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將一試與二試必考的憲法釋字、憲法訴訟判決重要部分收錄,讓同學可以在浩瀚的實務見解當中找到最值得記憶的內容。 並且將看似抽象且凌亂的憲法,以容易理解的方式體系化,使讀者可以有架構的學習憲法每一個篇章節。 本書架構是以容易思考的方式循序漸進,基於憲法這科非常著重說理的邏輯,可以輔助讀者進一步啟發思考以達到寫得對,寫得深跟廣,最終寫得很特別的高分境界。
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將一試與二試必考的憲法釋字、憲法訴訟判決重要部分收錄,讓同學可以在浩瀚的實務見解當中找到最值得記憶的內容。 並且將看似抽象且凌亂的憲法,以容易理解的方式體系化,使讀者可以有架構的學習憲法每一個篇章節。 本書架構是以容易思考的方式循序漸進,基於憲法這科非常著重說理的邏輯,可以輔助讀者進一步啟發思考以達到寫得對,寫得深跟廣,最終寫得很特別的高分境界。
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票據法 系列名:律司‧高考法制‧法研所 ISBN13:9789578148710 出版社:高點文化 作者:賴宏宗 裝訂/頁數:平裝/656頁 規格:23cm*17cm*3.3cm (高/寬/厚) 版次:11 出版日:2020/11/01 中國圖書分類:公司法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全面性著作,以期使讀者能同時兼顧「實體面的法學實力」及「程序面的答題能力」,作者於此詳加整理教科書、期刊論文、實務見解、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法律研究所考試試題。因作者本身同時兼具學術及實務背景,故本書不但所含內容既廣且深,且作者能以極平易近人的寫作方式,帶領讀者自淺而深地研習票據法,以助讀者兼顧國考及法研所考試之準備。 本書取材及內容涵蓋以下: (一)教科書部分:本書大量參考梁宇賢、李欽賢、王志誠、曾宛如、王文宇、楊竹生等教授之著作,並整合鄭洋一、曾世雄、陳世榮、鄭玉波、楊與齡、劉興善、施文森等教授之看法,廣度及深度俱足。 (二)期刊論文部分:大量補充學者之文章及特別見解,使讀者省去自行蒐集及重新理解期刊論文之不便。 (三)實務見解部分:收錄重要之實務見解,並為讀者以粗體字標明重點所在,使讀者能快速掌握實務之核心及結論。 (四)試題部分:除解說「教科書例題」、「國家考試試題」之外,並蒐集「法研所考試試題」,細細解說獨特見解之處。 (五)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此單元之內容涵蓋記憶題型及申論題型常考之重點,並整合圖表,使讀者能於考前一天,及考前的一個小時,快速地以「主題式」的方法複習,熟悉考點。 (六)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作者從109~99年試題中挑選具代表性的試題,並說明各選項之正確或錯誤之理由,以使讀者知悉國家考試之出題模式及深度為何。至於全面之考題範圍及解答,建議可搭配作者所著之《考點式票據法一本通》乙書演練。 (七)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作者為讀者精心挑選多年具代表性、高複雜性之國家考試申論綜合題型試題(本版新增至109年之高考法制及地特法制試題),帶領讀者以分析爭點或判斷試題重心所在之方式,進行完整之解題。 (八)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就某些學者獨有之見解,主要出現於法研所試題,作者特意將其與國家考試之共通議題予以區隔,讓讀者能依己需求來加強研讀之範圍。 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圖解式法典-票據法》,透過案例分析的圖示方法,釐清複雜的構成要件,並且理解不同法條間之關係與體系,快速掌握法條重點。 