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陋俗 <中華>
作者: 徐鳳文、王昆江
ISBN: 9789888148226
出版社: 中華民國電子材料與元件協會
書籍開數、尺寸: 16x23x0.83
頁數: 165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350
售價: 29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中國人的音樂 (1版)

中國人的音樂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佛光文化新書《中國人的音樂》是一本面向大眾的著作。作者田青老師始終篤信,音樂,是人創造的,是人聆聽的,是人的情感與思想的凝聚與昇華。因樂可知人,你懂得了中國人的音樂,也就懂得了中國人,懂得了中華文化。   為令讀者能夠了解綿延千年、囊括五十六個民族,不可不謂博大精深的中國音樂,知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老師選擇了二十六個主題、三十五首音樂,娓娓道來,誠如〈引子〉所言:「本書是寫給大家的。」【目錄】 引子:一場驚豔世界的演出   第一樂章樂器與器樂 序曲:音樂,人類偉大的發明 八千多歲高齡的賈湖骨笛 無與倫比的樂器——曾侯乙編鐘 聖人之器:古琴與〈流水〉 孔子的樂器 徜徉在太空中的古琴曲 林黛玉看的「天書」 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最具自由度的樂譜系統 家國情懷:古箏與箏曲〈崖山哀〉 既好學又好聽的樂器 一首充滿家國情懷的箏曲〈崖山哀〉 來自西域的樂器——琵琶 絲綢之路傳來的樂器 琵琶在中原的發展 音樂表現戰爭——用大炮?還是只用四根弦? 化凡為聖:二胡與〈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與楊蔭瀏 從民間到音樂廳 呼吸吐納皆是情——口弦與笙管笛簫塤 最私密的樂器——口弦 最早的簧類樂器——笙 最悲涼的樂器——管 「絲不如竹」——笛與簫 發自大地的聲音——塤 中國最古老的樂種——南音 盛唐燕樂及其在日本的遺聲 南音才是唐宋遺音 中國樂神——「郎君」與「田公元帥」 生命的律動與喧鬧的田野——民間器樂 被民間稱為「細樂」的笙管樂 喧天動地的鼓吹樂 優雅細膩的弦索樂 此曲只應天上有——佛樂與道樂 中國的佛教音樂是從印度傳來的嗎? 一首鮮為人知的偉大樂曲〈行道章〉 仙音縹緲的道樂 弘揚中華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佛樂與道樂   第二樂章民歌與聲樂 序曲:情動於中,故形於聲 唯一可考的宋朝歌曲——姜夔與〈白石道人歌曲〉 你說這是「古曲」,憑什麼? 他作詞是天才,偏偏還會作曲! 姜白石樂譜之謎 〈霓裳羽衣曲〉中唯一存世的旋律 千古宋詞萬首歌 民歌就是黃河水——〈黃河船夫曲〉與〈東方紅〉 老船夫的詰問與司馬遷的預言 飛上太空的〈東方紅〉 民歌恰是窮鄉好——〈走西口〉與河曲民歌 每一首民歌,都是一顆鑽石 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花 什麼花香飄得最遠?——〈茉莉花〉與《圖蘭朵》 普契尼的「功勞」與西方人的偏見 美麗的〈茉莉花〉與可愛的「紅娘」 天下民歌匯左權——「歌窩子」與「盲宣隊」 桃花紅杏花白 向天而歌的「阿炳」們 草原上的風,天上的雲——蒙古族民歌 民歌,一個民族的「名片」 憑著這首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 一個喉嚨唱出兩個聲部——神奇的呼麥 綠洲之光——維吾爾族木卡姆 絲路上的歌舞 周吉:一位將自己融入民族文化的音樂家 西南歌舞鄉——海菜腔與侗族大歌 「青歌賽」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田豐:一個「非遺」保護的「堂吉訶德」 飛揚世界的天籟之聲——侗族大歌 白山黑水與世界屋脊——朝鮮族民歌與藏族民歌 一首分裂民族的和合之歌 離太陽最近的歌聲 「唱念做打」與「說唱」裡的「唱」——戲劇音樂與曲藝音樂 傳統社會的「大學校」 我國第一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 被稱為「國劇」的京劇 說說唱唱話曲藝   第三樂章新音樂 序曲:革故鼎新,面向世界 學堂樂歌——〈祖國歌〉與〈送別〉 從才子到高僧——李叔同與弘一法師 學校裡的唱歌課——學堂樂歌 當黃河發出怒吼——光未然、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又一個天作之合——光未然與冼星海 窯洞裡誕生的偉大作品 鋼琴的中國化——賀綠汀與〈牧童短笛〉 你知道康熙皇帝是鋼琴幾級嗎? 齊爾品與第一首著名的中國鋼琴曲〈牧童短笛〉 硬骨頭音樂家賀綠汀 當小提琴唱起越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誰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曲者? 蝴蝶是怎樣飛起來的 「身土不二」與〈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四個漢字引起的震撼與思考 中國歌劇 光榮綻放——歌劇《白毛女》 戲劇裡的「西餐」和「中餐」 《白毛女》:中國第一部成功的歌劇   尾聲:鳳凰之鳴 後記 音響目錄

原價: 480 售價: 40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爛尾國度: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中國真相 (1版)

