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心理與教育測驗 | |||
作者: | 周文欽 | |||
ISBN: | 9789577021458 | |||
出版社: | 心理 | |||
出版日期: | 1996/12 | |||
書籍開數、尺寸: | 14.8x21x3.04 | |||
頁數: | 608 | |||
內文印刷顏色: | 單色 | |||
#教育
|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五版 2024年 (Theory &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1/E) 作者: Corey 譯者:修慧蘭 出版社:雙葉 ISBN:9786269737956 目錄 第一篇 諮商實務的基本議題 第01章 導論與概述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撰寫立場 第三節 使用本書的建議 第四節 理論章節的概述 第五節 Stan 個案簡介 第六節 Gwen 個案簡介 第02章 諮商員:兼具人性及專業的工作者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諮商員即是具療癒性的人 第三節 諮商員的個人諮商經驗 第四節 諮商員的價值觀與治療歷程 第五節 成為有效的多元文化諮商員 第六節 新手諮商員面臨的議題 第七節 摘要 第03章 諮商實務的倫理議題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把當事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前面 第三節 做倫理決定 第四節 知後同意的權利 第五節 保密原則的面向 第六節 多元文化觀點的倫理議題 第七節 衡鑑過程的倫理議題 第八節 以證據為基礎的實務之倫理議題 第九節 管理諮商實務中的多重關係 第十節 成為具倫理的諮商員 第十一節 摘要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第一部分之推薦補充讀物 第二篇 心理諮商理論與技術 第04章 精神(心理)分析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Jung 對人格發展的洞見 第六節 當代精神分析發展趨勢: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 學與關係取向心理分析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心理分析治療 心理分析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心理分析治療在Gwen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5章 阿德勒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阿德勒治療 阿德勒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阿德勒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6章 存在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存在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7章 個人中心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個人中心表達性藝術治療 第六節 動機式晤談 第七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個人中心治療 個人中心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個人中心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八節 摘要與評論 第九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一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8章 完形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完形治療 完形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完形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09章 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0章 認知行為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 第三節 主要概念 第四節 治療歷程 第五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六節 Aaron Beck 的認知治療 第七節 Christine Padesky 和 Kathleen Mooney的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第八節 Donald Meichenbaum 的認知行為矯治 