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英文核心字彙
系列名:MINI工具書-國考‧在校生
ISBN13:9786263342651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Dr.Right
裝訂/頁數:平裝/544頁
規格:19cm*13cm*2cm (高/寬/厚)
版次:7
出版日:2022/10/06
中國圖書分類:英語
內容簡介
法學英文,畢竟仍是英文,要先能看懂單字,才能對背後的法律概念進行剖析,進而選出正確的答案。但要能記得快、記得好、記得久,不能只是英文單字的排列,還得要輔以英美法的背景知識才可。因此,作者針對坊間書籍的不足之處,以讀者角度出發,首創「英文為體、法學為用」的法學英文工具書。而在往年司法官、律師一試,及111年北大轉學考的試題中即可印證本書高頻命中的狀況。
本次改版,納入司、律111年最新法學英文試題,並附中譯,希望能讓讀者享受一下先睹為快之感,也希望讀者能從中瞭解考題的變化與發展。
本書特色
1.配合國考命題大綱,選錄憲法、契約、侵權、刑法、民訴、刑訴、公司及證交等八個科目的核心英文字彙,並採用與坊間高中大學之英文單字書的編排方式,使讀者在學習英文之初,不必擔心落入艱澀的法律泥沼。
2.編排上先放英文,再放中譯,同時附上音標及詞類變化,省去查找字典的時間,並增加讀者對英文單字的熟悉度。
3.用釋義聯想方式串聯相關用語,讓讀者自然而然擴大單字圈。
4.本書所有的例句,均與法律英文有關,使讀者可以立即瞭解單字的應用,輕鬆培養閱讀理解力。
5.採口袋書型工具書設計,方便隨時記憶學習。
6.獨創「作者隨筆」,以輕鬆的口吻、淺顯的說明帶出法律觀念,使讀者可以拓深、奠基英美法學背景知識。
7.補充法律拉丁文和法學名言,讓讀者在寫作時能更顯深度,得心應手。
8.讀者的母語是中文,在說英文時,還是免不了會先用中文思考,所以對於一般常卡住的中譯英常用法律字詞,在本書「英語補給站」補充,多練習後,中譯英時將會自然流暢。
9.各章末之考古題,逐題加以翻譯,讓讀者自行學習,鑑古知今,熟悉命題趨勢。
10.每一個主題均設計一個圖示,統合該主題所有單字,一目瞭然,讓單字生動活潑地律動起來,活記活用本書的核心字彙,也方便考場快速複習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Dr.Right
.台大法研所
.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
.美國紐約州律師考試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目錄
Unit 1 Introduction – Common Law v. Civil Law
Unit 2 Constitutional Law (1) – Separation of Powers
Unit 3 Constitutional Law (2) – President and Congress
Unit 4 Constitutional Law (3) – Court System
Unit 5 Constitutional Law (4) – Bill of Rights and Due Process
Unit 6 Constitutional Law (5) – Free Speech
Unit 7 Contract Law (1) – Contract Formation
Unit 8 Contract Law (2) – Interpretation of Terms and Conditions
Unit 9 Contract Law (3) – Performance and Breach
Unit 10 Contract Law (4) – Damages and Remedies
Unit 11 Tort Law (1) – Intentional Torts
Unit 12 Tort Law (2) – Negligence
Unit 13 Tort Law (3) – Privacy, Defamation and IP Rights
Unit 14 Tort Law (4) –Strict Liabilities and Other Torts
Unit 15 Civil Procedure (1) – Jurisdiction and Venue
Unit 16 Civil Procedure (2) – From Discovery to Judgment
Unit 17 Civil Procedure (3) – Multi-Parties and Multi-Claims
Unit 18 Criminal Law (1) – Crime and Punishment
Unit 19 Criminal Law (2) – Accomplice and Inchoate
Unit 20 Criminal Law (3) – Defenses
Unit 21 Criminal Law (4) – Crimes against Persons and Property
Unit 22 Criminal Procedure (1) – From Arrest to Indictment
Unit 23 Criminal Procedure (2) – Searches and Seizures
Unit 24 Criminal Procedure (3) – Jury Trial
Unit 25 Criminal Procedure (4) – Conviction and Sentence
Unit 26 Company Law (1) – Business Organizations
Unit 27 Company Law (2) – Corporate Governance
Unit 28 Company Law (3)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Unit 29 Securities Law (1) – Securities Issuance
Unit 30 Securities Law (2) – Securities Fraud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是著重在考試寫作的示範與教學,以及重要(常考)爭點的分析,在定位上雖然不是憲法的打底書,但在編排上仍非常重視整體架構,希冀讀者在讀完本書後,對於憲法體系以及考題走向都能完全掌握。因此本書在章節安排上,除了「憲法總論」、「基本權」、「權力分立」等必備章節外,有鑑於「憲法訴訟」在考試上的重要性逐漸提升,特別將其獨立為單一章節,並就相關考題做充分詳盡之說明。
在擬答撰寫方面,強調擬答內容篇幅符合真實考試,以及特別重視依各題情境進行個案涵攝、避免答題內容流於制式之弊,以期讀者能將本書寫作技巧運用於考試上,掌握高分上榜關鍵。在題型收錄上,精選歷年國考、研究所考試中經典與最新112年國考及113年法研所之重要試題,涵蓋諸多最新憲法考點,例如113年總統立委選舉所衍生之相關憲政爭議、憲法法庭關於公然侮辱罪及誹謗罪合憲性之最新見解、跨性別者變更性別登記之權利及社群媒體平台責任等。另鑑於112年憲法訴訟法修正,部分試題亦配合舊題新解。透過以上內容增補,使讀者能掌握最新考題趨勢與建立完整觀念,進而掌握高分上榜關鍵。
為了能讓讀者能夠有完整的學習,本書除了在每節開頭進行簡單觀念整理以及各題的完整擬答外,尚有以下特色:
一、觀念補充
針對題型所涉及的爭點或是該題所衍生出的其他問題,進行較為詳盡的文字說明,以彌補單純僅有擬答的不足,以期讀者未來遇到類似、相關爭點也能夠迎刃而解。
二、類似考題
在完整擬答後另收錄類似考題,並附簡略的解題提示,讓讀者可立刻檢測自己是否已將相關問題釐清、以及能否運用於考題中。
三、解題寫作說明
法律考試有時不是難在吸收相關專業知識(輸入),反而是難在要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所學清楚呈現於考卷上(輸出)。因此對於各章節若有建議的寫作模板,或是該章節在寫作上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會另以「解題寫作說明」專欄進行額外說明。
建議搭配作者另一著作《憲法爭點解讀》,及高點雲端影音講解《憲法熱門案例解析》使用,該書將「體系」與「爭點」結合,使讀者們一方面能清楚憲法的思考體系架構、在考場上活學活用,另一方面也將憲法所有最新、經典的爭點一網打盡,讓讀者只藉由一本參考書,就能建立完整的思考架構,在實際考試上能更加得心應手。
【目錄】
第一章 憲法總論與基本國策
第一節 民主國原則
第二節 法治國原則
第三節 基本國策
第二章 基本權總論
第一節 基本權之主體
第二節 基本權之功能
第三節 基本權之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
第四節 基本權之違憲審查架構
第三章 基本權各論
第一節 平等權(原則)
第二節 人身自由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
第四節 言論自由
第五節 宗教自由
