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行政法講義 (9版)
作者: 林明鏘作
版次: 9
ISBN: 9789865265311
出版社: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2
頁數: 608
#法律
#行政法
定價: 650
售價: 618
庫存: 有庫存: >=5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詳細資訊

【簡介】 本書主要係以圖表架構解說行政法之基礎概念,以十五個章節分別介紹行政法總論及重要行政法各論(公務員法),實務及學說見解並呈,並大量援引及分析各級法院之相關裁判,透過活潑的實務案例,使初學讀者能夠快速理解艱深、複雜的行政法概念。   本書每章節之首,均有一案例事實,貫穿整個章節,並於章節之末附有案例事實解說,使讀者能透過考題驗證本章所學之概念,而每章節附有之相關考題,更方便讀者進一步練習。本書尤其值得行政法入門學生及實務工作者一讀。 【目錄】 第一講  行政法之體系及原理原則 001 第二講  特別權力關係/公物法 087 第三講  不確定法律概念/行政裁量 111 第四講  行政組織法 141 第五講  公務員法 169 第六講  行政作用法 195 第七講  行政處分 211 第八講  行政罰(行政制裁) 277 第九講  行政命令 351 第十講  行政契約 389 第十一講  行政程序 427 第十二講  行政執行與行政指導 471 第十三講  訴願與訴願前置程序 505 第十四講  行政訴訟法 533 第十五講  國家賠償/損失補償 573 索引 601

為您推薦

侵權行為法原理 (3版)

侵權行為法原理 (3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自侵權行為法的功能與制度設計開始,討論侵權責任的成立要件與法律效果,最後歸納侵權行為法的特色與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參酌德國、法國、日本、英國及美國之法律文獻,並參考歐洲侵權行為法原則(PETL)及共同參考架構草案(DCFR)之規定與案例,期使讀者了解現代侵權行為法的發展趨勢。   本次增訂幅度甚大,新寫「特殊侵權行為法」,以完善本書成為整體侵權行為法的教科書。此外,本書增加許多重要議題的論述,包括身體權與健康權概念的擴大化、被遺忘權、環境權作為人格法益、死者遺族對遺體的虔敬追念、寵物死傷的慰撫金賠償、社會交易安全義務於我國法院的繼受、物之使用利益的新判決、道歉啟事的合憲性、懲罰性賠償金的請求權主體及請求倍數基礎、及法人自己侵權責任的責任體系等。   本書內容豐富、精彩,體系完整,是至今國內最為完整的侵權行為法書籍,絕對值得一讀。不論對初學者、實務工作者或學術研究者,均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2023年增訂版序 序 凡 例 Chapter 1 緒 論  第一節 侵權行為法基本概念/1   第一項 基本觀念/1   第二項 制度功能/2   第三項 歸責原則的發展與損害填補體系/11  第二節 侵權責任的規範模式:比較法的考察/19   第一項 法國法/19   第二項 德國法/23   第三項 英國法/26   第四項 歐洲侵權行為法原則、共同參考架構草案/30  第三節 我國法的規範模式:保護客體的類型化/33   第一項 權利與利益的區分/33   第二項 侵權責任的三個獨立類型/35  第四節 侵權行為法體系與責任構成要件/38   第一項 侵權行為法體系/38   第二項 民法第184條的構成要件/40 Chapter 2 加害行為  第一節 行為:作為與不作為/43   第一項 作為與不作為的意義/43   第二項 不作為之侵權責任/44   第三項 作為義務之發生/46  第二節 加害行為作為責任判斷的基礎/50   第一項 老鼠毒藥案/50   第二項 門前階梯積雪滑倒案/51   第三項 交通事故案/51   第四項 冥紙燒船案/52   第五項 肩難產案/53 Chapter 3 權利之侵害  第一節 概 說/55   第一項 權利的意義/55   第二項 權利與利益的區辨:以營業權或營業利益為例/59  第二節 人格權/63   第一項 生命權/65   第二項 身體權、健康權/65   第三項 自由權/75   第四項 姓名權/90   第五項 肖像權/92   第六項 名譽權/97   第七項 信用權/104   第八項 隱私權/106   第九項 其他人格法益/118   第十項 人格權的財產性質與死者的人格利益/126  第三節 身分權/130   第一項 意義與法制變遷/130   第二項 身分法益的內涵/131  第四節 物 權/135   第一項 所有權/135   第二項 其他物權與準物權/140   第三項 占 有/141  第五節 債 權/144   第一項 學說爭議/144   第二項 典型案例分析/146 Chapter 4 純粹經濟上損失  第一節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分界/157   第一項 經濟上損失的類型/157   第二項 金錢上損害/163  第二節 純粹經濟上損失的典型案例/166   第一項 挖斷電纜致電力中斷/166   第二項 過失不實表示/168   第三項 動產商品自傷/171  第三節 純粹經濟上損失的法律困局與突破/184   第一項 德國法的困境與突破/184   第二項 我國法的困境與突破/199   第三項 結 語/218 Chapter 5 故意或過失  第一節 故 意/221  第二節 過 失/222   第一項 過失的概念/222   第二項 注意義務的意義/224   第三項 注意義務之存在:注意義務的來源/236   第四項 注意義務的範圍/249   第五項 注意義務之違反/252   第六項 醫療事故的過失判定/266   第七項 責任能力/277 Chapter 6 違法性  第一節 意 義/283   第一項 法國法/283   第二項 德國法/285   第三項 日本法/288   第四項 歐洲侵權行為法原則/291   第五項 我國法/292  第二節 違法性與過失概念/294   第一項 學說爭論/294   第二項 區別標準/297  第三節 違法性的判斷/299   第一項 概 說/299   第二項 侵害肖像權的違法性/300   第三項 侵害名譽權的違法性/306   第四項 侵害隱私權的違法性/314   第五項 環境污染侵害的違法性/317  第四節 違法性阻卻事由/326   第一項 一般阻卻違法事由/326   第二項 醫療事故的阻卻違法事由:告知後同意法則/332   第三項 運動競賽的阻卻違法事由:自甘冒險理論/342 Chapter 7 因果關係  第一節 概 說/351  第二節 因果關係的分類與結構/352   第一項 責任成立的因果關係與責任範圍的因果關係/352   第二項 事實上因果關係與法律上因果關係/353  第三節 事實上因果關係:條件關係/355   第一項 條件關係理論/355   第二項 多數因果關係/359   第三項 條件關係的判斷:案例分析/367   第四項 條件關係的修正/370   第五項 條件關係的舉證:疫學的因果關係/383  第四節 法律上因果關係:因果關係相當性/388   第一項 序 說/388   第二項 相當因果關係說/390   第三項 合理可預見說/394   第四項 因果關係相當性的判斷:案例分析/395   第五項 法規目的論/411  第五節 責任範圍的因果關係/414 Chapter 8 違反善良風俗  第一節 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的規範功能/417  第二節 構成要件/419   第一項 背於善良風俗/419   第二項 故 意/424  第三節 本條項的功能實現/426 Chapter 9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  第一節 規範功能/427  第二節 「保護他人之法律」/429   第一項 「保護他人之法律」的意義/429   第二項 「保護他人之法律」的判斷/430   第三項 實務案例/431  第三節 成立要件/434   第一項 法律所欲保護之人/435   第二項 法律所欲防止之損害/436   第三項 因果關係成立/437  第四節 民法第184條第2項推定的「過失」/439  第五節 過失推定之排除/440   第一項 美國法/440   第二項 我國法/442 Chapter 10 損害與損害賠償  第一節 損害的意義/445   第一項 差額說/445   第二項 具體損害說/447   第三項 損害概念的檢討/448  第二節 損害賠償的範圍/451   第一項 所受損害與所失利益/451   第二項 實際損害/453   第三項 損害數額計算之時點/456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方法/456   第一項 物之損害賠償/457   第二項 人身侵害之損害賠償/473  第四節 懲罰性賠償/505   第一項 概 說/505   第二項 懲罰性賠償金的功能/507   第三項 課與懲罰性賠償金的不法行為/513   第四項 懲罰性賠償金的量定因素/516   第五項 我國法的懲罰性賠償金制度/520  第五節 其他救濟方法:損害預防請求權/529   第一項 一般性的損害預防請求權/529   第二項 預防費用請求權/530 Chapter 11 損害賠償的調整與連帶責任  第一節 過失相抵/533   第一項 序 說/533   第二項 與有過失的意義/534   第三項 過失相抵的法理基礎/538   第四項 過失相抵原則的適用/542   第五項 被害人承擔與有過失的範圍/553   第六項 過失相抵原則的類推適用/564  第二節 損益相抵與讓與請求權/573   第一項 損益相抵/573   第二項 讓與請求權/586  第三節 連帶責任/590   第一項 連帶債務的意義/590   第二項 侵權連帶責任的發生原因/591   第三項 連帶責任的法律效果/592   第四項 連帶債務的類推適用/603   第五項 不真正連帶債務/606 Chapter 12 侵權責任的主體:法人責任  第一節 法人的侵權責任/615  第二節 民法第28條及第188條的適用限制與調整/616   第一項 民法第28條的法人責任/616   第二項 民法第188條的僱用人責任/619  第三節 法人本身的侵權責任/621   第一項 法人的團體意思/621   第二項 日本法上的法人企業責任/622   第三項 德國法上的企業組織過失責任/624  第四節 我國法人企業責任的建立/627   第一項 法人的自己侵權責任/627   第二項 法人侵權責任體系/634 Chapter 13 結 論  第一節 侵權行為法的基本理論/641   第一項 功能與制度設計/641   第二項 一般化或類型化/642   第三項 概念與實踐/643  第二節 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646   第一項 侵權責任的主體/646   第二項 加害行為/647   第三項 權利或利益的侵害/647   第四項 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649   第五項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650   第六項 故意或過失/651   第七項 違法性/651   第八項 因果關係/652   第九項 損 害/653  第三節 侵權責任的法律效果/654   第一項 損害賠償原則/654   第二項 損害賠償的調整/655   第三項 連帶責任/656  第四節 侵權行為法的未來/657   第一項 侵權行為法與社會變遷/657   第二項 侵權行為法與社會文化/658   第三項 侵權行為法與比較法/659   第四項 法院判決的突破與發展/659 Chapter 14 特殊侵權行為  第一節 共同侵權行為/661   第一項 概 說/661   第二項 共同加害行為/661   第三項 共同危險行為/669   第四項 造意人與幫助人的共同侵權行為/673   第五項 共同侵權行為的法律效果/675  第二節 法定代理人責任/676   第一項 責任類型/676   第二項 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的連帶責任/678   第三項 法定代理人的單獨責任/680  第三節 僱用人責任/682   第一項 責任性質與推定過失責任/682   第二項 受僱人/684   第三項 執行職務/687   第四項 求償關係/690  第四節 定作人責任/694   第一項 責任性質/694   第二項 定作或指示有過失/695  第五節 動物占有人責任/697   第一項 責任性質/697   第二項 責任構成/697   第三項 實務案例/698   第四項 求償關係/699  第六節 工作物所有人責任/700   第一項 責任基礎與責任性質/700   第二項 工作物瑕疵/702   第三項 所有人之舉證免責/703   第四項 求償關係/705  第七節 商品製造人責任/706   第一項 責任依據與性質/706   第二項 責任要件/708   第三項 服務無過失責任/714  第八節 動力車輛駕駛人責任/717   第二項 責任要件/718   第三項 舉證免責/719  第九節 危險工作或活動責任/720   第一項 責任性質與危險責任基礎/720   第二項 責任主體/722   第三項 責任內容:危險活動或工作/724   第四項 危險實現的時點/727   第五項 侵害之客體/728 索 引/729

