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0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當代台灣的日本研究:社會科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林文程 李世暉 郭育仁 出版社:翰蘆 出版日期:2016/05/31 ISBN:9789865860936 【書籍特色】 *當代台灣的日本研究是指,以台灣的觀點,透過社會科學的研究途徑,對現代日本的政治、外交、經濟與社會現象,進行學術的探討與分析。在上述的概念範疇下,本書總論日本政治與外交、日本經濟與社會文化等三個面向,透過十二篇文章的論述,以台灣的角度勾勒出當代日本研究的初步圖像。 *在總論的第一章部分,除了描繪出台灣日本研究的整體現況之外,也點出目前發展所面臨的課題。特別指出,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台灣的日本研究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第二章部分,則是透過理論與實證分析,剖析當代日本政治的發展歷程。日本政治與外交部分,收羅了六篇文章。分別探討日本憲法第九條的爭議、日本對東協的外交政策、戰後日本的安保政策、日越關係與ODA政策、日本的飛彈防衛決策體系,以及日本的國防外交政策。日本經濟與社會文化部分,則是收羅了四篇文章。分別探討日本航空產業的發展策略、日本社會福祉法制、日本社會內處遇議題、日本的世界遺產參與政策。 【大綱】 第一部分‧總論 第一章 日本研究在台灣─社會科學領域的現況與挑戰/李世暉 壹、前言 貳、日本知識體系的台灣建構 參、台灣日本研究學術機構之探析 肆、台灣的日本社會科學研究 伍、當代台灣日本研究的課題 陸、結論 第二章 兩黨政治的神話─從政黨形態觀察日本的自民黨與民主黨/鄭子真 壹、理論探討和分析架構 貳、1955年體制起自民黨的政黨發展 參、挑戰兩黨政治的民主黨 肆、兩黨政治的神話:自民黨的反擊與新中間選民的增加 伍、結語 第二部分‧日本政治與外交 第三章 從戰後「憲法九條論爭」看日本當代民族主義的內涵/林彥瑜 壹、前言 貳、「憲法九條」與「日本當代民族主義」的關係 參、結論:「憲法九條」所象徵的日本民族主義內涵變化軌跡 第四章 後冷戰時期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之研究/陳沛瑜 壹、層次分析與日本外交政策 貳、各層次因素在日本對東協外交政策之影響:非傳統安全面向 參、各層次因素在日本對東協外交政策之影響:經貿面向 肆、結論 第五章 二戰後日本安全保障觀念及政策之變遷/武卓奇 壹、前言 096 貳、佔領統治與日美同盟的形成 參、從一國和平主義到積極和平主義 肆、周邊情勢發展與安保法制 伍、結論與展望 第六章 從戰略援助角度分析日越關係與ODA政策/周芷羽 壹、前言 貳、日本ODA政策研究探討 參、日本與越南政經關係 肆、戰後日本對越南的ODA政策實踐 伍、日本協助越南完善國內制度成立之援助政策探討 陸、結論:從戰略援助角度分析日本對越南之援助成果 第七章 日本與南韓在加入美國彈道飛彈防禦體系決策上差異之比較─以威脅可信度視角分析/徐圓媛 壹、前言 貳、以威脅可信度來解釋日本與南韓參與彈道飛彈防禦體系政策差異之解釋 參、結論 第八章 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下日本國防外交突破與未來發展/魏丞宣 壹、前言 貳、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的沿革成立與影響 參、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下軍事外交與轉變 肆、武器禁令解禁後日本的優勢與隱憂 伍、結論 第三部分‧日本經濟與社會文化 第九章 跟隨與自主─日本區域型飛機MRJ的發展策略/林本長 壹、前言 貳、文獻回顧 參、日本戰後航空產業的發展策略 肆、2003年自主發展從零組件製造邁向MRJ整機研製 伍、結論 第十章 論促進社會參與之日本社會福祉法制─以「日常生活自立支援事業」為例/王鼎棫 壹、前言 貳、日本社會福祉制度之鳥瞰 參、日常生活自立支援事業之具體運作 肆、代結論-日本經驗之簡要反思 第十一章 日本社會內處遇的考察與省思/羅浩瑋 壹、社會內處遇的形成 貳、社會內處遇的考察 參、一個可能的視角 肆、結論 第十二章 日本的文化和平國家之路─以參與世界遺產建制為例/蘇詩媛 壹、前言 貳、《世界遺產公約》的發展 參、日本世界遺產政策方針的發展進程 肆、結語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法:初學者學習指南 ISBN13:9789865713553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周文欽 裝訂/頁數:平裝/330頁 規格:23cm*17cm*1.