第六節 社會權總論與生存權
第七節 工作權
第八節 財產權
第九節 訴訟權
第十節 參政權
第十一節 未列舉權
第十二節 人民之憲法義務
第四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節 權力分立相關理論
第二節 我國政府體制
第五章 權力分立各論
第一節 總統
第二節 行政院
第三節 立法院
第四節 司法院
第五節 監察院與考試院
第六節 地方自治
第六章 憲法訴訟
第一節 憲法訴訟制度概論
第二節 聲請程序
第三節 裁判之類型與效力
第四節 其他爭議研究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總則為本,而全新撰寫的教科書;本版(第12版)更新最新立法動態至2024年6月前之最新修正,並蒐集至同年5月之最新實務見解,期能使讀者掌握我國刑法總則的新脈動。全書編排皆從具體案例出發,輔以數十則圖表,細說刑法總則的體系結構與基礎知識。除著重近年來知名的本土實例外,以及我國釋憲實務和大法庭新制的發展外,本書論述兼及刑法國際化的發展,讓讀者窺見跨國性刑事法與人權法整合的新趨勢。
【目錄】
第一章 序說刑法 1
壹、刑法是什麼? 4
貳、犯罪與刑罰 7
參、刑罰目的何在? 13
肆、刑法之雙軌制裁體系 20
◎自我評量 31
第二章 刑法之運用與解釋 33
壹、罪刑法定原則 36
貳、刑法之解釋 45
參、刑法之效力範圍 58
◎自我評量 84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87
壹、故意犯V.過失犯 89
貳、作為犯V.不作為犯 90
參、行為犯V.結果犯 91
肆、實害犯V.危險犯 100
伍、繼續犯V.狀態犯 104
陸、一般犯V.特別犯V.己手犯 107
柒、單一犯V.結合犯 109
◎自我評量 110
第四章 行為與行為理論 111
壹、犯罪行為的基礎:人類行為 113
貳、行為理論 116
參、附論:法人犯罪能力 124
◎自我評量 126
第五章 構成要件之概念與學說 127
壹、構成要件之概念 129
貳、構成要件之學說 130
參、基本構成要件及其變體 137
肆、不法構成要件之要素 140
◎自我評量 147
第六章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149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52
貳、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係 154
參、行為與結果之客觀歸責 162
◎自我評量 180
第七章 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故意與錯誤 183
壹、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 187
貳、構成要件故意之型態 190
參、構成要件之故意要素與對應關係 201
肆、構成要件錯誤 209
◎自我評量 220
第八章 違法性總論 223
壹、違法性概說 225
貳、阻卻違法事由概說 231
◎自我評量 238
第九章 阻卻違法事由各論 239
壹、正當防衛 244
貳、緊急避難 264
參、依法令之行為 277
肆、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283
伍、得被害人之承諾(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 285
◎自我評量 290
第十章 罪責(有責性) 293
壹、罪責概說 296
貳、罪責理論 299
參、罪責要素 301
肆、原因自由行為 312
◎自我評量 324
第十一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325
壹、概說 326
貳、客觀處罰條件 327
參、個人排除及解除刑罰事由 329
◎自我評量 332
第十二章 刑法上之錯誤 333
壹、錯誤理論概說 336
貳、關於犯罪構成事實之錯誤 339
參、關於禁止規範之錯誤 340
肆、關於阻卻違法事由之錯誤 345
伍、關於寬恕或減輕罪責事由之錯誤 353
陸、關於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的錯誤 353
◎自我評量 355
第十三章 犯罪之階段-預備、未遂與既遂 357
壹、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 361
貳、預備犯 364
參、未遂犯 366
肆、不能未遂(犯) 378
伍、中止未遂(犯) 385
◎自我評量 400
第十四章 正犯與共犯 403
壹、正犯與共犯之概說 411
貳、正犯與共犯之區別 417
參、正犯 424
肆、(狹義)共犯 461
伍、正犯與共犯之特殊問題 493
◎自我評量 500
第十五章 過失之作為犯 505
壹、過失作為犯之概述 509
貳、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15
參、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以正當防衛為例 530
肆、過失作為犯之罪責 533
◎自我評量 534
第十六章 故意與過失之不作為犯 537
壹、不作為犯之概說 541
貳、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 555
參、不作為犯之違法性/義務衝突 560
肆、不作為犯之罪責 563
伍、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 564
陸、不作為犯之參與型態(正犯V.共犯) 568
◎自我評量 571
第十七章 犯罪之競合-行為與犯罪之單數與複數 575
壹、競合論概說 584
貳、行為單數V.行為複數 591
參、行為單數之犯罪競合 613
肆、行為複數之犯罪競合 632
◎自我評量 643
第十八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刑罰、保安處分與沒收 649
壹、刑罰之種類 656
貳、刑罰之適用 660
參、刑罰之執行 681
肆、保安處分及其執行 697
伍、處罰之障礙 706
陸、其他法律效果:沒收新制 714
◎自我評量 736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 740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沒收) 780
◎參考文獻 799
◎圖表索引 824
◎法條及關鍵字索引 826
立即查看
【簡介】
讀好憲法就靠這一本
解題架構 白話說明
最新文章 進階補充
拆解判決 關鍵字句
大量圖表 答題模板
☆憲法的内容好抽象?
用白話的方式娓娓道來憲法的重點!
☆不知道怎麼寫憲法的題目?
手把手教你憲法的解題架構,並提供答題模板!
☆憲判字又多又長怎麼辦?
分點分項拆解憲判字內容,再附上背景事實及重要意見書!
☆內容讀完就忘?
體系架構圖及經典試題幫你複習!
【目錄】
三版序
編者序
本書使用方式
第一部分 憲法解題架構
第一章 基本權利解題架構
爭點限時通:基本權利保障範圍應從寬或從嚴解釋?
爭點限時通:層級化法律法律保留原則的內涵
爭點限時通:授權明確性原則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法律明確性原則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美國模式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德國模式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我國大法官採取什麼樣的審查模式?
第二章 權力分立解題架構
第二部分 憲法訴訟
第一章 總 論
爭點限時通:我國採取集中審查或分散審查?
爭點限時通:我國採取抽象審查或具體審查?
爭點限時通:國家領土範圍之界定,是否應由釋憲機關解釋?
爭點限時通:副總統得否兼任行政院院長,是否屬於政治問題?
爭點限時通:釋憲機關得否審查立法院法律案的審議程序?
第二章 憲法訴訟法的原理原則
爭點限時通:憲法訴訟法與其他法律聲請釋憲規定的適用關係
第三章 組織與程序
爭點限時通:關於案件的聲請,應由審查庭或憲法法庭為案件的不受理裁定?
第四章 訴訟類型
第一節 概述
爭點限時通:刪除憲法疑義解釋的原因為何?
爭點限時通:刪除統一法令解釋中「機關」作為聲請人的原因為何?
第二節 國家機關、立法委員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爭點限時通:「現有總額四分之一以上立委」應如何計算?是否應限於表決時持少數意見的立法委員始得聲請?
爭點限時通:立法委員可否針對「尚在研擬或修正」的法案聲請釋憲?
爭點限時通:憲法訴訟法第47條第1項「行使職權」的範圍為何?於監察院聲請釋憲時應如何適用?
