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健康、疾病與醫療: 醫療社會學新論<三民> (2版)
作者: 葉肅科
版次: 2
ISBN: 9789571456409
出版社: 三民
定價: 440
售價: 396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增訂版) (3版)

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增訂版)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增訂三版) 作者:葉肅科 出版商:三民 出版日期:2016-01-01 最新刷次: 2019-10-10 ISBN:9789571459950 內容簡介 DESCRIPTION 本書所以稱為《醫療社會學新論》,並非在書名上標新立異,而是反映某些新事實:1.新概念:重新定義健康、疾病與醫療等概念;2.新方法:最大特點在於將範圍擴展至醫療以外、整體醫療保健體系,甚至一切和健康與疾病問題有關的領域;3.新視野:一種融入更新近、更多元的健康與疾病社會學視野;4.新趨勢:一種更貼近個人、社會與生活的發展。 一直以來,本書試圖整合傳統醫療社會學的核心理念,並融入更新近的身體、健康與疾病社會學文獻的新論點。據此,增訂三版的特色包括:1.新增第十四章〈老化照顧服務:安寧照護〉;2.延伸「問題與討論」單元;3.補充各章關鍵詞彙之內容;4.增補與更新圖表資料、內文所附照片。 衷心期盼本書能對讀者有所助益,也讓醫療社會學新論的知識,為日常生活帶來一些樂活氛圍與健康活力。

原價: 530 售價: 504 現省: 26元
立即查看
復健醫學評估手冊:依疾病分類解析 (1版)

復健醫學評估手冊:依疾病分類解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復健醫學評估手冊:依疾病分類解析 460-078C/9789863684145 ISBN 9789863684145 作者/出版社 *羅苑禎/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1/1 重量:0.6kg  頁數:608 裝訂:平裝 開數:21x13cm 印刷:雙色 原著:道免和久 / 監修:王偉全 圖:29 表:22 簡介: 在復健醫學的領域中,各種評估法對決定治療來說十分重要,然而臨床上常常僅評估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後,即當作所有復健治療效果的指標。有鑑於此,作者收錄復健臨床上可能會用到的功能評估方法,依疾病分類為16個單元逐一介紹各評估法及其數值所代表的意義,舉凡腦部功能障礙、神經肌肉疾病、脊髓損傷、燒燙傷、癌症等均提供多項評估法,方便讀者快速查詢,無論是在臨床或研究方面,是一本對復健領域專業人員極具價值的參考書。 原書序: 醫療隨著各種檢查方法發展至今,藉由採幾毫升的血,就能得到極大量的資訊。客觀的數值資料,不僅促進臨床研究的發展,且經由統計檢驗後,成為推動各種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的力量。所以,現今無論是患者或是醫療人員,都相信「檢查結果」,並依檢查結果採取不同的治療方針。   但在復健醫學的領域又是如何呢?不像生物化學的資料,用儀器檢測在瞬間就可取得數百筆數據,大部分復健醫學的結果,是透過功能評估,再仰賴治療師或醫師的「眼和手」,將結果逐項數值化。這不僅花時間也耗費心力,且因「數字」大部分為順序尺度,在統計學的處理和解釋上,必須非常謹慎。然而,我們無法不進行功能評估,就像內科醫師必須測量患者血壓後才能決定降壓藥的劑量,復健也必須經過功能評估後,才能進行治療。   在復健臨床上,雖然功能評估已經行之有年,但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常用的評估不僅有限,甚至結果的解釋無法被不同職種運用。舉例來說,於研討會上提及的高階腦部功能障礙評估,可能也不是每個職種都能理解,而且也有許多好用但大家不太熟悉的評估方法。再者,復健醫療應處理多方面的障礙,但常見的情況是在臨床上僅評估了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即當作所有復健治療效果的指標。   因應上述的情況,我們計劃推出一本口袋書。內容包含復健臨床上可能會用到的所有功能評估方法、簡介和結果數值表示的意義。為了編輯出一本以「侷限於數字」為方針的參考書,關於評估方法本書僅列出概要,如有需要請對照參考文獻。   本書可放入治療師或醫師袍的口袋,輕鬆帶著走;在會議或評估報告上的評估結果,單手就可查詢。輕易地了解該方法的評估內容、數值是否正常、異常程度等。在研讀論文或是參與學術報告時,數值代表的意義也是一目了然。無論在復健臨床或研究方面,我們都希望本書能夠有所助益。   雖然本書以「網羅」所有的評估方法為目標,但每年都有數十種新的評估方法出現,所以執行起來有難度。除了一開始列出的數百種評估方法,加上過去十年來查找主要復健相關期刊的結果,我們從超過千條的評估方法中,依其重要度做取捨。保留下來的評估方法中,有因時代變遷漸漸式微的方法,也有近年來修正的評估方法。因此,未來本書勢必會改版或是追加內容。   然而,因市面上尚未出現類似型態的書籍,所以我們相信本書還是相當有幫助。另一方面,我們期待本書將來能成為功能評估領域的聖經,故若有需要改善或修正的地方,也期望各位讀者能不吝回饋指教。 我要在此感謝井之川真紀老師、大川直子老師、髻谷満老師、細見雅史老師、松本憲二老師、水口裕香子老師、森下慎一郎老師、吉田直樹老師等人,負責本書最後的核校作業,以及感謝兵庫醫科大學復健醫學教室的秘書木村幸恵小姐、三上圭子小姐的鼎力相助。最後,要感謝從 2001 年本書的企劃會議以來,近十年不斷支持我的醫學書院,還有期間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道免和久 目錄: 執筆者一覽 iii 原書序 v Chapter 1 腦中風、腦損傷 1 Chapter 2 高階腦部功能障礙 43 Chapter 3 神經肌肉疾病 111 Chapter 4 老年人的疾病 143 Chapter 5 骨骼關節疾病 161 Chapter 6 脊髓損傷 217 Chapter 7 截肢 227 Chapter 8 風濕免疫疾病 233 Chapter 9 呼吸器官疾病 245 Chapter 10 循環器官疾病 269 Chapter 11 小兒疾病 293 Chapter 12 精神疾病 343 Chapter 13 癌症 363 Chapter 14 燒傷 371 Chapter 15 其他 379 Chapter 16 一般檢查 519 參考資料:一般檢查的參考值 551 評估法索引 561 評估法縮寫索引 577 索引 583

