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推論與解釋:法學方法論文集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法律推論與解釋:法學方法論文集<翰蘆>
作者:劉幸義
出版社:翰蘆圖書
出版日期:2015/11/05
ISBN:9789865860783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三大面向論述法律推論與解釋。先從法律上的命題與推論談起,繼之談法學的思維途徑,最後談到關於法律的解釋與適用。這三大面向,涵蓋了法理學的基礎認識,思維方法,以及從法理學如何實際應用。
作者是國內知名的法理學領域的學者,德國法學博士的學術訓練,具備非常嚴謹和細膩的思想系統,本書更以清楚的邏輯,易讀的文字和非常有層次的論說,帶領讀者深入探究法理學的內涵。
作者歷任台北大學法律系所主任,也擔任過台北大學副校長,是國內頂尖的刑法、法理學的學者。本書不同於一般的法學方法論集,是融合基礎與精研所需的重量級著作。
本書與另一著作《法律概念與體系結構》同時出版。
目錄
第一章 法律命題與推論
壹、概說
貳、概念、命題與推論概述─以刑法為例
參、法外空間─刑法信條論、法律邏輯與法律哲學上的難題
第二章 法學思維途徑
壹、概說貳、基本的法律思維途徑─由規範、事實、包攝到判決
參、鸚鵡罵人─刑事案例之判斷程序
肆、由法治國家原則與法學方法論的角度─評司法院釋字第三四二號解釋
伍、論法學思維上幾個謬誤問題
陸、複合問句的謬誤與誘導詢問
柒、由法學方法論角度思考「安樂死」之難題
捌、「安樂死」刑事政策的擬定與論證
第三章 法律之解釋與適用
壹、概說
貳、「論理」及「論理解釋」之意義與功能─以刑事法學及刑事實務為例
參、解釋與理解─以德國刑法贓物概念為例
肆、論刑法第十五章的「文書」意義─由法學方法論與記號學角度觀察
伍、論刑法第十五章的「準文書」意義─擬制、法律概念與體系
陸、由法律信條論觀察─刑法第十五章準文書的適用範圍
柒、由最高法院九一年度台上字第四四九號刑事判決─反思「傷害」的意義內涵與體系
捌、總統的「刑事豁免權」並非免除刑事責任
玖、總統應提出釋憲案,法官應避免枉法裁判
拾、不知者無罪?打斷狗腿的犯罪判斷問題
拾壹、偷電行為─法律漏洞與禁止類推
拾貳、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與實務批判
立即查看
《系列》民法叢書:民法總則/侵權行為法/損害賠償/不當得利/民法物權/民法概要/人格權法/法律思維與案例研習-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債法原理- 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6650
售價:
6251
現省:
399元
立即查看
哈特與《法律的概念》:理解法律的性質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哈特教授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牛津大學提升為二戰之後從哲學的進路研究法律的智識中心與最高殿堂,他為牛津大學本科生撰寫的法哲學教科書《法律的概念》一書,成為了當代法哲學界的學術教科書。也是經由他的工作,當代法實證主義得以擺脫眾多流行的誤會,成為追求法學真理的志業中最具主導性和影響力的學術陣營。可以說,以哈特和他的法理論為中心所進行的學術探索與競爭,塑造和決定了當今的法哲學。
這本著作的貢獻便在於,克萊默教授以極清晰的框架,極準確的理解與重述,極嫻熟且深入淺出的剖析和批判,與極優美又可近的文筆,為所有對法哲學感興趣的學生與學者,提供了一整套理解哈特的法理論與當今法哲學最新發展的指引和說明。在目前市面可見的對哈特《法律的概念》進行分析、闡釋、批判的學術著作中,這是可靠又優質的最新權威版本。克萊默教授按照《法律的概念》一書的章節次序,逐一分析了哈特法理論中最重要的分析概念與理論論證。
目錄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方法的澄清
一、問題的提出
二、致力於闡明的概念
三、核心事例的方法
四、是一種哲學理論
五、不同社會的多樣性
六、描述性說明的方法論
七、還原論的志向?
八、自然主義的志向?
