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Groups: Process and Practice, 8e) | |||
作者: | Corey | |||
譯者: | 陳慶福 | |||
ISBN: | 9789866637742 | |||
出版社: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2010/04 | |||
書籍開數、尺寸: | 29x26x1 | |||
頁數: | 544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心理學
#輔導、諮商與心理治療 #團體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心理學導論 二版 原文書名:Atkison & Hil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16/e 原文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 Christel Lutz 中文譯者:危芷芬 ISBN: 9789865840976 內容簡介 本書自1953年出版以來,歷經半世紀十餘次的修訂,不僅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學教材,更是國內心理學教授所熟悉的經典教科書,幫助眾多讀者走過心理學一百多年以來的發展軌跡,遍訪心理學史的重大里程碑。 作者在這個版本中特別加入新的歐洲觀點,為本書帶來嶄新的國際化觀點。新版更加入超過350篇參考文獻,納入心理學近期研究成果,並且更廣泛地涵蓋每個主題領域,包括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腦與行為的研究;感覺與知覺之基礎研究的創新應用;情緒及智力、性格的基因和演化論、正向心理學、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觀點等「新潮流」。新版心理學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以確保符合大學心理學課程的需求。 本書除了強調理論與科學研究,同時引導讀者去認識心理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第八章所討論的錯誤記憶現象,造成無辜當事人被誤認為嫌犯;第五章則以視錯覺原理,說明電影《魔戒》如何在螢幕上創造只有人類身高一半的哈比人;而第十四章有關壓力的介紹,可供讀者親身體驗及身體力行,第十六版更納入了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的最新內容,讓讀者即時跟上國際潮流。在在說明心理學活躍於我們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本書是一本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總覽心理學既有與嶄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鉅著。 作者介紹 譯者簡介 危芷芬 現職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目錄 第01章心理學的本質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第三節 當代心理學觀點 第四節 如何進行心理學研究 第02章心理學的生物基礎 第一節 心理學研究的生物基礎 第二節 神經細胞:神經系統的構造單位 第三節 腦的構造 第四節 自主神經系統 第五節 內分泌系統 第六節 演化、基因與行為 第03章心理發展 第一節 遺傳與環境 第二節 新生兒的能力 第三節 童年認知發展 第四節 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五節 青少年期發展 第04章感覺歷程 第一節 感覺模組的特性 第二節 視覺 第三節 聽覺 第四節 其他感覺 第05章知覺 第一節 知覺的用途為何? 第二節 注意力 第三節 定位 第四節 辨識 第五節 抽取 第六節 知覺恆常性 第七節 大腦的分工 第八節 知覺發展 第06章意識 第一節 意識層面 第二節 睡眠與夢 第三節 催眠 第四節 心理作用藥物 第07章學習與制約 第一節 學習的各種觀點 第二節 古典制約 第三節 工具制約 第四節 學習與認知 第五節 學習與大腦 第六節 學習與動機 第08章記憶 第一節 三種重要區分 第二節 感覺記憶 第三節 工作記憶 第四節 長期記憶 第五節 內隱記憶 第六節 建構式記憶 第七節 改善記憶 第09章語言和思考 第一節 語言與溝通 第二節 語言發展 第三節 概念與分類:建構思考的基石 第四節 推理與決策 第五節 在行動中思考:問題解決 第10章動機 第一節 驅力與恆定 第二節 誘因動機與酬賞 第三節 饑餓、進食與飲食疾病 第四節 性別與性欲 第11章情緒 第一節 情緒的成分 第二節 認知評估與情緒 第三節 主觀經驗與情緒 第四節 思考—行動傾向與情緒 第五節 生理變化與情緒 第六節 臉部肌肉活動與情緒 第七節 情緒反應:情緒調節 第八節 情緒、性別與文化 第九節 正向心理學 第12章智力 第一節 智力衡鑑 第二節 現代智力理論:眾多或少數智力? 