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本書收入葉國良教授二十五年來之短篇經學論著,共十篇。內容以《詩》、《禮》之討論為核心,旁涉《易林》及漢、宋經學史問題。使用資料除傳統圖書外,亦採及出土文獻。葉教授治學,以謹嚴見長,不輕倡議;而若有論述,每持特見。茲徵得葉教授同意,加以出版,以供學界參考。
定價: | ||||
售價: | 272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詳細資訊
本書收入葉國良教授二十五年來之短篇經學論著,共十篇。內容以《詩》、《禮》之討論為核心,旁涉《易林》及漢、宋經學史問題。使用資料除傳統圖書外,亦採及出土文獻。葉教授治學,以謹嚴見長,不輕倡議;而若有論述,每持特見。茲徵得葉教授同意,加以出版,以供學界參考。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廖平,字季平,生於咸豐二年(一八五二),卒於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四川井研縣人。廖平一生以研究經學、推闡孔子之道為本願,欲把經學扮演成時代的舵手,為中國開導新的方向,在清末民初時期於學術思想史上別開生面。 廖平思想轉折歷經六變:初變,論「平分今古」。二變,論「尊今抑古」。三變,論「大統小統」。四變,論「人學天學」。五變,論「人天小大」。六變,以《黃帝內經》解《詩》、《易》。廖平早期的經學一、二變之著作,在其當世已享有聲譽。至於經學三變以後(約甲午戰後)的理論,卻常讓學者們覺得穿鑿附會或不知所云,這是造成廖平經學中晚期的思想甚少被問津的主因。事實上這個時期正是他學術的亮點,交織著深刻的時代性,也是《經典秩序的重構: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探討的重心所在。 《經典秩序的重構: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共分六章: 〈從今古之辨到面向世界的經學之路〉:勾勒廖平經學一變到三變的產生因緣、轉折過程,以及各經的今古文論述,最終歸結到其三變以後的經學觀與特色。 〈讓孔子走入新世界〉:闡述廖平如何將經學含攝整個地球、與海外世界打成一片,並預示未來世界合一的願景。 〈經學理想的世界文化空間藍圖──兼論近代學術上的意義〉:廖平以《尚書》為孔子昭示大一統的藍圖,討論中國文化在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在經典重釋的過程也涉及到經史關係、陰陽五行宇宙觀等學理在近代的轉變。 〈傳統與西學交會下的天學新論〉:來自傳統「天人合一」的信念,以人事價值必定有天道的根源,這是廖平在提出大統秩序的學說之際,還要架構一套屬「天」的理論之原因。內容包括哥白尼對廖平的影響,以及對廖平傳統天學的轉化性詮釋。 〈《春秋》撥正下的世界秩序與中國──從「二伯」的理想談起〉: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現實下,廖平反思要以經典重構不同於西方主導下《萬國公法》的國際關係圖景;他以《春秋》的制度設計了一套國際新秩序模式,《春秋》的「二伯」是這個秩序模式下的核心制度內容。 〈文質彬彬──大統理想的經學實踐進路〉:在說明世界必可依照孔經的普世價值線性臻於大統的境地時,廖平也有一套支持自己想法的史觀,以及中國當下該如何實踐經典的方式。而且他的實踐方式理論也隨著時間而轉變,透露了經學於近代所面臨的問題。
《經典秩序的重構:廖平的世界觀與經學之路》呈現兩個層面的重點:首先是廖平如何運用經典以安排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與位置,其次是廖平學術在近代的意義。作者魏綵瑩細密探討根植於經學的中國傳統學術思想,在受到西學(特別是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知識)碰撞之後,所產生的新舊知識的交涉過程;而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四川的廖平,又如何回應時代的挑戰?魏綵瑩指出,廖平的經學其實只有兩大階段:從「今古之辨」到「以經學面向世界」。積極謀求經學面向世界,此即廖平個人心靈與生命志業的歸宿。