第九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認知行為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十節 摘要與評論 第十一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十二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十三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1章 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抉擇理論/現實治療 現實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現實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2章 女性主義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主要概念 第三節 治療歷程 第四節 應用:治療技術與程序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女性主義治療 女性主義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女性主義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3章 後現代取向 第一節 當代的後現代治療代表人物 第二節 社會建構論導論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第四節 敘事治療 第五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後現代取向 後現代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後現代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六節 摘要與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14章 家庭系統治療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家庭系統治療的發展 第三節 家庭治療的多層歷程 第四節 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家庭系統治療 家庭治療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家庭治療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與評論 第六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七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八節 推薦補充讀物 第三篇 整合與應用 第15章 整合式觀點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朝向心理治療整合的趨勢 第三節 治療歷程的相關議題 第四節 技術與評估在諮商中的地位 整合取向在Stan 個案上的應用 整合取向在Gwen 個案上的應用 第五節 摘要 第六節 總結評論 第七節 自我反思與問題討論 第八節 進一步的資訊 第九節 推薦補充讀物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ISBN13:9789579282888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Earl Babbie 裝訂:平裝 附件:林秀雲 規格:23cm*17cm*3cm (高/寬/厚) 出版日:2021/05/31 中國圖書分類:方法;目的 內容簡介 你能立即做研究也會寫報告 Earl Babbie 所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於1975年問世,本書為2021年第15版的中譯本;新版除了更新圖表統計數字與說明,並介紹新近學者研究成果和國際時事,更於每章起頭新添「你的想法?」專欄,就該章主題以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實務上的是非,再於章末「你的想法?……再思」專欄中,由方法學的角度為學生解惑。 本書最大的特色為作者清晰易懂、類似在課堂上與學生對話的寫作風格,詳細解說研究設計、實驗法、問卷調查、田野研究、非介入性方法、質化與量化資料處理與分析等內容,讓讀者有效地了解研究方法和實務操作,並隨時提醒讀者注意研究工作易犯的錯誤。作者重視研究倫理,除專章討論研究倫理與政治議題,在其他章小節討論涉及的倫理議題。 讀者循序研讀練習,學習研究工作的邏輯與技巧,以及撰寫研究報告的各個步驟,適合社會學、社會工作、心理學、行政學、社區研究、教育學、大眾傳播學、企業管理及政治學等多門不同學科,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的研究方法暢銷教科書。 