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 (10版)
人氣推薦!已有6位會員共同選購!!
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10版) 林柏生 KRUGMAN 華泰 9789576099885
立即查看
貨幣銀行學(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13e)
作 / 譯 者 : 陳思寬,高一誠
I S B N - 13 : 9786269646814
I S B N - 10 : 6269646812
類 別: 貨幣銀行/貨幣理論及政策
版 次: 13 版
年 份: 2023
規 格: 566 頁
出 版 商: 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Frederic S. Mishkin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研究領域是貨幣政策及其對金融市場與總體經濟的影響;作者曾於2006~2008年間擔任美國聯準會理事,且為多國央行與國際金融機構之顧問。本書從經濟學基本原理出發,以一致性的分析架構討論貨幣銀行學的各個面向,包含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利率與匯率,以及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與政策工具之演進。此外,作者從全球觀點來探討貨幣銀行學,並對各國制度上的差異進行比較與分析。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貨幣銀行學的基本理論與最新發展,並搭配全球重要經濟事件之案例解說,引領讀者學習貨幣銀行學並應用於金融實務上。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第1章 研究貨幣、銀行業與金融市場的理由
第2章 金融體系綜述
第3章 貨幣是什麼
第二部分 金融市場
第4章 利率的意義
第5章 利率的行為
第6章 利率的風險與期限結構
第7章 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理論與效率市場假說
第三部分 金融機構
第8章 金融結構的經濟分析
第9章 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管理
第10章 金融管制的經濟分析
第11章 銀行產業:結構和競爭
第12章 先進經濟體的金融危機
第13章 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危機
第四部分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施行
第14章 中央銀行
第15章 貨幣供給過程
第16章 貨幣政策的工具
第17章 貨幣政策的施行:策略與手法
第五部分 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
第18章 外匯市場
第19章 國際金融體系
第六部分 貨幣理論
第20章 數量理論、通貨膨脹與貨幣需求
第21章 IS曲線
第22章 貨幣政策與總合需求曲線
第23章 總合供需分析
第24章 貨幣政策理論
第25章 預期在貨幣政策的角色
第26章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立即查看
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 (7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中文書】
書名: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7版)
作者:徐仁輝, 蔡馨芳
出版社:智勝
出版日期:2020/03/00
ISBN:9789575113001
內容簡介
全新版本的公共財務管理除更新或補強各章節理論的發展以及政府實務的最新規範外,更針對政府年金改革、財務透明與內控、參與式預算、以及政府會計與審計新規定等予以補充。並於每一章節提供小組討論題目,建議教師於課程講授前,供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本書適合各大學公共行政、政治與財政學系作為有關政府預算、財務行政或公共財務管理的教材,同時也是政府各行政部門、民意機構、智庫或民間團體與人士認識政府財務行政與預算的最佳參考書籍。
目錄
第01章 導論
第02章 政府的角色與功能
第03章 預算的意義、功能與原則
第04章 預算理論的研究與主要學說
第05章 預算的編製
第06章 預算的審議
第07章 預算的執行與決算
第08章 成本效益分析與資本預算
第09章 預算制度的演進
第10章 當前預算制度改革
第11章 收支預估與財務狀況評估
第12章 收入與支出管理
第13章 公庫制度、現金管理與投資
第14章 債務與風險管理
第15章 人事成本與年金管理
第16章 採購與出納
第17章 政府會計
第18章 審計
立即查看
書名:總體經濟學 (四版)
書名:總體經濟學 習題解答 (四版)
作者:賴景昌
出版社:雙葉
ISBN:9789579096164 9789579096300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1.2 總體經濟理論的發展
1.3 總體教科書議題的發展
1.4 結論
第02章 國民所得帳
2.1 前言
2.2 從生產面衡量
2.3 從分配面衡量
2.4 從支出面衡量
2.5 結論
第03章 古典學派
3.1 前言
3.2 古典學派的勞動市場
3.3 古典學派的貨幣市場
3.4 古典學派的商品市場
3.5 古典學派的總體模型
3.6 結論
附錄 3.A
第04章 簡單的凱恩斯模型
4.1 前言
4.2 商品市場
4.3 均衡所得的決定
4.4 財政政策的乘數過程
4.5 平衡預算乘數
4.6 租稅、投資、與所得
4.7 節儉的矛盾性
4.8 結論
附錄 4.A
附錄 4.B
附錄 4.C
第05章 延伸的凱恩斯模型
5.1 前言
5.2 簡介貨幣市場
5.3 IS 線的推導
5.4 IS 線的移動
5.5 LM 線的推導
5.6 所得與利率的決定
5.7 IS – LM模型與平衡預算乘數
5.8 流動性陷阱
5.9 貨幣政策指標的抉擇
5.10 借貸市場
5.11 結論