第三節 法院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
爭點限時通:法院得否聲請憲法法庭宣告行政命令違憲?
爭點限時通:法院得否聲請憲法法庭宣告大法庭裁定違憲?
爭點限時通:法院得否聲請憲法法庭宣告地方自治條例違憲?
第四節 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
爭點限時通:人民得否聲請憲法法庭宣告判例和決議違憲?
爭點限時通:人民得否聲請憲法法庭宣告大法庭裁定違憲?
爭點限時通:人民得否僅針對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的法規範聲請釋憲?
爭點限時通:裁判關聯性──大法官可否擴張標的範圍審理?
爭點限時通:裁判憲法審查的制度爭議
爭點限時通:憲法法庭應如何與各級法院分工?
爭點限時通:「窮盡救濟途徑」是否容許例外情形?
第五節 機關爭議
第六節 地方自治保障案件
第七節 統一解釋法令
第五章 憲法法庭裁判的效力及類型
爭點限時通:暫時處分的聲請要件為何?
爭點限時通:大法官宣告法規範未違憲後,得聲請變更判決的要件為何?
爭點限時通:憲法法庭判決的效力是否及於「已合法聲請卻未及併案的案件」?
爭點限時通:判決前已適用立即失效的法規範作成的確定裁判,其效力是否受影響?
爭點限時通:人民聲請憲法審查案件,憲法法庭宣告法規範立即失效,對於個案的效力為何?
爭點限時通:憲法法庭判決宣告法律定期失效,於法令失效前相關案件得否據以請求救濟?
第三部分 基本權利
第一章 基本權利總論
爭點限時通:我國大法官承認哪些制度保障功能?
爭點限時通:外國人是否享有基本權利?
爭點限時通:公法人是否享有基本權利?
爭點限時通:國營事業是否享有基本權利?
爭點限時通:私人相互間是否可以主張基本權利?
爭點限時通:國家從事私法行為是否受到基本權利的拘束?
第二章 基本權利各論
第一節 人性尊嚴
第二節 平等權(平等原則)
爭點限時通:何謂「實質平等」?它與「形式平等」有何差別?
爭點限時通:「直接歧視」和「間接歧視」的區別為何?
爭點限時通:平等權應該如何違憲審查?
爭點限時通:何謂優惠性差別待遇?其審查標準為何?
爭點限時通:平等權與自由權競合時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消防警察人員考試所設的身高標準,排除女性應考人的群體比例明顯高於男性,是否違反平等原則?
爭點限時通:社會秩序維護法僅以性交易意圖得利的一方為處罰對象,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按摩業專由視障者從事的規定違反平等原則?
爭點限時通:政府採購得標廠商員工逾百者應進用一定比例原住民,未進用者令繳代金的規定,違憲?
第三節 人身自由
爭點限時通:憲法第8條第1項的「逮捕拘禁」、「司法機關」、「警察機關」及「法院」應如何解釋?
爭點限時通:刑事案件限制人身自由應遵循什麼樣的正當程序?
爭點限時通:憲法第8條對於非刑事案件是否有適用?
爭點限時通:非刑事案件剝奪或限制人身自由應遵循什麼樣的正當程序?
爭點限時通:刑法強制治療制度及強制治療期間之規定,是否違反比例原則及憲法第8條人身自由之保障?
爭點限時通:刑法等法律所規定的強制工作是否違憲?
第四節 居住遷徙自由
爭點限時通:國安法就人民入出境須經許可之規定違憲?
第五節 言論自由
爭點限時通:言論自由保障哪些表現的形式?
爭點限時通:象徵性言論的內涵及審查
爭點限時通:民法第195條第1項後段由法院為回復名譽適當處分是否合憲?
爭點限時通:我國釋憲實務對於言論自由的目的,採取什麼樣的看法?
爭點限時通:我國大法官對於言論的事前限制如何審查其違憲性?
爭點限時通:雙軌理論的內涵為何?
爭點限時通:什麼是公共論壇理論?
爭點限時通:雙階理論的內涵為何?
爭點限時通:高價值言論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刑法散布猥褻物品罪之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刑法誹謗罪之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刑法公然侮辱罪之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刑法侮辱公務員罪及侮辱職務罪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商業性言論應如何審查?
爭點限時通:虛假陳述是否受到言論自由保障?應採取何種審查標準?
第六節 學術自由
爭點限時通:在大學自治的範圍內,國家對於大學監督的範圍為何?
第七節 著作及出版自由
第八節 新聞自由與通訊傳播自由
爭點限時通:新聞自由的理論依據為何?
爭點限時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第2款「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的處罰規定,使新聞採訪者的跟追行為受到限制,是否違憲?
第九節 秘密通訊自由
第十節 宗教自由
爭點限時通:宗教自由應如何審查其合憲性?
爭點限時通:應如何判斷國家是否違反政教分離原則?
爭點限時通:國家可否為實現宗教自由,而特別規定讓宗教團體或活動免於一般法律的規範?
第十一節 集會結社自由
爭點限時通:我國集遊法採取許可制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集遊法規定集會遊行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劃設禁制區是否違憲?
第十二節 生存權
爭點限時通:死刑制度是否違憲?
第十三節 工作權
爭點限時通:是否符合道德或價值判斷的活動始屬於職業自由的保障範圍?
爭點限時通:應如何審查限制職業自由的合憲性?
爭點限時通:道交條例禁止曾犯特定罪者駕計程車規定違憲?
爭點限時通: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按摩業專由視障者從事之規定是否侵害非視障者工作權?
第十四節 財產權
爭點限時通:人民有無主動請求徵收以獲補償的權利?
爭點限時通:為土地開發之目的,徵收非交通事業所必須之毗鄰地區土地,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都市更新應踐行什麼樣的正當程序?
爭點限時通:年金改革三法是否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或比例原則?
第十五節 訴訟權
爭點限時通:憲法要求法官應迴避的事由有哪些?
爭點限時通:「受刑事有罪判決之被告,應有至少一次之上訴救濟機會」是否屬於訴訟權的核心範圍?
爭點限時通:受羈押被告得否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救濟?
爭點限時通:學生可否針對學校對其所為的處分提起訴訟請求救濟?
爭點限時通:教師於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因學校具體措施遭受侵害時,得否訴訟救濟?
爭點限時通:受刑人對於監獄處分或其他管理措施得否向法院請求救濟?
爭點限時通:公務人員就影響其權益之不當公權力措施,於申訴、再申訴後,得否續向法院請求救濟?
第十六節 參政權
爭點限時通: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及5%政黨門檻的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對於公民投票提案得否事先進行合憲性審查?
第十七節 應考試服公職權
第十八節 未列舉權
爭點限時通:構成未列舉權的要件為何?
爭點限時通:戶籍法捺指紋始核發身分證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個資法及健保法容許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健保資料,是否牴觸憲法第22條保障人民資訊隱私權之意旨?
爭點限時通:已有子女或養子女之臺灣地區人民欲收養其配偶之大陸地區子女,法院應不予認可之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通姦罪是否符合憲法第22條保障性自主權之意旨?釋字第554號解釋應否變更?
爭點限時通:槍砲條例及野保法限制原住民狩獵之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原住民身分法關於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的身分認定規定是否違憲?
爭點限時通: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及第12項前段規定所保障的「原住民族」意涵為何?
