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逐條釋義) 1版 <新學林>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逐條釋義)
作者:李明洲編著
出版社:新學林
出版日期:11/1/2019
版次:1版
條碼:9789574367740
內容簡介
公寓大廈與集居地區,為台灣目前主要的居住模式,「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誠然與民眾居住生活息息相關。本書採「逐條釋義」體例撰寫,就本條例各法條的解說,援引立法意旨、法院見解及主管機關法令函釋,並摘錄具體案例輔助說明,面面俱到,確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絕佳工具書。舉凡公寓大廈的大小事,本書都已囊括在內,若說是公寓大廈相關法律問題的百科全書也不為過。本書內容深入淺出,民眾讀來應能輕鬆上手,一窺堂奧。這本好書期待已久,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出版,非常開心也很願意向大家推薦! ~呂錦峰律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明洲
籍貫:臺灣省雲林縣人
現職:律師、仲裁人
學歷:
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刑事法學組)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司法實務組)
經歷:
台灣高等法院民事調解委員
台北地方法院民事調解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諮詢律師
台北市、高雄縣、彰化縣政府公寓大廈法律講座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訴訟法講師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義務律師
著作:
公共建築物火災刑事責任之研究(碩士論文)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判解彙編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逐條釋義)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1
第一節 立法目的及法令適用 1
第二節 主管機關 12
第三節 名詞定義 17
第二章 住戶之權利義務 49
第一節 專有部分之使用 49
第二節 住戶維護修繕之限制及容忍義務 92
第三節 共用部分之使用權利與限制 105
第四節 修繕管理維護義務與費用負擔 222
第五節 重建 312
第六節 專有部分、約定專用之使用限制 326
第七節 維護公共安全、公共衛生與公共安寧之義務 342
第八節 公共意外責任保險 413
第九節 公共基金 418
第十節 強制遷離及出讓 517
第十一節 規約 533
第十二節 區分所有權之繼受 627
第三章 管理組織 647
第一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647
第二節 管理委員會成立、管理負責人之推選 813
第三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通知方法 921
第四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之成立 948
第五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記錄之制作、送達與公告 1069
第六節 閱覽或影印之權利 1076
第七節 管理委員會之職務與其決議之限制 1098
第八節 管理委員會之當事人能力與訴訟 1313
第九節 管理委員會之法律地位 1358
第十節 管理負責人 1361
第四章 管理服務人 1377
第一節 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 1377
第二節 管理服務人員 1425
第三節 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管理辦法之訂定 1433
第五章 罰則與強制執行 1437
第一節 罰則概說 1437
第二節 罰則 1443
第三節 強制執行 1590
第六章 附則 1595
第一節 集居地區之管理及組織 1595
第二節 催告方式 1619
第三節 施行前已取得建照之公寓大廈管理組織成立 1628
第四節 建物所有權登記 1642
第五節 檢測移交 1676
第六節 消費者權益之保障 1699
第七節 利害關係人之舉證報請處理權 1736
第八節 爭議事件調處委員會 1744
第九節 規約範本與規約草約 1753
第十節 委託或委辦處理事項 1760
第十一節 施行細則之訂定 1763
第十二節 施行日 1775
附 錄 1779
原價:
1800
售價:
1620
現省:
180元
立即查看
【簡介】
台灣地狹人稠,公寓大廈逐漸成為都市地區的建築主流,但也使住戶間時常發生糾紛,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28餘年來,出現許多法律爭議,因而經常修正,2022年5月為最近1次也是第6次修正。本書就涉及公寓大廈相關法律關係的區分所有權理論和法律條文規定為全面探討,包括區分所有法律關係、區分所有權法律體系、規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管理委員會、區分所有權人與住戶的權利義務、管理服務人及違反管理法令的處罰;並針對常見的爭議例如公共基金、修繕費用、管理費、帶看費等各種費用、停車位、漏水問題、外牆懸掛招牌等公寓大廈日常糾紛,探討學說及實務見解,並提出本書見解。閱讀本書可以充實公寓大廈法律知識,作為住戶將有助於保障自己的權利,作為管理委員或管理服務人,將有助於預防或處理日益增多的公寓大廈糾紛。
