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責任 : 學習手冊
作者: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譯者: 戴玲慧
ISBN: 9789868810365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3/01
書籍開數、尺寸: 19x26x0.4
頁數: 80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150
售價: 135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SEL社會情緒學習,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做好自我管理、學習人際溝通、培養責任感 (1版)

SEL社會情緒學習,讓孩子成為人生贏家:做好自我管理、學習人際溝通、培養責任感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如何讓孩子 ――――――――   遇到問題肯面對、會思考、懂負責,面臨任何挑戰都不怕?   聯合國認證 × 全球最新課綱 ―――――――― SEL(社會情緒學習)   家長必讀趨勢書,養出孩子的「穩定心靈」&「幸福.高成就體質」   「培育健全的孩子,勝過修補受傷的大人!」――――知名社會改革者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在臺灣推動 SEL 教育二十多年,這期間陪伴過無數的孩子和家長,一起面對情緒困擾、行為失控,還有人際衝突等種種問題,也親眼見證了許多親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的美好結果。誠摯推薦這本相當難得的 SEL 教養好書,透過閱讀與實踐,您將成為孩子最棒的 SEL 教練,幫助孩子擁有幸福大能力!」――――CareMind 耕心學院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楊俐容     SEL in Taiwan、王意中、吳怡萱、陳志恆、陳麗雯、楊俐容、駱郁芬、魏瑋志(澤爸)、蘇琮祺一致推薦   孩子長大的時候,世界會是什麼模樣?   網路危害猖獗,青少年憂鬱症流行,校園霸凌日益嚴重... ...   身為爸媽的我們,沒辦法給孩子答案,也沒辦法永遠陪著孩子。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   如果孩子有足夠「情緒韌性」去自主解決問題,   找到與自己、與別人都能順利相處的方法,   那麼不論世界拋出什麼課題,   孩子這一生,都能安然挺過風雨、過得平穩幸福。       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 SEL(社會情緒學習)   在家就可以操作執行!     ▍聯合國認證的未來核心素養   高 EQ 的孩子=高成就的孩子,SEL 教學能引導孩子學習自我管理、人際互動乃至負責決定,成為自身情緒的主人。   當孩子變得自信、主動、堅強又富有同理心,各方面的發展自然隨之升級。   根據美國研究統計,SEL 不僅使孩子的學業表現提升 11%,上大學、出社會工作後,成果也更令人滿意!     ▍生活大小事,SEL 有解   孩子生活中可能碰到各種難題,可能是不會交朋友、容易負面思考,甚至是無法克制衝動等。   SEL 都能預防或改善,讓孩子認識自己、建立自我價值,打造出能自我照顧的「幸福體質」。     ▍輕鬆善用 SEL,有方法   作者金昭娫是韓國 SEL 教育權威專家,曾在美國西雅圖國小任教,栽培了眾多資優生。   本書將 SEL 教學分成三大步驟,好懂好操作:   1. 建立孩子的自信:用親子心靈對話、感謝日記,搭配「對調教/學角色」、親身示範成長型心態等方法,讓孩子學會表達、決策、負責。   2. 培養孩子的自覺:世界上沒有「不好」的情緒,運用情緒儀表、情緒記錄表,帶孩子看懂身體發送的情緒訊號。   3. 打造孩子的人際力:除了基本的同理心與互相尊重之外,引導孩子了解不同朋友的類型,以及如何判斷關係是健康還是有毒的。   未來的世界變化多端、難以預料,   但只要孩子的內心強大,懂得與人相處,又能照顧自己,   必能成為人生贏家。 本書特色   *席捲全球最新課綱,核心關鍵素養   *簡易日常範例,好懂好操作,在家就能實踐 SEL 專業推薦   社會情緒學習 SEL in Taiwan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吳怡萱|SEL in Taiwan 創辦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麗雯|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   駱郁芬|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蘇琮祺|四季心心理諮商所 所長   (依姓氏筆劃排列)     「為人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但就怕我們錯過社會情緒學習而跑錯跑道,這可是孩子迎向幸福的康莊大道。」――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很喜歡作者金昭娫在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將 SEL 的概念與實例做結合,不只凸顯了 SEL 預防性實踐的概念,也讓 SEL 的應用從情緒層面拓展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書中同時提供許多實用的小方法,可讓家長和孩子使用來提升 SEL。