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5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 系列名:研究方法叢書 ISBN13:9789862983713 出版社:揚智文化 作者:王雲東;呂傑華 裝訂/頁數:平裝/512頁 規格:23cm*17cm*2.3cm (高/寬/厚) 重量:747克 版次:4 出版日:2021/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本書係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觀念,並舉出本土的具體實例加以說明如何應用。此外,本書於每章最後均附上「解釋名詞」與「考古題舉例」,希望能讓讀者對於若干社會研究方法的專有名詞有更精簡扼要的瞭解,同時也能瞭解到目前國內各項相關考試的出題趨勢。 目錄 詹 序 i 三版序 iii 四版序 v Part 1 導 論 1 Chapter 1 社會研究方法的屬性與研究倫理 3 第一節 前言 4 第二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科學屬性 4 第三節 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倫理 6 Chapter 2 理論、概念與變項 15 第一節 理論 16 第二節 概念 18 第三節 變項 18 Part 2 研究設計 29 Chapter 3 問題的形成與假設 31 第一節 前言 32 第二節 研究問題的來源 33 第三節 社會研究設計的分類 35 第四節 假設 40 Chapter 4 文獻探討與搜尋 57 第一節 文獻探討的目的與功能 58 第二節 如何找資料(文獻) 59 第三節 如何撰寫文獻探討 60 第四節 如何撰寫註釋與參考文獻 64 Chapter 5 變項的操作型定義與測量 67 第一節 操作型定義 68 第二節 測量與測量尺度 68 第三節 測量誤差 76 第四節 信度 80 第五節 效度 83 第六節 信度和效度的關係 86 Chapter 6 建構測量工具 103 第一節 問卷問題的設計 104 第二節 問卷的型式與結構 110 第三節 總加量表設計的方式 116 第四節 總加量表的鑑別力分析 119 第五節 問卷設計的預試 122 Chapter 7 抽樣 129 第一節 前言 130 第二節 抽樣的概念與術語 130 第三節 隨機抽樣 134 第四節 非隨機抽樣法 140 第五節 如何決定樣本大小 142 Part 3 研究方法 161 Chapter 8 不同研究方法之分類與比較 163 第一節 不同研究方法的分類 164 第二節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166 第三節 量化與質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比較 173 Chapter 9 調查研究法 185 第一節 調查研究的定義、內容、用途與適合採用調查研究法的主題 186 第二節 調查研究的類型 187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步驟 195 第四節 如何提高有效問卷的比率(回答率、回收率) 197 Chapter 10 實驗研究法 207 第一節 實驗研究法的定義與分類 208 第二節 實驗研究的特質(元素) 210 第三節 實驗設計(研究設計)的定義與標準 212 第四節 影響實驗設計(研究設計)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的因素 213 第五節 一般常見的實驗設計類型 221 Chapter 11 單案研究設計 241 第一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意義 242 第二節 基線期與干預期 243 第三節 單案研究設計蒐集資料的來源與優缺點 246 第四節 單案研究設計的類型 248 Chapter 12 評估研究法 263 第一節 評估研究的意義與歷史發展 264 第二節 評估研究的種類 265 第三節 評估的目的與評估者的角色 273 Chapter 13 深度訪談法 281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的意義與特質 282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的類型 284 第三節 深度訪談進行前的準備工作 286 第四節 深度訪談正式進行時的注意事項 293 第五節 訪談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295 Chapter 14 焦點團體訪談法 303 第一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之意義與特性 304 第二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適用情境 306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實施階段與注意事項 307 Chapter 15 參與觀察法 319 第一節 觀察法的意義和分類 320 第二節 參與觀察法之特質與類型 321 第三節 參與觀察法的適用情境 325 第四節 參與觀察法的實際運用步驟 326 Chapter 16 行動研究法 335 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的意義與特性 336 第二節 行動研究法的類型 339 第三節 行動研究者應具備的條件與行動研究之實施程序 341 Chapter 17 德菲法 345 第一節 德菲法的意義與特性 346 第二節 德菲法的優缺點與適用條件 347 第三節 德菲法的實施步驟 349 Part 4 研究方法 355 Chapter 18 量化資料處理 357 第一節 資料的登錄 358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的分析與解釋 364 第三節 推論性統計的分析與解釋 369 Chapter 19 次級資料分析 415 第一節 次級資料分析法的定義、重要性與使用時的應注意事項 416 第二節 次級資料分析法的執行步驟與應用實例 417 Chapter 20 質性資料處理 425 第一節 質性研究樣本資料的呈現 426 第二節 質性資料分析的種類與步驟 428 Part 5 撰寫報告 443 Chapter 21 社會科學研究計畫的撰寫 445 第一節 研究計畫的功能 446 第二節 社會科學研究計畫的格式 447 Chapter 22 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與研究論文的撰寫 467 第一節 社會科學研究報告與學位論文的格式與說明 468 第二節 社會科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的格式與說明 472 參考文獻 47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質性和量化方法的應用 原文書名:Social Work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作者:Neuman/ Kreuger 翻譯:劉夢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9571187815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國際社會工作學生的教材,它涵蓋了社會公作研究中的各種方法,同時,也整合了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的最新研究。 