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 (2版) | |||
作者: | 吳老德 | |||
版次: | 2 | |||
ISBN: | 9789862361986 | |||
出版社: | 新文京 | |||
#人文與社會科學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
定價: | ||||
售價: | 489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二版 作者:謝秀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1/06/23 ISBN:9789866672811 目錄 第一章 家庭社會工作概論 1.1 家庭社會工作的發展 1.2 台灣家庭服務的發展與現況 1.3 家庭社會工作的意義 1.4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1.5 總結 第二章 家庭問題與家庭政策 2.1 何謂家庭 2.2 多元家庭時代的來臨 2.3 家庭政策的意義 2.4 家庭相關的福利政策 2.5 家庭政策與家庭社會工作 2.6 總結 第三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3.1 家庭系統理論 3.2 家庭結構理論 3.3 家庭角色理論 3.4 家庭優勢和復原力觀點 3.5 女性主義與增權理論 3.6 總結 第四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理論架構 4.1 家庭生命週期轉換的壓力 4.2 生態環境的壓力和問題 4.3 家庭互動關係和溝通問題 4.4 家庭的代間傳遞 4.5 總結 第五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與目標 5.1 庭社會工作的基本信念和原則 5.2 家庭社會工作的策略 5.3 家庭社會工作的目標 5.4 訂定家庭處遇目標和計畫 5.5 總結 第六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 6.1 家庭處遇的對象 6.2 家庭聯合會談 6.3 發掘家庭和社會資源的運用與管理 6.4 家庭倡導 6.5 總結 第七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過程 7.1 初期階段 7.2 預估階段 7.3 介入階段 7.4 評估和結束階段 7.5 總結 第八章 貧窮與多重問題家庭處遇 8.1 貧窮問題與特性 8.2 貧窮家庭系統分析 8.3 協助策略 8.4 案例解析 8.5 總結 第九章 家庭暴力與社會工作處遇 9.1 婚姻暴力 9.2 兒童虐待 9.3 協助策略 9.4 案例解析 9.5 總結 第十章 成年與高齡世代關係處遇 10.1 老年問題及特徵 10.2 老年家庭生活 10.3 家庭協助策略 10.4 案例解析 10.5 總結 第十一章 單親家庭處遇 11.1 單親家庭的特徵及問題 11.2 單親家庭適應過程 11.3 單親家庭協助策略 11.4 案例解析 11.5 總結 第十二章 繼親家庭處遇 12.1 繼親家庭的特質 12.2 繼親家庭的問題成因與分析 12.3 協助策略 12.4 案例解析 12.5 總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老人與家庭:高齡與超高齡社會議題 作者:呂以榮、張誼方、呂以榮等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3/27 ISBN:9789579096041 內容簡介 運用「家庭社會學」及「老人學」雙主軸理論觀點,從鉅觀社會變遷事實與微觀老年家庭生活脈絡中,重新認識高齡與超高齡臺灣社會裡的老人與家庭。面對「家庭圖像異質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伴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類與環境持續交互影響,以及「照顧責任公共化」政策方針之下,本書闡述並討論高齡及超高齡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諸多議題。 書各章節強化因應人口老化與社會變遷之「家庭機制」的討論,探討如何透過福利政策與家庭生活教育之日常生活實踐,提升老年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並促使老人在異質且獨特的家庭經驗及世代經驗當中獲得尊重、照顧與保障。 本書特色 運用「家庭社會學」及「老人學」雙主軸理論觀點。 兼顧鉅觀社會變遷事實、微觀老年家庭生活脈絡與個人心理的討論。 強調與時俱進之老人與家庭議題及應用。 在各個議題方面,強調國家政策與家庭教育雙軌並進之全家與全人關懷。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第01章 人口結構變化與家庭(江亮演、呂以榮) 第一節 人口結構變化與影響 第二節 老人與家庭基本概念 第三節 本書章節架構 第02章 老化理論與家庭社會學理論(呂以榮、曾秀雲) 第一節 老化理論 第二節 家庭社會學理論 第二部分 老年期之家人關係 第03章 老年期之伴侶關係(張誼方、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伴侶關係 第二節 老年期之喪偶與鰥寡生活 第三節 老年期之同志伴侶關係 第04章 老年期之代間關係(呂以榮、張誼方) 第一節 與成年子女代間關係之意涵 第二節 祖孫關係 第三節 隔代教養與兩代共教養 第05章 老年期之手足關係與姻親關係(張誼方、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手足關係 第二節 老年期之姻親關係 第三部分 老年期家庭生活脈絡 第06章 膳食營養與樂齡餐飲(呂以榮) 第一節 老年期之膳食營養 第二節 樂齡餐飲服務與樂齡食品產業 第07章 居住安排、生活環境與資源(呂以榮) 第一節 居住之基本概念 第二節 老年期家庭之居住安排 第三節 生活環境與資源:點、線、面之延伸 第08章 輔具、老人福祉科技與智慧科技運用(呂以榮) 第一節 輔具:定義、法源與類別 第二節 老人福祉科技 第三節 老年期家庭與智慧科技 第09章 老人虐待與老人保護(張誼方) 第一節 老人虐待之意涵和理論 第二節 暴力與疏忽對老人產生之影響 第三節 老人保護網絡服務 第四節 老人福利與老人保護法規介紹 第10章 老年期家庭之法律相關議題(呂以榮) 第一節 老人相關法律議題之基本介紹 第二節 財務管理方面之法律議題 第三節 醫療方面之法律議題 第四部分 老年期家庭生活轉折 第11章 家庭與退休(呂以榮) 第一節 退休、退休階段論、退休金制度與法源 第二節 家庭與退休之交互關係 第三節 退休家庭生活調適與教育 第12章 家庭照顧(呂以榮) 第一節 家庭照顧之需求與供給 第二節 家庭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負荷 第三節 善用社區照顧服務與支持服務資源 第13章 臨終、哀傷與哀傷療癒(呂以榮) 第一節 臨終與死亡對家庭之衝擊 第二節 臨終心理與臨終陪伴 第三節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第四節 哀傷與哀傷療癒 第五部分 挑戰與展望 第13章 高齡與超高齡社會之挑戰與展望(曾秀雲、呂以榮、江亮演、鄭淑子) 第一節 家庭與老人照顧圖像之異質性 第二節 展望社會福利政策與家庭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