附錄 5.A
附錄 5.B
附錄 5.C
第06章 完整的凱恩斯模型
6.1 前言
6.2 凱恩斯學派的總合需求線
6.3 總合需求線的移動
6.4 凱恩斯學派的總合供給線
6.5 財政政策與排擠效果
6.6 貨幣中立性假說
6.7 需求創造本身的供給
6.8 總合供給面的干擾
6.9 流動性陷阱與總合需求
6.10 流動性陷阱與古典不一致
6.11 結論
附錄 6.A
第07章 供給面經濟學
7.1 前言
7.2 總合需求面是否可推得
7.3 供給面經濟學的個體基礎
7.4 Laffer 曲線的推導
7.5 結論
第08章 開放經濟的總體模型
8.1 前言
8.2 外匯市場的簡介
8.3 匯率制度的簡介
8.4 商品市場
8.5 貨幣市場
8.6 外匯市場
8.7 結論
附錄 8.A
附錄 8.B
第09章 開放經濟的總體經濟政策
9.1 前言
9.2 Fleming (1962) 命題
9.3 Mundell (1963) 命題
9.4 結論
第10章 理性預期(新興古典)學派
10.1 前言
10.2 理性預期的定義
10.3 引進預期的總合供給函數
10.5 資訊情報的重要性
10.6 Lucas 的批判
10.7 結論
第11章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
11.1 前言
11.2 技術進步與實質景氣循環理論
11.3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的勞動市場
11.4 實質景氣循環模型的經濟政策
11.5 結論
第12章 新興凱恩斯模型
12.1 前言
12.2 契約工資理論
12.3 標籤價格模型
12.4 效率工資理論
第13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
13.1 前言
13.2 Phillips 曲線的起源及理論基礎
13.3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抉擇
13.4 引進預期的 Phillips 曲線
13.5 法則與權衡
13.6 鑄幣稅與通貨膨脹稅
13.7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13.8 結論
第14章 中央 的穩定政策
14.1 前言
14.2 理論模型
14.3 圖形解析
14.4 央行的穩定政策
14.5 結論
第15章 金融危機與信用市場
15.1 前言
15.2 金融危機的背景
15.3 理論模型
15.4 圖形解析
15.5 金融危機與景氣波動
15.6 零利率下限政策
15.7 結論
第16章 經濟成長
16.1 前言
16.2 Harrod-Domar 成長模型
16.3 Solow 的新古典成長模型
16.4 Solow 模型與技術進步
16.5 經濟成長與收斂假說
16.6 內生成長模型
16.7 結論
附錄 16.A
第17章 政府預算赤字與公債的發行
17.1 前言
17.2 理論模型
17.3 公債比例與赤字比例的限制
17.4 融通政府預算赤字的其他方案
17.5 結論
附錄 17.A
第18章 貨幣需求
18.1 前言
18.2 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
18.3 預防動機的貨幣需求
18.4 Keynes 的投機貨幣需求
18.5 Tobin 的投機貨幣需求
18.6 結論
附錄 18.A
第19章 貨幣供給
19.1 前言
19.2 貨幣供給的決定
19.3 貨幣乘數
19.4 貨幣供給與利率的關係
19.5 狹義貨幣供給與廣義貨幣供給
19.6 結論
第20章 消費支出
20.1 前言
20.2 絕對所得假說
20.3 生命循環假說
20.4 恆常所得假說
20.5 隨機漫步的消費假說
20.6 Ricardian 對等定理
20.7 IS – LM 模型與 Ricardian 對等定理
20.8 社會安全保險制度
20.9 結論
第21章 投資支出
21.1 前言
21.2 投資與加速原理
21.3 新古典的投資理論
21.4 Tobin 的 q 投資理論
21.5 住宅建築的投資
21.6 結論
立即查看
個體經濟學:理論與應用 (4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個體經濟學:理論與應用
ISBN13:9786269595303
替代書名: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13/E
出版社: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
作者:Walter Nicholson;Christopher Snyder
譯者:許景翔;潘明如
裝訂/頁數:平裝/427頁
規格:26cm*19cm*1.8cm (高/寬/厚)
版次:4
出版日:2022/05/01
中國圖書分類:經濟學各論
內容簡介
個體經濟學的入門書籍:作者以簡明的分析架構呈現繁雜的理論與運算過程,並輔以應用實例,讓讀者能適度的觀察與理解現實情境中常見的社會現象與商業行為。原作者對於經濟理論與基本觀念的介紹條理分明,前後的聯繫非常嚴謹,是初次進入個體經濟學領域者不可欠缺的重要參考書籍。
豐富的素材及單元兼具深度與廣度:本書除了基本的供給需求理論、市場結構等主題外,還加入豐富的不確定性與賽局理論的素材,且具有清晰的圖形說明、精彩的數學範例與習題,與時事結合的「應用」單元等特色,能引起讀者學習興趣,亦能從中了解經濟分析適用於許多不同主題。
全方位的習題輔助學習:各章的習題兼具基礎與實用層面,建議讀者詳加練習,融會貫通,如此對於個體經濟學的學習將有極大的助益。
目錄
Part1 簡介
CH1 兩個基本的經濟模型
1-1 何謂個體經濟學?
1-2 生產可能邊界:六項基本經濟原理
1-3 個體經濟學的應用
1-4 基本的供給:需求模型
應用1.1 你的時間花在這裡值得嗎?
應用1.2 應付串流的革命
應用1.3 新冠病毒肺炎與雞蛋價格
1-5 經濟學家如何檢驗理論模型?
CH2 個體經濟學所使用的數學
2-1 單一變數的函數
2-2 單一變數的函數圖形
2-3 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的函數
2-4 聯立方程式
應用2.1 供給─需求模型能否解釋國際油價?
2-5 實證的個體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
Part2 需求
CH3 效用與選擇
3-1 效用
應用3.1 金錢能否買到快樂?