作者為國內不動產法領域的權威學者,現職為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教授,也是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09
第一節 區分所有法律關係 010
第二節 區分所有權法律體系 023
第二章 規約 029
第一節 規約定義及其種類 029
第二節 規約的性質 033
第三節 規約就使用限制與基本權的衝突 035
第四節 區分所有關係與共有關係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 047
第三章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 051
第一節 定義 051
第二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的召集程序 052
第三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的決議方法 059
第四節 決議內容 062
第五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有瑕疵的類型及其效力 066
第四章 管理委員會 075
第一節 管理委員會的法律性質 075
第二節 管理委員會的權限與義務 076
第三節 管理委員的權利 112
第五章 區分所有權人與住戶的權利義務 115
第一節 區分所有權人的權利義務 116
第二節 住戶的權利義務 120
第三節 公共基金及各種費用 126
第四節 停車位 175
第五節 漏水問題 183
第六節 外牆相關爭議 189
第七節 其他爭議 195
第六章 管理服務人 199
第一節 管理服務人的法律性質 199
第二節 管理服務人的權利義務 200
第三節 公寓大廈管理服務人員管理辦法 202
第七章 違反管理法令的處罰 211
第一節 行政罰概說 211
第二節 起造人或建築業者 218
第三節 區分所有權人 221
第四節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召集人或臨時召集人 225
第五節 住戶 226
第六節 管理負責人、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 231
第七節 管理維護公司或管理服務人員 236
附錄一 民法第799條至第799-2條 241
附錄二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第8-5條 243
附錄三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245
立即查看
當代財務管理習題解答 (2版)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此為《當代財務管理》二版之習題解答。
《當代財務管理》二版係作者累積多年寶貴的教學經驗,採擷美國財務管理的最新著作,再參考國內的實務運作後撰寫而成。
本書內容十分豐富,理論與實務並重,淺顯易懂,釋例本土化,教材新穎,所涵蓋的主題,包括:股東價值創造、代理問題、效率市場、金融體系、現金流量折現技術、財務規劃、財務報表分析、績效管理、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評價模型、資本預算評估方法、專案評價、風險分析、股東評價、債券評價、選擇權評價、資金成本決定、資本結構理論與模擬、槓桿程度衡量、合併與購併、公司控制、營運資金政策、短期融資、流動資產管理、股利政策,以及股票買回。
因此,本書不但可以做為大專院校財務管理相關課程的教科書或參考書,也非常適合各界人士自修之用。讀者讀完本書,雖然不可能立刻成為理財專家,但透過對上述主題的認識與瞭解,將能循序漸進,體會到財務管理的奧妙。
此外,本書附有三百一十二題的習題,以方便讀者進行自我評量,亦備有習題解答,讀者可自行選購,以增進學習效果。
【目錄】
第1章 緒 論
第2章 現金流量折現技術
第3章 財務規劃與公司控制
第4章 投資組合理論
第5章 資本資產評價模型
第6章 資本預算分析
第7章 股票評價
第8章 債券評價
第9章 選擇權評價
第10章 資金成本、資本結構與槓桿程度
第11章 合併、購併與公司控制
第12章 營運資金政策與短期融資
第13章 現金、有價證券與應收帳款管理
第14章 股利政策與股票買回
立即查看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
系列名:幼兒課程與教學
ISBN13:9789861919423
出版社:心理
作者:洪福財;涂妙如;翁麗芳;陳麗真;蔡春美
裝訂/頁數:平裝/424頁
規格:23cm*17cm*2.2cm (高/寬/厚)
重量:70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1/03/12
中國圖書分類:家庭教育
內容簡介
對為人父母而言,迎接家庭的新成員是充滿喜樂,也充滿挑戰。家庭是親子關係成形的始點,是父母學習新角色以及與子女互動成長的基地,藉由角色的琢磨與調整,逐漸發展出親子間獨特的互動型態。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幼兒園成為孩子學習的重要據點,不僅孩子的經驗圈擴大,家長又增加親職角色的新歷練,跟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地學習。