爛尾國度: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中國真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當中國社會因「爛尾工程」「爛尾樓」乃至「爛尾娃」等問題而民怨四起,余杰最新力作 《爛尾國度》 應運而生,深度剖析這個「爛尾」現象背後的體制根源。   在共產中國,資訊被層層封鎖,真相深埋於不透明的迷霧之中。「社會主義的偉大正確」與「政治正確」成為禁錮思想的枷鎖,使國內外對中國內部現實的理解受到嚴重扭曲。《爛尾國度》 一針見血地戳破「中國崛起、東升西降」的虛幻泡沫,全面揭示共產中國走向爛尾與崩壞的歷史大勢。   這不僅是一部揭露時代真相的力作,更是一部從歷史脈絡深入解構當代中國人心理與社會現況的傑出作品。如果你想認識中國,這本書將是你的必讀之選! 誠摯推薦   丘為君(東海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陳俐甫(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曹興誠(聯電[UMC]創辦人)、許成鋼(史丹佛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資深研究員,美國科斯研究所理事)  【目錄】 (自序)如何在爛尾國度熬過垃圾時間?/6 第一輯 自願為奴的國度 你離鐵鏈女只有一步之遙/18 今日徐州,昨日延安/23 穿和服有罪,戴鐵鏈無妨/28 既然黨是親愛的母親,那麼要黨就不要母親/33 她們不是弱女子,她們是冬蟲夏草/39 中國人的特權:免費方艙,一生一世/45 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50 為奴的張藝謀與愛自由的杜琪峰/55 為什麼甄子丹演得最好的角色是曹公公?/61 「動態民運人」熊焱的倒掉/67 滕彪何以變成流亡的習近平?/72 —對滕彪強姦未遂案的精神分析和社會學分析 72 第二輯 生不如死的國度 一張白紙,可以改變中國嗎?/86 斷子絕孫是中國年輕人最後的反抗/92  上海萬聖節:你的鬼蜮,我的人間/97 活是苟活,死是慘死/102 生當作人礦,死亦為標本/107 這國殺人,那國救人,你願當哪國人?/112 中國博士副縣長為何對日本孩童被殺叫好?/117 一個自以為英雄的懦夫的非正常死亡/122 「鐵人三項」與「吉祥三寶」能降低中國的失業率嗎?/128 誰不是人質,或者人質的人質?/133 第三輯 抓屎敷臉的國度 央視春晚是一場跳艷舞的葬禮/140 毛澤東是屎尿屁文化的始作俑者/145 健康碼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150 殺死一座城市與殺死一首歌/155 莫言和劉慈欣:粉紅必然遭到血紅的清算/160 女權主義者李銀河對共產黨的「虐戀」/165 李娟筆下的阿勒泰,有草莓,卻沒有骨灰/170 台灣影星林依晨呈現的「美麗新疆」是真的嗎?/181 在厲害國,古有核舟,今有手工晶片/186 凡是俄國的一切,中國都無條件支持/191 第四輯 畫地為牢的國度 御用學者同時論證「閉關鎖國」與「攻伐台灣」/198 長城再圖騰化,中國回到《河殤》批判的原點/203 中國為何走不進自由的窄廊?/208 中華民族不是「共同體」,而是梁啟超閉門造車的發明/213 習近平一講話,編修二十一年的清史立即成為爛尾工程/218 動物園裡,除了猩猩,還有中國人/223 當紅衛兵遇到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只有死路一條/228 退伍軍人當老師,中國走向準軍事化/233 以穿西裝為恥,以穿漢服為榮/238 中國又創造了兩個世界之最:關押作家最多,關押記者最多/243 中共為何重判楊恆均死緩?/248 要台灣模式的現代化,還是要中國特色的現代化?/253 第五輯 碩鼠如虎的國度 高官橫死,凜冬將至/260 萬達不是繁花長開,而是曇花一現/265 肖建華是弄髒了白手套,必然被丟棄/270 沒有特權的中國人,炒股就是找死/276 中共官員既愛權錢色,也愛雪天讀禁書/281 中國首席人權辯護士董雲虎原來是腐敗大老虎/286 少林是中國的縮影,佛門是官場的變形/291 你的餐桌不是你的餐桌,而是官員的稅源/296 唐山打人事件顯示中國已淪為「蠅國」/302 中國海軍超過美國海軍的唯有腐敗/308 火箭軍團滅,美女戰士公關又翻車/313      第六輯 全球放毒的國度 中國為何支持普丁侵略烏克蘭?/320 中國為何將敘利亞屠夫阿薩德當做英雄?/325 中國為何替恐怖主義組織哈瑪斯背書?/331 華春瑩的反美十大理由,全是打到中國要害的迴力標/337 此岸的和平女神開門揖盜,彼岸的戰爭女神喊打喊殺/342 倫敦政經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金刻羽:中國版的《冷戰諜夢》/347 西方大學會在紅色恐怖之下窒息嗎?/355 狡兔三窟的饒毅家破人亡,海歸兩面通吃的時代結束了/360 日本會加入中國版的「大東亞共榮圈」嗎?/367 任何關於中國的樂觀評估都錯了/373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中國官話語法 (1版)

中國官話語法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專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於忠實再現兩位原作者的語法書。因此,書中大部分內容集中於原文抄本的呈現、歷史文獻的展示及不同版本抄本之間的比較分析,涵蓋了第一作者所撰寫的拉丁文與西班牙文抄本,及第二作者修訂增補後的版本。除呈現以上西班牙文原始資料研究外,筆者亦同步翻譯成中文,旨在使不同領域的東西方學者和讀者能夠深入認識傳教士為撰寫語法書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此外,未來筆者將在下一本專書中深入探討此語法書的歷時性發展,不僅限於與歷代語法書的比較,還將進行共時性分析,探討其與同時代出現的語法書及辭典之間的關聯性,藉此更全面地揭示其在不同語言學階段的意涵以及中西語言交流接觸過程中的相互影響。 【目錄】 第一部分:導讀 1.1 Introducción .......................................................................................................... 1 前言 .................................................................................................................... 