 【目錄】 序 黃克武 引論 第一章 從今古之辨到面向世界的經學之路 第一節 平分今古:經學一變與對群經的今古文觀(一八八三─一八八六) 一、同等重視古文《毛詩》與今文《三家詩》 二、接受《尚書》殘缺的觀點 三、平分今古之下的三禮觀 四、平分今古之下的《春秋》三傳觀 第二節 尊今抑古:經學二變與對群經的今古文觀(一八八七─一八九六) 一、否定《毛詩》與推崇《三家詩》 二、《尚書》廿八篇為備,百篇《書序》為偽 三、尊今抑古之下的三禮觀 四、尊今意識下的《春秋》三傳觀 第三節 面向世界的經學:走出今古之辨後的群經觀(一八九七─一九三二) 一、面向世界的《詩經》學觀 二、面向世界的《尚書》學觀 三、走出今古之辨後的三禮觀 四、面向世界後的《春秋》三傳觀 小結
第二章 讓孔子走入新世界 第一節 傳統天下觀與「地球」概念的遭逢 第二節 重新「認識」鄒衍的「大九州」說 一、「大九州」說與世界 二、納「邊緣」入「主流」:鄒衍學說與孔子的聯繫 三、全球「皇帝」時代:從經學與中國歷史景望未來 第三節 《海國圖志》諸書與經典意識之間 第四節 建立符合「經旨」的「帝王政教」世界圖像 一、從「中國」擴及「世界」的文化疆域 二、包舉全球的〈禹貢〉經學微言 三、內外之際:「大〈禹貢〉」、「大五服」與「大九州」的精神 小結
第三章 經學理想的世界文化空間藍圖──兼論近代學術上的意義 第一節 肇開世界大統與中天下而立的「周公」 一、史實的周公與經典寄寓的「周公」 二、孔子藉「周公」開創東西兩半球的意義 第二節 世界萬邦來朝:太平之世的「大明堂」 一、明堂根源聖經指向大統 二、「萬邦歸極」與「辨方正位」:朝會世界諸國的禮序 第三節 「世運輪轉」與陰陽五行宇宙觀的重解 一、五德新說與五大洲之運勢流行 二、全球「正朔」所在:中國將得「土德」之運 三、「五行」僅表空間符記:西學影響下的陰陽五行新說 四、與傳統今文學的違異:對災異論的轉化詮釋 小結
第四章 傳統與西學交會下的天學新論 第一節 日心地動說與王權為尊的天道觀 一、天文新知已備於孔學體系中 二、以尊王為中心秩序的天道象徵 第二節 人、天秩序:六合之內與六合之外 一、《詩經》、《易經》為統宗的六合之外世界 二、天的運行、架構與人世秩序 三、天界進化的動力:另一種禮樂文明的傳播 第三節 西方天文地理知識洗禮下的新分野觀 一、星象分野與大一統的世界觀 二、時代考驗下的分野新說 三、天象的王化秩序之堅持與占驗的擺落 小結
第五章 《春秋》撥正下的世界秩序與中國──從「二伯」的理想談起 第一節 《春秋》的「二伯」與世界秩序 一、經典撥亂與致太平的期望 二、《春秋》的「二伯」與秩序關懷 第二節 對西方國際法的反思:素王禮制下的理想新世界體系 一、以《春秋》制度重構國際新秩序 二、為世界「立心」:以「素王之位」居中的道德共同體 第三節 理想的政治體制與倫理觀 一、廖平的三世觀與現實的政治意義 二、論立憲與革命皆背離三綱故不足取 三、為民立君的重要與經教三綱不違背平等精神 第四節 視野的轉變:從世界的「二伯」到中國的「二伯/二霸」 一、「王」、「伯/霸」的重辨:對伯/霸功的推崇 二、「譎而不正」更勝於「正而不譎」:伯/霸者應具備的特質 小結
第六章 文質彬彬──大統理想的經學實踐進路 第一節 以孔經文明為五大洲的進化座標 一、進化意識下的經史區別 二、孔經為進化公理 第二節 文質調和的孔經實踐 一、至聖六經兼包諸家:以儒墨為論述對象 二、中國當增進「質」的層面 第三節 從「六經」到「十二經」:論廖平道器觀的演變 一、十二經的提出與內容 二、實學的重要:「孔述六藝」與「孔作六經」合為十二經 小結
結論 重要參考資料 致謝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甄戰大學-決戰新課綱【財經學群】[大學18學群/個人申請入學/二階口試擬答/學習歷程工具書] ISBN13:9786263270329 出版社:大碩 作者:甄戰學習顧問師資 裝訂/頁數:平裝/248頁 規格:23cm*17cm (高/寬) 版次:3 出版日:2022/02/24 經濟學系、會計學系、財務金融學系、財政學系 國際貿易學系、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統計學系 你瞭解這些科系的不同嗎? 你知道不同的科系有不同的應考策略嗎? 你知道就讀科系後的未來出路在哪裡嗎? 想贏在第一步 從甄戰開始! 甄戰 傳授五招得勝技巧讓你邁向理想學校! 第1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認識財經學群,什麼樣的特質適合財經學群? 