目錄 第一篇 探究的概說 第01章 人類的探究與科學 導言 尋求真實 社會科學的基礎 社會研究的一些辯證 第02章 典範、理論與研究 導言 一些社會科學的典範 社會理論的元素 再論兩種邏輯系統 演繹理論的建構 歸納理論的建構 理論與研究之間的關聯 理論在「現實世界」的重要性 研究倫理與理論 第03章 社會研究的倫理與政治 導言 社會研究的倫理議題 兩件倫理的爭議 社會研究的政治議題 第二篇 探究的建構:量化與質化 第04章 研究設計 導言 研究的三個目的 個案解釋 通則解釋的邏輯 必要與充分原因 分析單元 時間面向 混合的方法 如何設計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書 研究設計的倫理 第05章 概念化、操作化與測量 導言 測量任何存在的事物 概念化 描述性與解釋性研究的定義課題 操作化的選擇 測量品質的判準 測量的倫理 第06章 指數、量表與分類法 導言 指數與量表 指數的建構 量表的建構 分類法 第07章 抽樣的邏輯 導言 抽樣簡史 非機率抽樣 機率抽樣的邏輯與方法 母體與抽樣架構 抽樣設計的類別 多階段集群抽樣 機率抽樣的回顧 抽樣的倫理 第三篇 觀察方法 第08章 實驗法 導言 適合實驗法的主題 古典實驗法 挑選受試者 實驗設計的變型 實驗法的案例 運用網路實驗法 「自然的」實驗法 實驗法的優缺點 倫理與實驗法 第09章 調查研究 導言 適合調查研究法的主題 提問的準則 問卷編製 自填式問卷 訪問調查 電話調查 網路調查 混合模式的調查 不同調查方法的比較 調查研究法的優缺點 次級資料分析 倫理與調查研究法 第10章 質化田野研究 導言 適合田野研究的主題 質化田野研究的特殊考量 質化田野研究的一些典範 執行質化田野研究 質化田野研究的優缺點 質化田野研究的倫理 第11章 非介入性研究 導言 內容分析法 分析既有統計資料 比較與歷史研究 非介入性線上研究 倫理與非介入方法 第12章 評估研究 導言 適合評估研究的主題 界定問題:測量的課題 評估研究設計的類型 社會指標研究 倫理與評估研究 第四篇 資料分析:量化與質化 第13章 質化資料分析 導言 連結理論與分析 質化資料處理 用於質化資料的電腦程式 量化資料的質化分析 質化研究的品質評鑑 倫理與質化資料分析 第14章 量化資料分析 導言 資料的量化 單變項分析 次團體的比較 雙變項分析 多變項分析導論 社會學診斷 倫理與量化資料分析 第15章 多變項分析的邏輯 導言 精確模型的起源 精確模型的範型 精確模型與事後提出假設 第16章 社會統計 導言 描述統計 推論統計 其他多變項分析技術 第17章 閱讀與撰寫社會研究報告 導言 閱讀社會研究報告 撰寫社會研究報告 閱讀與撰寫社會研究報告的倫理 附錄 附錄A圖書館的使用 附錄B亂數表 附錄C卡方分配 附錄D常態分配 附錄E抽樣誤差的估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行為科學統計學 中文第四版 修訂版 2022年 (Understanding Statistic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0/E) 作/ 譯者:Pagano/趙碧華.潘中道.郭俊賢 譯 ISBN:9786269595341 年份:2022 書號:00107571 內容簡介 本書適合所有初學統計的讀者,即使沒有數學基礎也能輕鬆閱讀。從最基礎的敘述統計、機率原理到推論統計的基本概念,皆以最平實的敘述讓讀者能夠有深刻理解。本書將統計學和實驗方法緊密結合,展現出統計學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1. 以實例和應用為內容主軸,避免艱深的統計公式推演。 2. 強調「由做中學」,引導在解題過程中建構統計概。 3. 重視階段性的學習,透過概念闡述、應用實例評量、問題模式回饋,逐步奠定學習的基礎。 4. 每章節均設計行為科學各領域的實例,介紹能實際派上用場的統計學例子。 5. 結合 SPSS 統計軟體的示範操作,在配合軟體的應用後更能明瞭統計圖表及數據的表達方式。 目錄 PART 1 概論 第01章 統計學與科學方法 獲得知識的方法 定義 科學研究與統計學 隨機抽樣 描述統計與推論統計 電腦在統計上的應用 統計學與「真實世界」 PART 2 描述統計學 第02章 統計學的基礎數理與測量概念 研讀統計學的建議 數學符號 總和的概念 測量尺度 行為科學中的測量尺度 連續變項與間斷變項 第03章 次數分 分組分數 百分位數 百分等級 次數分配圖示法 探索性的資料分析 第04章 集中趨勢與變異性的測量方法 集中趨勢測量 變異性測量方法 第05章 常態分配與標準分數 常態分配曲線 標準分數(z 值) 第06章 簡單相關 關係 相關 第07章 直線迴歸 預測與不完全關係 建構最小平方迴歸線:Y 對 X 的迴歸 預測誤差的測量:估計標準誤 使用線性迴歸預測時的考量 迴歸係數與皮爾森 r 值間的關係 複迴歸 PART 3 推論統計學 第08章 隨機抽樣與機率 隨機抽樣 機率 第09章 二項分配 二項分配的定義與說明 無限擴張的二項式產生二項分配 使用二項式表 使用常態近似值法 第10章 以符號檢定來簡介假設檢定 假設檢定的邏輯 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錯誤 顯著水準(α)和決策過程 評估分配的兩端 單尾和雙尾的機率評估 效果量:顯著性對重要性 第11章 考驗力 什麼是考驗力? Pnull 與 Preal AIDS 實驗的考驗力分析 Alpha-Beta 和真實 解釋不顯著結果 計算考驗力 第12章 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Z 檢定、單一樣本之Student's t 檢定 抽樣分配 常態離差(z )檢定 z 和 t 檢定的比較 t 的抽樣分配 t 和 z 分配的比較 電競選手參賽能力訓練時間之實驗的修訂 根據原始分數計算 tobt t 檢定適用的情境 母群體平均數的信賴區間 皮爾森 r 的顯著性考驗 第13章 適用於關聯和獨立分組的Student's t 檢定 適用於關聯分組的 t 檢定 適用於獨立分組的 z 檢定和 t 檢定 