第三節 基因與智力 第四節 情緒智力 第五節 一般學習障礙 第13章性格 第一節 性格的概念與衡鑑 第二節 心理分析取向 第三節 行為取向 第四節 認知取向 第五節 人本取向 第六節 演化取向 第七節 性格的基因學 第14章壓力、健康與因應行為 第一節 壓力的生理反應 第二節 壓力與生理健康 第三節 壓力與心理健康 第四節 評估、因應與健康 第五節 壓力管理 第15章精神疾病 第一節 變態的定義 第二節 焦慮症 第三節 憂鬱症與雙極性情感症 第四節 思覺失調症 第五節 性格違常 第六節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第16章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心理治療技術 第三節 生理治療 第四節 增進心理健康 第17章社會影響 第一節 他人在場 第二節 順從與服從 第三節 內化 第四節 團體互動 第五節 重點重述:如何以社會心理學觀點解釋難以理解的現象 第18章社會認知 第一節 印象形成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人際吸引 第四節 重點重述:兩種社會認知模式的說法 附錄 Erikson 八個發展階段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 ISBN13:9789865713744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Clara E. Hill 譯者:林美珠;田秀蘭 規格:平裝 / 551頁 / 19 x 25 x 2.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5版 出版日:2021/10/00 中國圖書分類:諮商;面談法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里蘭大學教授Clara E. Hill所著暢銷教科書《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之第五版,適用於大學部以及研究所初學者學習基本的助人技巧。Hill的三階段助人模式,說明了助人者如何引導個案探索他們的想法及感受,對不適應想法及行為的源起及結果獲得洞察,同時針對新的發現而產生行動,以開啟正向而長期的改變。此次第五版新增了發展並修正個案概念化的詳細指引,擴展了文化覺察的篇幅,同時也更新一些案例,以反映個案及助人者之間更多元的樣貌,此外,也增加了一些進行治療性挑戰的策略。 書中,作者更新了實務練習、實驗室活動、測驗考題,甚至課程綱要。此外,伴隨本書的網址(pubs.apa.org/books/supp/hill5)還有些加值活動,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 目錄 致謝 iii 關於作者 v 譯者序 vii 前言 xv 第一篇 概 覽 1 第1章 助人工作之簡介 3 什麼是「助人」? 4 心理治療有效嗎? 6 助人的催化面 7 助人的問題面 9 人們何時會求助? 11 成為一個助人者 12 成為助人者的學習歷程 14 倫理 20 本書概覽 23 結語 24 說說你的想法 25 第2章 助人歷程的模式 27 我的人格發展理論 28 我的改變理論 30 助人歷程中的背景變項 31 探索、洞察與行動的三階段模式 37 瞬間的互動序列 42 每次晤談之間 46 助人對個案的效果 48 結語 49 說說你的想法 49 第3章 自我覺察 53 自我認識和自我洞察 55 增加自我了解和自我洞察的方法 59 提高自我覺察的練習 63 說說你的想法 65 第4章 文化覺察 69 文化的定義 70 文化的層面 71 助人歷程中的文化議題 74 文化和助人相關的倫理行為 78 整合多元文化的知識、技巧及態度成為助人者的個人風格 80 助人者會有的文化議題困難 82 我自己的文化經驗 84 說說你的想法 86 第二篇 探索階段 89 第5章 探索階段的概覽 91 理論背景:Rogers的個案中心理論 92 探索階段的目標 100 結語 105 說說你的想法 106 第6章 提供支持的技巧 109 專注與傾聽的概覽 110 非口語表達的文化議題 112 促進專注的非口語行為 113 促進專注的潛口語行為 119 促進個案探索的輕微口語行為 120 專注與傾聽的例子 127 放輕鬆並保持自然,但具有專業性 128 結語 129 說說你的想法 129 第7章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 133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理念背景 134 重述與摘要 135 想法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42 訊息或事實的封閉式問句 148 區分開放式與封閉式問句 