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與裁判員制度的交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台灣國民法官法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頗多,惟兩國司法體質、政策目標、實務運用各不相同,且國民法官歷經觀審、陪審、參審機制採擇變遷,對照裁判員制度我國條文規範亦具獨自特色。例如,國民法官立法意旨增列「彰顯國民主權」、審前準備採行檢辯「全面證據開示」,另為維護國民法官獨立性刪除「中間討論」等等,在在影響未來國民法官制度風貌。本書收錄「台日刑事法學研究學會」舉辦各項國際研討會學術論文,另亦邀集參與國民法官法制作業學者專家大作,用以見證台灣歷史新制沿革變動、記錄司改轉折的雪泥鴻爪,並得參考日本先行者經驗、期待他方之石用以攻錯。
【目錄】
推薦序 許宗力
主編序 林裕順
◎國民主權與正當程序
‧為確立臺灣司法國民基礎的臺灣國民法官制度──從與日本裁判員制度的比較談起 /四宮啓 著、邱鼎文 譯
開場白/3
自我介紹/4
報告的內容/4
壹、日本裁判員制度與司法國民基礎的確立/5
貳、臺灣國民法官制度與司法國民基礎的確立/8
參、確立國民基礎必要的一件事:在日常生活中談論好的經驗/23
結語:有經驗之人於日常生活中傳述(謝辭)/28
‧國民法官與正當法律程序保障/林裕順
壹、前 言/29
貳、人民參審之正當程序/30
參、人民參審與無罪推定/38
肆、人民參審與量刑公平/44
伍、人民參審與上訴救濟/49
陸、結 論/54
◎準備程序與證據開示
‧論國民法官制度中爭點及證據整理之運用──以裁判員審判之審前整理程序的經驗為基礎/稗田雅洋 著、張永宏 譯
壹、自我介紹/59
貳、裁判員制度帶給日本刑事審判的東西/60
參、關於準備程序中爭點與證據之整理/61
‧談國民參與審判之準備程序──以當事人擬定主張出證策略及調查證據事項之處理為中心/陳思帆
壹、國民參與審判制度(國民法官制度)之基本價值及立法目的/75
貳、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審理模式/79
參、體現國民參與審判精神的準備程序/84
肆、結 論/114
‧國民法官法下的證據開示與準備程序──以案件類型為中心/王正嘉
壹、前 言/117
貳、二軌的刑事訴訟準備程序/118
參、準備程序的內涵充實/127
肆、結 語/137
◎檢辯攻防與證據彈劾
‧關於易於理解的主張、出證──主要是從檢察官的觀點出發/江崎佳孝 著、洪兆承 譯、陳思帆 審訂
壹、序/141
貳、具體案例/141
參、關於進行開審陳述的技巧/142
肆、關於狹義的證據調查的技巧/146
伍、關於論告/152
陸、結 論/153
‧國民的司法參加與辯護/菅野亮 著、洪維德 譯
壹、裁判員制度下辯護活動的變化/161
貳、裁判員制度下有關程序的各種課題/164
參、放火案件的最終辯論/167
肆、死刑事件與辯護/173
伍、結 語/174
‧國民法官法第64條第1項第4款──關於為爭執審判中證人證述內容之彈劾證據/林信旭
壹、前 言/175
貳、5個提問/176
參、第1問──審判外供述(書),得否作為彈劾證據使用?/177
肆、第2問──彈劾證據限於「同一人」的自我矛盾供述?/182
伍、第3問──彈劾證據成立時期應「早於」被彈劾證據?/187
陸、第4問──同一人審判外一致供述(書),得否作為增強證據?/196
柒、第5問──同一人審判外之一致供述(書)得否作為回復證據?/200
捌、結語──國民參與審判構造衝擊(降低)聲請調查彈劾證據的必要性/205
‧論刑事彈劾證據之證據能力與調查──日本法的借鏡與反思/張永宏
壹、前 言/209
貳、彈劾證據之證據能力──日本法之借鏡/212
參、彈劾證據之證據能力──我國學說與實務的發展/222
肆、彈劾證據之證據能力──本文見解/229
伍、彈劾證據之調查/237
陸、結 論/243
◎被害人參與與量刑評議
‧國民法官與被害人的對話──意見陳述比較法制檢討/林裕順
壹、前 言/249
貳、問題所在/250
參、國民法官的「法庭風景」/255
肆、國民法官與「被害人參與」/260
伍、結論與建議/266
‧日本死刑標準淺析/廖健男
壹、引 言/269
貳、理論部分/270
參、實證分析/276
肆、4件翻轉裁判員裁判之上級審判決/291
伍、小 結/299
‧法官與裁判員之協作──日本裁判員制度評議現狀與課題/森本郁代 著、施志鴻 譯
壹、前 言/301
貳、對於評議程序之疑慮/302
參、評議程序現況調查與分析/303
肆、研究目的/307
伍、分析方法與資料/308
陸、分 析/310