3-2 有關偏好的假設
3-3 自願交易與無異曲線
3-4 無異曲線圖
3-5 特殊偏好的說明
3-6 效用最大化:初探
3-7 效用最大化的圖形分析
應用3.2 門票轉售
3-8 運用選擇模型
CH4 需求曲線
4-1 個人需求函數
4-2 所得變動
4-3 貨品價格的變動
應用4.1 消費者物價指數與其偏差
4-4 應用:定額法則
4-5 其他貨品價格的變動
4-6 個人需求曲線
4-7 個人需求曲線的移動
4-8 兩個數學範例
4-9 消費者剩餘
4-10 市場需求曲線
4-11 彈性
4-12 需求的價格彈性
4-13 需求曲線與價格彈性
4-14 需求的所得彈性
4-15 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Part3 不確定性與策略
CH5 不確定性
5-1 機率與期望值
應用5.1 黑傑克賭局
5-2 風險趨避
5-3 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方法
應用5.2 共同基金
應用5.3 買權與賣權
5-4 金融資產風險的定價
CH6 賽局理論
6-1 背景
6-2 基本概念
6-3 均衡
6-4 基本概念說明
6-5 混合策略
應用6.1 運動競賽中的混和策略
6-6 複合均衡
6-7 依序賽局
6-8 連續行為
6-9 N 位參賽者的賽局理論
Part4 生產、成本與供給
CH7 生產
7-1 生產函數
7-2 邊際產量
7-3 等產量曲線圖
7-4 規模報酬
7-5 要素替代
7-6 技術變動
7-7 生產的數學範例
CH8 成本
8-1 成本的基本概念
8-2 成本最小化的要素選擇
8-3 成本曲線
8-4 短期與長期的區別
8-5 每單位產量的短期成本曲線
8-6 成本曲線的移動
8-7 數學範例
CH9 利潤最大化與供給
9-1 廠商的本質
9-2 利潤最大化
9-3 邊際收入
9-4 廠商為價格接受者的供給決策
Part5 完全競爭
CH10 單一市場的完全競爭
10-1 供給回應的時間
10-2 極短期的定價
10-3 短期供給的回應
10-4 短期的價格決定
10-5 供給與需求曲線的移動
10-6 長期供給的回應
10-7 長期供給:成本固定的情形
10-8 長期供給曲線的形狀
10-9 消費者與生產者剩餘
10-10 供給─需求的應用
應用10.1 菸草商和解案只是一種稅捐
CH11 一般均衡與社會福利
11-1 完全競爭的價格系統
11-2 為何需要一般均衡模型?
11-3 簡單的一般均衡模型
11-4 完全競爭的經濟效率
11-5 為何市場無法達成經濟效率?
應用11.1 建構新冠病毒肺炎封城措施的模型
11-6 效率與公平
11-7 交易的 Edgeworth 箱型圖
應用11.2 福利經濟學的第二法則
Part6 市場勢力
CH12 獨占
12-1 獨占的起因
12-2 利潤最大化
12-3 獨占的缺點
12-4 差別取價
應用12.1 米老鼠的獨占
12-5 自然獨占
CH13 不完全競爭
13-1 綜述:同質貨品的定價
13-2 Cournot 模型
13-3 產品異差化
應用13.1 海灘上的競爭
13-4 勾結默契
13-5 加入與退出
13-6 不完全競爭的其他模型
13-7 加入產業的障礙
Part7 要素市場
CH14 要素市場的定價
14-1 要素需求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14-2 要素價格變動的影響
14-3 要素需求對價格變動的反應
14-4 要素供給
14-5 生產要素的均衡價格
14-6 獨買
應用14.1 運動明星市場的獨買行為
應用14.2 協商勢力
CH15 資本與時間
15-1 經濟交易的時段與流量
15-2 個人儲蓄─貸款的供給
15-3 廠商對資本與貸款的需求
15-4 實質利率的決定
15-5 現值
應用15.1 現金流量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折現
15-6 可耗竭資源的定價
附錄 複利
A15-1 利息
A15-2 複利
A15-3 現值
A15-4 折算連續的給付
A15-5 複利的頻率
應用15A.1 連續複利
A15-6 現值方法在投資決策上的應用
立即查看
總體經濟學:古典新論(一) (1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總體經濟學:古典新論(一)
ISBN13:9789574313921
出版社:雙葉書廊
作者:毛慶生
裝訂/頁數:線裝/598頁
規格:26cm*19cm*2.8cm (高/寬/厚)
版次:1
出版日:2014/05/01
中國圖書分類:經濟學總論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總體經濟學進入了另一個動盪時期,以芝加哥學派為首的古典經濟學正遭到來自各方的指責和挑戰,「苦悶甚久」的凱因斯學派終於「一吐怨氣」,展開反擊。其實,從理論架構看,當代主流學派「骨子裡」沒有什麼不同;過去曾經引起極大爭議的理性與均衡原則,現在已是主流學派接受的理論典範。本書取名「古典新論」,其實是「新瓶裝舊酒」,不僅是為古典陣營的讀者而寫,也是為凱因斯陣營的讀者而寫。事實上,古典訓練有如「蹲馬步」,是進入總體經濟世界的「基本功」,即使是鐵桿的凱因斯信徒也必須從這裡開始,別無他途!不論諸位最後相信哪一個門派的理論見解,“trust me,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go!”
