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 (7版)
人氣推薦!已有20位會員共同選購!!
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第七版)
+作者:許勝雄/彭游/吳水丕等編著
+年份:2022 年7 版
+ISBN:9786269505098
+書號:IE0274
+規格:16開/平裝/雙色
+頁數:592
+出版商:滄海
「科技來自人性」或「顧客導向經營理念」之所謂「使用者中心設計」,若非空泛的行銷訴求,便須憑藉紮實有據的知識基礎予以具體構想實現。
「人因工程」又稱「工適學」,致力於產品或系統的使用者所涉及的人性因素 (即人員之物理、生理、生物力學、心理、社會以及文化等因素) 之研究與應用,俾體現易懂易學、好用好記、提升效率、確保安全、減輕疲勞、增進舒適、激發動機、衛護人性尊嚴等價值。
本書近二十五萬字,穿插圖表二百餘幅,涵蓋豐富、論述精要、結構明晰、深淺適配,可供相關執業人士作為參考書,也適合大專院校「人因工程」課程相關科目採為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人因工程/工適學概說
第二章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工程應用的人體測計
第二篇 人性因素的基礎知識
第四章 人員的感覺歷程
第五章 人員的資訊輸入與處理
第六章 人員的體力活動
第三篇 人機介面的設計問題
第七章 顯示裝置之設計
第八章 語音傳遞系統之設計
第九章 控制裝置之設計
第十章 手工具和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第十一章 作業空間與空間配置
第四篇 環境條件
第十二章 工作場所之照明
第十三章 噪音及其防制
第十四章 氣溫等大氣狀況
第十五章 震動運動與方位知覺
立即查看
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 2000 <三民>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立即查看
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操作手冊 (2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操作手冊(第二版)
作者:黃清賢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0/09/00
ISBN:9789862363386
內容簡介
本書寫作之目的乃提供工廠作業之危害預防措施與評估方式介紹,分別以第1章概論、第2章失誤樹分析、第3章危害與操作性研究、第4章道氏指數、第5章事件樹分析、第6章簡易的風險評估等章節之方式呈現,為了讓學生能深入了解危害分析及風險評估的知識,所以在內容中加入了許多的實例說明及習題,並於附錄提供各項評估可用之數據與工具列表供讀者使用,如附錄一英國標準BS8800附錄D:風險評估(摘要)、附錄二風險控制措施、附錄三危害防範措施(Dow Index,附錄C)、附錄四損失控制檢查表(Dow Index,附錄D)、附錄五系統的失誤樹及故障機率、附錄六設備故障與人為失誤率、附錄七Poisson分配、附錄八NFPT 704 System、附錄九What-IF/Checklist(Nolan, np, 1994) 、附錄十物質係數表等,期望以豐富的內容使讀者再接觸到有關危害分析與防治問題時不至手忙腳亂;而本次改版乃就前版之錯誤進行更正,希望讀者在運用此書時皆能對危害分析此課題有所收穫。
立即查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
ISBN13:9789864301201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陳泓文;曹文馨
裝訂/頁數:平裝/472頁
規格:23cm*17cm*1.4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6/02/20
中國圖書分類:工業組織與管理
內容簡介
本書由台灣省勞工安全衛生協會理事長曹文馨先生及德霖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陳泓文博士合著,結合實務經驗與教學研究,依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所規範之課程內容編寫。
全書共分為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勞動檢查監督相關法規、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之製作、職業災害預防、安全防護、安全管理、危害防止、危害防護等8章,各章章末均有習題,供讀者檢測學習成效。
