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47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 ISBN13:9789865713096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Ranjit Kumar 譯者: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 裝訂/頁數:平裝/432頁 規格:23cm*17cm*2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14/09/0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一書的第二版是特別為先前毫無研究經驗及研究方法論知識的學生所設計的。 此實用的研究步驟化取向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內容及完整的概念性架構。此取向對於概念及理論有深入淺出的討論。 清晰的內容及理論與研究歷程中八個實際操作的步驟緊密結合。本書聚焦於研究技能的發展,提供量化及質化研究的實際案例,以能達成研究方法論學習上平衡及全面的基礎。 本書所涵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 研究的類型 ■ 撰寫研究計畫 ■ 形成研究問題 ■ 研究參與者在倫理上的考量 ■ 文獻檢閱 ■ 研究設計 ■ 撰寫研究報告 ■ 資料蒐集的方法 ■ 研究方法論及實務操作 ■ 效度評估方法 ■ 抽樣的概念 ■ 資料分析 本書作者Ranjit Kumar博士曾於澳洲Curtin大學教授研究方法長達28年的時間。近年來他主要從事研究顧問,現在並於西澳洲大學擔任研究方法課程的兼任教授。 目錄 原序 iii 新版譯者序 vii 更新版譯者序 ix 第一章 研究:一種思考的方法 1 研究:一種思考的方法 2 研究的應用 5 研究的定義 6 研究的特徵 9 研究的類型 11 一、應用 12 二、目標 13 三、資料蒐集的方法 14 研究的典範 17 摘要 18 第二章 研究的過程 19 研究的過程:八大步驟 20 研究計畫的步驟 23 步驟一:形成研究問題 23 步驟二:擬定研究設計 26 步驟三:建構資料蒐集的工具 27 步驟四:選擇樣本 27 步驟五:撰寫研究計畫 28 執行研究的步驟 29 步驟六:蒐集資料 29 步驟七:分析資料 30 步驟八:撰寫研究報告 31 摘要 31 步驟一:形成研究問題 33 第三章 文獻探討 35 文獻探討在研究中的地位 36 一、澄清並聚焦研究問題的範圍 37 二、改進所欲進行研究的方法論 37 三、擴展對所欲研究領域的知識 37 四、確認研究發現所存在的脈絡 38 文獻探討的過程 38 一、尋找現有的文獻 39 二、閱讀所選擇的文獻 43 三、發展理論架構 44 四、發展概念架構 46 撰寫文獻探討 46 摘要 48 第四章 形成研究問題 49 研究問題 50 形成研究問題的重要性 51 研究問題的來源 52 選擇研究問題時的考量 54 形成研究問題的步驟 56 研究目標的形成 64 建立操作性定義 65 摘要 63 第五章 確定研究變項 69 研究變項的定義 70 概念與變項間的差異 72 概念、指標與變項 73 變項的類型 74 一、從因果關係的觀點來看 69 二、從研究設計的觀點來看 75 三、從測量單位的觀點來看 76 測量尺度的類型 85 一、名義尺度 87 二、次序尺度 88 三、等距尺度 89 四、比率尺度 90 摘要 91 第六章 建立研究假設 93 研究假設的定義 94 研究假設的功能 97 研究假設的特徵 97 假設的類型 99 假設考驗中所犯的錯誤 102 摘要 103 步驟二:概念化一項研究設計 105 第七章 研究設計 107 研究設計的定義 108 研究設計的功能 108 摘要 116 第八章 選擇一項研究設計 117 依接觸次數的不同而形成的研究設計 118 一、橫斷研究設計 118 二、事前事後比較研究設計 121 三、貫時性研究設計 124 依所涉及的時間範圍不同而形成的研究設計 125 一、回溯性研究設計 125 二、預測性研究設計 125 三、回溯-預測性研究設計 126 依研究本質不同而形成的研究設計 126 一、實驗研究設計 115 其他── 一般常用的研究設計 137 一、行動研究 137 二、女性研究 139 三、交叉比較實驗設計 139 四、重複橫斷設計 140 五、趨勢研究 141 六、世代研究 142 七、固定樣本研究 142 八、單盲研究 143 九、雙盲研究 143 十、個案研究 143 摘要 144 步驟三:建構資料蒐集的工具 145 第九章 選擇資料蒐集的方法 147 資料蒐集方法 148 原始資料的蒐集 149 一、觀察 150 觀察的類型 150 以觀察法作為資料蒐集方法所引發的問題 151 觀察法可資運用的情境 152 觀察紀錄 152 二、訪談 154 非結構性訪談 155 結構性訪談 158 三、問卷 158 訪談表與問卷間的選擇 160 進行問卷調查的幾種方式 161 說明信的內容 162 問卷調查的優點 162 問卷調查的缺點 163 訪談的優點 164 訪談的缺點 164 四、問卷問題的形式 165 開放式題型的優、缺點 168 封閉式題型的優、缺點 169 設計問題時之注意事項 169 研究工具的建構 172 個人及敏感性問題的詢問 174 問題的順序 174 資料蒐集的先決條件 175 次級資料的蒐集 175 一、使用次級資料的問題 176 摘要 177 第十章 運用態度量表蒐集資料 179 態度量表的功用 180 發展態度量表所遭遇的困難 181 態度量表的類型 182 一、總加量表法或李克特量表 182 二、等距量表法或瑟氏量表 187 三、累積量表法或古特曼量表 188 態度與評量尺度間之關係 188 摘要 188 第十一章 建立研究工具的效度與信度 189 效度的概念 190 一、效度的類型 192 表面效度和內容效度 192 同時與預測效度 192 建構效度 193 信度的概念 193 影響研究工具信度的因素 195 決定工具信度的方法 195 一、外部一致性程序 196 二、內部一致性程序 197 摘要 198 步驟四:選擇研究樣本 185 第十二章 抽樣 201 抽樣的概念 202 抽樣的專有名詞 204 抽樣的原則 206 影響樣本推論的因素 209 選擇樣本的目標 209 抽樣的類型 210 一、隨機∕機率抽樣設計 210 二、非隨機∕非機率抽樣設計 222 三、混合抽樣設計 224 樣本大小的計算 226 摘要 229 步驟五:撰寫研究計畫 231 第十三章 撰寫研究計畫 233 研究計畫 234 研究計畫的內容 235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27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現今社會科學逐漸成熟,有關研究方法的書籍,不論翻譯或編著都為數甚多。