柒、研究討論/323
捌、結 語/325
◎審級結構與上訴救濟
‧論國民法官法第二審法院之撤銷判決/陳運財
壹、前 言/329
貳、國民法官法下第二審應有的定位/332
參、無害錯誤法理於第二審上訴程序之適用/340
肆、第92條第1項但書規定之判斷標準/353
伍、第92條第2項但書所列事由之解釋/366
陸、結 語/368
‧論國民參審案件第二審上訴之審查/陳運財
壹、前 言/371
貳、關於上訴理由/374
參、關於第90條第1項聲請調查新證據之範圍/383
肆、第二審法院之職權調查/390
伍、結 語/395
‧國民參與審判下之二審法院對於事實認定之審查/顏 榕
壹、前 言/397
貳、上訴審構造/400
參、日本法/403
肆、我國法/444
伍、結 論/463
‧國民法官法上訴審之實務思維/吳冠霆
壹、前 言/467
貳、上訴審構造部分/469
參、關於事實認定錯誤之上訴部分/475
肆、關於證據法則、訴訟程序違背法令的上訴/481
伍、關於新證據的部分/484
陸、關於量刑的上訴部分/486
柒、結 語/489
‧國民法官上訴審之定位及審查標準/文家倩
壹、前 言/491
貳、上訴審的定位/491
參、上訴審查標準/496
肆、結 語/511
‧日本裁判員制度上訴現況及其對臺灣的啟示/後藤昭 著、林裕順 譯
壹、裁判員制度建置後二審實務運用/513
貳、裁判員制度實務之評價/522
參、檢視國民法官法二審條文規範/525
肆、結 語/528
立即查看
【簡介】
本書特色
國民法官法最佳工具書
國民法官制度正式上路後,帶來卷證不併送與國民參與審判的雙重變革,法曹三者面臨全新的挑戰。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兼顧理論與實用,網羅國民法官制度重要議題,讓研究者、學習者更易於理解本法脈絡,讓司法實務工作者立刻在實戰上應用;不管你的需求是什麼,本書都能幫助你全面掌握國民法官法法理與程序操作的竅門!
【目錄】
第一編 總則 001
一、「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概說 002
二、國民參與審判導入的經緯 004
三、國民法官法的制度目的 008
四、國民法官法的基本構造 013
五、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成效評估 014
第二編 適用案件、管轄及國民參與審判案件之辯護 017
第一章 適用案件及管轄 018
第二章 國民法官專庭 030
第三章 國民參與審判案件之辯護 032
第三編 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 038
第一章 通則 040
第二章 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及候選國民法官之權利、保護與照料 057
第三章 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之資格 073
第四章 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之選任 092
第四編 國民法官案件之審理 146
第一章 基本原則 150
第二章 起訴 155
第三章 相關程序之處理:強制處分、相關事項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169
第四章 準備程序 185
第五章 審前說明與請求釋疑 322
第六章 審判程序 336
第七章 終局評議 408
第八章 判決 475
第五編 上訴審 482
第一章 基本原則 484
第二章 第二審審理方式 489
第三章 第二審法院之證據調查 495
第四章 第二審審查標準 515
第五章 撤銷發回與自為判決 535
第六章 附論:撤銷發回後之更審審理 542
附錄
關鍵字索引 548
法條索引 554
立即查看
作者簡歷
科律師
.政大法研刑法組
.律師高考及格
趙律師
.法學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本書特色
國民法官法已於2023年1月正式上路,也宣告司法審判進入國民參審的新紀元。本法除了是規範國民法官遴選、參審相關規定外,也從2021年起納入律師、司法官的刑事訴訟法考試大綱之中。
當訴訟架構與既有刑事訴訟不同的國民法官法,成為考試命題的素材後,尤其是刑事案件的適用將被國民法官法切割為二:1.適用國民法官法的案件;2.適用既有刑事訴訟法的案件,當案件分屬適用不同的訴訟架構時,在訴訟流程的細節上也就有了差異。