原價: 880 售價: 8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基本十講 (14版)

行政法基本十講 (1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行政法內容龐雜、概念繁多、理論抽象,行政法規又多如牛毛、變動頻仍,初學者常感瞭解不易,難以入門。本書嘗試用較為淺顯的方式,逐講解說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與原則,並輔以實例及圖示,期有助於初學者建立行政法的基礎觀念,並培養行政法的思維能力與掌握問題的基本要領,進而漸入行政法的堂奧。 【目錄】 十四版序 凡 例 第零講 行政法問題模式與思維方法  壹、問題模式與思考層次/2  貳、基礎案例解析/23  參、行政法實例問題的思考步驟/48  肆、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的思維步驟/50 第一講 行政的概念與特徵  壹、序 說/55  貳、行政的概念界定/55  參、行政的特徵描述/58  肆、綜合分析/62 第二講 行政的種類與型態  壹、導言:行政「分類」在行政法學上的意義/67  貳、行政組織觀點的分類/69  參、行政作用角度的分類/72  肆、行政規範內涵的分類/86  伍、行為效力體系的分類/90 第三講 行政法的概念與體系  壹、序說:法與行政/101  貳、行政法的意義/102  參、行政法的類別與體系/104  肆、行政法與其他法律之關係/109 第四講 公法與私法的區別  壹、序 說/121  貳、法律條文的屬性界分/125  參、法律事件的性質認定/141  肆、反思與延伸課題/150 第五講 行政法的法源、規範、位階及其效力  壹、行政法的法源論/157  貳、法源衍生規範的類別/161  參、法源及其衍生規範之位階/196  肆、私法作為行政法的法源/204  伍、行政法的效力/210  陸、特論:司法院解釋的效力/241 第六講 行政法律關係序說  壹、導 言/247  貳、行政法律關係的概念/249  參、行政法律關係的成立/252  肆、行政法律關係的變更與消滅/256  伍、行政法律關係的分類/257  陸、行政法律關係的理論展望/264  柒、所謂「特別權力關係」/265 第七講 依法行政原則──法律優位原則  壹、序 說/295  貳、法律優位原則之基本要義/298  參、法律優位原則於私法(國庫)行政之適用/302  肆、違反法律優位原則之法律效果/304  伍、結語:法律優位原則與行政效能/305 第八講 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  壹、序 說/309  貳、法律保留原則之基本要義/310  參、法律保留原則之理論演進/312  肆、法律保留原則於干預行政之適用/316  伍、法律保留原則於給付行政之適用/322  陸、法律保留原則於行政組織及程序之適用/325  柒、結語:依法行政原則之理念與實踐/326 第九講 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  壹、序 說/329  貳、行政裁量與司法審查/334  參、判斷餘地與司法審查/346  肆、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的區分爭議與問題反思/356  伍、結 語/359 第十講 公法上權利的概念、理論與運用  壹、序 說/363  貳、公法上權利的認定問題與保護規範理論/365  參、保護規範理論在行政爭訟上之運用/370  肆、保護規範理論與國家賠償責任/386  伍、相關爭議問題/390 第零之一講 行政法問題模式與思維方法的複習  壹、問題模式與思考層次/400  貳、基礎案例解析/413 附錄 同步思考擬答/439  索 引/459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索引/463  大法庭裁定索引/469  憲法法庭裁判索引/471 圖目錄  圖1-1 行政的概念/56  圖2-1 行政的種類與型態/68  圖2-2 行政行為的類型體系/90  圖4-1 法律條文屬性界定的思考層次/140  圖4-2 法律事件性質認定的思考層次/151  圖5-1 行政法法源暨規範體系/162  圖5-2 法律的概念/165  圖5-3 條約的概念/180  圖5-4 憲法上條約的概念/180  圖7-1 依法行政原則/297  圖7-2 行政法法源之位階/301  圖10-1 撤銷訴訟之訴訟權能的判定層次/374

