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施工圖學
作者: 許玉明
ISBN: 9789574108664
出版社: 詹氏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2.15
頁數: 429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480
售價: 43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施工圖學─建築與結構施工圖的繪製原理與應用 (1版)

施工圖學─建築與結構施工圖的繪製原理與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施工圖學─建築與結構施工圖的繪製原理與應用 作者:許玉明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20/01/01 條碼:9789577055934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四篇,第一篇「施工圖原理」,主要介紹施工圖的重要觀念與原理,目的是為施工圖的繪製建立基礎。 第二篇「建築施工圖」,主要介紹建築施工圖中各種圖面的繪製原理與方法。於各章中亦詳述各種圖面錯誤的查核與修正方法,這部分對於建築師事務所繪圖工程師與營造廠工地主任具有參閱價值。 第三篇「結構施工圖」,主要介紹結構施工圖的繪製原理與方法,並整理出鋼筋加工時應注意的細節與要求,除可供學生理解鋼筋工程原理,還可供鋼筋工程施工人員與工地主任之參考。同時,對於結構技師事務所施工圖繪圖工程師的施工圖作業而言,亦有不少的幫助。 第四篇「結論」,主要在分析說明施工圖的結構性問題,以利施工圖改良的推行,並提出我國施工圖繪製水平的短、中、長期改善的策略與建議,以因應加入WTO後營建工程環境改變之需。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施工圖學原理 第一章 導論 施工圖的意義 建築工程與施工圖 施工圖的功能 良好施工圖的條件 第二章 施工圖的基本原理 建築師業務中的施工圖 施工圖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性 施工圖的表達原理 構件位置的說明原理 構件形狀的說明原理 構件材料的說明原理 結語 第三章 現行施工圖的內容 建築施工圖內容概要 結構施工圖內容概要 設備施工圖內容概要 第二篇 建築施工圖 第四章 建築施工圖的基本觀念 建築施工圖的圖面數量 建築施工圖的繪製原則 查核技術的原理 第五章 建築封面圖、目錄圖與一般事項規定說明的繪製 封面圖的意義 目錄圖的意義與繪製 一般事項規定說明圖的繪製 第六童 建築平面圖的繪製 通則 建築平面圖圖面的繪製方法 建築平面圖的尺寸標示 建築平面圖的材料標示 圖名與圖名號的標示 建築平面圖範例 平面圖的查核作業 第七章 建築立面圖的繪製 通則 建築立面圖的繪製 建築立面圖的尺寸標示 立面圖中的材料標示 立面圖的圖名與符號標示 立面圖範例 立面圖的查核 第八章 外牆剖面詳圖的繪製 通則 外牆剖面詳圖的圖面繪製 外牆剖面詳圖的材料標示 外牆構造注意事項 外牆剖面詳圖範例 外牆剖面詳圖的查核 第九章 樓梯剖面詳圖的繪製 通則 樓梯剖面詳圖的圖面繪製 樓梯剖面詳圖的位置標示 樓梯剖面詳圖的材料標示 樓梯構造注意事項 樓梯剖面詳圖的範例 樓梯剖面詳圖的查核 第十章 門窗詳圖的繪製 通則 鋁門窗詳圖的繪製 金屬門窗詳圖繪製 木門窗的繪製 構造注意事項 門窗詳圖的查核 其他事項 第十一章 粉刷表的繪製 粉刷表的意義與功能 粉刷表範例 粉刷表的查核 第十二章 常見細部大樣詳圖的繪製 屋頂防水隔熱收頭大樣詳圖的繪製 伸縮縫大樣詳圖的繪製 施工縫大樣詳圖的繪製 水溝陰井大樣詳圖的繪製 水箱爬梯與人孔蓋大樣詳圖的繪製 樓梯與扶手欄杆大樣詳圖的繪製 天窗大樣詳圖的繪製 第十三章 圖面指引系統的建立 圖面索引目錄的指引 方位性的指引 圖名與圖名號的指引 構架符號式的指引 第三篇 結構施工圖 第十四章 結構施工圖概說 結構施工圖的意義 現行結構施工圖的圖面構成 與建築施工圖的統合策略 結構施工圖的查核概念 第十五章 結構封面圖、目錄圖的繪製 封面圖的繪製 結構施工圖的目錄圖 一般規定事項之說明 第十六章 基礎結構平面圖的繪製 通則 基礎結構平面圖的意義 