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
書名:金融機構管理概論
作者:謝劍平
出版社:智勝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9864570416
內容簡介
十年前,全世界各國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及證券業者均重創於美國次級房貸問題引發的金融危機,一時之間,各國銀行消金、企金違約四起(信用風險)、金融機構資金凍結資產無法處分(流動性風險)、股市債市又崩盤(市場風險),新興國家貨幣劇貶(匯率風險)、歐美日中央銀行聯手降息(利率風險),金融機構之監管遂再受熱議。2017年,台灣保險業外幣投資部位對總投資金額占比達64%,龐大的債券部位受到美國聯準會升息以及新台幣兌美元強勢升值、利率風險與匯率風險雙重夾擊下,匯兌與評價損失、資本緩衝空間均倍受考驗。
此外,為因應金融科技以及網路金融的興起,傳統金融機構如何掌握新商機也成為重要課題。本書將秉持「本土化、新觀念」的精神,同時搭配「即席思考」、「牛刀小試」、「金融頻道」及「金融新視野」等單元,提供讀者最佳的學習效率。
目錄
第一篇 金融機構
CH1 金融機構概論
CH2 金融控股公司、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
CH3 證券商與期貨商
CH4 共同基金與對沖基金
第二篇 風險衡量與管理
CH5 金融機構的經營與風險
CH6 利率及匯率風險管理
CH7 市場風險管理
CH8 信用與流動性風險管理
CH9 金融機構的監督與管理
立即查看
金融機構管理(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8/E) (8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金融機構管理(第八版)
原文書名:Saunders/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 8e
作者:Anthony Saunders, Marcia Millon Cornett
翻譯:謝德宗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7/06/23
ISBN:9789863413547
內容簡介
Saunders和Cornett兩位教授合著的《金融機構管理》(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A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一書除深入探討各種類型金融機構的業務內容外,主要針對金融機構營運風險來源、風險衡量與分析方法,以及如何管理與接受監理模式進行深入探討。
一、介紹現代金融機構經理人如何在控制風險下增加報酬,使兩者達到最佳、或最有利的平衡。
二、涵蓋信用風險模型、產品和區域多樣性,並探討電子科技和網路對金融服務業的衝擊。
三、提供國際化觀點,融入與課程相關的全球性議題。
四、章節內範例,提供數字上的實際示範。
立即查看
金融機構管理:理論與實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金融機構管理:理論與實務
作者:王健安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1/16
ISBN:9789865668679
內容簡介
本書以「商業銀行」為各類金融機構的核心,說明其管理特性著重在「政府的監督管理(金融穩定)」與「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而非以「股東價值極大化」為管理目標。
清楚的理論架構:每章均有樹狀結構圖,以問句的形式標示出關鍵重點字詞,並與每章結束前之「重點彙整與提醒」對應。
與財金實務的密切結合:介紹最新的銀行治理與法令遵循、金融科技、監理沙盒、金融消費保護等趨勢,並以央行、金管會或銀行網站發布的資訊為印證相關理論的基礎。
豐富的課後習題:基礎的選擇題以各類金融機構或委託測驗單位的相關考題為主,進階的問答題則是更新數據以及解讀財金新聞等深度思考的訓練。
本書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並兼顧各種金融考試的趨勢,為教學與準備相關金融考試的適合參考書籍。
目錄
第壹篇 金融機構管理大環境的介紹
第01章 金融機構的範圍界定與其管理決策有何特別之處?
一、金融機構是指提供哪些金融服務的公司?
二、管理金融機構的什麼決策?金融監理常說銀行的風險管理很重要,難道追求獲利不重要嗎?
三、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提供的特殊功能與重要性
四、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2章 如何表達與評估金融業營運活動的成果?來自商銀財報分析的觀點
一、認識商銀財報所表達的重要資訊:從辨識風險來源的觀點切入
二、財務比率的分析:銀行VS.一般公司,有何特殊之處?
三、其他非銀行之金融業的財務報表重點解讀
四、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3章 臺灣金融產業的體制與經營環境: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跨國不同金融體制的系統性分類:臺灣定位在哪?
二、金融環境的動態變化與未來發展
三、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4章 金融業的職涯規劃、企業社會責任與行為守則
一、有哪些金融相關職涯可選擇?其需要的資格與證照為何?
二、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從業人員的行為準則
三、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貳篇 金融監理機關架設的三道風險管理防線
第05章 第一道防線:相對自主與定期審視之備抵呆帳的提撥
一、網路提供備抵呆帳提撥的相關資訊有哪些?該如何解讀?
二、決定放款後的動態評價:放款真的無法回收時,後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三、提撥多少備抵呆帳才足夠?不同觀點的考量
四、其他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之準備概念:以保險、證券、票券為例
五、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6章 第二道防線:強制性的風險性資本適足率
一、為什麼風險性資本適足率位居第二道防線?資本與適足的意義為何?資本適足為什麼是一件重要的事?
二、銀行的財報如何揭露風險性資本適足率?又該如何解讀?
三、Basel I (Revised)→Basel II→Basel III→Next?(會有止境嗎?)
四、知道風險性資本適足率的定義後如何應用?
五、其他非銀行之金融機構的RBC規範
六、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7章 危機預警與第三道的存款保險和金融重建基金之防線
一、危機前的金融預警系統:金融檢查與場外監控
二、銀行危機當下的處理機制
三、銀行危機後的處理機制
四、非銀行的其他金融機構之第三道防線
五、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參篇 銀行個體的風險管理決策
第08章 認識金融市場的各種利率與解讀其動態變化
一、市場存在哪些不同形式的利率?
二、放款等固定收益型商品的定價
三、利率走勢的預測與應用
四、使用貨幣的價格稱「利率」,那「貨幣的數量」指什麼?
五、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09章 信用風險的辨識、衡量與管理
一、辨識信用風險的來源與基本的徵信原則:企金VS.消金
二、量化信用風險的工具
三、信用風險的管理
四、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10章 利率變動導致銀行收益的變動與流動性風險
一、財報如何表達?解讀的理論依據為何?後續又該如何管理?
二、流動性管理
三、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11章 利率變動導致銀行淨值的變動與價格風險
一、到期日模型
二、存續模型
三、市場風險的揭露與管理
四、重點彙整與提醒
第12章 金融風暴與證券化等創新活動
一、從2007 年美國次級房貸事件看金融環境的演變與各類風險的互動性
二、從本土過去金融危機事件看經營環境的問題核心
三、重點彙整與提醒
立即查看
(舊版)國營事業金融機構 企業管理含管理概論奪分攻略(第二版) <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
國營事業金融機構 行銷管理奪分攻略(第二版) <鼎茂>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