*適用課程︰總體經濟學等相關課程。
*適用對象︰商管學院相關系所大學或研究所學生。
目錄
第01章 總體經濟學導論
1.1 總體經濟學的範疇
1.2 總體理論發展簡史
1.3 總體經濟模型
本章摘要
第02章 產出與物價的衡量
2.1 國內生產毛額
2.2 國民所得帳
2.3 實質產出
2.4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
2.5 國民所得與國民儲蓄
2.6 物價指數
本章摘要
第03章 景氣波動的定型特徵
3.1 實質產出: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
3.2 台灣與美國的景氣波動
3.3 景氣波動的三個面向
3.4 景氣波動的定型特徵:台灣與美國
本章摘要
第04章 廠商的靜態選擇
4.1 模型經濟
4.2 廠商的客觀技術:生產函數
4.3 廠商的最適選擇
4.4 勞動需求函數與商品供給函數
4.5 能源危機與總合要素生產力
本章摘要
第05章 消費者的靜態選擇
5.1 時間限制與預算限制
5.2 主觀偏好:效用函數
5.3 消費者的最適選擇
5.4 消費需求函數與勞動供給函數
5.5 應用分析:勞動所得稅
5.6 應用分析:消費券與消費者選擇
本章摘要
第06章 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6.1 均衡的意義
6.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6.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6.4 Crusoe的荒島經濟
6.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本章摘要
第07章 靜態模型的均衡分析
7.1 需求面衝擊:政府消費支出增加
7.2 供給面衝擊:生產函數的比例移動
7.3 計算實例:全面均衡解
7.4 租稅政策:勞動所得稅
7.5 移轉性支付:消費券的均衡效果
7.6 應用分析:工時的長期趨勢
本章摘要
第08章 消費與儲蓄的選擇
8.1 動態稟賦經濟
8.2 費雪兩期模型
8.3 所得變動與消費平滑
8.4 台灣的家計消費與儲蓄
8.5 利率變動與跨期消費替代
8.6 實例:對數效用函數
8.7 消費與債券的需求函數
本章摘要
第09章 世代家庭的消費與儲蓄
9.1 世代家庭決策模型
9.2 數學推導:無限生命模型*
9.3 跨期消費型態
9.4 恆常所得假說
9.5 消費與債券的需求函數
本章摘要
第10章 稟賦經濟的均衡分析
10.1 稟賦經濟的全面均衡
10.2 均衡利率與所得成長
10.3 外生衝擊的均衡效果
10.4 李嘉圖等值論初探
10.5 租稅平滑假說:最適租稅理論*
10.6 跨代移轉政策:國民年金
本章摘要
第11章 資產定價模型
11.1 Lucas的樹模型
11.2 股利變動的均衡效果
11.3 隨機模型*
11.4 股權報酬與風險*
11.5 隨機差分方程*
本章摘要
第12章 消費與勞動的跨期選擇
12.1 消費者的跨期選擇模型
12.2 消費需求與勞動供給函數
12.3 實例:對數效用函數*
12.4 全面均衡
12.5 極短期的均衡分析
本章摘要
立即查看
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 (8版)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內容簡介
我們正歷經一個動盪,但又進步迅速的時代。2020年發生了新冠疫情重創全球,隔兩年後俄烏戰爭開打撼動全球,同年底微軟發表ChatGPT,加速人工智慧的相關應用發展,以上這些事件對社會、經濟與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在經濟上,由於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美國通貨膨脹率一度來到8.6%,為過去40年的新高,未免經濟衰退,各國開始進入升息的循環打擊通膨。在短短時間內,美國聯準會利率由0~0.25%,來到2023年中的5~5.25%,美元指數也由疫情的低點一度突破110。而人工智慧的發展,強化在金融科技上的應用,也必然推進金融業的轉型。上述這些變化都發生在短短幾年間,企業的財務決策隨著環境變化應更靈活調整。
又因環境變遷巨大,永續發展成為近日國際上的共識。我國推動ESG近十年,每一階段的目標不同,目前處於「3.0公司治理永續藍圖」階段,逐步完成諸如強化董監事會職能、提高資訊透明度、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等目標。下一目標為推動淨零排放,也成立碳權交易所。未來企業經營在ESG落實的部分,也需要與國際接軌,以提升競爭力。在全新八版中,因應這幾年劇烈的變化,根據各章節的主題,加入相對性的專欄探討,幫助讀者建立財務思維。新增的內容有我國企業最新的ESG發展現況、新冠疫情與升息循環對各種財務風險所帶來的影響、後疫情時代的企業現金流管理、如何解決勞保基金的財務危機、減資有兩種:彌補虧損或退還股東現金、永續發展債券、行為財務學之相關理論、負利率政策下財務長的新思維、修正內部報酬率法、公司所得稅調整對資本預算的影響、獨角獸Gogoro以SPAC方式赴美上市、台積電頻頻發債支應資本支出、股利分次發放對公司及投資人有何影響、自發性與非自發性融資、調整報價策略案例等主要內容。
本書特色包括:理論與本土實務結合,除內容上融入作者多年來參與國內外實務工作經驗,每章並附有「財務專欄」或「國際視野」等單元;系統完善的學習架構,型態多元的試題演練,附有即席思考、習題、研究所及高考試題等;設置「理財格言」單元,引用專家至理名言來印證財務觀點。
目錄
Part 1 財務管理基礎
第01章 財務管理導論
第02章 風險與報酬
第03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第04章 認識財務報表
Part 2 風險與評價基礎
第05章 投資組合概論
第06章 證券評價
第07章 資金成本的決定
Part 3 投資與財務決策
第08章 資本預算決策──意義與決策方法
第09章 資本預算決策──決策過程與相關課題
第10章 公司如何籌措長期資金
第11章 資本結構
第12章 進階的評價方法
第13章 股利政策
Part 4 財務規劃與短期財務決策
第14章 財務規劃與預測
第15章 營運資金管理──總論
第16章 營運資金管理──技術與實務
Part 5 財務管理專題
第17章 選擇權──概念與公司理財應用
第18章 風險管理──工具與應用
第19章 國際財務管理
第20章 合併、收購與公司控制權
第21章 公司治理
立即查看
財務數學:財務工程入門
ISBN13:9789868178359
出版社:科大文化
