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 春之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魯國來的正能量,給你人生四季好修養
入課堂不打瞌睡,出社會不做無禮之人
孫中興老師幽默風趣的《論語》新解: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選修爆人數的「愛情社會學」課的孫中興老師,師承奉元書院的創辦者──愛新覺羅毓鋆,以古樸薰風開創嶄新、切合時代的《論語》新解,一篇不漏地全面解析,廣納各家注疏精華、統整百家之言,並以幽默、輕鬆的方式,侃侃而談孔子與其學生的有趣相處模式,集嚴肅解經、人情體會與社會觀察,亦莊亦諧、風格平易近人,希望能帶給青年學子讀《論語》不一樣的風氣。古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現今的天已非魯國的天,天下也已擅變餘千百次,治天下的《論語》,也到了需要全面新解析的時候。
《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系列共分春、夏、秋、東四冊,以季節為主題,孫老師以每日一論語的形式,持續500餘日無間斷閱讀、解析、抒發胸臆,將春秋時期的智慧轉化為切合現代人情世故、社會發展的新穎言說。本書為《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春之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問題,放到現代社會來看,解釋可以更多元;「禮樂」的追求其實是「不以考試為目標」的學問與氣直追求;真正「好學」的人,才不是只喜歡埋首書本、考試一百分的人呢!常常被孔子碎碎念的子路,其實和老師之間有互相「開玩笑關係」,師徒間的相處不像古來聖賢解釋的那樣肅穆,而是打諢插科、幽默風趣。孫中興老師提醒我們,要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論語》情境實用篇
1. 子貢說:「我不想要在言語上被別人評論時誤會冤枉,我也希望在評論時不要誤會冤枉別人。」孔子說:「賜啊!這是你做不到的事啦!」
◎當網路筆戰打個沒完,網紅或政治人物隔空交火、真相難辨、人人霧煞煞時。──閱《論語》,薰風迎面,笑看自我認知的荒謬,嘆言語修養之難。人人也許都如好辯論的子貢,也和他有同樣的願望,可惜做人難,做有修養又圓融的人,更難。
2. 宰我問孔子說:「假如有這麼一個仁人,人家告訴他說有人掉到井裡頭去了,他會不會跳下去救人?」孔子回答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君子會去井邊了解狀況,﹝思考救人的方法﹞但是不會冒然就自己下井去救人;可以騙他去,但是不可能誣罔他下井去救人。」
◎理性是重要的力量。當你碰上危險,思考就是保身護人的最後防線。孫中興老師說:「『見義勇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不會游泳的人是不能下水救人的,只能求救,不是下水跟著淹死才是「仁」。道理是一樣的。」
在這混亂的世代,諸君務必謹記在心。
3. 孔子說過:「一個人要是能夠講道理,你卻不跟他講道理,就失去和這個人講理和學習的機會;一個人不能夠講道理,你卻硬要跟他講道理,這就是白費口舌。有智慧的人不會失去和人講道理和學習的機會,講話也不會白費口舌。」
◎在這價值觀激烈互搏的時代,溝通至關重要。不過,溝通也要「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有效。
孫老師說:「古語有云:『話到嘴邊留半句。』也是強調說話要謹慎。但是有人矯枉過正,就變成了不言或寡言,而忽略了『時』」和『人』的考量。現代人的「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樣的開頭,往往也變成了憋不住想要說的禮貌警告。至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恐怕也要看人和看場合的。我們也聽過「人言可畏」的警告,可是恐怕也要先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說了一些讓人覺得可畏的話呢?』」
4. 孔子說:「我不想要說話了。」子貢﹝很驚駭地﹞說:「老師您如果不說話,我們這些當學生的怎麼傳述您的主張呢?」孔子﹝抬頭看著天,淡淡地﹞說:「老天爺說話了嗎?四季不照樣運行,各種生物不照樣成長。老天爺說話了嗎?」
◎厭世的時候,不如無言,而即便無言,世界也會繼續轉動,而且可能會轉動得更有效率,孔老夫子就是這麼做的。
孫老師說:「孔子強調的是『行』而不是『言』;能『言行如一』是最上策,退而求其次就是『行先言後』,等而下之就是『言過其行』或『言而不行』。如果是『不言不行』大概就是『活死人』,不需要討論。」
話講太多而不實際執行,畫出的理念就是空。和話講得很漂亮、言論傳播得很遠比起來,真正腳踏實地的去做,才真能改變世界。
在這個資訊紛亂、待解之事繁多的社會裡,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想:這些言論是否言過其實?是否真能產生效應?我們聽完、說完之後,是不是就這樣算了呢?言論的闡發、傳播的確很重要,而行動的配合,更是重要。
【目錄】
春之卷
