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61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兼顧不動產稅法之學理與實務,內容與不動產相關的各種賦稅法規。 作者依多年來在學校任教及參與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不動產經紀人、不動產估價師等專技人員培訓班之授課心得與講義,依不動產移轉、使用與租賃等相關稅務法規及相關著作,精簡編成這本最適合上課使用的教科書。 在學理方面,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釋各稅目相關法規與立法意旨,使讀者能充分吸收其法條精義,掌握稅法全貌,並在章末設計「稅制思考」單元,提供研讀後對稅制反芻討論之空間;在實務運用方面,各種稅務專章均搭配稅額稽徵計算案例,並導入實用的釋示函令,提供讀者節稅技巧。 為了因應讀者準備各項考試,在書末附錄中,收錄了「法令彙編」蒐納最新法令規章,並將「解釋名詞」彙整表列比較,以供參酌查閱。 第十一版主要是針對部分內容及文字作增修,包含《房屋稅條例》修法部分、地價稅、土地增值稅及遺產稅部分計算案例修正等。 本書各章自我評量為相關專技人員考試與該章相關的試題,提供讀者掌握命題趨勢,並自我演練提高學習效果,不提供解答。讀者選購時請留意,出版公司與銷售單位均無法提供解答給讀者。 【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壹、租稅之概念 貳、租稅法概念 參、不動產稅法概念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2 地價稅 Land Value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地價稅之稅基 伍、稅率與稅額 陸、特別(優惠)稅率 柒、地價稅之減免 捌、地價稅之加徵 玖、稽徵程序 拾、罰則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3 田賦 Rural Land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田賦徵實與折徵代金 伍、隨賦徵購 陸、田賦之減免 柒、田賦之加徵-荒地稅 捌、稽徵程序 玖、罰則 稅制思考 自我評量 Chapter 04 土地增值稅 Land Value Increment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租稅主體 肆、課稅基礎 伍、稅率與稅額 陸、土地增值稅之免徵 柒、得申請不課徵和不課徵 捌、原地價之認定 玖、土地增值稅之減徵 拾、土地增值稅之退稅 拾壹、土地增值稅之抵繳 拾貳、稽徵程序 拾參、罰則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5 房屋稅 House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房屋稅之稅基 伍、稅率與稅額 陸、房屋稅之減免 柒、稽徵程序 捌、罰則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6 契稅 Deed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課稅基礎 伍、稅率與稅額 陸、減免與不課徵範圍 柒、稽徵程序 捌、罰則與獎金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7 遺產稅 Estate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課稅基礎 伍、稅率與稅額 陸、稽徵程序 柒、獎懲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8 贈與稅 Gift Tax 壹、概述 貳、課徵範圍 參、納稅義務人 肆、課稅基礎 伍、稅率與稅額 陸、稽徵程序 柒、獎懲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09 稅捐稽徵法 Tax Collection Law 壹、概述 貳、總則 參、納稅義務 肆、稽徵程序 伍、行政救濟 陸、強制執行 柒、罰則 捌、附則 註釋 自我評量 Chapter 10 其他不動產相關稅法 壹、工程受益費 貳、土地改良物稅 參、都市建設捐 肆、印花稅 伍、營業稅 陸、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柒、所得稅 捌、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 玖、地方稅法通則 稅制思考 註釋 自我評量 Appendix 附錄 法規彙編 土地稅法 房屋稅條例 契稅條例 遺產及贈與稅法 稅捐稽徵法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因為承諾,我們開始了婚姻關係,初始的美好,讓雙方得以攜手前進。然婚姻關係繫於生活,也與法律相關,隨著世界快速變遷,人們對於自我要求與他人期望變得多元,這段關係的存續亦相對複雜許多。為保護婚姻中經濟弱勢之一方,使其對婚姻之協力、貢獻得以彰顯,並於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可有最低限度之保障,民法與稅法乃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制定。然實務上,具體個案殊異,如何主張方能做出最適選擇,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相關條文與個案,讓讀者可快速地瞭解相關規定,包括立法沿革與修正理由,以及經濟利益與最適分配等,提醒讀者務必將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納入考慮,優化稅務分配與資產傳承。 【目錄】 第1章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經濟分析/1 第一節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立法目的/2 第二節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經濟意義/8 第三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統計數據分析/13 第2章 民法上的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21 第一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適用條件/22 第二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結構/37 第三節 夫妻財產的區分實務/48 第四節 婚後財產有償與無償取得的實務/55 第五節 婚前財產婚後孳息的實務/61 第3章 稅法上的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65 第一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涉及的稅捐/66 第二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遺產稅的應用/69 第三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土地增值稅的應用/85 第四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契稅及印花稅的應用/88 第五節 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在房地合一稅的應用/90 第六節 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在財產交易所得的應用/94 第4章 保單在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角色/99 第一節 保單在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經濟意義/100 第二節 如何可得知配偶有買保單/112 第三節 買保單是否屬履行道德上的義務/116 第四節 買保單對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計算的影響/126 第5章 不動產在配偶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的規劃/137 第一節 不動產在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重要性/138 第二節 不動產是否計入剩餘財產的實務分析/164 第三節 免課徵遺產稅不動產重複扣除的問題/169 第6章 結論與建議/177 第一節 行使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目的/178 第二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法律與稅務風險評估/180 第三節 民法與稅法的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大不同/183 第四節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策略規劃/185 附錄/189 壹、民法部分/190 貳、遺產及贈與稅法部分/196 參、土地稅法部分/207 肆、印花稅部分/209 伍、其他法令/209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蒐錄土地暨不動產相關法規,資料完整豐富、輕便易攜帶,為不動產證照考試(不動產估價師、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與實務、研究及相關高普初考、特考之最佳工具書。 ⊙蒐錄至最新土地暨不動產相關法規。