本書寫的目的,在於讓讀者了解如何在既有的刑事訴訟法基礎上,快速建構國民法官法制度的體系,以便能夠立即上手投入考場。因此,除了整理立法理由外,也補充相關學說及說明與既有刑事訴訟法的差異。
目錄
第1編 國民法官法導論
第1章 國民法官法訴訟構造
第一節 簡介訴訟構造
第二節 國民法官法:當事人進行主義
第2章 國民法官法基礎理念
第一節 國民主權
第二節 公平法院
第三節 卷證不併送
第四節 集中審理
第2編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程序
第1章 基本構造
第一節 概要
第二節 國民法官對象事件
第2章 起 訴
第一節 起訴狀一本主義
第二節 起訴狀記載內容
第三節 基本原則
第3章 準備程序
第一節 進行方式
第二節 應處理之事項
第三節 行準備程序之通知
第四節 審檢辯三方互動
第五節 被害人卷證資訊獲知權
第六節 準備程序終結前應處理之事項
第七節 準備程序之終結
第4章 國民法官選任程序
第一節 通則
第二節 資格
第三節 選任
第四節 解任
第五節 保護
第5章 國民法官宣誓
第6章 審前說明
第7章 審理期日
第一節 審判開始
第二節 開審陳述
第三節 證據調查
第四節 辯論程序
第五節 最後陳述
第六節 更新審理
第8章 終局評議及判決
第一節 終局評議
第二節 宣示判決
第三節 判決書之製作
第9章 上 訴
第一節 上訴理由之限制
第二節 程序事項之限制
第三節 實體事項
第10章 再 審
附錄A 審理計畫書
附錄B 審前說明書
立即查看
本書簡介
「國民法官」正式上路、開始實施,確認民眾可以票選總統、縣市首長、立委民代之外,進一步參與司法審判、決定是非善惡,完成民主國家以民為本、國民主權「人民頭家」的最後一哩路。刑事程序司法審判不再是法律人的獨舞戲台,而是人民代表詮釋公平正義的開放空間。國民法官主要參考日本「裁判員」制度,但人民參審的實現並非順風順水、一步到位。因此,本書比較分析日本裁判員的政策論理,參考評析該國經典案例的實務運用,以及回顧我國繼受學習過程的曲曲折折,期盼讀者藉由本書鑑往知來、掌握國民法官制度精要。
圖書目錄
國民法官 司法「頭家」
第一篇 國民法官的政策論理
第一章 卷證不併送 程序第二軌
壹、序 言/3
貳、問題所在/3
參、問題解析/4
一、偵審區隔 展現新貌/4
二、審前整理 檢辯主責/6
三、審理計畫 契約締結/7
肆、結 語/7
第二章 選任程序 一期一會
壹、序 言/11
貳、問題所在/11
參、問題解析/12
一、臺灣人民參審資格條件/12
二、日本人民參審「一期一會」/13
三、人民參審「三安政策」/14
肆、結 語/15
第三章 審前程序 君子之約
壹、序 言/18
貳、問題所在/19
參、問題解析/19
一、法官不能「公親變事主」/19
二、專家對話「君子之約」/21
肆、結 語/23
第四章 審判程序 起承轉合
壹、序 言/26
貳、問題所在/26
參、問題解析/27
一、國民法官法與現行程序之區別/27
二、國民法官的程序特色/28
肆、結 語/29
第五章 證據調查 三天審結
壹、序 言/33
貳、問題所在/34
參、問題解析/34
一、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不同/34
二、人民參審證據調查之特色/35
肆、結 語/37
第六章 判決評議 對話溝通
壹、序 言/40
貳、問題所在/40
參、問題解析/41
一、陪審參審 截長補短/41
二、判決評議「要對話」、「多溝通」/42
三、刑罰裁量「納民意」、「要公平」/44
肆、結 語/46
第二篇 國民法官的借鏡案例
第一章 告什麼 審什麼
壹、前 言/51
貳、案例事實/52
參、判決要旨/53
肆、判決評析/54
一、審判對象藉由訴因確認/55
二、事實變動牽引訴因變更/55
三、訴因變動取決基礎事實/56
伍、結 語/57
第二章 無罪推定 罪疑惟輕
壹、序 言/59
貳、案例事實/60
參、判決要旨/60
肆、判決評析/62
伍、結 語/64
第三章 事實認定 就事論事
壹、前 言/66
貳、案例事實/67
參、判決要旨/68
一、前科證據≒顯著特徵+高類似性/68
二、惡劣性格≠再犯證據/68
肆、判決評析/69
一、前科證據VS自然關聯性/69
二、前科證據≒人生插曲/71
伍、結 語/71
第四章 量刑評議 應具儀式感
壹、前 言/73
貳、案例事實/74
參、判決要旨/74
一、人民參審的法律感情/75
二、職業法官的量刑行情/75
肆、判決評析/76
一、尊重「死刑行情」確保公平/77
二、評議前應先討論「行情標準」/77
三、本案犯罪「無計畫性」/78
四、死刑量刑與「前科考量」/78
伍、結 語/79
第五章 人民參審 上訴救濟
壹、前 言/81