第二章 哈特論法律權力與法律的規範性
一、奧斯丁的法律模型
二、授予權力的法律
三、立法者困境
四、來源自習慣的法律
五、主權者的諸多限制
第三章 哈特法理論的基本構成
一、內在與外在的區分
二、模擬的觀點
三、模擬觀點與內在觀點之區分的模糊之處
四、初級規範與次級規範:一般性區分
五、初級規範與次級規範:哈特的思想實驗
六、承認規則:面向誰發布的?
七、承認規則:授予權力與施加義務
八、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具體細節上的分歧
九、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多種判準
十、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制度的等級
十一、承認規則的終極性
十二、承認規則:基礎性層面與制度性層面
十三、承認規則與其他次級規則的糾纏
十四、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夏皮羅
十五、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沃爾德倫
十六、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麥可柯克
十七、循環論證的問題
十八、必要且充分條件
第四章 哈特論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
一、幾個關鍵區分
二、哈特論形式主義與規則懷疑主義
第五章 法律與道德
一、可分離命題
二、哈特論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三、包容性法實證主義與排他性法實證主義
四、哈特是表達主義者嗎?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立即查看
書名:法概念與法效力(2版)
作者:Alexy(王鵬翔)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5/00
ISBN:9789577639707
內容簡介
本書的核心議題是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係。法實證主義主張:法律與道德是分離的,法律的概念以及法效力的概念都不包含道德的要素。阿列西試圖證明,法實證主義的分離命題是錯誤的。首先,法律與道德之間具有概念上的必然關聯;其次,有規範性的理由支持,將道德的要素包含在法律的概念與法效力的概念之中。因此,法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全面性的法理論必定是失敗的。阿列西運用正確性論據、不正義論據、原則論據來反駁法實證主義的分離命題,最後提出一個非實證主義的法概念,系統性地整合了社會實效性、權威制定性、內容正確性這三個要素。
本書不僅是阿列西在法理學領域的代表作,也適合作為接觸法理學的入門讀本。
目錄
縮寫略語表
第一章 法實證主義的問題
一、 基本立場
二、 法實證主義之爭的實踐意涵
1. 制定法的不正義
2. 法律續造
第二章 法律的概念
一、 基本要素
二、 實證主義的法概念
1. 主要取向於實效的法概念
1.1. 外在面向
1.2. 內在面向
2. 主要取向於制定的法概念
三、 對實證主義法概念的批評
1. 分離命題與聯結命題
2. 概念架構
2.1. 獨立於效力與非獨立於效力的法概念
2.2. 法律體系作為規範體系與程序體系
2.3. 觀察者觀點與參與者觀點
2.4. 區分的關聯與品質的關聯
2.5. 各種組合
3. 觀察者觀點
3.1. 個別規範
3.2. 法律體系
4. 參與者觀點
4.1. 正確性論據
4.2. 不正義論據
4.2.1. 個別規範
4.2.1.1. 語言論據
4.2.1.2. 清晰性論據
4.2.1.3. 效用論據
4.2.1.4. 法安定性論據
4.2.1.5. 相對主義論據
4.2.1.6. 民主論據
4.2.1.7. 不必要性論據
4.2.1.8. 坦誠性論據
4.2.1.9. 小結
4.2.2. 法律體系
4.2.2.1. 擴散命題
4.2.2.2. 崩潰命題
4.3. 原則論據
4.3.1. 安置命題
4.3.2. 道德命題
4.3.3. 正確性命題
第三章 法律的效力
一、效力的概念
1. 社會學的效力概念
2. 倫理學的效力概念
3. 法學的效力概念
二、效力衝突
1. 法律的效力與社會的效力
1.1. 規範體系
1.2. 個別規範
2. 法律的效力與道德的效力
2.1. 規範體系
2.2. 個別規範
三、基本規範
1. 分析性的基本規範(凱爾森)
1.1. 基本規範的概念
1.2. 基本規範的必要性
1.3. 基本規範的可能性
1.4. 基本規範的內容
1.5. 基本規範的地位與任務