基礎結構平面圖的圖面繪製 圖面的標示方法 基礎結構平面圖範例 基礎結構平面圖的查核 第十七章 結構平面圖的繪製 通則 各層結構平面的意義 結構平面圖的圖面繪製 結構平面圖的標示 各層結構平面圖範例 構造注意事項 各層結構平面圖的查核 第十八章 基礎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基礎配筋詳圖的圖面繪製 基礎尺寸與材料的標示 基礎構造注意事項 基礎配筋詳圖的範例 基礎配筋詳圖的查核 第十九章 柱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柱配筋詳圖的繪製 柱結構注意事項 柱配筋詳圖的範例 柱配筋詳圖的查核 第二十章 梁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梁配筋詳圖的繪製 梁配筋詳圖的標示 梁配筋注意事項與規定 梁配筋詳圖範例 梁配筋詳圖的查核 第二十一章 版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版配筋詳圖的繪製 版配筋詳圖的標示 版配筋注意事項與規定 版配筋詳圖的範例 版配筋詳圖的查核 第二十二章 樓梯版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梯版配筋詳圖的繪製 梯版配筋詳圖的標示 梯版配筋詳圖範例 梯版配筋注意事項 梯版配筋詳圖的查核 第二十三章 牆配筋詳圖的繪製 通則 牆配筋詳圖的圖面繪製與範例 牆配筋注意事項 牆配筋圖面的查核 第四篇 結論:施工圖的探討 第二十四章 施工圖繪技性問題的分析 建築平面圖中常見的缺失 立面圖的問題與改善 外牆剖面詳圖的問題 樓梯剖面詳圖常見缺失 門窗詳圖常見問題 粉刷表常見缺失 結語 第二十五章 施工圖觀念性問題的探討 現行施工圖的概況 常見的觀念性問題分析 問題的改善與建議 結論 附錄 附錄A 中國國家標準CNS建築製圖(摘錄) 附錄B 公共工程委員會製圖手冊(摘錄) 附錄C 建築師公會建築繪圖準則(摘錄) 附錄D 施工圖的範例圖集

原價: 480 售價: 43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後拉法預力施工技術手冊 (2版)

後拉法預力施工技術手冊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基樁施工學

基樁施工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基樁施工學 作者:黃俊鴻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9/07/01 ISBN:9789576555503 內容簡介   在大學與研究所很少教授會傳授基樁施工的相關知識,大部分人都是進入產業界,才開始吸收與學習基樁施工的技術,所得到的經驗常是較為片段的,缺少能較完整且有系統性介紹基樁施工知識的專業書籍。筆者編著本書期望能提供在校學生、工程從業人員與研究人員基本的基樁施工知識,減少摸索學習的時間。書中很多內容涉及土木施工學,因此也適合參加土木工程高考、特考與專業技師考試之人士閱讀。   本書蒐集與整理日本、美國及中國大陸相關基樁施工文獻資料,搭配一些國內施工照片與經驗,經筆者的融會理解,進行有系統的編排與說明而成。筆者編著此書純屬基於對此專業的熱情,想提供初學者一扇踏入基樁工程領域的大門;與此同時,可希望工程界先進對本書惠予指正,提供建議、批評或更好的施工經驗及案例,讓本書再版時,可更為完善,能共同提升此一專業領域的知識。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基樁分類與選擇 1.1 基樁分類 /1-2 1.1.1 基樁材料 /1-2 1.1.2 基樁施工方法 /1-8 1.1.3 基樁垂直承載機制 /1-18 1.1.4 基樁承載功能 /1-20 1.2 樁種優缺點與選擇 /1-22 1.2.1 各種工法之優缺點 /1-22 1.2.2 樁種選擇 /1-22 1.3 參考文獻 /1-26 第二章 基樁施工計畫 2.1 計畫製作與流程 /2-1 2.2 計畫前之調查 /2-3 2.3 工程計畫 /2-4 2.4 品質管理計畫 /2-6 2.5 安全管理計畫 /2-6 2.6 環境對策 /2-7 2.7 參考文獻 /2-10 第三章 打擊樁施工與品管 3.1 預鑄樁的品質 /3-1 