職業安全衛生不僅關係著勞動者最基本的生存權與工作權的保障,也關係著人力資源的維護、社會的安定及經濟的發展。期使讀者透過本書,落實職業安全衛生政策,提升國內安全衛生水準。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課程做為教材使用,並可協助讀者順利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乙級技術士證照」,同時也可供安全衛生管理工作者與事業單位做為實用的參考書。各章習題解答編於書末,讀者演練後即可自行核對,節省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核對解答的時間,也方便自學讀者研讀。
目錄
Chapter 01 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
1.1 安全衛生法規
1.2 安全設施規則
1.3 衛生設施規則
1.4 教育訓練規則
Chapter 02 勞動檢查監督相關法規
2.1 勞動法規
2.2 安全衛生管理辦法
2.3 健康保護規則
2.4 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暨檢查
Chapter 03 安全衛生管理計畫之製作
3.1 管理規章及工作守則
3.2 職業災害防止計畫
3.3 自動檢查計畫
3.4 勞工健康管理計畫
3.5 教育訓練計畫
Chapter 04 職業災害預防
4.1 安全與職業傷害
4.2 衛生與職業病
4.3 職災調查處理與統計
Chapter 05 安全防護
5.1 測定儀器
5.2 機械安全防護
5.3 電氣安全防護
Chapter 06 安全管理
6.1 危險性機械
6.2 危險性設備
6.3 物料處置
6.4 工作安全分析與觀察
Chapter 07 危害防止
7.1 物理性危害
7.2 化學性危害
7.3 墜落災害
7.4 火災爆炸
Chapter 08 危害防護
8.1 危害性化學品通識
8.2 通風與換氣
8.3 個人防護具
8.4 急救
參考解答
立即查看
物理性作業環境監測─含甲、乙級技能檢定學科試題(第九版)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簡介】
本書為針對物理性作業環境監測證照考試所撰寫之專用書籍,各章皆附有相關考題,書末收錄歷屆試題可供練習並掌握命題趨勢,同時附有解答,方便自學讀者研讀應考。
全書共九章,第一章為物理性作業相關法規,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紹溫濕環境認知、量測儀器評估方法及控制,第五章至第七章介紹噪音之量測儀器、評估方法及控制,第八章至第九章則特別針對通風監測及照度監測,分別介紹其基本概念、實驗步驟及結果討論。
物理性危害因子為職場中普遍存在之危害,包括極端溫濕環境、噪音、振動、採光照明、輻射、異常氣壓等,尤其是高溫危害及噪音危害更常見於勞工之職業病中。為改善物理性作業環境,政府規定該等作業環境需定期委由持有甲級或乙級物理性作業環境監測證照人員實施量測,以作為診斷、評估、改善作業環境之依據,確保勞工之身體健康;因此,物理性作業環境監測相關證照考試,長久以來一直是炙手可熱的證照之一,對於求職或升職,皆有極大的加分效果。
第九版除了更新資訊及勘誤修正外,主要增加111~112 年度相關證照考題、更新資訊,並全面檢視勘誤修正,想要事半功倍、順利取得證照的人,本書絕對是您最佳的選擇。
【目錄】
Chapter 01 物理性危害因子及相關法規
1.1 危害之分類
1.2 物理性危害因子相關法規
1.3 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
1.4 職業安生衛生設施規則衛生相關規定
1.5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習題
Chapter 02 熱危害環境認知
2.1 熱危害環境之認知
2.2 人體與環境間熱交換速率
2.3 熱危害疾病
2.4 熱適應
2.5 溫濕環境評估指標
習題
Chapter 03 熱危害監測及評估
3.1 熱環境監測
3.2 溫度計規格
3.3 綜合溫度熱指數量測注意事項
3.4 監測紀錄
3.5 熱環境監測結果評估
3.6 熱環境監測儀器
3.7 熱環境監測實習
習題
Chapter 04 熱危害環境控制與改善
4.1 高溫作業環境控制
4.2 高溫作業行政管理
習題
Chapter 05 聲音認知
5.1 噪音之定義
5.2 聲音之物理特性
5.3 噪音的種類
5.4 聲音的表示法
5.5 聲音級之定義與特性
5.6 音壓級之相加、相減及平均
5.7 噪音傳播衰減
5.8 頻譜分析
5.9 耳朵構造與功能
5.10 聽力損失特性及聽力損失監測
5.11 響度級
5.12 聽力保護計畫
習題
Chapter 06 噪音監測與評估
6.1 噪音計
6.2 噪音劑量計
6.3 噪音監測方法
6.4 勞工噪音暴露測量監測與計算
6.5 連續性噪音監測
6.6 穩定性噪音監測實習(使用一般噪音計Quest 2400)
6.7 變動性噪音監測實習(使用劑量計Quest Micro-15)
6.8 衝擊性噪音的監測實習
6.9 噪音頻譜分析實習
習題