作者:MAREK CAPINSKI
裝訂:平裝
出版日:2007/01/01
中國圖書分類:商業數學
目錄
推薦序i
譯者序iii
原著序vii
第1 章導論:一個簡單的市場模型
(Introduction: A Simple Market Model)
1.1 基本符號與假設(Basic Notions and Assumptions) / 1
1.2 無套利原則(No-arbitrage Principle) / 6
1.3 單一階段的二項式模型(One-step Binominal Model) / 9
1.4 風險與報酬(Return and Risk) / 11
1.5 遠期契約(Forward Contracts) / 13
1.6 買權與賣權(Call and Put Options) / 16
1.7 使用選擇權作風險管理(Managing Risk with Options) / 24
第2 章無風險資產(Risk-free Assets)
2.1 貨幣之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Money) / 29
2.1.1 簡單利息(Simple Interest) / 30
2.1.2 定期複利(Periodic Compounding) / 33
2.1.3 一連串的支付(Streams of Payments) / 39
2.1.4 連續複利(Continuous Compounding) / 42
2.1.5 比較計算複利的方法(How to Compare
Compounding Methods) / 46
2.2 貨幣市場工具(Money Market) / 51
2.2.1 零息債券(Zero-coupon Bonds) / 52
2.2.2 付息債券(Coupon Bonds) / 54
2.2.3 貨幣市場帳戶(Money Market Account) / 57
第3 章風險資產(Risky Assets)
3.1 股價的動態過程(Dynamics of Stock Prices) / 61
3.1.1 報酬(Return) / 64
3.1.2 預期報酬(Expected Return) / 70
3.2 二元樹模型(Binominal Tree Model) / 73
3.2.1 風險中立機率(Risk-neutral Probability) / 77
3.2.2 鞅論特性(Martingale Property) / 80
3.3 其他模型(Other Models) / 83
3.3.1 三元樹模型(Trinomial Tree Model) / 83
3.3.2 連續時間極限(Continuous-time Limit) / 86
第4 章離散時間市場模型(Discrete Time Market Models)
4.1 股票與貨幣市場模型(Stock and Money Market Models) / 95
4.1.1 投資策略(Investment Strategies) / 97
4.1.2 無套利原則(The Principle of No Arbitrage) / 103
4.1.3 二元樹模型之應用(Application to the
Binominal Tree Model) / 105
4.1.4 資產定價之基本定理(Fundament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 108
4.2 延伸模型(Extended Models) / 111
第5 章資產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
5.1 風險(Risk) / 121
5.2 兩種證券(Two Securities) / 124
5.2.1 一個資產組合之風險及預期報酬(Risk and
Expected Return on a Portfolio) / 129
5.3 多種證券(Several Securities) / 142
5.3.1 一個資產組合之風險及預期報酬(Risk and
Expected Return on a Portfolio) / 142
5.4 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 162
5.4.1 資本市場線(Capital Market Line) / 163
5.4.2 貝他因子(Beta Factor) / 165
5.4.3 證券市場線(Security Market Line) / 169
第6 章遠期與期貨契約(Forward and Futures Contracts)
6.1 遠期契約(Forward Contracts) / 173
6.1.1 遠期價格(Forward Price) / 174
6.1.2 遠期契約的價值(Value of a Forward Contract) / 183
6.2 期貨(Futures) / 186
6.2.1 訂價(Pricing) / 189
6.2.2 使用期貨進行對沖避險(Hedging with Futures) / 192
第7 章選擇權之一般特性(Options: General Properties)
7.1 定義(Definitions) / 205
7.2 買權與賣權的平價關係(Put-Call Parity) / 208
7.3 選擇權價格上下限(Bounds on Option Prices) / 215
7.3.1 歐式選擇權(European Options) / 217
7.3.2 標的股票不付股利條件下之歐式與美式股票買權
的價格關係(European and American Calls on
Non-dividend Paying Stock) / 219
7.3.3 美式選擇權(American Options) / 221
7.4 決定選擇權價格的變數(Variables Determining Option Prices) / 223
7.4.1 歐式選擇權(European Options) / 223
7.4.2 美式選擇權(American Options) / 230
7.5 選擇權之時間價值(Time Value of Options) / 236
第8 章選擇權訂價(Option Pricing)
8.1 二元樹模型下的歐式選擇權(European Options in the
Binominal Tree Model) / 242
8.1.1 一個階段期間(One Step) / 242
8.1.2 兩個階段期間(Two Steps) / 245
8.1.3 N 個階段期間之一般化模型(General N Steps) / 248
8.1.4 Cox-Ross-Rubinstein 公式
(Cox-Ross-Rubinstein Formula) / 250
..