目錄 主題式考前重點複習 起手式 基礎功 第壹編 總論 第一章 「票據權利」與「票據關係主體」(主觀面) 第二章 票據之法律關係(客觀面) 第三章 票據行為(一)─基礎說明 第四章 票據行為(二)─票據行為性質之爭論及票據行為之「交付要件」 第五章 票據行為(三)─票據行為之「實質要件」 第六章 票據行為(四)─票據行為之「形式要件」 第七章 票據行為(五)─票據行為之代理 第八章 票據行為(六)─票據行為之特性 第九章 票據之瑕疵─偽造、變造、塗銷、毀損 第十章 票據權利之取得、行使與保全 第十一章 票據之抗辯 第十二章 票據之喪失及救濟 第十三章 票據時效 第十四章 票據之利益償還請求權 第貳編 各論-「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發票 第三章 背書 第四章 承兌 第五章 參加承兌 第六章 保證 第七章 到期日 第八章 付款 第九章 參加付款 第十章 追索權 第參編 各論-「本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及種類 第二章 本票之發票 第三章 本票之見票 第四章 本票之強制執行 第五章 甲存本票 第六章 本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第肆編 各論-「支票」 第一章 概說─意義、種類、支票之法律關係 第二章 支票之發票 第三章 支票之付款提示 第四章 支票之付款 第五章 特殊支票之一─保付支票 第六章 特殊支票之二─平行線支票 第七章 特殊支票之三─遠期支票 第八章 支票之追索權 支票準用匯票之規定 附錄一 綜合演練專章(一)-律師/司法官考試之「選擇」題型」 附錄二 綜合演練專章(二)-國家考試之「申論」題型 附錄三 各學者特有學說&法研所考試相關議題 第一章 李欽賢教授之學說 第二章 曾宛如教授之學說 第三章 王志誠教授之學說 第四章 梁宇賢教授之學說 附錄四 票據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看不出來考點在哪嗎?就算看出考點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嗎?別擔心,《爭點整理》系列揉合學者重要文章及實務見解,從答題視角出發重新呈現爭點,讓您考試無往不利! 憲法內容好抽象又好廣泛怎麼辦?市場上一本厚過一本的參考書,念完後面忘了前面怎麼辦?翻來翻去就是抓不到考試重點怎麼辦? 筆者立志寫出最精實的憲法參考書,幫助對憲法苦惱的讀者展開基本分護盤大作戰! .不廢話!抓出80%以上的憲法重要考點,一起斷開找不到重點的石頭書。 .超好懂!摒棄大量複製,重新編纂論述,全書層次分明,流暢好懂。 .超好記!爭點搭配關鍵字,反射性開標題、組關鍵句型。 面對一科都不能棄守的國考改制,本書力求用最少時間掌握最多的關鍵爭點,幫助讀者快速守住基本盤,穩固上榜基石。 【目錄】 本書主要參考書目 01 第一篇 基本權 Chapter 1基本權總論 主題概說1-2 Q.01外國人可不可以主張基本權?1-3 Q.02法人、非法人團體可不可以主張基本權?1-4 Q.03國家可不可以主張基本權?1-5 Q.04大陸地區人民的定位?1-7 Q.05國庫行為:國家私經濟行為是否受基本權拘束?1-8 Q.06私人間可不可以主張基本權?1-10 Q.07法律明確性原則1-12 Q.08法律保留原則:法律位階是否有誤?1-15 Q.09授權明確性原則:行政命令有無明確的法律授權?1-17 Q.10美派審查模式:三重審查基準1-19 Q.11德派審查模式:比例原則搭配三重審查密度1-21 基本權審查解題架構簡介1-27 考題參照1-30 參考文獻1-33 Chapter 2平等權 主題概說2-2 Q.01平等權vs平等原則2-3 Q.02間接歧視:釋字第666號解釋2-4 Q.03選擇審查標準的一般性要素2-7 Q.04何謂實質平等?2-11 Q.05優惠性差別待遇2-14 Q.06性別平等的審查2-17 Q.07私人間法律關係有無平等權的適用?祭祀公業之女性派下員2-19 考題參照2-24 參考文獻2-30 Chapter 3人身自由 主題概說3-2 Q.01「司法機關」或「警察機關」3-3 Q.02「法院」:法官保留原則3-5 Q.03法官保留原則的棄守:釋字第690號解釋3-7 Q.04法官保留的十五日真空期:釋字第708號解釋3-10 Q.05保安處分:強制治療&強制工作3-14 考題參照3-18 參考文獻3-21 Chapter 4居住及遷徙自由 主題概說4-2 Q.01居住自由4-3 Q.02遷徙自由4-3 Chapter 5言論自由 主題概說5-2 Q.01雙軌理論&雙階理論5-3 Q.02政治性言論5-6 Q.03商業性言論5-9 Q.04猥褻性言論5-11 Q.05仇恨性言論5-16 Q.06經濟性言論5-17 Q.07藝術性言論5-18 Q.08象徵性言論5-19 