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本書特色: 本版於文本新增莫札特效應、後後現代主義、傘狀回顧、質性研究之人類學起源、在研究中對能力主義的反思、經驗敘事之身體隱喻訪談問題圖等,更新引註的文獻,擴充示例、啟思故事和問題討論,以及於「學生學習資料」中增加重點教學影片與簡報,充實附錄、作業單、思考問題和名詞釋義。 特色: 1. 運用包括插畫、繪本、故事、電影、個人生命和旅遊經歷等「多媒材」,配合主題闡述質性研究的意涵。 2. 配合每一章主題設計思考問題,讓讀者逐步完成論文,並對撰寫論文宜注意的原則做自我檢視。 3. 由示例呈現質性研究論文的撰寫方式;透過問題討論引導讀者從負例中,更深刻地了解撰寫質性研究論文需注意之處。 4. 本書採用APA格式第7版撰寫全書內容和參考文獻。 目錄: 適用課程︰「質性研究」、「論文寫作」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大學及研究所學生。 第壹篇 質性研究基礎篇 第01章 研究之意涵、目的與類型 第一節 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研究之目的 第三節 研究之類型 第02章 質性研究之發展與派典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發展 第二節 派典之意涵 第三節 研究派典之類型 第03章 質性、量化研究之比較與選擇 第一節 質性與量化研究之比較 第二節 質性與量化研究方法之選擇 第04章 質性研究之倫理、文化考量與專業守則 第一節 研究倫理與文化覺知之意涵 第二節 研究倫理之落實 第三節 具文化能力研究之實施 第四節 研究專業守則之依循 第05章 質性研究參與者之選取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取樣意涵與方法 第二節 質性研究之取樣原則與管道 第06章 質性研究蒐集資料之方法與記錄方式 第一節 以研究者蒐集資料 第二節 以面對面個別訪談蒐集資料 第三節 以焦點團體訪談蒐集資料 第四節 以遠端訪談蒐集資料 第五節 以觀察蒐集資料 第六節 以非干擾性測量蒐集資料 第七節 質性研究之記錄方式 第八節 確保質性研究工具適當性之方法 第07章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內涵 第一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特徵 第二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類型 第三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步驟 第四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原則 第08章 質性研究之品質指標與提升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品質指標之發展 第二節 質性研究品質指標之內涵與提升技術 第貳篇 質性研究方法篇 第09章 質性研究之釋疑、方法與後設分析 第一節 對質性研究疑點之澄清 第二節 質性研究之方法 第三節 質性研究後設分析之意涵與實施 第10章 行動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行動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行動研究特徵及與量化研究之比較 第三節 行動研究之類型 第四節 行動研究之實施 第五節 行動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11章 敘事探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敘事探究之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敘事探究對實體之觀點 第三節 敘事探究之意涵與特性 第四節 敘事探究對個人與專業之意義 第五節 敘事探究之分支 第六節 敘事探究之實施 第七節 敘事探究之資料分析 第八節 敘事探究之品質指標 第12章 現象學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現象學之意涵 第二節 現象學研究之實施 第三節 現象學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13章 詮釋學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詮釋學之意涵 第二節 詮釋學研究之實施 第三節 詮釋學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14章 扎根理論取向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扎根理論取向之發展與流派 第二節 扎根理論取向之意義與基礎 第三節 扎根理論取向之特徵 第四節 扎根理論取向之實施過程 第五節 扎根理論取向之品質指標 第15章 個案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個案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個案研究之類型 第三節 個案研究之取向 第四節 個案研究之實施 第五節 個案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六節 個案研究之寫作 第16章 俗民方法學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俗民方法學之緣起與意涵 第二節 俗民方法學之研究主題 第三節 俗民方法學之實施 第四節 俗民方法學之資料分析 