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構學
作者:顏鴻森、吳隆庸、黃文敏、吳益彰、藍兆杰
ISBN:9789865522049
版次:1
年份:2020
出版商:東華書局
頁數/規格:472頁/平裝雙色
簡介
本書特色
機構之功能為產生必要的機械運動。傳統的設計是經由連桿、凸輪、齒輪、及其它機構,來達成所需的運動輸出。21世紀的現代,有些電動機功能,可直接產生輸出端所需的運動;廣義言之,亦是機構學範疇。「現代機構學」與時俱進的將著者前撰「機構學」專著大幅改版,減少傳統機構內容及圖解技巧篇幅,增加電機機構、機構合成、及機器動力專章,以符合現代機器設計與科技發展需求。
目錄
第01章 緒言 INTRODUCTION
第02章 機構的構造 STRUCTURE OF MECHANISMS
第03章 機構的運動 MOTION OF MECHANISMS
第04章 連桿機構 LINKAGE MECHANISMS
第05章 運動分析-圖解法 GRAPHICAL KINEMATIC ANALYSIS
第06章 運動分析-解析法 ANALYTICAL KINEMATIC ANALYSIS
第07章 連桿機構合成 SYNTHESIS OF LINKAGE MECHANISMS
第08章 凸輪機構 CAM MECHANISMS
第09章 齒輪機構 GEAR MECHANISMS
第10章 動力分析 DYNAMIC FORCE ANALYSIS
第11章 電機機構-永磁式電動機 ELECTRICAL MECHANISMS
立即查看
物理冶金 (Gregory: Physical Metallurgy)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物理冶金 (Gregory: Physical Metallurgy)
作(編/譯)者 :楊永欽‧吳玉娟‧王玉瑞 編譯出版年份 :2023ISBN :9789863783244書號 :1016A1幾色 :1規格 :16K發行公司 :Taylor/高立版權日期 :2023/01/01頁數 :472分別 :授權書
本書強調原理與設計,介紹物理冶金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合金成分與製程的設計方法。
本書除為學習物理冶金的學生所編寫,也可供金屬研發、製程與應用工程師參考。特別著重在材料熱力學與動力學原理介紹,以奠定材料結構、缺陷、相轉變、塑性變形、強化機制與合金設計的基礎。
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除第 1 章為緒論,第 2 至第 6 章為第一部分,討論結構與相變,以及相關之熱力學與動力學;第二部分為第 7 至第 9 章,涉及與結構相關的塑性變形、強化機制和機械性能;第三部分則包括第 10 與第 11 章,除介紹鋼的物理冶金,並簡介模擬計算工具與步驟,包括計算熱力學和動力學,並以中錳鋼與鋁鎂矽合金為例,說明合金成分與製程設計方法。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Chapter 2 金屬結構
Chapter 3 結構不完美
Chapter 4 合金熱力學與相圖
Chapter 5 擴散
Chapter 6 相變化
Chapter 7 塑性變形和退火
Chapter 8 強化機制
Chapter 9 金屬的破裂、疲勞和潛變
Chapter 10 鋼的物理冶金
Chapter 11 合金設計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簡介】
◆全書共分八項主軸,為當前大學國文課程融入大學社會責任 (USR)、教學實踐 (TPR) 等計畫的主要關懷面向。
在地書寫×職人敘事×家國政治×自然生態
族群書寫×人間情愛×生活美學×生命哲學
◆重視「職人敘事」的文學讀本
引導大學生以專業之眼、興趣之眼觀看並詮釋文學作品與文化經典,進一步為自身科系專業領域進行書寫,探索「專業」與「書寫」結合的各種可能,提升專業知識的自信與自主學習能力。
◆從生活與閱讀中培養「文學素養」