57 1.2 Presentación de los manuscritos del Arte de lengua chinica en España ................ 7 《中國官話語法》西班牙抄本之版本概述 .................................................... 61 1.2.1 Manuscritos del archivo APAF .................................................................... 8 西班牙 APAF 檔案館抄本 ....................................................................... 61 1.2.2 Manuscrito del AGI ................................................................................... 17 西班牙 AGI 檔案館手稿抄本 ................................................................. 69 1.2.3 Manuscrito de la Biblioteca Nacional de España ....................................... 19 馬德里國家圖書館抄本 .......................................................................... 71 1.2.4 Acontecimientos en el proceso de preparación para la publicación ........... 20 語法書等待出版過程 .............................................................................. 71 1.2.5 Comparación de los manuscritos ............................................................... 24 《中國官話語法》不同抄本比較 .......................................................... 74 1.2.6 Diagrama cronológico de la relación entre diferentes manuscritos ........... 39 不同抄本時間線關係圖 .......................................................................... 89 1.3 Presentación de los dos autores históricos ........................................................... 42 歷史文獻中的兩位作者介紹 ............................................................................ 92 1.3.1 Fr. Juan Rodríguez: Introducción de Fr. Ricardo Paniagua, archivero del Archivo de la Provincia Agustiniana de Filipinas en Valladolid .......... 42 APAF 檔案館館長 Fr. Ricardo Paniagua 介紹 Juan Rodríguez 神父 (原文中文翻譯) .................................................................................. 92 1.3.2 Fr. Juan Rodríguez en los documentos históricos ...................................... 45 歷史文獻中的 Juan Rodríguez 神父 ....................................................... 94 1.3.3 Fr. Joseph Villanueva en los documentos históricos .................................. 52 歷史文獻中的 Joseph Villanueva 神父 ................................................. 100 1.4 Referencia bibliográfica .................................................................................... 103 參考書目 1.5 Lista de abreviaturas y su traducción ................................................................ 104 西班牙文縮寫列表和中文翻譯 1.6 Imágenes de las portadas de diferentes manuscritos ......................................... 105 不同抄本封面圖 Segunda parte: Los prólogos de los manuscritos 第二部分:抄本原文序 2.1 Prólogo de Fr. Juan Rodríguez ........................................................................... 114 (Juan Rodríguez 神父序) 2.2 Prólogo de Fr. Joseph Villanueva ...................................................................... 