第五節 俗民方法學之品質指標 第17章 歷程研究、共識的質性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歷程研究之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 歷程研究之實施 第三節 歷程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四節 共識的質性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18章 民族誌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民族誌之意涵 第二節 民族誌之類型 第三節 民族誌之實施 第四節 民族誌之品質指標 第19章 歷史研究之意涵與實施 第一節 歷史研究之意涵 第二節 歷史研究之實施 第三節 歷史研究之品質指標 第參篇 質性研究敘寫篇 第20章 質性研究論文題目與內容之擬訂 第一節 質性研究論文主題之決定 第二節 質性研究論文題目之擬訂 第三節 質性研究論文寫作之功能 第四節 質性研究論文之內容 第21章 質性研究緒論之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背景與動機之敘寫 第二節 質性研究目的與問題之敘寫 第三節 質性研究名詞釋義之敘寫 第22章 質性研究設計與實施之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之敘寫 第二節 質性研究參與者之敘寫 第三節 質性研究工具之敘寫 第四節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之敘寫 第五節 質性研究品質之敘寫 第六節 質性研究過程之敘寫 第23章 質性研究結果與討論之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結果之敘寫 第二節 質性研究討論之敘寫 第24章 質性研究結論、建議與摘要之敘寫 第一節 質性研究結論之敘寫 第二節 質性研究建議之敘寫 第三節 質性研究摘要之敘寫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實務專題製作:企業研究方法的實踐(第六版)【含部分章節及附錄內容QR Code】 作者:楊政學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9/06/00 ISBN:9789864305087 內容簡介 本書將實務專題製作的流程步驟,依序以個別單章的內容來詳述,希望提供讀者清晰且有系統的思惟模式,並進一步對實務專題製作有系統性的瞭解。 書中在第一章淺談實務專題製作之後,第二章起即為學生執行實務專題製作或企業研究方法報告的流程步驟。除可供「實務專題製作」、「企業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等課程的講授外,同時可供學生執行實務專題製作時的流程手冊,並作為輔助教師指導專題學生的參考手冊,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全書分為15章,第一章淺談實務專題製作,為讀者建立概念,做為學習實務專題製作的基底;第二、三章分別是主題確認、擬訂計畫書,引導讀者進行研習的規劃;第四章到第七章依序為規劃研究設計、選擇研究方法、如何蒐集資料、如何正確抽樣,帶領讀者認識製作一個專題所需的環節與步驟;第八章到第十一章則闡述個案研討的編輯、分析與研討架構、個案分析工具、模式設計與應用、操作架構與信效度等完成專題製作所需的架構與工具。第十二章到十四章分別是旅館業、量販業與觀光業的實務個案專題及分析,提供讀者完整實務專題製作的範例。 全書架構所呈現的教材份量,適合單一學期課程,乃至整個學年教學之選用,不至於讓授課教師與修課學生,感到有教材過多的壓力。每一章節在內文頁空白處,編排有重要名詞與重點摘錄的提示方框,以增加教學引導與閱讀學習的效果。各章節末尾,更是列有本章重點摘錄,用以整理該章的學習重點。此外,各章末也列有測驗題庫、問題與討論,以期加深學生課堂的學習成效,並提供教師課堂討論及自學讀者思維整合的參考。本書此次改版新增是非題及選擇題,並附上解答 為了避免篇幅過鉅,書中僅印出第十四章觀光業個案,第十二、十三兩章則以PDF檔收錄於雲端空間,讀者只要掃瞄QR code,便可下載內文,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同時教師可依課程進行情況選擇是否講授,對讀者而言則是更為完整的研讀。最後,第十五章則引導讀者如何撰寫及發表研究報告。 本書自2004年初版發行以來,受到許多學校任課教師採用為課程指定教科書,作者亦廣納各方意見並依最新資訊,屢以修訂改版。第六版除依最新資訊及個案修訂更新之外,各章增加了是非題及選擇題,並附上解答,可供授課教師出題考試參考,也可供讀者自行驗收學習成效。此外將原先以隨書光碟提供的第12、13兩章內容以及參考文獻、索引、附錄等改放在雲端空間,提供讀者掃瞄QR code下載閱讀,不必拿著光碟找光碟機讀取。 