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07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四卷,講述(對黑格爾而言的)「近代哲學」: 一、培根和波墨。 二、思維理智時期: (一)理智的形上學時期:笛卡兒、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茲......等。 (二)過渡時期:巴克萊、休謨、斯圖爾特、孟德斯鳩、盧梭......等。 三、最近德國哲學:雅各比、康德、費希特、謝林。 目錄 第三部 近代哲學 〔引言〕 第一篇 培根和波墨 壹、培根 貳、雅各.波墨 第二篇 思維理智時期 第一章 理智的形上學時期 壹、第一階段 一、笛卡兒 二、斯賓諾莎 三、馬勒伯朗士 貳、第二階段 一、洛克 二、胡果.格老秀斯 三、湯瑪斯.霍布斯 四、庫得華斯 五、普芬多夫 六、牛頓 參、第三階段 一、萊布尼茲 二、沃爾夫 三、通俗哲學 第二章 過渡時期 壹、唯心論和懷疑論 一、巴克萊 二、休謨 貳、蘇格蘭哲學 一、湯瑪斯.李特 二、詹姆斯.柏阿蒂 三、詹姆斯.奧斯瓦德 四、杜格爾德.斯圖爾特 參、法國哲學 一、否定的方面 二、肯定的方面 三、關於具體的普遍統一的觀念 四、〔德國〕啟蒙思想 第三篇 最近德國哲學 壹、雅各比 貳、康德 參、費希特 肆、謝林 伍、結論 譯後記 術語(部分)主題索引 人名對照與簡介 黑格爾年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三卷,講述: 一、希臘哲學第二期:獨斷主義和懷疑主義(斯多噶學派、伊比鳩魯、新學園學派、懷疑學派)。 二、希臘哲學第三期(新柏拉圖學派):費洛、卡巴拉學派和諾斯底學派、亞歷山大里亞學派。 三、中世紀哲學:阿拉伯哲學、經院哲學、文藝復興。 目錄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二篇 第二期:獨斷主義和懷疑主義 壹、斯多噶學派哲學 一、物理學 二、邏輯學 三、道德學 貳、伊比鳩魯哲學 一、準則學 二、形上學 三、物理學 四、道德學(精神哲學) 參、新學園學派哲學 一、阿爾克西拉烏斯 二、卡爾內阿德斯 肆、懷疑學派哲學 第三篇 第三期:新柏拉圖學派 壹、費洛 貳、卡巴拉學派和諾斯底學派 一、卡巴拉學派哲學 二、諾斯底學派 參、亞歷山大里亞學派哲學 一、安莫紐.薩卡斯 二、柏羅丁 三、波菲利和揚布利可 四、普羅克洛 五、普羅克洛的繼承者 第二部 中世紀哲學 〔引言〕 第一篇 阿拉伯哲學 壹、講說者的哲學 貳、亞里斯多德的注釋者 參、猶太哲學家摩西.邁蒙尼德 第二篇 經院哲學 壹、經院哲學和基督教的關係 貳、一般的歷史觀點 一、教義建立在形上學的基礎上 二、教會教義的系統闡述 三、和亞里斯多德著作的接觸 四、唯實論和唯名論的對立 五、形式的辯證法 六、神祕主義者 參、一般經院哲學家共同的觀點 第三篇 文藝復興 壹、對古代思想家的研究 一、滂波那齊 二、費其諾 三、伽桑狄、李普修、諾伊希林 四、西塞羅的通俗哲學 貳、一些獨特的哲學的嘗試 一、卡爾丹 二、康帕內拉 三、布魯諾 四、梵尼尼 五、比埃爾.拉梅 參、宗教改革 譯後記 索 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二卷,講述: 一、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二階段:智者學派、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學派(麥加拉學派、昔蘭尼學派、犬儒學派)。 二、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作者介紹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於今德國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德國哲學家,為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家庭教師、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海德堡大學及柏林大學(今柏林洪堡大學)教授。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事萬物的本源與基礎,它的辯證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三階段。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在展示透過自然、社會及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觀念論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世界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大邏輯》、《哲學全書》等。 目次 第一部 希臘哲學(續) 第一篇 第一期:從泰利斯到亞里斯多德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階段:從智者學派到蘇格拉底學派 壹、智者學派 一、普羅泰戈拉 二、高爾吉亞 貳、蘇格拉底 一、蘇格拉底方法 二、善的原則 三、蘇格拉底的命運 參、蘇格拉底學派 一、麥加拉學派 (一)歐幾里得 (二)歐布里德 (三)斯底爾波 二、昔蘭尼學派 (一)阿里斯底波 (二)德奧多羅 (三)赫格西亞 (四)安尼切里斯 三、犬儒學派 (一)安提西尼 (二)第歐根尼 (三)晚期犬儒學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壹、柏拉圖 一、辯證法 二、自然哲學 三、精神哲學 貳、亞里斯多德 一、形上學 二、自然哲學 三、精神哲學 (一)心理學 (二)實踐哲學 1.倫理學 2.