我們編輯出版《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除了在內容上全面調整外,更強調盡可能匯聚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在各章編寫過程中特別加重方法背後的觀念,及方法的應用時機,並以臺灣本土的例子說明,藉以區隔此書與坊間其它方法學書籍的差異。 目錄 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 2.研究倫理 3.研究設計 4.研究文獻評閱與研究 5.實驗研究法 6.個體發展的研究方法 7.抽樣調查研究法 8.調查資料庫之運用 9.焦點團體研究法 10.古典測量理論 11.試題反應理論 12.社會網絡分析 13.質量並用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34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司法社會工作: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 ISBN13:9786269725915 出版社:一品文化 作者:Tina Maschi;George S. Leibowitz 譯者:李易蓁 等 裝訂/頁數:平裝/640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7/01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司法社會工作相關從業人員 使用功效 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說明資深社會工作者面對問題如何處理,使讀者能加以運用,並從不同面向去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改版差異 全新 書籍特色 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範疇與歷史脈絡。第一部分,先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概念,與基礎的實務工作面貌。第二部分,詳述社會福利領域中可能涉入法律議題的多元服務對象及其所面對的挑戰。第三部分,針對實務常用的知識或技巧。本書亦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如何處遇及加以運用,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目錄 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1 第一章 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及歷史/3 第二章 生命歷程系統力分析:了解健康和司法不平等,以進行司法評估及介入/39 第三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65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法律:倫理、社會工作、民法和刑法概述/79 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99 第五章 教育、社會工作及法律/101 第六章 跳脫框架思考:透過司法社工實務消弭健康不平等/118 第七章 住房/135 第八章 少年司法體系之就業十字路口/150 第九章 司法實務中的系統之一—家庭/166 第十章 家庭和社會服務:滿足人類對收入、食物及居住的基本需求/185 第十一章 兒童福利/201 第十二章 家庭暴力/220 第十三章 物質使用與併發的精神疾病治療:關於看守所、監獄和假釋相關系統和議題/235 第十四章 少年司法體系的重要議題、趨勢及介入策略/260 第十五章 刑事司法系統:大規模監禁歷史對司法社會工作的影響/290 第十六章 高齡化與身心障礙挑戰下的成人保護工作/306 第十七章 針對司法系統中的退役軍人提供的計畫和服務/326 第十八章 移民司法系統/343 第十九章 跨領域合作: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物質濫用和住宅問題/361 第三部分:核心能力——實務、研究與評估、政策以及倡議/375 第二十章 經驗實證引導的司法社會工作實務/377 第二十一章 動機式晤談/397 第二十二章 司法會談/詢問/409 第二十三章 司法實務及司法系統中的專家證人/422 第二十四章 修復式正義與社區福祉(一):揭示理論、實務和研究/433 第二十五章 修復式正義(二):社會工作者該做什麼?/448 第二十六章 賦權、女性主義實務與司法服務對象/464 第二十七章 司法體系中的家庭參與及社會工作/478 第二十八章 合作及照顧協調/514 第二十九章 人權議題及有關受刑人及其他弱勢群體的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服務應從何開始?/533 第三十章 司法研究和評估:促進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方案和政策介入/552 第三十一章 個案層面及政策面倡導/592 第三十二章 被害人倡議/608 第三十三章 家庭視訊會面:由心理學家指導的創新方案,以提昇父母被監禁兒童的復原力及減少創傷/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