Q.09誹謗性言論5-20 Q.10不表意自由5-25 Q.11言論事前限制之合憲性5-28 Q.12公共論壇5-34 Q.13新聞自由5-36 考題參照5-39 參考文獻5-47 Chapter 6學術自由與通訊傳播自由 主題概說6-2 Q.01學術自由6-3 Q.02大學自治6-4 Q.03大學自治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關係6-7 Q.04受教育之權利與入學請求權6-10 Q.05國家管制電波頻譜之正當性6-11 考題參照6-14 參考文獻6-17 Chapter 7宗教信仰自由 主題概說7-2 Q.01內在自由及外在自由7-3 Q.02政教分離7-6 Q.03宗教中立原則7-8 Q.04限制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態樣及審查標準7-9 考題參照7-11 參考文獻7-13 Chapter 8集會結社自由 主題概說8-2 Q.01集會遊行法之許可制8-3 Q.02禁制區8-7 Q.03緊急性集會&偶發性集會8-9 Q.04結社自由8-10 考題參照8-12 參考文獻8-14 Chapter 9工作權(應考試權) 主題概說9-2 Q.01工作權的保障範圍9-3 Q.02職業選擇自由及其限制:三階(段)理論9-5 Q.03專門職業與技術人員管制9-10 Q.04應考試權9-12 考題參照9-14 參考文獻9-16 Chapter 10財產權 主題概說10-2 Q.01財產權的保障範圍10-3 Q.02財產權的社會義務與比例原則間之關係10-4 Q.03特別犧牲與徵收補償10-6 Q.04土地徵收之正當法律程序10-8 Q.05公用地役關係10-12 Q.06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10-13 考題參照10-14 參考文獻10-15 Chapter 11訴訟權 主題概說11-2 Q.01訴訟權之核心內容11-3 Q.02訴訟權之非核心內容11-10 Q.03防禦權11-13 Q.04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11-17 考題參照11-23 參考文獻11-24 Chapter 12參政權 主題概說12-2 Q.01參選之學經歷資格限制12-3 Q.02連署及保證金之政黨優待12-3 Q.03政黨比例代表制5%門檻12-5 Q.04選舉幽靈人口案12-8 考題參照12-11 Chapter 13未列舉基本權 主題概說13-2 Q.01隱私權13-3 Q.02一般行為自由13-7 Q.03姓名權:釋字第399號解釋13-8 Q.04健康權13-8 Q.05婚姻自由13-10 Q.06性行為自由:釋字第554號解釋13-11 Q.07契約自由13-11 Q.08獲知血統來源權:釋字第587號解釋13-11 Q.09身心不受傷害權:釋字第689號解釋13-12 Q.10環境權13-13 Q.11收養子女之自由:釋字第 712號解釋13-14 Q.12原住民文化權(內含狩獵權)13-14 Q.13原住民身分認同權13-19 考題參照13-22 參考文獻13-25 第二篇 權力分立 Chapter 14權力分立總論 主題概說14-2 Q.01形式論vs功能論14-3 Q.02重要性理論與功能最適原則14-4 Q.03憲法機關忠誠義務14-5 Q.04核心領域14-6 Q.05中央政府體制類型14-7 Q.06我國政府體制14-9 考題參照14-15 參考文獻14-17 Chapter 15行政權 主題概說15-2 Q.01最高行政首長究竟是誰?15-3 Q.02緊急命令15-4 Q.03總統之機密特權15-4 Q.04總統之刑事豁免權:釋字第627號解釋15-5 Q.05獨立機關vs行政一體:釋字第613號解釋15-6 Q.06行政院得否拒絕執行法定預算?15-8 考題參照15-10 參考文獻15-12 Chapter 16立法權 主題概說16-2 Q.01自己的國會自己管—國會自律16-3 Q.02亂講話不用負責?—國會議員言論免責權16-4 Q.03立法院能否調查特定事項?能否調閱行政機關文件?16-6 Q.04立法委員可以質詢誰?