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34
書名: |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質性研究法 (1版) | |||
作者: | 瞿海源、畢恆達、 | |||
版次: | 1 | |||
ISBN: | 9789574838134 | |||
出版社: | 東華 | |||
出版日期: | 2015/04 | |||
書籍開數、尺寸: | 17x23x2.08 | |||
重量: | 0.59 Kg | |||
頁數: | 416 | |||
內文印刷顏色: | 雙色 | |||
#研究方法
|
詳細資訊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34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 ISBN13:9789868618817 出版社:小畢 作者:畢恆達 裝訂/頁數:平裝/360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再版 出版日:2020/09/01 中國圖書分類:論文寫作法 內容簡介 研究與生活畢竟無法等同,但是卻有許多相通之處。一個平日就擅於聆聽、聊天的人,很有潛力可以成為好的訪員;反過來說,一位認真的研究者,在生活中也可能擅於同理他人的處境。研究的目的在於提升知識之深度,改善社會與眾人的生活。論文發表後,如果無人閱讀與引用,即使可以計算點數,意義有限。研究的成果除了發表論文,如果可以少些艱深的專業術語,使用大眾可以理解的論理與敘述,則可以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一般人也可以從研究精神中獲得啟發,能夠分辨描述性詞語與判斷性詞語,提出足夠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不要讓自己的信念或情緒先行,或可減少當前假新聞的傳播。我認為多讀小說多看電影,可以增加研究者的理論敏感度;而寫影評和寫論文,其實共享著基本的論證原則。《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期待,研究可以往生活靠近,而生活可以往研究靠近。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於2010年修訂,增加訪談、無性別歧視、理論圖形等章節。十年之後這本《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又增補了白話知識論、研究策略與方法、研究倫理等單元。不論是新進或資深的研究者,甚至是不在學院中的社會人士,都能從這本書得到一些對於生活與研究的靈感與啟發。 名人推薦 『對寫論文性冷感的同學,閱讀此書一定可以情慾大爆發!有論文不孕症的同學,閱讀此書一定可以早生貴子!』王宏仁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本有條理又接地氣的研究指引,是研究者在浩瀚知識大海中的救命浮木。反覆思考該書的貼心提醒,眼前的阻礙就會退縮消逝,崎嶇小徑逐漸平整為大道。』成令方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做研究、寫論文是件痛且快樂著的事,這本書可以讓研究生的痛少一些,指導教授的快樂多一點,並讓師生共舞時舞姿更曼妙且饒富研究的興味。』林雯瑤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副教授) 『我總是推薦《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給文學院研究生,因為這本社會科學的好書一方面幫忙文學院學生按部就班整理紛亂的想法,另一方面提醒文學院學生重視文本與社會之間的微妙關係。』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畢老師深入淺出地道出在研究過程中種種難以言、無法言、甚或不敢言的酸甜苦辣。從我身為研究生到現今指導研究生,都能於閱讀中感受其文字趣味與學術品味。』張仁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此書為全國研究所教師之救星。如果我是暴君,就要強迫全國研究生閱讀畢教授的愛心之作,但我不是,只能堅定溫柔地推薦想寫論文的研究生抱著感激之心閱讀。』陳宜倩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目錄 研究即生活,生活即研究:2020 進化版作者序 有趣!有趣!有趣!:曾嬿芬序 論文登山者的霹靂包:藍佩嘉序 1前言:白話知識論 2靈感的前提是努力:選擇研究主題 3想像我,陷入愛河:論文題目的擬定 4營造氣氛的前戲:前言 5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資料 6是文獻回顧,還是家具型錄 7哪一種研究方法比較好? 8邏輯、思考實驗與批判 9訪談作為一種交談行動 10研究倫理 11論文寫作與心理 12整本論文的意義:結論與建議 13留下線索到原典:關於參考書目 14終於可以寫謝誌了:論文口試 參考書目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青少年心理學 系列名:心理學 ISBN13:9789863414858 替代書名:Adolescence /17e 出版社:心理 作者:John W. Santrock 譯者:陳增穎 裝訂/頁數:平裝/528頁 規格:26cm*19cm*2.4cm (高/寬/厚) 重量:1080克 版次:1 出版日:2022/05/31 中國圖書分類:青年心理學 內容簡介 《青少年心理學》要帶領讀者一窺青少年發展的堂奧,探討青春期和成年初顯期有關的議題。