151 探索非情感內容、想法、敘事與故事的技巧比較 151 說說你的想法 152 第8章 探索感覺的技巧 155 探索感覺的理念背景 156 處理情感時的文化考量 158 情感反映 159 情感的表露 176 情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178 情感探索技巧的比較 180 結語 181 說說你的想法 181 第9章 探索階段的技巧統整 183 探索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184 選擇目標與意圖以促進探索 186 選擇技巧來配合目標與意圖 187 執行探索階段的技巧 189 進行探索階段的晤談練習 189 處理探索階段困難的臨床情況 193 進行探索階段的難題 195 探索階段克服難題的因應策略 202 探索階段的案例 206 進入洞察階段的時機? 208 說說你的想法 209 第三篇 洞察階段 211 第10章 洞察階段概覽 213 何謂洞察? 214 為何洞察是有必要的? 215 理智性相對於情緒性的洞察 216 是否準備好洞察的標記 217 理論背景:精神分析以及存在理論 218 為洞察階段建立期待 228 洞察階段的目標和技巧 228 結語 230 說說你的想法 231 第11章 促進個案覺察的技巧 235 挑戰的理念背景 236 透過挑戰促進覺察的理論觀點 239 是否準備好覺察的標記 241 挑戰的類型 242 使用挑戰的一般原則 251 使用挑戰時助人者經驗到的困難 255 結語 256 說說你的想法 257 第12章 解釋的技巧 259 解釋技巧的理念背景 260 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0 如何進行洞察的開放式問句與探問 261 解釋 263 洞察性的表露 279 說說你的想法 284 第13章 治療關係的處理技巧 287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理念背景 289 是否準備好處理關係的標記 292 立即性的類型 294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一般原則 296 使用立即性技巧的例子 299 使用立即性技巧時助人者會遇到的困難 300 說說你的想法 302 第14章 洞察階段技巧的統整 305 洞察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306 洞察階段技巧的執行 312 使用洞察技巧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314 助人者在洞察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315 克服洞察階段困難的策略 320 洞察階段延伸互動的實例 321 說說你的想法 324 第四篇 行動階段 327 第15章 行動階段概覽 329 行動階段的理念背景 330 行動的阻礙 331 哲學基礎 332 知道何時可進入行動階段的標記 334 理論背景:行為和認知理論 335 行動階段的目標 340 行動階段所使用的技巧 340 結語 361 說說你的想法 361 第16章 四項行動任務的工作步驟 363 行動任務的理念背景 364 放鬆 364 行為改變 369 行為預演 385 做決定 394 說說你的想法 400 第17章 行動階段技巧的統整 403 行動階段的個案概念化 404 執行行動階段 406 助人者在行動階段經驗到的困難 408 克服困難的策略 413 說說你的想法 413 第五篇 統整 415 第18章 大統整:以三階段模式與個案工作 417 初談 418 在各次晤談之間 419 後續的晤談 421 結案 424 處理困難個案以及臨床情境 427 三階段模式的實例 433 結語 439 說說你的想法 440 參考書目 443 實驗室活動 469 網路格式 499 關鍵詞 545 回饋表 55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諮商理論與技術 作 者:呂勝瑛 出版社別:五南 出版日期:2019/07/09(1版26刷) ISBN:978-957-11-0261-0 書 號:1I36 頁 數:304 開 數:25K 內容簡介 誠如Corey所說:「沒有任有一種諮商的方法是適用於所有的當事人。」在眾說紛紜的諮商理論中如何摘取各家之長,融成自己的一套諮商方法,是每個從事諮商工作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綜合各家的說法:諮商約有下列五個主要的目標:(1)促成行為改變;(2)增進因應技巧;(3)加強做決定的能力;(4)增進人際關係;(5)助長個人潛能的發揮。而對於諮商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則不能忽略時代的意義、文化的差異以及學術的進步,時時考慮去蕪存菁,心理諮商才可能在這片土地上生根、成長、茁壯。 