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生命中的Mr. Right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劍型人╳盾型人:找到你的大腦原廠設定,擺脫慣性思考,創造自我優勢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整合臨床心理學、臨床醫學與大腦科學研究,首創「劍型人」和「盾型人」人格與大腦分類!
5分鐘測驗,找出自己的原廠設定!
為什麼--
某些人容易焦慮,某些人就特別靈活,對變化無所畏懼?
某些人特別社恐,某些人卻是社牛?
某些人會冒完全不必要的風險,某些人則小心謹慎?
某些人會憤怒到咄咄逼人,某些人卻習慣默默受苦或自責?
作者康乃爾.考恩與大衛.基博從理論到臨床研究,發現人類行為背後隱藏了兩種不同應對「壓力」的方式,其取決於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和「血清素」如何作用,由此提出全新的人格理論:劍型人和盾型人!
書中精心設計30題測驗,我們可以發掘自己、他人與孩子究竟是劍型人還是盾型人──
◤劍型人
性格→樂觀外向、熱愛刺激、易衝動發怒、喜歡社交
行為模式→偏向先做再說、預期有獎勵而有動力、性成癮
工作模式→想得快但不準確、關注大局而非細節
睡眠模式→早睡早起、快速入睡、不常打瞌睡
◤盾型人
性格→悲觀內向、討厭刺激、壓抑憤怒、不愛社交
行為模式→偏向三思而後行、想逃避風險而有動力、性冷感
工作模式→想得慢但準確、傾向逃避風險、高度關注細節
睡眠模式→晚睡晚起、難入睡、容易打瞌睡
透過各種案例分享多巴胺、血清素、神經系統與大腦的交互影響,兩位作者為劍型人和盾型人分析生活領域會遇到的問題與障礙,並提供有效策略和解方:
‧自我關係:了解自己的大腦如何感覺、思考與行動,提升自我認知、掌握人生方向。
‧工作職場/人際關係:了解上司、下屬以及同事的類型及工作風格,有效改善相處品質與工作效率。
‧親密關係:了解自己與父母、伴侶、孩子的類型差異,減少摩擦,增加情感。
‧生活模式:用技巧和策略建立生活好習慣、消除壞習慣,快速達成設定目標。
本書特色
1.首本以多巴胺和血清素做出大腦與人格分類的專書。
2.30題大人測驗+24題兒童測驗,無論自己、伴侶、親子、職場都能測!
3.科學研究佐證及大量實例、策略分享,兼具理論與應用。
國際推薦
「這是一本好讀的作品,充滿豐富資訊並融合引人入勝的短篇故事,讓複雜的主題易於消化和理解。本書是對該領域寶貴且不可或缺的貢獻。」——瑪麗.馬修森博士(Dr. Marie Matheson),臨床心理學家,BioHeal Clinic 共同創辦人
「康乃爾和大衛解釋了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以及了解大腦生理學如何引導個人化的健康及身心平衡的方法。本書能改變你的生活。」——哈蘭德.溫特醫師(Harland Winter MD),哈佛醫學院兒科副教授
「康乃爾和大衛解釋了我們獨特的腦內化學如何定義我們。憑藉著對於我們的所做所為,以及為什麼而做的新認知,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個人化的工具,賦予我們實現目標並提升生活的力量。」——諾曼.珀爾斯汀(Norman Pearlstine),前《洛杉磯時報》執行編輯,前時代公司總編輯
「我認識大衛近30 年了,很少遇到一位臨床醫生能像他這樣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同時又具備如此高度的同理心。我們長時間探討這個主題,並因此做出行為上的改變,這些改變難以言喻。能夠像他請訴心聲並稱他為朋友,是一種福氣。」——克里斯.潘恩(Chris Pine),演員
【目錄】
前言:過度安逸的舒適圈
第一部:劍型人與盾型人的大腦如何感受、思考與行動?
1.興奮反應的拉鋸戰
2.有如雲霄飛車的情緒調節過程
3.主導你怎麼想的拉鋸戰
第二部:劍型人與盾型人如何工作?
4.大腦類型對工作的影響──檢視實現抱負、成功和決策的障礙
5.不同的大腦類型──適應工作場合不斷變化的需求
6.向下管理、向上管理與橫向管理
第三部:劍型人與盾型人如何處理親密關係?
7.浪漫愛情──欲望與渴望的那些事
8.婚姻──誰才是老大?
9.冷靜──身為父母最核心的任務
第四部:劍型人與盾型人如何生活?