這會是一本很適合家長和教育者的好書。」――吳怡萱|SEL in Taiwan 創辦人     「或許個性是與生俱來的,但好的性格可以透過後天的培養,只是需要方法和練習。」――陳麗雯|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     「清晰淺白的文字,溫暖善解的解析,具體可行的建議,構成這本很棒的 SEL 大作!」――駱郁芬|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審訂、導讀推薦】   楊俐容   ◆ CareMind 耕心學院 知識長、心理教育專家   ◆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 創會理事長   ◆ 臺灣 SEL 教育與情緒教養的重磅推手   投入兒少輔導、家庭諮詢、EQ 教育二十多年,以親職教育、情緒管理、兒童青少年發展、人際溝通為畢生志業,培育出無數志工和心理專業講師。 韓國爸媽熱烈好評   蟬聯韓國 YES24 暢榜超過 12 週,韓國爸媽熱烈好評!   「我很感謝這本書,改變了我對『如何養育好孩子,兼顧課業和情緒』這個大哉問的看法!!!」   「身為心靈教育的專家,作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情緒智商的力量。書中滿滿是可在學校和家裡培養情緒智商的知識。」   「歸根究柢,養育孩子需要的是一種態度,敢於接受挑戰、不怕失敗、不因挫折而氣餒、有餘力從失敗中學習。」   【目錄】 審訂序 成為孩子最棒的 SEL 教練   作者序 高 EQ 的孩子,學得好又幸福   第 1 章 美國資優生都在學的社會情緒教育 教孩子找到幸福的方法 什麼是社會情緒學習? 如何引導孩子,效果最好? 美國政府斥資千萬美元的理由 養出在未來如魚得水的孩子 社會情緒學習席捲美國 韓國課業壓力的啟示   第 2 章 培養孩子的堅定自我 上學笑、回家哭的孩子 讓孩子長出健康的自我 連結親密牢固的親子關係 強化自我覺察必備的後設認知 建立樂於學習的成長型思維 活用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 培養向人求助的勇氣 在孩子心中建立當責文化 鼓勵孩子跨出舒適圈   第 3 章 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心 抓住心靈的韁繩 幫助理解心靈的「情緒儀表」 世上沒有壞情緒 學習身體發出的情緒信號 所有情緒都會寫在臉上嗎? 認識複合情緒與矛盾心理 好好掌握後設情緒 父母在情緒教育上常犯的錯誤 培養調節情緒雲霄飛車的能力 陪伴孩子面對焦慮的好方法 用繪本進行角色扮演的情感對話   第 4 章 培養懂得與人好好相處的孩子 改變孩子人生的人際力 培養同理心是一切的開始 帶出有禮又守規矩孩子 培養遵守社會界限的孩子 如何在「即時」的世界中發揮耐心 區分不對與不同 讓孩子學會負起責任 珍視自我,懂得自我保護 幫助孩子照顧同儕關係 應對同儕壓力的方法 好好吵架也是一種能力 知道問題輕重的孩子 成功的關鍵,培養靈活性 別給太多指示 好引導(lead)來自解讀(read)對方   看更多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機器學習的高風險應用|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方法

機器學習的高風險應用|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方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作者完美呈現監管單位觀點、風險管理、可解釋性與其他諸多主題的概觀,同時提供實務建議與程式碼範例。」 —Christoph Molnar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作者 「使用獨特戰術處理方式,解決ML系統風險,讓本書脫穎而出。透過細微差異的處理降低ML風險,為讀者提供寶貴資源,以負責任又可持續的方式成功佈署ML系統。」 —Liz Grennan Digital Trust, McKinsey&Company初級合夥人暨全球事務共同領導者 過去十年,見證了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的廣泛採用。然而,疏於監督這些廣泛實施的技術,導致原本可由適切風險管理來避免的事故與不良後果。在認識AI/ML真正的好處前,從業人員必須瞭解如何降低風險。 本書說明負責任AI的處理方式:建立在風險管理、資安、資料隱私上,並套用社交科學的最佳實作,提升AI/ML技術、商業程序與文化能力的完整框架。作者Patrick Hall、James Curtis與Parul Pandey創作了這本指南,以期能協助企業、客戶與大眾改善真實世界AI/ML系統結果的資料科學家。 ‧學習完整涵蓋可解釋性、模組驗證與除錯、偏見管理、資料隱私與ML安全性的負責任AI技術處理 ‧學習如何建立成功的、有影響力的AI風險管理實作 ‧對採用AI技術的現有標準、法律與評估方式有基本瞭解,包括近期的NIST AI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使用GitHub與Colab的互動式資源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AI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應用 第一章 當代機器學習風險管理 第二章 可詮釋性與可解釋性機器學習 第三章 機器學習系統的安全與效能除錯 第四章 機器學習偏差管理 第五章 機器學習安全性 第二部 AI 風險管理付諸實現 第六章 可解釋增強機與解釋XGBoost 第七章 解釋PyTorch 影像分類器 第八章 XGBoost 模型的選擇與除錯 第九章 PyTorch 影像分類除錯 第十章 使用XGBoost 測試與補救偏差 第十一章 XGBoost 紅隊演練 第三部 結論 第十二章 如何實現高風險機器學習目標 索引

