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3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工藝美術與純藝術不同,它富含物質性的形而下特質,也蘊藏精神性的形而上文化的內涵,它是一個既帶有實用性質卻富有文化與藝術性的學科。歷代各種工藝美術品的品種不僅多種多樣,更是各自擁有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不同的材料與技術,以及不同的文化內涵,它們往往帶有濃厚的社會性質,也富有馥郁的人文藝術的氣質,它與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材料與科學技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個人認為: 藝術鑑賞的基礎不僅在於豐富的感性,更在於知性的理解,對於古代工藝美術品的鑑賞,必須具備全面而多元的知識。 回顧在1990年代,我曾經出版一本《古文物探索》,其後也陸續出版與中國古代瓷器與工藝美術相關的著作,都是我早期對於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進行初步探索所留下的足跡。三十年之後,我寫作此書的動機,一方面是想將多年來在大學裡講授「中國工藝美術史」與「文物藝術品鑑賞」的教學與研究心得做一個整理。另一方面在於相關資訊有更新的必要性,隨著中國大陸考古工作在過去數十年的蓬勃發展,許多新的遺址與資料陸續被發現,促使我們對於許多古代工藝美術品的認知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新的知識與新的討論,推翻了以前的舊有觀念,因此,我企圖在本書之中,努力將許多考古成果與新的認知寫進本書,讓學習者可以吸收到最新的相關知識。 在三十年的教學的過程之中,我深切感覺到工藝美術品的鑑賞必須與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美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史學等等學科進行跨領域的連結,除了吸取最新的多元知識之外,更需要讓學習者盡量擁有實物上手的經驗,盡可能地在多元的角度、知識與實務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詮釋,才能幫助學習者得到對於工藝美術品完整的認識。因此,本書的寫作方式,嘗試匯聚歷史、地理、文化、藝術、考古、材料科學與工藝技術等等多個層面來詮釋並解讀各項工藝美術品,引領學習者進入鑑賞古代工藝美術品的世界。 中國歷代的工藝美術品種類很多,可以討論的範圍很廣,在此只能精選13項進行較為深入的探討,故名之曰《華夏意匠---中國古代工藝美術鑑賞13講》,期待這本書不僅對於在大學就讀的學生有所幫助,更希望它對有興趣理解與鑑賞古代工藝美術品的社會大眾有所助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曾肅良 詩人、書畫創作者、學者 專長:書法與繪畫創作、藝術評論、中國藝術史、文物鑑定學 、博物館學、藝術社會學、藝術經濟學 學歷:英國萊斯特大學 博物館學 博士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藝術史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學士 現任: 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專任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EMBA在職碩士專班 兼任教授 臺灣藝術大學 兼任教授 臺灣元智大學藝術設計系 兼任教授 臺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 理事長 新北市文化局傳統工藝、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與古物委員會 委員 中正紀念堂文物文物典藏審查委員會 委員 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 委員 宜蘭縣古物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 台南市美術館美術科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 委員 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委員會 委員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藝術品鑑定與鑑價委員會 委員 澳門藝術鑑藏中心 顧問 鶴野文物藝術品鑑定諮詢中心 鑑定顧問 臺灣年代電視臺「大尋寶家」電視節目 特聘文物藝術品鑒定專家。 曾任: 國立國父紀念館展覽審查委員會 委員 金門縣古蹟與文化資産審議與典藏會 委員 澳門旅遊學院「藝術行政管理證書課程」講座教授 北京大學博雅學院 講座教授 四川大學企業家藝術鑑賞班 講座教授 臺灣年代電視臺「女人要有錢---寶物鑒定團」節目特聘文物藝術品鑒定專家。 獲獎: 1992 台北市立美術館 現代水墨創新獎 入選 1994 中華民國青年詩人奨 2010 中國畫學會 藝術理論金爵獎 2012 中國文藝學會 第五十三屆 美術創作獎 著作: 「藝術經濟學導論---藝術品味、收藏與市場」、「華夏藝匠---中國工藝美術鑑賞13講」、「泥與火的藍調---從唐代藍彩瓷到元代青花瓷」、「行家這樣尋寶」、「明代官窯鑑定」、「宋代耀州青瓷研究」、「藝術與科學的交會」、「透視藝術市場」、「當代書畫市場」、「古文物探索」、「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東方文物在歐洲」、「當代藝術廣角鏡—曾肅良藝術評論集」、「眺望文化群島—曾肅良文化藝術評論集」、「張萬傳魚畫研究」、「山水畫技法」、「藝術概論」、「藝術鑑賞」、「冥想手札」、「花雨曼陀羅—曾肅良現代詩選集」等二十多本著作。 