原價: 650 售價: 598 現省: 52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案例十講.卷一 (1版)

行政法案例十講.卷一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簡介   現代法治國家的行政法學所涉面向大抵涵蓋法概念、法規範、學說理論與司法實務,既要綜而覽之,又須區而辨之。本書嘗試藉由實際案例引導行政法爭點思考方法,解譯抽象生硬的法律概念,理析錯綜繁瑣的法律條文,培養從案例掌握行政法問題與尋究法理所以然之思維能力。 目 錄 序 言 凡 例 第一講 行政行為與行政爭訟的程序構造 壹、問題提要/2  ◎行政法學思維方法:學理概念、規範原則與法律問題/2 貳、行政行為的程序構造/2  一、基礎處分與執行行為/3  二、行政處分概念與認定/5 參、行政爭訟的程序構造/7  一、思維取向:以行政訴訟為主軸/7  二、本案訴訟與暫時權利保護程序/8  三、撤銷訴訟與法定先行程序關聯/8  四、行政處分效力消長與行政訴訟/10  五、訴訟標的與訴訟判決的確定力/12 肆、綜要題解/14 第二講 行政法上之狀態責任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壹、思維方法:學理概念、規範原則與法律問題/17 貳、從案例出發: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8條為例/18  一、爭點整理與問題述要/19  二、規範釋義與義務解構/20 參、案例研究與相關裁判評析/26  一、案例研究/26  二、相關裁判簡析/31  三、109年座談會結論分析/35 肆、理論建構:行政法上責任與義務的關聯與體系/38  一、行政法責任的觀念正解/38  二、行政法上責任的類型與規範意涵/43  三、示範領域:再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為例/54 伍、結語:法概念、法解釋與立法論的關聯/63 第三講 行政處分的消滅、構成要件效力與行政爭訟 壹、題旨述要:居家檢疫的法學思考實驗/65 貳、思考起點:行政訴訟的層級管轄/68 參、主題解析:行政處分的效力與行政爭訟的標的/68  一、居家檢疫處分與罰鍰處分之關係/68  二、居家檢疫處分的效力與行政爭訟/69  三、以居家檢疫處分為標的之行政爭訟/72 肆、比較案例:違法集會遊行之處罰問題/74  一、爭點說明/74  二、法院見解/75  三、比較分析/76 伍、結語:行政法課題的思考實驗/78 第四講 對物之行政處分 壹、題旨述要:法律概念與法律推理的辯證/82 貳、概念釋義:對物與對人的效力之辨/83  一、「對物」行政處分之對人效力/83  二、對物處分與對物之「一般處分」/84  三、建築執照與拆除處分之規制內涵/86 參、規範推理:行政處分效力繼受之規範理據/87  一、對物處分概念實益的思維基礎/88  二、對物處分的相對人與效力繼受/88 肆、案例簡析:違章建築拆除義務人的認定問題/92  一、對物處分與相對人擇定的關聯問題/92  二、對物處分違法確認訴訟的正當利益/95 伍、法治反思:法概念、法解釋與法制定之關聯/97  一、行政處分效力消滅的解釋論反思/97  二、違章建築拆除法制的立法論反思/99  三、概念法學與法治行政的法學反思/100 第五講 交通標線的問題面向與思維層次 壹、題旨述要:一般處分生效與效力的關聯課題/102  一、共通爭點/102  二、差異爭點/103 貳、交通標線的法律性質與生效方式/103  一、交通標線的法律性質/103  二、交通標線的生效方式/104 參、交通標線與行政爭訟的關聯問題/105  一、交通標線的訴願期間/105  二、訴願期間的起算時點/105 肆、交通標線與行政處罰的關聯問題/106  一、交通標線的生效時點/107  二、行政處罰的主觀要件/107 伍、交通標線與行政執行的關聯問題/107  一、思維層次的推原建構/108  二、執行費用的法律性質/109  三、交通標線的執行效力/109  四、執行名義的合法審查/110  五、行政執行的合法審查/110 陸、結語:一般處分效力的層次思維/114 第六講 行政程序行為與行政救濟程序 壹、題旨述要/116 貳、內容解析/118  一、行政機關要求人民提出身心健康證明之合法性/119  二、行政機關要求人民提出身心健康證明之行政救濟/120  三、行政機關廢止醫師執業執照之行政救濟/122  四、行政機關否准醫師執業執照申請之行政救濟/123  五、行政機關准予醫師執業執照申請後之行政救濟/124 參、結 語/128 第七講 行政法上之預防性不作為訴訟 壹、題旨述要/129 貳、預防性不作為訴訟序說/130  一、制度旨趣與憲法基礎/130  二、概念要素與案例類型/132  三、訴訟類型與適用範疇/133 參、權利保護必要性的判斷/135  一、重複發生的可能性/136  二、違法審查成熟性/137  三、事後救濟的不可期待性/139 肆、預防性訴訟與暫時權利保護/143 伍、綜合論述/145  一、前導案例解說與思考/145  二、制度條件與相應機制/146 第八講 行政法上之預防性確認訴訟 壹、題旨述要/149 貳、基本觀念:預防性訴訟/150 參、預防性確認訴訟的制度要旨與光譜/152 肆、預防性確認訴訟的要素與程序要件/155  一、公法上法律關係的概念與類型/155  二、預防性確認訴訟與確認利益/165  三、預防性確認訴訟與備位性原則/173 伍、預防性確認訴訟案型分析/182 陸、前導案例解析與綜合論述/185  一、預防性確認訴訟之本案訴訟/185  二、預防性確認訴訟之暫時權利保護/188 柒、結 語/190 第九講 訴訟權能、訴訟實施權與本案適格的觀念辨正 壹、問題意識/194 貳、爭點提要/195 參、基本觀念/197  一、訴訟權能/197  二、訴訟實施權/198  三、本案適格/200  四、當事人不適格?/201  五、綜合分析?/202 肆、案例解析/203  一、不予許可長期居留之行政救濟/204  二、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之行政救濟/206  三、一年內不許可再申請之行政救濟/207  四、限期出境之行政救濟/208  五、暫時權利保護問題/208 伍、結語:反思行政訴訟法之「當事人不適格」/209 第十講 行政訴訟上「權利保護必要」的觀念與系譜 壹、引 言/211  一、何謂「權利保護必要」?/212  二、概念用語與法律規範:從「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談起/213 貳、超越概念的體系思維:行政訴訟與權利保護/214  一、思考資源/214  二、思維框架/215 參、實體裁判要件與權利保護的規範關聯/217  一、實體裁判要件的觀念與制度內涵/217  二、訴訟類型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19  三、訴訟權能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1  四、確認利益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2  五、備位性原則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2  六、程序瑕疵與權利保護的關聯/223 肆、行政訴訟上權利保護必要的系譜/224  一、概 說/224  二、系爭權利救濟是否無必要?/225  三、系爭權利救濟是否無實益?/245  四、系爭權利救濟是否不正當?/255  五、系爭權利救濟的時間因素/259 伍、餘論:制度理性與路徑依賴?/261 事項索引/263 裁判索引/265