立即查看
書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九版)
作者:Appleyard(李慧琳)
出版社:華泰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1
ISBN:9789863414131
內容簡介
一、工程與科學技術的長足進展,使得跨國運輸與訊息流通傳遞的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各國經濟體間的貿易也因此變得更加熱絡。在經濟發展戰略佈局上,國際貿易對內需市場不大的台灣來說更顯重要。因此,台灣向來積極參與全球貿易,加入全球生產分工的網絡,從中賺取生產要素的附加價值,用以支應國內經濟所需之消費與投資。台灣藉由國際貿易與全球各國的經濟活動相互連結,全球化程度與日俱增的同時,也使得貿易夥伴國及競爭國的影響較過去更容易跨國傳遞擴散,彼此相互影響,時或雨露均霑,時或有難同當。
二、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並解說自古典學派以降,經濟學家針對各國參與國際貿易的誘因、對該國經濟體之影響,以及各國所採取之貿易策略對貿易夥伴國的影響等分析之理論基礎,並提供清楚的分析脈絡,幫助讀者理解當代國際貿易之情勢變遷,以及各國所提因應策略的緣由,相當適合國際貿易領域之初入門學習者。
目錄
第1章 國際經濟學的領域
第2章 早期的貿易理論
第3章 DAVID RICARDO和比較優勢的古典學派理論
第4章 古典學派貿易模型之延伸與驗證
第5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
第6章 新古典學派理論中的貿易獲益
第7章 提供曲線和貿易條件
第8章 貿易的基礎
第9章 要素稟賦模型的資料實證檢驗
第10章 後HECKSCHER-OHLIN貿易理論與產業內貿易
第11章 經濟成長與國際貿易
第12章 跨國要素移動
第13章 貿易政策工具
第14章 貿易政策的影響效果
第15章 干預主義貿易政策的論點
第16章 經濟整合
第17章 國際貿易與開發中國家
立即查看
圖解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經濟與區域經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圖解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經濟與區域經濟
作者:伍忠賢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06/28
ISBN:9789577633736
內容簡介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的重點內涵,緊跟最新趨勢。
※濃縮最佳實務與理論解析,學習效果加倍。
※理解國際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影響。
※圖文並茂.容易理解.快速吸收。
國際貿易即是不同國家之間的金流、物流與分工。近幾年,區域經濟整合已成顯學,國際間的經貿關係更為頻繁及緊密,連動影響各國政府的政策方針之外,更攸關你我的工作、投資與生活。
本書建立經濟產出、轉換至投入的三大架構,縱向追溯各國的歷史因素如何影響當今局勢,橫向分析國際間各個產業的經貿數值比較。以「懶人包」式的簡潔風格,詳細講解國貿理論,兼論具體案例,包括觀光旅遊、汽車工業與農礦業等等。一頁文字一頁圖表,搭配學習效果更甚以往。此外,更聚焦於全球最新動態的美中貿易戰,完整理解法規、部會協定以及更多的技術性決策。適合大專院校、企業組織等相關領域人員研究。
目錄
自序
第 1 章 全球經濟快易通
Unit 1-1 為什麼要學國貿理論與政策
Unit 1-2 了解全球商品、服務貿易統計的目的:趨吉避凶——以農礦產品為例說明
Unit 1-3 2020年全球經濟全景:擴增版一般均衡架構
Unit 1-4 全球經濟資料來源
Unit 1-5 全球總產值與人均總產值
Unit 1-6 世界人口
Unit 1-7 全球土地面積/人口分布
Unit 1-8 美日中總產值占全球總產值比率
Unit 1-9 全球經濟成長率
Unit 1-10 全球經濟成長率的主要引擎:兼論美中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貢獻
第 2 章 全球物價與就業:全球化與全球經濟政策
Unit 2-1 全球物價上漲率
Unit 2-2 影響全球物價水準的二大成本面因素
Unit 2-3 全球失業率
Unit 2-4 國際貿易2國(以美中為例)分工: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Unit 2-5 全景:科技、全球化與其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Unit 2-6 全球化的衡量
Unit 2-7 全球化的增減
Unit 2-8 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政策合作組織
Unit 2-9 聯合國與美中政府經濟相關部會
第 3 章 全球的所得分配:兼論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影響
Unit 3-1 全景:全球所得、財富分配
Unit 3-2 全球「北富南貧」的沿革
Unit 3-3 工業國家跟新興國家人均總產值逐年接近:以美中為例
Unit 3-4 世界各國人民生活狀況評估
Unit 3-5 全球化對全球所得分配的影響:兼論全球貧窮人口數目、比率降低
Unit 3-6 全球所得分配:人均總產值分配
Unit 3-7 技術、全球化與其他因素對所得分配的影響
Unit 3-8 全球所得分配:吉尼係數
第 4 章 全球經濟的供給面
Unit 4-1 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Unit 4-2 全球第一大經濟國的沿革
Unit 4-3 2032年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國:全球經濟成熟階段第一大經濟國
Unit 4-4 全球產業結構與人均總產值
Unit 4-5 全球各國國際分工與人均總產值
Unit 4-6 全球三級產業的歷史沿革
Unit 4-7 全球勞動人口 I:工業國家供不應求
Unit 4-8 全球勞動人口 II:新興國家供過於求
Unit 4-9 全球資本形成
第 5 章 國際貿易敘述