Chapter 07 噪音控制
7.1 噪音工程控制基本原則
7.2 吸音及吸音率
7.3 遮音控制
7.4 防音牆之遮音控制
7.5 振動衰減
7.6 振動絕緣
7.7 防音防護具的選擇
習題
Chapter 08 通風監測
8.1 通風監測目的
8.2 局部排氣
8.3 術語解釋
8.4 進氣口與排氣口風量之測定
習題
Chapter 09 照明監測
9.1 照明監測之重要性
9.2 良好採光及照明之要件
9.3 監測策略
9.4 輝度監測
9.5 監測目的及監測方法
習題
附錄
附錄一 基本名詞定義
附錄二 民國108~112 年甲、乙級物測學科測驗試題及解析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化學性作業環境監測: 含甲、乙級技能檢定學科試題 (9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化學性作業環境監測:含甲、乙級技能檢定學科試題
ISBN13:9789864309344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陳淨修
裝訂/頁數:平裝/317頁
規格:26cm*19cm*1.6cm (高/寬/厚)
重量:668克
版次:第九版
出版日:2023/07/15
內容簡介
本書乃是作者集結教授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監測之教學心得,及搜索相關資訊、濃縮重點摘要後加以整理成書,能符合報考工礦衛生技師證照之讀者需求,且能協助讀者掌握考照訣竅,於考場上無往不利。
全書共7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化學性作業環境測定相關法規開始,做為學習的基礎。後續各章分別介紹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之規劃及容許濃度之觀念、採樣前之準備及所需之採樣設備與組合以及流率校正方法、氣態污染物及粉狀物的現場採樣及結果評估、標準分析參考方法及所需儀器設備與原理、直讀式儀器之原理及操作,兼顧理論與實務。每章章末皆附有歷屆高考專技及甲級衛生管理師證照的考古題,可讓讀者充分練習,同步適應各式題型。
作業環測人員是目前就業市場的搶手貨,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監測及其實驗更是職業安全衛生系所有同學必修的兩門科目。因為,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是施行職業衛生管理的一個必要步驟,沒有實施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事業單位就無法擬定適切的衛生管理策略,保護勞工健康。
各章章末習題為問答題,需讀者自行從書中歸納整理解答,出版者及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書末附錄收錄歷屆高考專技及甲級衛生管理師證照的考古題,並附解答,可讓讀者充分練習,同步適應各式題型。
第九版除了依據最新職安法的修訂進行資料更新之外,新增了近3年化測甲、乙級證照學科試題及解析供為練習之用。相信本書在手,勝券在握,職安之路將無限寬闊。
目錄
Chapter 01 勞工作業環境監測相關法規
1.1 前言
1.2 職業安全衛生法
1.3 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
1.4 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
1.5 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預防標準
1.6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1.7 危害性化學品評估及分級管理辦法
習題
Chapter 02 化學性危害因子與作業環境監測
2.1 化學性危害因子概論
2.2 作業環境監測的意義
2.3 作業環境監測計畫
2.4 容許濃度之認識與運用
2.5 現行法定容許暴露標準
2.6 生物偵測
習題
Chapter 03 採樣技術
3.1 採樣目的
3.2 採樣前初步調查
3.3 採樣規劃
3.4 採樣準備
3.5 流率校準
習題
Chapter 04 氣狀有害物之採樣
4.1 前言
4.2 影響捕集效率之因素
4.3 採樣技術
4.4 目前常用之採樣系列組合
4.5 空白樣品
4.6 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濃度之估算
4.7 採樣實務
4.8 監測實施問題研討
習題
Chapter 05 粒狀物之採樣分析
5.1 捕集方法概要
5.2 監測方法之種類
5.3 粒狀物之特性
5.4 粒狀污染物的捕集原理
5.5 粒狀污染物的採樣方法
5.6 採氣體積、流率之決定及樣品之保存、運送
5.7 採樣實務
5.8 監測實務問題研討
習題
Chapter 06 儀器分析
6.1 標準分析參考方法
