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錯嫁良緣之洗冤錄(簡體書)<北方婦女兒童>
作者: 淺綠
ISBN: 9787538550313
定價: 179
售價: 152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錯嫁良緣之一代軍師(全二冊)(簡體書)<>

錯嫁良緣之一代軍師(全二冊)(簡體書)<>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270 售價: 230 現省: 40元
立即查看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04】為什麼是我的錯? (1版)

【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04】為什麼是我的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80 售價: 3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活下來,不是你的錯:從韓國天安艦沉船看倖存者與心理創傷 (1版)

活下來,不是你的錯:從韓國天安艦沉船看倖存者與心理創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韓國人文社科類暢銷作家最新著作   ★韓國YES24書店讀者評價高達9.7分   ★韓國中央日報、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推薦讀物   「我們這些倖存者為了討生活必須偽裝自己,找工作的時候也只能裝作天安艦事件對我沒有影響。而這也讓我變得很擅長裝作若無其事。畢竟只要一說我是天安艦的倖存者,人們就會問我:『現在還好嗎?』而我必須回答還好,然後大家就會說我很了不起。但其實我一點都不好,我們都一樣,我們都是這樣。」——倖存官兵C   2010年3月26日,載著韓國海軍104人的天安艦在黃海海域沉沒了。   40人死亡、6人失蹤,這是韓國海軍史上最嚴重的沉艦事件——天安艦沉沒事件。   媒體輿論爭相報導,探討政治議題的書籍也大量出版,但好像哪裡不對勁……   「剩下的」58人呢?這些倖存者後來怎麼樣了?   沒有人在乎、被當成配角   因為還活著,所以不被重視   但,這些創傷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天安艦沉船事件罹難的46名官兵獲頒花郎武功勳章,成了為國捐軀的崇高英雄;   倖存的58名官兵,則必須與殘兵敗將的污名對抗。他們不只因船隻沉沒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更為了獲得「衛國有功」的榮譽,展開一連串艱苦的抗爭。   沒能跟同袍一起活下來,面對罹難的同袍及其家屬時的罪惡感;   韓國社會因為他們在船隻沉沒後生還,沒有跟著一起死去而帶給他們的羞辱感……   種種痛苦都讓倖存者對自己感到失望。   在韓國社會成為受害者一事,不如想像中容易,因為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典型的「受害者形象」,而不符合這個形象的人,便無法獲得人們的同情。甚至對社會群眾來說,這些倖存下來的人不像受害者,更像是「好運的人」。   藉由本書,我們可以看到韓國社會是如何放置自己的傷與社會的傷;   政治操弄、媒體謠言、社會輿論與確認偏誤是如何助長社會對受害者的不諒解;   倖存者與創傷者又是如何受到社會的各種暴力對待……   藉由作者的第一線訪談,傾聽韓國天安艦官兵、世越號師生、軍中性少數者,以及其他社會受害者的沉痛告白,重新審視、反思身為社會一員的我們,該以何種態度、認知及信念來面對這些事件。   我們無法阻止悲劇到來,但能學習如何傾聽創傷、接住身處困境之人。   當我們開始去看見、了解創傷,未來所有的受害者將在更安全的環境中療傷。   「為了記住這些事,我們必須『哀悼』;為了與慘案所帶來的傷害共存,我們必須『紀念』。這雖然痛苦,卻也是我們能以人類之姿繼續活下去的唯一途徑。」——本書作者 金昇燮   ★專文導讀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姜冠霖|臺韓情報獨立記者 好評推薦   奶奶 Nainai|IG 奶奶心理學版主   黃雅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元品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兼所長   黃敬雅|復興空難倖存空服員   黃鈺翔|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新屋大火倖存消防員   楊適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鍾成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海軍軍官學校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依首字筆畫排序)   倖存者的心理創傷需要被理解和肯認。心理創傷一直容易被忽略,因為我們不懂,更可能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和療癒。