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13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全球熱溼氣候自然通風綠建築 作者:陳海曙 出版社:詹氏 出版日期:2011/02/01 條碼:9789577053862 內容簡介 本書係從順應大自然氣候規律性及環境特性的理念,提出台灣本土綠建築自然通風設計概念、知識、策略、手法,期供具有強烈地域環境共生永續發展使命感之建築工作者與建築學習者參考,朝台灣永續建築發展目標與正確生態節能規劃方向邁進。本書共有十三章,內容包括:全球氣候元素與風系統種類特性及風土差異;找出適合各地本土氣候行星風系及在地環境特色因素,以建立發展台灣綠建築環境共生自然通風策略之基礎;進一步建立溼熱氣候地域風土特色及美學設計手法所需之進階專業知識;順應台灣溼熱氣候及行星風系,所發展出國內優良現代風土特色自然通風建築案例之解析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節能減碳時代的建築思 1-1 順應當地氣候來設計建築 1-2 尋回永續綠建築軌跡與構成要素 1-3 重新建構現代建築通風文化 1-4 現代建築設計應導入正確自然通風概念 1-5 自然通風知識被遺忘出現設計混亂現象 1-6 通風熱效應設計要有大自然風系知識 第二章 氣候元素創造風土及地域特色 2-1 氣候元素的差異與地域風土文化 2-2 西風帶╱地中海型氣候型態與文化 2-3 西風帶╱溫暖濕潤氣候型態與文化 2-4 信風帶╱乾燥氣候型態與文化 2-5 信風帶╱溼熱氣候型態與文化 2-6 信風帶╱複合型氣候型態與文化 2-7 東風帶╱寒冷氣候型態與文化 2-8 工業文明摧毀建築與氣候之連結及風土特色 第三章 建築自然通風基本原理與設計 3-1 建築通風基本原理 3-2 建築位置與風遮(wind shade)關係 3-3 利用自然通風增加建築內部熱散失 3-4 各種通風策略與設計手法 3-5 開窗方位與風力通風 3-6 室外自然風管理規劃 3-7 室內自然通風設計 3-8 溼熱氣候通風設計是複雜過程 第四章 行星風系與溼熱氣候區環境本質 4-1 全球行星風系之分佈 4-2 溼熱氣候區充滿茂盛生命力 4-3 季風行星風系風向會周期性規律改變 4-4 熱帶氣旋颱風及颶風行星風系之狂暴威力 第五章 早期建築順應行星風系通風對策 5-1 全球行星風帶建築通風基本對策 5-2 低緯度行星靜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3 低緯度行星信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4 低緯度行星季風帶及颱風帶╱溼熱氣候通風 5-5 中緯度行星季風帶╱乾燥氣候通風 5-6 中緯度行星西風帶╱溫暖氣候通風 5-7 高緯度行星東風帶╱寒冷氣候通風 5-8 濕熱氣候各行星風帶通風對策差異大 第六章 溼熱靜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6-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6-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七章 溼熱信風無颶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7-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7-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八章 溼熱季風無颱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8-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8-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九章 溼熱季風颱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9-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9-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章 溼熱信風颶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10-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10-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一章 溫暖西風帶地域共生綠建築通風計畫 11-1 地域自然環境因素解析 11-2 建築自然通風之策略 第十二章 溼熱環境共生通風建築風土美學 12-1 從風土追求建築美學 12-2 溼熱靜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3 溼熱信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4 溼熱季風、無颶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5 溼熱信風、颱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6 溼熱信風、颶風帶建築美學風土元素 12-7 現代風土綠建築通風美學元素 第十三章 台灣自然通風現代建築風土特色 13-1 通風機能類型風土特色元素 13-2 住宅大樓及透天住宅風土特色 13-3 學校教室風土特色 13-4 大空間體育館風土特色 13-5 辦公大樓風土特色 13-6 百貨商場風土特色 13-7 圖書館風土特色 參考文獻 附錄:全球氣候分區及行星風帶主要城市氣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