6.2 採樣方法
6.3 儀器分析原理及功能
6.4 氣相層析儀
6.5 高效率液相層析儀
6.6 離子層析儀
6.7 原子吸收光譜儀
6.8 分光光度儀
6.9 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
6.10 紅外光光譜儀
6.11 X-光繞射分析
6.12 位相差顯微鏡
習題
Chapter 07 直讀式儀器
7.1 概說
7.2 檢知管法
7.3 可燃性氣體與蒸氣監測器
7.4 氧氣監測器
7.5 一氧化碳監測器
習題
附錄
附錄一 模擬選擇題
附錄二 108年3月甲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三 108年11月甲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四 108年3月乙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五 109年3月甲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六 109年11月甲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七 109年3月乙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八 110年3月甲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九 110年3月乙級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十 111年3月甲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十一 111年3月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十二 112年3月甲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附錄十三 112年3月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科測試試題
立即查看
健康風險評估:科學決策之基礎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健康風險評估:科學決策之基礎
ISBN13:9789864306725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吳焜裕
裝訂/頁數:平裝/298頁
規格:26cm*19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0/12/18
中國圖書分類:預防醫學與保健
內容簡介
本書由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吳焜裕教授編著,主要介紹執行一份專業評估可能用到的基本知識、假設、與觀念、和評估結果可能含的不確定性,希望讀者能從本書學習到釐清一份風險評估報告的優缺點、科學資訊的限制、與可能改善之道。
本書共分為9章,以健康風險評估的定義為起始,循序說明危害物質、致癌物質、非致癌物質的評估,及劑量效應、暴露、風險特性化,至食安與環境的健康風險評估原則。各章章末附練習題,可供讀者複習並掌握重點,各章習題分為問答題、選擇題、是非題三類,除問答題須由讀者自行從該章內容歸納整理作答之外,選擇題與是非題均於書中提供解答。
近年來,健康風險已成為國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與健康相關議題,不論是社會大眾關心的環境保護(環保)或是食品安全(食安)相關的議題,為何民眾會關心呢?關心什麼呢?做環保或是食安最終的目的為何?風險評估與管理架構之目的,就是希望整合當時汙染物或有害物質的最佳科學資訊,預測這些物質未來危害人體的可能性,供作制定政策或法規的參考,以維護民眾的健康。也就是希望決策者能根據最佳科學資訊提前部署,以達到對疾病決戰境外的預防目標。
本書根據目前國際上執行健康風險評估常用的方法,並參酌教學課程需求撰寫而成,為配合教學時數,內容力求精簡扼要,未完整囊括目前國際所使用的各種評估方法。此外,風險評估為一持續改善過程,國際風險相關的學術界與美國環保署都持續進行研究,改善現有評估方法並降低評估的不確定性,以提升政策決策品質。因此,對新評估方法感興趣的讀者,研讀本書打下基礎後,須持續追蹤美國NRC、與環保署出版的書籍與規範。
目錄
Chapter 01 健康風險評估導論
1-1 健康風險評估的需求
1-2 風險的定義
1-3 健康風險評估簡介
1-4 健康風險評估的爭論議題
1-5 健康風險評估的未來發展趨勢
1-6 健康風險評估在國內的應用
Chapter 02 用於風險評估的毒理學資訊
2-1 前言
2-2 常用毒理試驗數據
2-3 不良效應的劑量效應關係簡介
2-4 化學物質的代謝
2-5 基因毒性與致癌性
2-6 常用的毒理資料庫
Chapter 03 鑑定致癌物質