原價: 850 售價: 80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復健醫學快速參考-神經肌肉疾病 (1版)

復健醫學快速參考-神經肌肉疾病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復健醫學快速參考-神經肌肉疾病 作者:韓亭怡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656 簡介: 神經肌肉疾病的原因及臨床表現包羅萬象,本書主要分為:單神經病變、多發性神經病變、神經肌肉接合處疾病、神經根及神經叢病變、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病變及運動障礙等七個部分,並著重於神經科與復健科醫師經常接觸的疾病,依英文字母排序,共彙整90種以上的神經肌肉疾病,並詳列出病因、危險因子、臨床症狀、自然史、診斷、警訊、治療及預後等資訊,進而歸納出有效治療周邊神經疾病和神經肌肉疾病的要點,這是一本方便醫師及醫療相關工作者快速查閱關鍵資訊的好幫手! 序言: 「神經肌肉系統疾病」一詞包含許多診斷。臨床醫師遭遇這些疾病的機率差異頗大,從常見(如腕隧道症候群,約每20人中就有一例)至十分罕見(先天性重症肌無力)都有可能。這些疾病的嚴重度同樣差異甚大,通常是良性(遺傳性壓力易感型神經病變)至必然致死(第一型脊髓肌肉萎縮症)都有。這些疾病的病生理學包含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細胞體、周邊神經、神經肌肉接合處及肌肉自身的異常。原因可能有環境因素、遺傳、發展性、年齡相關、過度使用、外傷或毒物暴露。治療方式包括支持性療法、症狀的藥物治療、治療性儀器、免疫調節、注射治療、手術治療及替代療法 (alternative medicine practices)。 儘管有上述各種差異,當翻閱復健醫學快速參考 (RMQR) 一書中的章節時,可以清楚得知:每一個診斷都會影響患者的功能。因此,治療醫師必須把改善功能當成最主要的治療目標。對一個已經做過矯正性手術治療的周邊神經損傷的患者,可以想見功能改善是一個明顯的目標;但對終身性疾病甚至致命疾病的患者,也必須著重於功能改善:如肌萎縮脊椎側索硬化症的患者,利用電動輪椅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動功能。 雖然 RMQR 系列叢書以介紹復健醫學(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領域的相關診斷為主,但此書也包含神經學科同仁經常治療的疾病。正因復健科醫師與神經科醫師都精通肌電圖,故此書意在促進此二領域之專家密切合作以治療神經肌肉疾病的患者。 Nathan D. Prahlow, MD John C. Kincaid, MD 目錄: 目次 系列叢書前言 vi 序vii 致謝viii 協同作者 ix Ⅰ 單神經病變 (Mononeuropathies) 1. 腋神經病變2 2. 顏面神經病變(貝爾氏麻痺)4 3. 股神經病變6 4. 腹股溝神經病變(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及生殖股神經)8 5. 肋間臂神經病變9 6. 股外側皮神經病變(麻痛性股痛)10 7. 長胸神經病變12 8. 前臂內側皮神經病變13 9. 正中神經病變—前骨間神經病變(Kilon-Nevin氏症)15 10. 正中神經病變—位於上臂至前臂中段17 11. 正中神經病變—手腕處(腕隧道症候群)19 12. 肌皮神經及前臂外側皮神經病變21 13. 閉孔神經病變23 14. 腓(腓骨)神經病變:總腓、深腓及淺腓分支病灶24 15. 膈神經病變26 16. 會陰神經病變27 17. 橈神經病變—手臂處28 18. 橈神經病變—後骨間神經病變30 19. 橈神經病變—淺橈感覺神經病變32 20. 坐骨神經病變33 21. 脊副神經病變35 22. 肩胛上神經病變36 23. 脛神經病變—足踝及足部38 24. 脛神經病變—膝蓋至足踝40 25. 三叉神經痛及神經病變42 26. 尺神經病變—手肘處44 27. 尺神經病變—手腕處46 28. 迷走(喉)神經病變48 Ⅱ 多發性神經病變 (Polyneuropathies) 29. 