政治學 四、邏輯學 譯後記 索 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一卷,分為三部分: 一、導言:闡述「哲學史的概念、哲學與其他知識部門的關係、哲學史的分期、史料來源、論述方法」。 二、東方哲學:說明他為什麼不把東方哲學當作哲學的開端,而是一種宗教思想。 三、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一階段(從泰利斯到阿那克薩哥拉)。 作者介紹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於今德國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德國哲學家,為德國19世紀觀念論哲學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家庭教師、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海德堡大學及柏林大學(今柏林洪堡大學)教授。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是萬事萬物的本源與基礎,它的辯證發展經歷了邏輯、自然、精神三階段。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在展示透過自然、社會及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觀念論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主要著作有《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世界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大邏輯》、《哲學全書》等。 目次 導 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楊植勝 開講詞 哲學史講演錄 導 言 壹、哲學史的概念 貳、哲學與其他知識部門的關係 參、哲學史的分期、史料來源、論述方法 東方哲學 壹、中國哲學 貳、印度哲學 第一部 希臘哲學 〔引言〕 〔七賢〕 〔分期〕 第一篇 第一期:從泰利斯到亞里斯多德 第一章 第一期第一階段:從泰利斯到阿那克薩哥拉 壹、伊奧尼亞哲學 貳、畢達哥拉斯與畢達哥拉斯學派 參、伊利亞學派 肆、赫拉克利特 伍、恩培多克勒、留基伯、德謨克利特 陸、阿那克薩哥拉 譯後記 索 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第四冊提要(1968-1990) 鋼琴家一如世界,多元、繽紛、燦爛。無論就風格或曲目,收錄於第四冊的鋼琴家,整體而言較前輩展現出更大的融合性,學派與地域背景對他們而言,像是遙遠的過去,他們的詮釋角度也更面向世界。也在最後一冊,我們更能看到亞洲有屬於自己的欣賞角度與聆聽觀點,亞洲鋼琴家能在努力深入了解後,以東方文化豐富古典音樂的內涵,為這門藝術開創更寬廣的表現可能。「距離一樣遠,也就一樣近。」只要我們夠虔誠謙虛,也夠積極認真,亞洲音樂家與愛樂者可以深入各類音樂,比西歐諸國彼此之間更沒有距離。 作為《遊藝黑白》最年輕的受訪者,本冊鋼琴家也最是古典音樂的現在進行式,活生生的二十一世紀音樂史,無論是音樂或生活,他們每位都有精彩故事,英國鋼琴家路易士的習樂與習琴歷程,陳毓襄與劉孟捷的技巧發展,更幾無前例可循。布雷利與紀新訪問,可說「為讀者量身訂製」,訪談充分涵蓋他們希望討論的議題與傳達的想法,值得大家細心品味。 【目錄】 第一章 1968-1976 前言 迎向無國界的地球村 布雷利(Frank Braley, 1968-) 薩洛(Alexandre Tharaud, 1968-) 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1969-) 安德謝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 1969-) 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 1970-) 陳毓襄(Gwhyneth Chen, 1970-) 弗格特(Lars Vogt, 1970-) 橫山幸雄(Yukio Yokoyama, 1971-) 劉孟捷(Meng-Chieh Liu, 1971-) 紀新(Evgeny Kissin, 1971-) 費爾納(Till Fellner, 1972-) 盧岡斯基(Nikolai Lugansky, 1972-) 路易士(Paul Lewis, 1972-) 梅尼可夫(Alexander Melnikov, 1973-) 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 1976-)第二章 1976-1990 前言 千山萬水,只是開始 安寧(Ning An, 1976-) 簡佩盈(Gloria Chien, 1977-) 艾卡德斯坦(Severin von Eckardstein, 1978-) 陳薩(Sa Chen, 1979-) 寇柏林(Alexander Kobrin, 1980-) 李嘉齡(Ka Ling Colleen Lee, 1980-) 夏瑪優(Bertrand Chamayou, 1981-) 嚴俊傑(Chun-Chieh Yen, 1983-) 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 1984-) 布列哈齊(Rafał Blechacz, 1985-) 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1985-) 王羽佳(Yuja Wang, 1987-) 張昊辰(Haochen Zhang, 1990-)後記:專訪焦元溥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譯名原文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