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6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如果說有哪個城市能夠一代人時間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國際大都市,深圳則當之無愧;倘若再加上從一片貧瘠的科技沙漠中培育出一大批享譽世界的領軍企業進而成為創新綠洲,深圳亦實至名歸;若是再疊加一個從“第三世界”的計劃經濟為起點轉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經濟優等生,深圳恐怕絕無僅有。深圳這種獨特的現象,應如何來理解和總結? 本書以中國改革開放後逐步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為時代背景,以時間線的方式將深圳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史上重要的裏程碑事件串聯,從深圳科技產業與全球同頻共振的發展圖景中撥開重重雲霧,對深圳科技創新的發展路徑和底層邏輯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出深圳科技創新在全國乃至全球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原因,也為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親密鄰居、同樣探尋科技創新發展之路的香港提供一些經驗或教訓的借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深圳科技“繁花”是如何綻放的?本書將為您提供系統的分析。 該書也是一本深圳乃至整個中國探索發展路徑的重要資料梳理,具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 【目錄】 序幕:改革開放............................................................................................... 1 第一節 “二戰””改變的世界............................................................. 2 第二節 信息技術革命............................................................................. 6 第三節 全球化與全球價值鏈............................................................... 19 第四節 鄧小平與改革開放................................................................... 28 結 語....................................................................................................... 33 第一幕:深圳特區(1980-1992).............................................................. 35 第五節 袁庚選擇蛇口........................................................................... 35 第六節 闖將梁湘................................................................................... 39 第七節 貿易賺取第一桶金................................................................... 46 第八節 架構師李灝............................................................................... 52 第九節 諸侯........................................................................................... 60 第十節 賽格引領................................................................................... 69 第十一節 香港人................................................................................... 73 第十二節 跨國公司............................................................................... 79 第十三節 打工妹................................................................................... 81 第十四節 創業潮................................................................................... 84 第十五節 華爲與中興........................................................................... 87 第十六節 貿工技路徑........................................................................... 92 結 語................................................................................................. 94 第二幕:市場經濟(1992-2001).............................................................. 95 第十七節 鄧小平南巡........................................................................... 95 第十八節 厲有爲與李子彬的“科技興市”戰略............................... 98 第十九節 新舊兩個“22條”............................................................ 107 第二十節 深圳高新區......................................................................... 109 第二十一節 高交會............................................................................. 111 第二十二節 深創投............................................................................. 114 第二十三節 厲有爲與胡鞍鋼之爭..................................................... 119 第二十四節 華爲崛起......................................................................... 123 第二十五節 彩電大戰......................................................................... 129 第二十六節 港資北上與台資西進..................................................... 132 第二十七節 沃爾瑪入深..................................................................... 134 第二十八節 香港回歸與亞洲金融危機............................................. 136 第二十九節 全球科網泡沫與深圳金融業低潮................................. 139 第三十節 騰訊初創業....................................................................... 144 第三十一節 深圳版國企改革............................................................. 147 結 語........................................................................................... 149 第三幕:全球化(2001-2012)................................................................ 151 第三十二節 中國加入WTO............................................................... 152 第三十三節 華爲走向全球................................................................. 153 第三十四節 臺灣代工模式將全球ICT産業鏈引入大陸................. 158 第三十五節 成爲大陸印刷電路板重要基地..................................... 162 第三十六節 郭台銘與富士康............................................................. 164 第三十七節 從“嶺南才子”到産業專家的于幼軍......................... 167 第三十八節 筆記本電腦終未興盛..................................................... 172 第三十九節 芯片爭奪戰..................................................................... 174 第四十節 高新技術産業帶............................................................... 184 第四十一節 李鴻忠時期深圳區域創新體系的建立......................... 187 第四十二節 劉應力與深港創新圈..................................................... 193 第四十三節 創業板與金融業復蘇..................................................... 201 第四十四節 産業適度重型化探索..................................................... 207 第四十五節 〇八全球金融風暴與深圳房價第一次暴漲................. 210 第四十六節 “騰籠換鳥”與深圳製造業外遷................................. 213 第四十七節 蘋果智能手機革命與富士康“果鏈”......................... 