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
作者: 段馨君
ISBN: 9789868439597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書籍開數、尺寸: 16x23x0.88
頁數: 176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280
售價: 23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

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莎戲曲與跨文化劇場 ISBN13:9789865624552 出版社:臺灣師大出版社 作者:陳芳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出版日:2019/12/01 中國圖書分類:劇場藝術 內容簡介   該書從文化、劇種、情節、語言、程式等不同層面,聚焦論述「莎戲曲」(從莎士比亞戲劇改編而成﹝由真人扮演﹞的中國傳統戲曲)如何成為「莎戲曲」。採用Dennis Kennedy, Linda Hutcheon等學者的理論,視改編為一獨立個體,釐清「貼近原著精義」、戲曲主體性、標的文化底蘊等定義,具體說明「莎戲曲」的美學價值與文化意義。目的不僅是提供「忠於原著」之外的另一種觀照視角,更希望破除「忠於原著」的學界迷思。討論個案包括《威尼斯商人》、《哈姆雷》、《暴風雨》、《馬克白》、《馴悍記》、《李爾王》、《羅密歐與朱麗葉》、《無事生非》等所衍異的「莎戲曲」,涉及劇種則有崑劇、京劇、豫劇、越劇、粵劇、黃梅戲、歌仔戲等。作者融入劇場實務經驗,提出精闢見解,嘗試建構以「改編主體性」為基礎的跨文化演釋理念。 目錄 ﹝代序﹞跨文化作品的「原創」本質/彭鏡禧 自序 導論 壹、跨文化改編的「務頭」:以「莎戲曲」為例 前言 一、文化的移轉 二、劇種的特性 三、情節的增刪 四、語言的對焦 五、程式的新變 結語 貳、豈能約束?──「豫莎劇」《約/束》的跨文化演繹 前言 一、跨文化的難題 二、情節的節刪與新詮 三、存神遺形的語言對焦 四、戲曲程式的新變 結語 附表:《約/束》創作團隊一覽 參、新詮的譯趣:「莎戲曲」《威尼斯商人》 前言 一、標的文化的滲透 二、劇種、行當的制約 三、語言的轉譯新詮 結語 附表:主創團隊與劇本場目一覽 肆、《哈姆雷》的戲曲變相 前言 一、《哈姆雷》的解構與重構 二、改頭換面的劇中人物 三、「戲中戲」的本義與衍義 結語 附表:《王子復仇記》主創人員一覽 伍、演繹莎劇的崑劇《血手記》 前言 一、文本改編的「自祭文」 二、舞臺表演的精純度 三、曲唱格律的質變性 結語 附表:《血手記》主創人員一覽 陸、「禪」與吳興國的「莎戲曲」《暴風雨》 前言 一、絕對的親情與弔詭的寬恕 二、頓悟的親情與禪悟的自由 三、身分認同的困境與識自性 結語 附錄一:《暴風雨》主創人員一覽 附錄二:《暴風雨》場次結構表 柒、「馴悍」變奏曲:《胭脂虎與獅子狗》的啟示 前言 一、文化情境的移轉 二、京劇程式的新創 三、劇本語言的思考 結語 捌、改編的主體性:「莎戲曲」如何成為「莎戲曲」 前言 一、「貼近原著精義」的答客問 二、戲曲主體性的省思 三、書寫在地文化的底蘊 結語 餘論 引用書目 附錄:Bonding Bangzi and the Bard: The Case of Yue/Shu(Bond) and The Merchant of Venice/Ching-Hsi PERNG彭鏡禧

原價: 450 售價: 405 現省: 45元
立即查看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

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文學於新科技新媒體的跨域觀影:劇場、電影、Netflix (1版)

文學於新科技新媒體的跨域觀影:劇場、電影、Netflix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文學至二十一世紀已不再僅是案頭文學,在新科技、新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文學的內容搭配上劇場展演、電影、串流媒體Netflix影視作品……等的跨域多媒體的傳播、吸引觀眾追劇、討論,也算是文化創業產業的另類多元成功。   全書共三篇、九章,包括劇場與電影、電影預示COVID-19與新媒體、新科技、元宇宙與後人類三大篇,主旨在於闡述戲劇、電影、Netflix等串流媒體中影音視讀的意義。開篇從客家劇場向外延伸至國際電影作品,梳理影視產業的發展脈絡。再以實例說明看似大預言家的編劇,能在CODVID-19前創造出相關題材,其背後原因為——藝術創作本就源於生活,進而帶出當今熱度最高的AI、新科技,是如何影響影視作品的表演藝術再現。   全書引用多部炙手可熱的影視作品為例,如《奇異博士2》、《末世男女》、《一級玩家》……等,帶領讀者了解文化創意產業,如何以一種休閒的方式,帶給人們知識、教育、娛樂、反思與啟發。   作者以學術手法分析、評論近幾年受歡迎的戲劇、電影與Netflix影集,期望能與讀者分享文學影視解讀的學術樂趣,豐富人生。 【目錄】 目錄 獻詞 自序 第一章 前言 Part 1 劇場與電影 第二章 客家劇場研究的比較視野:回顧與展望 第三章 日本機器人劇場與美國人工智慧機器人電影:擬仿物與擬像 Part 2 電影預示COVID-19與新媒體 第四章 AI、COVID-19、法律:以電影《全境擴散》為例 第五章 行為聯網個資操控選票:以電影《個資風暴》為例 Part 3 新科技、元宇宙與後人類 第六章 網飛(Netflix)《碳變》中的非物質再現:性、身體與記憶 第七章 影像的元宇宙:電影《一級玩家》與《奇異博士2》身體/主體困境與超越 第八章 科幻生態重啟與後人類:《末世男女》與AI機器人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劇場圖像的誘惑:史料證據、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 (1版)

劇場圖像的誘惑:史料證據、社會文本與文化展演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700 售價: 59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聚。場:小劇場學校課程全記錄 (1版)

聚。場:小劇場學校課程全記錄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00 售價: 375 現省: 12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