畫冊: 荒怪異象外,2013年,京桂藝術基金會。 台灣名家美術100---曾肅良,2019年,香柏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妍開蝶舞-----曾肅良彩墨與書法創作精選集,阿賴耶藝術講堂,2022年 創作個展: 「妍開蝶舞」-----曾肅良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南文化中心,2022,2/11-27。 「妍開蝶舞」-----曾肅良彩墨與書法創作展,新北市議會,2021,9/5-12/19。 「迷花手劄」-----曾肅良彩墨與書法創作發表會,台北,楊三郎美術館,2020,9/27-10/16。 「山水與繁花」-----曾肅良彩墨與書法創作發表會,台北,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2019,12/5-12/15。 「繁花小誌」-----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中,中友百貨時尚藝廊,2018。 「繁花小誌」-----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桃園,侏儸紀博物館,2017。 「霧隱手札」--曾肅良彩墨、書法小品創作發表會,台北,二空間畫廊,2017,8/5-9/17。 「大隱於市,小隱於荷」-----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北,101大樓 尊榮俱樂部,2016/12/16---2017/1/18。 「文人奇想曲」-----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北,行天宮圖書館,2016。 「冷眼情深」-----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2016/1/20---2/25。 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高雄,京桂藝術基金會,2015。 「野雲無繫天地寬」---曾肅良扇面小品展,台北,黎畫廊,2015/12/24。 「荒怪意象外」--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中,中友百貨 時尚藝廊,2014,1。 「荒怪意象外」---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北,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2013,12。 「形隨意動,墨幽韻深」---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新竹市文化局 竹軒畫廊,2013,10。 「一位都會文人的遊盪日記」---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彎師範大學圖書館 ,2007,12/4-17。 「一位都會文人的遊盪日記」---曾肅良現代彩墨與書法創作展,台中靜宜大學 ,藝術中心,2007,9/21-10/26。 「大隱於市」---曾肅良書畫創作展,桃園萬能科技大學 藝術中心,2005,3/24-4/17。 「城市變奏曲」---曾肅良彩墨、書法創作展,台中文化局,大墩藝廊,2004,11/6-11/18。 「城市隱者」---曾肅良彩墨、書法創作展,新竹,春天畫廊,2004,4/1-4/30。 「城市變奏曲」---曾肅良彩墨、書法與現代詩創作展,台北,卡氏珍藏美術館,2004,1/1-1/29。 「彩墨與詩歌的交響」---曾肅良現代彩墨與現代詩創作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2003,8。 「冷眼情深」---曾肅良現代彩墨個展,台北佛光緣美術館,1998,8。 「法傑心象」---曾肅良現代彩墨與現代詩個展,台北,羲之堂,1997。 目錄 第一講 摶泥與窯火的合唱---新石器時代彩陶藝術9 一、陶器文化在考古學的意義11 二、彩陶的發現12 三、史前文化交流的「彩陶之路」12 四、彩陶文化遺址分佈14 五、彩陶的造型與特色19 六、彩陶的材料與工藝23 七、彩陶的紋飾風格24 八、彩陶的文化內涵26 九、彩陶的藝術價值29 十、彩陶的市場價值31 第二講 寂然凝潤,視通亙古---中國古代玉器藝術33 一、製作玉器的材料35 二、玉器的製作工藝37 三、玉器文化的意涵41 四、玉為「陽精之聚」,服食可得長生45 五、古代玉器器型與紋飾風格46 六、古代玉器藝術成就59 第三講 吉光璀璨,窯火鑠金---中國商周青銅藝術61 一、青銅器的源起與發現63 二、商周青銅器的分期64 三、青銅的材料與工藝69 四、青銅器的器型與功用73 五、青銅器紋飾與藝術風格84 六、青銅器的藝術價值與影響87 第四講 從殺殉到厚葬---中國古代陶俑藝術89 一、從商周活人殺殉到秦漢的厚葬禮俗91 二、商周是「始作俑者」的時代92 三、秦兵馬俑的寫實風格93 四、漢俑情感豐富,表情生動94 五、秦漢時代是陶俑製作的高峰期96 六、秦漢陶俑的工藝技術98 七、從秦漢的壯盛軍陣到北朝的異族風格100 八、唐宋元明清陶俑風格各異103 九、古代陶俑蘊藏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105 第五講 流光溢彩---中國古代漆器藝術107 一、歷史源流109 二、重要考古出土110 三、材料與工藝技術113 四、藝術風格119' 第六講 絢麗多姿,風華絕代---唐三彩藝術125 一、唐三彩的發現127 二、唐三彩的種類128 三、中古時代中西交流的象徵135 四、唐三彩材料與工藝技術137 五、唐三彩的藝術價值及其傳播138 六、唐三彩曾創造了億元以上的市埸行情140 第七講 鎏金雕銀展風華---中國古代金銀器藝術143 一、金銀工藝的源起146 