序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夏之卷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秋之卷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冬之卷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附記:從「老親王」到「太老師」附表(一)
1. 論語各版本分章比較表
2. 論語主要版本分章比較表附表(二)
孔子弟子在論語中出現的排行、順序、章節及次數統計附表(三)
孔子弟子的世代排序
立即查看
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 秋之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魯國來的正能量,給你人生四季好修養
入課堂不打瞌睡,出社會不做無禮之人
孫中興老師幽默風趣的《論語》新解: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選修爆人數的「愛情社會學」課的孫中興老師,師承奉元書院的創辦者──愛新覺羅毓鋆,以古樸薰風開創嶄新、切合時代的《論語》新解,一篇不漏地全面解析,廣納各家注疏精華、統整百家之言,並以幽默、輕鬆的方式,侃侃而談孔子與其學生的有趣相處模式,集嚴肅解經、人情體會與社會觀察,亦莊亦諧、風格平易近人,希望能帶給青年學子讀《論語》不一樣的風氣。古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現今的天已非魯國的天,天下也已擅變餘千百次,治天下的《論語》,也到了需要全面新解析的時候。
《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系列共分春、夏、秋、東四冊,以季節為主題,孫老師以每日一論語的形式,持續500餘日無間斷閱讀、解析、抒發胸臆,將春秋時期的智慧轉化為切合現代人情世故、社會發展的新穎言說。本書為《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秋之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問題,放到現代社會來看,解釋可以更多元;「禮樂」的追求其實是「不以考試為目標」的學問與氣直追求;真正「好學」的人,才不是只喜歡埋首書本、考試一百分的人呢!常常被孔子碎碎念的子路,其實和老師之間有互相「開玩笑關係」,師徒間的相處不像古來聖賢解釋的那樣肅穆,而是打諢插科、幽默風趣。孫中興老師提醒我們,要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論語》情境實用篇
1. 子貢說:「我不想要在言語上被別人評論時誤會冤枉,我也希望在評論時不要誤會冤枉別人。」孔子說:「賜啊!這是你做不到的事啦!」
◎當網路筆戰打個沒完,網紅或政治人物隔空交火、真相難辨、人人霧煞煞時。──閱《論語》,薰風迎面,笑看自我認知的荒謬,嘆言語修養之難。人人也許都如好辯論的子貢,也和他有同樣的願望,可惜做人難,做有修養又圓融的人,更難。
2. 宰我問孔子說:「假如有這麼一個仁人,人家告訴他說有人掉到井裡頭去了,他會不會跳下去救人?」孔子回答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君子會去井邊了解狀況,﹝思考救人的方法﹞但是不會冒然就自己下井去救人;可以騙他去,但是不可能誣罔他下井去救人。」
◎理性是重要的力量。當你碰上危險,思考就是保身護人的最後防線。孫中興老師說:「『見義勇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不會游泳的人是不能下水救人的,只能求救,不是下水跟著淹死才是「仁」。道理是一樣的。」
在這混亂的世代,諸君務必謹記在心。
3. 孔子說過:「一個人要是能夠講道理,你卻不跟他講道理,就失去和這個人講理和學習的機會;一個人不能夠講道理,你卻硬要跟他講道理,這就是白費口舌。有智慧的人不會失去和人講道理和學習的機會,講話也不會白費口舌。」
◎在這價值觀激烈互搏的時代,溝通至關重要。不過,溝通也要「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有效。
孫老師說:「古語有云:『話到嘴邊留半句。』也是強調說話要謹慎。但是有人矯枉過正,就變成了不言或寡言,而忽略了『時』」和『人』的考量。現代人的「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樣的開頭,往往也變成了憋不住想要說的禮貌警告。至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恐怕也要看人和看場合的。我們也聽過「人言可畏」的警告,可是恐怕也要先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說了一些讓人覺得可畏的話呢?』」
4. 孔子說:「我不想要說話了。」子貢﹝很驚駭地﹞說:「老師您如果不說話,我們這些當學生的怎麼傳述您的主張呢?」孔子﹝抬頭看著天,淡淡地﹞說:「老天爺說話了嗎?四季不照樣運行,各種生物不照樣成長。老天爺說話了嗎?」
◎厭世的時候,不如無言,而即便無言,世界也會繼續轉動,而且可能會轉動得更有效率,孔老夫子就是這麼做的。
孫老師說:「孔子強調的是『行』而不是『言』;能『言行如一』是最上策,退而求其次就是『行先言後』,等而下之就是『言過其行』或『言而不行』。如果是『不言不行』大概就是『活死人』,不需要討論。」