原價: 500 售價: 4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保險法 (8版)

保險法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簡介 .本次改版補充最新的保險法第116條修正條文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庭關於人壽保險契約得由法院以執行命令加以終止,命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以進行強制執行之裁定。 .案例性的教學法,對於學習極具啟發性,輔以相關學理的介紹和實務判決的印證,對於學習效果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之撰寫係以法律系學生及實務工作者為主要對象,除講述保險契約法之基本原理之外,更蒐集整理相關案例及判決見解,俾便讀者得以掌握保險法學理在實際案例上的運用成果。 圖書目錄 八版序 初版序 使用說明 第一編 總 論  第一章 緒 論   壹、保險法的性質/3   貳、保險之概念與分類/13  第二章 保險契約之性質   壹、雙務契約/46   貳、不要式契約、諾成契約/47   參、最大善意契約/56   肆、附合契約/62  第三章 保險利益   壹、意 義/98   貳、功能(作用)/99   參、學說發展/101   肆、適用範圍/105   伍、分 類/107   陸、存在對象/119   柒、存在時點/122   捌、變 動/124  第四章 保險契約之當事人、關係人、輔助人   壹、保險契約當事人/128   貳、保險契約的關係人/130   參、保險輔助人/147  第五章 要保人之義務   壹、給付保險費/161   貳、告知義務/186   參、危險增加及通知義務/233   肆、危險發生之通知義務/248   伍、救助義務/255   陸、約定行為義務(特約條款)/256   柒、協力義務/264  第六章 保險人之義務   壹、危險承擔/270   貳、負擔必要費用/302 第二編 損害保險  第七章 損害保險總論   壹、概 說/306   貳、利得禁止原則的規範/307   參、與保險價額有關的規範/328   肆、救助義務與救助費用償還的規範/338   伍、調查與證明損失之費用負擔的規範/344  第八章 保險代位   壹、立法理由/347   貳、要 件/349   參、效 力/357   肆、再保險與保險代位/366  第九章 複保險與保險競合   壹、複保險/375   貳、保險競合/391  第十章 火災保險   壹、概 說/397   貳、種 類/398   參、承保之危險/399   肆、保險損害/403   伍、契約之履行與終止/407   陸、其他險種之準用/411  第十一章 責任保險   壹、概 說/416   貳、一般責任保險/418   參、強制汽車責任保險/441  第十二章 保證保險   壹、概 說/504   貳、誠實保證保險/506   參、確實保證保險/519   肆、保證保險與保險代位/521 第三編 人身保險  第十三章 人壽保險   壹、概 說/526   貳、人壽保險之種類/527   參、道德危險之防止/529   肆、契約效力的特別規定/550   伍、保單價值準備金之權益保障/560  第十四章 其他人身保險   壹、健康保險/575   貳、傷害保險/589   參、年金保險/628 索 引/633 附 錄 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總說明/639 主要參考書籍/663

原價: 750 售價: 7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 (10版)

行政法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第10版努力以清楚易懂的方式,深入說明行政法核心知識與考試重點,並新增公務員國家考試實例題解答部分,希望協助讀者有效學習如何解答行政法的實例題,降低準備國家考試的困難,非常感謝讀者的支持。 【目錄】 第十版序言/莊國榮 第 一 章 行政與行政法 第 二 章 行政法之法源 第 三 章 依法行政原則 第 四 章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 第 五 章 公權利與行政法律關係 第 六 章 行政處分 第 七 章 法規命令、行政規則與職權命令 第 八 章 行政契約 第 九 章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計畫與行政機關之私法行為 第 十 章 行政罰 第 十一 章 行政程序 第 十二 章 行政執行 第 十三 章 行政組織 第 十四 章 公務人員 第 十五 章 國家賠償 第 十六 章 行政損失補償 第 十七 章 訴願 第 十八 章 行政訴訟 參考文獻

原價: 650 售價: 615 現省: 35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講義 (2版)