全書共分十一章,首先闡述古往今來對青春期的看法,接著依序說明青春期發育的健康與生理基礎;大腦與認知發展;自我、認同、情緒與性格;性別;性;道德發展、價值觀與宗教;家庭;同儕、戀愛關係與生活型態;成就、工作與職涯;及青春期與成年初顯期的問題。大學教師、教育心理學家、中學教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犯罪防治工作者等,都可以從閱讀本書中獲得極大助益。 本書特色 ● 每章節的學習目標提綱契領,學習重點一目瞭然。 ● 引用1,400個以上的研究及該領域專家的觀點,協助讀者獲得最新的青春期與成年初顯期資訊。 ● 以「回顧與反思」複習章節所學,並邀請讀者反思個人經驗,連結理論知識與真實世界,強化學習。 目錄 CHAPTER 1 導論 CHAPTER 2 青春期發育、健康與生理基礎 CHAPTER 3 大腦與認知發展 CHAPTER 4 自我、認同、情緒與性格 CHAPTER 5 性別 CHAPTER 6 性 CHAPTER 7 道德發展、價值觀與宗教 CHAPTER 8 家庭 CHAPTER 9 同儕、戀愛關係與生活型態 CHAPTER 10 成就、工作與職涯 CHAPTER 11 青春期與成年初顯期的問題 名詞彙編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人格心理學 原文書名:Theories of Personality 11/E 作者: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 翻譯:危芷芬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7/06/28 ISBN:9789869508209 內容簡介 本書新版內容的修正包括新增參考文獻400篇以上,並且添加理論家的自傳素材,以協助讀者了解其私人或專業生活如何影響理論之建構。此外,作者也加入有關教養實務,以及性別、種族和文化對於人格發展、測驗表現與人性本質概念的影響。尤其跨文化研究涵蓋歐洲、亞洲、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等國家,以呈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本書適用於未曾接觸人格心理學,但對人性本質深感興趣的讀者。作者以淺顯易懂的內容開啟讀者對於人格的興趣,並輔助以實徵研究證據作為佐證,是研讀人格心理學的絕佳入門教科書。 本書特色 完整介紹重要各學派人格理論。 每個理論都自成獨立單元,讓讀者了解理論的核心概念及整體風格。 重視人格發展的文化與社會脈絡。 附有重點提示與複習問題,提升學習效率。 目錄 第01章 人格:人格的內涵以及你應該了解它的原因 檢視人格一詞 人格與社交媒體 種族和性別如何塑造人格 文化如何塑造人格 人格衡鑑 人格研究 人格理論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我們像什麼樣子?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精神分析取向 第02章 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 Freud 的一生(1856-1939) 本能:人格的推動力量 人格層次 人格結構 焦慮:對自我的威脅 抗拒焦慮 人格的性心理發展階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Freud 理論的人格衡鑑 對Freud 研究的批評 Freud 理論的延伸 對Freud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新精神分析取向 第03章 Carl Jung:分析心理學 Jung 的一生(1875–1961) 心理能量原則 人格層面 人格發展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Jung 理論的人格衡鑑 Jung 理論的研究 對Jung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4章 Alfred Adler:個人心理學 Adler 的一生(1870-1937) 自卑感:人類奮鬥的來源 追求卓越或完美 生活風格 社會興趣 出生序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Adler 理論的人格衡鑑 Adler 理論的研究 對Adler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5章 Karen Horney:神經質需求與傾向 Horney 的一生(1885-1952) 童年的安全需求 基本焦慮:精神官能症的基礎 神經質需求 理想化自我形象 女性心理學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Horney 理論的人格衡鑑 Horney 理論的研究 對Horney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終生發展取向 第06章 Erik Erikson:認同理論 Erikson 的一生(1902-1994) 人格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基本優點 基本缺點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Erikson 理論的人格衡鑑 Erikson 理論的研究 對Erikson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基因取向 第07章 Gordon Allport:動機與人格 Allport 將人格帶入教室和心理學實驗室 Allport 的一生(1897-1967) 人格的性質 人格特質 動機:我們致力達到何種目標? 