原價: 780 售價: 663 現省: 117元
立即查看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揭開職業災害的多重面紗,全面剖析實務處理爭點,莫讓職災問題讓您倒頭栽   勞工在職場上,或有不幸遭逢職業災害的場合。對於職業災害,我國勞動相關法令設有不少保障勞工之制度,然而,勞工往往因為不熟悉法律,而無法爭取到應有之權益,導致持續陷入職業災害所造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對雇主來說,依法應就勞工的職災事故負責。然而,雇主應負責之內容為何?法律上是否有明確的界線?雇主又應如何控管相關風險?這些也都是事業單位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由於職災相關的勞資案件態樣五花八門,當爭議發生時,當事人常常無法自法條本身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須知曉各部法律,並參考勞動主管機關及法院的大量見解,整體上才能有較為明確的方向。上述工程十分浩大,導致非法律專業的一般民眾於職災爭議發生時,往往摸不著頭緒。 這是市面上最即時且詳盡的一套職業災害實務處理指引聖經   為了處理上述困境,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 ‧第一冊: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 ‧第二冊: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 ‧第三冊: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期望藉由本叢書詳盡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掌握職災相關的法令全貌及實務見解,並且於處理實際案例時,能從本叢書中找到可遵循的方向,而不再無所適從。   無論您是企業主、中高階主管、人資、法務、保險從業人員或廣大的勞工朋友們,皆需人手一套! 【目錄】 Chapter 補償責任與抵充爭議的迷宮困境—如何一一解讀與破解? Topic 1 職災補償項目大盤點 1-1 勞工如果發生職災,可以向雇主請求補償哪些項目? 2 1-2 因勞工過失而發生的職災,雇主仍須負補償責任? 4 1-3 勞工在職期間發生職災,離職之後還可以請求補償嗎? 7 Topic 2 醫療補償 2-1 「就診交通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3 2-2 「急診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8 2-3 「掛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1 2-4 「住院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5 2-5 「診斷證明書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9 2-6 「住院伙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3 2-7 「醫療期間看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8 2-8 「輔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43 2-9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48 2-10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以外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52 2-11 「二次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56 2-12 「美容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62 2-13 「麻醉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1 2-14 「保健營養品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5 2-15 「民俗療法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0 2-16 「出院車資」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3 2-17 「復健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7 2-18 醫療補償可否等勞工治療完畢後才一次給付? 