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工程材料-材料科學基礎篇<高立>
作者: 陳文照
ISBN: 9789864123506
出版社: 高立
定價: 650
售價: 7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此書為本公司代理,目前已售完,有需要可以向line客服詢問進口動向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基礎篇 (Callister &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0/E GE) (Abridged Version) (10版)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基礎篇 (Callister &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0/E GE) (Abridged Version) (10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015A48]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基礎篇 (Callister &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0/E) (Global Edition)(Abridged Version) 作(編/譯)者 : 林景崎 審閱/林貞君 編譯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3782919 書號 : 1015A48 幾色 : 1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WILEY/高立 版權日期 : 2021/07/01 頁數 : 552 分別 : 授權書 簡介 全書共分 13 章,主要內容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簡介 (第 1 章)、原子結構與原子間的鍵結 (第 2 章)、結晶固體的結構 (第 3 章)、固體中之缺陷 (第 4 章)、擴散 (第 5 章)、金屬的機械性質 (第 6 章)、差排與強化機制 (第 7 章)、破損 (第 8 章)、相圖 (第 9 章)、相變化:顯微結構的發展與機械性質的變化 (第 10 章)、金屬合金的應用與加工 (第 11 章)、材料之腐蝕與劣化 (第 12 章)、電、熱與磁性質 (第 13 章)。本書每一章均根據前一章的理論基礎,來深入貫通全書內容,以幫助初學者建立完整且清楚之材料科學與工程知識。   本書藉由許多豐富的實例及照片,幫助讀者快速理解主題。同時,每章後面也精選具代表性之習題,提供學生練習,作為學習的好幫手,強化讀者迅速建立正確、清晰且完整的觀念。 目錄 1 簡 介 2 原子結構與原子間的鍵結 3 結晶固體的結構 4 固體中之缺陷 5 擴 散 6 金屬的機械性質 7 差排與強化機制 8 破 損 9 相 圖 10 相變化:顯微結構的發展與機械性質的變化 11 金屬合金的應用與加工 12 材料之腐蝕與劣化 13 電、熱與磁性質 附錄A 國際單位系統 (SI) 附錄B 常用工程材料的重要性質 部分習題解答 中英文索引

原價: 740 售價: 69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學 (6版)