童年人格發展:獨特自我 健康的成年人格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Allport 理論的人格衡鑑 Allport 理論的研究 對Allport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08章 Raymond Cattell、Hans Eysenck、五因素模式、HEXACO與黑暗三合體 預測行為 Cattell 的一生(1905-1998) Cattell 的人格特質取向 潛源特質:人格的基本因素 動態特質:動機力量 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人格發展階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Cattell 理論的人格衡鑑 Cattell 理論的研究 對Cattell 理論的反思 行為基因學 Hans Eysenck(1916–1997) 人格向度 Robert McCrae 和Paul Costa:五因素模式 Michael Ashton 和Kibeom Lee:HEXACO:六因素模式 Delroy Paulhus 和Kevin Williams:人格的黑暗三合體 人格特質與網路 對特質取向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人本取向 第09章 Abraham Maslow:需求階層理論 Maslow 的一生(1908-1970) 人格發展:需求階層 自我實現者的研究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Maslow 理論的人格衡鑑 Maslow 理論的研究 自我決定論 對Maslow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10章 Carl Rogers:自我實現理論 Rogers 的一生(1902-1987) 自我和實現傾向 經驗世界 童年的自我發展 功能充分發揮者的特徵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Rogers 理論的人格衡鑑 Rogers 理論的研究 對Rogers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認知取向 第11章 服務品質與品質提升策略 George Kelly:個人建構理論 心理學的認知運動 Kelly 的一生(1905–1967) 個人建構理論 預期生活事件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Kelly 理論的人格衡鑑 Kelly 理論的研究 對Kelly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行為取向 第12章 B. F. Skinner:增強理論 老鼠、鴿子和空無有機體 Skinner 的一生(1904–1990) 增強:行為的基礎 操作制約和Skinner 箱 增強時制 行為塑造 迷信行為 行為的自我控制 操作制約的應用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Skinner 理論的人格衡鑑 Skinner 理論的研究 對Skinner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社會學習取向 第13章 Albert Bandura:模仿理論 Bandura 的一生(1925-) 模仿:觀察學習的基礎 觀察學習的歷程 自我增強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發展階段 行為改變技術 有關人性本質的問題 Bandura 理論的人格衡鑑 Bandura 理論的研究 對Bandura 理論的反思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有限領域取向 第14章 人格層面:掌控、冒險與尋求快樂 Julian Rotter:控制所在 Marvin Zuckerman:刺激尋求 Martin E. P. Seligman:習得無助與樂觀/悲觀解釋風格 Martin Seligman:正向心理學 本章摘要 複習問題 第15章 人格觀點 基因因素 環境因素 學習因素 雙親因素 發展因素 意識因素 潛意識因素 最終評論 複習問題 名詞解釋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論文就是要這樣寫 系列名:社會科學研究 ISBN13:9789860744293 出版社:心理 作者:張芳全 裝訂/頁數:平裝/384頁 規格:23cm*17cm*2.1cm (高/寬/厚) 重量:655克 版次:5 出版日:2021/09/22 中國圖書分類:論文寫作法 內容簡介 您有論文寫作的困擾嗎? 