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根病變(Guillain-Barr氏症候群)52 30. 類澱粉神經病變54 31. 癌症相關多發性神經病變56 32. 慢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根病變58 33. 重症多發性神經病變60 34. 遺傳性運動及感覺神經病變/Charcot-Marie-Tooth 氏病62 35. 原發性多發性神經病變64 36. 藥物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病變66 37. 多處性運動神經病變68 38. 帶狀皰疹引發的神經病變(帶狀皰疹)70 39. 痲瘋病神經病變72 40. 化學毒素及重金屬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病變74 41. 營養不良造成的多發性神經病變76 42. 血管炎造成的多發性神經病變78 43. 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80 44. 萊姆症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病變82 45. 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有關的多發性神經病變84 46. 紫質症神經病變86 Ⅲ 神經肌肉接合處 (Neuromuscular Junction) 47. 肉毒桿菌中毒90 48. 先天性重症肌無力92 49. Lambert-Eaton氏肌無力症94 50. 重症肌無力症96 51. 有機磷中毒98 Ⅳ 神經根病變/神經叢病變 (Radiculopathies/Plexopathies) 52. 臂神經叢病變102 53. 腰薦神經叢病變104 54. 神經痛性肌萎縮(Parsonage-Turner氏症)106 55. 神經根病變109 56. 胸廓出口症候群—神經性112 57. 胸廓出口症候群—血管性114 Ⅴ 運動神經元疾病 (Motor Neuron Diseases) 58.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118 59.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120 60. 小兒麻痺症122 61. 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124 62. 原發性側索硬化症126 63. 進行性延髓麻痺症128 64. 進行性肌萎縮症130 65. 脊髓及延髓肌肉萎縮症(甘迺迪氏症)132 66.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134 Ⅵ 肌肉疾病 (Muscle Diseases) 67. Becker氏肌肉萎縮症138 68. 皮肌炎140 69. Duchenne氏肌肉萎縮症142 70. Emery-Dreifuss氏肌肉萎縮症144 71. 顏面肩胛肱骨型肌肉萎縮症146 72. 高血鉀型週期性麻痺148 73. 低血鉀型週期性麻痺150 74. 肢帶型肌肉萎縮症152 75. McArdle氏症(第五型肝醣儲積症)154 76. 先天性肌強直症156 77. 強直性肌肉萎縮症158 78. 先天性副肌強直161 79. 多發性肌炎162 80. 龐貝氏症(第二型肝醣儲積症)164 81. 橫紋肌溶解症166 82. Schwartz-Jampel氏症168 Ⅶ 動作障礙 (Movement Disorders) 83. 眼瞼痙攣172 84. 肌張力不全症174 85. 原發性顫抖症176 86. Friedreich氏運動失調(原發性脊髓小腦退化症)178 87. 亨丁頓舞蹈症180 88. 巴金森氏症182 89. 斜頸症184 90. 妥瑞氏症186 91. 書寫抽筋症188 索引191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被中斷的人生:遊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一場劇烈又溫柔的重生之旅 (1版)

