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06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跨法域整合解決勞動與社會問題 系列名:學術論文集 ISBN13:9789575119683 出版社:元照 作者:劉士豪 裝訂/頁數:平裝/420頁 規格:21cm*15cm*2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3/03/03 內容簡介 本書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均是跨法域整合解決勞動及社會問題。第三部分主要關心勞工保險的年金改革問題。第四部分則是新興的勞動法及社會保障議題。不僅結合勞動法理論,亦有社會議題之探討,有助於法律研習者瞭解勞動與社會問題的脈動。 目錄 自 序 ‧第一編 公法與私法的交錯與契合 第一章/積欠工資墊償制度面臨的三個問題──從最高行政法院94年度裁字第2565號裁定談起 壹、案件事實/3 貳、本案牽涉的三個問題/5 參、結 語/56 第二章 大法官釋字第726號之評析──未依勞基法第84條之1經主管機關核備勞動契約的法律效果 壹、序 言/57 貳、大法官釋字第726號對契約未經核備效力之解釋/60 參、評析大法官釋字第726號本文及理由書/62 肆、結 論/88 ‧第二編 勞動法與其他私法的交錯與契合 第一章 民法與勞動法契合──勞動契約與僱傭契約的關連 壹、序 言/93 貳、現代民法的發展與三元化法律結構的產生/96 參、臺灣勞動契約與僱傭契約之關聯/105 肆、大陸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之關聯/120 伍、結 語/143 第二章 民法與勞動法的交錯──以加班費換補休及特休未休工資為例 壹、序 言/145 貳、勞動基準法與民法關係的理解/147 參、加班換補休之法律問題解析/152 肆、特休未休之法律問題解析/157 伍、結 語/161 第三章 公司法與勞動法之交錯──我國勞工董事法律地位之探討 壹、序 言/163 貳、我國勞工地位問題之分析及解決/165 參、結 語/180 第四章 德國運用多重法律防止職場霸凌的方法 壹、序 言/182 貳、職場霸凌的發生原因/184 參、德國處理職場霸凌的方法/190 肆、受害勞工的權利及反霸凌之方法/196 ‧第三編 社會保險的改革 第一章 我國年金保險改革的觀察 壹、序 言/205 貳、老年保障是全世界的問題/205 參、老年保障作為社會基本權的規定及實踐/210 肆、老年保障的各種機制/215 伍、我國現行老年保障的機制/219 陸、本文的建議/227 第二章 勞保年金改革方案的分析 壹、序言──目前勞工保險最大問題就是財務問題/232 貳、勞工保險為何負債這麼多?/233 參、勞工保險財務改革的選擇/244 肆、結 語/252 ‧第四編 勞動法與社會法新興議題的挑戰與因應 第一章 數位科技化對勞動關係和勞動市場的影響與因應 壹、序言──數位科技的來臨/255 貳、企業、產業與國家的因應/266 參、代結論/276 第二章 德國平台經濟工作者的法律規範 壹、序言──德國勞動法的新挑戰/277 貳、平台經濟的法律結構/279 參、解決模式──類勞工的提出/284 肆、結 語/291 第三章 COVID19疫情期間英國、德國及台灣勞工紓困制度之比較研究 壹、前 言/293 貳、歐洲因應疫情下勞動者紓困政策和措施/294 參、英國勞工紓困制度/296 肆、德 國/311 伍、台灣勞工紓困制度/318 陸、比較各國制度後的啟示/40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問題 ISBN13:9789866624841 出版社:學富文化 作者:徐震 裝訂/頁數:平裝/494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3/02/01 中國圖書分類:社會問題 內容簡介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子傳訊技術更上層樓,進入名符其實的資訊時代,人類生活的變遷腳步更加迅速。然而,猶如經濟發展無法保證全民均富一樣,資訊科技之進步亦未必能促進人類親密關係之建立。社會問題仍是有增無減,型態亦是千新萬變。古老的問題尚未獲得解決,新興問題已隨之而至。全球化發展所及,跨國社會問題之擴散滋長亦成無法抵擋的趨勢。世界上大部分的工業國家長久以來經歷家庭與社區解組,也持續遭受人口老化、貧窮問題、犯罪問題、自殺問題、藥物濫用等問題所困擾。新興工業國家則陸續步上後塵,無法免除於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與禍害。探索社會問題及其解決對策的重要性同樣有增無減,仍將是二十一世紀備受重視的課題。 