3-1 前言
3-2 致癌風險評估發展歷史
3-3 利用流行病學數據鑑定致癌物
3-4 根據動物試驗數據鑑定致癌物質
3-5 建構作用模式
3-6 致癌物質的分類
Chapter 04 鑑定非致癌物
4-1 前言
4-2 利用人體研究結果鑑定化學物質對人的不良效應
4-3 根據動物實驗數據鑑定化學物質潛在對人的不良效應
4-4 根據MOA判斷在動物身上觀察到的不良效應與人體相關性
4-5 非致癌物質的分類
Chapter 05 劑量效應關係評估
5-1 前言
5-2 劑量效應關係評估簡介
5-3 傳統的非致癌性的劑量效應關係評估
5-4 致癌風險評估的劑量效應評估
5-5 基準劑量法簡介
5-6 利用基準劑量法估算致癌係數
5-7 利用基準劑量法估算安全劑量與其他應用
5-8 不同年齡層的加權
5-9 使用基準劑量軟體的簡介
Chapter 06 暴露評估
6-1 前言
6-2 暴露評估基本觀念
6-3 定量評估的方法
6-4 利用監測數據進行暴露評估
6-5 利用模式模擬執行暴露評估
6-6 暴露因子
Chapter 07 風險特性化
7-1 前言
7-2 簡易風險估算
7-3 機率風險評估
7-4 不確定性分析
7-5 構成一份優質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書的要件
Chapter 08 食品安全評估
8-1 前言
8-2 推估食品中有害物質的安全攝取量
8-3 估算食品中有害物質最高殘留量
8-4 不同殘留量代表不同的意義
8-5 以三聚氰胺為例
Chapter 09 環境健康風險評估
9-1 前言
9-2 COPCs 的排放與洩漏評估
9-3 傳輸模擬與暴露評估
9-4 估算風險
9-5 風險的不確定性與限制
立即查看
環境生態學(第四版)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環境生態學
ISBN13:9789864309146
出版社:新文京開發出版
作者:朱錦忠;陳德治
裝訂/頁數:平裝/337頁
規格:26cm*19cm*1.7cm (高/寬/厚)
重量:749克
版次:4
出版日:2023/04/20
中文圖書分類:生態學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的完整介紹環境生態學的概念,用生活化的方式介紹生態學中的各項內涵,其中專章介紹台灣生態環境,讓讀者更能切身感受維護與珍愛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重要性。除了適合做為大專院校的課程教材,對於一般大眾讀者而言,也是充實知識、培養正確環保概念的優良讀物。
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緒論,介紹生態學的意義、類別、學習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探討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3章與第4章分別闡明族群的形成與特質、群落的構造與特質;第5章到第7章依序闡述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第8章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生態;第9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態倫理的意義,以及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並以「從心出發」做為全書結語。
作者有鑑於「生態學」目前大多數教科書為國外著作的翻譯本,學生們認識了全球的環境問題,卻不了解台灣在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編寫這本《環境生態學》時採取「立足鄉土,放眼全球」的角度,運用生活經驗中可察覺的事例來說明,以各個獨立的章節來介紹台灣的生態,並輔以國外的案例,藉此開闊視野,使讀者能全面性的掌握生態問題與危機,建立全球性的概念。
書中輔以許多作者自己拍攝的精美圖片,提高讀者學習興趣。各章章末編有【摘要整理】可幫助讀者提綱挈領掌握學習要點,【思考與討論】則可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探索,同時也可做為課堂中師生互動、討論的題材。
第四版敦聘陳德治老師依最新資料加以更新、修訂,在各章增加了許多結合學理與實際案例的【專題】,讓讀者有更切身的體會,並在章末設計選擇題題型的【課後練習】,方便讀者自我檢測學習成果。此外,因應最新教學需求以及越來越多的自學讀者,第四版在書末提供選擇題的答案與思考與討論題的參考解答。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生態學的意義
1-2 生態學的類別
1-3 學習生態學的目的
專題1A 生物獲取營養的方式
專題1B 坎坷的保育之路