什麼是社會工作研究?社會工作研究與社會學研究的區別是什麼?社會工作研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關係如何?社會工作研究中的倫理與權力關係是怎樣的?社會工作研究的方法是什麼?社會工作研究的結果如何呈現? 本書涉及基本的研究方法論的內容,如社會工作者在科學和知識的建構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社會工作理論和研究之間的關係,同時介紹了實證主義、詮釋主義和批判的視角。書中還包含了關於研究倫理和研究過程中的權力關係的分配問題,內部評審委員會的作用,社會工作多元視角的實踐案例,以及賦權研究等。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 ISBN13:9789866624940 替代書名: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W. Lawrence Neuman 譯者: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 裝訂/頁數:平裝/774頁 規格:26.5cm*20cm*3.1cm (高/寬/厚) 版次:2版5刷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研究法 內容簡介 在這本備受推崇的著作裡,作者以全面而且均衡的方式介紹了社會研究中的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取向,並且也強調了結合各種不同取向所能帶來的益處。本書中亦包含了數十個來自於實際研究的新範例,能夠幫助讀者瞭解各種概念以及研究方法。 「對於任何一位作者而言,要同時詳細地檢視質化以及量化研究方法,都是一項費力而艱鉅的任務。然而,本書作者卻漂亮地完成了這項任務,不但在整本書中以均衡的份量來分別討論這兩種研究方法,而且也突顯出這兩種研究方法相互重疊以及彼此歧異之處。」 ─雷提克(Bethany L. Letiecq)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 如果想知道為什麼你應該購買這本新版的《當代社會研究法》,以下是五個你非買不可的好理由! 1. 在整本書裡,作者已經加強以及擴充了關於更廣泛的社會研究方法論議題的討論內容,而不 只是狹隘地探討各種研究技術的應用方式而已。其中包括了整合量化以及質化取向、把社會研究置入於更大的科學事業的脈絡之中、以及解釋文化與文化信念對於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關聯性。 2. 作者更新了關於社會研究各種認識論基礎的討論內容,並且在其中加入了出現在近期文獻中的新議題以及新觀念。 3. 作者的寫作方式能夠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於內容當中,因為作者強調了讀者作為研究者的身分,而且也把讀者放置於一個決策制訂者的位置上。除此之外,本書中有數個章節的開頭部分都是一項研究,而且在整個章節內容中都會一再提及該項研究,以作為證明某些概念的實際例子。在內文中的各種圖形、表格、範例、補充資訊等等,則依據主要的類型來重新加以組織,而且圖形也變得更為清晰易懂。 4. 關於社會科學裡的個案研究方法,本書已經增加了相關的討論內容,而且也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說明。此部分內容目前包含了個案研究對於建立理論的重要性,並且也增加了在文獻當中所提到的關於個案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5. 本書第九章「實驗研究」以及第十章「調查研究」的內容,都已經大幅度地增加了最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內容。第九章的新特色之一,是更為強調理論在實驗研究中的重要性,而第十章裡則增加了在調查研究中各種可能的誤差來源,以及在調查訪談中的最新發展,其中包括對於認知訪談的說明與解釋。 目錄 第1部分 基礎 第1章 為什麼要進行研究? 1 社會科學研究之外的其他選擇 3 研究的內涵:科學化的取向 11 社會研究的類別 23 研究過程的步驟 25 為什麼要學習進行社會研究的方法? 32 結論 33 第2章 社會研究的主要類別 35 研究的運用與讀者群 37 研究的目的 53 個案內或是跨個案研究 57 單一時間點或是多重時間點 62 資料蒐集技術 65 結論 73 第3章 理論與研究 75 什麼是理論? 77 社會理論與意識型態 79 社會理論的組成部分 84 結論 120 第4章 方法論的意義 123 哲學基礎 124 三種取向 128 實證主義社會科學 130 詮釋取向社會科學 138 批判取向社會科學 148 女性主義以及後現代研究 160 結論 163 第5章 如何回顧文獻以及進行合乎倫理的研究 169 文獻回顧 170 社會研究中的倫理 195 結論 219 第2部分 規劃以及準備 第6章 研究設計的策略 223 三角檢證法 224 研究的質化以及量化取向 226 質化設計議題 238 量化設計議題 243 結論 261 第7章 質化與量化測量 267 測量的必要性 268 量化以及質化測量 270 測量的過程 271 信度與效度 279 量化測量指引 292 量表與指數 298 結論 315 第8章 質化與量化抽樣 319 進行抽樣的理由 319 抽樣策略 321 結論 357 第3部分 量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9章 實驗研究 363 適當的技術 364 實驗簡史 367 隨機分派 371 實驗設計的邏輯 375 內在與外在效度 386 實際的考量 398 實驗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 399 與倫理有關的議題 400 結論 402 第10章 調查研究 405 調查研究的歷史 406 調查研究的邏輯 409 建構問卷 411 調查的類型:優點與缺點 443 調查訪談 450 合乎倫理的調查 462 結論 463 第11章 非反應式研究以及次級分析 469 非反應式研究 470 內容分析 473 現存的統計數據╱文件 483 調查資料的次級分析 490 推論的議題以及理論考驗 498 倫理的考量 499 結論 499 第12章 量化資料分析 503 資料處理 504 單變項的結果分析 507 雙變項的結果分析 517 超過兩個變項 532 推論統計 540 結論 545 第4部分 質化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13章 田野/實地研究 549 瞭解田野/實地研究 550 田野/實地研究訪談 590 資料品質 598 田野/實地研究中的倫理兩難困境 601 焦點團體研究 603 結論 605 第14章 歷史比較研究 611 歷史比較研究簡史 613 適合歷史比較研究的研究問題 613 歷史比較研究的邏輯 615 進行歷史比較研究計畫的步驟 625 歷史脈絡中的資料以及證據 630 比較研究 641 歷史比較研究中的同義議題 659 倫理 663 結論 664 第15章 質化資料分析 669 資料分析方法的比較 670 編碼以及概念形成 673 質化資料的分析策略 683 其他的技術 703 結論 712 第5部分 與他人溝通 第16章 撰寫研究報告以及社會研究的政治 717 研究報告 718 社會研究的政治 739 客觀性以及價值中立 756 結論 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