目錄 三版序 III 再版序 V 序 VII 第一篇 緒論 1 第一章 社會問題的性質 3 第一節 本書研究的主旨 4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定義 7 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特性 9 第二章 社會問題的理論 17 第一節 社會問題的理論 18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分類 43 第二篇 分論:社會性的社會問題 51 第三章 人口問題 53 第一節 人口問題概述 54 第二節 量的問題 55 第三節 質的問題 71 第四節 均的問題 74 第五節 老的問題 77 第四章 貧窮問題 85 第一節 定義 87 第二節 測量 90 第三節 成因 92 第四節 理論 94 第五節 貧窮問題的新議題 103 第六節 干預對策 108 第五章 都市社區問題 123 第一節 都市社區的性質 124 第二節 都市社區的問題 128 第三節 都市社區郊區化的問題 135 第四節 台灣的都市社區問題 137 第五節 都市社區的重建 141 第六章 環境污染問題 149 第一節 環境污染的分類及其原因 151 第二節 環境污染的基本原因 161 第三節 環境污染與民主政治 165 第四節 環境污染與環保運動 166 第五節 世界各國對於阻止環境污染的運動與立法 168 第六節 台灣的環境污染問題與環保工作 172 第七章 勞工問題 179 第一節 勞工的定義 180 第二節 勞工問題之由來 181 第三節 勞工問題的性質 182 第四節 勞工問題的範圍 183 第五節 台灣的勞工問題 190 第六節 勞工問題的解決 197 第八章 老人問題 207 第一節 老人一詞的定義 208 第二節 老人問題的成因 211 第三節 研究老化問題的理論 216 第四節 老人生活中的問題與需求 222 第五節 各國老人福利措施 229 第六節 紓解老人問題的對策 233 第七節 台灣的人口老化問題與對策 237 第九章 家庭問題 247 第一節 家庭問題的成因 248 第二節 多樣化的現代家庭問題 251 第三節 家庭問題之干預 268 第四節 未來的家庭 272 第十章 跨國婚姻與外籍配偶家庭問題 279 第一節 全球化下的婚遷移民現象 281 第二節 外籍配偶家庭圖像 285 第三節 新移民的生活適應 289 第四節 法律與權益保障 292 第五節 子女照顧、教育與健康問題 297 第六節 經濟、就業與福利使用 304 第七節 性別暴力問題 307 第八節 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310 第九節 支持外籍配偶家庭:政策與服務 313 第十一章 犯罪問題 321 第一節 定義 322 第二節 成因 324 第三節 類型 328 第四節 理論 330 第五節 台灣現況 339 第六節 預防與矯治 345 第七節 被害者的保護問題 349 第十二章 自殺問題 357 第一節 定義 359 第二節 成因 361 第三節 理論 366 第四節 類型與方法 369 第五節 社會傷害 373 第六節 相關議題 373 第七節 預防對策 378 第十三章 娼妓與色情問題 387 第一節 定義 389 第二節 發展、成因與傷害 390 第三節 理論 399 第四節 台灣現況與政策 406 第十四章 藥物濫用問題 413 第一節 藥物濫用之定義與特性 415 第二節 常被濫用的藥物之分類 417 第三節 毒品濫用的現況 422 第四節 青少年的藥物濫用 424 第五節 對藥物濫用的防治之道 429 第十五章 原住民族與社會問題 435 第一節 原住民族的國際視野 436 第二節 我國的原住民族概述 439 第三節 原住民族的人口及其分布 441 第四節 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解組及其問題 448 第五節 都市原住民的生活狀況及其問題 451 第六節 原住民族的社會運動 458 第十六章 從社會問題到社會發展 467 第一節 社會新趨勢 469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另類觀點 472 第三節 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 474 索引 481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臺灣當前經濟與社會問題 作者:劉孟俊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0/25 ISBN:9789577634832 內容簡介 ♦以「臺灣」為本,緊扣當今局勢,討論經濟面向、社會面向的多元議題。 ♦內容包含美中貿易戰、轉型正義、一例一休,以及新南向政策等等。 ♦集結各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者,理性且嚴謹地探討臺灣現階段的困境與展望。 本書以臺灣為主體,緊扣當前局勢,爬梳歷史脈絡,是一本期望以理性思辨經濟方面及社會方面的論文集。 在經濟面,近期影響全球局勢的美中貿易戰,於臺灣是危機亦是轉機,臺商該如何應變?深入至臺灣內部,經濟發展呈現兩極化趨勢,政府應有何作為?一例一休的勞資衝突,從制度變革到產業界立場,提出產業/勞工政策的建言。 