91 Topic 3 工資補償 3-1 工資補償要持續給付到勞工痊癒嗎? 93 3-2 復健期間是否可領工資補償? 96 3-3 職災勞工被診斷為失能之後,還可以繼續領取工資補償嗎? 101 3-4 何謂醫療中的「不能工作」? 105 3-5 雇主如果將職災勞工調至較輕便之工作,是否仍要補償原領工資? 109 3-6 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計算及工資認定? 115 3-7 時薪制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0 3-8 按件計酬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4 3-9 其他非月薪制之勞工,其原領工資要如何計算? 128 3-10 工資補償應於何時發給? 132 3-11 工資補償之性質是稅法上的薪資所得嗎? 138 3-12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雙方勞動契約是否終止? 141 3-13 雇主發給職災勞工的工資補償累計已達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續是否可以不用繼續補償? 144 3-14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勞工若要求回任,雇主可以拒絕嗎? 144 3-15 職災勞工可否要求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 149 Topic 4 失能補償 4-1 失能補償應如何計算? 155 4-2 勞工經醫院認定為失能後,就可以向雇主請求失能補償? 161 4-3 失能補償及勞保失能給付自何時起可請求?事故實際發生時或醫院認定時? 167 4-4 勞工遭遇職災後失能,但未及請求失能補償便死亡,此時遺屬能否請求失能補償? 173 Topic 5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 5-1 因職災死亡之認定─經過一段時間後始死亡? 177 5-2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是否為死亡勞工的遺產?可否只由部分遺屬或繼承人向雇主請求? 181 5-3 死亡補償─於死亡宣告之情形? 185 5-4 職災勞工遺屬基於繼承人地位,受領雇主團保的死亡給付後,還可以再向雇主請求死亡補償嗎? 189 Topic 6 抵充 6-1 抵充之規範與原理? 192 6-2 雇主依法投保勞保,如遇職災,是否所有勞保給付均可抵充? 195 6-3 雇主將勞工加保於職業工會,職災保險給付之金額是否可予以抵充? 199 6-4 雇主因勞保高薪低報而對職災勞工負擔的損害賠償,可以用來抵充嗎? 203 6-5 職災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給付,如何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06 6-6 職災勞工尚未實際受領的勞保給付,可否抵充? 211 6-7 勞工不申請勞保導致雇主無法抵充,雇主可否拒絕補償? 214 6-8 如果職災勞工先向雇主求償,再請領勞保給付,雇主可以如何處理? 217 6-9 職災勞工領取職保法的失能補助或死亡補助,可以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嗎? 220 6-10 災保法相較於勞保條例的職災給付,有何變更? 227 6-11 災保法上路後對抵充之影響 230 6-12 第三人對職災勞工的損害賠償,雇主可以用來抵充嗎? 232 6-13 強制汽車責任險之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補償數額嗎? 236 6-14 商業保險是否可以抵充? 240 6-15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意外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5 6-16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補償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9 6-17 勞工自行投保個人保險,其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53 6-18 職災勞工受領的福利,可否用以抵充? 256 Topic 7 責任主體 7-1 承攬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61 7-2 若職災勞工與承攬人和解後,是否可向其上包商請求補償? 268 7-3 承攬單位之上包商如非適用勞基法之行業,是否須負職災補償責任? 276 7-4 上包商就職災之發生有過失,承攬單位對勞工補償後可否另向上包商求償? 279 7-5 派遣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84 Topic 8 常見之其他爭議 8-1 勞工因個人體質引發之併發症,是否會影響職災請求之權利? 290 8-2 職災勞工拒絕接受手術或其他積極性治療,是否會影響職災補償的請求? 296 8-3 職災勞工因為另一事故導致傷勢加重,是否會影響其請求權利? 