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法學方法論之探索 <三民>
作者: 楊仁壽
ISBN: 9788880196204
出版社: 三民
定價: 400
售價: 38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方法論: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十七卷 (1版)

民事訴訟法之解釋方法論: 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 第十七卷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來自無,去至無,理法無常,虛實交錯,結論自明,諭示為主,無待論證,是為玄學。惟人間之學,當重於溝通及理解,結論之合理正當及具說服力,應係立基於裁決者論證過程之合理性及檢驗可能性。而在法學方法上,若欠缺法權力決定之授者與受者間存在一可溝通性、可檢驗性之足以透明化擔保之方法論,則法治國之法安定性,便難獲周全,又豈能不慎哉? 【目錄】 主編序 i 民事訴訟法解釋方法論引言稿 姜世明 001 民事訴訟之法律續造──以客觀訴之合併中一訴訟標的專屬管轄之管轄權決定為例 吳從周 061 程序法規範解釋與法續造之界限──最高法院110年度台簡抗大字第33號民事大法庭裁定(終止收養事件之定性)之評析 魏大喨 085 法學方法與民事程序法 游進發 123 行政訴訟之訴訟參加與民事訴訟之訴訟參加之比較 張文郁 147 民事訴訟現行法學方法論爭議問題之研究 劉明生 187 上訴的經濟分析探微 曹志勛 233 爭點效之研究──自美國法反思 王怡蘋 261

原價: 400 售價: 380 現省: 20元
立即查看
債權物權化與否認子女之訴: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 (2版)