快來閱讀本書,會解開您的許多疑惑。 本書與坊間論文寫作的書籍不同,這是一本不需要在學校學習,就可以獲得論文寫作技巧的專書。作者以指導超過百位學生論文寫作的經驗,非常瞭解論文撰寫的各種困難;他整合了重要的寫作觀念與方法,以淺顯易懂的文字、生動活潑的例子來說明論文寫作技巧。本書內容之安排適合初學者,更適合正在寫作論文者,尤其最適合對論文寫作茫然者。 本書共有十五章,除了論文格式的五章之外,更說明了論文寫作的時間管理、與教授互動、題目形成、論文抄襲、寫作經驗、統計的正誤用、如何整理統計報表、資料庫運用、第七版APA、論文口試過程,以及每章之後的問題思考等內容。本書分為論文寫作的觀念篇與實務篇,各章均有生動活潑的實例解說,讀者可以不用依各章順序閱讀。在自行閱讀之後,很快就會有想要完成論文的動力,更重要的是,擁有本書猶如多了一位教授在旁叮嚀與指導寫作一樣,在撰寫論文上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目錄 觀念篇 第一章 論文寫作的管理 壹、找一位相應的指導教授 貳、與指導教授的互動 參、畢業的進程 肆、口試委員的重要 伍、送出口試本論文的注意事項 陸、論文口試 柒、審查結果 捌、論文抄襲:論文寫作之恥 問題思考:弟子相的特性 第二章 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壹、詹秀雯博士:論文寫作譬如為山 貳、張樹閔校長:論文寫作重點在態度 參、蕭玉盞校長:工作繁忙也能快速完成論文 肆、陳冠蓉博士:論文寫作的重要事 伍、林維彬校長:第一章卡住,後續無法進行 陸、楊志欽校長、柯淑慧老師:研究設計的分享 柒、古如君小姐:以資料庫進行研究 捌、陳俊男老師:一直找不到題目與指導教授 玖、高玉玲老師: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拾、許淑娟老師:難忘的論文寫作經驗 問題思考:算命卜卦找指導教授 第三章 如何找尋論文題目 壹、找尋研究題目的態度 貳、研究題目的初步建構 參、追尋好的研究題目 問題思考:一個活生生的問題建構歷程 第四章 研究資料的取得 壹、自編研究工具的問卷調查 貳、運用次級資料分析 參、有效使用資料庫 肆、掌握問卷設計重點 伍、問卷設計的流程 陸、成就測驗的編製流程 問題思考:大數據分析的能力 第五章 統計的正誤用 壹、一個值得省思的例子 貳、統計在論文的重要與迷思 參、統計的正用 肆、統計的誤用 伍、誤用的結果 問題思考:「我很怕統計……」 第六章 單變項統計在論文的應用 壹、描述統計 貳、標準分數 參、平均數t檢定 肆、卡方考驗 伍、相關係數 陸、變異數分析 柒、共變數分析 捌、徑路分析 問題思考:學會看懂統計報表 第七章 多變項統計在論文的應用 壹、多元迴歸分析 貳、因素分析 參、集群分析 肆、區別分析法 伍、結構方程模式 問題思考:多層次模式分析的重要 實務篇 第八章 如何撰寫研究計畫 壹、研究計畫的撰寫 貳、研究計畫的格式 參、研究計畫敘寫的注意事項 肆、一份可行的寫作計畫 伍、口試委員常問的問題與標準 問題思考:論文計畫口試完成後務必修改 第九章 如何撰寫緒論 壹、研究動機的寫法 貳、研究目的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參、研究問題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肆、名詞釋義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伍、研究方法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陸、研究步驟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柒、研究範圍與限制的寫法與注意事項 問題思考:論文的基本格式 第十章 如何撰寫文獻探討 壹、文獻探討的目的 貳、無效的引用與不引用 參、文獻探討常犯的錯誤 肆、如何作好文獻探討 伍、正確運用第七版APA格式於文獻探討 問題思考:自我抄襲 第十一章 如何撰寫研究設計與實施 壹、清晰的研究架構 貳、研究樣本的代表性 參、研究工具的掌握 肆、具體可行的實施程序 伍、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問題思考:問卷預試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如何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 壹、研究結果的敘寫重點 貳、研究結果的解釋 參、研究結果的討論 問題思考:討論應該放的位置 第十三章 如何撰寫結論與建議 壹、結論的敘寫重點 貳、建議的敘寫重點 問題思考:令人印象深刻的結論與建議 第十四章 摘要、附錄與參考文獻的敘寫 壹、摘要的敘寫 貳、附錄的呈現與格式 參、參考文獻的格式 問題思考:英文參考文獻的寫法 第十五章 結語:論文寫作困難嗎? 後記 壹、體悟:好論文在各章節都能串連 貳、研究者想問:哪一個章節最困難? 參、一份調查檢視:研究者的困難在哪裡? 肆、一定要掌握:人際互動也相當重要 伍、心中的疑惑:論文的厚度要多少? 陸、論文的定位:具有原創性或依樣畫葫蘆? 柒、誘人的訊息:可以代寫學位論文嗎? 