301 8-4 勞工申請留職停薪時,對於工資補償有何影響? 306 8-5 保險業務員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是否為職災? 311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 (1版)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特色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9年召開之「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學術研討會,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目錄】 主編序 i 論國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以法國「公共服務過錯」責任為中心 王必芳 001 法院如何確立國家對氣候變遷之保護義務?──簡述荷蘭Urgenda v. The Netherlands案之一、二審判決 李仲軒 081 歐洲人權法下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積極義務──以荷蘭Urgenda一案為例 李仲軒 107 國家對文化保存與維護的憲法義務──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觀察 王韻茹 155 論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國家責任──以自然資源利用及主觀認同為核心 辛年豐 193 德國能源稅法對臺灣能源稅立法之啟發 陳汶津 245 「與有過失」與國家責任──法律用語、概念、原則的融貫思維與體系建構 李建良 289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會議實錄 333 事項索引 367 案例索引 369

原價: 450 售價: 428 現省: 22元
立即查看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專業律師才知道的職業災害攻克心法2—雇主職業災害補償責任剖析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揭開職業災害的多重面紗,全面剖析實務處理爭點,莫讓職災問題讓您倒頭栽   勞工在職場上,或有不幸遭逢職業災害的場合。對於職業災害,我國勞動相關法令設有不少保障勞工之制度,然而,勞工往往因為不熟悉法律,而無法爭取到應有之權益,導致持續陷入職業災害所造成的困境。   另一方面,對雇主來說,依法應就勞工的職災事故負責。然而,雇主應負責之內容為何?法律上是否有明確的界線?雇主又應如何控管相關風險?這些也都是事業單位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由於職災相關的勞資案件態樣五花八門,當爭議發生時,當事人常常無法自法條本身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須知曉各部法律,並參考勞動主管機關及法院的大量見解,整體上才能有較為明確的方向。上述工程十分浩大,導致非法律專業的一般民眾於職災爭議發生時,往往摸不著頭緒。 這是市面上最即時且詳盡的一套職業災害實務處理指引聖經   為了處理上述困境,本叢書將職災爭議分門別類,並於各類的爭議下,羅列實務上常會遇到的職災問題,再以問與答之方式,整理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本叢書共計三冊: ‧第一冊: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 ‧第二冊:一旦事故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 ‧第三冊: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作一介紹。   期望藉由本叢書詳盡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掌握職災相關的法令全貌及實務見解,並且於處理實際案例時,能從本叢書中找到可遵循的方向,而不再無所適從。   無論您是企業主、中高階主管、人資、法務、保險從業人員或廣大的勞工朋友們,皆需人手一套! 作者簡介 勝綸法律事務所 勝綸法律事務所由邱靖棠律師及程居威律師共同創立,除一般民、刑事案件外,另有專攻勞動法領域,以此為勝綸專業核心。且為了因應整體環境變動,先後成立人資勞動組、商務組等,並結合外部團隊成立智慧財產組。 勝綸鑒於法律在地化服務需求,特於台北及台中設有據點,讓客戶能得到最符合當地現況之服務。 勝綸的核心價值在於「專心傾聽客戶需求」、「專業分析提供意見」及「專業分工解決問題」,以積極的態度、輔以專業能力,逐一解決客戶各項難題。 此外,勝綸更具創新、勇於突破之前瞻思維,在各項服務上,均不斷精進專業能力,維持與主管機關和產業間之互動,提供最即時、專業且完整的專業服務。 祺勝聯合法律事務所 由陳佳煒律師、吳佳融律師及楊博勛律師共同創立的祺勝聯合法律事務所,以團隊化處理法律爭議事項,特別專精於勞資爭議處理、連鎖加盟法規、重大刑事案件、離婚繼承及土地法規等領域。 多數人的一生中皆會接觸工作,而工作中「勞工」或「雇主」的權利義務為近年來法律爭議中特別值得關注之一塊。