第四部分 權利分立
第一章 權力分立總論
第一節 權力分立原則概述
爭點限時通:行政機關就所屬公務員有予以考績丁等免職,是否違反權力分立原則?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遲未行使監察委員人事同意權是否違憲?
第二節 政府體制
爭點限時通:內閣制、總統制與半總統制的比較
爭點限時通:我國憲法本文屬於何種政府體制?
爭點限時通:我國1997年第4次修憲後屬於何種政府體制?
第二章 權力分立各論
第一節 總 統
爭點限時通:總統、副總統彈劾案件的聲請要件及程序為何?
爭點限時通:總統是否對「違憲法律」有拒絕公布權?
爭點限時通:緊急命令得否再授權為補充規定?立法院得否變更緊急命令的內容?
爭點限時通:總統對於覆議案有無不核可的權限?
爭點限時通:總統刑事豁免權的範圍為何?
爭點限時通:總統得否拋棄刑事豁免權?
爭點限時通:總統是否享有國家機密特權?其範圍為何?
第二節 行政院
爭點限時通:立法委員改選後,行政院院長有無總辭的義務?新任總統就職時,行政院院長有無總辭的義務?
爭點限時通:NCC委員的任命行政院院長幾乎沒有置喙餘地,是否侵害行政院的人事任命決定權?
爭點限時通:行政院得否停止執行法定預算?行政院停建核四廠是否應向立法院報告?
第三節 立法院
爭點限時通:立委審議預算有何限制?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權時,得否立法課予被提名人特定義務,或施以行政罰?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得否委託其內部委員會行使調查權?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行使調查權的範圍及界限為何?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得否調閱檢察機關之偵查卷證?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行使文件、資料調取權時,得否課予人民提出文件、資料義務?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行使詢問權時,得否課予特定人民出席調查程序而為作證之義務?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行使調查權時,得否就有作證義務的政府人員或人民科處罰鍰?
爭點限時通:參謀總長是否有出席質詢及備詢的義務?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是否有出席備詢的義務?
爭點限時通:地方政府人員有無赴立院委員會備詢的義務?
爭點限時通:受質詢的行政首長及到會備詢的政府人員,有哪些可以不予答復或揭露相關資訊的正當事由?
爭點限時通:質詢權的內容是否包含要求行政首長提供公務資料?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得否以科處罰鍰或刑罰等方式,使政府人員履行質詢答詢及到委員會備詢的義務?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得否以科處罰鍰或刑罰等方式,強制人民到會備詢?
爭點限時通:刑法第141條之1藐視國會罪規定是否違反比例原則?
爭點限時通:總統有無至立法院國情報告的義務?立法院得否指定國情報告內容,或對總統詢問、要求總統答復或聽取其建言?
爭點限時通:立委言論免責權範圍為何?
第四節 司法院
爭點限時通:司法院是否具有規則制定權及司法行政監督權?
爭點限時通:庭長的行政職是否受到憲法第81條「法官為終身職」規定所保障?
爭點限時通:「並為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是否包含其大法官的職位亦應一併喪失?
爭點限時通:大法官得否再任?
爭點限時通:立法院刪除大法官司法專業加給之預算違憲?
第五節 考試院
第六節 監察院
第五部分 其他爭點
第一章 憲法的基礎理論
爭點限時通:憲法解釋有哪些方法?
爭點限時通:憲法的修改有無界限?
爭點限時通:憲政慣例的內涵及要件為何?
爭點限時通:憲法前言的效力為何?
爭點限時通:基本國策的效力為何?
第二章 憲法的基本原則
爭點限時通: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內涵及效果為何?真正溯及既往與不真正溯及既往的差別為何?
爭點限時通:信賴保護原則的要件及信賴保護的方式為何?
爭點限時通:政黨違憲解散的要件為何?
第三章 地方自治
爭點限時通:應如何審查中央與地方間的權限爭議?
爭點限時通:地方電子遊戲場業營業場距離限制之法規,較中央法規嚴格,是否牴觸法律保留原則?
爭點限時通:地方制度法是否可規範地方議會議長、副議長的產生方式?
爭點限時通:肉品殘留萊克多巴胺之安全容許量標準,是否屬中央立法事項?地方得否另訂牴觸中央法定標準之自治法規?
爭點限時通:健保法要求地方政府補助保費的規定違憲?
附錄一 重要解釋及判決總整理
附錄二 答題模板彙整
立即查看
民法(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之出版緣起,係為提供報考高普考、三四等特考的考生多元化練習考古題之機會,蓋民法選擇題此一考科,考古題重複率極高,因此多做考古題成為準備此一考科之不二法門,然這些考生,絕大部分並非法律系科班出身,故對於民法相關條文之解釋及衍生之學說實務見解,難免感到陌生之至,而傳統選擇題之用書,往往又僅有解答而無具體說明,或者是雖有解答,但解析過度冗長,反而使得全書挑選之題目數量大幅減少,無法讓考生有多多練習相關考題之機會,因此本書特別重新設計,將歷年國考民法重要題型,以章節分類整理及逐題詳解,以期能節省讀者自我摸索之時間,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次改版,除例行性之錯漏字更正外,主要之修改內容乃「汰舊換新」,亦新增至112年及113年度最新之國家考試試題,並刪除若干102年前之舊考題,而解釋說明部分,若干較為複雜之考題,則以較詳細之文字說明,以免考生無法理解,希望藉由本次改版,能使考生更能迅速掌握命題趨勢與重點!
本書特色如下:
1.挑選之題目類型廣泛多元,包含高普考、地方特考及各類特考,藉此一網打盡所有可能之命題態樣及重點。
2.因應新法修正,淘汰過濾年度過舊,已無參考價值之試題,避免考生浪費不必要之時間,且更能貼近最新考題趨勢。
3.每題皆有解析,但若干純法條記憶之考題,因無必要重複針對條文解釋或摘錄,故僅標註條號使考生自行翻閱參考,僅就較為重要或抽象之概念方以文字強調說明,以達溫故知新之效果,節省考生查詢翻閱相關書籍之時間。
建議讀者可於研讀作者所著之《民法(概要)》時,搭配讀書進度使用本書以釐清觀念。另重點複習後可搭配作者另一著作《民法(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實戰演練,以提升答題實力。
【目錄】
第一編 總 則
第1章 法例
第2章 人
第3章 物
第4章 法律行為
第5章 期日及期間
第6章 消滅時效
第7章 權利之行使
第二編 債
第1章 通則
第2章 各種之債
第三編 物 權
第1章 通則
第2章 所有權
第3章 地上權
第4章 農育權
第5章 不動產役權
第6章 抵押權
第7章 質權
第8章 典權
第9章 留置權
第10章 占有
第四編 親 屬
第1章 通則
第2章 婚姻
第3章 父母子女
第4章 監護
第5章 扶養
第6章 家
第五編 繼 承
第1章 遺產繼承人
第2章 遺產之繼承
第3章 遺囑
立即查看
作者簡介
巴 迪
臺北大學法研所公法組畢
律師高考及格
喜歡KPOP,是GFRIEND的瘋狂粉絲+迷弟,應援歌詞跟口號記得比法條還熟。
熱愛重訓,但不練腿,因此上下半身的比例有點失衡,但本人就是在追求這種反差感並樂在其中。
香 料
臺北大學法研所公法組畢
律師高考及格
興趣是養海水缸,但是身邊的朋友每個都覺得難以理解,讓作者感到些許寂寞。
書籍介紹
◎精選爭點歸納:涵蓋行政法經典爭點,快速建構法體系。
◎重要見解選錄:必讀裁判文章不遺漏,掌握各家之言最新動向。
◎大量圖表速記:法學概念類型化,一目了然超易懂。
◎各類考題分析:白話講解問題意識,答題無往不利。
目錄
四版序
本書使用方法
第一編 行政法基本原則及理論
第一章 公私法區分與法源
第一節 公私法區分
爭點1:公私法如何區分?