如: .114.01.24修正公布之「土地稅法」 .114.01.20修正公布之「國土計畫法」 .114.01.15修正發布之「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土地容積移轉辦法」 .114.01.13修正發布之「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113.11.21修正公告之「住宅轉租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113.11.13修正公布之「都市更新條例」 .113.08.07修正公布之「土地法」 .113.08.07修正公布之「不動產估價師法」 .113.08.07修正公布之「所得稅法」 .113.07.08修正公告之「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113.05.24修正公布之「工廠管理輔導法」 .113.03.29修正發布之「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113.01.03修正公布之「房屋稅條例」 .112.12.06修正公布之「住宅法」 .112.12.06增訂公布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112.08.22修正發布之「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 .112.06.28增訂公布之「產業創新條例」 .112.06.19修正公告之「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112.06.19修正公告之「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112.02.08修正公布之「平均地權條例」 .112.02.08修正公布之「地籍清理條例」 .112.02.08修正公布之「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 .112.01.30修正發布之「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 .112.01.13修正發布之「地籍測量實施規則」 ……等。 ⊙本書於條文之後,增列不動產相關之大法官解釋、憲法法庭裁判、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及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方便使用者之查閱。 【目錄】 壹、基本法規 土地法(113.08.07) 土地法施行法(100.06.15) 平均地權條例(112.02.08) 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111.08.16) 土地徵收條例(101.01.04) 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108.12.16) 貳、分類法規 甲、測量類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112.01.13) 辦理土地複丈與建物測量補充規定(85.08.07) 國土測繪法(96.03.21) 乙、登記類 土地登記規則(110.07.13) 地政士法(110.01.27) 地政士法施行細則(91.08.01) 地籍清理條例(112.02.08) 祭祀公業條例(96.12.12) 耕地分割執行要點(105.05.06) 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法令補充規定(109.04.09) 丙、地價類 地價調查估計規則(102.12.31) 土地徵收補償市價查估辦法(103.11.14) 地價基準地選定及查估要點(108.04.18) 土地建築改良物估價規則(99.06.24) 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102.12.20) 不動產估價師法(113.08.07) 不動產估價師法施行細則(90.10.17) 丁、地權類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91.05.15) 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審查要點(102.09.06) 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112.08.22) 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106.06.09) 各級政府機關互相撥用公有不動產之有償與無償劃分原則(104.11.18) 公有土地經營及處理原則(91.10.08) 外國人在我國取得土地權利作業要點(108.03.21) 戊、地用類 國土計畫法(114.01. 20) 國土計畫法施行細則(108.02.21) 區域計畫法(89.01.26) 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102.10.23) 都市計畫法(110.05.26) 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103.08.04) 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土地容積移轉辦法(114.01.15) 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113.03.29) 農地重劃條例(100.06.15) 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條例(91.12.11) 市地重劃實施辦法(111.09.01) 獎勵土地所有權人辦理市地重劃辦法(108.04.09) 新市鎮開發條例(109.01.15) 農業發展條例(105.11.30)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111.11.01) 農村再生條例(99.08.04) 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108.01.09) 產業創新條例(112.06.28) 工廠管理輔導法(113.05.24) 建築法(111.05.11) 都市更新條例(113.11.13) 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108.05.15)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辦法(108.06.17) 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114.01.13)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112.12.06) 住宅法(112.12.06)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101.10.18) 己、地稅類 稅捐稽徵法(110.12.17) 稅捐稽徵法施行細則(111.05.23) 土地稅法(114.01.24) 土地稅法施行細則(110.09.23) 土地稅減免規則(99.05.07) 增繳地價稅抵繳土地增值稅辦法(80.08.16) 遺產及贈與稅法(110.01.20) 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110.04.26) 房屋稅條例(113.01.03) 契稅條例(99.05.05) 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89.11.08) 工程受益費徵收條例施行細則(106.04.19) 所得稅法(有關房地合一稅)(113.08.07) 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申報作業要點(110.06.30) 庚、不動產經營管理類 國有財產法(107.11.21) 國有財產法施行細則(99.07.23) 信託法(98.12.30) 不動產證券化條例(106.12.06)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110.01.27)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施行細則(91.03.22)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05.1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94.11.16) 消費者保護法(104.06.17) 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 公平交易法(106.06.14) 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04.07)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106.12.27) 不動產說明書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08.10.31) 不動產委託銷售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92.06.26) 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12.06.19) 預售停車位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01.01.03) 成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12.06.19) 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13.07.08) 住宅轉租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113.11.21) 住宅包租契約應約定及不得約定事項(108.02.23) 參、相關法規 中華民國憲法(36.01.01)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94.06.10) 民法第一編總則(110.01.13) 民法總則施行法(110.01.13) 民法第二編債(110.01.20) 民法債編施行法(110.01.20) 民法第三編物權(101.06.13) 民法物權編施行法(99.02.03) 民法第四編親屬(110.01.20) 民法親屬編施行法(110.01.13) 民法第五編繼承(104.01.14) 民法繼承編施行法(102.01.30) 肆、釋憲實務(不動產相關)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憲法法庭裁判 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 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