選文與高中端 108 課綱銜接,形成完整的「國語文素養導向學習」,從生活與閱讀中將文學與文化經典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養,以具備適應當前社會的語文能力。
◆涵蓋「中文檢定」與「閱讀思考」
本書「注釋」講求簡潔清楚,同時增進語文常識;「賞析」則提出明確論點,分析作品之精神內涵,引導學生體會作品、參與作品,省思個人生命,進而鼓舞學生產生創作的動力。
【目錄】
主題一 在地書寫
1自己的城市 胡晴舫
2屏東在地書寫詩 曾貴海等
3卑亞南蕃社 鄭愁予
4西湖七月半 張岱
主題二 職人敘事
5青春南風 吳晟
6第一隻熊 黃美秀
7呷藥仔 林立青
主題三 家國政治
8七尺布 蘇紹連
9李魁賢詩選 李魁賢
10唐傳奇選〈聶隱娘〉 裴鉶
11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主題四 自然生態
12濱鷸 劉克襄
13鴿子 包子逸
14滄海桑田 林秀赫
主題五 族群書寫
15秀才的手錶 袁哲生
16祖靈遺忘的孩子 利格拉樂.阿(女烏)
17蒼蠅 鍾理和
主題六 人間情愛
18母者 簡媜
19志怪選 干寶
20寶玉挨打 曹雪芹
21唐詩選 張若虛、白居易
主題七 生活美學
22《詩經》選
23乾菜燜魯迅 蔡珠兒
24午後 林宜澐
25如歌的行板 瘂弦
主題八 生命哲學
26世說新語選 劉義慶
27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28宋詞選 蘇軾、辛棄疾
29在瑞士與榮格一起散步 呂旭亞
立即查看
智慧型機器人 原理與應用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作(編/譯)者 : 林其禹‧郭重顯‧邱士軒‧李敏凡‧范欽雄‧林伯慎 著 出版年份 : 2021
ISBN : 9789864129348 書號 : 126562
幾色 : 1 規格 : 平裝
發行公司 : 高立 版權日期 : 2021/09/01
版次 : 初版四刷 頁數 : 544
智慧型機器人為高度跨領域技術之整合科技,其基本技術範圍涵蓋機械、電機、電子與資工等工程領域。為了讓讀者有效提升對智慧型機器人跨領域技術之學習,本書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所必須使用到的理論與技術,分門別類加以整理與介紹。這些理論與技術涵蓋:運動機制、致動器、感測器、機器視覺、機器聽覺、輪式與雙足式機器人控制、導航和機器手臂等。此外,本書也針對RoboCup與FIRA兩大國際智慧型機器人足球賽加以介紹,讓讀者快速知道國際知名智慧型機器人賽事。
本書更以作者們參與的十個不同性質的研發案例,進行介紹與探討如何將智慧型機器人的原理和技術轉化為智慧型機器人或系統,以提升讀者進行開發智慧型機器人之實務研發能力。因此,本書之特色綜合如下:
以智慧型機器人實務開發為標的,將相關基礎理論與技術分成不同章節來介紹。理論與技術之內容和陳述考量了不同工程背景之學生的學習狀況,讓機械、機電、電子與資工等系所的學生都能使用。
作者群涵蓋多領域工程背景,且在智慧型機器人上具有多年研發經驗和傑出成果,在內容的安排和撰寫上更能契合智慧型機器人實務應用的需求,使本書達到理論與應用兼具之目的。
本書內容編排循序漸進,條理分明。章節內並附有範例及作業,提供便利及有效之學習機制。
本書提供十項智慧型機器人設計案例的詳細探討,內容豐富,讓有興趣研發智慧型機器人的讀者可以借鏡參考,進而提升開發智慧型機器人和系統之能力。
目錄
第1章 智慧型機器人基礎篇
第2章 運動機制
第3章 致動器
第4章 感測器
第5章 機器視覺原理與應用
第6章 機器聽覺
第7章 機器人控制
第8章 機器人導航
第9章 機器手臂
第10章 國際智慧型機器人競賽
第11章 智慧型機器人設計範例
英中文索引
立即查看
材料力學 2/E 2022 <全華>2/e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作者對材料力學與機械設計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市面上有關材料力學入門的書籍有些缺乏。有鑑於此,本書特別以著重於基本概念、基本應用、基礎實例的方式來撰寫這本適合初學者的書,希望能讓讀者在學習上更得心應手。而此書的特色在於每一章節前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每章節後亦有重點公式整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特色