爭點2:公私法區分之重要案例
爭點3:公法私法區別實益
第二節 法 源
爭點1:法源之種類
爭點2:成文法源之位階與適用順序
第二章 依法行政原則
第一節 法律優位原則
第二節 法律保留原則
爭點1:層級化法律保留體系之建立
爭點2:重要性理論
爭點3:法律保留原則中所謂的「法律」,是否包含地方自治法規在內?
爭點4:由法律保留衍生出之授權明確性要求,其意涵
爭點5:行政保留
爭點6:近期大法官解釋所涉法律保留原則重要案例
爭點7:近期時事所涉法律保留原則分析──以防疫期間限制高中以下師生出境為例
第三章 行政法之一般原理原則
第一節 明確性原則
爭點1:明確性原則之意義
爭點2:法律明確性原則之要件
爭點3:近期大法官解釋所涉明確性原則重要案例
第二節 平等原則
爭點1:平等原則之內涵(不包含不法之平等)
爭點2:行政自我拘束原則
第三節 比例原則
爭點1:比例原則之內涵
爭點2:比例原則得否適用於給付行政領域
爭點3:期待可能性原則
第四節 誠實信用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
爭點1:誠實信用原則之內涵及效果
爭點2:信賴保護原則之內涵及效果
第五節 有利不利一律注意原則
爭 點:一律注意原則之內涵
第六節 裁量濫用禁止原則
爭 點:裁量濫用禁止原則之內涵
第七節 禁止法律溯及既往原則
爭 點:真正溯及既往與不真正溯及既往之內涵
第八節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爭 點: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之內涵
第九節 公益原則
爭點1:公益原則之內涵
爭點2:公益本身之內涵
第十節 正當法律程序
爭點1:正當行政程序之內涵
爭點2:建構正當程序所應考慮之參數
第四章 行政裁量及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一節 羈束行政與裁量行政
爭點1:羈束行政與裁量行政之意義
爭點2:裁量瑕疵之態樣
第二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與判斷餘地
爭點1:不確定法律概念之意義及司法審查界限
爭點2:判斷餘地的實務案例
爭點3:法院於審查判斷餘地時所應考量之因素
爭點4: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區別
第五章 行政法律關係與公權利
第一節 行政法律關係
爭 點:行政法律關係之主體及能力
第二節 特別權力關係
爭點1:一般權力關係與特別權力關係
爭點2: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
爭點3:學說上對於特別權力關係之反思
第三節 公權利
爭點1:權利之概念及存在實益
爭點2:權利與反射利益之區別
爭點3:公權利之判斷理論
第二編 行政組織法
第一章 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
第一節 行政主體
爭 點:何謂行政主體?
第二節 行政機關
爭點1:行政機關之定義
爭點2:行政機關與內部單位如何判斷?
第三節 管轄權
爭點1:管轄權之概念
爭點2:管轄權之類型
爭點3:管轄權之變更
爭點4:行政機關將其權限移轉後,對於移轉之事務是否仍具有管轄權?
第四節 公權力之委託行使
爭點1:委託行使公權力之要件
爭點2:概念區分——非屬公權力委託之私人
第二章 地方自治團體
第一節 地方自治團體的任務
爭點1:何謂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
爭點2: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差異
第二節 地方自治之行政監督
爭點1:對自治事項與委辦事項之監督方式
爭點2:上級政府對於地方自治團體事項監督之方式
爭點3:對中央或上級機關之監督得否提起法律救濟?
第三章 公務員
第一節 公務員之基本概念
爭點1:公務員的定義與範圍
爭點2:公務人員之分類
爭點3:司法官與行政官之區別
第二節 公務員之責任
爭點1:懲處與懲戒之區別
爭點2:懲戒與懲處之競合
第三節 公務員之保障與救濟
爭點1:復審vs.申訴、再申訴
爭點2:公務員就上級或主管機關對其不利措施得否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章 公物與公營造物
第一節 公 物
爭點1:公物之概念與特性為何?
爭點2:公物使用之型態
第二節 公營造物
爭點1:公營造物的概念及要件
爭點2:營造物之利用關係與利用規則
爭點3:營造物權力
第三編 行政作用法
第一章 行政處分
第一節 行政處分概述
爭點1:行政處分與其他行政行為形式之區別為何?
爭點2:行政處分之種類應如何區分?
第二節 行政處分的要件
爭點1:行政機關
爭點2:公法行為
爭點3:規制性(法效意思)
爭點4:直接對外效力
爭點5:具體事件(個別性)
爭點6:單方行為
第三節 行政處分的附款
爭 點:行政處分附款之種類與合法性
第四節 行政處分之補正及轉換
爭點1:未經補正之程序瑕疵處分得否提起法律救濟?
爭點2:處分轉換後救濟期間之計算?
第五節 行政處分之廢棄
爭點1:行政處分之瑕疵態樣與效力之關係
爭點2:行政處分之廢棄體系
爭點3:公法上不當得利之返還
第六節 行政程序之重新進行
爭 點:行政處分存續力的例外?
第二章 行政契約
第一節 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
爭點1: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實益
爭點2:訂定行政契約之容許性
爭點3:行政契約由私人間訂定之可能性
爭點4:判斷行政契約屬性之學說
爭點5:行政契約與行政處分之區別
爭點6:實務上之「切結書」,其法律性質?
爭點7:實務上行政契約之例
第二節 行政契約的分類與合法要件
爭點1:行政契約類型鳥瞰
爭點2:行政契約之類型概述
爭點3:行政契約之形式合法要件
爭點4:行政契約之一般實質合法要件
爭點5:行政契約之特殊實質合法要件
爭點6:行政契約之效力態樣
第三節 行政契約之履約、調整與終止
爭點1:履約障礙條款之體系
爭點2:行政契約法律關係之進展
第四節 自願接受執行條款
爭點1:行政契約之執行途徑
爭點2:自願接受執行條款
第五節 行政契約與行政處分併用暨契約爭訟途徑
爭點1:行政契約與行政處分併用禁止之概念
爭點2:95年7月決議分析(全民健保停止特約案)
爭點3:98年7月決議分析(教師解聘案)
爭點4:實務見解就處分契約併用與否之立場
爭點5:行政契約的爭訟途徑類型化
第六節 雙階理論與修正式雙階理論
爭點1:雙階理論之概念
爭點2:修正式雙階理論
爭點3:雙階理論運用案例整理
第三章 行政命令
第一節 法規命令
爭點1:法規命令之內涵
爭點2:轉委任之合法性
第二節 行政規則
爭點1:行政規則之內涵
爭點2:前後解釋函令變更時應如何適用法令?
第三節 職權命令
爭點1:職權命令之內涵
爭點2:職權命令在我國法制下之容許空間何在?