被中斷的人生:遊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一場劇烈又溫柔的重生之旅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90 售價: 441 現省: 49元
立即查看
生理與心理的對話:談精神健康與疾病

生理與心理的對話:談精神健康與疾病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生理與心理的對話:談精神健康與疾病 第二版 作者:李意旻 吳泰賢 莊曜禎 出版社:新文京 出版日期:2016/09/17 ISBN:9789864301966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導讀者發現:發生在我們身邊常被忽視的事件,原來是某些生理現象所造成的。   趕時間上課或上班的過程中,激烈的奔跑總是讓我們滿頭大汗。但奇怪的是,在準備上台演講或是在入學考試之前,雖然沒有跑步,但緊張亦會讓我們滿身大汗,為什麼?   會去飆車的孩子真的是我們口中的壞孩子嗎?   這是一本為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所編寫的教材,希望提供關於精神健康與疾病的知識。在內容上力求活潑、易懂,既要傳達新的研究發現及臨床醫學現況,又要減少令人望之生畏的繁雜資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提供正確的資訊。   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從多元的管道中取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是在判斷資訊的正確性與解讀資訊的方式上,卻十分令人不安。雖然關於生理學、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專業書籍與期刊很多,但是對一般非專業人員而言,常常過於艱澀難懂,想從中取得實用的資訊有一定的難度。   本書提供簡明易懂的生理與心理相關知識,除了做為通識課程教材之外,也十分適合有興趣的大眾閱讀。醫學領域的專業人員也可將本書當成衛教資料,介紹給需要的病人及家屬閱讀。 作者介紹 編著者簡介 李意旻   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 碩士   中臺科技大學 生理學群 助理教授 莊曜禎   國立臺灣大學 生理學 博士   澳門 鏡湖護理學院 助理教授 吳泰賢   國立陽明大學 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 博士   中臺科技大學 生理學群 兼任講師 校閱者簡介 李仁揮   國立臺灣大學 醫學系 畢業   精神科專科醫師   心身美診所院長 目錄 第1章 壓力與身心健康 第2章 憂鬱症與躁鬱症 第3章 自殺 第4章 焦慮症與恐慌症 第5章 人際關係與社交畏懼症 第6章 強迫症 第7章 餵食或飲食疾患-厭食症與暴食症 第8章 意識、夢與睡眠 第9章 腦神經衰弱 第10章 妄想症與思覺失調症 第11章 學習與記憶 第12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第13章 自閉症與亞斯柏格症 第14章 性與生殖 第15章 更年期症候群 第16章 人格疾患 第17章 物質濫用-成癮和相關疾病 第18章 安寧緩和醫療照護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