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8/08/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本書是為研究方法的初學者而寫,期將研究方法SOP化。為達SOP化,本書以步驟化來闡釋研究基本歷程與各個研究活動的實際做法和內容。本書以社會與行為科學領域的量化研究為取材範疇,適合作為大專院校社會與行為科學領域各系所「研究方法」相關課程的教科書;對於從事研究實務者,亦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涵蓋社會與行為科學領域量化研究須具備的基本知能(包括研究的基本概念、文獻探討、研究問題與假設、抽樣)、蒐集資料的研究工具(問卷與測驗)、蒐集資料的方法(調查法與實驗法)、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與呈現,及研究報告的撰寫共十一章。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以實例論述各個研究歷程與活動的步驟,以期理論和實務兼具。本書取材最新,並盡量呼應網路化、電子化的時代潮流。例如,以APA第六版的出版手冊,說明撰寫研究報告的體例格式;並詳述國內研究方法專書,較少見的留置調查、網路調查、DOI等概念,與現今查索文獻主流的電子資料庫(如Web of Science、Ebsco)。再者,更以實例說明,如何將統計套裝軟體(SPSS)輸出的統計報表彙整成統計表,並解釋統計結果。 目錄 序 iii 第一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 1 第一節 研究的涵義 2 第二節 為何學習與閱讀研究 11 第三節 研究的基本歷程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文獻探討的涵義 30 第二節 文獻資料的種類 39 第三節 文獻探討的步驟 46 第四節 蒐集文獻的方法 49 第三章 研究問題與假設 59 第一節 變項 60 第二節 研究問題 71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7 第四節 實例舉隅 82 第四章 抽樣 87 第一節 抽樣的基本概念 88 第二節 抽樣誤差 95 第三節 機率抽樣 101 第四節 非機率抽樣 108 第五章 研究工具㈠:問卷 111 第一節 問卷的涵義 112 第二節 問題的類型 117 第三節 問卷的設計 126 第六章 研究工具㈡:測驗 141 第一節 測驗的涵義 142 第二節 試題分析 151 第三節 信度研究 160 第四節 效度研究 165 第七章 蒐集資料的方法㈠:調查法 173 第一節 調查法的涵義 174 第二節 調查法的種類 179 第三節 調查法的實施 186 第四節 調查法的實例 191 第八章 蒐集資料的方法㈡:實驗法 203 第一節 實驗法的涵義 204 第二節 實驗效度 212 第三節 實驗控制 219 第四節 實驗設計 222 第五節 實驗法的實例 231 第九章 資料的統計分析 237 第一節 資料建檔 238 第二節 統計分析的方法 245 第三節 統計方法的適用時機 257 第十章 統計分析結果的呈現 261 第一節 卡方考驗 262 第二節 t考驗 264 第三節 變異數分析 266 第四節 多元迴歸 273 第五節 多變項變異數分析 277 第六節 典型相關 280 第十一章 研究報告的撰寫 289 第一節 研究報告的內容 290 第二節 參考資料的引用 297 第三節 參考文獻的寫法 306 參考文獻 313 索引 32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27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現今社會科學逐漸成熟,有關研究方法的書籍,不論翻譯或編著都為數甚多。我們編輯出版《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除了在內容上全面調整外,更強調盡可能匯聚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在各章編寫過程中特別加重方法背後的觀念,及方法的應用時機,並以臺灣本土的例子說明,藉以區隔此書與坊間其它方法學書籍的差異。 目錄 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 2.研究倫理 3.研究設計 4.研究文獻評閱與研究 5.實驗研究法 6.個體發展的研究方法 7.抽樣調查研究法 8.調查資料庫之運用 9.焦點團體研究法 10.古典測量理論 11.試題反應理論 12.社會網絡分析 13.質量並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