第2招:萬中選一非你莫屬:財經學群科系琳瑯滿目,哪裡是你的歸屬? 第3招: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豐富完善你的學習歷程! 第4招:滿腹珠璣出口成章:口試巧公開,一樣的意思怎麼說更好! 第5招:劍走偏鋒出奇制勝:精選各校口試考古題,讓你事先備好創意回答! 一〇八課綱實施後,一一一學年起的大學入學制度又一次進行調整,大學選才標準更為多樣化和豐富化,這些改變體現在「多元入學」的制度上,「多元入學」不僅代表入學管道的多元化,參採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元,因此對於同學和家長而言,「選擇」的重要性就大幅提升,入學管道需要選擇、高中學習時間的配置需要選擇、學群科系需要選擇,更重要的是每一個選擇背後都需要大量的資訊和資料整理,甄戰大學叢書即是為同學和家長準備的升學工具書,希望藉此讓同學和家長輕鬆掌握重要的升學資訊,不會因為資訊落差而在升學路上錯失良機。 甄戰學習顧問的多年輔導經驗,讓我們深刻理解高中生對於大學的校系及其學習領域知之甚少,在現今的多元入學制度下,同學若在高中期間沒有計畫性地認識未來校系或準備學習歷程,未來升學時會非常茫然,目前大學甄選的校系組已經超過2000個系組,要逐系認識幾乎不可能,因此透過十八學群進行初步分類,以學群的概念將同性質的學系歸類在一起,讓高中生在興趣與志向探索時有所依據,而本書即是對於財經學群有興趣的同學特別撰寫的書籍。 本書一共分為四篇,第一篇為學群篇,包含兩章,第一章為財經學群的認識,主要介紹財經學群相關科系發展以及目前產業趨勢,好讓同學對於財經學群有初步認識;第二章為財經學群的科系介紹,主要針對幾個主要科系作詳細的介紹,讓同學更能清楚選擇自己的未來出路。 第二篇為學習歷程篇,包含兩章,第三章為學習歷程的觀念與實作,主要是介紹學習歷程概念和實施方式,也會針對財經學群推薦一些多元表現的項目;第四章則是申請大學的審查資料完備,主要是提醒學習歷程作為大學入學評量時,同學應該知道的撰寫技巧。 第三篇為口試篇,包含兩章,第五章為口試觀念建立和模擬,先建立口試的基本觀念,接著在介紹幾種口試型態,最後的部分為各校中常出現的口試題目,其中會以一班同學回答的範例和建議範例作比較,好讓同學參考並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回答方式;第六章則為模擬練習,收錄了許多常見的口試類型。 第四篇為職涯發展篇,將財經學群中分成七個學類做基礎概念介紹,再針對財經學群的就業領域現況及未來趨勢進行說明。 目錄 PART1 學群篇 CHAPTER 01 財經學群的認識 1-1 財經學群簡介 1-2 財經學群沿革 1-3 財經學群總覽 1-4 財經學群核心科目 CHAPTER 02 財經學群科系介紹 2-1 經濟學系 2-2 會計學系 2-3 財務金融學系 2-4 財政學系 2-5 國際貿易學系 2-6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2-7 統計學系 2-8 財經學群科系比較表 2-9 財經學群特殊科系 PART2 學習歷程篇 CHAPTER 03 學習歷程觀念與實作 3-1 學習歷程的基本概念 3-2 學習歷程的實施方法 3-3 多元表現推薦 CHAPTER 04 審查資料完備 4-1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4-2 學習歷程自述 4-3 其他資料蒐集 PART3 口試篇 CHAPTER 05 口試觀念與模擬 5-1 口試注意事項 5-2 基本題 5-3 專業題 5-4 應用題 5-5 創意題 CHAPTER 06 模擬練習 精選自各校輔導室與各系歷屆考古題 附錄:校系參考表 PART4 職涯發展篇 CHAPTER 07 職涯發展 7-1 前言 7-2 戰力大補帖 7-3 贏在軟實力 7-4 師長勉勵 資料參考來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眼神經學疾病之分析與診斷 作者:施永豐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413 簡介: 人體的眼睛之所以能運轉自如,其關鍵的原因在於相關的控制神經,而這幾乎佔據了腦神經的一半,其中包含有運動神經、感覺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等,對其構造的複雜性及學習困難度不僅是一致公認,甚至有些如中樞控制的位置或機轉至今仍有待進一步認知。