141 (Joseph Villanueva 神父序) 2.3 Nota de Fr. Pedro Bello en los manuscritos 1179/3 y 1180/3 conservados en el APAF ........................................................................................................ 157 (APAF 檔案館 1179/3 和 1180/3 抄本 Pedro Bello 神父序注) 2.4 Comparación de los prólogos de Fr. Juan Rodríguez y de Fr. Joseph Villanueva ......................................................................................................... 159 原作者序文和第二作者增修版序言比較 ...................................................... 164 2.4.1 Sección común de los prólogos de Villanueva y Rodríguez .................... 159 兩篇序文共同部分 ................................................................................ 164 0B目次.indd 2 2025/2/5 下午 01:35:34 2.4.2 Secciones del prólogo de Rodríguez omitidas por Villanueva ................. 160 Rodríguez 原文序中 Villanueva 增修版省略的部分 ........................... 165 2.4.3 Aportes adicionales de Villanueva no mencionados por Rodríguez ........ 162 原作者 Rodriguez 原文未提及,第二作者 Villanueva 增修版補充 的部分 .................................................................................................... 167 2.4.4 Métodos y perspectivas de aprendizaje del chino de ambos autores ........ 163 二人對於漢語學習的方法和見解 ........................................................ 167 Tercera parte: Transcripción y traducción del Arte de lengua chinica, que vulgarmente se llama mandarina 第三部分:《中國官話語法》章節內容謄清與中文翻譯 Criterios de esta edición en español y notas de traducción al chino ..................... 169 西文抄本謄清規範與中文譯者注 ............................................................... 172 CAPÍTULO PRIMERO De las letras, o caracteres españoles, con que se escribe la lengua mandarina, y cómo se deben pronunciar ........... 175 第一章 書寫中文的西班牙文字母及發音 .................................................. 187 CAPÍTULO SEGUNDO De los acentos ......................................................... 197 第二章 聲調 ...................................................................................................... 201 CAPÍTULO TERCERO Del nombre .................................................................... 205 第三章 名詞 ......................................................................................................... 229ÍTULO CUARTO Del pronombre ................................................................ 245 第四章 代名詞 .................................................................................................. 255 CAPÍTULO QUINTO De la negación, interrogación y condicional .................... 261 第五章 關於否定、疑問和條件 ......................................................................... 271 CAPÍTULO SEXTO Del verbo ............................................................................ 