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工程與設計之人性因素(下)(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7/E)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翻譯書】
書名 : 人因工程-工程與設計之人性因素(下冊)
原文書名: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7/e
原文作者:Mark S. Sanders
中文譯者:許勝雄
ISBN:9789574930531
商品介紹
我們預定此書係作為大學高年級與研究所階段人因工程科目的教科書。不過,我們也知道,過去35年來的六個版本,都被人因工程專業人士引為重要的資訊來源。為均衡此二目的,我們乃強調人因工程之實徵研究基礎,並著重所探討的論題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與人因考量,且提供參考書目給有志深究某一特定問題領域的人士。我們試圖維持學術性的探索方式,來認識這一學門。
作者簡介
Mark S. Sanders
Ernest J. McCormick
譯者簡介
吳水丕
許勝雄
彭游
目錄
第四篇 工作場所設計
第13章 應用人體測計、作業空間設計與坐座科學
第14章 系統組件在實體空間內之配置
第15章 工作場所設計的人際層面
第五篇 環境條件
第16章 照明
第17章 大氣狀況
第18章 噪音
第19章 運動
第六篇 人因應用
第20章 人因安全人為失誤與意外事故
第21章 人因工程與汽車
第22章 系統設計與人因工程
立即查看
人因工程─人機環設計原理與實務應用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人因工程─人機環設計原理與實務應用
+作者:紀佳芬/陳協慶/陳一郎等著
+年份:2022 年1 版
+ISBN:9786269602186
+書號:IE0301
+規格:16開/平裝/單色
+頁數:512
+出版商:滄海
1.深入淺出闡述人因工程理論與方法,適合工業工程與管理、設計領域的學生,或是期望應用人因工程以提升設計品質或避免人為疏失的專業人員研讀。
2.適合在職(專)班所開設的「人性化管理」與「人性化設計」等相關課程,或是作為採用全英語授課方式的中文輔助教材。
3.每章均設計實務案例與練習題,可依學生專長、興趣與需求,挑選適合的題項以評估學習成效,進階的問題也可作為實習課程單元,培養報告撰寫的能力。
4.部分延伸與補充教材,包括實務個案與參考文獻等,可透過QR-Code行動閱讀,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式。
目錄
第一篇 概論
第一章 人因工程簡介
第二章 人因工程研究方法
第二篇 認知人因工程
第三章 人員資訊處理
第四章 視覺訊息設計
第五章 聽覺、觸覺、嗅覺等顯示裝置
第六章 控制器與顯示器
第三篇 實體人因工程
第七章 人體計測與設計應用
第八章 手工具設計
第九章 工作生理學
第十章 體力作業負荷與人因性危害風險評估
第四篇 人因工程應用
第十一章 中高齡者人因工程
第十二章 設計思考
第十三章 交通人因學
第十四章 意外事故與人為疏失
第五篇 環境因素
第十五章 作業環境
立即查看
人因工程與設計:實務與國考設計類題解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人因工程與設計:實務與國考設計類題解
作者:廖本義
出版社:鼎茂
出版日期:2018/08/02
ISBN:9789863453000
內容簡介
人因工程應用的領域很廣,包括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商業設計、醫學工程、物理治療、復健醫學等。本書案例取材來自於生活,皆為近期常見的人因問題,其中大量的圖片說明是本書易讀的重要關鍵,希望能讓讀者與專業領域相結合。除了人因工程的學理與解釋,部分章節附有習題與範例,讓學生能在作業過程當中,較容易理解人因原理。
本書附錄另為讀者加入歷屆公職考試之設計類試題與參考解答,讓有意準備公職的考生多一分準備,增加就業競爭力。
本書分為四大篇章,包括基礎知識與解釋範例。第一章著重於感覺的歷程,涵蓋人類最為重要的視覺與聽覺;第二章則著重於身體的活動,包含能夠讓人順利操作器具,和不當的操作所造成的傷害;第三章是解釋資訊輸入與處理,包含日常生活的符碼構成,與在判斷時的原理等等之說明;第四章是解釋顯示控制裝置設計,以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語意學,來說明裝置設計時可以參考的原則。
目錄
Ch1感覺的歷程
第一節 視覺
試題演練
第二節 聽覺
試題演練
Ch2身體的活動
第一節 骨骼系統
試題演練
第二節 骨骼肌系統
試題演練
第三節 肌肉控制
試題演練
Ch3資訊輸入與處理
第一節 資訊理論
試題演練
第二節 資訊之符碼化
試題演練
第三節 人員資訊處理模型
第四節 資訊革命與人因工程
試題演練
Ch4控制裝置之設計
第一節 顯示裝置之設計
試題演練
第二節 控制裝置之設計
試題演練
公職歷屆試題與詳解-工業設計類
103年高考三級
100年高考三級
97年高考三級
95年高考三級
90年高考三級
89年專利商標審查人員
圖表索引
參考文獻
立即查看
《合售》人因工程-工程與設計之人性因素(上)&(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1200
售價:
1128
現省:
72元
立即查看
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 (7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人因工程:人機境介面工適學設計(第七版)
+作者:許勝雄/彭游/吳水丕等編著
+年份:2022 年7 版
+ISBN:9786269505098
+書號:IE0274
+規格:16開/平裝/雙色
+頁數:592
+出版商:滄海
「科技來自人性」或「顧客導向經營理念」之所謂「使用者中心設計」,若非空泛的行銷訴求,便須憑藉紮實有據的知識基礎予以具體構想實現。