本書從親子關係逐步開展至親職教育的探討,讓讀者能循著幼兒成長的脈絡省思前述關係的演進。在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過程,了解前述發展並省思自身的專業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鑑於此,在教育部發布的教保專業課程中,列有「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一科,本書便是以前述科目所依據之專業素養指標、以及所建議包含之課程核心內容為基礎,從親子關係的本質開始,進步開展親子互動、家長參與、社區關係、親職教育、親師溝通、社區資源應用等議題。全書包含的議題完整,撰寫著重理論與教學現場的實用性,並適時輔以幼兒園教學現場實例的分析與討論,有利於讀者在教學現場轉化應用。本書不僅適用於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課程,也是準備幼兒園教師檢定、教師與教保員甄選考試,以及有志於強化親職教育素養的家長所不可或缺。
目錄
Chapter 1 親子關係的本質
第一節 親子關係的定義與重要性
第二節 親子關係的形成與法律規範
第三節 親子關係的類型、特性與發展
Chapter 2 親子互動理論、實態與經營
第一節 親子互動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親子互動系統與實態
第三節 親子關係的檢視與危機
第四節 維持良好親子關係的要訣
第五節 照顧者敏銳度
Chapter 3 幼兒園、家庭及社區之關係與相關法規
第一節 幼兒園教保服務與親職教育之相關法規
第二節 教育主管機關在幼兒教保服務規劃與辦理權責之相關規範
第三節 幼兒園教保服務的規劃與辦理權責之相關規範
第四節 家庭之幼兒教保權責
第五節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之幼兒教保關係
Chapter 4 幼兒園家長參與及社區關係
第一節 家長參與的意義與特性
第二節 鼓勵家長參與園務活動的理由
第三節 家長參與園務活動的類型
第四節 藉由家長參與營造社區連結
Chapter 5 社會變遷中的親職教育
第一節 家庭結構變遷與親師角色期待
第二節 社會變遷、家庭成員角色與親職教育
Chapter 6 不同家庭型態的親職教育
第一節 單親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二節 重組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三節 收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四節 隔代教養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五節 有身心障礙子女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六節 雇用外勞照顧子女家庭的親職教育
第七節 跨國婚姻家庭的親職教育
Chapter 7 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的內容、規劃與實施
第一節 親職教育方案的內容
第二節 親職教育方案的規劃
第三節 親職教育方案的實施
Chapter 8 幼兒園親職教育方案的評估與實例
第一節 親職教育方案評估的意義及流程
第二節 親職教育方案評估模式與內容
第三節 親職教育方案實例與評估
Chapter 9 幼兒園親師溝通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幼兒園親師溝通的重要性與角色演變
第二節 幼兒園親師溝通的內涵、常見問題與因應方式
第三節 幼兒園親師溝通的案例分析
Chapter 10 社區資源、社區參與及教保活動規劃
第一節 社區資源、社區參與的意義及重要性
第二節 社區資源、社區參與及教保活動的結合
第三節 社區資源結合教保活動的案例與分析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社區災害防範管理:物業管理如何因應天災與人禍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天災」是社區物業管理的重大挑戰與威脅,面對極端氣候與火山爆發及地震等天災帶來的危害,若社區管理者未能事先防範於未然,一旦災害驟然發生將產生重大生命財產損失。
「人禍」也是社區物業管理另一個重大挑戰與威脅。臺灣的社區管理制度採自主管理機制欠缺政府主動監督防弊機制,同時法規對於社區管理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容易產生權力集中、缺乏制衡的情況。另外,烏俄戰爭與中美對抗觸發了兩岸對立的敏感神經,萬一中國對臺發動戰爭,借鏡烏俄戰爭發現這將是社區的重大災難。
上述社區「天災」與「人禍」的災害防範管理,是物業管理公司與社區管理委員會與住戶必須高度重視並落實的重要工作,因此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天災,以及貪汙、黑道入侵、飲用水汙染、火災與戰爭等人禍,可能對社區造成的危害,並提供社區災害防範管理相關知識,幫助社區管委會、住戶與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維護社區與住戶權益以及生命財產安全!