10.依照你的大腦類型,吃對的食物
11.活動和休息──獲得更大的控制權
12.駕馭壓力的鋼索
致謝
看更多
立即查看
元宇宙中的虛擬實境:從零開始打造你的VR世界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虛擬實境已融入現今生活中,很多人可能用過,但不知其為虛擬實境。《元宇宙中的虛擬實境:從零開始打造你的VR世界》本書能被應用得非常廣泛,任何領域皆能與虛擬實境結合。為了讓看過本書的讀者對虛擬實境有更明確的了解,以易讀、易學、易用為目標,希望能協助讀者進而可以自己來實作虛擬實境的簡易應用。
現代人幾乎隨身攜帶智慧型裝置,虛擬實境的實用性不斷提升。透過手機、平板甚至是虛擬實境眼鏡,人們可以將實體世界的資訊進行延伸或轉譯,應用範圍廣泛,包括科學、醫學、教育、藝術、展示等領域。
本書將引領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進入虛擬實境的實作過程,無須任何的程式基礎,就能輕鬆學習虛擬實境的製作,同時在最後章節也介紹在學校藝術線上典藏的具體案例,學習虛擬實境技術將不再遙不可及。
【目錄】
前言 什麼是虛擬實境
第一章 YouTube 360影片
1-1 如何將360影片上傳到YouTube
1-2 如何在YouTube體驗虛擬實境影片
第二章 Artsteps
2-1 如何註冊Artsteps
2-2 運用Artsteps建立虛擬展覽
第三章 Orbix 360
3-1 運用Orbix 360建立360°虛擬展覽
3-2 認識Orbix 360基本操作與工具
第四章 Marzipano
4-1 如何使用Marzipano製作360°虛擬展覽
4-2 下載「Simple Web Server」
4-3 使用「DriveToWeb」建立網站
第五章 MAKAR
5-1 如何安裝MAKAR | AR/VR編輯器與註冊登入
5-2 如何使用MAKAR | VR製作360展覽
第六章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數位藝術典藏
立即查看
ゆか老師人氣敬語課:你的敬語用對時機嗎?(「聽見眾文」APP免費聆聽)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超過81萬人訂閱的YouTube頻道
「日本語の森」敬語課,開課囉!
生活常用敬語其實就「那些」!
和ゆか先生一起掌握情境,
80%的敬語都可以掌握
別以為敬語對日本人很簡單,他們也是需要從小到大不斷學習。大約在中學階段開始接觸「召し上がる」、「ご覧になる」這類特殊敬語;出了社會,在不同的場合觀摩應用,才能逐漸說出適人適所的合宜敬語。所以「時常講」真的很重要!即便是日本人,若平時不常說敬語,突然面對需要說敬語的場合,也可能手足無措!
超過81萬人訂閱的YT頻道「日本語の森」的靈魂人物「ゆか先生」(由佳老師)所出版的《ゆか老師人氣敬語課:你的敬語用對時機嗎?》,終極目標正是為了幫助你在面對不同場合或對象時,能將敬語靈活轉換,應用自如!
四大特色,讓ゆか老師從此改變你的敬語學習人生!
特色1. 從情境開始,而不是文法
市面上的敬語書大多從文法出發,光是記憶規則變化就很辛苦,儘管有心學習,但在日文非母語的環境下不常說,當然還是講不出來。
為什麼對同事或部下也要用敬語?
對年紀比我大的同班同學,需要用敬語嗎?
對老師和學長使用一樣的敬語嗎?
為什麼明明是禮貌的說法,那場合卻不適用呢?
沒遇過上述的情境不一定會有這些疑問,所以這本書著重在敬語的「使用情境」,從生活場景、使用時機來記憶,有更多的機會開口說,更容易建立信心呢!
特色2. 將敬語分三個層級,轉換更自然
當我們習慣了用朋友語氣或教科書上的造句,常會有「要將哪一部分換成敬語?要換成尊敬語還是謙讓語?」的困惑,一時之間該如何轉換?哪裡需要轉換?
ゆか老師把常用口語分成三個層級,從最輕鬆的朋友語氣到最禮貌、鄭重的說法,一目了然。有了這個層級表,我們就能清楚知道對方「聽到這句話的感受是什麼」、「對這句話的禮貌印象如何」,這樣無論在道謝、道歉、拜託、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指正別人的錯誤等各種情境下,就很容易分辨我們該對彼此的「關係」使用哪一句話!沒錯,判斷親疏遠近的「關係」,正是學好敬語的關鍵之一!
特色3. 你現在的問題、未來的問題,都融合在這本書裡
「自我介紹時要用『~と申します』還是『~でございます』?」
「『ごめんなさい』和『すみません』都差不多嗎?」
「『了解です』真的不能對上司用?」
「拜託時用『~してください』不好嗎?」
在這81萬人訂閱的平台上,每天有來自同學自身使用經驗的提問,長期累積下來都是豐富的學習案例。別人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會是你的困惑。若你還停留在背誦敬語階段,本書將幫助你學會貼近句子語感——「原來當對方聽到這句話時,會是這樣的感受呀」!
特色4. ゆか老師親自錄製教學影片和MP3音檔
掃描書中QR Code,有兩支ゆか老師親自「演出」的尊敬語、謙讓語教學影片。在設定情境下的生動演出,讓你一看就懂、一聽就會。另外,由老師親自參與錄製的MP3音檔,搭配每課重點,很快就能「無痛」突破敬語學習瓶頸!