3.2 施工準備 /3-6 3.3 打樁機具設備 /3-11 3.4 試驗樁 /3-17 3.5 施工流程與步驟 /3-20 3.6 施工管理 /3-41 3.7 問題與對策 /3-47 3.8 參考文獻 /3-54 第四章 場鑄樁之施工與品管 4.1 場鑄樁工法之種類 /4-1 4.2 施工機具 /4-4 4.3 施工準備 /4-18 4.4 施工試驗樁 /4-19 4.5 施工流程與步驟 /4-23 4.6 孔壁安定與穩定液 /4-35 4.7 孔底處理 /4-45 4.8 棄土處理與廢液處理 /4-46 4.9 鋼筋工程 /4-48 4.10 混凝土打設 /4-52 4.11 樁頭處理 /4-57 4.12 施工管理 /4-59 4.13 施工問題與對策 /4-63 4.14 參考文獻 /4-74 第五章 植入樁施工與品管 5.1 工法種類 /5-1 5.2 施工機具 /5-7 5.3 施工流程與步驟 /5-9 5.4 施工管理 /5-13 5.5 問題與對策 /5-18 5.6 參考文獻 /5-22 第六章 基樁完整性檢測 6.1 概論 /6-1 6.1.1 基本原則 /6-2 6.1.2 檢測方法與數量 /6-2 6.1.3 檢測結果與報告 /6-3 6.1.4 驗證與擴大檢測 /6-3 6.2 敲擊回音法(Impact Echo Method) /6-4 6.2.1 檢測原理 /6-4 6.2.2 儀器設備與試驗要點 /6-8 6.2.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11 6.2.4 能力與限制 /6-11 6.3 跨孔音波透射法(Cross-Hole Sonic Logging, CSL) /6-11 6.3.1 檢測原理 /6-11 6.3.2 儀器設備與試驗要點 /6-14 6.3.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19 6.3.4 能力與限制 /6-19 6.4 平行震測法(Parallel Seismic Method) /6-20 6.4.1 檢測原理 /6-20 6.4.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22 6.4.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24 6.4.4 能力與限制 /6-24 6.5 高應變動力法(High-Strain Dynamic Method) /6-24 6.5.1 檢測原理 /6-24 6.5.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27 6.5.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29 6.5.4 能力與限制 /6-29 6.6 孔中攝影法(Pile-Hole Photography Method) /6-30 6.6.1 檢測原理 /6-30 6.6.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31 6.6.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32 6.6.4 能力與限制 /6-32 6.7 鑽心取樣法(Core Drilling Method) /6-32 6.7.1 檢測原理 /6-32 6.7.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32 6.7.3 混凝土抗壓試驗 /6-36 6.7.4 基樁完整性判定 /6-37 6.7.5 能力與限制 /6-37 6.8 參考文獻 /6-38 第七章 基樁載重試驗 7.1 基樁載重試驗之種類 /7-1 7.2 靜態軸壓載重試驗(Static Load Test, SLT) /7-5 7.2.1 極限載重與工作載重試驗 /7-5 7.2.2 加載方法與試驗方式 /7-7 7.2.3 反力裝置與加載設備 /7-10 7.2.4 監測系統與儀器 /7-15 7.2.5 安全要求與試驗報告 /7-18 7.3 雙向軸壓載重試驗(Osterberg Pile Load Test, OLT) /7-21 7.3.1 基本原理與背景 /7-21 7.3.2 加載設備與程序 /7-22 7.3.3 監測儀器與配置 /7-26 7.3.4 