【目錄】
單元1 社區可能發生的災難
課題1.1 社區可能發生的天災以及氣候變遷衍生的極端氣候災害
課題1.1.1 全球氣候變遷衍生的極端氣候災難
課題1.1.2 水災與風災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1.3 地震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1.4 火山爆發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 社區可能發生的人為災害與戰爭危害
課題1.2.1 戰爭對社區的危害
課題1.2.2 火災對社區的危害
課題1.2.3 傳染病對臺灣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4 管委會及物業從業人員貪汙對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5 設施設備故障災害對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6 黑道入侵社區帶來的危害
課題1.2.7 社區飲用水被汙染帶來的危害
單元2 社區防範極端氣候災害之物業管理作為
課題2.1 防範致災性短時強降雨與超級颱風之管理措施
課題2.1.1 預防淹水及區域排水系統與滯洪設施維護管理
課題2.1.2 預防植栽衍生災害與損失之管理措施
課題2.1.3 預防超強風摧毀玻璃與建築物設備之管理措施
課題2.1.4 預防土石流災害與擋土牆倒塌災害管理
課題2.2 防範旱災與氣溫異常災害之預防管理
課題2.2.1 傳染病預防管理
課題2.2.2 定期外牆檢測修繕管理
課題2.2.3 預防旱災缺水管理
課題2.3 建築物與附屬設施維護管理以及逃生疏散管理
課題2.3.1 突發性停電與通訊斷訊預防管理
課題2.3.2 建築物與附屬設施維護管理與建材老化損害預防管理
課題2.3.3 防災地圖與逃生疏散避難圖建置
單元 3戰爭發生時物業管理該如何因應以減少社區財產與生命損失
課題3.1 戰爭發生時的社區運作管理
課題3.2 炸彈轟炸的高風險社區判斷標準和因應措施
單元4 社區該如何防範貪汙侵占公款及黑道入侵社區的危害
課題4.1 社區該如何防範管委會委員及物業從業人員貪汙侵占公款
課題4.2 社區該如何防範黑道入侵社區
單元5 社區物業該如何做好火災防範管理以減少損失
課題5.1 全面性火災防範管理
課題5.2 人為縱火之火災防範管理
課題5.3 電動車火災防範管理
單元6 社區物業該如何防範地震與火山爆發災害
課題6.1 地震災害之防範管理
課題6.2 火山爆發災害之防範管理
單元7 社區物業該如何防範設備故障與飲用水汙染災害
課題7.1 設施設備故障災害防範管理
課題7.2 社區飲用水汙染災害防範管理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依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課程標準編著,另增加「健康促進」、「長期照顧」等章節,為護專、醫專及大學醫護相關科系最佳教科用書。本書提供最新的公共衛生組織概況及最新生命統計數據,節省讀者找尋資料的時間。每章作者皆以個別專長撰寫,收集國內外最新資料,輔以多年的教學經驗,提供讀者於社區衛生護理學這門學科中最基本的知識,祈能應用於實務工作之中。每章皆有「學習目標」、「本章大綱」、「關鍵字詞」及「本章摘要」,章末附有「實力檢測」及「參考文獻」,內文重點皆以粗黑體標示,提供讀者清楚且完整的概念,並能提綱挈領地學習,達事半功倍之效。運用QRcode提供讀者掃描線上瀏覽,提供最新相關法令、補充資料及歷屆國考精選試題,為坊間同性質教材中首創的學習資源,提供讀者課後延伸輔助教材,提升多元化的學習成效。
立即查看