爭點3:職權命令之合法性要件
爭點4:職務命令與職權命令之區別
爭點5:行政程序法修正草案之職權命令立法論評析
第四節 行政命令之合法要件與監督審查
爭點1:行政命令之合法要件
爭點2:行政命令之監督與審查
第四章 行政事實行為
第一節 行政事實行為概說
爭點1:行政事實行為與行政處分之區別
爭點2:事實行為之公私法性質
爭點3:行政事實行為之合法性檢驗
爭點4:行政事實行為之種類
第二節 行政指導
爭點1:行政指導之概念
爭點2:行政指導之合法性檢驗
第三節 行政調查
爭 點:行政調查之概念
第四節 行政事實行為違法之救濟
爭點1:事實行為之救濟途徑
爭點2: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
第五章 行政計畫
第一節 行政計畫之功能與意義
爭點1:何謂行政計畫?
爭點2:行政計畫有何分類?
第二節 行政計畫之法律救濟
爭 點:行政計畫如屬法規命令之性質,得否提起救濟?
第六章 行政罰法
第一節 行政罰概說
爭點1:行政罰的特性為何?
爭點2:裁罰性不利處分與管制性不利處分應如何區分?
第二節 行政罰之處罰對象
爭點1:行為責任與狀態責任之區分
爭點2:得否對違反秩序之行政機關或其他公法組織課予處罰?
第三節 一行為不二罰
爭點1:一行為不二罰之意義
爭點2:一行為或數行為之區分
爭點3:行政罰管轄權爭議與連續處罰
第四節 裁處之審酌及加減
爭點1:行政罰之裁處應如何審酌?
爭點2:行政罰之加重或減免
第五節 行政罰與其他處罰規定之競合
爭 點:想像競合與從一重處罰
第六節 裁處權時效
爭點1:裁處權時效期間與起算時點
爭點2: 政府採購法§101Ⅰ各款是否有時效規定之適用?
第七章 行政執行
第一節 行政執行概說
爭點1:行政執行基本概念
爭點2:行政執行法總則重要規定
第二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
爭點1: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執行之基本概念
爭點2:義務人於負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後死亡,機關得否對義務人之遺產強制執行?
爭點3:行政執行程序中債務人異議之訴相關爭議
第三節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爭點1:間接強制執行之概念
爭點2:直接強制執行之概念
第四節 即時強制
爭點1:即時強制之概念
爭點2:一般執行與即時強制間之關係
第五節 行政執行之救濟
爭點1:基礎處分與執行行為救濟管道之區辨
爭點2:義務人依照行政執行法§9聲明異議後,如仍不服得否續行救濟?
爭點3:行政執行法§9聲明異議之性質
第八章 行政程序
第一節 憲法對正當行政程序之要求
爭 點:大法官解釋對正當行政程序有哪些要求?
第二節 行政程序之概念與功能
爭點1:行政程序之概念
爭點2:行政程序法法典化之意義
第三節 行政程序之開始與進行
爭點1:行政程序之開啟
爭點2:行政程序之進行
第四節 當事人之程序權利
爭點1:聽審權
爭點2:卷宗閱覽權
第四編 行政救濟法
第一章 訴 願
第一節 訴願概說
爭點1:訴願流程圖
爭點2:訴願先行程序、訴願取代程序及訴願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訴願類型
爭點1:撤銷訴願
爭點2:怠為處分訴願
爭點3:駁回處分訴願
第三節 訴願之審理與決定
爭點1:訴願之審理
爭點2:訴願決定之類型
第二章 行政訴訟
第一節 行政訴訟類型概說
爭點1:行政訴訟類型區分的意義
爭點2:行政訴訟之一般要件
爭點3:各種訴訟之特別訴訟要件
爭點4:行政訴訟裁判基準時
第二節 當事人及訴訟參加
爭點1:行政訴訟之原告及被告
爭點2:行政訴訟之參加人
第三節 專題討論──交通裁決及收容事件
爭點1:交通裁決事件訴訟程序
爭點2:收容聲請事件程序
第三章 暫時權利保護
第一節 停止執行
爭點1:停止執行之基本概念
爭點2:停止執行之要件與審查模式
爭點3: 訴願法§93與行政訴訟法§116之競合問題
第二節 假扣押
第三節 假處分
爭點1:假處分之基本概念
爭點2:假處分之限制
第四章 國家賠償
第一節 國家賠償概說
爭點1:我國現行國家賠償法制
爭點2:國家賠償審判權應如何區分?
爭點3:書面協議先行原則
爭點4:國家賠償程序與行政爭訟程序之關聯
第二節 公務員違法之國家賠償
爭 點:因公務員行為所生賠償責任之要件
第三節 公共設施瑕疵之國家賠償
爭 點:公共設施瑕疵所生之國家賠償要件
第四節 專題討論──「保護規範理論」及「裁量縮減理論」與國家賠償之關聯
爭 點:裁量縮減理論與保護規範理論於國家賠償之適用
第五編 最新實務見解與考題彙編
第一章 最新實務見解爭點彙編
第一節 近期議題及時事補充
爭點1:公立大學所為之教師不續聘決定之性質
爭點2:鮭魚之亂
爭點3: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爭點4:居家檢疫及其他防疫措施
第二節 新近憲法法庭判決選錄
爭點1:健保資料庫案
爭點2:農田水利會改制案
爭點3:農田水利用地照舊使用案
爭點4:沒收犯罪所得規定溯及既往案
爭點5:全民健保停保復保案
爭點6:請求准許發給外籍配偶居留簽證案
爭點7:公職年資併社團年資案
爭點8:證券交易法公開收購空白刑法案
爭點9:成立廠場企業工會案
爭點10:公務人員執行職務意外受傷請領慰問金案
第三節 重要大法庭裁定選錄
爭點1: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大字第3號裁定
爭點2: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大字第5號裁定
爭點3:最高行政法院110年度大字第1號裁定
第四節 徵詢程序統一見解之裁判選錄
第五節 行政訴訟法新修法重點整理
第二章 111-112司律考題詳解
附 錄 行政程序法修正草案暨學者評析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法律行為—民法講義I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民法講義系列第一部曲,原名「契約之成立與生效」,論述解決法律行為實例題所必要之基礎知識。近年來司法考試民法實例題無專以民總人、物為考點者,從民總實例題解決觀點,法律行為有關規定的學習至為關鍵。民總實例題多涉及買賣及所有權變動,探討法律行為是否無效、得撤銷或有其他不生效力的原因時,債權行為、物權行為及契約成立的基本認識為解決實例題不可或缺,本書在第一章「法律行為總論」對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之概念有清楚的說明,第二章論述契約之成立,第三章「契約自由原則及其限制」說明私法自治原則之界限,第四章「能力與意思之欠缺」討論契約拘束力發生之內在要求,第五章探討法律行為不生效力之概念及其效果。
作者簡介
陳自強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
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教授
相關著作:
民法總則法律行為──民法講義Ⅰ
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Ⅱ
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法講義Ⅲ
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民法講義Ⅳ
債之涉他關係──民法講義Ⅴ
無因債權契約論
代理權與經理權之間──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
臺灣民法與日本債權法之現代化
整合中之契約法
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Ⅰ
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契約法之現代化Ⅱ
和解與計算錯誤──契約法之現代化Ⅲ
契約錯誤法則之基本理論──契約法之現代化Ⅳ
多角關係請求當事人之確定──契約法之現代化Ⅴ