工程材料學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前材料在工業之各種不同領域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角色,故本書分別將金屬材料學的基礎理論及使用日趨廣泛的鋁合金、鈦合金、陶瓷材料、聚合體及複合材料作一一的介紹,相信您研讀此書後,必可使您瞭解各種工程材料之種類及其特性與特徵。本書適合大專機械、材料及相關工程科系之「工程材料」、「機械材料」課程使用,亦可提供從事於機械、材料、鑄造、熱處理等方面之研究及工程技術人員作研讀之書籍。 【目錄】 第1章 金屬與合金概論 1.1 金屬及合金之定義 1.2 金屬及合金之通性 1.3 原子構造 1.4 原子結合方式 1.5 週期表 1.6 工業用金屬材料 第2章 金屬的結晶構造 2.1 結晶的內部構造 2.2 結晶格子之形式 2.3 結晶中之面與方向 2.4 純金屬的構造 2.5 合金的構造 第3章 相律與平衡狀態圖 3.1 相律 3.2 一成分系 3.3 二成分系 3.4 二成分系狀態圖之分類 第4章 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差排 4.1 滑動方向與滑動平面 4.2 單晶之塑性變形-滑動 4.3 理論與實際分解剪應力之差異 ※4.4 Orowan equation ※4.5 結晶構造與滑動系統 ※4.6 多結晶與單晶之塑性變形比較 4.7 塑性變形的另一方式-雙晶 4.8 差排與金屬之塑性變形 4.9 差排之種類及其特性 ※4.10 差排之產生 第5章 加工硬化、回復與再結晶 5.1 加工硬化 5.2 退火 5.3 回復 5.4 再結晶 5.5 晶粒成長 第6章 金屬的強化機構 6.1 固溶強化 6.2 加工強化 6.3 析出強化和分散強化 6.4 結晶粒微細化的強化 第7章 金屬材料之試驗 7.1 拉伸試驗 7.2 硬度試驗 7.3 衝擊試驗 7.4 疲勞試驗 7.5 扭轉試驗 7.6 潛變試驗 7.7 金相試驗 第8章 鐵與鋼之製造法 8.1 鋼鐵廠之概況 8.2 煉鋼原料及其他 8.3 生鐵之製造 8.4 煉鋼法 8.5 鋼錠 8.6 鋼錠之加工 第9章 純鐵 9.1 純鐵的種類 9.2 純鐵的變態 9.3 純鐵的性質 9.4 純鐵的用途 第10章 鋼的變態與組織 10.1 鋼鐵材料之分類 10.2 Fe-C系平衡狀態圖 10.3 碳鋼之變態與標準組織 10.4 碳鋼之冷卻速度與變態 10.5 碳鋼之恆溫變態 10.6 碳鋼之連續冷卻變態 10.7 碳鋼之麻田散鐵變態 第11章 鋼之熱處理 11.1 鋼之退火 11.2 鋼之正常化 11.3 鋼之淬火 11.3.1 淬火硬度 11.3.2 淬火液 11.3.3 淬火方法 11.3.4 質量效果 11.3.5 硬化能 11.4 鋼之回火 11.4.1 回火時之組織變化過程 11.4.2 回火時機械性質之變化 11.4.3 回火脆性 11.5 鋼之特殊熱處理 第12章 碳鋼 12.1 碳鋼的標準狀態之性質 12.2 碳鋼中之不純物對其性質之影響 12.3 碳鋼之降伏現象與應變時效 12.4 碳鋼之分類與用途 第13章 合金鋼 13.1 合金鋼的分類 13.2 合金鋼所添加之主要合金元素 13.3 合金元素對於鋼性質的影響 13.4 高強度低合金鋼 13.5 熱處理用中合金鋼 13.6 滲碳鋼 13.7 氮化鋼 13.8 易切鋼 13.9 彈簧鋼 13.10 軸承鋼 13.11 工具鋼 13.12 不銹鋼 13.13 耐熱鋼 13.14 超耐熱合金 第14章 鑄鐵 14.1 鑄鐵之概論 14.2 鑄鐵之分類 14.3 鑄鐵的組織 14.3.1 複平衡狀態圖 14.3.2 鑄鐵的組織圖 14.3.3 石墨的型態與分布 14.4 鑄鐵的鑄造性質 14.5 鑄鐵的機械性質 14.6 普通鑄鐵 14.7 高級鑄鐵 14.8 合金鑄鐵 14.9 冷硬鑄鐵 14.10 可鍛鑄鐵 14.11 球狀石墨鑄鐵 14.11.1 球狀石墨鑄鐵之製造 14.11.2 球狀石墨鑄鐵之組織 14.11.3 球狀石墨鑄鐵之規格、性質與用途 14.11.4 沃斯回火球狀石墨鑄鐵(ADI) 14.12 縮狀石墨鑄鐵 14.12.1 縮狀石墨鑄鐵之製造 14.12.2 縮狀石墨鑄鐵之規格與性質 14.12.3 縮狀石墨鑄鐵之應用 第15章 鋁及鋁合金 15.1 純 鋁 15.1.1 純鋁的煉製 15.1.2 純鋁的性質 15.1.3 純鋁的用途 15.2 鋁合金 15.2.1 鋁合金的特長 15.2.2 鋁合金的稱呼與熱處理記號 15.2.3 鋁合金的熱處理 15.3 鋁合金的分類 15.3.1 鑄造用鋁合金 15.3.2 加工用鋁合金 15.3.3 其他鋁合金 第16章 鎂與鎂合金 16.1 純鎂 16.1.1 純鎂的煉製 16.1.2 純鎂的性質 16.1.3 純鎂的規格與用途 16.2 鎂合金 16.3 鎂合金之規格 16.4 鎂合金的分類 16.4.1 加工用鎂合金 16.4.2 一般鑄造用鎂合金 16.4.3 壓鑄用鎂合金 16.5 鎂合金之成型方法 16.5.1 冷熱室壓鑄法及其比較 16.5.2 壓鑄機之說明 16.5.3 鎂壓鑄機熔解系統 16.5.4 半固態成型法 16.6 鎂合金之用途 16.6.1 鎂合金於3C產業之應用 16.6.2 鎂合金於汽車產業之應用 16.6.3 鎂合金於其他產業之應用 第17章 鈦與鈦合金 17.1 鈦的煉製 17.2 純鈦 17.3 鈦合金 17.4 鈦及鈦合金之應用 第18章 陶瓷 18.1 陶瓷之分類與性質 18.2 古典陶瓷 18.3 新陶瓷 ※18.4 陶瓷的構造 18.5 陶瓷的性質 第19章 聚合體 19.1 聚合體之分子構造 19.2 聚合體之種類 19.2.1 塑膠(Plastic) 19.2.2 彈膠(Elastomer) 19.3 聚合體之性質 第20章 複合材料 20.1 複合材料之歷史 20.2 複合材料之構成 20.3 複合材料之力學 20.4 複合材料之分類 20.5 金屬基複合材料(MMC) 20.6 高分子基複合材料(FRP) 20.7 陶瓷基複合材料(FRC) 第21章 全固態電池 21.1 發展背景 21.2 電池之原理 21.3 對於全固態電池之期許 21.4 全固態電池之特徵 21.5 全固態電池之課題 21.6 全固態電池目前之研究 21.7 全固態電池可否成為產業之支援基石 21.8 全固態電池世界各國汽車製造廠之開發狀況 參考文獻 附 錄 附錄1 鋼之維氏硬度(Hv)與其他硬度之近似值對照表 附錄2 JIS鋼鐵記號之規定 附錄3 JIS鋼鐵記號之分類別一覽表(選粹) 附錄4 JIS機械構造用鋼記號體系 附錄5 常用世界各國規格之符號說明 索 引