目錄 第1章 精神分析治療法 第2章 現實治療法 第3章 理性情緒治療法 第4章 溝通分析治療法 第5章 個人中心治療法 第6章 完形治療法 第7章 意義治療法 第8章 行為治療法 第9章 家族治療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心理學導論:核心概念 ISBN13:9789865713300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Philip G. Zimbardo等 譯者:張文哲 裝訂/頁數:平裝/422頁 附件:CD*1 規格:26cm*19cm*2.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6/08/01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學總論 內容簡介 Phillip Zimbardo是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他所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已經是社會心理學的經典研究。他後來於2008年出版的《路西法效應》強調情境、體制對行為的影響力,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另外兩位作者Robert Johnson 和 Vivian McCann,分別專精於教學心理學和人際關係。有這樣的背景,他們看整個心理學領域,當然會有與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們合著的《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這本書,在許多地方,其論述會比其他同類教科書還要仔細。該書也強調要讓學生有效率地學好心理學,也就是要讓學生能很快掌握心理學的核心概念。結果就產生了一本廣受歡迎的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你手上這本書是從《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精簡轉化來的。它在內容上保留原書的精華。在體系上,它保持原來的架構:每章從一個真實的故事開始。然後提出問題。接下來是根據關鍵問題提出核心概念。這樣一層一層開展,引導讀者進入心理學的世界。每一節都有「理解檢核」,讓讀者可以檢查自己的理解。 本書雖然經過精簡濃縮,但仍保留原書最重要的部分。而且,經過精簡之後,本書會比原書易讀,易懂,並且更容易體會心理學的精彩。
相關熱銷的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團體諮商:歷程與實務 作者:Corey(王沂釗)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10 ISBN:9789865840549 內容簡介 此書專為主修心理學、社會學、諮商、社會工作、婚姻與家庭治療、教育以及人類服務領域,選修團體諮商或團體領導課程的研究生和大學生而撰寫,也是領導團體以及領導不同型式團體實務工作者之實務工作手冊。 本書特色 1. 整合了當前團體實務工作相關理論及其運用,並深入探討多元文化團體工作議題。 2. 涵蓋了團體工作與危機管理、團體工作倫理等實務等議題討論。 3. 從不同的觀點提供了許多案例,闡述在團體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挑戰及提供不同團體工作反思的向度。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 1 章 團體工作導論 第 2 章 團體諮商師 第 3 章 團體諮商的倫理及法律議題 第 4 章 團體諮商的理論與技術 第二篇 團體歷程 第 5 章 團體的形成 第 6 章 團體的初始階段 第 7 章 團體的轉換階段 第 8 章 團體的工作階段 第 9 章 團體的結束階段 第三篇 團體歷程於學校情境及社區機構之應用 第10章 在學校情境的團體 第11章 在社區情境的團體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以團體諮商和心理治療在多元場域實務應用為關注焦點,分為理論基礎、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團體介入與歷程領導實務,以及進階團體實務與專業發展等四部分;其中理論基礎部分包含團體心理工作概念、發展歷史與療效因子探討,實務考量部分包含準備籌劃、篩選組成、方案設計,以及倫理和多元文化議題,歷程介入領導則包含團體介入策略的系統性應用,以及各階段領導任務之實務,進階實務部分則包含特殊成員處理、困境突破和專業發展等課題。 本書撰寫實例涵蓋國中小兒童青少年團體工作、大專院校團體諮商、社區與醫療場域和監獄矯治工作等多元場域應用,每章亦提供延伸討論議題與進階閱讀文獻參考,為團體領域課程教學與實務參考極佳之用書。 