行政法講義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簡明精要解說,迅速奠基行政法基礎 •圖表架構輔助,輕鬆建立行政法體系 •司律題型附列,裨益熟悉行政法命題 【目錄】 二版序 序 第一章 認識行政法  第一節 行政之概念 5   壹、「組織」意義之行政 6   貳、「行為」意義之行政 7   參、「特徵描述」意涵之行政 9  第二節 瞭解控管行政之「法」 12   壹、行政法之概念 12   貳、法源論 13   參、作為控管行政主力之「公法」—論公法與私法之界分 22   肆、行政可能適用之「私法」 36  第三節 控管行政之法的適用原則 41   壹、邏輯三段論法 41   貳、複數法規範控管行政時之適用原則 41 第二章 「法」如何控制「行政」  第一節 憲法權力分立理論支配下之行政法 53  第二節 依法行政原則 56   壹、法律優越原則(法律優位原則)—消極依法行政 56   貳、法律保留原則—積極依法行政 57  第三節 立法授予行政之個案裁度空間—構成要件之「不確定法      律概念解釋權」與法律效果之「行政裁量權」 74   壹、不確定法律概念的解釋判斷 74   貳、行政裁量 81   參、不確定法律概念解釋判斷與行政裁量之區分 87  第四節 不受立法控制的行政保留 90 第三章 公法上權利與行政法律關係  第一節 公法上權利 101   壹、公法上權利的認定標準—公權利理論或保護規範理論 101   貳、案例思考 103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 105  第三節 所謂的「特別權力關係」 107   壹、概念 107   貳、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突破與發展—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觀察 108   參、「特別權力關係」轉化為「特別法律關係」之理解 122 第四章 行政組織法與公物法概論  第一節 行政組織法概論 129   壹、行政組織的基本結構 129   貳、行政組織的法定管轄權 134   參、特殊的行政組織型態 139  第二節 公物法概論 151   壹、公物之概念 151   貳、公物之特性與分類 151   參、公物之使用 153 第五章 行政程序法之總則部分  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之立法目的與適用範圍 161   壹、立法目的 161   貳、適用範圍 161  第二節 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 171   壹、行政程序法第4~10條規定之一般原則 171   貳、未成文化之行政法一般原則 185  第三節 行政機關管轄權與行政協助 190   壹、管轄權 190   貳、行政協助 190  第四節 行政程序之主體 192   壹、行政機關 192   貳、行政程序之當事人 194  第五節 行政程序法之正當行政程序要求 196   壹、正當行政程序之意義與基本內涵 196   貳、正當行政程序於行政程序法之實踐 197   參、程序違反事件之暫時救濟排除 212 第六章 行政程序法就行政行為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行政命令 221   壹、意義與必要性 221   貳、種類 221   參、行政命令訂定之合法性控制 222   肆、行政命令之效力與適用問題 232   伍、行政命令之事後監督—國會監督與司法審查 234   陸、行政命令訂定合法性控制之整理 237  第二節 行政處分 244   壹、定義(概念要素) 244   貳、行政處分之種類 265   參、行政處分之效力 269   肆、行政處分作成之合法性控制 275   伍、違反行政處分合法性控制所生瑕疵之效力 297   陸、行政機關依職權廢棄具形式存續力之行政處分 308   柒、人民申請重新審查具形式存續力之行政處分 321   捌、公法上請求權之時效 328  第三節 行政契約 352   壹、意涵 352   貳、定義 354   參、行政契約之類型 360   肆、行政契約「單方」變更或申請調整契約內容與行政處分之差異 363   伍、行政契約之合法性控制 368   陸、違反行政契約合法性控制所生瑕疵之效力 378   柒、行政契約關係之開展 385   捌、行政契約準用民法規定之思考 393  第四節 行政事實行為 404   壹、意涵 404   貳、行政事實行為之公、私法性質 405   參、行政事實行為之合法性要件 406   肆、行政事實行為之違法後果及救濟方式 407   伍、行政程序法規範之行政事實行為—行政指導(行程§165) 408  第五節 行政計畫 411   壹、意涵 411   貳、行政計畫之法律性質 411   參、行政程序法所規範之行政計畫 412   肆、計畫確定程序規範之探討 413  第六節 陳情 416   壹、陳情之意義與方式 416   貳、行政機關就陳情之處理 416   參、陳情機關錯誤之處理及救濟告知 416  第七節 不受行政程序法直接規範之私法形式行政行為 417   壹、國庫理論與行政之私法活動 417   貳、私法形式之行政行為是否應置於公法領域控管 420   參、私法形式之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法之關係 423   肆、對私法形式行政行為的司法救濟 424 第七章 行政罰法—針對裁罰性行政處分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行政罰法之定位 431  第二節 行政罰之概念界定與處罰種類 433   壹、行政罰之概念界定 433   貳、行政罰之種類—罰鍰、沒入或其他種類行政罰 438  第三節 行政罰適用上之重要法律原則 441   壹、處罰法定原則 441   貳、便宜原則 441   參、從新從輕原則—行政裁罰條款變更時之法適用問題 442   肆、比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 451   伍、有責性原則 451   陸、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452  第四節 行政裁罰權的合法形成 453   壹、裁罰權之形成 454   貳、不作為犯 467   參、故意共同實施違法行為 468   肆、組織之代表權人的併同處罰 472   伍、行為責任人與狀態責任人間處罰之優先順序問題 475  第五節 行政裁罰權的合法行使 478   壹、一行為不二罰原則 478   貳、數行為違反同一或不同行政法上義務→併罰 495   參、管轄機關 495   肆、裁處權時效 499   伍、過渡條款 502   陸、裁處程序 505   柒、裁處之審酌加減與擴張 509 第八章 行政執行法—針對行政執行行為之合法性控制  第一節 概說 529   壹、行政執行之概念與體系 529   貳、行政執行之一般性規定 530  第二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 535   壹、執行要件 535   貳、執行方法的合法性控制 538  第三節 公法上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550   壹、執行要件 550   貳、各種執行方法間之關係 552   參、間接強制執行方法 553   肆、直接強制執行方法 555   伍、物之交付義務之執行準用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 557  第四節 即時強制 558   壹、即時強制之概念與發動要件 558   貳、即時強制之方法 558   參、即時強制之費用負擔 561   肆、即時強制之即時異議程序與損失補償 561  第五節 行政執行之救濟 563   壹、作為執行名義之處分違法的權利救濟 563   貳、作為執行名義之處分作成後所生債權障礙事由的救濟 563   參、聲明異議 564 第九章 行政爭訟法制: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  第一節 行政爭訟法概論 577   壹、行政爭訟概念界定 577   貳、行政爭訟流程思考 578  第二節 訴願法 579   壹、訴願之性質與功能 579   貳、「誰(訴願主體)」就「何種行政行為(訴願客體)」得提起訴願 580   參、「誰」掌理訴願 587   肆、訴願之提起、效力與審理 598   伍、訴願決定 604  第三節 行政訴訟法 612   壹、「誰(訴訟主體)」就「何種行政行為(訴訟客體)」得提起訴訟 612   貳、「誰」掌理行政訴訟 624   參、爭訟類型的確定 632   肆、行政訴訟的合法提起要件(行政訴訟提起程序要件) 639   伍、行政訴訟之提起效力、審理程序與裁判效力 663   陸、行政爭訟之暫時權利保護制度 710   柒、行政爭訟決定之違法判斷基準時 724   捌、訴訟決定 730   玖、行政訴訟判決之強制執行 739 第十章 國家賠償法  第一節 國家賠償概念 773   壹、先行概念—人民權利保護制度之第一次權利保護與第二次權利保護的區別 773   貳、國家賠償責任之性質 775   參、國家賠償法對人之效力 776  第二節 國家賠償請求權之構成 779   壹、公務員「執行職務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79   貳、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88   參、「公共設施瑕疵型」之國家賠償責任 793  第三節 國家賠償請求如何行使(程序問題) 800   壹、國家賠償之請求程序 800   貳、國家賠償後之求償程序 806 第十一章 國家損失補償法制  第一節 損失補償制度之體系建構 818   壹、公法上危險責任補償 819   貳、信賴利益之補償 819   參、社會補償(或稱「衡平補償」) 819  第二節 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 821   壹、特別犧牲理論 821   貳、財產權特別犧牲之損失補償 823   參、違法無責之公權力行為所生之特別犧牲(「類似徵收之侵害」或「準徵收之侵害」) 827   肆、因公權力行為附隨效果所生之特別犧牲(徵收作用之侵害、具徵收附屬效果之侵害) 828   伍、應予補償之「非財產權」限制(公益犧牲補償)—釋字第670號解釋:合法羈押之刑事補償責任 829  第三節 損失補償之範圍、程序與方法 831   壹、補償方法 831   貳、補償範圍—「適當」或「合理」之補償 831   參、補償金額之爭訟 832

原價: 880 售價: 8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要義 (9版)

