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運動科學與游泳訓練:澳大利亞的經驗 (1版)
作者: 謝伸裕作
版次: 1
ISBN: 9789572826119
出版社: 易利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3/04
頁數: 87
定價: 500
售價: 47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依目前國際運動競技的水準,任何一位運動員要在國際主要的運動賽會中有良好的運動成績表現,已經無法光靠教練和運動員的努力來達成。在一位成功運動員背後,必須有一個能夠長期支援的組織架構,才能達到成功的目標。因此,在先進國家中,早就有府主導的訓練中心的成立。而其中心的成功,其實也就是組織架構、營運管理和人員配置的成功。

為您推薦

減重真相與飲食謊言破解-飲食X 運動科學指南 (1版)

減重真相與飲食謊言破解-飲食X 運動科學指南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運動與科學 (2版)

運動與科學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社會變遷中的體育與運動科學

社會變遷中的體育與運動科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800 售價: 720 現省: 80元
立即查看
學測物理(上):科學態度與方法、物質與運動

學測物理(上):科學態度與方法、物質與運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學測物理(上):科學態度與方法、物質與運動 系列名:學習高手 ISBN13:9789865223151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施百俊;許華書;盧政良 裝訂/頁數:平裝/152頁 規格:20cm*20cm*0.9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11/28 中國圖書分類:中學教學法 內容簡介   108課綱啟用後,大學考招制度將於111學年度隨之變革。教學與命題將轉為「素養導向」——生活化、脈絡化、跨領域,與以往截然不同。   本書即是針對大學學測自然科中的「物理」科目,提供的一劑大補帖。   ■本書師資強項:由大學物理系教授;雄中王牌物理教師;跨領域專家、大學專辦招生的教務長共同編寫。   ■本書內容涵蓋:學測物理前三章:科學態度與科學方法、物質的組成與交互作用、物體的運動。   ■本書適用層級:無論自然組、社會組的考生都不可錯過。 目錄 01 科學的態度與方法 02 物質的組成與交互作用 03 物體的運動 04 認識學科能力測驗:普通高中學生最重要的一場測驗