「人因工程」又稱「工適學」,致力於產品或系統的使用者所涉及的人性因素 (即人員之物理、生理、生物力學、心理、社會以及文化等因素) 之研究與應用,俾體現易懂易學、好用好記、提升效率、確保安全、減輕疲勞、增進舒適、激發動機、衛護人性尊嚴等價值。
本書近二十五萬字,穿插圖表二百餘幅,涵蓋豐富、論述精要、結構明晰、深淺適配,可供相關執業人士作為參考書,也適合大專院校「人因工程」課程相關科目採為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人因工程/工適學概說
第二章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工程應用的人體測計
第二篇 人性因素的基礎知識
第四章 人員的感覺歷程
第五章 人員的資訊輸入與處理
第六章 人員的體力活動
第三篇 人機介面的設計問題
第七章 顯示裝置之設計
第八章 語音傳遞系統之設計
第九章 控制裝置之設計
第十章 手工具和手操作器具之設計
第十一章 作業空間與空間配置
第四篇 環境條件
第十二章 工作場所之照明
第十三章 噪音及其防制
第十四章 氣溫等大氣狀況
第十五章 震動運動與方位知覺
立即查看
書名:人因工程學(精華版第三版)
作者:張一岑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9862982327
內容簡介
人因工程學是研究與應用人性因素的學門,應用範圍廣泛,舉凡人為世界中的工具器材、載具、軟體或硬體系統中,皆可看到人因工程的應用成果。由於人是人為世界中的中心,所有人為、人造的機具、系統,必須以人的基本特性與能力為出發點而考量,否則所設計的成果無法適用。
本書介紹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共分為四個部分,涵蓋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能力、人與機具的介面、環境因素等內容,希望讓讀者對人因工程學有基本的認識與瞭解。
目錄
序 i
Part 1 導 論 1
Chapter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 3
1.1 前言 4
1.2 人因工程的定義 5
1.3 人因工程的焦點與目標 8
1.4 歷史沿革 8
1.5 人因工程專業人員 12
1.6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人因工程的應用與發展 13
1.7 中國大陸人因工程發展狀況 16
1.8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代結論) 18
Part 2 人的基本能力 21
Chapter 2 人體測計 23
2.1 前言 24
2.2 人體的差異 24
2.3 量測技術 31
2.4 人體測計資料 41
2.5 人體測計值的應用 42
2.6 結論 45
Chapter 3 感覺系統 49
3.1 前言 50
3.2 感覺分類 50
3.3 感覺系統的一般特性 50
3.4 視覺 54
3.5 聽覺系統 68
3.6 嗅覺 79
3.7 味覺 81
3.8 膚覺 83
3.9 平衡覺 89
3.10 運動覺 90
Chapter 4 人的資訊處理 93
4.1 前言 94
4.2 人的資訊處理模式 94
4.3 知覺階段 96
4.4 認知階段 97
4.5 行動階段 122
4.6 結論 131
Chapter 5 人的體力活動與運動控制 135
5.1 前言 136
5.2 神經系統 137
5.3 人的骨骼 141
5.4 肌肉 147
5.5 新陳代謝系統 156
Part 3 人與機具的介面 165
Chapter 6 人機系統的發展與設計 167
6.1 前言 168
6.2 系統 168
6.3 人機系統 169
6.4 人機系統的比較 174
6.5 系統發展的歷程 176
6.6 結論 177
Chapter 7 作業空間設計 179
7.1 前言 180
7.2 設計步驟與原則 181
7.3 工作姿勢 183
7.4 作業平面的設計 184
7.5 座椅設計 191
7.6 顯控器的位置 198
7.7 特殊作業空間設計 199
7.8 工作場所的布置 205
7.9 大型自動化辦公室 215
Chapter 8 人工物料搬運 221
8.1 前言 222
8.2 對人體的影響評估 222
8.3 背部受傷與背痛 226
8.4 抬舉作業 227
8.5 提攜作業 235
8.6 推/拉作業 239
8.7 人工物料搬運的人因原則 242
8.8 結論 242
Chapter 9 手工具設計 245
9.1 前言 246
9.2 手與前臂的基本解剖 247
9.3 手的基本動作 248
9.4 手工具的類別 251
9.5 手工具的設計原則 253
9.6 一般手工具的使用 260
9.7 設計案例 261
9.8 結論 266
Chapter 10 顯示裝置 269
10.1 前言 270
10.2 視覺顯示裝置 270
10.3 聽覺顯示裝置 297
10.4 觸覺顯示裝置 302
10.5 結論 309
Chapter 11 控制裝置 313
11.1 前言 314
11.2 控制裝置的選擇 314
11.3 控制裝置的種類 316
11.4 控制裝置的特徵 321
11.5 控制面板的設計 327
11.6 特殊控制裝置 332
Part 4 環境因素 359
Chapter 12 環境因素(一) ──照明、溫度與空氣品質 361
12.1 前言 362
12.2 照明 363
12.3 溫度 379
12.4 空氣品質 390
12.5 高度對於人體的影響 393
Chapter 13 環境因素(二) ──噪音、振動、加速度與社會環境 401
13.1 噪音 402
13.2 振動 422
13.3 加速度 432
13.4 無重力狀態 440
13.5 緊張 442
13.6 社會環境 445
Chapter 14 人因危害 453
14.1 前言 454
14.2 常見的累積性傷害 455
14.3 造成累積性傷害的主要因素 466
14.4 工作分析與檢核 468
14.5 風險因子調查 469
14.6 補救措施 472
14.7 結論 473
附 錄 475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