契約給付之返還關係──契約法之現代化Ⅵ
契約法中的給付不當得利──契約法之現代化Ⅶ
自序
本書首發於2002年,列民法講義系列之首,同年,中國大陸法律出版社刊行簡體字版,迄今已逾二十年,2012年第二版以降,改列「契約法講義」系列。從初版到第四版,本書論述對象包括民法總則「法律行為」章所有內容、債編通則第一章「契約之成立」及物權行為基礎概念。此次改版,最大的變動,是將原第五章「代理」搬遷到民法講義第五冊《債之涉他關係》第一章,本書也再度歸位為「民法講義」系列。原書代理之論述,涵蓋民法總則法律行為章「代理」節、債編通則章債之發生節「代理權之授與」款,甚至各種之債經理權相關規定,移列《債之涉他關係》一書,彰顯代理制度為契約相對性原則之例外,有其獨特性,並非民法總則之禁臠。
本書第四版曾對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簡要的說明,並比較我國相關規定。2020年中國大陸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變動雖不多,但中國大陸近年來民法學發展一日千里,已非昔日阿蒙,單純法條比較,參考價值有限,中國大陸民法總則乃至於民法學說判例的發展狀況,有待他日再論。本書移除代理及中國大陸民總介紹後,篇幅更接近基礎教科書的規模,也許可稍減莘莘學子對民法總則的敬畏。
2005年德國學者Florian Faust撰寫的民法總則教科書(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Allgemeiner Teil,2023年第8版),既無權利主體(人、法人),亦無權利客體(物),更無我國民法總則教科書常見的民法緒論基礎理論之說明,與本書第四版以前之差異,僅在其對消滅時效有簡要說明,個人則在民法講義第三冊《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從履行請求之抗辯觀點論說消滅時效。契約成立,在德國民法為民總規定內容,成為民總教科書論述對象,理所當然,我國民法雖規定在債編通則,但從民總實例題解決之觀點,契約是否成立至為關鍵。事實上,民總實例題幾乎離不開契約是否成立、是否無效、得撤銷或有其他不生效力的原因,契約成立留待債編學習,為時已晚,抑有進者,民總考題多涉及買賣及所有權變動,對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若無基本認識,可謂寸步難行。民總實例題鮮少發生人、物等規定之爭議,近年來我國司法官考試民法試題亦無專以此為考點者,從實例題解決觀點,法律行為有關規定的學習至為重要,如果說民總法律行為之學習為民總實例題解決的全部,絕非言過其實。Faust撰寫該書的動機與素材選取的觀點,應與本書初始設定,不謀而合。因此,本書縱然改名為民法總則,不僅無引人錯誤之詐欺故意,從實例題解決的觀點,反而能彰顯法律行為之關鍵地位,引導初學者正確的學習方向。
本書更名《民法總則法律行為》,乃期許自己有朝一日,坊間一般民總教科書必有的民法基礎理論、法律解釋及適用、人、物、期日期間、權利之行使等議題,個人也能盡情揮灑。
本書的因緣與來龍去脈,已詳述於前版「緣起」,此心路歷程也許對本書閱讀與民法學習有幫助,特予保留。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王威翔同學協助本書之校對並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意。
陳自強
2023年9月24日
臺灣大學萬才館研究室
目錄
自 序 I
緣 起 III
詳 目 XI
第一章 法律行為總論 1
I 法律行為之概念 1
一 法律行為之本質 1
二 抽象法律概念 5
三 私法自治原則與法律行為之功能性概念 6
II 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 8
一 債權行為與債之關係 8
二 物權行為之概念 11
三 物權行為之要件 16
III 意思表示的概念 33
一 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 34
二 意思表示的構成 42
三 有相對人與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46
四 意思表示的發出與生效 48
第二章 契約之成立 63
I 要約 63
一 要約之認定 63
二 要約之拘束力 71
三 要約消滅 75
II 承諾與合意 80
一 契約成立概說 80
二 承諾的意思表示 85
三 意思實現 88
四 特殊情形 93
五 合意與不合意 109
III 具有拘束力與不具有拘束力之約定 117
一 契約拘束力 117
二 不具拘束力之約定 120
三 無償契約在契約法中特殊之地位 122
第三章 契約自由原則及其界限 129
I 總說 129
一 契約原則 129
二 契約自由原則 134
三 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 139
II 締約強制 144
一 締約自由與締約強制 144
二 直接締約強制 145
三 間接締約強制 146
III 契約方式規定 149
一 總說 149
二 不動產契約之法定方式 152
三 方式欠缺之效果 155
IV 契約內容自由之限制 159
一 牴觸強制禁止規定 160
二 違背公序良俗 167
三 定型化契約 176
第四章 能力與意思之欠缺 191
I 行為能力之欠缺 191
一 行為能力制度 192
二 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 194
三 意思能力不足高齡者之保護 202
II 虛偽表示 208
一 單獨虛偽表示(心中保留) 208
二 通謀虛偽表示 210
三 信託行為與借名登記契約 217
III 意思表示錯誤 225
一 總說 225
二 意思表示解釋與錯誤規定之適用 232
三 錯誤撤銷之要件 239
四 撤銷權之行使與撤銷之效果 249
IV 意思表示欠缺主觀要素 252
一 欠缺行為意思 252
二 欠缺效果意思 253
三 欠缺表示意思 253
四 意思表示非基於表意人意思而發出 256
V 詐欺與脅迫 257
一 詐欺 258
二 脅迫 264
第五章 契約不生效力 267
I 法律行為不生效力 267
一 不生效力之概念與種類 267
二 法律行為無效與被撤銷 268
三 法律行為效力未定 279
四 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 280
II 條件及期限 291
一 條件總說 291
二 法律行為附停止條件 303
三 法律行為附解除條件 309
四 期限 313
III 法律行為規定對物權行為之適用 314
一 具體適用情形 315
二 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之關係 323
三 法律行為無效之法律效果 331
IV 契約有效成立之要件 336
一 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要件 336
二 契約成立與生效的三個層次 342
三 從舉證責任分配的觀點區別契約之要件 344
事項索引 347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與刑法總則--爭點隨身書-2020高普考.各類特考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簡介】
若想瞭解整部民法,必先詳細理解民法總則之脈絡及體系,為此,本書分為三個層次:首先,以目前主流教科書為基底,清楚說明民法總則條文、基本概念及名詞介紹;其次,提供簡明易懂的案例解析,以徹底扎實民法法學基礎;最後,全面整理各項與民法總則相關之爭點,包含經典及新近最高法院判決、大法官解釋及憲法裁判的法律論述及見解,以及整理歷年重要、經典的期刊文獻,以精簡文字傳達學者見解精髓,使讀者得以穿梭於實務與學理之間。
本次改版幅度不小,除追蹤相關文獻外,亦更新重要法院判決,讓讀者掌握近年法院論述方式,另增補重要議題,增加讀者的知識深度。此外,隨著單元的內容,增補更新相關考題的解說,尤其包含109年至113年轉考題目,期望讀者能輕易地將抽象知識與具體情況融合學習。