原價: 320 售價: 27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1版)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運動科學及體適能實務手冊” 第一版由亞洲運動與健身專業人士學院 (AASFP) 撰寫 THE PRACTICAL GUIDE TO EXERCISE SCIENCE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SIAN ACADEMY FOR SPORTS & FITNESS PROFESSIONALS, AASFP) 於1992年成立,在過去30多年中,AASFP在專業教育領域及業界成為領導機構,並與不同的院校及商業單位合作,在亞洲區為運動及體適能專業人士及熱愛者提供優質課程、職涯導向及專業發展。 【目錄】 第1章 體適能訓練發展和歷史 第2章 體適能的定義和重要性 2.1 健康相關體適能 2.2 競技運動相關體適能元素 第3章 有氧運動與心肺系統的關係 3.1 心肺系統簡介 3.2 有氧訓練區域 3.3 常見有氧訓練種類 3.4 有氧訓練計劃範例 第4章 有氧及無氧運動與能量系統 4.1 能量的產生與釋放 4.2 三大能量系統的特點 4.3 不同運動項目的能量系統需求 4.4 能量系統的訓練設計 第5章 阻力訓練與神經肌肉系統 5.1 神經系統簡介 5.2 肌肉系統簡介 5.3 提升阻力訓練效果的因素 5.4 常見訓練種類 5.5 同步訓練 5.6 兒童及青少年與阻力訓練 5.7 肌肉疲勞與痠痛 第6章 短期及長期體適能訓練與身體的變化 6.1 無氧訓練的短期反應 6.2 無氧訓練的長期適應 6.3 有氧訓練的短期反應 6.4 有氧訓練的長期適應 第7章 運動營養及健康飲食 7.1 宏量營養素 7.2 微量營養素 7.3 運動時應如何補充水份 7.4 體重管理:飲食與運動的配合 7.5 增加肌肉:飲食與運動的配合 7.6 運動前、中、後的營養需要 7.7 運動營養補充劑的使用 第8章 了解體適能及健康水平:測試及分析 8.1 體適能測試程序及事前篩查 8.2 一般健康相關測試 8.3 體能測試 8.4 精神壓力 8.5 總結 第9章 姿勢及常見功能動作分析 9.1 姿勢分析的分類 9.2 靜態姿勢分析 9.3 功能動作及動態姿勢分析 9.4 肌肉長度及靈活性測試 第10章 訓練前準備、熱身及恢復 10.1 熱身元素及流程 10.2 常用熱身程序 10.3 恢復 第11章 常見心肺功能訓練技巧 11.1 最大攝氧量 11.2 乳酸閾值 11.3 心肺耐力訓練的方法和計劃 第12章 常見柔韌性訓練技巧 12.1 柔韌性提升理念 12.2 一般自主靜態伸展技巧 12.3 被動靜態伸展技巧 12.4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法 12.5 動態伸展 12.6 自我肌筋膜及泡沫軸放鬆 12.7 關節活動及簡易鬆動術 第13章 常見阻力訓練技巧 13.1 阻力訓練的基本理念 13.2 各類阻力訓練器材特性 13.3 阻力訓練常用系統或分類方式 13.4 常用增肌及肌力訓練動作 第14章 常見高危訓練方式及潛在危險 14.1 訓練動作的三大類別 14.2 常見訓練動作的高危之處 第15章 平衡及核心訓練技巧 15.1 核心穩定 15.2 重要核心穩定肌群及軟組織 15.3 核心穩定及平衡訓練大原則 15.4 核心穩定及平衡訓練矩陣圖 15.5 常見核心穩定訓練技巧 15.6 平衡 15.7 常見平衡訓練技巧 第16章 功能力量訓練技巧 16.1 功能力量訓練 16.2 爆發性功能力量訓練 第17章 健美訓練專門技巧 17.1 促進肌肉生長的五大元素 17.2 加速恢復的策略 第18章 腦適能( 神經認知) 訓練 18.1 姿勢控制之同步雙工/多工訓練 18.2 平衡及穩定之同步雙工/多工訓練 18.3 動作變異及運動記憶印跡優化 18.4 感知認知技巧、反應及決策訓練 第19章 全方位體適能訓練優化系統 19.1 AFTES 模型的結構及元素 19.2 健康及不良的發展階梯 第20章 體重管理及增肌 20.1 有關體重管理的體力活動指引 20.2 增加肌肉對體重管理的好處 20.3 針對肥胖人士的運動建議 第21章 增肌健美訓練方案設計原則 21.1 增肌的基本概念 21.2 分化或分部計劃 21.3 高階增肌訓練法 21.4 睡眠和荷爾蒙分泌的影響 第22章 訓練計劃及方案設計原則 22.1 訓練方案設計流程 22.2 目標設定SMART原則 22.3 制定訓練計劃 22.4 運動選取及訓練方案:FITT 及CO-FIVR-PT 22.5 有氧、能量代謝及心肺訓練方案設計 22.6 抗阻力訓練方案設計 第23章 嶄新訓練方法 23.1 高強度間歇訓練法 23.2 速率為本訓練法 23.3 流行訓練工具列表 第24章 骨骼肌肉損傷及預防 24.1 骨骼肌肉系統損傷的定義與分類 24.2 常見受傷的原因 24.3 常見的運動損傷 第25章 慢性病患者與體適能 25.1 肥胖 25.2 高血壓 25.3 糖尿病 第26章 癌症與體適能 26.1 預防和康復 26.2 簡單了解癌症 26.3 運動處方 26.4 癌症康復者的心理狀態 26.5 與其他醫護和專業人員的溝通 26.6 總結 第27章 女性相關訓練 27.1 20S 27.2 30S 27.3 40S 27.4 50S 27.5 60S 第28章 兒童與青少年體適能訓練 28.1 兒童與青少年階段畫分 28.2 兒童與青少年生長發育特徵 28.3 兒童與青少年長期發展模型及敏感期 第29章 產前產 後體適能訓練 29.1 懷孕期/ 產前體適能 29.2 懷孕期間運動的益處 29.3 運動處方 29.4 產後體適能 29.5 產後運動階段 29.6 總結 第30章 長者體適能訓練 30.1 認識長者身體機能衰退 30.2 長者運動設計原則 第31章 智障人士體適能訓練 31.1 運動及測試指引及建議 31.2 特別注意事項 31.3 智障精英運動員訓練 第32章 矯正姿勢或動作偏離 32.1 頭部前引 32.2 圓肩 32.3 骨盆前傾 32.4 脊柱側彎 32.5 足弓下塌 32.6 膝外翻 第33章 筋膜放鬆、治療及力量訓練 33.1 筋膜線和動作力量輸出的關係 33.2 筋膜的特性 33.3 筋膜放鬆 33.4 常用的筋膜線 33.5 筋膜訓練及伸展的例子 第34章 社區常見體適能訓練 第35章 全民健身對社區的影響 35.1 什麼是全民健身 35.2 市民體能活動水平概覽 35.3 全民健身對社區的影響 第36 章 體適能作為預防醫學中扮演角色 36.1 預防醫學是什麼? 36.2 何謂健康體適能? 36.3 健康體適能的健康方向 36.4 總結 第37章 體適能對精神心理及壓力管理的正面影響 第38章 體適能與腦適能對兒童學習及身體發展的價值 38.1 兒童智力發育水準 38.2 運動影響兒童腦發育 38.3 運動提升兒童認知水準 第39章 COVID-19 期間相關運動及訓練指引 39.1 COVID 期間身體活動參與現況 39.2 COVID 期間的運動及訓練建議 第40章 進修及相關課程 40.1 健身行業的演變及需求 40.2 如何把健身工作成為事業 40.3 教練事業發展的三大範疇 40.4 如何裝備自己與進修的專業階梯 第41章 未來體適能發展 — 科技及人工智能於體適能應用 41.1 傳感器的世界 41.2 擴增及虛擬實境 41.3 人工智能對體適能行業的革命性影響 第42章 體適能相關職業及與其它專業人士合作 42.1 不同專業的角色與責任 42.2 專業相互轉介的概念 42.3 教練與醫護專業 第43章 健身行業與器材的演變 43.1 昔日 43.2 今日 43.3 明日 第44章 健身業務、前景及工作室規劃 44.1 健身業務 44.2 香港健身業前景 44.3 工作室規劃 第45章 法律及道德考慮 45.1 專業責任與保險概念 45.2 優秀教練的五個主要元素 45.3 教練操守

原價: 4300 售價: 4085 現省: 21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