1-4 研究生態學的方法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2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2-1 內在環境
專題2A 荷花和睡蓮的睡眠律動
2-2 外在環境之一:非生物性環境
2-3 外在環境之二:生物性環境
專題2B 西施舌事件
2-4 環境對生物的限制
2-5 生物對環境的耐受性
2-6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3 族群的形成與特質
專題3A 生物相
3-1 族群的成因
3-2 族群的成長
3-3 族群的調節
3-4 族群的波動
3-5 評估族群的指標
3-6 族群的狀態
3-7 族群與空間的關係
3-8 動物族群的行為
專題3B 黑面琵鷺
專題3C 費洛蒙
專題3D 擬傷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4 群落的構造與特質
4-1 生物群落的通性
4-2 植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專題4A 臺灣的楓葉為何不紅
4-3 動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專題4B 埃及聖䴉─埃及神話智慧之神落難臺灣
專題4C 吳郭魚的引進與影響
專題4D 珊瑚礁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5 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
5-1 生態系的組成
5-2 生態系的基本特質
5-3 生態系的生產作用
5-4 生態系的消費作用
專題5A 紅樹林
5-5 生態系的能量流動
5-6 生態系的分解作用
5-7 生態系的物質循環
5-8 都市生態系
專題5B 都市熱島效應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6 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
6-1 生態平衡的特質
專題6A 體型大小與表面積/體積比
6-2 生態系的調節機制
6-3 生態失調的徵兆
6-4 現存的生態失調問題
專題6B 綠牡蠣事件
專題6C 海域石油汙染
專題6D 鎘米事件
專題6E 輻射屋事件
專題6F 祕雕魚事件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7 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育
7-1 汙染物與汙染源
7-2 汙染防治工作
7-3 環境保護措施
專題7A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
7-4 自然資源保育
專題7B 達娜伊谷封溪護漁行動
專題7C 櫻花鉤吻鮭的復育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8 臺灣的生態
8-1 臺灣的地理位置
8-2 臺灣的地理環境
8-3 臺灣的林相
8-4 臺灣的動物
8-5 臺灣的國家公園
專題8A 珍貴的砂島
8-6 臺灣的自然保留區
8-7 臺灣的生態保育機構及相關法規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9 結論:生態倫理的重整
9-1 生態倫理的意義
9-2 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
9-3 從心出發
摘要整理
課後練習
思考與討論
習題解答
索引
立即查看
化粧品安全性評估與風險管理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成為一位稱職的化粧品安全評估師
臺灣唯一專論「化粧品安全評估」工具書
從國內外化粧品業界的管理規範及應用趨勢切入,透過毒理學、量化風險、痕量物質、天然來源原料等方面,深入理解化粧品安全性評估與風險管理的重要元素,佐以豐富範例實際演練,使您掌握化粧品安全評估的意涵並可順利應用;介紹化粧品安全評估師的專業與職守,以及相關化粧品安全評估報告撰寫要點,使您成為一位專業而稱職的化粧品安全評估師。
改版重點
.依歐盟及國內化粧品相關最新法規及標準修訂,貼近業界實務。
.各章範例新增與更新。
.大幅增修化粧品安全性評估各項參數與評估方式的介紹。
【目錄】
Chapter 1 化粧品品質與風險管理原理
Chapter 2 化粧品安全評估應具有之毒理學基礎
Chapter 3 量化風險
Chapter 4 痕量物質之評估
Chapter 5 天然來源原料之評估
Chapter 6 化粧品安全評估師之專業與職守
Chapter 7 安全評估之建議格式
範例彙總
附錄
立即查看
土壤地下水污染場址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挑戰與機會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