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特考講重點【電機機械】 (3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考試用書】
書名:高普特考講重點(電機機械)(3版)
作者:孫廷
出版社:鼎茂
出版日期:2016/08/31
ISBN:9789863452485
內容簡介
本書分成18章強化研習,各章內容均包括兩大部份:
1.重點整理:歸納、分析基本原理,深入淺出、條理分明,進行重點提示。
2.精選例題:蒐集歷年高、普考、技師、特考試題,除建立完整題型題庫,強化基本觀念外,亦能協助考生有效掌握各類考試命題方向與趨勢,以期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講授本書內容多年,協助讀者考取高、普考、技師及各類特考成績非凡,名列榜首者,更是不勝枚舉。
本書為參加任何考試「電機機械」之必備參考用書,建立完整的電機機械知識,相信只要考生用心研讀且融會貫通,能更有效的掌握考題趨勢及完整解析,在國考的路上戰無不勝。
目錄
第一章變壓器之磁路分析與等效電路
1.1 磁路
1.2 電磁感應
1.3 變壓器之種類及構造
1.4 理想變壓器之負載特性
1.5 變壓器之等效電路
精選試題
第二章變壓器之各項試驗、電壓調整率及效率
2.1 變壓器之各項試驗
2.2 變壓器之電壓調整率
2.3 變壓器之效率
精選試題
第三章三相變壓器之結線與特性分析
3.1 變壓器之三相連接
3.2 變壓器之Y-Y 結線
3.3 變壓器之Δ-Δ結線
3.4 變壓器之Y-Δ結線
3.5 變壓器之Δ-Y 結線
3.6 三相變壓器並聯之結線問題
3.7 變壓器之V-V 結線
3.8 變壓器之T-T 結線(又稱為史考特結線)
精選試題
第四章變壓器之網路分析及標么值的計算
4.1 變壓器之實際值分析與計算
4.2 變壓器之標么值分析與計算
精選試題
第五章變壓器之並聯運轉
5.1 變壓器並聯運轉的理想條件
5.2 變壓器之並聯分析
精選試題
第六章特殊變壓器
6.1 自耦變壓器
6.2 三繞組變壓器
精選試題
第七章旋轉電機之基本原理
7.1 旋轉電機之基本介紹
7.2 交流電機構造
7.3 電樞繞組
7.4 分佈式繞組之磁勢波
7.5 感應電勢
7.6 旋轉磁場
7.7 隱極機之轉矩
精選試題
第八章三相感應電機之特性分析
8.1 三相感應電機之工作原理
8.2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功率與轉矩
8.3 三相感應電動機之相關試驗
8.4 轉子電阻與鼠籠式轉子
精選試題
第九章三相感應電動機之啟動方法
9.1 啟動方法
9.2 速度控制
9.3 感應式變頻機
精選試題
第十章單相感應電機
10.1 工作原理
10.2 單相感應電動機之起動方法
10.3 單相感應電動機之等效電路
精選試題
第十一章兩相感應電動機
11.1 對稱之兩相電機
11.2 二相感應電動機之等效電路
精選試題
第十二章同步電機之特性分析
12.1 電樞反應對同步電機之影響
12.2 激磁變化對同步電機之影響
12.3 電樞電流 Ia 與激磁電流 If 之關係
12.4 激磁變化對同步電機特性之影響
精選試題
第十三章同步電機之等效電路與網路分析
13.1 圓柱型轉子之等效電路
13.2 開路試驗與短路試驗
13.3 圓柱型轉子之輸出功率
13.4 凸極式轉子之等效電路
13.5 凸極式轉子之網路分析
13.6 凸極式轉子之輸出功率
精選試題
第十四章發電機之併聯運轉
14.1 發電機併聯運轉之條件
14.2 發電機併聯運轉之同步檢視法
14.3 發電機併聯運轉之PQ 控制原理
精選試題
第十五章直流電機之構造與繞組
15.1 直流電機之構造
15.2 直流電機之電樞繞組
精選試題
第十六章直流電機之電樞反應與換向
16.1 直流電機之電樞反應
16.2 直流電機之換向
精選試題
第十七章直流發電機
17.1 直流發電機之基本分析
17.2 直流發電機之無載特性曲線
17.3 分激式直流發電機
17.4 串激式直流發電機
17.5 複激式直流發電機
17.6 直流發電機之併聯運轉
精選試題
第十八章直流電動機
18.1 直流電動機之反電勢與轉矩
18.2 外激式與分激式直流電動機
18.3 串激式直流電動機
18.4 複激式直流電動機
18.5 複激式直流電動機之特性曲線
18.6 直流電動機起動電阻之設計
18.7 直流電動機之速度控制
精選試題
立即查看
【簡介】
不同於刑法典以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及個人法益的順序編排,本書將考試中最重要的「個人法益」放在第一篇,第二篇則放入「社會與國家法益」,並統稱為「集體法益」。而為了讓大家在考試時能夠迅速地連結每個罪名,作者特地把時常放在一起考的條文,或是可以一併學習的犯罪類型,放在同一個章節下以便大家理解與記憶。
本次改版更新了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院判決(公然侮辱罪、侮辱公務員罪)、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其他重要判決及其判決事實,也增加112~113年重要國考與法研所考題;已收錄的舊年度解析,亦因實務與學說見解的增補而做調整。
