裝訂/頁數:平裝/312頁 規格:23cm*17cm*1.6cm (高/寬/厚) 重量:540克 版次:5 出版日:2022/03/28 中國圖書分類:公共行政 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地介紹公共政策,讀者可從本書依序學到下列知識: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論」介紹政策科學的基本觀念,包括政策研究的演進、範圍、基本架構,以及學術名詞的說明。第二章「政策分析理論」介紹分析公共政策的不同觀點及其背後的哲學基礎,並對其進行優缺點的評價。從第三章「政策問題認定」到第七章「政策評估」,乃以公共政策階段論為基礎,分別介紹公共政策中關於問題認定、方案規劃、合法化、執行與評估等五個階段中的相關知識。第八章「公共政策新觀念」介紹1980年後的熱門政策議題,如民意調查、新公共管理、全球化、電子化政府……等。 目錄 第一章 公共政策理論 第二章 政策分析理論 第三章 政策問題認定 第四章 政策規劃 第五章 政策合法化 第六章 政策執行 第七章 政策評估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新觀念 參考書目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高普114-知識圖解-政治學測驗+申論題型實戰出擊 (1版)

高普114-知識圖解-政治學測驗+申論題型實戰出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考點整合,倒出破題關鍵 整合政治學申論重點,直擊破題關鍵,讓你不只好記更好理解。 ☆解題全像圖X擬答超記憶 STEP by STEP 解題步驟,按部就班,清晰你的申論答題架構。 ☆全面制霸政治學 考前總複習,全面性加強練習,貫徹考試方向。 【目錄】 第一章 政治學研究的基礎 第二章 系統論與國家論 第三章 國家的概念與理論 第四章 次級國家體系 第五章 政治體制 第六章 政治意識形態 第七章 民主政治 第八章 民主憲政主義 第九章 人權思想與實踐 第十章 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 第十一章 利益團體與政治參與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第十三章 民意理論與政治傳播 第十四章 比較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 第十五章 比較國會制度 第十六章 比較司法制度 第十七章 政治發展與政治變遷 第十八章 國際政治 第十九章 官僚體制 第二十章 歷屆試題

原價: 760 售價: 600 現省: 160元
立即查看
圖解政治哲學 <中華>

圖解政治哲學 <中華>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30 售價: 451 現省: 79元
立即查看
圖解地緣政治學

圖解地緣政治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
高普114-知識圖解─拆解式政治學 (1版)

高普114-知識圖解─拆解式政治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掌握上榜關鍵「20分」,使政治學成為扭轉劣勢,突圍奪榜的關鍵科目! ●全面彙整總國考焦點、時事研究,「超完整內容、超強命中」,念一本就足夠! ●重視「章節」與「章節」,「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連結」及「前因後果」說明,初學者亦可輕易貫通,概念不再條列零碎。 ‧速解綱表快速手→速解綱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架構,重點輕鬆讀、內容好理解。 ‧獨創「拆解式理解法」→全國獨創「拆解式理解法」記憶學習,政治學變得容易又有趣! ‧內容再進化→「意識形態」表格、圖示內容「超級強化」,詳細內容可使考生輕鬆掌握! 【目錄】 第1章 政治學緒論 第2章 政治學方法論 第3章 政治思想與意識形態 第4章 民主政治 第5章 政治民主化 第6章 民族主義 第7章 國家、政府與主權 第8章 憲法與憲政 第9章 政府體制 第10章 立法機關 第11章 政黨與政黨制度 第12章 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 第13章 政務領導與官僚組織 第14章 司法機構 第15章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第16章 政治參與與社會運動 第17章 民意與政治傳播 第18章 人權與公民權 第19章 利益團體 第20章 公共政策 第21章 全球化與國際政治 第22章 地方政府 第23章 政治經濟學 第24章 比較政府與政治 附錄 政治學各章節題目總集結

原價: 780 售價: 616 現省: 164元
立即查看
超圖解財政學 (1版)

超圖解財政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23 現省: 5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