試驗資料解釋與觀察 /7-27 7.3.5 O-Cell試驗優點與限制 /7-31 7.4 靜態軸向抗拉載重試驗(Tensile Load Test, TLT) /7-33 7.4.1 拉力試驗樁之選擇 /7-33 7.4.2 反力樁與試驗梁之接合 /7-33 7.4.3 反力系統與加載設備 /7-33 7.4.4 監測儀器配置 /7-36 7.5 側向載重試驗(Lateral Load Test, LLT) /7-38 7.5.1 試驗目的 /7-39 7.5.2 試驗樁之準備 /7-39 7.5.3 加載設備與反力裝置 /7-40 7.5.4 監測項目與配置 /7-48 7.5.5 試驗加載方法 /7-55 7.5.6 安全要求與試驗報告 /7-60 7.6 靜動載試驗(StaNamic Load Test, SNT) /7-63 7.6.1 基本原理與目的 /7-64 7.6.2 試驗設備 /7-66 7.6.3 試驗資料解釋 /7-70 7.6.4 能力與限制 /7-72 7.7 參考文獻 /7-74

原價: 500 售價: 450 現省: 50元
立即查看
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手冊

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手冊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手冊 作者: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7/12/00 ISBN:9789576555428 內容簡介   鋼筋混凝土材料隨著設計強度的增加,材料製造的品質控制越加重要,不僅需要提供足夠的強度,仍要獲得穩定且偏差小的材料。因此為獲得高穩定性的高強度鋼筋與混凝土材料,需要投入高層次的技術研發、原料品質的選取、確認與管理、生產過程的嚴格產序控制、及產品的資料記錄、分析、管理及良率控制,這是一系列生產過程研發與品質的管控結果,任何階段疏忽,均可能獲得此高強度材料的失敗結果。由此可知,高強度鋼筋與混凝土材料必然是需要高技術產製下的產物。   另外,鋼筋混凝土營建產業在傳統的技術分類上,被歸類為高度勞力密集的產業,新一代人力的投入意願降低,造成勞動人口的逐漸減少,因此營建行業也莫不開始引進預鑄鋼筋混凝土構件與預組鋼筋籠等半自動營建工法,配合系統模版的自動爬升工法,甚至引進人工智慧機器人概念的自動施工法,配合視覺化的工程紀錄、與品質確認、檢驗及管理,以自動化與科技化的方向演進,目的在降低參與工程的現場勞力需求,同時提升工程的品質一致化與優質化。為達到此目的並非一觸可及,需要進行多面向的研發與適度模組化的建築設計配合方可順利達成,鋼筋混凝土預鑄工法、鋼筋預組工法、與系統模版工法,是營建工程在朝向自動化的過程與實踐。「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品質建築的建造,除了需要確保安全與合理的設計準則外,最重要的仍要仰賴明確且能提供施行的施工管理與品質驗證制度,使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能在工程界從業人員的努力下,提供國人安全且優質的建築結構品質,並在此共同目標下正向發展。 目錄 摘要……I  前言……XIII  第一章 總則……1-1    1.1 依據……1-1    1.2 新材料新工法認可……1-2    1.3 引用標準……1-3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之要求與性能……2-1    2.1 一般事項……2-1    2.2 混凝土目標強度與配比設計……2-2    2.3 混凝土使用材料……2-5    2.4 混凝土性能……2-11    2.5 品質檢驗與驗收……2-21  第三章 混凝土預拌廠能力要求……3-1    3.1 一般事項……3-1    3.2 混凝土預拌廠基礎設施……3-2    3.3 混凝土預拌廠之原料管制……3-6    3.4 混凝土預拌廠之品質管理……3-9  第四章 鋼筋工程……4-1    4.1 一般事項……4-1    4.2 鋼筋保護層厚度與鋼筋間距……4-2    4.3 鋼筋材料加工……4-4    4.4 鋼筋材料組立、安裝及預埋……4-6    4.5 鋼筋續接與錨定……4-7    