讀者除研讀本書之外,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民法總則解題書》一起研讀,該書搜集歷年轉學考、高考、法研所等一切與民法總則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試題,每一道試題皆有引導式解題說明,不同於一般解題書簡單用幾行字直白說明本題在考什麼,藉由試題線索、情境與當事人利害關係,使讀者更容易連結至相關的法律條文、實務見解或學說期刊內容,有效培養並提升爭點意識與組織架構之考試力,達到複習、解題雙收的高CP值效果!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民法之規範功能與定位
第二節 法例
第二章 權利主體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自然人
第三節 法人
第三章 權利客體
第四章 法律行為總論
第一節 概說:權利變動關係
第二節 意思表示
第三節 法律行為
第五章 法律行為之有效性
第一節 當事人之行為能力
第二節 法律行為內容之限制
第三節 健全意思表示
第六章 法律行為之附款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條件
第三節 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節 代理之意義
第二節 代理之要件
第三節 代理之法律效果
第四節 代理之消滅
第五節 無權代理
第八章 期日與期間
第一節 期日
第二節 期間
第九章 消滅時效
第一節 消滅時效之意義
第二節 消滅時效之期間
第三節 消滅時效之起算
第四節 消滅時效之中斷
第五節 消滅時效之不完成
第六節 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
第十章 權利之行使
第一節 權利行使之界限
第二節 自力救濟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乃針對國考趨勢,自創或改編國考、法研所、轉學考試題,以案例之形式,切入問題爭點,導引學習民法總則基本概念及其應用,配合「學習補充站」、實務見解、「作者的叮嚀」等,釐清讀者重要觀念,提升問題意識。此外各章末附有「爭點地圖」,以心智圖方式呈現本章之體系及相關爭點,在複習時可以再次確認自己對於該爭點的理解程度,經過基本概念之訓練後,再藉由擬答檢視爭點掌握是否完整,強化答題技巧。
近年考試題型雖有變化,但命題主軸多半仍然集中在重要考點上,本書亦增補至113年司法官、律師等相關國家考試及法研所、轉學考重點試題,不僅可讓各位多加練習外,更可供各位比較驗證考點之所在。本書特色如下:
一、精選案例,掌握爭點
以國考、法研所、轉學考試題、自創題或改編題來模擬國考趨勢之案例,條列出問題爭點,並輔以各家學說見解,以條理式循序說明,對於各類實例型考題將可迎刃而解。
二、圖示說明,釐清問題
將較複雜的問題,以活潑的圖示呈現,以圖輔題,清楚掌握問題的爭點所在。
三、實務見解,加強學習
收錄相關實務見解,讓理論與實務可以相輔相成,加強學習與理解的能力。
四、精闢擬答,驗收實力
「實戰演練」之擬答,可讓讀者在前面之觀念研讀完畢後,作一實力的驗收,達到理論與實際充分運用的最佳效果。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民法債編總論》、《民法債編各論》、《民法物權》,讓同學能對財產法建立起完整而全面性的認識,還有《圖解式法典-民法(總則、債、物權)》,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第一章 請求權基礎解題
第二章 民法總則的基本概念:法例與權利之問題
第三章 權利主體(一)自然人
第四章 人格權與身分權之保護
第一節 人格權
第二節 身分權
第五章 權利主體(二)法人
第六章 權利客體(物)
第七章 法律行為(一)法律行為概論及意思表示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意思表示
第八章 法律行為(二)行為能力
第九章 法律行為(三)標的之限制:適法妥當可能確定
第十章 法律行為(四)意思表示不一致
第十一章 法律行為(五)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十二章 法律行為(六)效力:條件期限、無權處分與善意受讓
第一節 效力之限制——附款
第二節 無效之法律行為
第三節 得撤銷之法律行為
第四節 效力未定之法律行為
第十三章 代理(一)有權代理
第一節 概說
第二節 代理權
第三節 代理之效力
第十四章 代理(二)狹義無權代理及表見代理
第十五章 時間之問題:期日、期間與消滅時效
第一節 期日與期間
第二節 消滅時效
第十六章 權利之行使
立即查看
老師開講-民法(總則)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民法總則的法律關係又多又雜,看到不同的要件和效力,頭就暈了!怎麼辦?
這時,運用大量生活案例舉例、用更具體的方式講解到讓你懂的《老師開講民法(總則)》就是您的最佳選擇!
民法總則要背的東西那麼龐雜,要是在考前看不完怎麼辦?
觀念、學說、實務見解……好多啊……
記不住那麼多內容怎麼辦?如何把讀過的內容轉換成有條理的申論作答?選擇題選項看起來都好像,如何提升作答速度和準確度呢?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得到高分呢?解套方法在哪?
此外,袁翟老師也增加了許多新的實務見解,務求讓內容更加符合時事。
希望讀者在服用本書後,都能跳脫以往學習法律時對抽象用詞的想像,用更輕鬆的方式去理解法條要件的解釋和相關爭議。
除此之外,在民法總則考試都偷偷超出範圍的今天,袁翟老師除了在本書中詳細解說民法總則的架構、各法條的解釋和爭點之外,也特別整理了「民法總則和其他民法規範的連結」喔!希望由此真正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得分關鍵。
適用對象
1.欲報考國考民法的考生
2.對民法詳加研究之讀者
使用功效
用各種舉例將抽象的法律關係具體的講解,並補充一些較深入的實務見解、學說見解
改版差異
新增實務及學說見解
修正錯字
書籍特色
筆者每年在補習班講授民法總則,總會遇到許多的法律初學者,多年來總是努力希望能把抽象的法律關係具體的講解給同學,讓大家在理解上可以更輕鬆,另方面也希望能兼顧一些已經有底子的同學,所以除了基本觀念的建構外,一些比較深入的爭點也必須補充。就這樣經過幾年的慢慢琢磨,筆者對民法總則的講授,也算是有些心得。這次寫作除了基本的法條要件解釋外,也盡量用各種舉例來幫助了解,另外也補充許多的學說與實務見解,增加深度。希望這是一本新人看了會笑、舊人看了不哭的民法總則。
【目錄】
前言/001
第一章 權利/003
第一節 權利的內容與作用/003
第二節 權利主體/011
第三節 權利客體/083
第二章 法律行為/099
第一節 法律行為概說/099
第二節 法律行為之成立要件/110
第三節 特別成立要件/112
第四節 法律行為之生效要件(一):行為能力/118
第五節 法律行為之生效要件(二):意思表示/144
第六節 法律行為之生效要件(三):標的可能、妥當、確定、適法/209
第七節 法律行為之特別生效要件:條件、期限、
處分權/234
第三章 代理/257
第一節 一般代理/257
第二節 無權代理與無權處分/292
第四章 法律行為之效力/297
第一節 無效之法律行為/297
第二節 得撤銷之法律行為/299
第三節 效力未定之法律行為/304
第五章 期間與期日/307
第一節 規範意義及適用範圍/307
第二節 期日的意義及其決定/308
第三節 期間的意義及其計算/308
第四節 年齡之計算/312
第六章 消滅時效/313
第一節 消滅時效的意義/315
第二節 消滅時效的客體/317
第三節 消滅時效的期間/325
第四節 消滅時效期間的起算/334
第五節 消滅時效之中斷/341
第六節 消滅時效之不完成/350
第七節 消滅時效完成之效力/353
第七章 權利之行使/361
第一節 誠信原則與權利濫用/361
第二節 正當防衛/372
第三節 緊急避難/372
第四節 自助行為/372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