誰能拒絕備詢?16-12 Q.05立法院能否增、刪、移動行政院提出的預算案?16-14 考題參照16-17 參考文獻16-21 Chapter 17司法權 主題概說17-2 Q.01司法審理規則制定權17-3 Q.02司法行政命令監督權17-3 Q.03審判獨立17-4 Q.04身分保障17-5 考題參照17-8 參考文獻17-10 Chapter 18地方自治 主題概說18-2 Q.01地方自治:制度性保障18-3 Q.02中央與地方事項之區分18-4 Q.03縣議會議長、副議長選舉投票方式屬中央事項:釋字第769號解釋18-5 Q.04食品安全衛生管制標準屬中央事項:111年憲判字第6號18-7 Q.05中央對地方自治團體之監督—事前監督18-8 Q.06中央對地方自治團體之監督—事後監督18-9 Q.07地方自治團體對中央監督之司法救濟18-11 考題參照18-16 第三篇 憲法訴訟程序 Chapter 19憲法訴訟程序 主題概說19-2 Q.01人民聲請法規範及裁判違憲審查—概說19-4 Q.02人民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或裁判違憲審查—確定終局裁判19-4 Q.03人民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所適用的法律或命令19-7 Q.04人民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或裁判違憲審查—聲請解釋之標的19-11 Q.05人民聲請法規範及裁判違憲審查—憲法重要性19-14 Q.06裁判違憲審查之困境19-15 Q.07法官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概說19-16 Q.08法官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先決問題&於該案件之裁判結果有直接影響19-17 Q.09法官聲請法規範違憲審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19-18 Q.10立法委員聲請憲法判決19-20 Q.11憲法判決的宣告方式19-22 Q.12經違憲宣告立即失效後之個案救濟—聲請人就其聲請釋憲之案件及其他案件19-25 Q.13定期失效後之個案救濟19-26 Q.14法規宣告違憲之通案效力19-29 Q.15憲法訴訟程序中之保全制度—暫時處分19-30 考題參照19-34 參考文獻19-39 其他重點 Chapter 20其他考點 主題概說20-2 Q.01基本國策20-3 Q.0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20-4 考題參照20-7 參考文獻20-8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一本培養考生「分析思辨能力」的稱職解題書! 考前已來不及啃厚重爭點書?重點精華大彙整看這本。STEP1. 由說明解題思考脈絡,訓練快速審題判斷力 本書自題目分析爭點所在,訓練讀者審題能力,並以「本題架構」幫助考生快速理解筆者解題論述層次,在考試準備時間不足之際,快速判斷是否不甚理解該題相關論述技巧或見解,而需深入閱讀本題。部分題目並附申論題、實務見解及衍生專題,供讀者進一步檢驗是否概念扎實。STEP2. 解題素材延伸補充,吸收相關見解 一本稱職的解題書應該要將目標設定在使讀者「學會如何釣魚(解題技巧),而不是只是拿到魚(答題模板)」。本書題目或章節末尾精選之「相關實務見解」或相關專題,可以觀察筆者如何將其轉化為解題內容。不只要提升審題技巧及對題目的敏感度,「看得懂題目在考什麼」,更要進一步處理相關見解的吸收! 【目錄】 爭點01 整軍待發/001 爭點02 訴訟主體:法院/007 爭點03 訴訟主體:當事人/065 爭點04 訴訟之開始/143 爭點05 訴訟之進行/235 爭點06 複雜訴訟型態/265 爭點07 訴訟之審理/433 爭點08 訴訟之終結/549 爭點09 聲明不服/583 爭點10 督促程序&保全程序/651 爭點11 家事事件/675 爭點12 實體程序綜合演習/70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透過簡潔的篇幅整理了律師司法官二試的重要爭點,包括傳統型的爭點,也包括了新近的爭點,並且附有相關的考題與擬答,讓同學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之內掌握最多的考點,並且知道這些爭點在考題中會如何呈現,發揮事半功倍的讀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