4.6 品質管理與檢查……4-11  第五章 模板工程……5-1    5.1 一般事項……5-1    5.2 模板工程之設計與組立……5-1    5.3 拆模與再撐……5-12    5.4 模板面處理……5-15    5.5 品質檢驗與驗收……5-16  第六章 混凝土施工……6-1    6.1 一般事項……6-1    6.2 輸送……6-1    6.3 澆置……6-4    6.4 搗實與墁平……6-6    6.5 養護……6-9    6.6 混凝土構材完成面要求……6-15    6.7 混凝土表面修補與處理……6-16    6.8 品質檢驗與驗收……6-21  第七章 預鑄工程……7-1    7.1 一般事項……7-1    7.2 預鑄構材要求性能與品質……7-2    7.3 模板要求性能與品質……7-11    7.4 加工、組立及預埋……7-12    7.5 預鑄構件吊裝……7-12    7.6 接合部模板組立……7-15    7.7 支撐之性能、組立及拆除……7-17    7.8 品質檢驗與驗收……7-19  附錄A 銲接閉合箍筋加工廠之技術評估要項……A-1

原價: 400 售價: 36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房屋結構鋼筋施工綱要與品管

房屋結構鋼筋施工綱要與品管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房屋結構鋼筋施工綱要與品管 作者: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出版社:科技圖書 出版日期:2013/12/00 ISBN:9789576555206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於民國98年及100年,以日本建築學會所出版的「鋼筋混凝土構造配筋指針同解說」為藍本,參考國內相關的設計與施工規範以及工程設計實務,兩次編修出版「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配筋準則」乙書,提供工程實務界進行配筋設計的參考。但鑒於國內RC結構的許多施工問題肇因於未能落實執行現場施工監造與品管工作,其原因有時為施工者對於設計圖說的理解錯誤,或者工地品管人員疏於施工檢查,有時則為現場監造人員的經驗不足,而無法迅速而立即的導正施工缺失,此些都會造成施工品質不良,甚至產生影響結構安全的嚴重問題。本書共計六章,內容包括:序論、RC配筋要點、材料、施工品質自主檢查、施工常見缺失與對策處理以及RC結構之發展、研究與試驗等,圖文並茂,學產兼蓄,頗符合國內目前鋼筋混凝土工程配筋施工之所需。   本書可視為「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配筋準則」的延伸,並以配筋施工品質自主檢查為重點,針對RC結構的耐震細節、材料及各部構材的施工處理流程及配筋施工等常見問題進行說明,並輔以照片圖說,同時亦條列說明施工常見缺失與處理對策,以做為設計者、現場工程監造人員及施工者之參考。 目錄 第一章 序論 1.1 前言 1 - 1 1.2 RC結構耐震概念 1 - 2 1.3 RC結構常見配筋震害現象 1 - 4 1.4 本書之目的與範圍 1 - 7 第二章 RC配筋要點 2.1 耐震箍筋配置特性 2 - 1 2.2 鋼筋的伸展與續接 2 - 2 2.3 施工界面與注意事項 2 - 3 2.4 設計與施工之配合 2 - 5 第三章 材料 3.1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 3 - 1 3.1.1 鋼筋種類及符號 3 - 1 3.1.2 耐震構材之鋼筋 3 - 2 3.1.3 熱軋鋼筋與水淬鋼筋 3 - 2 3.1.4 竹節鋼筋之標示代號、單位質量及標稱尺度 3 - 3 3.1.5 竹節鋼筋之化性成分 3 - 4 3.1.6 竹節鋼筋之機械性質 3 - 5 3.1.7 鋼筋檢驗 3 - 6 3.1.8 鋼筋重驗 3 - 7 3.2 混凝土材料 3 -13 3.2.1 水泥 3 -13 3.2.2 拌和用水 3 -13 3.2.3 粒料 3 -13 3.2.4 摻料 3 -14 3.2.5 混凝土檢驗 3 -14 3.3 機械式續接器 3 -16 3.3.1 SA級鋼筋續接器性能規定 3 -16 3.3.2 機械式續接器種類與優缺點 3 -20 3.3.3 續接器材質 3 -23 第四章 施工品質自主檢查 4.1 直接基礎之施工與檢查重點 4 - 1 4.1.1 施工程序與檢查點 4 - 1 4.1.2 施工檢查點 4 - 3 4.1.3 檢查重點 4 - 5 4.1.4 檢查項目與說明 4 - 6 一、基礎版(筏基版) 4 - 6 1. 