適用於獨立分組設計的 z 檢定 適用於獨立分組的 Student's t 檢定 t 檢定的考驗力 關聯分組設計和獨立分組設計之比較 第14章 變異數分析 F 檢定和變異數分析(ANOVA) 變異數分析技術的概論 以變異數分析技術來分析資料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邏輯 變異數分析和 t 檢定間的關係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使用 ω2 或 η2 的效果量 變異數分析的考驗力 多重比較 第15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簡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概念說明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量化說明 以二因子 ANOVA 分析實驗 多重比較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第16章 卡方和無母數檢 卡方檢定(X2) 魏克遜配對符號等級檢定 曼-惠二氏 U 檢定 克-瓦二氏檢定 附錄 A 公式 附錄 B 附表 附錄 C 部分習題解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心理與教育測驗 作者:葉重新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10/10/11 ISBN:9789861913919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參考心理與教育測驗國內外最新研究,並融入多年來的實務工作經驗與研究心得,以深入淺出、多舉實例的方式撰寫,使讀者易讀易懂,有助於心理、教育、特殊教育、諮商輔導、幼兒教育、幼兒保育、諮商與臨床、犯罪防治、工商心理、人力資源與管理等學系的學生,提升其學習效果。 本書共分十六章,第一章至第五章屬於理論部分,內容包括心理測驗的基本概念、常模、信度、效度、項目分析等;第六章至第十六章屬於應用部分,內容包括智力、性向、教育、職業、人格、興趣與態度、投射、臨床等測驗介紹。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大學生修習心理與教育測驗課程的教科書,也可以做為學者或研究生編製各類心理與教育測驗時之參考,亦可做為有志於參加研究所入學考試或者各類國家考試之用。 目錄 Chapter 1 測驗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心理測量的涵義 第二節 心理測驗的用途 第三節 測驗的基本要素 第四節 心理測驗的發展歷史 第五節 測驗資訊的來源 Chapter 2 常模 第一節 統計的概念 第二節 常模的涵義 第三節 常模的類型 Chapter 3 信度 第一節 信度的涵義與原理 第二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信度 第三節 速度測驗的信度 第四節 標準參照測驗的信度 第五節 影響信度的因素 第六節 信度的解釋與應用 Chapter 4 效度 第一節 效度的涵義 第二節 效度的種類 第三節 影響效度的因素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第五節 效度的應用 Chapter 5 項目分析 第一節 常模參照測驗的項目分析 第二節 項目鑑別度 第三節 適性測驗 第四節 速度測驗的項目分析 Chapter 6 智力測驗的議題 第一節 智力測驗的涵義與目的 第二節 智力的穩定性 第三節 智力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智力的理論 第五節 智力測驗的發展 Chapter 7 特殊族群的智力測驗 第一節 智力特殊者 第二節 嬰幼兒智力測驗 第三節 嬰幼兒的智力 第四節 身體殘障者的智力測驗 第五節 泛文化測驗 Chapter 8 性向測驗 第一節 性向的涵義與性向測驗 第二節 大學入學性向測驗 第三節 多元性向測驗 第四節 特殊性向測驗 第五節 創造思考測驗 Chapter 9 教育測驗 第一節 一般成就測驗 第二節 一般綜合成就測驗 第三節 單學科成就測驗 第四節 教師自編測驗 Chapter 10 職業測驗 第一節 工商職業測驗 第二節 專業證照測驗 第三節 職業探索測驗 第四節 職業測驗的效度 Chapter 11 人格測驗 第一節 人格測驗的功能 第二節 人格測驗的類型 第三節 受測者的態度與反應型態 Chapter 12 興趣、價值與態度測量 第一節 職業興趣量表 第二節 價值量表 第三節 意見、態度與控制信念測量 Chapter 13 投射技術 第一節 墨漬測驗 第二節 主題統覺相關的測驗 第三節 其他投射技術 第四節 投射技術的評價 Chapter 14 其他人格衡鑑技術 第一節 客觀式實作測驗 第二節 情境測驗 第三節 自我概念測驗 第四節 觀察報告 第五節 自傳量表 Chapter 15 臨床測驗 第一節 智力測驗的診斷功能 第二節 神經心理測驗 第三節 學習障礙的測量 第四節 行為的衡鑑 第五節 臨床的衡鑑 Chapter 16 心理與教育測驗的應用 第一節 測驗的實施 第二節 測驗的使用 第三節 測驗結果的解釋 第四節 心理與教育測驗的應用 第五節 電腦在解釋測驗分數上的應用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索引 一、漢英索引 二、英漢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