原價: 630 售價: 554 現省: 76元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學《系統剖析》 (5版)

工程材料學《系統剖析》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50 售價: 49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科學:原理與應用 修訂版 (2版)

工程材料科學:原理與應用 修訂版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工程材料科學:原理與應用 2版修訂 作(編/譯)者 : 李勝隆 編著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3782773 書號 : 101521 幾色 : 1 規格 : 16K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21/01/01 版次 : 二版修訂 頁數 : 512 內容簡介 本書為工程材料科學用書,內容完整且詳盡易讀。 本書搭配眾多例題與習題,協助讀者瞭解課程重點。 本書專有名詞均附有英文,且附錄中的『進階習題』,更可供讀者熟悉專業原文用語。 目錄 1 材料與鍵結 2 晶體結構 3 晶體缺陷 4 固體熱活化與擴散 5 平衡相圖 6 差排與塑性變形 7 相變化 8 熱處理 9 金屬材料機械性質與測試 10 材料之劣化與損壞 11 金屬材料 (I) ── 鋼鐵 12 金屬材料 (II) ── 非鐵 13 陶瓷材料 14 聚合體 15 複合材料 16 材料之物理性質 (I) ── 電與熱性質 17 材料之物理性質 (II) ── 磁與光性質 18 功能材料與電子束繞射分析 參考資料 附錄A 單位轉換與常數 附錄B 進階習題 中英文索引 英中文索引

原價: 620 售價: 58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科學3/e (3版)