心理創傷的療癒之路,首先要理解創傷,學習辨識創傷,給予醫療及諮商資源,才有機會防止再受創。作者貼近和跟隨倖存者,因此才有機會映照出心理創傷對人和其生活的侵蝕。經歷過創傷的人,日常中不斷擔心再受傷,對人和環境保持警戒。長期的警戒,讓他們經常處於戰鬥、凍結或逃的狀態,這是「毒性壓力」,倖存者復原歷程需要個人、家庭和社會整體一起正視。創傷非從己身而來,當我們經歷到並意識到它(心理創傷),才有機會開始轉化為療癒及智慧來源。——黃雅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元品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兼所長   對於曾經歷創傷的患者來說,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新屋保齡球館大火八年以來,有一句話深深印在我心中:「活下來的人,才是必須扛起悲傷重擔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咀嚼本書的文字後感到如此共鳴的原因……由衷感謝那些願意分享自己經歷的倖存官兵,同為倖存者,我深刻理解對於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患者來說,回憶過去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最後,也感謝作者願意承擔起沉重的輿論,鼓起勇氣去做正確的事,傾聽倖存官兵的聲音,並試圖以最佳方式傳達他們的親身經歷,讓這些屬於你我的故事,能夠被更多人看見。——黃鈺翔|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新屋大火倖存消防員   消防員是救死扶傷的行業,水裡來火裡去的英勇形象是世人對消防員的傳統認知。但我們同時也比其他人更容易體驗傷害,不論是身體或是心靈。就如災難現場的慘況抑或是同儕的死傷,其實都會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是與創傷共存的職業吧!但,卸下職業包裝的我們,跟每個人一樣,就是會受傷、會哭、會笑、會軟弱。我希望世人可以同理並且理解到,沒有人生來就應該要堅強。只要是人,就應該要有表達痛苦與療傷的權利。希望這本沉重的故事書,能夠讓讀者身歷其境體驗不同族群的傷痕,認識PTSD,也認識那個可能受傷的自己。——楊適瑋|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   對於長期深耕國內重大意外災難事件創傷諮商工作的自己而言,拜讀過韓國首爾大學金昇燮教授大作後,看見金教授為了這群被社會放棄、遺忘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倖存者,願意費盡心力揭露韓國2010年「天安艦事件」倖存者調查研究報告,真的令我敬佩不已。   本書不僅透過各國實徵研究資料,讓我們能夠以科學化角度去認識創傷,甚至讓整個社會能夠去重新理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倖存者,幫助他們重新詮釋彼此與社會產生對話的空間。   最後,是我對於本書中非常有感觸的一句話——「PTSD,存在於世上任何地方,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本書即是讓我們有機會認識創傷、看見創傷,甚至讓我們更進一步與創傷人們的心重新對話、再次靠近的一條路。——鍾成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海軍軍官學校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韓國讀者口碑推薦   –這是一本在困難時期能給予社會力量的書。      –作者勇於揭露韓國社會的勇氣,以及持續關注弱勢族群實在太符合社會正義了。     –這是一本關懷且向社會提出疑問的書。那些因為事故留下創傷的人,大眾應該給予關注。   –作者跳脫左派與右派等政治束縛,僅僅描述身為軍人,以及身為一個人類所經歷的悲傷與痛苦。本書是我們理解這些悲劇的重大契機。   –這本書能讓我們反思一路走來,身而為人的價值。 【目錄】 推薦序|黃鈺翔/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新屋大火倖存消防員 專文導讀|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專文導讀|姜冠霖/臺韓情報獨立記者 寫在前頭|任何你認為正確的事,都請鼓起勇氣去做 前言|天安艦沉沒後,58名官兵於事發現場獲救 第一部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會發生於世上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 附錄 「可以等你們願意時再接受諮商」 ──與檀園高中前校醫金銀智醫生的會面 第二部 殘兵敗將是錯誤的稱呼 附錄 未來的受害者已經獲勝 ──皮宇鎮前報勳處處長與已故卞熙秀下士 第三部 在韓國社會成為受害者 附錄 我們如何以人類之姿活下去 第四部 天安艦事件是職業災害 附錄 其實我們一直都知道 後記|只要能「說」,就能忍受悲傷