本書將眾多複雜的刑分概念體系化,並且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主要內容架構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分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分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作者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試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照《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擬答。
另讀者除本書外,建議搭配《透明的刑法-總則編》一起研讀,必可建立完整的刑法體系和打好基礎。
【目錄】
第一篇 個人法益
第一章 殺人、墮胎、傷害及遺棄罪章
第一節 殺人罪章(§271~§276)
第二節 墮胎罪章(§288~§292)
第三節 傷害罪章(§277~§287)
第四節 遺棄罪章(§293~§295)
第二章 妨害自由、性自主及風化罪章
第一節 妨害自由罪章(§296~§308)
第二節 妨害性自主罪章(§221~§229-1)
第三節 妨害風化罪章(§230~§236)
第三章 妨害名譽及信用罪章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條文解釋
第四章 妨害秘密罪章及相關犯罪
第一節 私的秘密(§315~§316)
第二節 公的秘密(§109、§132)
第五章 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
第一節 保護法益
第二節 性影像(§10VIII)
第三節 妨害性隱私罪
第四節 製作不實性影像罪(§319-4)
第六章 財產犯罪
第一節 個別財產利益vs整體財產利益
第二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一):竊盜罪與侵占罪
第三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二):搶奪罪、強盜罪及準強盜罪
第四節 侵害個別財產犯罪(三):毀損罪章
第五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一):恐嚇取財得利罪與擄人勒贖罪
第六節 侵害整體財產犯罪(二):詐欺罪、背信罪及重利罪
第七節 妨礙財產請求權犯罪:贓物罪(§349)
第七章 電腦犯罪
第一節 廣義電腦犯罪vs狹義電腦犯罪
第二節 廣義電腦犯罪:電腦詐欺罪(§339-1~§339-3)
第三節 狹義電腦犯罪:妨害電腦使用罪章(§358~§363)
第二篇 集體法益
第一章 社會法益
第一節 公共危險罪章(§173~§194)
第二節 偽造罪章(§195~§220)
第三節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章(§237~§245)
第二章 國家法益
第一節 瀆職罪章(§120~§134)
第二節 妨害公務罪章及妨害秩序罪章(§135~§141、§149、§150)
第三節 妨害投票罪章(§142~§148)
第四節 司法罪(§161~§172)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分成「刑法基本概念」、「犯罪論」、「競合論」以及「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四個主架構:第一篇到第四篇(刑法ABC講述刑法的基本概念、故意作為犯、過失作為犯、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屬於「犯罪論」;最後兩篇(競合論、刑罰論與制裁措施)則是在犯罪論後,其中最重要的「犯罪論」和「制裁措施(沒收)」部分,無論如何在考試前一定要弄熟,其他部分也要稍微有個概念,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
本次改版,新增這一年來公布的憲法法庭判決及最高法院具參考價值裁判,並增加112年重要國考試題。本書的特色在於將複雜的刑法概念體系化,並以白話的方式交代理論背景,讓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以在考試上靈活運用。特色如下:
一、體系建構輔以實務見解、學者見解說明
主要參考國內學者的教科書與文章,並補充相關的實務見解,重要的議題再輔以學者的見解。對於考生而言,熟讀一種體系下的內容已經綽綽有餘,若心有餘力,可再參考阿榮之聲!
二、阿榮之聲打通任督二脈
在刑總的學習上,掌握理論脈絡是打通任督二脈的第一步。阿榮之聲正是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知道這些脈絡後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概念都是互通的,學習刑總的路也可以因此擺脫單純背誦看不懂的緊箍咒了!