277 第六章 關於動詞 .............................................................................................. 287 0B目次.indd 3 2025/2/5 下午 01:35:34 CAPÍTULO SÉPTMO Del participio ................................................................... 297 第七章 分詞 ......................................................................................................... 299 CAPÍTULO OCTAVO De los adverbios .............................................................. 301 第八章 論副詞 ................................................................................................... 325 CAPÍTULO NONO De la preposición ................................................................. 341 第九章 關於介詞 ............................................................................................... 347 CAPÍTULO DÉCIMO De la conjunción .............................................................. 351 第十章 關於連接詞 ........................................................................................... 355 CAPÍTULO ONCE De la interjección ................................................................ 357 第十一章 關於感嘆詞 ....................................................................................... 359 CAPÍTULO DOCE Del modo de numerar horas y días ....................................... 361 第十二章 計算時間、日子的方式 ..................................................................... 365 CAPÍTULO TRECE De los meses y años ............................................................ 369 第十三章 月份和年 ........................................................................................... 377 CAPÍTULO CATORCE De las partículas numerales ......................................... 383 第十四章 關於數字量詞 ................................................................................... 389 CAPÍTULO QUINCE De varias partículas muy usadas ...................................... 395 第十五章 關於幾種常用的助詞 ........................................................................ 399 CAPÍTULO DIECISÉIS De la partícula tà ......................................................... 403 第十六章 關於助詞 tà(打) ............................................................................. 405 CAPÍTULO DIECISIETE De las frases negativas ............................................... 407 第十七章 關於否定句 ........................................................................................ 409 CAPÍTULO DIECIOCHO De la repetición de voces ........................................... 411 第十八章 關於重疊詞 ........................................................................................ 413 CAPÍTULO DIECINUEVE De los correlativos .................................................. 415 第十九章 關於關聯詞的使用 ........................................................................... 423 CAPÍTULO VEINTE De las cortesías ................................................................. 