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198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目錄】 推薦序-二戰前後的臺灣人異國經驗 許雪姬 推薦序-陳以文之外的臺灣人戰俘 鍾淑敏 推薦序-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陳文松 作者序 前言 第一章 滿州 入伍|八戶教育隊|結訓|前往滿洲|風雲隊|在滿洲的各種經驗|開始撤退|蘇聯兵 第二章 西伯利亞時期 成為戰俘|死亡行軍與列車|泰舍特|一二○K收容所|南京蟲|女軍醫體檢|勞動|偷東西|收容所的飲食|西伯利亞的冬天|副傷寒與醫院|移動鐵路隊|以物易物|奇聞軼事|西伯利亞的野球選手|西伯利亞的春天與夏天|德國戰俘|民主運動 第三章 後西伯利亞時期 外部政治局勢|遣返|曲折返臺|回臺的語言衝突|結婚、自立門戶|土金過世、重返日本|久凜會|西伯利亞旅行團|以文的晚年身影|紀錄歷史記憶|走向另一個世界 附表/海遼輪臺灣人名單 參考書目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期許每個人在面對逆境時,能夠無畏於生命的風暴,活出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很難一直都是一帆風順,只要不被狂風巨浪淹沒,一切的磨難終將使我們變強。 ◎可以為自己而活,但不要留下遺憾;找回自己,比找出答案更重要。 若不是一段又一段令人錐心刺骨的經歷, 又怎能磨練出日後超越平凡的心性? 在經過許多的風風雨雨後,才能豁然, 才能更加懂得珍惜、感恩、知足,也更有智慧, 所以無需畏懼生命的風暴,盡管活出美好的人生。 好的經驗創造穩妥的狀態, 壞的經驗製造顛簸的狀態, 不好的狀態常常會影響我們的心態, 形塑我們的人格,決定我們的前途與命運, 因此,我們應該要反過來, 掌握人生的主動權,以心態改變狀態! 心態的好壞,決定了人生所有一切狀態的好壞! 如果種植一棵果樹,最少要花五年、十年才看得到結果, 歲月就是你必須付出的人生成本, 先不要急著去張羅外在的條件,你最該做的一件事, 就是把自己的心地培養成一塊可以長出富有果實的好土。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4800.pdf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華心理學刊六十週年:創新與超越 ISBN13:9786263173507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作者:台灣心理學會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3cm*17cm*1.5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21/12/10 中國圖書分類:心理學總論 內容簡介 《中華心理學刊》由台灣心理學會創刊於1958年,是台灣最早成立的心理學學術刊物。經過歷年的淬煉,《中華心理學刊》茁壯為台灣深具指標性與影響力的重要發表平台,這些年來在作者、評閱人與主編的共同協力之下,孕育出無數高品質的研究論文。在創刊一甲子之際,本刊邀請台灣心理各主要領域資深傑出學者,回顧六十年來台灣心理學的重大研究進展。透過回顧前人的軌跡與獨到見解,能為心理學研究發展和實務應用提供創新的方向與指引。 本書共有十章,涵蓋心理學十項重點研究領域主題,包括生理心理、實驗認知心理、教育心理、計量心理、臨床心理、工商心理、運動心理、諮商心理、本土心理、以及臨終心理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本書介紹台灣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發展,能一窺堂奧之美;而對於學術工作者,本書極具啟發性,對未來研究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目錄 編者序 第一章 雙痕記:海馬與杏仁核在情境恐懼制約中的角色/梁庚辰、陳德祐、張世達 一、前言 二、情境恐懼制約神經機制的流行模式與相關問題 三、以兩階段情境恐懼制約潛伏學習模式區隔表徵情境與聯結電擊兩歷程 四、兩學習歷程在海馬內的雙重解離 五、海馬與杏仁核在登錄情境—電擊聯結的不同策略 六、修正海馬在情境恐懼制約的功能 七、海馬內兩種功能分化的神經及心理機制 八、情境—電擊具雙重表徵 九、情境—電擊雙重表徵在杏仁核與海馬的互動模式 十、腦中存有單一訊息多重記憶表徵的寓意 十一、結論 第二章 臺灣實驗認知心理學發展選論: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黃榮村、櫻井正二郎、汪曼穎 一、前言 二、臺灣實驗心理學之史前史 三、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實驗心理學研究主軸 四、以臺大心理學系為框架發展出來的實驗認知心理學:本土與國際化特色及幾個建議 第三章 以學與教為經為緯的教育心理學/柯華葳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新世紀趨勢 四、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內容 五、討論 六、結語 第四章 臺灣心理計量之回顧、現況與展望/翁儷禎、陳柏熹、游琇婷 一、前言 二、《中華心理學刊》一甲子論文研究領域 三、《中華心理學刊》之心理計量研究 四、國內心理計量研究人員與研究興趣概況 五、心理計量人力市場需求 六、《中華心理學刊》各領域論文分析方法 七、走過二十年 八、結語 第五章 科學家與實務者:臺灣臨床心理學的共時性顧後瞻前/吳英璋、林耀盛、花茂棽、許文耀、郭乃文、楊建銘、姜忠信、林宜美、詹雅雯、王韋婷、廖御圻 一、前言 二、取樣主題研究成果 三、徵候取向特色研究成果 四、結論 第六章 