1.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初學者學習,不會讓讀者感到學習困難而輕言放棄。
2.將各種類型以重點整理方式詳細解說,適合考試者在短時間複習。
3.每一章節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章節後亦有重點公式整理,能加速讀者的學習成果。
4.本書適合對此領域有興趣者使用。
【目錄】
第一章 拉力、壓力與剪力
1-1 概論
1-2 正交應力(拉應力與壓應力)
1-3 正交應變(拉應變與壓應變)
1-4 拉伸試驗
1-5 虎克定律
1-6 蒲松比
1-7 容許應力與安全因數
1-8 剪應力與剪應變
1-9 承壓應力
1-10 軸力桿件在斜面上之應力
1-11 E、n 與G之關係
第2章 軸向負荷
2-1 軸向負荷之變形量
2-2 靜不定結構
2-3 溫度效應、不良組裝及預應變
2-4 應變能
2-5 非彈性的軸向變形
2-6 塑性分析
第3章 扭轉
3-1 緒論
3-2 圓桿的扭轉
3-3 純剪之應力分析
3-4 扭轉之靜不定結構
3-5 扭轉與純剪之應變能
3-6 薄壁管之扭轉
3-7 非彈性扭轉
3-8 彈塑材料圓桿之扭轉
第4章 剪力與彎矩
4-1 緒論
4-2 梁的種類及負荷
4-3 梁內剪力與彎矩
4-4 剪力與彎矩圖
4-5 負荷、剪力與彎矩之關係
第5章 梁內應力(一)
5-1 緒論
5-1 彎曲應力
5-3 梁斷面之形狀
5-4 梁內剪應力
5-5 組合梁
5-6 非稜柱梁之彎曲
5-7 非對稱彎曲
5-8 承受軸向負荷之梁
第6章 梁內應力(二)
6-1 薄壁斷面梁內之剪應力
6-2 薄壁開口斷面之剪力中心
6-3 複合梁
6-4 非彈性之彎曲
6-5 曲梁之彎曲
第7章 應力與應變分析
7-1 承受一般負荷之應力狀態
7-2 平面應力的轉換
7-3 平面應力之莫爾圓
7-4 一般應力狀態之主應力及最大剪應力
7-5 薄壁壓力容器
7-6 梁的主應力
7-7 組合負荷
7-8 一般應力狀態之應變(廣義的虎克定律)
7-9 破壞理論
7-10 平面應變的轉換
7-11 菊花型應變規
第8章 梁的撓度與靜不定梁
8-1 撓度曲線之微分方程式
8-2 積分法求撓度
8-3 靜不定梁
8-4 奇異函數
8-5 彎矩面積法
8-6 重疊法
8-7 彎曲應變能
8-8 能量法求撓度:卡氏定理
8-9 衝擊負荷所生之撓度
第9章 柱
9-1 概論
9-2 結構的穩定性與臨界負荷
9-3 柱兩端鉸支之尤拉公式
9-4 其他支承型式的長柱
9-5 承受偏心壓力之長柱
9-6 柱的設計公式:中心壓力
9-7 柱的設計公式:偏心壓力2
附錄A
A-1 面積慣性矩(二次矩)
A-2 慣性積與主慣性矩
立即查看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Callister &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0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原文書資訊
書名: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0/E 2020 <JW>
作者: CALLISTER
ISBN: 9781119453918
出版社: John Wiley
出版年: 2020年
中文書資訊
書名: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作者: Callister/ 林景崎 林貞君 譯
ISBN: 9789863782810
出版社: 高立
出版年: 2021年
立即查看
線性代數學習要訣
ISBN13:9789862972397
出版社:文笙
作者:劉明昌-編
裝訂/頁數:平裝/631頁
規格:23cm*17cm*3.5cm (高/寬/厚)
版次:修訂7版