《眼神經學疾病之分析與診斷》一書即是以眼神經相關的構造與路徑,以及疾病特性來重整思考歷程,並藉由脈絡分析來建構診斷的方法,提供作為眼科專業醫療人員閱讀之參考。 序 思考歷程在基礎科學的研究及臨床醫學的診斷都是很重要的。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近三十年幾乎是跨越了一整世紀的精華。許多新的儀器大大地提升其安全性,並幫助診斷更容易化、更精確化。不過令人擔心的,是許多臨床醫師都直接要求病人去接受最新進儀器的檢查,而忘了先去思考疾病的可能性。有時候經過所有先進儀器檢查才發覺仍無法得到合理的診斷時,要回頭再重新整理思路歷程才發覺有點太遲了。可能是由於病程的進行,也可能是治療法改變了一些症狀,讓診斷更無法明確。 記得以前在學生時代,尚未有像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造影儀器。每次臨床病理討論會,看到臨床醫師花費了長時間的檢查及思考,只是為了做出一些疾病的鑑別診斷,結果在病理科醫師的最後揭曉下恍然大悟。當時對病理科醫師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時代是一直在進步,將來更新進的三度空間解析相片都會陸陸續續登場。但,是不是我們就不需要思考的歷程嗎?為什麼以前沒有這些儀器,前輩們還是有辦法診斷出疾病呢? 眼睛就像一台立體的三度空間攝影機,除了可以快速的固定影像,還可隨眼球的快速移動控制自如。這是由於控制眼睛的神經,幾乎佔十二對腦神經的一半;而且這些神經不但有運動神經,也有感覺神經;有交感神經,也有副交感神經的支配;所以其複雜性及困難度是一致公認的。甚至於還有許多神經路徑及中樞控制的位置或機轉仍不很清楚。所以只要去了解這些神經相關的構造、路徑,及疾病的特性,並按部就班地去思考,抽絲剝繭的去分析,還是有辦法將困難的眼神經疾患給予精確的診斷。本書就是想提供一些思考的歷程,希望能藉這本書讓醫師重新建立並重視思考診斷的過程。 目錄 1 視覺不良的評估方法 ........................................................... 1 2 如何去解析視力受損的原因及可能的部位 ................... 17 3 常見的視神經病變 .............................................................. 37 4 短暫性失明 ........................................................................... 53 5 瞳孔不等大和不正常的瞳孔反應 ..................................... 57 6 頭痛及偏頭痛 ....................................................................... 81 7 凝視系統路徑及其障礙 ...................................................... 91 8 眼球震顫 .............................................................................. 121 9 複視 ...................................................................................... 145 10 第四對腦神經(滑車神經)麻痺 ................................. 155 11 第三對腦神經(動眼神經)麻痺 ................................. 161 12 第六對腦神經(外展神經)麻痺 ................................. 173 13 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麻痺 ................................. 