社區培力與能力建構: 理念與方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社區培力理念約在自 1990 年代開始被倡議,並在相當的時間被引進到台灣。很快地,社區培力在台灣成為一個流行術語,似乎各項政策冠上「培力」就取得親民、重視弱勢的正當性。至於培力是什麼,則並不被關心。然而,回到社區培力理念的出現及發展脈絡來看,社區培力是一種具理論且實務的工作方法。正如聯合國並提出社區培力經理計畫,又蘇格蘭政府大力推行社區培力並設置組織由專業人員推動社區培力的專業工作。國際上對社區培力的理論討論已有相當的共識,並朝向實務實踐發展及驗證。即更聚焦於社區能力建構的方法。
在台灣,系統性的社區培力作法,可以衛生福利部所推動的「社區培力育成中心」計畫為具體。雖然,在地方政府的社區培力中心運作中,仍需逐步累積專業性的工作方法。不過,台灣作為一個在社區發展計畫中有歷史傳承的國家,也漸在社區培力工作中有相關較多的實務投入,台灣在社區培力上的方法,已在國際上具有相對領先的地位。
正如本書書名所呈現的《社區培力與能力建構:理念與方法》,本書乃針對社區培力與社區能力建構議題而寫作的,特別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作為實踐性引導。雖然,本書並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仍期待可以提供給關心社區培力與社區能力建構的研究生或實務工作者有相關的參考,更期待,本書可以刺激台灣地區社區培力與社區發展的專業發展,讓社區培力的專業性被重視,而擺脫非理性、跳躍的社區計畫或方案,而可以免受譁眾取寵作法的干擾。
本書固然接續西方福利國家的社區培力思想傳承,可謂是在社會福利的脈絡下所書寫的,但也歡迎其他投入社區領域之各種專業者參酌及共同討論,更在助人專業的脈絡中討論社區培力,讓社區培力成為社區、鄰里、部落進步的助力,也與投入這些工作的人們相陪伴。在社區培力的道路上,超越想像與論說,進入系統性、邏輯性的行動與服務。
另外,本書是國科會支持的專書寫作計畫成果,正如專書寫作計畫所期待的,乃在於鼓勵研究者將已發表的研究論文進行較大體系的重整,即在這樣的背景下,用功的讀者也會對本書中的部分文稿有似曾相識之感,而這也是國科會專書寫作出版中必然存在的。當然,本書的完成,感謝國科會專書寫作計畫對必要經費的支持,更要感謝一路共事的社區伙伴外,是眾人愛鄉的投入與熱情,鼓勵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培力的專業成長。相信,眾人在社區領域的投入,將使台灣在社區培力相關領域的國際領先,更進一步成為其他國家的幫助。
李易駿 謹誌
【目錄】
第01章 從社區發展到社區培力
一、社區:多樣的社區定義與混雜的使用
二、促成社區改變的政策與社區發展
三、從社區發展到社區培力與社區能力建構
四、社區培力是改變社區的新典範
第02章 台灣社區發展的傳承與轉型
一、社區發展協會的傳承與基層功能
二、我國社區發展計畫之推動
三、多元的社區型政策(1991-)
四、政策效果及分析
第03章 社區發展、社區培力的相關概念系譜
一、專業概念糾結現象
二、社區發展相關概念
三、社區發展相關概念的比較分析
第04章 社區培力的目標與培力行動者
一、社區培力的規範性目標
二、社區培力者
三、社區培力者的任務及能力
第05章 社區培力對象的特質
一、社區培力的出現到成為專業
二、被邊緣化或被排除社區
三、台灣的被邊緣化或被排除社區
四、對行政部門之社區組織想像與關連設計反省
五、回到根本:社區組織才是社區培力的主體
第06章 社區能力與社區能力指標
一、社區能力
二、社區能力指標
三、社區能力的運用及操作化與指標化
四、社區能力指標的運用
第07章 社區能力建構理論與工作模型
一、社區培力的理論
二、社區培力的行動策略與工作模型
三、社區能力建構理論
四、社區能力建構策略與工作模型
第08章 社區發展新取向
一、資產取向的社區發展
二、社區經濟發展
三、地方創生
第09章 主要國家的社區培力計畫
一、英國
二、美國
三、蘇格蘭
四、國際比較
第10章 當代的社區發展環境與社區培力政策
