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100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
此書為本公司代理,目前已售完,有需要可以向line客服詢問進口動向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Updated in a new 6th edition, Communication in History reveals how media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both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as powerful agents of change. With revised new readings, this anthology continues to be, as one reviewer wrote, "the only book in the sea of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books that introduces readers to a more expansive, intellectually enlivening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history and communication history". From print to the Internet, this book encompasses a wide-range of topics, that introduces readers to a more expansive, intellectually enlivening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history and communication history.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 系列名:社工叢書 ISBN13:9789866001505 替代書名:Communication in social work (2nd ed) 出版社:洪葉文化 作者:喬伊絲‧李斯曼 作翁毓秀 審閱 譯者:翁毓秀;邱方晞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出版日:2014/09/01 中文圖書分類:社會工作;社會福利 內容簡介 溝通技巧為社會工作與社會照顧的核心,同時也是衛生、教育、司法矯治之專業間工作的核心,包括提供基本照顧、提出建議、評估、諮商、撰寫報告等工作,在在都需要溝通技巧。本書從有效溝通的相關理論基礎開始,再詳加介紹象徵、非口語、口語、書面與使用資訊科技的溝通,以及如何建立與維繫關係、如何專注與傾聽、如何分享訊息、如何建立共同目標與評估、如何處遇等工作之實務技巧,對於社會工作的實務工作者與學生,都是非常實用的溝通指南。 目錄 前 言 1. 導論 翁毓秀/譯 2.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服務使用者觀點 翁毓秀/譯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案主觀點 有幫助且有效溝通的教訓——來自案主基礎文獻 有幫助且有效的溝通——服務使用者觀點 3. 溝通的形式:象徵、非口語及口語 翁毓秀/譯 象徵性溝通 非口語溝通 口語溝通 詢問或探究 探究 反映 傳達同理心 聚焦 摘要 面質與挑戰 溝通的阻力 結論 4. 溝通的型態:書面文字與資訊科技 翁毓秀/譯 書面溝通:報告與紀錄 信件 撰寫報告 記錄 機構紀錄 工作者紀錄 督導與支持工作人員 對服務使用者的紀錄 資訊科技 摘要 5. 建立與維繫關係 翁毓秀/譯 真誠 溫暖 鼓勵與贊同 同理心 反應性與敏感度 結論 6. 專注與傾聽 邱方晞/譯 專注的準備:脈絡 準備專注:我們自己 專注 傾聽 傾聽他人的經驗 傾聽行為背後的原因 傾聽感受和影響 傾聽的障礙 沉默 結論 7. 分享訊息 邱方晞/譯 獲得訊息 簡述語意與反映 澄清 詢問與探究 提供訊息 有效地提供訊息 呈現訊息 「壞」消息 書面訊息 提供訊息:其他技巧 與其他專業同儕分享訊息 提供建議 有效地提供建議 專業領域間工作的訊息分享 社會工作者的訊息取得 結論 8. 共同的目標與評估 翁毓秀/譯 導論 觀點的衝突 文獻中有關觀點衝突的教訓 社會工作中的評估與契約取向 契約取向 契約取向的運用:複雜與保留 運用契約取向的技巧 問題特殊化 排序、優先順序與設定目標 摘要與回饋 聚焦 協商 與抗拒或不情願的服務使用者工作 口頭或書面的契約取向 結論 9. 處遇:增進行為與態度改變的非口語和口語技巧 邱方晞/譯 關係、過程和結果 實用取向的社會工作:結構性或個人的處遇 有效的處遇技巧 非口語的影響 口語技巧 同理心 反映與澄清 詢問與探究 提供訊息與建議 摘要與聚焦 詮釋 挑戰或面質 刺激覺察 協助人們探討行為或行動後果 挑戰歧異、扭曲、自我挫敗信念、遊戲和藉口 結論 10. 處遇:改變態度與行為的書寫技巧 翁毓秀/譯 採取決策 改變態度 監控與改變行為 處理過去 處理感受 結論 11. 結論 翁毓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