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五十年:路線、轉折及反思/鄭伯壎、黃敏萍 一、前言 二、跟隨或開創 三、客位化研究取徑 四、跨文化研究取徑 五、本土化研究取徑 六、全球化研究取徑 七、研究取徑的抉擇 八、結語 第七章 運動心理學在臺灣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高三福、張育愷、季力康、林靜兒 一、前言 二、運動心理學的定義與簡史 三、臺灣運動心理學的過去成果與未來發展 四、結論 第八章 諮商心理師對安寧病人的整全照護/陳秉華、黃奕暉 一、前言 二、文獻回顧 三、未來的方向與建議 四、結論 第九章 「實證論」與「實在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黃光國 一、前言 二、理論建構的困難 三、心理學本土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四、心理學本土化的路線之爭 五、「含攝文化的理論」 六、結論:本土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 第十章 臨床心理學於安寧緩和場域之反思踐行/楊于婷、林耀盛 一、前言 二、整合性照護觀點: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 三、患者及家屬的置身所在:以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理解 四、緩和醫療心理照護服務: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模式之實徵性 五、結語:臨床心理師於安寧緩和之反思實踐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六十小時學會實務應用的手冊(第2版) 作者:謝傑任 出版社:全華 出版日期:2018/11/23 ISBN:9789864639557 內容簡介 近年來「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在工商業界被公認為可協助企業成長並增加獲利的一大利器,並成為全球追求卓越的標竿典範。本書由淺入深,以計畫引導教學,讀者可依「DMAIC」章節安排,了解如何熟悉與相關運用工具,本書除了基本理論介紹,並加強實際運用期能與企業實務接軌,不僅適合作為大專相關系所授課教材,也十分適合一般業界人士進修使用,以造就「六標準差」技術專長人才。 本版次除了修正錯誤外,加入業界實例於習題中以便引導學員如何應用「六標準差」手法來解決實務性問題。同時為了配合學校教學,也在教學投影片中設計幾個生活化的問題,方便教師引導使用。 本書特色 1.學習目標:於章首條列基本架構,迅速掌握重點方向。 2.題型多元:包含實例演練、生活實例演練、團隊計畫實例演練,並結合Minitab與Excel操作,強化實務應用。 3.軟體操作:完整呈現Minitab與Excel截圖教學畫面,循序漸進帶領讀者操作。 4.圖表豐富:大量圖表輔助內文,淺顯易懂,便於讀者學習。 5.問題與討論:在章末彙整章節核心概念,驗收學習成效。 6.馬上練習:掃描封面QRCode,快速將數據套進例題演練。 目錄 第一章 六個標準差品質管制的精神與原理 1.1 何謂六個標準差的品質管制 1.2 缺失與「Sigma」能力的關係 1.3 六個標準差品質管制執行組織與架構 1.4 何謂DMAIC 第二章 定義階段 2.1 計畫目標的訂定 2.2 確認目標客戶 2.3 開始進行計畫大方向的規劃 2.4 完成高階層的系統圖與流程圖 2.5 完成甘特圖 2.6 最後取得上級管理人對際化的認可與支持 2.7 本書建議之「紙蜻蜓」團隊計畫 第三章 量測階段 3.1 找出重要的輸出與重要輸入 3.1.1 柏拉圖 3.1.1.1 一個典的柏拉圖架構 3.1.1.2 產生柏拉圖的步驟 3.1.1.3 如何運用柏拉圖的結果 3.1.2 魚骨圖 3.1.2.1 一個典型「好用」魚骨圖的架構 3.1.2.2 產生一個好的魚骨圖所需之要項 3.1.2.3 如何運用魚骨圖的結果 3.1.3 品質機能展開表 3.1.3.1 典型的QFD 3.1.3.2 建構QFD的九大步聚 3.1.4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3.1.4.1 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表類型與完成FMEA的重要步聚 3.1.4.2 FMEA的類型 3.1.4.3 完成一個FMEA的重要步聚 3.1.5 流程圖 3.1.5.1 常用之流程圖種類 3.1.5.2 流程圖常用的符號 3.1.6 散佈圖 3.1.6.1 一些典型的散佈圖 3.1.6.2 如何運用散佈圖之結果 3.1.7 其他工具 3.1.7.1 關連圖之產生與應用 3.1.7.2 檢查表之產生與應用 3.1.7.3 阻助力分析圖之產生與應用 3.2 量測系統分析 3.2.1 有關量測系統分析的一些基本觀念 3.2.2 Gage R&R分析概念 3.2.3 準確度分析概念 3.2.4 Gage R&R分析 3.2.5 準確度分析 3.3 定義性能的標準 3.4 訂定資料收集計畫與進行資料收集 第四章 分析階段 4.1 製程能力分析 4.1.1 穩定性檢查 4.1.2 常態分配檢定 4.1.3 對稱性檢查 4.1.4 流程能力指標值 4.2 利用標竿法定義性能目標 4.3 找出變異來源 4.3.1 假設與檢定 4.3.2 變異數分析 第五章 改善階段 5.1 篩選重要輸入因子 5.1.1 田口式實驗計畫法與部分因子實驗計畫法 5.2 如何找出輸入與輸出之對應關係式 5.3 統計公差分析 5.4 驗證實驗 第六章 控制階段 6.1 風險管理 6.2 防誤策略 6.3 統計流程管理 6.3.1 管制圖一般模型 6.3.2 管制圖分類 6.3.3 選用流程 6.3.4 判讀原則 6.3.5 建議行動方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