出版日:2022/11/01
中文圖書分類:線性代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在業界及學界十餘年的設計與研發經驗,寫出最適合理工科系學生之線性代數內容,包括實例應用、結合電腦軟體的應用、研究所考題解說、作者教學心得、精湛的幾何意義等。
立即查看
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上) (2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作者簡歷
.台大博士(碩士班直升,高中時即參加全國數學競試)
.曾任助教、研究員、工程師
.已累積多年教學與研究經驗,對工程數學領域具有獨到見解
本書特色
國內常見的工數書中,內容盡是單調、乏味式的計算練習,都在解題,看不出內容!導致讀書興趣與創造力受到壓抑!現藉由《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上)》、《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下)》的出現,高效率與創意地學習工數、享用工數將成為事實。本書展現的是親切的文筆描述(非講義或題解!),絕妙的學習口訣,詳盡的式子推演,達到作者寫書的宗旨:人人讀得懂的工數書!本書特色如下:
.獨創口訣記憶法
雖名為“工程數學”,卻找不到那種刻板冷峻、令人無法忍受之數學國語言!詳細講解每一章、節之研讀方法,說明口語化,親切的說明彷彿親自聆聽作者授課一般,配合生動的“口訣”,輕鬆地將內容牢記在心。啃起來有“梗”,愈K愈有趣。
.內容豐富但絕不累贅
以豐富教學經驗寫出適合大學課程之內容(從淺到深),含應用實例、靚題解說、獨門心得等,不以厚度取勝,但應有盡有!
.所有習題皆有詳細解題過程
習題皆為台、清、交、成、中字輩之理工研究所考題,配合詳細解答,絕對滿足您自修、考試的要求。 讀者可搭配《工程數學歷屆試題詳解-機械所.化工所.航太所.工科所》、《工程數學歷屆試題詳解-土木所》研習,解題實力將更上層樓。
【目錄】
第一章 一階O.D.E.之解法
§1-0 什麼是微分方程
§1-1 基本定義
§1-2 變數分離型
§1-3 恰當型
§1-4 一階線性O.D.E.之解法
§1-5 觀察法
§1-6 二種特殊的一階O.D.E.解法
§1-7 近似解法與正交軌跡
§1-8 應用問題集錦
§1-9 一階O.D.E.解之存在與唯一理論
第二章 高階O.D.E.之解法
§2-1 基本定義與觀念
§2-2 常係數O.D.E.之解法
§2-3 變係數O.D.E.之解法
§2-4 可化為一階之高階O.D.E.解法
§2-5 二種特殊的變數代換解法
第三章 O.D.E.之級數解法
§3-1 基本定義與觀念
§3-2 冪級數解法與Legendre方程式
§3-3 Legendre多項式之性質
§3-4 Frobenius級數解法
§3-5 Bessel方程式與Bessel函數
§3-6 非標準型Bessel方程式之解法
§3-7 Bessel函數之重要性質
第四章 拉普拉斯變換
§4-0 簡介
§4-1 基本定義與觀念
§4-2 拉氏變換之基本性質
§4-3 狄拉克函數
§4-4 反拉氏變換之求法
§4-5 特殊函數之拉氏變換
§4-6 拉氏變換之應用
第五章 聯立O.D.E.之解法
§5-1 消去法
§5-2 行列式法
§5-3 拉氏變換法
§5-4 相平面與穩定性
第六章 傅立葉分析
§6-1 基本定義
§6-2 傅立葉級數
§6-3 半幅展開式
§6-4 傅立葉複數級數
§6-5 双變數函數之傅立葉級數
§6-6 傅立葉級數之誤差理論
§6-7 傅立葉積分
§6-8 傅立葉變換
§6-9 傅立葉變換之性質
§6-10 Gibb's現象
§6-11 快速傅立葉變換(FFT)
第七章 正交函數與邊界值問題
§7-1 基本定義與觀念
§7-2 正交函數之完全性
§7-3 廣義傅立葉級數
§7-4 製造正交函數的工廠~Sturm-Liouville問題
第八章 偏微分方程式
§8-1 基本觀念
§8-2 二階線性P.D.E.之標準化
§8-3 以變數分離法解一維熱傳方程式
§8-4 非齊次P.D.E.之解法
§8-5 傅立葉變換解熱傳方程式
§8-6 以拉氏變換解P.D.E.