三、小撇步釐清觀念
作者以圖表的方式搭配白話文,替讀者解構一些常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TRY IT反覆練習,提升解題實力
一般而言,出題老師會在題目中用某些用語或段落編排來提示考生爭點,而對於爭點的敏感度,必須留意題目中的關鍵字,才能漸漸累積經驗培養爭點意識。如何讓閱卷者一眼看到他要的爭點,便是考生需要多加費心的了。為了讓讀者有更多的機會練習題目,這個部分挑選許多歷年來的經典考題供讀者反覆練習,加強解題實力。寫完之後請參考《透明的刑法解題書》核對答案。
另讀者除研讀本書之外,可相互配合《透明的刑法-分則編》一起研讀,相信即可充分應付所有考試。
【目錄】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的特色在於將眾多複雜的刑法總則概念體系化,且以白話方式交代理論背景,使得考生得以理解諸多爭議背後的來源,以免流於形式上的背誦,如此也可在考試上靈活運用。
目前市面上亦缺乏專為轉學考設計的解題參考書,本書特在各章後附上近年各校轉學考經典試題,並給予解題架構,以提供考生練習考古題時參照使用!
本書主要架構如下:
一、內文整理
內文裡的每一字、每一句及每段語句的前後連結,都不只是把別人的說法複製貼上,全部是比較過各方說法後,把最精確、最清楚的描述放進來並附上註腳。
二、阿榮之聲
「阿榮之聲」以白話的口吻,讓讀者能清楚知道整個爭議的脈絡,以及如何去理解這些甲說乙說丙說。除此之外,作者也收錄一些進階的爭議和學說,有興趣或考法研所的人可以特別注意這塊。
三、小撇步
有時把爭點讀到滾瓜爛熟後,仍無法在考試時立即反應,其實是因為對於同一個爭點而言,讀書與答題的切入面向可能不一樣,作者特在「小撇步」提供一些考試時較能快速切入爭點的撇步給大家參考。
四、範題精選
各章後蒐錄近幾年轉學考試題,讀者可藉此測試自己是否有讀懂該章的爭議,並且嘗試找出其中的關鍵字,再思考如何寫出自己的答案。若還有一些解題上的問題,請參考作者另著之《透明的刑法解題書》,可迅速增強應試答題的能力。
【目錄】
第一篇 刑法ABC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法的效力與解釋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
第二篇 故意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刑法上的行為
第三章 客觀構成要件(一):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四章 客觀構成要件(二):未遂犯與預備犯
第五章 主觀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第六章 違法性
第七章 罪責
第八章 刑法上之錯誤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第三篇 過失作為犯
第一章 犯罪階層體系
第二章 無認識過失vs有認識過失
第三章 不法構成要件
第四章 違法性
第五章 罪責
第四篇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
第一章 純正不作為犯vs不純正不作為犯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15)
第五篇 競合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行為數的計算
第三章 法益數的計算
第四章 行為單數的競合
第五章 行為複數的競合
第六章 新舊法之適用
第六篇 刑罰論與制裁措施
第一章 刑罰論
第二章 沒收
立即查看
透明的教師:以同儕蒐集課堂資料精進教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透明的教師:以同儕蒐集課堂資料精進教學
作者:Kaufman(賴光真)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00
ISBN:9789577636492
內容簡介
為什麼這麼多的教育潮流來來去去,而不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持久的影響?在《透明的教師》中,Trent E. Kaufman和Emily Dolci Grimm描述了教師在學校面臨的孤立文化,是如何阻礙了改進。作者認為,教師需要更多的開放式協作,才能有意義地實踐和完善他們的教學。
這本實用的書概述了作者獨特的授課教師主導的觀察(TDO)模式,該模式透過同儕蒐集課堂資料,幫助教師掌握自己的成長、有效性和整體工作滿意度。這本書寫給教師和行政人員,內容包括一個學校的例子、技巧和案例研究,利用TDO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學改進和學生成果的增長。
目錄
第一部分 預備
第1章 專業學習的授課教師主導觀察
第2章 授課教師主導觀察的準備
第二部分 實施
第3章 觀察前會談
第4章 觀察
第5章 觀察後回饋會談
第三部分 支持
第6章 處理行政配套事宜
第7章 給校長:如何實施與支持授課教師主導的觀察
第8章 授課教師主導觀察的實際運作
後記:專業學習社群與授課教師主導的觀察
章節摘述與研究問題
全書附註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