債權物權化與否認子女之訴: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債權物權化與否認子女之訴: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四冊 ISBN13:9789575115258 出版社:元照 作者:吳從周 裝訂/頁數:平裝/552頁 規格:21cm*15cm*2.5cm (高/寬/厚) 版次:2 出版日:2021/06/01 中國圖書分類:民法 內容簡介   本書延續「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三冊」在民法與民事訴訟法領域,透過方法論的運用與實務判決對話的努力。實體法部分,將焦點置於債權物權化理論與實務的探討;程序法部分,則是關於否認子女之訴在比較法上的論述,除此之外,包含其他民事法之重要法律爭議。作者以本書作為其從事法學研究及教職之里程碑,提供讀者豐富之民事法學思考路徑,同時總結自身研究成果,值得仔細品味、發掘箇中奧妙。 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法律溯及既往適用與類推適用——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二○八○號判決 壹、判 決/2 貳、爭 點/4 參、簡 評/5 肆、結 論/10 第二章 未出席社員能否提起撤銷總會決議之訴 壹、爭 點/12 貳、學說爭論與實務見解/12 參、本文見解/15 第三章 債權物權化、推定租賃關係與誠信原則——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第十六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評釋 壹、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第十六次民事庭會議決議/18 貳、債權之物權化/21 參、從「推定租賃關係」到「推定使用借貸關係」?/37 肆、具體個案中最高法院考量之誠信原則的因素/51 伍、結 論/57 第四章 「土地與房屋不同屬一人所有」不宜類推適用民法第四百二十五條之一——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三五九號判決在法學方法論上的再思考 壹、判決事實與理由/60 貳、形式上的疑問/64 參、方法論上的實質檢討/69 肆、類推適用以外的解決途徑/75 伍、結 論/78 第五章 互易契約之債權物權化——簡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二九號判決 壹、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二九號判決/82 貳、債權物權化在我國法上之發展趨勢/88 參、結 論/96 第六章 主人與狗——動物占有人責任之實務案例整理 壹、新聞事實二則/100 貳、相關法規/101 參、實務案例之分析解說/102 肆、結 論/112 第七章 法律上的死而復活——死亡宣告之撤銷及其效力 壹、新聞事實/114 貳、相關法規與問題概述/114 參、分析解說/116 肆、結 論/128 第八章 上司罵下屬,公司連帶賠!?——受僱人「執行職務」概念之再探討 壹、新聞事實/130 貳、相關法規與爭點/130 參、問題的重要性/132 肆、分析解說/135 伍、本案之檢討(代結論)/142 第九章 限制行為能力人之中性行為 壹、法律依據/147 貳、四種典型/149 參、爭論案型/152 肆、設例解析(代結論)/158 第十章 仲裁判斷與時效中斷——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一二號判決在法學方法論上的思考 壹、案例事實、判決要旨與問題提出/162 貳、提付仲裁與時效中斷/168 參、撤銷仲裁判斷與時效視為不中斷/169 肆、作成仲裁判斷與時效中斷事由終止/174 伍、結 論/180 第十一章 在時效起算點決議仍採客觀基準說之後……——簡評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七年度上國字第一一號判決 判決摘要/182 相關法條/183 相關裁判/183 關鍵字/184 裁判簡評/184 第十二章 借名登記與無權處分——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七六號判決 判決摘要/190 相關法條/190 相關裁判/190 關鍵字/190 裁判簡評/190 第十三章 出租人之主給付義務與物之瑕疵擔保責任——評析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六九九號、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三三號判決 壹、判決之內容與問題之提出/196 貳、用益狀態提供義務/203 參、用益狀態維持義務與瑕疵擔保請求權/210 肆、結 論/219 第十四章 再訪否認子女之訴——以親生父提訴權之探討為中心 壹、論題在我國文獻討論之現狀/222 貳、親生父提訴權爭論在德國法上之演變/224 參、我國法上之討論/231 肆、結 論/251 第十五章 子女提起婚生否認之訴的被告適格 壹、新聞事實/254 貳、相關法規與爭點/254 參、問題分析解釋/255 肆、結 論/265 第十六章 民事法官懈怠案件之進行與當事人之權利救濟——從德國「不作為抗告法」(Untatigkeits-beschwerdengesetz)之制定思考我國法之出路 壹、序 說/271 貳、歐洲人權法院2000年10月26日之「Kudla v. Polen」判決/273 參、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之回應/280 肆、立法前德國法體系內之解決可能性/283 伍、德國「不作為抗告法」之立法目的、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291 陸、反思我國法上當事人之救濟可能性(代結論)/299 第十七章 遲誤準備程序期日、不預納訴訟費用與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一個民事訴訟法學方法論的基本介紹 壹、兩則實務見解與問題之提出/312 貳、簡介德國法上建構一個獨立民事訴訟法學方法論之嘗試/315 參、我國法上之概況反思:以「過失證明妨礙」為例/325 肆、兩則實務見解在法學方法論上之檢討/330 伍、結 論/343 第十八章 接續觀察主觀預備合併在我國之發展——瀏覽德國學說、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二八三號判決 壹、緒說:問題現狀與祝賀詞/346 貳、爭論:原告及被告方面之主觀預備合併的基本論點/350 參、瀏覽:德國學說與實務見解/362 肆、評 析/368 第十九章 案件遲延之逆襲——從防止「逃避爭點簡化協議」與「逃避失權」之角度出發整理與觀察相關最高法院判決 壹、序說:爭點簡化協議、失權與集中審理/380 貳、爭點簡化協議之對象範圍/386 參、爭點簡化協議之效力範圍/392 肆、結 論/418 第二十章 再論第二審失權與補充第一審之攻擊防禦方法——觀察後續實務見解發展中所產生的諸多疑問 壹、序 說/420 貳、後續實務見解發展中產生的諸多疑問(一):失權之性質與要件/421 參、後續實務見解發展中產生的諸多疑問(二):失權規定間之適用關係/441 肆、結 論/445 第二十一章 於第二審始提出時效抗辯之失權效果 壹、分歧的實務見解:一個抗辯,四種效果/449 貳、以責問權行使為前提/455 參、結 論/456 第二十二章 民事裁判書附記不同意見書? 壹、新聞事實/458 貳、相關法規與爭點/459 參、問題分析解釋/460 肆、結論:流人血的罪不歸於我?/467 第二十三章 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的實務新發展:醫病鬥「法」第二回合——簡評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二七三八號判決 壹、判決要旨與問題現況/472 貳、醫病鬥法第一回合:實體法的枷鎖與解脫/475 參、醫病鬥法第二回合:訴訟法上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與例外/481 肆、結 論/490 第二十四章 以一訴「附帶請求」不併計標的價額之範圍 壹、學說與實務之基本見解/493 貳、「附帶請求」之範圍/496 參、結 論/504 附 錄 制定法的不法與超制定法的法/505

原價: 620 售價: 558 現省: 62元
立即查看
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七冊: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一)

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七冊: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一)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法學方法論 (5版)