429 第二十章 關於禮節 ............................................................................................ 439 0B目次.indd 4 2025/2/5 下午 01:35:34 CAPÍTULO VENTIUNO Cómo se ha de hablar con mandarines, doctores y otras personas ............................................................. 445 第二十一章 如何與官員、學者和其他人交談 ................................................. 447 CAPÍTULO VENTIDÓS De las cortesías exteriores ........................................... 449 第二十二章 關於外在的禮節 ............................................................................ 453 Cuarta parte: Apéndice 第四部分:附錄 4.1 Memorial de Fr. Juan Rodríguez ....................................................................... 457 「Juan Rodriguez 神父申請函」書信手稿原文(中文翻譯) .................... 461 4.2 Fr. Juan Rodríguez en el Ensayo de una biblioteca ibero-americana de la Orden de San Agustín (Santiago Vela, 1922, Vol. VI, N-R, pp. 584-589) .......... 464 《聖奧古斯丁修會的伊比羅-美洲圖書館試論》(作者 Santiago Vela, 1922 年,第六卷,N-R,第 584-589 頁)關於 Juan Rodríguez 神父的 記載(中文翻譯) .......................................................................................... 475 4.3 Fr. Juan Rodríguez en la Historia de la Provincia Agustiniana del Santísimo Nombre de Jesús de Filipinas (Rodríguez, I., y Álvarez Fernández, J., 1993, Vol. V, pp. 371-373) .......................................................................................... 483 在《菲律賓聖耶穌名省奧古斯丁修會史》(作者 Rodríguez, I., y Álvarez Fernández, J.,1993 年,Vol. V,頁 371-373)中關於 Fr. Juan Rodríguez 神父的記載(中文翻譯) ............................................... 486 看更多

原價: 980 售價: 833 現省: 147元
立即查看
江流千古意:契入中國文化的十六個關鍵詞 (1版)

江流千古意:契入中國文化的十六個關鍵詞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文化壯遊,上下古今; 生命之學,了了分明。 禪家‧文化學者林谷芳‧十六個中國文化的關鍵詞 別具慧眼的「中國文化」之辨析, 另開新境的「人與世界」之闡發。   「江流千古」,是指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意」,則是人的體會。這體會,每個人不一,若能透過不同向度的交織,也就更好構建出整體。本書中的十六個向度,正是林谷芳認為要整體觀地看待中國文化,不能或缺的十六個座標,亦即十六個「關鍵詞」。   其中,有直涉文化基底特質的,如人間性、漢字、「儒釋道」;有做為人文高度結晶的,如儒、釋、道、禪;有涉及實然生活的,如文人與民間;有提及文化碰撞融合的「胡漢」;也有契入心靈特質的史、詩、陰陽、氣韻;最後,則是有關生命歸向的境界與生死。   林谷芳所觀照的,是核心的存在,是沁於諸相的特徵,以此而入於文化之了解,也就能以一賅萬。   在此之外,他更藉著書寫切入,經由活生生的語氣,讓人可以更活脫脫地切入中國文化,更理解活脫脫的中國生命。   以族內觀為本,入乎其內,「以經解經」,總攬全體,兼及應然與實然;又以族外觀為比較,出乎其外,知所定位。在如此基礎上「以今釋古」,乃就能不自囿於己,不自囿於時代,不困於自卑,不落於自大。這是總體談中國文化者必須具備的基本觀照。   本書就是站在這樣的基點,舉出論者在觀照中國文化上必須掌握的關鍵向度;有此,乃庶幾談得上真正的整體觀。而有這整體觀,即便論列不同,無論族內族外,也就容易尋得對話與理解的基礎。─林谷芳   在開放的心胸與世界觀之中,面對當代時空,拈提中國文化的組成與特色,遂使文化情懷與歷史觀照兩相兼得。中國文化的十六個關鍵座標,帶你一起領略:   【座標一】人間性:中國文化的存在基點   【座標二】漢字:一元性與多元性的並存   【座標三】「儒釋道」:中國文化的鐵三角   【座標四】儒:倫理的觀照與發皇   【座標五】道:大化的契入與放懷   【座標六】釋:有情的超越與連結   【座標七】禪:人間與超越的不二   【座標八】文人:不器的生命   【座標九】民間:文化的實然   【座標十】胡漢:新血的注入   【座標十一】史:文史哲一體的核心   【座標十二】詩:詩性的民族   【座標十三】陰陽:生之哲學   【座標十四】氣韻:虛實相生的線性美學   【座標十五】境界:中國生命之旨歸   【座標十六】生死:「生之文明」的生死觀 【目錄】 自序:直掛雲帆入江流 前言:帆影何處泊—如何談中國這個「大」文化體 座標一:人間性—中國文化的存在基點 儒、墨、法、兵、農、縱橫諸家都充滿著人間性。