原價: 360 售價: 324 現省: 36元
立即查看
墨菲定律:為什麼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1版)

墨菲定律:為什麼會出錯的事情總會出錯?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00 售價: 23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民事法案例研究: 實體法與程序法之交錯運用 (4版)

民事法案例研究: 實體法與程序法之交錯運用 (4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民事法分為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規範私法之權利義務關係,程序法則將實體法具體化,兩者相輔為用。因司法實務工作在於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故結合運用實體法與程序法,將實體法理論應用於實際之訴訟程序,成為法律人必備之課題。筆者從事民事審判多年,本於教學及實務之工作經驗,茲分析與歸納常見之民事訴訟事件,將本書分為總則事件、債總事件、契約事件、物權事件、身分事件、商事事件、強制執行事件及特別民事事件等八章。以54個案例為總括及系統化之解說,使實體法與程序法相互印證,將法律理論轉化成實用之學,俾於有志研習者易於瞭解,期能增進學習之效果。 【目錄】 第一章 總則事件 第一節 審判權事件 案例1 確認營業事業負責人不存在之訴 第二節 管轄權事件 案例2 國家賠償 第二章 債總事件 第一節 財產上之侵權事件 案例3 詐欺取財之共同侵權 案例4 失火之損害賠償 第二節 財產與非財產之侵權事件 案例5 車禍傷害之損害賠償 案例6 共同侵害配偶權 案例7 侵害生命權 案例8 侵害名譽權 第三節 債之效力事件 案例9 債權人之撤銷權 案例10 債權讓與 案例11 給付不能與締約過失 案例12 酌減違約金 第三章 契約事件 第一節 買賣契約事件 案例13 投標成立買賣契約之要件 案例14 給付買賣價金 案例15 履行買賣農地契約 第二節 贈與契約事件 案例16 履行贈與契約 第三節 租賃契約事件 案例17 返還租賃物 第四節 消費借貸事件 案例18 借款與贈與之區別 案例19 清償借款與不當得利 案例20 連帶清償銀行借款 案例21 銀行消費性商品貸款 案例22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第五節 承攬契約事件 案例23 公共工程給付報酬 案例24 次承攬契約給付報酬 第六節 寄託契約事件 案例25 返還銀行消費寄託物 第四章 物權事件 第一節 所有權事件 案例26 確認未保存登記建物所有權 案例27 公用地役權 第二節 物上請求權事件 案例28 返還停車位 案例29 交還土地與確定土地界址 案例30 遷讓房屋與不當得利事件 案例31 返還土地與不當得利 第三節 共有物事件 案例32 返還共有物與租賃物 案例33 返還共有土地 案例34 履行共有土地分割協議 案例35 分割共有農地事件 第四節 抵押權事件 案例36 塗銷抵押權登記 第五章 身分事件 第一節 親屬事件 案例37 確認收養關係與侵害遺產 第二節 繼承事件 案例38 抵押權繼承登記與塗銷登記 第六章 商事事件 第一節 公司事件 案例39 確認公司與董事間之委任關係不存在 第二節 票據事件 案例40 給付本票票款 第三節 保險事件 案例41 給付意外身故保險金 第四節 海商事件 案例42 海運承攬契約之再審 第七章 強制執行事件 第一節 保全事件 案例43 撤銷假扣押之損害賠償 第二節 異議之訴事件 案例44 債務人異議之訴債權抵銷 案例45 債務人異議之訴罹於時效 第三節 分配表異議之訴 案例46 執行債權人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 第八章 特別民事事件 第一節 勞資爭議事件 案例47 調職命令 案例48 給付工資與資遣費 案例49 確認私校聘任關係存在 案例50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 案例51 營業秘密與競業禁止 第二節 消費者保護法事件 案例52 保險人代位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三節 三七五減租條例事件 案例53 履行終止租賃關係之約定 案例54 給付補償金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