§8-7 二維熱傳方程式
§8-8 一維波動方程式
§8-9 波動方程式之D'Alembert解法
§8-10 二維波動方程式
§8-11 拉普拉斯方程式
立即查看
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下) (2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目錄】
第九章 向量微分學
§9-1 基本觀念複習
§9-2 Gram-Schmidt正交化法
§9-3 向量函數之微分
§9-4 空間曲線之切線向量與弧長
§9-5 曲率與扭率
§9-6 梯度與方向導數
§9-7 散度與旋度
§9-8 向量運算公式之推導
§9-9 正交曲線坐標
第十章 向量積分學
§10-1 線積分之計算
§10-2 格林定理
§10-3 曲面積分之計算
§10-4 高斯(Gauss)定理
§10-5 Stokes定理
§10-6 與路徑無關之線積分
第十一章 矩陣與行列式
§11-0 基本定義與分類
§11-1 矩陣之基本運算
§11-2 行列式與跡
§11-3 反矩陣
§11-4 聯立方程組之解法
§11-5 秩數與聯立方程組之關係
§11-6 二次式
第十二章 矩陣之特徵值
§12-1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12-2 方陣之對角化理論
§12-3 矩陣之函數理論
§12-4 特殊矩陣之特徵值與對角化
§12-5 廣義特徵向量與喬登矩陣
§12-6 對稱矩陣之應用
§12-7 聯立O.D.E.之解法
§12-8 缺陷型聯立O.D.E.之解法
第十三章 複變函數理論
§13-1 基本定義與觀念
§13-2 複變函數之基本觀念
§13-3 複變函數之微分觀念
§13-4 解析函數與柯西-里曼方程式
§13-5 基本解析函數
§13-6 複數積分定理
§13-7 複變函數之級數~勞倫級數
第十四章 複數積分
§14-1 留數定理
§14-2 實函數之積分
§14-3 特殊圍線之積分
第十五章 複變函數應用
§15-1 保角映像
§15-2 双線性變換
立即查看
書名:工程材料科學(第三版)
作者:洪敏雄, 王木琴
出版社:全華圖書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865033415
內容簡介
本書的作者都是目前在各大學任教的老師,我們依個人的專長,分別負責相關章節的撰寫,因此可以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最適當的詮釋,適合大一、大二同學作為材料入門的教科書,而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本書的內容與一般材料科學概論最大的不同與特色,是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而在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光電、電子、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材料科學目前全世界都很熱門,台灣材料人才更是不足,我們希望本書對培養高科技材料人才有所助益,對產業技術的升級,貢獻綿薄之力。
本書特色
1.本書的規劃與撰寫係針對台灣的讀者之需求,尤其與台灣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發展與材料人才的專長需要相呼應,對金屬、陶瓷、高分子、電子、光電及奈米科技發展所需的材料知識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
2.本書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材料中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與缺陷談起,逐步擴展到相圖、相變化現象的介紹,再談到材料的變形與破壞、材料的強化、加工與應用,目的在為讀者打下材料科學深厚的基礎。
3.工程材料上,對鋼鐵材料的冶煉,輕金屬的加工製造、陶瓷與高分子材料之特性,都作了詳細的介紹,尤其對熱門的電子、光電、奈米科技等更加入了作者的研究心得與工作經驗。
4.本書對材料科學基本的理論與應用作了最適當的詮釋,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在職工程師們也可以作為自修參考之用。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簡介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
1.3 材料的分類
