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以16到18世紀的文人社集為題, 跨越中國、日本、越南, 從比較的角度 為東亞的結社文化提供嶄新的視野。 文人社集向來是引人注意而且令人著迷的主題,而過去二、三十年,文史領域得益於大量叢書及文獻的刊印出版,有了長足的進展,也讓社集這個主題得到被重新審視的可能。 《結社的藝術》這本論文集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以歷史學與文學的取徑為主,並及於醫學與書畫鑑賞,以此探討不同人群結社的藝術。各篇作者傾向把社集放在整個時代的大脈絡下,從政治、家族、地域性、城市生活、文化轉型與身分階層等面相切入,讓社集這個看似熟悉而傳統的題目,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論點。 【目錄】 序╱王汎森 導論╱張藝曦 社集與城市空間 城市舞台:明後期南京的城市游樂與文藝社群╱王鴻泰 從「詩社」到「吾黨」:漳州霞中社的政治性╱許齊雄 遊歷、制藝與結社:以晚明衢州士人方應祥為中心╱何淑宜 明中葉溫州山人結社的地域社會機制與文化形態╱張侃 社集與地方家族 澤社、永社、雲龍社:明末桐城「詩文社集」的勃興與頓挫╱商海鋒 宗族與詩社:明末廣東詩文集社研究╱黃聖修 明及清初地方小讀書人的社集活動:以江西金溪為例╱張藝曦 社集與身分∕階層 明末清初秦地文人在揚州的結社活動╱王昌偉 近世日本知識人的遊學與社集:以柴野栗山及其交遊網絡為例的探討╱田世民 「騷壇會」和「騷壇招英閣」:15世紀末及18世紀的越南士人社集╱馮超 社集與方伎(書畫、醫學) 無心而娛:清初北京的「雅會」╱楊正顯 醫者同社與研經講學:以明末清初錢塘侶山堂為中心的討論╱馮玉榮 社集、經學與科舉考試 明代的文社與經學╱陳時龍 晚明復社與經典改纂:顧夢麟等編《四書說約》初探╱朱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