貳、案例事實/82
參、判決要旨/84
肆、判決法理/86
伍、結 語/90
第六章 人民參審與犯罪被害人
壹、前 言/92
貳、案例事實/92
參、判決要旨/93
肆、判決評析/94
一、訴訟參與被害人「權利」/94
二、檢察官與被害人「兩人三腳」/95
三、「損害賠償命令」~民刑糾紛一次解決/97
伍、結 論/97
第三篇 國民法官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 人民參審 時勢所趨
壹、司改潮流/103
貳、民眾為本/103
參、日本策略/104
肆、簡易、迅速、透明/106
伍、結 語/108
第二章 人民參審 司法轉機
壹、觀審政策辯證/110
貳、人民參審權利/111
參、人民攜手法官/112
肆、人民分擔責任/113
伍、結 語/113
第三章 人民參審 審議式民主
壹、國民主權/115
貳、司法民主/116
參、審議式民主/116
肆、觀審制度之辯證/118
伍、結 語/119
第四章 人民參審 刑訴配套
壹、人民參審 活化法庭/120
貳、人民參審 節奏分明/121
參、人民參審 起承轉合/121
肆、結 語/122
一、公平競爭─廢止「卷證併送制度」/123
二、開誠佈公─創設「證據開示制度」/123
三、自我負責─改變「證據調查方法」/123
第五章 人民參審 程序特色
壹、落實國民主權/125
貳、貫徹言詞審理/126
一、專家對話 君子之約/126
二、目視耳聞 即知其義/127
參、結 語/128
第六章 人民參審 正當程序
壹、憲法論據/130
貳、基本人權之共生/131
參、公平審判之調和/133
肆、獨立審判之維護/134
伍、人民負擔之控管/134
陸、選擇權之妥當性/135
柒、結 語/136
第四篇 國民法官與裁判員的交錯
第一章 裁判員制度運用的回顧與展望
壹、前 言/141
貳、裁判員制度的建置沿革/142
一、「司法改革審議會」基本構想之決策/142
二、司改推動本部「裁判員制度暨刑事檢討會」之制度規劃/144
參、裁判員之建置以及刑事司法改革/145
一、「精緻司法」實務運作及其反省/145
二、審判充實、迅速化對策及其與裁判員之互為體用/146
三、裁判員制度的贊同、定型以及司法改革進展/147
肆、就刑事程序的裨益及其制約/153
一、判例的發展/153
二、整體刑事程序下的調整約制/153
伍、結 語/155
第二章 裁判員制度現況及其課題
壹、問題所在/158
貳、開審陳述機能的變化/158
一、「聯想式開審陳述」/158
二、開審陳述應有的機能/161
參、審判程序之舉證及其課題/163
一、審判程序人證運用現況/163
二、被告人質問先行型審理/164
三、證人詰問/166
四、二次證據之使用/169
肆、結 語/171
第三章 日本人民參審現況與量刑思維
壹、前 言/173
貳、裁判員經驗感受/173
參、裁判員人選組成/180
肆、裁判員審理現況/186
伍、裁判員審理量刑趨勢/188
陸、量刑論理的沿革變動/193
柒、最高法院判例的意涵/196
捌、量刑範圍內之量刑判斷模式/199
玖、結 語/202
第四章 日本刑訴二審沿革與裁判員制度
壹、刑訴二審的意義/205
貳、法國、德國之上訴制度沿革/205
參、日本二審法制簡史/207
肆、現行刑事訴訟法與事後審論/208
伍、裁判員審判與上訴二審/211
一、立法過程中之討論/211
二、日本實務運用現況說明/213
三、實務運用現況分析/217
陸、結 語/222
第五章 日本裁判員制度上訴現況及其對臺灣的啟示
壹、裁判員制度建置後二審實務運用/223
一、日本刑事上訴制度概要/223
二、裁判員創設過程之政策抉擇/224
三、裁判員制度及二審事後審強化之論理/224
四、事實認定審查方法之最高法院判例/225
五、裁判員施行後二審實務運用現況/229
貳、裁判員制度審實務之評價/234
參、檢視國民法官法二審條文規範/237
一、臺日人民參審二審法制比較/237
二、國民法官法二審「特別規定」之問題/238
三、「人民參與審判規範意旨」之規範意涵/238
四、事實認定審查基準之限縮/238
五、聲請新證據調查之原則禁止/239
六、原則上二審自為判決/239
肆、結 語/239
附 錄 國民法官 制度密碼
壹、卷證不併送/241
貳、審前準備程序/241
參、證據開示程序/241
肆、審前說明程序/242
伍、審判程序/242
陸、開庭程序/242
柒、開審陳述/242
捌、證據調查/243
玖、論告辯論/243
拾、判決評議/243
拾壹、國民法官資格/243
拾貳、國民法官權利/244
拾參、國民法官義務/244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