習題
第2章 原子鍵結與晶體構造
2.1 原子結構與鍵結
2.2 鍵結(bonding)
2.3 結晶構造(crystal structure)
2.4 結晶系統(crystal system)
2.5 液晶(liquid crystal)
2.6 碳結構
2.7 單晶與複晶
2.8 晶格系統與晶格常數之決定方法
習題
第3章 結晶缺陷及固體中的缺陷
3.1 點缺陷(point defects)
3.2 擴散(diffusion)原理
3.3 線缺陷(line defects)
3.4 界面缺陷(Interfacial defects)
3.5 體缺陷(volume defects)
習題
第4章 相圖(phase diagram)
4.1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a)
4.2 平衡相圖(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4.3 一元系統之相圖
4.4 二元系統之相圖
4.5 相圖的解說(interpretation of phase diagram)
4.6 共晶型平衡圖
4.7 偏晶型平衡圖
4.8 共析相變平衡圖
4.9 含有中間化合物的相圖
4.10 不平衡的冷卻過程
習題
第5章 相變態
5.1 相變態之分類
5.2 成核(nucleation)
5.3 不改變組成之相變態
5.4 組成發生改變之相變態(伴隨擴散的相變態)
5.5 離相解離(spinodal decomposition)
5.6 相變態之影響因素
習題
第6章 變形
6.1 金屬之彈性變形
6.2 金屬之塑性加工
6.3 塑性變形
6.4 塑性變形之方式:滑動與雙晶
6.5 多晶體的塑性變形
6.6 合金的塑性變形
習題
第7章 破壞(fracture)
7.1 金屬的破壞類型
7.2 延性破壞(ductile fracture )
7.3 脆性破壞
7.4 斷口形態學(fractography)
7.5 破壞韌性
7.6 疲勞(fatigue)
7.7 潛變(creep)
習題
第8章 強化及韌化
8.1 固溶強化(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
8.2 應變硬化(strain hardening)
8.3 塑性變形對組織的影響
8.4 加工後之退火、回復、再結晶、晶粒成長及機械性質
習題
第9章 熱處理
9.1 析出硬化
9.2 熱處理(heat treatment)之定義及其重要性
9.3 退火
9.4 正常化(normalizing)
9.5 鋼之淬火(quenching)
9.6 硬化能(hardenability)
9.7 鋼之回火(tempering)
習題
第10章 鐵系合金
10.1 鐵與鋼之製造
10.2 純鐵之組織及相變化
10.3 鋼之相變化
10.4 碳鋼
10.5 合金鋼
10.6 鑄鐵
習題
第11章 非鐵金屬及合金
11.1 銅及銅合金
11.2 鋁及鋁合金
11.3 鎂及鎂合金
11.4 鈦及鈦合金
習題
第12章 陶瓷材料之結構與成型
12.1 緒論
12.2 陶瓷結構
12.3 矽酸鹽(silicate)結構
12.4 陶瓷製程
12.5 玻璃(glass)及其形成條件
12.6 玻璃陶瓷
習題
第13章 陶瓷材料之特性
13.1 陶瓷之機械性能
13.2 介電性質
13.3 介電材料用途及製造方法
13.4 壓電效應
13.5 陶瓷的導電特性
13.6 陶瓷高溫超導體
習題
第14章 高分子材料
14.1 高分子材料的定義與分類
14.2 高分子之聚合反應
14.3 高分子晶體
14.4 高分子材料之製程
14.5 高分子材料的應用與展望
習題
第15章 複合材料
15.1 緒論
15.2 複合材料的分類
15.3 強化材(reinforced materials)
15.4 基材(matrix)
15.5 基材與強化材的界面(interface)
15.6 複合材料的強度基本性質
15.7 纖維強化塑膠複合材料的加工
15.8 複合材料的應用與展望
習題
第16章 材料的電性質
16.1 電的傳導(electrical conduction)
16.2 固體的能帶理論(band theory in solids)
16.3 金屬的能帶結構
16.4 金屬的導電特性
16.5 其他之導電特性
16.6 絕緣體
16.7 半導體
16.8 離子材料的導電特性
習題
第17章 磁性材料
17.1 緒論
17.2 磁性起源及種類
17.3 磁阻
17.4 材料的磁性能
習題
第18章 材料的光學性質
18.1 光的基礎
18.2 光與物質作用的理論基礎
18.3 各種光與物質之作用
習題
第19章 材料的光電特性
19.1 光電導性(photoconduction)
19.2 太陽能電池
19.3 雷射和光纖通訊
19.4 發光與顯示
...