話講太多而不實際執行,畫出的理念就是空。和話講得很漂亮、言論傳播得很遠比起來,真正腳踏實地的去做,才真能改變世界。
在這個資訊紛亂、待解之事繁多的社會裡,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想:這些言論是否言過其實?是否真能產生效應?我們聽完、說完之後,是不是就這樣算了呢?言論的闡發、傳播的確很重要,而行動的配合,更是重要。
【目錄】
春之卷
序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夏之卷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秋之卷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冬之卷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附記:從「老親王」到「太老師」附表(一)
1. 論語各版本分章比較表
2. 論語主要版本分章比較表附表(二)
孔子弟子在論語中出現的排行、順序、章節及次數統計附表(三)
孔子弟子的世代排序
立即查看
【簡介】
想了解中華文化必先讀《論語》,讀《論語》可從本書入門!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記錄在《論語》中。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
兩千多年來,時空環境截然不同,為順應時代,
作者選擇適合當代中國人需要的《論語》內容,
簡單加以注釋,並譯成白話文。
從書中可以看出孔子超凡入聖的智慧,
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的話,置於今日,仍是金科玉律,
重讀《論語》,除了個人,國家社會政治也會受益匪淺——
「君子寬容而不結黨營私,
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寬容。」
「用政令治理百姓,用刑罰使他們整齊劃一,
人民只會避免觸犯刑罰,可是沒有羞恥心。
用道德治理百姓,用禮節約束他們,
人民有羞恥心,而且人格端正。」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
孔子說:「用正直的人,不用邪惡的人,百姓就服從。
用邪惡的人,不用正直的人,百姓就不服從。」
【目錄】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看更多
立即查看
論語三百講 中篇(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共分三冊,即第一冊是上篇,第二冊是中篇,第三冊是下篇。
本冊中篇以〈泰伯第八〉為始,至〈子路第十三〉。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學習孔子?
因為孔子的思想有以下幾個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特點:
第一,溫和的理性主義;
第二,深刻的人道情懷。
此外,還有樂觀的人生理想。
了解孔子,不但是認識傳統的開始,也是探索人生方向的起點;
而且還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論語》是我們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表述孔子思想的一部書。它是由孔子的弟子編訂的。有子、曾子等人的學生負責編輯,所以在《論語》中,他們也被稱作「子」。「子」就是老師的意思。《論語》中的材料凌亂而簡短,往往背誦時很容易記住,但卻不明白何以要這樣說。本書從《論語》著手,系統地介紹孔子的思想,把《論語》裡適合青少年朋友、適合初學者的篇章一一加以介紹。
【目錄】
中篇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立即查看
論語三百講 下篇(二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共分三冊,即第一冊是上篇,第二冊是中篇,第三冊是下篇。
本冊下篇以〈憲問第十四〉為始,至〈堯曰第二十〉
我們今天為什麼還要學習孔子?
因為孔子的思想有以下幾個至今仍然行之有效的特點:
第一,溫和的理性主義;
第二,深刻的人道情懷。
此外,還有樂觀的人生理想。
了解孔子,不但是認識傳統的開始,也是探索人生方向的起點;
而且還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論語》是我們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表述孔子思想的一部書。它是由孔子的弟子編訂的。有子、曾子等人的學生負責編輯,所以在《論語》中,他們也被稱作「子」。「子」就是老師的意思。《論語》中的材料凌亂而簡短,往往背誦時很容易記住,但卻不明白何以要這樣說。本書從《論語》著手,系統地介紹孔子的思想,把《論語》裡適合青少年朋友、適合初學者的篇章一一加以介紹。
【目錄】
下篇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總結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