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欲望的美學》──前所未有的「心靈使用手冊」! 是作者彭明輝的心靈追尋傳記、 暢銷書《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進階版續集! 獻給「尋找心靈入口的人」!心靈的捷徑不在洞窟裡,不在良知裡,而在文學、藝術、哲學鋪成的文化史中! 請跟著彭明輝老師, 跨越哲學、文學與藝術,探索內心的情感、欲望與靈性, 認識自欺欺人的陷阱與幻覺,瞭解古今哲人精神昇華的管道! 藉由梭羅、陶淵明和華茲華斯作品中的精華,刻劃心靈與精神世界的實況;透過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卡繆的小說,以及塞尚、梵谷和貝多芬的書信與作品,呈現人類內心世界的淵深、遼闊與崇高;引述科學、哲學界的重要發現與歷史事實,深入淺出地勾勒人性的關鍵事實。 彭明輝帶領你一路探索屬於自己的「欲望的美學」! 這本精簡版的「心靈使用手冊」從更深刻、寬廣的視野進一步詮釋「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勾勒出值得嚮往、追求的生命願景,以及值得我們花一輩子去累積的能力。 據說神跟我們分享祂的靈,然而卻沒有附贈心靈使用手冊,以至於我們在自由意志與亞當、夏娃的原罪裡折騰,走不出靈肉衝突的煎熬。 這本心靈使用手冊可以讓我們瞭解如何與自己的各種可欲相處,以及如何善待身邊親人的可欲和軟弱──在必要的時候,給予自己和他們關鍵的支持和鼓勵,而不是誤導他們去飛蛾撲火;在自己和他們軟弱時,給予諒解和安慰,而不是苛責或縱容。 在人文與藝術領域摸索了將近五十年之後,彭明輝在前賢的生命裡感受到深刻、莊嚴、崇高的情懷,因而篤信唯有兼融文學、藝術與哲思的薰陶,才能培養出洞視內心活動的敏銳自我覺察,促成心靈的成長和精神、情感的昇華,從而獲得內在的滿足並提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唯有在培養出這些能力之後,才能自主地調節生理與心理的本能欲望,使它們獲得適切的滿足而避免對人性產生不必要的壓迫,同時又不會耽溺於本能欲望而辜負個人更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欲望的美學》就是這些心得的精華,扼要爬梳哲學、文學與繪畫世界裡最具啟發性的作品和線索,力求將它們呈現得自成體系、由淺入深、思緒流暢,而且清晰好讀。 ▍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美學 我到樹林裡去,因為我想要完全清醒而自覺地活,徹底專注於生命中絕不可或缺的本質,看看我能不能從中獲得教誨,而不是在臨終時才發現我根本未曾活過。──梭羅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根據「自我並非外在賦予的」這個想法,我認為只有一個務實的推論:我們必須創造出自我,就像在創造一件藝術品。──傅柯 有兩件事,我們越是頻繁而冷靜地凝想,心靈越是充滿歷久彌新且與日俱增的敬畏和崇拜:在我們頭上星光閃耀的天空,以及在我們心裡的道德律。雖然它們隱蔽在暗處或我難以企及的超越性領域裡,我不需要去尋找或者臆測它們;它們出現在我眼前,跟我的存在的覺醒直接連結在一起。──康德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是,把語言從它們在形上學裡的應用帶回到它們在日常生裡活的應用。──維根斯坦重要的是瞭解我自己。重要的是去尋找對我而言是真實的真理,去尋找我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信念。這就是我目前認為最重要的事。──齊克果一個人活著的目的,無非就是迂迴地透過藝術或愛或充滿熱情的作品,去重新發現那開啟他心靈的一個或兩個影像。──卡繆偉大小說的時代裡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永遠不會黯淡,因為人們一再忘記人類的存在,所以小說家的發現再怎麼古老都能持續地讓人感到震驚。──米蘭.昆德拉藝術並非複製我們所看見的,它讓我們看見原本看不見的。──保羅.克利我們只能用短暫的每一天去證實自己成長的目標及其理由。我們只能靠著自己去回答自己的存在,因此我們都想要為自己的存在掌舵,而不容許自己的存在變成未經深思的意外。──尼采 【目錄】 序:心靈使用手冊 1 楔子 剪不斷,理還亂——千古難題,靈欲之爭 第一部 如詩般優美、神聖的生命 2 另類的可欲,更高的嚮往——如詩般優美、神聖的生命 3 豬的快樂,貝多芬的痛苦——可欲與幸福的等級 4 情感的昇華,精神的殿堂——崇高之美 5 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生命的風格與品味 6 文明的初衷,情與欲的美學——詩的無邪與淫奔 第二部 歷史的智慧與諫言——完美世界的陷阱與幻覺 7 靈性的渴望與幻象——人性與聖潔的最短距離 8 「滅盡人欲」的代價——虛無、偽善,且不幸福 9 最危險的魅惑——想當然爾的真理,自以為是的良知 10 柯尼斯堡的象牙塔,可敬且可畏的人生——聖潔而不幸福 11 欲望的科學,取法乎下的幸福——科學的佐證與濫用 12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理性的幻覺與矛盾(上) 13 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笑——理性的幻覺與矛盾(下) 14 事實、臆測、想望與抉擇——文化、品味與獨斷論 15 黑暗的時代,價值的崩解——虛無主義的崛起與挑戰 16 告別天堂與永恆,超越自欺與虛無——此世可得的幸福 第三部 人文的底蘊,心靈世界的門徑 17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自我實現與自我的美學 18 人性的舞台,心靈的視窗——歷史裡的人文瞭望 19 靈性與詩情,品味與覺察——文學世界裡的生命消息 20 心靈的顏色,畫家的慧眼——生命的另一種洞見 21 聆聽內心的聲音,走出當代的困境——心靈底藴與自我覺察 22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通往心靈世界的門徑 重要參考書目與名畫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