MP3免費聆聽
讀者請參閱書內APP操作說明,或加入眾文LINE官方帳號好友(ID:@jwbooks)申請兌換序號,享有免費聆聽音檔的服務。
「聽見眾文」APP可設定語速、章節或單則循環播放。音檔由專業外籍錄音員錄製,搭配眾文語言學習書籍,一機在手,隨時隨地都可學習,方便又有效率。
【目錄】
はじめに〳前言
ゆか老師的自我介紹&「日本語の森」的介紹
本書使用方法
登場人物介紹
關於敬語的重要性
何時使用敬語?
敬語的種類
內外的關係
【コラム①】敬語表示與人的距離
第1章 配合彼此關係的敬語使用法!
1 自我介紹(自己紹介をする)
2 道謝(ありがとうを言う)
3 致歉(ごめんなさいを言う)
4 道別(さようならを言う)
5 請求(頼み事をする)
6 拜託的開場白(お願いする前に使う表現)
7 了解(了解する)
8 確認(確認する)
9 獲得許可(許可を得る)
10 傳達自己的期望(自分の希望を伝える)
11 表達意見(意見を言う)
12 拒絕(断る)
13 指正(間違いを指摘する)
14 幫忙、提供幫助(手伝う、自分から申し出る)
【コラム②】何謂「慇懃無礼」?
第2章 配合不同情境的敬語使用法!
1 與學校老師對話①(学校の先生と話をする①)
2 與學校老師對話②(学校の先生と話をする②)
3 與學校老師對話③(学校の先生と話をする③)
4 與初次遇到的人打招呼(初めて会う人に挨拶をする)
5 與初次見面的人對話(初めて会った人と会話する)
6 向陌生人問路(知らない人に道を聞く)
7 打工向店長請假(アルバイトを休むことを店長に伝える)
8 聊到上司的家人(目上の人の家族について話す)
9 提供意見給前輩(先輩の相談を受ける)
10 幫忙老師(先生を手伝う)
11 收到前輩送的伴手禮(先輩にお土産をもらう)
12 向上司確認(上司に確認する)
13 接電話(電話をとる)
14 約前輩吃飯(先輩を食事に誘う)
【コラム③】關西地區有特別的敬語!?
第1章 迷你測驗解答
第2章「這樣說很棒喔!」翻譯
推薦的敬語學習法
推薦的YouTube 節目
常用敬語一覽表
あとがき〳後記
立即查看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GDP年年成長,但是你,快樂嗎?
沒有!因為,這項經濟成長指標本來就跟你的幸福無關!
GDP成長=國家進步+人民幸福?
為什麼GDP持續上升,百姓生活卻越來越喊苦?
所以我們是拚經濟=拚GDP?潘卡吉‧米什拉(Pankaj Mishra,《從帝國廢墟中崛起)作者):每個想了解當代政治大變動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兩大諾貝爾獎得主──科菲‧安南(Kofi Annan)、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強力推薦七十多年來,GDP被視為衡量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數據,但是事實證明GDP反映出來的美好幻影,與一般人民的生活大相逕庭;我們正生活在所謂的「憤怒時代」中。
GDP究竟代表什麼?經濟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真的能成正比嗎?
除了經濟成長,英國《金融時報》主編暨得獎記者凌大為(David Pilling)在《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這本書更引領我們思考環境永續發展與幸福的真諦。
凌大為憑藉他二十五年來對於經濟發展的追蹤報導、觀察與訪問,對衡量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數據:GDP(國內生產毛額)提出質疑。這本書透過清晰、幽默,帶有批判性的文字,為讀者揭開經濟成長的數據與現實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政府不斷地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但是這些美麗的數據,是否真實反映在一般民眾的現實生活之上?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帶領讀者們去了解GDP這項主要的經濟指標究竟代表什麼,以及數據背後所表示的意義。為什麼GDP所反映出來的數據,與人們生活的實際感受,有如此大的落差?除了歐美等先進國家之外,凌大為也以非洲、印度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例,努力追求GDP的成長,固然對擺脫貧困、促進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助益,但是對於極度貧窮與貧富差距極大的經濟體來說,經濟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真的能成正比嗎?而一味地追求成長,又將會帶來哪些嚴重的副作用?
《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是凌大為經過多方考證,並訪問數十位舉世聞名的經濟學家所完成的著作。本書並非否定GDP作為經濟衡量標準的存在價值,而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觀察整體經濟的走勢,同時期望能建立一項更健全的方式,成為社會發展與人民幸福的多元衡量標準。
【目錄】
推薦序 現代經濟成長的迷思――正確認識GDP 吳惠林前言 成長狂熱教派
第一篇成長的問題
第一章 顧志耐的怪物
第二章 罪惡的工資
第三章 好的、壞的和看不見的
第四章 過猶不及
第五章 網際網路偷了我的GDP
第六章 平均數有什麼問題第二篇成長和開發中世界
第七章 大象和大黃
第八章 經濟成長術
第九章 黑力與綠力第三篇超越成長
第十章 財富
第十一章 現代末日審判
第十二章 幸福之神
第十三章 GDP 2.0
第十四章 成長的結論
注釋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