行政法要義 (9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一般行政法的內容,約分為「行政法基本原理」、「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行政救濟(爭訟)法」及「行政責任法」五大領域,各領域有其不同的法理及適用法則。   在行政法基本原理中,本書特別針對於一般法原則,有較多的介紹與闡釋;行政組織法涉及公務員的權利義務;在行政作用法中,以行政程序法作為論述主軸,包括行政程序、行政處分、行政契約、行政命令、行政計畫、行政指導、行政罰、行政執行等;在行政救濟法方面,僅就整體行政訴訟之法理作總體性的介紹,並就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作粗淺地架構說明;行政責任法,包括行政補償與國家賠償法制,因另有專書出版,僅作綱要性介紹。 【目錄】 翁 序 第九版序言 初版自序 本書引用簡語 第一篇 行政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 行政之概念/1  第一節 行政的意義/1  第二節 行政的特性/3  第三節 行政之種類/5 第二章 行政法之概念/13  第一節 行政法的發展/13  第二節 行政法種類/14  第三節 行政法與其他法律關係/15  第四節 行政法之特質/18  第五節 行政法之效力/20 第三章 我國行政法基本原理/25  第一節 立憲主義的要求/25  第二節 權力分立原則/26  第三節 法治國家原理/27  第四節 民主主義原理/44  第五節 民生法治國家原理/47  第六節 司法國家原理──兼論司法審查的層級與密度/48 第四章 行政程序法序論/55  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制定的時代意義/56  第二節 行政程序法之性質/58  第三節 行政程序法之目標/58  第四節 行政程序法適用之範圍/79  第五節 行使公權力之主體/79  第六節 行政程序法之排除適用/85  第七節 行政機關的注意義務/92 第五章 行政法法源與行政法一般原則/93  第一節 行政法法源/94  第二節 行政法一般原則/106 第六章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判斷/155  第一節 法律適用三段論法的基本模式/156  第二節 行政裁量/157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判斷/167  第四節 行政裁量與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之異同/176 第二篇 行政組織法 第七章 行政組織法序論/179  第一節 序 說/179  第二節 行政組織之基本原則/183  第三節 行政組織法與行政作用之關係/187 第八章 公務員法/189  第一節 序 說/191  第二節 公務員關係的成立與消滅/192  第三節 公務員之種類/194  第四節 公務員與國家之關係/195  第五節 公務員之權利/198  第六節 公務員之義務/205  第七節 公務員之責任/219  第八節 公務員之保障/223 第九章 公物法/237  第一節 公物之概念/237  第二節 公物之特性/239  第三節 公物之成立及消滅/240  第四節 公物利用之法律關係/243 第十章 公營造物法/251  第一節 公營造物的概念/251  第二節 公營造物之種類/252  第三節 公營造物之成立與消滅/254  第四節 公營造物權力/255  第五節 公營造物利用關係/256 第三篇 行政作用法 第十一章 行政程序法之一般規定/259  第一節 管 轄/262  第二節 行政程序上之當事人/273  第三節 迴 避/279  第四節 行政程序之開始/284  第五節 行政調查事實及證據/284  第六節 資訊公開/304  第七節 期日與期間/317  第八節 費 用/320  第九節 聽證程序/321  第十節 送 達/327  第十一節 陳 情/335 第十二章 行政處分/337  第一節 建構行政處分意義之功能/340  第二節 行政處分之意義/341  第三節 行政處分與其他概念之區辨/355  第四節 行政處分之種類/358  第五節 行政處分之成立/368  第六節 對行政處分之陳述意見及聽證/371  第七節 行政處分之效力/374  第八節 行政處分之附款/379  第九節 行政處分之違法/387  第十節 無效之行政處分/401  第十一節 違法行政處分之治療/405  第十二節 行政處分之撤銷/407  第十三節 行政處分之廢止/413  第十四節 行政程序之重開/417  第十五節 公法上之消滅時效/428 第十三章 行政契約/441  第一節 行政契約的概念/442  第二節 行政契約之意義/443  第三節 行政契約功能及其界限/446  第四節 行政契約的類型/448  第五節 行政契約之成立要件/455  第六節 行政契約之效力障礙/457  第七節 行政契約之調整與終止/458  第八節 行政契約之效力/460  第九節 行政契約準用民法規定/463 第十四章 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465  第一節 行政命令之概念/466  第二節 行政命令之種類/467  第三節 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之制定權/478  第四節 行政命令之監督/488 第十五章 行政計畫/491  第一節 行政計畫的概念/492  第二節 行政計畫的意義與種類/492  第三節 行政計畫之法律性質/494  第四節 確定行政計畫之程序/496  第五節 確定行政計畫裁決之效力及實施/498  第六節 行政計畫之法律效果及其救濟/499  第七節 都市計畫的司法審查/500 第十六章 行政指導/501  第一節 行政指導之意義/501  第二節 行政指導之性質/502  第三節 行政指導之原則/503  第四節 行政指導之方式及其效果之擔保/503  第五節 行政指導之法律效果/504 第十七章 行政罰論/505  第一節 行政罰的概念/507  第二節 行政責任的類型/513  第三節 行政罰之種類/518  第四節 狹義行政罰之種類/527  第五節 行政罰法適用上之原則/536  第六節 行政共犯/550  第七節 行政犯之未遂/553  第八節 行政罰裁處權之消滅時效/554  第九節 阻卻違法事由/558  第十節 行政罰之執行/561  第十一節 一行為不二罰原則/561  第十二節 行政罰之管轄/578 第十八章 行政執行論/581  第一節 行政執行之概念/583  第二節 行政執行之原則/584  第三節 行政執行之機關/589  第四節 行政執行之程序/590  第五節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599  第六節 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610  第七節 即時強制/619 第四篇 行政救濟法 第十九章 行政救濟法序論/625  第一節 行政救濟之概念/625  第二節 行政訴訟制度之源起/626  第三節 行政救濟權的概念/628  第四節 行政爭訟之本質及制度結構/631  第五節 我國現行行政救濟法之特性/634 第二十章 訴願制度/639  第一節 訴願制度的概念/640  第二節 訴願之先行程序/641  第三節 訴願之要件/643  第四節 訴願管轄機關/655  第五節 訴願審理程序/657  第六節 訴願決定/658 第二十一章 行政訴訟/661  第一節 行政訴訟之概念/662  第二節 行政訴訟之審判機關/667  第三節 行政訴訟之基本原則/668  第四節 行政訴訟之種類/671  第五節 行政訴訟之裁判/692  第六節 判決之效力/695 第五篇 行政責任法 第二十二章 國家責任法序論/699  第一節 人民與國家之法律關係/699  第二節 行政責任之基礎理論/700  第三節 國家責任法的體系及其關係/702 第二十三章 行政補償/705  第一節 序 論/706  第二節 基於特別犧牲之補償/707  第三節 基於信賴關係的損失補償/718  第四節 社會衡平之補償/719  第五節 基於特別行政目的之補償/721  第六節 公法上危險責任/722 第二十四章 國家賠償/727  第一節 國家賠償責任之本質/727  第二節 我國國家賠償責任之類型/732  第三節 國家賠償責任之競合/744 本國基本參考文獻/745 事項索引/749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索引/759

原價: 860 售價: 791 現省: 69元
立即查看
行政法案例研習講義 (2版)