【目錄】 Part I 團體心理工作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團體心理工作歷史源流與發展 一、「團體」之基本概念 二、團體工作之範圍與類型 三、心理工作團體的界定 四、心理工作團體之歷史回顧與前瞻 第二章 團體歷程與個人成長 一、心理團體的功能與效益 二、團體衝擊與效益 三、團體發展歷程與階段 四、個體心理需求與團體經驗 五、團體經驗與個人改變歷程 六、團體療效因素 Part II 團體的籌劃準備與實務考量 第三章 團體構思與規劃設計 一、構思你的團體類型與屬性 二、建構心理工作團體的考量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的規劃 四、團體計畫建構與撰寫 第四章 結構方案的設計與選用 一、運用結構方案或活動的理念和原則 二、團體歷程與分項目標設定 三、各階段結構方案之設計與運用 四、結構方案設計與規劃撰寫 五、從結構活動引發分享與對話 第五章 成員篩選與組成團體 一、成員適合度與篩選考量 二、團體成員的人際模式評估 三、團體篩選面談評估或說明會 第六章 團體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一、團體實務倫理精神 二、團體預備階段之倫理議題 三、團體實務執行之倫理議題 四、團體結束與追蹤之倫理議題 五、多元場域之倫理議題與實務考量 六、專業能力之倫理議題考量 Part III 團體階段領導實務 第七章 開始階段領導實務:初次團體帶領 一、團體開始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初次團體進行之程序與領導實務 三、初次團體領導要點 第八章 轉換階段領導實務:凝聚促進與議題呈現 一、轉換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轉換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轉換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九章 工作階段領導實務:議題處理與行動促發 一、工作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工作階段團體單元之領導實務 三、工作階段團體之領導要領 第十章 結束階段領導實務:回顧、道別與展望 一、團體結束階段的領導任務 二、結束階段與末次團體前的評估與準備 三、末次團體之領導實務 四、結束階段末次團體之領導要點 Part IV 團體技術與策略 第十一章 團體歷程介入意圖與技術 一、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意圖 二、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技術 三、諮商與治療團體領導焦點 第十二章 團體系統化介入策略 一、團體介入策略之向度與歷程考量 二、團體與人際層面之介入策略 三、團體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四、人際與個人層面之介入策略 Part V 跨場域/多元文化團體實務開展 第十三章 成人團體實務開展:醫療/社區 一、多元專業場域之團體規劃 二、任務團體與研習營 三、成長與發展團體 四、諮詢與教練團體 五、心理教育與輔導團體 六、危機介入與減壓團體 七、自助型態團體 八、諮商與治療團體 九、精神醫療場域團體 十、監所矯治場域團體 第十四章 兒童青少年團體實務開展:學校 一、兒童青少年發展與團體工作 二、K-12中小學之團體諮商輔導 三、大專院校之團體諮商輔導 四、社區/醫療場域兒少團體實務 五、兒童青少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六、大專院校青年團體特殊需求成員的協助與介入 第十五章 團體多元文化議題與實務介入 一、團體的多元文化情境 二、重要多元文化議題 三、多元文化議題與團體領導 四、多元文化與社會正義導向團體工作 Part VI 進階團體歷程實務 第十六章 團體特殊需求成員評估與介入 一、成員團體行為的理解觀點 二、特殊需求成員團體行為探討 三、特殊需求成員的團體行為與議題呈現 四、案例探討:團體情境與歷程的互動 五、多層次的觀察與理解 第十七章 團體困境突破與領導風格 一、常見團體領導歷程困境與突破 二、進階領導實務與風格 第十八章 團體領導能力與協同領導 一、團體領導者 二、團體領導者能力 三、協同領導與團體催化 四、協同領導的領導任務 Part VII 團體評鑑、研究與專業實務發展 第十九章 團體實務紀錄、評量與研究 一、團體實務紀錄與歷程摘要 二、團體效能與歷程評量 三、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設計 四、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類型與主題 五、實務與實證為基礎的團體研究 第二十章 實務訓練與專業發展 一、團體實務之專業成長課題 二、團體專業的知識體系建立 三、團體體驗與實務學習 四、團體領導實務訓練 五、團體諮商的實務督導 六、團體諮商實務的團體督導 七、團體實務工作者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