即便陰陽家,按理說主要在述明天道之轉,但基本也聚焦於人世的起落浮沉…… 座標二:漢字—一元性與多元性的並存 人間性使一元不易走向概念、抽象的極致,彈性務實;漢字又讓「原該」分裂的多元連在一塊,中國文化因此乃可久可大…… 座標三:「儒釋道」—中國文化的鐵三角 在中國,就如此由儒釋道分領了文化的三個基本面相,滿足了生命的三個基本需求,這樣的「鐵三角」分領並共構了中國文化…… 座標四:儒—倫理的觀照與發皇 當代性是儒家的根本課題,畢竟它是種淑世哲學,但近世它所面對的當代性與過去又有本質的不同,主要因為直面的是五百年來世界最強勢的西方文明…… 座標五:道—大化的契入與放懷 以真人對君子,正可看出儒道兩家之不同。所謂大道廢而有虛偽,文質彬彬的君子再好,在道家,也非本真,仍屬後天的虛矯…… 座標六:釋—有情的超越與連結 宗教固也常舉正邪之分,也不乏激烈的對抗,但其落點卻在生命本質而非族群認同。更有甚者,如佛教,既觀照到生命本具的困頓、本有的無明,也觀照到眾生皆具的佛性…… 座標七:禪—人間與超越的不二 禪對佛法的拈提,並不在從自他的對比中,談自己的「如法」及他人的「不如法」,它更徹底地以眾生所以顛倒夢想,正因落在二元對立中…… 座標八:文人—不器的生命 中國歷史之氣象原與讀書人之情性互為表裡……元之後,被政治之黑暗、科舉考試之局限框住,讀書人乃少言器識,多談文藝,後世的文人印象即由此而來…… 座標九:民間—文化的實然 民間,因於不同地域特質而形成,有著農民、百工、仕紳、商賈到藝人等等不同的行業,其豐富性,既立體呈現了生活所需,相對於文人的「一」,這「多」,乃不能被忽視…… 座標十:胡漢—新血的注入 因這不斷的碰撞融合,狹義純粹的漢族在文化與血緣上乃不存在。極致地說,在中國,當一個人找不到自己歸屬於哪一個少數民族時,他就是個漢人…… 座標十一:史—文史哲一體的核心 中國哲學多帶有一定歷史哲學的味道。而在此,它並不以思辨為核心,卻是透過對歷史的觀照,作生命價值的寄寓,是「以詩心躍入歷史」,是「史的觀照,詩的感嘆」…… 座標十二:詩—詩性的民族 詩是最精簡的語言,漢字的「文與言」分流使文字的詩性更濃。拼音文字是「文與言」一家,真要寫詩,須從語言提煉;漢字的「文」在白話文興起前,一向就富於精鍊性,用來,雖不押韻,其實已近於詩…… 座標十三:陰陽—生之哲學 正因這陰陽相生,才使中國人能不走極端。這種不走極端,乃至有機與融通,讓儒道這看來對立的兩端,相容而無礙…… 座標十四:氣韻—虛實相生的線性美學 唐以氣勝的琵琶為首樂,宋後則以韻長的琴執風騷,而即便琴,宋之前的琴聲多韻少,宋之後聲少韻多,也顯現了因歷史氣象而產生的變化…… 座標十五:境界—中國生命之旨歸 談生命境界,固須強調閱歷之淺深,但談儒釋道禪之生命境界,更須注意其實然的「工夫」鍛鍊,否則,就容易淪為純然的哲思乃至戲論…… 座標十六:生死—「生之文明」的生死觀 死生之體現並不就以離於此岸的彼岸作為生命的終極歸依,所謂「人死成神、人修成仙、人覺成佛」,此岸與彼岸之間仍是連綿的一條線…… 看更多

原價: 700 售價: 595 現省: 105元
立即查看
戰略對沖: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1版)

戰略對沖: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國際關係中的權力轉移理論認為,國與國在權力上的此消彼長,必然會帶來國際體系的動態演變,而國際體系中的「主導國」和「崛起國」,彼此的權力競爭和地位爭奪,亦很可能導致雙方爆發戰爭和衝突。     美國積極構築印太戰略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制衡中國崛起,消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影響力。因此,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間的博弈,實質上體現的就是守成霸權國與崛起大國之間的權勢競爭,這也是不同發展方式與制度規則之爭。     著者論述的主軸,即圍繞於美國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對沖行為進行研究,力求刻畫出在實力差距逐步縮小、利益交織與分歧共存的情況下,崛起大國與守成霸權國之間的關係特徵,從而豐富了權力轉移的相關理論。 【目錄】 導論 第一節研究的緣起與意義  第二節既有研究現狀及評價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內容框架    第一章國際政治中的戰略對沖行為 第一節有關對沖概念的爭論與界定 第二節對沖的動因及其類型  第三節冷戰後亞太國家實施戰略對沖的案例    第二章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第一節「印太」:從國際學術話語到美國地緣戰略  第二節「一帶一路」:從合作倡議到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三節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比較    第三章「雙管齊下」:美國印太戰略對沖「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 第一節中美之間的戰略對沖行為  第二節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初認知與反應  第三節美國印太戰略對沖「一帶一路」倡議的邏輯    第四章印太戰略在地緣政治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沖 第一節強化「雙邊安全盟伴關係」  第二節構築「小多邊」安全機制  第三節加強對華「戰略威懾」    第五章印太戰略在地緣經濟層面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沖 第一節主導數位經濟和貿易規則  第二節重塑全球供應鏈體系  第三節推進高標準基礎設施建設計畫    結論 第一節結論總結  第二節對策思考    參考文獻 看更多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