1.5.1. 任務
1.5.1.1. 範疇轉換
1.5.1.2. 確立判準
1.5.1.3. 建立統一性
1.5.2. 地位
1.5.2.1. 必然預設
1.5.2.2. 可能預設
1.5.2.3. 想像的規範
1.5.2.4. 不可證立性
2. 規範性的基本規範(康德)
3. 經驗性的基本規範(哈特)
第四章 定義
文獻索引
譯後記
立即查看
法律概論──現代社會與法律 (3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專為非政法科系的讀者所撰寫的法律通識課程教材,循序漸進為讀者建立法律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一定的識讀法條與相關案例之通識能力。
全書共15章,第1到6章介紹法與法系、法律的分類、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以及法律的淵源、制定、解釋,建立對法律的基本觀念,第7章到9章闡釋法律的權利義務關係、法律的制裁、司法獨立與法院,第10到13章分別講述民法、刑法及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實務知識,第14章探討有關詐欺、妨害名譽、隱私權、臨檢等現代社會的法律議題,第15章探討平等權與性別平等。
最近各種法律修正者甚多,第三版依近期各種法律修正校訂更新,介紹國民法官、大法庭、18 歲成年等在法治觀念上具有相當先進性的修法,引導讀者跟上時代的改變,並更新自己的觀念。
【目錄】
Chapter 01 法與法系
第一節 法的意義
第二節 法系(成文法、不成文法)
第三節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特色交匯:「國民法官法」新制簡介
Chapter 02 法律的分類
第一節 公法、私法的區分與「二元訴訟制度」
第二節 法律的其他主要分類
Chapter 03 法律與其他社會現象
第一節 法律與道德
第二節 法律與經濟
第三節 法律與宗教
第四節 法律與實力(強制力)
第五節 法律與正義
Chapter 04 法律的淵源
第一節 成文法源
第二節 不成文法源
Chapter 05 法律的制定
第一節 立法院的職權
第二節 制定程序
第三節 法律之公布與施行
第四節 法律的位階(法律優位原則):下位階牴觸上位階者無效
第五節 法律保留原則
Chapter 06 法律的解釋
第一節 法律解釋的種類
第二節 立法解釋
第三節 司法解釋
第四節 行政解釋
第五節 解釋方法
Chapter 07 法律的權利義務關係
第一節 法律的權利義務關係之意義
第二節 表示行為與事實行為
第三節 權利之性質
第四節 權利之分類
第五節 義務的性質與分類
第六節 權利義務之主體
第七節 權利之得、喪與變更
第八節 權利義務之客體
Chapter 08 法律的制裁
第一節 憲法上的制裁
第二節 行政法上的制裁
第三節 刑事法上的制裁
第四節 民事上的制裁
Chapter 09 司法獨立與法院
第一節 司法獨立:司法院不是最高法院
第二節 法院之類型與審級
第三節 「檢察一體」原則
第四節 法官之審理
第五節 「三級三審」制與所謂的「『四級』三審」制
Chapter 10 民法概說
第一節 財產關係與民法
第二節 家族關係與民法
Chapter 11 民事訴訟
第一節 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程序不同
第二節 民事訴訟程序
第三節 人事訴訟程序與其他程序
Chapter 12 刑法概說
第一節 刑法的意義
第二節 罪刑法定主義
第三節 犯罪的意義
第四節 構成要件之該當性
第五節 行為之違法性
第六節 行為之有責性
第七節 犯罪之型態與刑罰
第八節 刑法分則之各種犯罪
第九節 軍事審判
第十節 刑法晚近重大修正之部分要點
Chapter 13 刑事訴訟
第一節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第二節 辯護律師
第三節 偵查之開始
第四節 第一審程序
第五節 上訴與其他程序
第六節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
Chapter 14 現代社會的法律議題
第一節 加重詐欺:刑法、組織犯罪條例之修正
第二節 妨害名譽:公然侮辱、誹謗
第三節 隱私權的保護:竊聽、竊錄或擅自裝設GPS 衛星定位追蹤器
第四節 臨檢
Chapter 15 平等權與性別平等
第一節 平等權的意義
第二節 從「『男女』平等」到「『性別』平等」
第三節 通姦除罪化
第四節 社會福利政策立法與職業平等
立即查看
公職考試2020試題大補帖【文化資產概論與法律】(97~108年試題)(申論題型)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