181 14 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麻痺 ...................................... 189 15 功能性視覺喪失 ................................................................ 197 索引 ............................................................................................ 207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後天性言語和語言障礙:從神經解剖與功能性神經學觀點分析 作者:陳雅資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碼:9789861269832 簡介: Bruce E. Murdoch 教授撰寫的「後天性言語和語言障礙」一書,從神經解剖學的角度切入,深入介紹各種神經性語障,範圍包括臨床上成人與兒童的各類型失語症及運動性言語障礙,還有近期識別出的巴金森氏症等,並概述近代發展的腦部影像技術,如M RI、 PET , 還進一步探討言語─語言病理的臨床應用,被喻為神經性語障領域的必讀「聖經」。適合聽語、神經認知領域相關科系師生、臨床語言治療師使用;對於需要照護神經性腦傷的臨床工作人員,包括護理人員甚至病患家屬,也是很好的參考書。 序言: 過去在澳洲攻讀語言病理博士時,便接觸到《Acquired Speech and Language Disorders》這本書,此書由著名的神經性語障領域學者、也是我的指導教授Bruce E. Murdoch所撰寫,他跳脫一般以障礙類型分章撰寫的方式,改以神經解剖生理觀點闡述,是屬於進階版的神經性語障書籍,在英系國家相當暢銷,甚至有人喻為是神經性語障的必讀「聖經」。 回國以後,多年開課教授聽語神經機轉、運動性言語障礙及失語症等神經性語障相關課程,目前現有的課程及專書所能提供的知識,多屬於基礎層面,往往僅能簡單介紹各種神經性語障,加上台灣此領域專長的研究學者相當少,缺乏相關研究的發展,因此希望能藉由翻譯此書,提供國內聽語系所學生、聽語人員及相關專業人員廣為閱讀與參考。但這畢竟是一本進階級的專書,故需先提醒讀者,閱讀此書之前,須具有聽語神經解剖生理的先備知識,方才能游刃有餘地一窺此書之精湛與奧妙。 本書內容著重在各種神經性語障的病因與診斷,清楚描述各種神經性語障的歷史演變、創傷演變、早期與現代研究,除了談到大腦所引發的言語─語言障礙之外,並涵蓋皮質下及皮質周邊有關的周邊路徑障礙,將語言及言語障礙同時並列討論,可以讓讀者清楚地了解神經性語障可能同時並存,並能在同一本書中即可找到相關的資料。透過了解各種神經性語障的起源,將有助於讀者釐清病人及患童臨床表現之成因,並能據此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法與技巧。本書第一版在1990 年完成,作者詳列學界長期以來重要而經典的文獻資料,深具其重要性與獨特性。2010 年改版後,也納入部分 2000 年後之文獻結果,以支持且呼應過去研究的發現與限制。此外,大量文獻上的引據也提供讀者實證醫學相關上的導讀。 如同前次翻譯書籍時所遭遇的困難,許多醫學上與語言治療學上的專業辭彙未有一致的用法,因此本書儘量附上原文作為旁襯,解剖方面的專有名詞則主要參考簡基憲 (2007)《圖解臨床神經解剖學及神經科學》,希望有助於讀者理解及意會1。 在此感謝王秋鈴老師友情跨刀(第六章:失智症的語言障礙),共同參與的雅萍、淨純、惠文、淑儀、鈺茹與中山 98 級同學的促成,以及所有曾不吝給予建言的朋友們,還有我的家人,因為有您們的支持和協助,才能有中文譯本的誕生。譯文若有未竟之處,或有錯誤,仍請不吝賜教。 陳雅資于Cleveland, OH, U.S.A. 目錄: 語言與言語的神經解剖與神經病理架構/1 失語症症候群/47 皮質下型的失語症症候群/78 創傷性腦損傷相關的語言障礙/118 右腦病灶損傷之後的語言障礙/153 失智症中的語言障礙/176 與大腦白質病症相關的語言障礙/202 與失語症相關的神經性異常/226 上和下運動神經元病灶損傷有關的吶語症/244 與錐體外症候群相關的吶語症/271 與其他運動系統病灶損傷有關的吶語症/303 後天性兒童期言語-語言障礙/333 索引/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