二、唐代金銀器工藝的提升與身份等級象徵148 三、金銀器工藝的材料與技術152 四、唐代金銀器紋飾風格與外來影響155 五、唐以後金銀工藝的風格158 六、漢唐時代金銀器工藝的輸出與影響161 第八講 奪得千峰翠色來---中國古代青瓷藝術(上)163 一、瓷器的起源與定義166 二、白陶的誕生167 三、原始瓷器的出現168 四、東漢到魏晉南北朝的青瓷171 五、唐代越窯178 六、秘色瓷器179 第九講 天青色的迷戀---中國古代青瓷藝術(中)189 一、柴窯之謎191 二、宋代越窯192 三、 北宋汝窯199 四、宋代耀州窯207 第十講 春水盛綠雲,絲網覓金絲---中國古代青瓷藝術(下)213 一、南宋官窯215 二、宋代龍泉窯222 三、哥窯232 第十一講 藍彩浮花輕似夢---中國古代青花瓷藝術245 一、青花瓷源起246 二、材料與工藝247 三、傳世與考古254 四、青花貿易瓷262 五、藝術風格266 第十二講 精緻極豔,華麗多姿---清代皇家琺瑯彩瓷藝術277 一、「景泰藍」是琺瑯彩瓷的前身279 二、「不計成本,惟精惟一」精神的體現282 三、琺瑯彩瓷的材料與工藝技術284 四、洋彩與琺瑯彩瓷的分類287 五、乾隆琺瑯彩瓷器展現「五彩繪畫,摹仿西洋」風格288 六、琺瑯彩瓷收藏者眾,市價高昂290 第十三講 樸實無華,精簡厚雅---中國古代傢俱藝術291 一、傢俱的歷史淵源297 二、考古發現297 三、材料與工藝300 四、明清傢俱藝術風格302 五、明清傢俱的藝術成就與影響313 參考書目31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國文字結構-六書釋例 ISBN13:9789867553003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王初慶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3/11/01 中文圖書分類:中國語言文字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 《中國文字結構析構》 之字例篇:第一章緒論探討漢字之結構與六書之關係,並辨析分辨六書之依據;二至七章依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之序分別舉例。 所舉字例以 《說文》 說解為基礎,上溯甲骨文、金文,務求明字之本形、本義,以為學習文字之津樑。僅討論字例而無一紮實之理論體系,或淪為人云亦云,而無法衍成學者自身之文字觀。面對小篆以上的古文字如何拿捏?隸楷以下的俗字與後起字應如何看待?如何以文字之學理對應文字繁簡的爭議?這些課題於書中限於體例及篇幅容未能納入,有心者可準此作為賡續發展的方向。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象形釋例 第三章 指事釋例 第四章 會意釋例 第五章 形聲釋例 第六章 轉注釋例 第七章 假借釋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哲學家 林語堂的跨文化之旅 永不停息的思想探索 林語堂的跨文化心路歷程,現代中國文化體驗的一面鏡子
錢鎖橋的《林語堂傳:中國文化重生之道》,以現代中國知識思想史,尤其是中美知識交往史為背景,追溯林語堂穿梭中西文化的跨國之旅。林語堂中、英、德的三語創作,是展露中國現代文化最重要的遺產之一;林語堂的跨文化心路歷程,是現代中國文化體驗的一面鏡子。 本書圍繞林語堂探尋「新的中國」、「新的文明」之主軸,展示他如何作為一名自由主義批評家,堅定有力地捍衛「德先生」;展示他如何重新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出一套「抒情哲學」,並推向世界大獲成功,從而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性之路上仍具備可用資源與活力。 無論從人生經歷或批評範疇來看,林語堂的跨文化之旅凸顯其跨國、全球性。在此跨文化轉譯過程中,林語堂的批評視野面向整個現代文明(中國現代性問題為其一部分),而不僅僅侷限於中國民族主義的視角與關懷,對新的中國,甚至這個世界,都深具啟發性。 《林語堂傳:中國文化重生之道》運用大量未經披露或發掘的第一手中、英文資料,以歷史學家的嚴謹考證與跨文化理論視野相結合,重塑林語堂在現代中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的經典地位。 【目錄】 第一章 林語堂與現代中國知識思想遺產 紀念林語堂 反思魯迅遺產 我們要魯迅還是胡適 林語堂:面向21世紀中國與世界 自由主義批評家 抒情哲學家 普世派批評家 第二章 基督教薰陶與西式教育 牧師的兒子 最傑出的「聖約翰人」 上北京遭遇「文化反差」 從哈佛到萊比錫 第三章 大革命時代民族主義情懷 科學與國學 泰戈爾與印度 「費厄潑賴」還是「痛打落水狗」 薩天師語錄 第四章 從「小評論家」到「幽默大師」 「小評論家」 幽默作為社會批評 幽默作為自我釋放 第五章 謹防「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雙重危險」 與魯迅的友誼 平社一員 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暗中放冷箭 第六章 「我的中國」:東方向西方傾談 與賽珍珠和華爾西結緣 《吾國與吾民》 第七章 「中國哲學家」的誕生 去美國 《生活的藝術》 第八章 闡釋中國為抗戰發聲 戰時中國前線報導 新中國的誕生 戰時女傑 第九章 東方智慧與世界和平 種族與帝國:印度問題 「革命外交」 東方智慧與現代病 與華爾西夫婦的友誼 第十章 中國的淪陷與美國的智慧 《枕戈待旦》 打字機、蘇東坡和《唐人街一家》 美國的智慧與美國的愚蠢 美國式友誼 第十一章 瞭望鐵幕背後之遠景 《遠景》 南洋大學風波 揭開鐵幕 挑戰毛式專政 重新發現耶穌 第十二章 我話說完了,走了 回「家」定居臺灣 共建人類精神家園 我走了 後記 附錄:林語堂全集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