215 第四十八節 面板産業崛起:TCL華星光電賭局............................ 220 結 語........................................................................................... 224 第四幕:創新之都(2010-2020)............................................................ 226 第四十九節 前海與蛇口..................................................................... 226 第五十節 創新金融中心與科技産業中心的關係............................. 233 第五十一節 大疆寓言......................................................................... 243 第五十二節 華爲手機的輝煌............................................................. 249 第五十三節 深圳四大“神企”......................................................... 254 第五十四節 華强北盛與衰................................................................. 277 第五十五節 “雙創”與孵化器、加速器......................................... 296 第五十六節 深圳高等教育“大爆炸”............................................. 302 第五十七節 南科大創立..................................................................... 307 第五十八節 從“職業教育的清華”到深圳技術大學..................... 317 第五十九節 從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到深圳理工大學......................... 320 第六十節 深圳爲什麽要建立科學系統............................................. 322 第六十一節 孔雀計劃......................................................................... 328 第六十二節 深圳的知識産權覺醒..................................................... 333 第六十三節 第二波房價暴漲以及深圳是否必須留住製造業......... 340 第六十四節 “深莞惠成長三角”..................................................... 347 第六十五節 全球創新城市................................................................. 354 第六十六節 深圳不是硅谷................................................................. 360 結 語........................................................................................... 372 尾聲:新時代(2018-).......................................................................... 374 第六十七節 中美脫鈎......................................................................... 375 第六十八節 “泛南亞”(南亞+東南亞)供應鏈......................... 380 第六十九節 外循環與內循環........................................................... 389 第七十節 三年大疫重創全球化....................................................... 394 第七十一節 深港科創合作區與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398 第七十二節 比亞迪的异軍突起......................................................... 415 第七十三節 “20+8”産業政策勾畫的深圳未來............................ 421 結 語........................................................................................... 424 延伸思考:從深圳實踐冀香港未來........................................................... 426 第七十五節 不忘初心,我們應如何理解香港................................. 429 第七十六節 “中國的香港”還是“世界的香港”......................... 431 第七十七節 反躬自省:“東方之珠”是否浪漫依然?................. 436 第七十八節 他山之石,深圳創新歷程對香港之啓示..................... 439 參考文獻...................................................................................................... 444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1.本書是依照哈佛管理學院參與式教學法編撰之教材,適合大專院校學生使用,讓老師可利用參與式學習的方式進行授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各章均提供大量的國內外案例做為學習的參考,文中並發展出「電子商務與我」與「案例探討」單元,讓讀者能藉此思考各章節的內容,並提出更深一層的概念與新想法,由實務概況來了解電子商務的相關概念。 3.各章習題由易至難提供問答題與思考題,讀者可依自己學習上的需要進行演練,並提供電子商務證照模擬試題,協助讀者準備電子商務的相關證照考試。 4.本書提供豐富的名詞解釋,方便讀者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內容。 欒斌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工業工程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士 現職: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劉芳怡 學歷: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 現職:屏東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辦公室副執行長、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陳苡任 學歷: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士 現職:遠傳電信企業暨國際事業群企業產品服務管理處副理 電子商務篇 第 1 章 電子商務的基本概念 第 2 章 電子商務的策略發展與商業模式 第 3 章 電子商務的應用 第 4 章 電子商務的金流與安全機制 第 5 章 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術發展 第 6 章 電子商務的倫理與社會議題 企業電子化篇 第 7 章 企業電子化 第 8 章 供應鏈管理 第 9 章 顧客關係管理 第10章 知識管理與 e-Learning 第11章 行動商務 網路行銷篇 第12章 網路行銷 第13章 社群行銷 第14章 網路廣告 科技發展篇 第15章 協同消費 第16章 物聯網 第17章 個人商務的應用 第18章 電子商務的未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從農民工、平台騎手到科技精英,窺見低端與高端的希望、幻滅和掙扎。 中國又是如何大展律法及體制的籠,淘汰過時的舊鳥,監管擴張的新鳥? 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逐漸從勞動密集、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轉向以數位科技為中心的社會發展進程。有些人將中國的後改革時期與美國的鍍金時代來相提並論;本書則認為前者更像是一只鍍金的鳥籠,中國政府與科技資本正使得社會不平等逐日加劇,並製造新形式的社會排斥。在這些矛盾之中,中國的鳥籠經濟演變為一種高度控制的體系,部分群體被排除在成長與繁榮的機會之外,沒有人擁有真正的自由和安全感。 作者描繪這種科技發展體制的輪廓及其產生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並透過針對低端與高端人口,以及從傳統製造業、外送平台到科技公司之間的深入訪談及親身觀察,講述那些因中國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和科技主導地位而改變生活的人及其背後的故事。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圖表目次 第一章 導論 金玉其外 對科技發展體制的探究 鍍金的鳥籠 本書章節概述 方法論說明 第二章 從勞動力到土地和技術 勞動力驅動的發展 土地驅動的發展 科技發展主義 國家統治技術的科學化 結語 第三章 轉向科技驅動的發展模式 鳥籠經濟科學化 激化的爭議 鞏固科技發展體制 科技驅動發展下的工具性體系 臺灣和南韓轉向科技驅動型的發展 結語 第四章 過時的資本和勞動力 淘汰過時者 大力整頓 苦苦掙扎的企業 工人 結語 第五章 機器人化 中國的機器人之夢 電子製造領域的機器人化 地方科技發展型國家 製造商:機器人之夢的願景與現實 工人:進步、焦慮和冷漠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爬上社會流動的階梯 雖毒卻抗拒不了的新鳥 結語 第六章 大型科技企業的崛起 支持和寬容的政府 政府與科技巨頭的合作 跨越邊界的新鳥 新鳥的力量 與南韓、臺灣、美國的比較 結語 第七章 從工廠到平台 成長中的送餐平台 平台騎手 控制和管理的平台架構 從夢想到不滿和幻滅 矛盾的感受 結語 第八章 編碼精英 軟體工程師及其社會再生產的困難 勞動力市場 勞動控制和管理,以及加班文化 階級出身與勞資關係 政府、國家與發展 「不是我們的錯」 結語 第九章 重塑科技國家資本主義 觸動包容審慎的紅線 監管整頓行動 政府重塑鳥籠 培育下一代新鳥 結語 第十章 結論 「鍍金的鳥籠」中的秩序與矛盾 科技發展體制的比較 再探相關文獻 鍍金鳥籠的未來 方法論附錄 引用書目 索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