一、後嶄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社會環境
二、當代社會的特性與社區培力的特性
三、回到根本:權力與居民自主
第11章 台灣的社區培力經驗
一、概念導入及被運用
二、對慣行的社區發展行政作法省思
三、社區培力中心的出現與運作實況
第12章 展望:社區培力專業發展
一、社區培力專業
二、專業性社區培力的發展
三、專業組織作為提供專業培力服務的機構
四、專業性社區培力所需的努力
立即查看
社區工作方法:社區培力與能力建構取向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社區培力是當代最重要的社區工作方法。此概念方法在社區領域發生典範性的改變,強調在培力對象、行動者、培力策略及培力方法等四向度上的多層次,而出現多樣態組織的行動專業。本書除深入介紹社區培力的理論外,亦提出實務工作模式,並提出培力丹(單)、培力解、培力方與培力動等四類型的模式,不但清楚建構培力理論,也發展出實務工作方法。
整合理論與實務:專業服務是實務行動,而實務行動則以理論為基礎。本書整合理論與實務,構成真正的專業行動與服務。
提供實務案例:作者基於二十年的實務工作經驗,並經營社區培力中心,而發展出實務工作模組,經驗證有效,再形成案例於本書中。
「Box」專欄深入解析:藉由「Box」專欄作為社區培力相關議題的深入討論,方便讀者理解,且不影響主軸脈絡。
結構層級具邏輯性:本書寫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於協助專業者對專業活動有清楚的架構,並透過章節安排傳遞相關的專業邏輯。
適用課程︰「社區工作」、「社區發展與社區組織」、「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照顧」、「社區產業發展」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技專院校社工、公共行政等相關系所與通識課程之學生,以及相關領域之實務工作者。
【目錄】
第01章 社區培力:社區工作的新典範
第一節 社區培力方法出現的歷史環境
第二節 改變社區的新典範
第三節 社區發展、社區培力的相關概念系譜
第02章 社區培力理論與行動策略
第一節 社區能力
第二節 社區培力的多向層面
第三節 社區能力建構理論
第03章 社區培力行動者與培力對象
第一節 社區培力者
第二節 社區培力者的任務與能力
第三節 社區培力對象的特質
第四節 臺灣被邊緣化或被排除社區的特質
第04章 評估社區能力的指標
第一節 社區能力指標
第二節 社區能力的運用及操作化與指標化
第三節 社區能力指標的運用
第05章 專業性社區培力
第一節 社區培力的出現到成為事業
第二節 專業性社區培力行動的特性
第三節 專業性培力工作的現實
第06章 專業性社區培力的行動
第一節 專業性社區培力的視角與元素
第二節 專業性社區培力的行動架構
第三節 專業培力工作的行動前準備
第07章 培力社區幹部
第一節 社區培力從社區幹部培力入手
第二節 社區培力丹之案例:針對社區幹部的核銷訓練準備與執行
第三節 社區培力解之案例:提供社區幹部的「福利社區化」理解
第四節 社區培力方之案例:社區跨域合作平臺
第五節 社區培力動之案例:檔案整理工作坊
第08章 培力社區組織與社區
第一節 社區培力團隊
第二節 社區培力丹之案例:社區人員固定參與會議形成團隊
第三節 社區培力解之案例:組成高齡志工團隊
第四節 社區培力方之案例:參加套組訓練培育工作團隊
第五節 社區培力動之案例:安排志工團隊見習以進入服務
第六節 對整體社區的培力
第09章 臺灣的社區培力經驗
第一節 觀念導入與運用
第二節 慣行的社區發展行政作法與省思
第三節 政府社區型方案的執行省思
第四節 社區培力中心的出現與運作實況
第10章 培力社區的未來
第一節 當代的社區培力實踐
第二節 專業性社區培力對弱勢社區的助益
第三節 發展專業性社區培力所需的努力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