立即查看
書名:工程材料科學(第三版)
作者:劉國雄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8/06/21
ISBN:9789864634064
內容簡介
本書集名家之大成,作者本身的學識、經驗、文筆皆堪稱一流;劉國雄教授係日本京都大學工學博士,而林樹均、李勝隆、鄭晃忠、葉均蔚四位教授則是清華大學材料博士,五位教授均執教於國內知名學府。今有幸邀集諸位教授將數年來的寶貴心得編纂成書,分享讀者。目前材料在工業之各種不同領域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性角色,相信您研讀此書後,斟酌本身所需必可使您融會貫通各種工程材料之種類及其特性與特徵。本書適合大學、科大機械、材料及相關工程科系之「工程材料」、「機械材料」課程使用,亦可提供從事於機械、材料、鑄造、熱處理等方面之研究及工程技術人員作研讀之書籍。
本書特色
1、本書是材料科學基礎知識的入門書,全書編輯大綱是材料科學基礎佔四分之三的篇幅,五大類工程材料約佔四分之一,只做概念性的介紹。
2、各種工程材料的各種性能及其應用,是由材料的內部結構所呈現,因此需要研習材料科學基礎知識,才能循序漸進、融會貫通各種工程材料之性能及其應用。
3、工程材料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有時是關鍵性的材料,若能選擇適材適用,將使工業產品價廉物美。
4、本書適合大學、科大、技術學院材料、機械、電機相關科系學生及對工程材料有興趣的工程師研習。
目錄
第1章 簡介
第2章 原子結構與鍵結
第3章 晶體結構
第4章 晶體缺陷
第5章 擴散
第6章 機械性質及測試
第7章 差排與塑性變形
第8章 材料之損壞與分析
第9章 相平衡圖
第10章 相變化
第11章 材料之強化
第12章 腐蝕及材料損傷
第13章 材料之導電性質
第14章 材料之熱、磁、光性質
第15章 電子材料與製程
第16章 陶瓷材料
第17章 聚合體
第18章 金屬材料
第19章 複合材料
第20章 生醫材料
第21章 材料之設計與選用
第22章 材料科技現況與未來
英中名詞對照表
立即查看
工程材料-材料科學基礎篇<高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精華版) (6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以循序漸進的陳述方式,詳盡介紹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的基本概念,內文使用易於瞭解的詞彙,提高初學者的理解能力。
本書主要介紹金屬、陶瓷與聚合物三種材料類型,強調材料結構與性質間之關聯,並以鋼鐵材料為例,探討材料成分、製程、微結構與性質間之關係。
以提問作為開端、闡述學習目標
在每章的開始,以「為什麼要研讀……?」的提問方式作為開場並闡述學習目標,可藉此說明課程主題的重要性,提供讀者在進入章節前應有的認知。
重點內容清楚標示
內文中重要名詞以粗體字標示、重要方程式鋪上底色,並於邊欄處顯示該方程式的重點說明,除方便讀者查詢外,亦可快速掌握學習重點。
重要的材料
本書特別加入「重要的材料」單元。探討熟悉與有趣的材料及應用,幫助讀者建立更清晰、完整的觀念。
總結與重要方程式
各章末均有「總結」單元詳列課文重點與重要方程式,使讀者易於複習記憶,以達到學習目標的效果。
例題與習題
每章均有詳細的例題與豐富的習題供讀者演算練習,問題力求清晰精簡,幫助讀者輕鬆組織內容概念。
【目錄】
1 緒論
2 原子結構與原子間鍵結
3 金屬與陶瓷結構
4 聚合物結構
5 固體中的缺陷
6 擴散
7 機械性質
8 差排、變形與強化機制
9 破壞(失效)
10 相圖
11 相轉變
12 材料之物理性質
附錄 A 國際系統單位(SI)
附錄 B 某些工程材料的性質
附錄 C 選擇工程材料的價格和相對價格
附錄 D 常見聚合物的小分子體結構
附錄 E 一般聚合物材料之玻璃轉換溫度和熔融溫度
附錄 F 選擇性元素之特性
附錄 G 物理常數之值
附錄 H 元素週期表
名詞解釋
中英文索引
立即查看
《中英合售》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allister & Rethwisch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500
售價:
2350
現省:
15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