目錄 Ch 01 淺談實務專題製作 1.1 實務專題製作緣起 1.2 實務專題製作意涵 1.3 實務專題製作目的 1.4 實務專題製作流程 1.5 實務專題製作省思 1.6 本書撰寫內容架構 Ch 02 主題確定 2.1 適當題目特性 2.2 選擇題目原則 2.3 研究題目來源 2.4 搜尋題目方式 2.5 搜尋題目資訊 2.6 主題確定程序 Ch 03 擬訂計畫書 3.1 尋求企業合作意願 3.2 擬訂專題研習計畫 3.3 專題製作時程安排 3.4 專題製作評量考核 Ch 04 規劃研究設計 4.1 研究設計的定義 4.2 研究設計的功能 4.3 名詞意涵的釐清 4.4 研究設計的評選 4.5 研究設計的類型 Ch 05 選擇研究方法 5.1 研究方法類型 5.2 研究方法整合 5.3 量化研究方法 5.4 質化研究方法 Ch 06 如何蒐集資料 6.1 資料類型與蒐集 6.2 資料蒐集的方法 6.3 觀察法應用 6.4 訪談法應用 6.5 調查法應用 6.6 實驗法應用 Ch 07 如何正確抽樣 7.1 抽樣性質與理由 7.2 抽樣程序設計 7.3 機率抽樣方法 7.4 非機率抽樣方法 7.5 抽樣方法選擇 Ch 08 進行個案研討 8.1 個案編輯架構 8.2 個案分析架構 8.3 個案研討架構 Ch 09 個案分析工具 9.1 SWOT 分析 9.2 SATTY 分析 9.3 成長策略 9.4 波特五力分析 9.5 波特基本競爭策略 9.6 成長/占有率矩陣 Ch 10 模式設計與應用 10.1 實務模式設計理念 10.2 文獻分析應用實例 10.3 深度訪談應用實例 10.4 問卷調查應用實例 10.5 實務模式建構實例 Ch 11 操作架構與信效度 11.1 操作架構意涵 11.2 信度與效度的意涵 11.3 信度與效度的討論 11.4 信度與效度的提升 Ch 12 旅館業個案(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12.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2.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2.3 知識管理架構建立 12.4 個案實證分析 12.5 結論與建議 Ch 13 量販業個案(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13.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3.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3.3 調查問卷設計概念 13.4 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13.5 結論與建議 Ch 14 觀光業個案 14.1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14.2 個案編輯與分析 14.3 實務模式架構 14.4 個案實證分析 14.5 結論與建議 Ch 15 報告撰寫與發表 15.1 書面報告內容 15.2 書面報告撰述 15.3 口頭發表內容 15.4 簡報資料製作 15.5 報告撰寫倫理 參考文獻(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索引(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附錄(掃描QR code下載閱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翻譯書】 書名:融合方法研究精選讀本:量化與質性的融合研究方法 原文書名: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Mixed Methods Research 作者:Creswell 翻譯:李政賢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7/03/25 ISBN:9789571190693 內容簡介 研究如果只運用質性或量化方法,所能提出探究的問題就會有侷限,所能看到的世界也可能少了泰半,所能尋獲的解答也可能因此而未盡周延。融合方法的問世就是為了彌補如此空缺因應而生。本書是綜攬介紹融合研究方法的一本基礎讀物,帶領讀者踏上規劃或設計融合方法研究的基礎步驟。本書特色是要致力於提供精簡扼要的入門指南,而不是全面而徹底處理融合方法的所有面向。坊間一般融合研究法參考書,動輒三、四百頁以上,有別於此,本書是融合方法權威John W. Creswell博士,多年來主講融合方法工作坊的講義為基礎,內容提綱挈領、精簡實用,易學易懂,很適合初學入門與進階研究人員速成複習之用。 目錄 第1章 融合方法研究的基本特徵 第2章 融合方法研究的設計步驟 第3章 執行融合方法研究所需的技巧 第4章 融合方法的基本設計和進階設計 第5章 融合方法研究程序圖的繪製 第6章 如何撰寫融合方法研究的介紹 第7章 抽樣與整合的議題 第8章 融合方法研究的報告撰寫、發表與出版 第9章 融合方法研究的品質評鑑 第10章 融合方法研究的進展與推廣 參考書目 專有術語 索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研究方法 作者: 楊政學 出版社:高立圖書 出版日期:2016/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色,在於質性研究方法的討論相對較多,原意是希望能以質性參與觀察的歸納能力,來平衡量化統計檢定的分析技術,呈現研究方法教科書的不同風貌。因此,較為艱深的統計分析與電腦操作,不會大量出現在本書內容裡,反而改以質性研究的「小而美」方式來呈現。適合大專院開設「研究方法」、「企業研究方法」與「實務專題製作」等相關課程使用,全書章節安排,以〈學理篇〉、〈工具篇〉與〈操作篇〉為三大主軸,共計有十六章。 本書每一個章節前,均安排有章前的導引,說明該章節的「學習目標」、「教學議題」,並設計有「導引情境」,提供授課老師依教學需要來探問,以便引發學生對教學議題的省思與討論。同時,在每一個章節後,均規劃有重點摘錄及問題討論,同時針對章前的導引情境提供「情境解說」,以做為課堂教學與討論。這是本書的新嘗試與安排,希望能提供授課老師與修課學生,在教科書選用上的更佳選擇。 目錄 第一篇 學理篇 1 研究方法概述 2 研究前的準備 3 如何進行研究 4 研究計畫書 5 研究設計 第二篇 工具篇 6 調查法 7 訪談法 8 觀察法 9 實驗法 10 個案研究法 11 紮概理論法 12 言說分析法、歷史研究法、內容分析法、行動研究法 第三篇 操作篇 13 問卷與量表設計 14 抽樣程序與方法 15 資料處理與分析 16 報告撰寫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