在社會面,臺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存在多元的意識形態。其中衝突的類型,以政治立場為首要,如何從內在/外在機制的影響出發,解決各種長期對立的僵局?世界各國推動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阻力總大於助力,反顧臺灣自身,也有關於國族建構及群體想像等課題需要面對。同時,臺灣也正經歷少子女化及高齡化,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除了高等教育及民間運動,亦關乎社會企業。 內容涵蓋臺灣面臨的多樣議題,適合所有關心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讀者及研究者閱讀。 目錄 導論 探討臺灣公共議題的衝突與解決(代序言) 壹、前言 貳、撕裂的社會無法建立現代化的國家 參、對公共議題的學術研究是知識份子的責任 肆、回到理性思考的正軌 伍、結語 第一章 美中貿易戰對臺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壹、前言 貳、美中貿易糾紛的進展 參、美中臺三角貿易與產業分工 肆、實證分析 伍、結論 附錄 衝擊反應函數的信賴區間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臺灣人民當前所面臨的經濟與就業機會 壹、研究緣起 貳、我國人民所面臨的經濟機會 參、亟需克服的困境 肆、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近年來臺灣「悶經濟」的形成與對策 壹、前言 貳、從全球價值鏈看臺灣產業發展的出路 參、從生產網絡看臺灣產業發展的出路 肆、從社會網絡看臺灣產業發展的出路 伍、臺灣產業發展出路的綜合分析 陸、臺灣陷入「悶經濟」的原因 柒、代結語—臺灣超脫「悶經濟」的對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從反服貿議題看臺灣未來的外貿問題 壹、全球服務貿易的興起 貳、臺灣的服務貿易發展與對外貿易問題 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與反服貿事件 肆、反服貿議題對臺灣對外經貿的影響 伍、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從一例一休制度的拉扯看臺灣工時制度變革與產業發展 壹、前言 貳、一例一休制度引發爭議之重點 參、產業界之立場 肆、OECD總工時與工時制度 伍、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政經主觀意向對臺灣社會衝突意識之影響:以宜蘭縣為例 壹、緒論 貳、宜蘭民眾社會衝突觀的基本分析 參、影響社會衝突意識之內在/外在機制 肆、結論與討論 第七章 「意識形態」對立的臺灣社會 壹、前言—意識形態的發展與民粹政治 貳、臺灣社會形成意識形態對立的歷史根源與其演變 參、臺灣意識形態對立之轉化 肆、臺灣意識形態對立的解決方案 伍、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轉型正義、集體記憶與歷史論述 壹、前言 貳、轉型正義和歷史知識 參、歷史記憶、歷史著述與轉型正義 肆、從國族建構工程看現階段轉型正義的困境 伍、結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臺灣少子女化現象與政策討論 壹、前言 貳、少子女化造成的影響 參、少子女化原因 肆、政府因應的政策 伍、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大學的角色與責任:臺灣社會永續發展的一支箭 壹、前言 貳、臺灣社會發展的困境與挑戰─永續發展 參、臺灣社會發展的可行解方─地方創生 肆、臺灣社會永續發展的關鍵─大學教育 伍、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臺灣兒童讀經運動的文化意涵與公民社會發展 壹、前言—傳統讀經教育到當代讀經運動 貳、讀經教育的實施概況 參、兒童讀經之爭辯論點 肆、一場復興傳統文化的另類社會運動 伍、結語—讀經運動提供另一種視野看臺灣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臺灣公民社會的形塑:促進社會企業發展的政策議題 壹、前言 貳、臺灣社會企業的緣起與現況 參、臺灣社會企業的議題分析 肆、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臺灣教育新南向的迷霧與曙光:以泰北教育的側身觀察為例 壹、前言—新南向政策的變與不變 貳、教育新南向首選是泰國 參、泰國華文教育與跨國人文網路 肆、教育異化—少子化視野的教育產業擴大再生產 伍、混亂中的秩序—教育點燈 陸、代結論—自己人還是工具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