捌、凡事記得:研究倫理的掌握 玖、問題與回應:我思故我在 拾、格局與結局,態度與高度 拾壹、感人的謝詞 問題思考:依「六種想」完成論文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 作者: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 出版社:東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5/05/13 ISBN:9789574838127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現今社會科學逐漸成熟,有關研究方法的書籍,不論翻譯或編著都為數甚多。我們編輯出版《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除了在內容上全面調整外,更強調盡可能匯聚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在各章編寫過程中特別加重方法背後的觀念,及方法的應用時機,並以臺灣本土的例子說明,藉以區隔此書與坊間其它方法學書籍的差異。 目錄 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 2.研究倫理 3.研究設計 4.研究文獻評閱與研究 5.實驗研究法 6.個體發展的研究方法 7.抽樣調查研究法 8.調查資料庫之運用 9.焦點團體研究法 10.古典測量理論 11.試題反應理論 12.社會網絡分析 13.質量並用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司法社會工作:不同服務對象與領域的心理社會及司法問題 ISBN13:9786269725915 出版社:一品文化 作者:Tina Maschi;George S. Leibowitz 譯者:李易蓁 等 裝訂/頁數:平裝/640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7/01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司法社會工作相關從業人員 使用功效 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說明資深社會工作者面對問題如何處理,使讀者能加以運用,並從不同面向去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改版差異 全新 書籍特色 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範疇與歷史脈絡。第一部分,先介紹司法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概念,與基礎的實務工作面貌。第二部分,詳述社會福利領域中可能涉入法律議題的多元服務對象及其所面對的挑戰。第三部分,針對實務常用的知識或技巧。本書亦透過許多的案件實例,介紹如何處遇及加以運用,讓讀者從不同面向瞭解司法工作的專業,啟發本土化的司法社會工作發展。 目錄 第一部分:人權及社會正義取向的司法實務/1 第一章 司法社會工作的概念及歷史/3 第二章 生命歷程系統力分析:了解健康和司法不平等,以進行司法評估及介入/39 第三章 人權與社會工作/65 第四章 社會工作與法律:倫理、社會工作、民法和刑法概述/79 第二部分:照護體系及司法實務/99 第五章 教育、社會工作及法律/101 第六章 跳脫框架思考:透過司法社工實務消弭健康不平等/118 第七章 住房/135 第八章 少年司法體系之就業十字路口/150 第九章 司法實務中的系統之一—家庭/166 第十章 家庭和社會服務:滿足人類對收入、食物及居住的基本需求/185 第十一章 兒童福利/201 第十二章 家庭暴力/220 第十三章 物質使用與併發的精神疾病治療:關於看守所、監獄和假釋相關系統和議題/235 第十四章 少年司法體系的重要議題、趨勢及介入策略/260 第十五章 刑事司法系統:大規模監禁歷史對司法社會工作的影響/290 第十六章 高齡化與身心障礙挑戰下的成人保護工作/306 第十七章 針對司法系統中的退役軍人提供的計畫和服務/326 第十八章 移民司法系統/343 第十九章 跨領域合作: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物質濫用和住宅問題/361 第三部分:核心能力——實務、研究與評估、政策以及倡議/375 第二十章 經驗實證引導的司法社會工作實務/377 第二十一章 動機式晤談/397 第二十二章 司法會談/詢問/409 第二十三章 司法實務及司法系統中的專家證人/422 第二十四章 修復式正義與社區福祉(一):揭示理論、實務和研究/433 第二十五章 修復式正義(二):社會工作者該做什麼?/448 第二十六章 賦權、女性主義實務與司法服務對象/464 第二十七章 司法體系中的家庭參與及社會工作/478 第二十八章 合作及照顧協調/514 第二十九章 人權議題及有關受刑人及其他弱勢群體的研究——實證為基礎的服務應從何開始?/533 第三十章 司法研究和評估:促進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方案和政策介入/552 第三十一章 個案層面及政策面倡導/592 第三十二章 被害人倡議/608 第三十三章 家庭視訊會面:由心理學家指導的創新方案,以提昇父母被監禁兒童的復原力及減少創傷/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