獨立基腳之配筋 4 - 6 2. 筏基版之配筋 4 - 8 二、地梁 4 -11 1. 主筋之錨定與配置 4 -11 2. 主筋之續接位置 4 -13 3. 橫向鋼筋(箍筋) 4 -14 4. 腰筋及固定筋 4 -16 5. 地梁之穿梁開口補強 4 -18 三、其他 4 -19 1. 基礎版與地梁之保護層厚度 4 -19 2. 筏基內回填之注意事項 4 -19 4.2 樁基礎之施工與檢查重點 4 -21 4.2.1 施工程序與檢查點 4 -21 4.2.2 施工檢查點 4 -25 4.2.3 檢查重點 4 -27 4.2.4 檢查項目與說明 4 -28 材料 4 -28 1. 鋼筋 4 -28 2. 混凝土 4 -28 基樁的鋼筋查核 4 -28 1. 主筋根數、直徑與排置 4 -28 2. 基樁主筋的續接方式與續接位置 4 -29 3. 鋼筋搭接之銲點處理 4 -30 橫向鋼筋(箍筋) 4 -31 1. 橫箍筋之形式 4 -31 2. 外箍筋之彎鉤錯開規定 4 -32 基樁之保護層(護耳) 4 -32 1. 保護層厚度 4 -32 2. 護耳的間距與數量 4 -32 基樁樁帽 4 -32 1. 基樁樁頂與樁帽之配筋 4 -32 2. 混凝土澆置高程 4 -34 4.3 柱之施工與檢查重點 4 -35 4.3.1 施工程序與檢查點 4 -35 4.3.2 施工檢查點 4 -36 4.3.3 檢查重點 4 -38 4.3.4 檢查項目與說明 4 -39 縱向主筋 4 -39 1. 主筋根數、直徑與排置 4 -39 2. 主筋的續接方式(搭接、銲接、鋼筋續接器)與處理4 -39 3. 主筋之續接位置 4 -41 4. 柱筋搭接處理 4 -42 5. 相鄰主筋續接之錯開距離 4 -44 6. 主筋之截斷位置 4 -45 7. 頂層柱接頭配筋與處理 4 -46 8. 中間層接頭配筋與柱筋偏折處理 4 -48 9. 柱腳接頭配筋與處理 4 -48 橫向鋼筋(箍筋) 4 -50 1. 橫箍筋與輔助繫筋之形式 4 -50 2. 外箍筋之彎鉤錯開規定 4 -52 3. 輔助繫筋90˚彎鉤之左右、上下交錯配置 4 -52 4. 箍筋之配置分區 4 -53 5. 箍筋的排設 4 -53 6. 主筋搭接處之圍束箍筋配置 4 -54 7. 箍筋之延續 4 -54 柱之保護層 4 -55 1. 保護層厚度 4 -55 2. 鋼筋的定位與保護層厚度的確保 4 -56 其他 4 -57 1. 柱內管道之埋設規定 4 -57 2. 柱增築(打)混凝土之處理 4 -58 4.3.5 施工照片例 4 -60 4.3.6 其他事項 4 -60 4.4 梁之施工與檢查重點 4 -61 4.4.1 施工程序與檢查點 4 -61 4.4.2 施工檢查點 4 -62 4.4.3 檢查重點 4 -65 4.4.4 檢查項目與說明 4 -66 縱向主筋 4 -66 1. 主筋根數、直徑、間距限制、有效梁寬之考慮 4 -66 2. 主筋的續接方式(搭接、銲接、鋼筋續接器)與處理4 -67 3. 主筋之續接位置與搭接長度 4 -67 4. 相鄰主筋續接之錯開距離 4 -69 5. 主筋之截斷位置(大梁與小梁) 4 -70 6. 梁柱接頭區之主筋端部的伸展與錨定 4 -71 7. 大小梁接合處理4 -76 8. 托肩梁之鋼筋處理4 -77 9. 懸臂梁之配筋處理4 -77 橫向鋼筋(箍筋) 4 -80 1. 箍筋的形式(彎鉤角度與長度) 4 -80 2. 端部閉合箍筋之長度範圍 4 -81 3. 繫筋90˚彎鉤之配置要求 4 -82 4. 第一層閉合箍筋之位置 4 -83 5. 端部閉合箍筋與中央區箍筋之間距 4 -83 6. 主筋搭接處之圍束箍筋配置 4 -83 7. 大小梁接合處之箍筋加強 4 -84 梁腰筋之配置 4 -84 梁之保護層 4 -85 1. 保護層厚度 4 -85 2. 鋼筋的定位與保護層厚度的確保 4 -85 其他 4 -87 1. 梁之穿孔補強處理 4 -87 2. 梁增築(打)混凝土之處理 4 -89 4.5

原價: 600 售價: 5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