行政法案例研習講義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區塊體系性的學習,有效克服記憶障礙 •裨益爭點全蒐尋,避免遺漏未答 •解題架構的順序性思考,有效降低不知從何下筆作答的窘境 作者簡介 張陳弘 學歷: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博士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 現職: 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專業經歷: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委員(112年~) 台北市政府資料治理委員會委員(111年~) 國防部法規會委員(109年~) 國家文官學院講座(行政程序法) 國家發展委員會「個人資料保護專案辦公室」諮詢委員(108年~110年) 輔仁大學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110年~112年) 中華民國律師 二版序   為使讀者對於行政法案例研習能更有效率,作者乃藉由此次改版,全面改寫行政法案例解題架構,期能有效裨益案例爭點之尋找與作答。請讀者參閱本書「第一章」之說明。   另本書「第二~五章」設計於每一重要概念說明處,置放與該概念相關之較常見簡易案例事實,使讀者能熟悉「案例事實與爭點」的慣常連結模式,增益爭點尋找速度。   本書前版次乃將律師、司法官題型依章節內容分列,因此會出現同一題目的不同小題,被拆分在不同章節說明,而減損讀者就律師、司法官題型的完整熟悉與體驗。此次改版因案例解題架構的重新安排,伴隨調整在每一章之最後一節安排完整題型的作答演練,讓讀者更能自行評估與司律題型的熟悉度還距離多遠。 張陳弘 目錄 序 第一章 行政法案例解題思維  第一節 找爭點—以「行政行為形式」結合「四步驟思考流程」的爭點 8   壹、四步驟思考流程 8   貳、以「行政行為形式」結合「四步驟思考流程」 11  第二節 下標題 12  第三節 演練示範 13   壹、111司律二(一)(二) 13   貳、110司律二 20   參、109司律一(二)(三) 27   肆、108司律二1(一)(二) 30   伍、107司(一)(二) 36 第二章 行政處分之案例爭點與作答演練  第一節 Step 1 行政行為須為行政機關基於法定職權所為 46   壹、行政作用法概念之行政機關 46   貳、基於法定職權所為 47   參、常見之Step1爭點命題模式 48  第二節 Step 2 行政處分的合法性控制 50   壹、Step 2.1 定性 50   貳、Step 2.2 行政處分之效力 59   參、Step 2.3 行政處分的合法性控制—行政程序法的爭點連結 72   肆、Step 2.4 以裁罰為目的之行政處分的合法性控制—行政罰法的爭點連結 78   伍、Step 2.5 以執行為目的之行政處分的合法性控制—行政執行法的爭點連結 119  第三節 Step 3 違法行政處分之後續處理 136   壹、Step 3.1 行政處分瑕疵效力理論 136   貳、Step 3.2 如何排除違法行政處分所形成之侵害—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爭點連結 137   參、Step 3.3 如何填補違法行政處分所造成之損害—國家賠償法的爭點連結 212  第四節 Step 4 合法行政處分所致之權利損失—損失補償法制 222   壹、損失補償責任之體系 222   貳、損失補償之範圍、程序與爭訟 232  第五節 綜合演練 233 第三章 行政契約之案例爭點與作答演練  第一節 Step 1 行政契約須為行政機關基於法定職權所為 419  第二節 Step 2 行政契約的合法性控制 420   壹、Step 2.1 定性 422   貳、Step 2.2 行政契約的合法性控制—行政程序法的爭點連結 427   參、Step 2.3 行政契約推展之合法性控制 435   肆、Step 2.4 以執行為目的之行政契約的合法性控制—行政執行法的爭點連結 447  第三節 Step 3 違法行政契約之後續處理 449   壹、Step 3.1 行政契約之瑕疵效力 449   貳、Step 3.2 如何排除違法行政契約所形成之侵害—行政訴訟法的爭點連結 454   參、Step 3.3 如何填補違法行政契約所造成之損害—國家賠償法的爭點連結 459  第四節 Step 4 合法行政契約所致之權利損失—損失補償法制 460  第五節 綜合演練 461 第四章 行政事實行為之案例爭點與作答演練  第一節 Step 1 行政事實行為須為行政機關基於法定職權所為 483  第二節 Step 2 行政事實行為的合法性控制 484   壹、Step 2.1 定性 484   貳、Step 2.2 行政事實行為的合法性控制—行政程序法的爭點連結 486   參、Step 2.3 以執行為目的之行政事實行為的合法性控制—行政執行法的爭點連結 489  第三節 Step 3 違法行政事實行為之後續處理 490   壹、Step 3.1 如何排除違法行政事實行為所形成之侵害 490   貳、Step 3.2 如何填補違法行政事實行為所造成之損害—國家賠償法的爭點連結 491  第四節 Step 4 合法行政事實行為所致之權利損失—損失補償法制 492  第五節 綜合演練 493 第五章 行政命令之案例爭點與作答演練  第一節 Step 1 行政命令須為行政機關基於法定職權所為 518  第二節 Step 2 行政命令的合法性控制 519   壹、Step 2.1 定性 519   貳、Step 2.2 行政命令的合法性控制—行政程序法的爭點連結 521   參、Step 2.3 行政命令之事後監督 528  第三節 Step 3 違法行政命令之後續處理 530   壹、Step 3.1 如何排除違法行政命令所形成之侵害 530   貳、Step 3.2 如何填補違法行政命令所造成之損害—國家賠償法的爭點連結? 530  第四節 Step 4 合法行政命令所致之權利損失—損失補償法制 532   壹、以行政命令作為信賴基礎所生之信賴利益損失補償 532   貳、以行政命令規範因特別犧牲所生之損失補償 532  第五節 綜合演練 533

原價: 650 售價: 61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民法總則法律行為—民法講義I (5版)