Unit 5-1 出口與進口的原因:國與國間為何會有貿易
Unit 5-2 哪些商品/服務在國際貿易間交易
Unit 5-3 國際貿易商品與服務的分類
Unit 5-4 國際商品貿易型態:依商品移動方向分類
Unit 5-5 全球貿易的資料來源
Unit 5-6 全球總產值、商品與服務出口比較
Unit 5-7 全球出口金額、數量的所得彈性:趨勢分析
Unit 5-8 中國大陸進口替代對全球商品出口成長的負面影響
Unit 5-9 從供給增、需求緩,來看全球商品貿易減緩
Unit 5-10 出口商品價格、數量對出口金額的影響
Unit 5-11 全球商品出口占總產值比率
第 6 章 國際商品貿易的商品分析
Unit 6-1 產品的分類與編碼
Unit 6-2 商品貿易中的商品分類
Unit 6-3 農礦商品的用詞和種類
Unit 6-4 農礦產品的價格與預測
Unit 6-5 貿易成本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Unit 6-6 近景:全球商品出口的運輸方式
第 7 章 國際商品貿易的地理分析
Unit 7-1 全球200個國家/區域的分類
Unit 7-2 各洲洲間與洲內貿易
Unit 7-3 商品貿易的四大洲市占率與四大國排名變化
Unit 7-4 出口進口五大洲結構
Unit 7-5 各國依人均總產值的出口商品結構
Unit 7-6 全球出口商品結構與十一大出口國
Unit 7-7 十一大國商品出口/進口
Unit 7-8 國際貿易趨勢分析:六大國市占率比較
第 8 章 各經濟成長階段的出口貿易
Unit 8-1 經濟起飛成長階段:靠勞力密集的輕工業
Unit 8-2 經濟起飛階段:以中國大陸為例
Unit 8-3 起飛前準備、起飛階段的出口:以中國大陸為例
Unit 8-4 經濟成長理論
Unit 8-5 經濟成熟階段的國家:生產因素中的資本、技術,以美中為例
Unit 8-6 工業與新興國家貿易型態:以美中為例
Unit 8-7 世界工廠
Unit 8-8 全球供應鏈現況:亞洲成為全球工廠
Unit 8-9 全球價值鏈分析
第 9 章 國際貿易相關理論
Unit 9-1 時代劃分:從歷史、音樂到經濟
Unit 9-2 全球經濟分析的一般均衡架構
Unit 9-3 近代經濟學派
Unit 9-4 現代與當代經濟學派
Unit 9-5 19世紀以前的貿易相關理論:兼論古典學派的絕對、比較優勢理論
Unit 9-6 20世紀上半世紀的國際貿易相關理論:
新古典學派中的生產因素稟賦理論全景
Unit 9-7 生產因素稟賦理論專論
Unit 9-8 當代國際貿易相關理論
Unit 9-9 克魯曼的新貿易理論
第 10 章 服務貿易:兼論服務貿易第一行業旅行遊覽業
Unit 10-1 服務貿易的內容與分類
Unit 10-2 全景:服務貿易趨勢分析
Unit 10-3 服務貿易出口、進口:各洲分布
Unit 10-4 近景:三類國家在服務出口的明細分析
Unit 10-5 服務貿易前十大國
Unit 10-6 近景:跟公司相關的服務出口(以美對中為例)
Unit 10-7 全球觀光商機
Unit 10-8 全景:國際旅行遊覽的歷史發展
Unit 10-9 近景:全球旅遊各洲商機
Unit 10-10 全球旅遊各洲比重、前十大支出和收入國家
Unit 10-11 全球的中客商機
Unit 10-12 特寫:服務貿易中的運輸
第 11 章 海外直接投資理論與統計
Unit 11-1 海外直接投資的原因:生產全球化——海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理論入門
Unit 11-2 全球海外直接投資:流量 I——金額 206
Unit 11-3 全球海
立即查看
書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五版)
作者:劉碧珍
出版社:雙葉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9579096232
內容簡介
本次改版主要是納入最近國際貿易政策相關議題,包括數位貿易的發展(第17章)和美國川普總統的雙邊主義(第15章),這些對貿易政策均有相當衝擊。此外,更新區域協定(如TPP)的最新發展以及環境保護議題(巴黎協定)的進展等。
‧介紹最完整,最能跟上文獻的發展,新增「全球供應鏈與中間財貿易」(第4章)、「附加價值貿易」(第10章)及「數位貿易」(第17章)。
‧提供服務業貿易的完整討論。(第17章)
‧介紹最新區域整合的發展,包括TPP和RCEP。(第16章)
‧討論中國貿易制度的改革和貿易發展。(第12章)
‧介紹自荷蘭占領以來臺灣貿易發展史。(第7章)
目錄
第01章 緒論
1.1 為什麼要研究國際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1.3 國際貿易理論
1.4 國際貿易政策
1.5 世界貿易趨勢
第02章 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
2.1 早期的貿易理論
2.2 絕對利益原理
2.3 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
2.4 貿易利得的由來
2.5 工資率的決定
2.6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應用與評估
2.7 臺灣實例
第03章 特定要素模型:貿易與所得重分配
3.1 特定要素模型
3.2 相對價格變動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3.3 比較利益的決定
3.4 自由貿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第04章 Heckscher–Ohlin模型:資源秉賦與貿易
4.1 Heckscher-Ohlin 模型的基本假設
4.2 價格、要素密集度與產出
4.3 Rybczynski定理
4.4 Heckscher–Ohlin定理
4.5 Stolper–Samuelson定理
4.6 要素價格均等定理
4.7 Leontief矛盾
4.8 全球供應鏈之發展—李嘉圖模型與H–O 模型的運用
第05章 經濟成長
5.1 經濟成長的型態
5.2 經濟成長的來源
5.3 提供曲線
5.4 經濟成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5.5 經濟成長的福利效果
5.6 臺灣實例
第0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與國際貿易
6.1 規模經濟、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