基於預防勝於治療之觀點,期望可一改傳統事務所被動處理訴訟的作法,採取事前制度調整等方式,來處理「勞工」或「雇主」間的法律問題,確保公司能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對於勞資制度無後顧之憂。 作者序     筆者群在律師執業生涯中,因為事務所性質的關係,常常會接觸到各類型的職業災害案件,也經常受到各地方政府邀請參與職業災害個案及制度的研討。過程中,筆者群一致認為職業災害這個議題除了涉及勞工生命及健康而異常沉重外,也夾帶著大量且複雜的法規爭議,導致勞工、事業單位、政府人員、甚至部分同道等,都難以掌握及釐清事件本質與全貌,因此萌發編寫本書的念想,希望透過整理、彙整實務見解的方式,提升大眾對於職業災害的認識、減少對於職業災害的迷茫。   編撰方式上,筆者群以不成熟、粗糙的方式,先對職業災害爭議進行分類,再以案例問答之方式,逐一整理對應的法規以及實務見解。並將書籍分成三冊書。編排上,第一冊處理職災在法律上如何認定,以及法律對於職災勞工工作權的保障內容;第二冊處理事件被認定為職災後,勞動基準法所訂職災補償責任之內涵為何?勞工可以如何行使這些權利?雇主又應如何應對?第三冊處理雇主應負擔的其他職災相關責任,例如:損害賠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並且對111年5月1日新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也酌作初步之介紹。   本書內容編寫之成果不成體系並且龐雜,內容上亦有諸多疏漏、錯誤及不足,極需讀者及各位前輩給予斧正、指導。又雖然有如此多疏錯情形,筆者群仍忝為付梓,期望可以對於實務情況稍盡綿薄改善之可能,如能有些微助益,筆者群不敢居功,卻不免欣慰。   此外,本書得以付印,除仰賴同仁的辛勞外,也必須真摯感謝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身障管理課、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身障就業輔導、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福利促進科、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職業重建科勞工福利股、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勞工行政科、桃園市政府勞動檢查處職業安全衛生科、新竹縣政府勞工處勞工行政科、苗栗縣政府勞工及青年發展處、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勞工福利科、宜蘭縣政府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台東縣政府社會處勞工科的長官及伙伴,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及爭議彙整,也讓筆者群更貼近職災案件中的勞雇雙方立場。其中尤其感謝威寧、玉君、美青、靜宜、宥希、本騏、文詳、雅青、雅棋、哲議、宜鵬、秀姍、卉婷及愛綱等,對筆者群的不厭其煩。   最後,仍要特別感謝筆者群中的佑均律師、育成律師、政儒顧問,在書籍撰擬上的辛勞、出版中的付出,否則本書將無法順利完成。 筆者群 謹記於112年2月10日 目錄 Chapter 補償責任與抵充爭議的迷宮困境—如何一一解讀與破解? Topic 1 職災補償項目大盤點 1-1 勞工如果發生職災,可以向雇主請求補償哪些項目? 2 1-2 因勞工過失而發生的職災,雇主仍須負補償責任? 4 1-3 勞工在職期間發生職災,離職之後還可以請求補償嗎? 7 Topic 2 醫療補償 2-1 「就診交通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3 2-2 「急診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18 2-3 「掛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1 2-4 「住院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5 2-5 「診斷證明書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29 2-6 「住院伙食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3 2-7 「醫療期間看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38 2-8 「輔具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43 2-9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48 2-10 職災勞工就健保給付以外的醫療費用,可否請求雇主補償? 52 2-11 「二次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56 2-12 「美容手術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62 2-13 「麻醉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1 2-14 「保健營養品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75 2-15 「民俗療法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0 2-16 「出院車資」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3 2-17 「復健費用」是否屬於醫療補償範圍? 