法學方法論 (5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法律問題,原則上乃邏輯學中「是非對錯判斷」的問題。 本書認為,要探討一個法律問題,須先有問題層次的概念,否則容易失去解決問題的邏輯性及客觀性,蓋不同層次的問題,有不同的重點及處理方式。所有法律問題,概可劃歸下列四個層次其中之一:(1)法本質論、(2)立法論、(3)法解釋論及(4)法適用論。 首先,所擬解決的問題,必須是「法律問題」,若屬「政治問題」,則無法透過法學方法解決。故縱使是高度「政治性的法律問題」,仍然可以透過法學方法論解決;但「法律性的政治問題」,則不適宜由法學方法解決。其次,既屬法律問題,則必須再探討其屬何一個層次的問題,才用那一個層次的方法尋求解決。本書選輯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以平易近人的說理,解明深奧的法律問題。 【目錄】 翁序 1 第五版序 3 初版自序 5 本書引用簡語 11 本書導讀1 17 本書導讀2 25 本書導讀3 39 第一章 形式法論 1 第一節 法規範的意義 3  第二節 法規範制定權 11  第三節 法之構成 15 第二章 實質法論──法律命題論 27  第一節 法律內涵的構成因素 30  第二節 法律命題的成立 94  第三節 法律命題的選擇 109  第四節 經典性法律命題 110 第三章 法效力論 113  第一節 法效力來源之理論 115  第二節 法規範實效性的內涵 117  第三節 法規範生效之要件 122  第四節 法律效力的內容 131 第四章 法政策論 143  第一節 立法政策應考量的要素 145  第二節 立法規制的基礎 153  第三節 立法政策的抉擇舉隅 155  第四節 實現立法政策的法律手段 159  第五節 立法裁量 164  第六節 立法規制的必要性 167  第七節 立法行為的界限 174  第八節 法安定性與正義的衡量──以知悉身世基本權為例 198 第五章 法體系論 203  第一節 立法體系的概念 205  第二節 法律體系之建構 206  第三節 體系正義論 211  第四節 立法技術之選擇 219 第六章 違憲審查論 243  第一節 違憲審查制度之歷史發展 245  第二節 違憲審查的類型 245  第三節 規範審查在法理上之困境及排除 248  第四節 違憲審查的本質 253  第五節 聲請釋憲的程序 257  第六節 違憲審查的基準 265  第七節 違憲審查的標準 266  第八節 違憲審查標的及重要關聯性理論 279  第九節 憲法法庭裁判的效力 283 第七章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 285  第一節 法律之適用 287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目標 297  第三節 一般法律解釋方法之步驟 306 第八章 不確定法律概念論 349  第一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的基本性質 350  第二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類型 357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判斷程序 360  第四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餘地之類型 366  第五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之司法審查 373 第九章 法律漏洞論 377  第一節 法律解釋與法律漏洞填補的區別 378  第二節 法律漏洞的概念 378  第三節 法院填補法律漏洞的理論基礎 381  第四節 法律漏洞的種類 382  第五節 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之續造 392  第六節 法律漏洞填補的界限 408 第十章 證據法論 411  第一節 證據法則 413  第二節 證據種類 417  第三節 證據能力 421  第四節 證據證明力 432  第五節 調查證據程序 442  第六節 證據移用 443  第七節 舉證責任之分配 444  第八節 不同法域證據制度之比較 452 第十一章 因果關係論 455  第一節 因果關係的本質 456  第二節 因果關係種類 458  第三節 因果關係的證明方法 467  第四節 因果關係論對實體法的影響 470 第十二章 法律裁量論 473  第一節 法律上裁量的概念 474  第二節 法律裁量的種類 474  第三節 裁量行為之審查 490 中文基本參考文獻 495 案名索引 497 關鍵字索引 499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判決索引 507 古語、法諺索引 511 圖3-1 釋字第620號解釋所涉及的個案事實圖示 134 圖4-1 國家管制手段介入圖 173 表2-1 銓敘部有關公職與黨職之退休年資之歷來解釋 41 表2-2 刑法第239條通姦罪命題探索 104 表2-3 醫師法第12條之1命題探索 106 表4-1 國家對危險及風險的管理義務 173 表10-1 各法域證據證明力量化表 442 表10-2 民、刑事及行政訴訟及程序證據法則的比較 453

原價: 760 售價: 72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
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 (2版)

法學思維小學堂——法學方法論密集班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本書簡介   法律人的技藝,就是論證。學會論證說理的方法,可讓自己在面對從未思考過的問題時,不至於毫無頭緒。本書作者在德國刑法學界享有盛名,這本書是其集自己數十年的研教功力,為法律人撰寫的一本思維導引手冊,重在各種方法於具體事例中的實際操演,可讓讀者在短時間內瞭解各種不同方法的運用。 目錄 作者簡介/前3 譯者簡介/前4 原著五版序/前5 原著四版序/前7 原著三版序/前8 原著二版序/前10 原著一版序/前11 譯者說明(中譯本二版)/前16 譯者說明(中譯本一版)/前20 縮語表/前31 第一課 法律中的概念  第一章 法律人為什麼要爭執概念?/3  第二章 法律概念的意義/12   一、描述性概念/12   二、模糊概念/15   三、制度性事實與制度性概念/20   四、評價性概念/24   五、論斷式概念/36  第三章 概念形式/49   一、分類概念/49 作者簡介 Ingeborg Puppe 現 職 .德國波昂大學法學院退休教授 譯者簡介 蔡聖偉 現 職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比較法資料中心主任 學 歷 .德國福萊堡(Freiburg)大學法學博士 經 歷 .東吳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及副教授(2005/8~2012/7) .德國宏博基金會(Humboldt-Stiftung)訪問學者(2010~2011) .國家考試命題暨閱卷委員

原價: 600 售價: 570 現省: 30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