6.2 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3 異質廠商貿易模型
6.4 產業內與產業間貿易的比較
6.5 產業內貿易的衡量
6.6 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6.7 其他貿易理論—產品循環理論
第07章 臺灣貿易史
7.1 明朝時期
7.2 荷蘭時期
7.3 明鄭時期
7.4 清朝:鎖國時期
7.5 清朝:開國時期
7.6 日本時期
7.7 戰後時期
7.8 臺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第08章 關稅與配額
8.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8.2 關稅的經濟效果—小國
8.3 關稅的經濟效果—大國
8.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8.5 有效保護理論
8.6 進口配額
8.7 配額與關稅的比較
第09章 非關稅貿易措施
9.1 新保護主義的興起
9.2 非關稅貿易措施的範圍與衡量
9.3 傾銷與反傾銷
9.4 補貼
9.5 自動出口設限
9.6 其他非關稅貿易措施
第10章 貿易干預的理論基礎
10.1 保護國內產業與勞動就業
10.2 利用及矯正市場的不完全性
10.3 維持貿易的公平性
10.4 附加價值貿易的意涵與貿易糾紛
10.5 開發中國家關切的議題
第11章 臺灣的貿易政策
11.1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1.2 1980年以後的貿易政策
11.3 進口替代與出口擴張的爭議
11.4 兩岸貿易
第12章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2.1 計劃經濟下的貿易體制改革
12.2 中國對外貿易的特色
12.3 中國開發區的發展
12.4 中國外資政策的演變
12.5 貿易結構的演變
12.6 外人投資結構的轉變
12.7 中國經驗的啟示
第13章 國際要素移動與對外投資
13.1 要素移動與商品移動
13.2 要素移動與社會福利
13.3 要素移動的選擇
13.4 對外投資理論
13.5 政府對要素跨國移動的干預
13.6 臺灣對外投資狀況
第14章 政治經濟學
14.1 利益團體模型
14.2 國家利益模型
14.3 中間選民模型
14.4 遊說模型
14.5 政治獻金模型
14.6 臺灣在1980年以前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14.7 臺灣在1980年以後貿易政策的政經意涵
第15章 世界貿易制度
15.1 雙邊主義
15.2 多邊主義
15.3 GATT及WTO的起源
15.4 WTO的基本精神
15.5 GATT和WTO的談判
15.6 進口救濟
15.7 智慧財產權
15.8 政府採購
第16章 區域經濟整合
16.1 區域經濟整合的種類與動機
16.2 區域經濟整合的福利效果
16.3 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
16.4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6.5 歐洲聯盟—EU
16.6 與臺灣相關的區域經濟組織
16.7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互補或衝突
第17章 服務業貿易
17.1 服務業貿易的特徵
17.2 服務業貿易的型態
17.3 服務業貿易的障礙
17.4 GATS
17.5 世界服務業貿易現況
17.6 服務外包
17.7 數位貿易
第18章 貿易新議題
18.1 農業貿易
18.2 杜哈回合談判的進展與問題
18.3 環境保護的議題
18.4 競爭法的調和
18.5 未來展望
立即查看
【中文書】
書名: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三版
作者:趙捷謙
出版社:華泰
出版日期:2017/09/11
ISBN:9789869475716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理論、政策並重,理論始於15世紀至1776年間西歐實行重商主義之討論,而後論及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的現代理論、新國際貿易理論,以及因素流動及經濟成長等。國際貿易政策亦然,始於重商主義,而後是傳統理論、乖離理論、非關稅貿易管制、國際貿易政策的新理論,此外另以專章介紹國內貿易政策。實務上,則探討現代的國際貿易組織,以及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問題與相關政策。
本書的論述由淺入深,從最基本的消費行為及生產行為,逐步建構理論分析所需的工具,讓複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曲線、數學公式或定理。分析手法的表現上,則是75%均衡與局部均衡等多種並舉,讓讀者熟知各種類的分析法。
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重商主義:貿易管制
第3章 古典學派的國際貿易理論:技術的貿易理論
第4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機會成本與比較利益
第5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社會無異曲線與比較利益
第6章 新古典貿易理論:比較利益與國際均衡
第7章 國際貿易的現代理論
第8章 新國際貿易理論
第9章 國際貿易政策的傳統理論
第10章 乖離理論與國際貿易政策
第11章 非關稅的貿易管制
第12章 國際貿易政策與產業結構:國際貿易政策的新理論
第13章 移民、外勞以及對外投資
第14章 成長與貿易
第15章 已開發國家的貿易組織
第16章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問題及組織
第17章 台灣地區的貿易與貿易政策
立即查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修訂九版) 2011 <三民>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