民法總則法律行為—民法講義I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為民法講義系列第一部曲,原名「契約之成立與生效」,論述解決法律行為實例題所必要之基礎知識。近年來司法考試民法實例題無專以民總人、物為考點者,從民總實例題解決觀點,法律行為有關規定的學習至為關鍵。民總實例題多涉及買賣及所有權變動,探討法律行為是否無效、得撤銷或有其他不生效力的原因時,債權行為、物權行為及契約成立的基本認識為解決實例題不可或缺,本書在第一章「法律行為總論」對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之概念有清楚的說明,第二章論述契約之成立,第三章「契約自由原則及其限制」說明私法自治原則之界限,第四章「能力與意思之欠缺」討論契約拘束力發生之內在要求,第五章探討法律行為不生效力之概念及其效果。 作者簡介 陳自強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律師、司法官考試及格 日本東北大學、京都大學法學部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專任副教授、教授 相關著作: 民法總則法律行為──民法講義Ⅰ 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Ⅱ 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契約法講義Ⅲ 違約責任與契約回復──民法講義Ⅳ 債之涉他關係──民法講義Ⅴ 無因債權契約論 代理權與經理權之間──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 臺灣民法與日本債權法之現代化 整合中之契約法 契約責任歸責事由之再構成──契約法之現代化Ⅰ 不完全給付與物之瑕疵──契約法之現代化Ⅱ 和解與計算錯誤──契約法之現代化Ⅲ 契約錯誤法則之基本理論──契約法之現代化Ⅳ 多角關係請求當事人之確定──契約法之現代化Ⅴ 契約給付之返還關係──契約法之現代化Ⅵ 契約法中的給付不當得利──契約法之現代化Ⅶ 自序   本書首發於2002年,列民法講義系列之首,同年,中國大陸法律出版社刊行簡體字版,迄今已逾二十年,2012年第二版以降,改列「契約法講義」系列。從初版到第四版,本書論述對象包括民法總則「法律行為」章所有內容、債編通則第一章「契約之成立」及物權行為基礎概念。此次改版,最大的變動,是將原第五章「代理」搬遷到民法講義第五冊《債之涉他關係》第一章,本書也再度歸位為「民法講義」系列。原書代理之論述,涵蓋民法總則法律行為章「代理」節、債編通則章債之發生節「代理權之授與」款,甚至各種之債經理權相關規定,移列《債之涉他關係》一書,彰顯代理制度為契約相對性原則之例外,有其獨特性,並非民法總則之禁臠。   本書第四版曾對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有簡要的說明,並比較我國相關規定。2020年中國大陸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變動雖不多,但中國大陸近年來民法學發展一日千里,已非昔日阿蒙,單純法條比較,參考價值有限,中國大陸民法總則乃至於民法學說判例的發展狀況,有待他日再論。本書移除代理及中國大陸民總介紹後,篇幅更接近基礎教科書的規模,也許可稍減莘莘學子對民法總則的敬畏。   2005年德國學者Florian Faust撰寫的民法總則教科書(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Allgemeiner Teil,2023年第8版),既無權利主體(人、法人),亦無權利客體(物),更無我國民法總則教科書常見的民法緒論基礎理論之說明,與本書第四版以前之差異,僅在其對消滅時效有簡要說明,個人則在民法講義第三冊《契約違反與履行請求》從履行請求之抗辯觀點論說消滅時效。契約成立,在德國民法為民總規定內容,成為民總教科書論述對象,理所當然,我國民法雖規定在債編通則,但從民總實例題解決之觀點,契約是否成立至為關鍵。事實上,民總實例題幾乎離不開契約是否成立、是否無效、得撤銷或有其他不生效力的原因,契約成立留待債編學習,為時已晚,抑有進者,民總考題多涉及買賣及所有權變動,對債權行為及物權行為若無基本認識,可謂寸步難行。民總實例題鮮少發生人、物等規定之爭議,近年來我國司法官考試民法試題亦無專以此為考點者,從實例題解決觀點,法律行為有關規定的學習至為重要,如果說民總法律行為之學習為民總實例題解決的全部,絕非言過其實。Faust撰寫該書的動機與素材選取的觀點,應與本書初始設定,不謀而合。因此,本書縱然改名為民法總則,不僅無引人錯誤之詐欺故意,從實例題解決的觀點,反而能彰顯法律行為之關鍵地位,引導初學者正確的學習方向。   本書更名《民法總則法律行為》,乃期許自己有朝一日,坊間一般民總教科書必有的民法基礎理論、法律解釋及適用、人、物、期日期間、權利之行使等議題,個人也能盡情揮灑。   本書的因緣與來龍去脈,已詳述於前版「緣起」,此心路歷程也許對本書閱讀與民法學習有幫助,特予保留。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王威翔同學協助本書之校對並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意。 陳自強 2023年9月24日 臺灣大學萬才館研究室 目錄 自 序 I 緣 起 III 詳 目 XI 第一章 法律行為總論 1 I 法律行為之概念 1 一 法律行為之本質 1 二 抽象法律概念 5 三 私法自治原則與法律行為之功能性概念 6 II 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 8 一 債權行為與債之關係 8 二 物權行為之概念 11 三 物權行為之要件 16 III 意思表示的概念 33 一 意思表示與法律行為 34 二 意思表示的構成 42 三 有相對人與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46 四 意思表示的發出與生效 48 第二章 契約之成立 63 I 要約 63 一 要約之認定 63 二 要約之拘束力 71 三 要約消滅 75 II 承諾與合意 80 一 契約成立概說 80 二 承諾的意思表示 85 三 意思實現 88 四 特殊情形 93 五 合意與不合意 109 III 具有拘束力與不具有拘束力之約定 117 一 契約拘束力 117 二 不具拘束力之約定 120 三 無償契約在契約法中特殊之地位 122 第三章 契約自由原則及其界限 129 I 總說 129 一 契約原則 129 二 契約自由原則 134 三 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 139 II 締約強制 144 一 締約自由與締約強制 144 二 直接締約強制 145 三 間接締約強制 146 III 契約方式規定 149 一 總說 149 二 不動產契約之法定方式 152 三 方式欠缺之效果 155 IV 契約內容自由之限制 159 一 牴觸強制禁止規定 160 二 違背公序良俗 167 三 定型化契約 176 第四章 能力與意思之欠缺 191 I 行為能力之欠缺 191 一 行為能力制度 192 二 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 194 三 意思能力不足高齡者之保護 202 II 虛偽表示 208 一 單獨虛偽表示(心中保留) 208 二 通謀虛偽表示 210 三 信託行為與借名登記契約 217 III 意思表示錯誤 225 一 總說 225 二 意思表示解釋與錯誤規定之適用 232 三 錯誤撤銷之要件 239 四 撤銷權之行使與撤銷之效果 249 IV 意思表示欠缺主觀要素 252 一 欠缺行為意思 252 二 欠缺效果意思 253 三 欠缺表示意思 253 四 意思表示非基於表意人意思而發出 256 V 詐欺與脅迫 257 一 詐欺 258 二 脅迫 264 第五章 契約不生效力 267 I 法律行為不生效力 267 一 不生效力之概念與種類 267 二 法律行為無效與被撤銷 268 三 法律行為效力未定 279 四 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 280 II 條件及期限 291 一 條件總說 291 二 法律行為附停止條件 303 三 法律行為附解除條件 309 四 期限 313 III 法律行為規定對物權行為之適用 314 一 具體適用情形 315 二 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之關係 323 三 法律行為無效之法律效果 331 IV 契約有效成立之要件 336 一 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要件 336 二 契約成立與生效的三個層次 342 三 從舉證責任分配的觀點區別契約之要件 344 事項索引 347

原價: 520 售價: 494 現省: 26元
立即查看
新一代 技術高中商管群會計學 III 學習講義含解析本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贈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詳解 (2版)

新一代 技術高中商管群會計學 III 學習講義含解析本 - 最新版(第二版) - 附贈MOSME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詳解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直觀易懂:資料視覺化,運用圖表讓學習效果立竿見影   實例豐富:理論與現實緊密結合,豐富的案例有助於理解與應用   重點詳實:清晰明瞭的章節結構,讓學習更有條理     評量:可在線上反覆練習書內各種題目;亦可連結至「歷屆試題」、「名師分享」(試題與影音)練習其他試題。   詳解:在線上即時取得各單元的試題解析,方便快速核對答案,並可隨時查閱詳細解析。 【目錄】 第一章 現金及內部控制 1-1 現金的意義及內部控制 1-2 零用金 1-3 銀行存款調節表 第二章 應收款項 2-1 應收帳款 2-2 應收帳款減損 2-3 應收票據 2-4 應收票據貼現 第三章 存貨 3-1 存貨之意義及內容 3-2 存貨錯誤的影響及更正 3-3 存貨數量的衡量 3-4 存貨成本之衡量 3-5 存貨之續後衡量 第四章 證券投資 4-1 證券投資標的 4-2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FV-PL)之會計處理 第五章 長期營業用資產(一) 5-1 長期營業用資產之意義及分類 5-2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原始認列 5-3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認列後衡量─折舊 5-4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會計估計變動及錯誤更正 5-5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之處分

原價: 360 售價: 306 現省: 54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