87 2-18 醫療補償可否等勞工治療完畢後才一次給付? 91 Topic 3 工資補償 3-1 工資補償要持續給付到勞工痊癒嗎? 93 3-2 復健期間是否可領工資補償? 96 3-3 職災勞工被診斷為失能之後,還可以繼續領取工資補償嗎? 101 3-4 何謂醫療中的「不能工作」? 105 3-5 雇主如果將職災勞工調至較輕便之工作,是否仍要補償原領工資? 109 3-6 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計算及工資認定? 115 3-7 時薪制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0 3-8 按件計酬之前一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應如何認定? 124 3-9 其他非月薪制之勞工,其原領工資要如何計算? 128 3-10 工資補償應於何時發給? 132 3-11 工資補償之性質是稅法上的薪資所得嗎? 138 3-12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雙方勞動契約是否終止? 141 3-13 雇主發給職災勞工的工資補償累計已達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續是否可以不用繼續補償? 144 3-14 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勞工若要求回任,雇主可以拒絕嗎? 144 3-15 職災勞工可否要求雇主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 149 Topic 4 失能補償 4-1 失能補償應如何計算? 155 4-2 勞工經醫院認定為失能後,就可以向雇主請求失能補償? 161 4-3 失能補償及勞保失能給付自何時起可請求?事故實際發生時或醫院認定時? 167 4-4 勞工遭遇職災後失能,但未及請求失能補償便死亡,此時遺屬能否請求失能補償? 173 Topic 5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 5-1 因職災死亡之認定─經過一段時間後始死亡? 177 5-2 喪葬費及死亡補償是否為死亡勞工的遺產?可否只由部分遺屬或繼承人向雇主請求? 181 5-3 死亡補償─於死亡宣告之情形? 185 5-4 職災勞工遺屬基於繼承人地位,受領雇主團保的死亡給付後,還可以再向雇主請求死亡補償嗎? 189 Topic 6 抵充 6-1 抵充之規範與原理? 192 6-2 雇主依法投保勞保,如遇職災,是否所有勞保給付均可抵充? 195 6-3 雇主將勞工加保於職業工會,職災保險給付之金額是否可予以抵充? 199 6-4 雇主因勞保高薪低報而對職災勞工負擔的損害賠償,可以用來抵充嗎? 203 6-5 職災勞工領取的勞保年金給付,如何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06 6-6 職災勞工尚未實際受領的勞保給付,可否抵充? 211 6-7 勞工不申請勞保導致雇主無法抵充,雇主可否拒絕補償? 214 6-8 如果職災勞工先向雇主求償,再請領勞保給付,雇主可以如何處理? 217 6-9 職災勞工領取職保法的失能補助或死亡補助,可以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嗎? 220 6-10 災保法相較於勞保條例的職災給付,有何變更? 227 6-11 災保法上路後對抵充之影響 230 6-12 第三人對職災勞工的損害賠償,雇主可以用來抵充嗎? 232 6-13 強制汽車責任險之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補償數額嗎? 236 6-14 商業保險是否可以抵充? 240 6-15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意外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5 6-16 雇主所購買之雇主補償責任險,其理賠是否可以抵充? 249 6-17 勞工自行投保個人保險,其給付可以用來抵充雇主的職災補償? 253 6-18 職災勞工受領的福利,可否用以抵充? 256 Topic 7 責任主體 7-1 承攬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61 7-2 若職災勞工與承攬人和解後,是否可向其上包商請求補償? 268 7-3 承攬單位之上包商如非適用勞基法之行業,是否須負職災補償責任? 276 7-4 上包商就職災之發生有過失,承攬單位對勞工補償後可否另向上包商求償? 279 7-5 派遣關係中之連帶責任? 284 Topic 8 常見之其他爭議 8-1 勞工因個人體質引發之併發症,是否會影響職災請求之權利? 290 8-2 職災勞工拒絕接受手術或其他積極性治療,是否會影響職災補償的請求? 296 8-3 職災勞工因為另一事故導致傷勢加重,是否會影響其請求權利? 301 8-4 勞工申請留職停薪時,對於工資補償有何影響? 306 8-5 保險業務員執行職務發生意外,是否為職災? 311

原價: 500 售價: 425 現省: 7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