工程材料科學3/e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工程材料科學(第三版) 作者:洪敏雄, 王木琴 出版社:全華圖書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865033415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都是目前在各大學任教的老師,我們依個人的專長,分別負責相關章節的撰寫,因此可以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最適當的詮釋,適合大一、大二同學作為材料入門的教科書,而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本書的內容與一般材料科學概論最大的不同與特色,是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而在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光電、電子、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材料科學目前全世界都很熱門,台灣材料人才更是不足,我們希望本書對培養高科技材料人才有所助益,對產業技術的升級,貢獻綿薄之力。 本書特色   1.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金屬、陶瓷、高分子、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2.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   3.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電子、光電、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4.本書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了最適當的詮釋,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簡介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 1.3 材料的分類 習題 第2章 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 2.1 原子結構與鍵結 2.2 鍵結(bonding) 2.3 結晶構造(crystal structure) 2.4 結晶系統(crystal system) 2.5 液晶(liquid crystal) 2.6 碳結構 2.7 單晶與複晶 2.8 晶格系統與晶格常數之決定方法 習題 第3章 結晶缺陷及固體中的缺陷 3.1 點缺陷(point defects) 3.2 擴散(diffusion)原理 3.3 線缺陷(line defects) 3.4 界面缺陷(Interfacial defects) 3.5 體缺陷(volume defects) 習題 第4章 相圖(phase diagram) 4.1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a) 4.2 平衡相圖(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4.3 一元系統之相圖 4.4 二元系統之相圖 4.5 相圖的解說(interpretation of phase diagram) 4.6 共晶型平衡圖 4.7 偏晶型平衡圖 4.8 共析相變平衡圖 4.9 含有中間化合物的相圖 4.10 不平衡的冷卻過程 習題 第5章 相變態 5.1 相變態之分類 5.2 成核(nucleation) 5.3 不改變組成之相變態 5.4 組成發生改變之相變態(伴隨擴散的相變態) 5.5 離相解離(spinodal decomposition) 5.6 相變態之影響因素 習題 第6章 變形 6.1 金屬之彈性變形 6.2 金屬之塑性加工 6.3 塑性變形 6.4 塑性變形之方式:滑動與雙晶 6.5 多晶體的塑性變形 6.6 合金的塑性變形 習題 第7章 破壞(fracture) 7.1 金屬的破壞類型 7.2 延性破壞(ductile fracture ) 7.3 脆性破壞 7.4 斷口形態學(fractography) 7.5 破壞韌性 7.6 疲勞(fatigue) 7.7 潛變(creep) 習題 第8章 強化及韌化 8.1 固溶強化(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 8.2 應變硬化(strain hardening) 8.3 塑性變形對組織的影響 8.4 加工後之退火、回復、再結晶、晶粒成長及機械性質 習題 第9章 熱處理 9.1 析出硬化 9.2 熱處理(heat treatment)之定義及其重要性 9.3 退火 9.4 正常化(normalizing) 9.5 鋼之淬火(quenching) 9.6 硬化能(hardenability) 9.7 鋼之回火(tempering) 習題 第10章 鐵系合金 10.1 鐵與鋼之製造 10.2 純鐵之組織及相變化 10.3 鋼之相變化 10.4 碳鋼 10.5 合金鋼 10.6 鑄鐵 習題 第11章 非鐵金屬及合金 11.1 銅及銅合金 11.2 鋁及鋁合金 11.3 鎂及鎂合金 11.4 鈦及鈦合金 習題 第12章 陶瓷材料之結構與成型 12.1 緒論 12.2 陶瓷結構 12.3 矽酸鹽(silicate)結構 12.4 陶瓷製程 12.5 玻璃(glass)及其形成條件 12.6 玻璃陶瓷 習題 第13章 陶瓷材料之特性 13.1 陶瓷之機械性能 13.2 介電性質 13.3 介電材料用途及製造方法 13.4 壓電效應 13.5 陶瓷的導電特性 13.6 陶瓷高溫超導體 習題 第14章 高分子材料 14.1 高分子材料的定義與分類 14.2 高分子之聚合反應 14.3 高分子晶體 14.4 高分子材料之製程 14.5 高分子材料的應用與展望 習題 第15章 複合材料 15.1 緒論 15.2 複合材料的分類 15.3 強化材(reinforced materials) 15.4 基材(matrix) 15.5 基材與強化材的界面(interface) 15.6 複合材料的強度基本性質 15.7 纖維強化塑膠複合材料的加工 15.8 複合材料的應用與展望 習題 第16章 材料的電性質 16.1 電的傳導(electrical conduction) 16.2 固體的能帶理論(band theory in solids) 16.3 金屬的能帶結構 16.4 金屬的導電特性 16.5 其他之導電特性 16.6 絕緣體 16.7 半導體 16.8 離子材料的導電特性 習題 第17章 磁性材料 17.1 緒論 17.2 磁性起源及種類 17.3 磁阻 17.4 材料的磁性能 習題 第18章 材料的光學性質 18.1 光的基礎 18.2 光與物質作用的理論基礎 18.3 各種光與物質之作用 習題 第19章 材料的光電特性 19.1 光電導性(photoconduction) 19.2 太陽能電池 19.3 雷射和光纖通訊 19.4 發光與顯示 ...

原價: 600 售價: 52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