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宗教自由、宗教詐欺與比較法制
作者: 許育典、周敬凡
ISBN: 9789862555279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書籍開數、尺寸: 15x21x4.48
頁數: 320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380
售價: 361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胡塞爾‧海德格‧鄂蘭的倫理、政治與宗教哲學 (1版)

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胡塞爾‧海德格‧鄂蘭的倫理、政治與宗教哲學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汪文聖的《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胡塞爾‧海德格‧鄂蘭的倫理、政治與宗教哲學》,始於一個基源問題:「胡塞爾、海德格與鄂蘭,如何以技藝活動,面對不可知的命運,但企圖在讓時機形成中,去理解與構作其有關倫理、政治與宗教領域的實踐哲學?」 實踐哲學的本質在自由,《現象學作為一種實踐哲學》討論的是胡塞爾、海德格、鄂蘭這三位哲學家以不同的技藝方式,在倫理、政治與宗教這三個領域所落實的自由問題。自由對他們有著不同的意涵,我們將一一檢驗,看這個基源問題如何被他們在不同立場下來解答。另外對於儒家也提出同樣的問題,看它如何在現象學給予的討論脈絡下做出回應。同時對於實踐哲學的討論如何進一步應用於當代的一些問題,保留了爾後繼續探究的空間。 【目錄】 第一章 技藝學的淵源與傳承 一、前言 二、技藝在前柏拉圖的意義 三、技藝在柏拉圖的意義 四、技藝在亞里斯多德的意義 五、技藝學表現在哲學作為生活方式的歷史傳承 六、結論第二章 技藝學在現象學裡的地位與意義 一、前言 二、胡塞爾的技藝概念 三、海德格的技藝概念 四、鄂蘭的技藝概念 五、結論第三章 胡塞爾現象學作為實踐哲學 一、前言 二、胡塞爾的倫理學 三、胡塞爾的政治哲學 四、胡塞爾的宗教哲學 五、結論第四章 海德格現象學作為實踐哲學 一、前言 二、海德格的倫理學 三、海德格的政治哲學 四、海德格的宗教哲學 五、結論第五章 鄂蘭現象學作為實踐哲學 一、前言 二、鄂蘭的倫理學 三、鄂蘭的政治哲學 四、鄂蘭的宗教哲學 五、結論第六章 從現象學看儒家的實踐哲學 一、前言 二、從儒家的技藝學來看其倫理學 三、儒家的政治與倫理學關聯 四、儒家的宗教與倫理學關聯 五、結論第七章 總結參考資料 索引

原價: 680 售價: 612 現省: 68元
立即查看
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 (1版)

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橫跨內容到寫作年代,與啟蒙、宗教、城市息息相關 同時對過去幾十年美國中國研究的評述〈天道與治道〉探討朱元璋建都南京後的宗教信仰及其影響。 〈顧起元的南京記憶〉,描述明清南京的城市生活,並特別著墨於和甘熙兩人對南京家鄉里巷、院落、衙署和宅邸的暗處,不可測度的幽靈、鬼魅之事的耽溺、迷戀。 〈白下瑣言〉為明清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有趣的細節,也是建構南京歷史和城市認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明清的統治階層與宗教〉,反映了作者對明清思想文化史有意無意的去取和選擇。 〈清中葉以降開封演劇活動概述〉,道出明代開封的戲曲活動,竟然可以媲美晚明金陵,而並稱南北歌舞之都。 〈胡適與白話文學運動的再評估〉、〈建立新事業〉兩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清末下層社會啟蒙運動的延伸,分別處理了晚清的白話文發展和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啟蒙運動的另一個被忽略的面向。 附錄〈社會史與文化史〉、〈從鄉村到城市〉是關於社會史和文化史的討論,是作者對過去幾十年美國、中國研究的簡單評述。  【目錄】 序 第一章 天道與治道:明太祖統治意理中的神怪色彩 一、問題與資料 二、意理篇 三、典章制度篇 四、垂訓後世 五、洪武的神祕經驗 結論 第二章 顧起元的南京記憶 前言 歷史傳承 小結 第三章 白下瑣言:19世紀的南京記事 一、歷史視野下的白下瑣言 二、家世背景 三、白下瑣言與方志 四、回顧《客座贅語》 五、時代的變遷 第四章 明清的統治階層與宗教:正統與異端之辨 一、明清的宗教論述 二、罷釋道 三、遵古禮 結論 第五章 清中葉以降開封演劇活動概述 一、明清開封 二、乾隆以降梆子戲的發展概要 三、演劇場合 四、俚俗的民眾戲曲 結語 第六章 建立新事業:晚清的百科全書家 一、一個新的知識類型 二、百科全書家的身分 結論 第七章 胡適與白話文運動的再評估:從清末的白話文談起 前言 一、清末白話文的發展 二、重新看胡適在中國近代白話運動史上的地位 附錄一 社會史與文化史:西方視野與中國觀點 附錄二 從鄉村到城市:社會史和文化史視野下的城市生活研究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
走過死蔭幽谷:跨宗教、哲學與能量療法的心靈療癒之旅 (1版)

走過死蔭幽谷:跨宗教、哲學與能量療法的心靈療癒之旅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最珍貴的天賦,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力量,是宇宙每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各種際遇。 ◎人生每個經歷,都是必然;遇到的每個人,都是貴人;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謹以此書獻給堅強的你,柔軟的你,努力讓靈魂更自由的你。 經過數十年不同宗教哲學的修行,我深刻體會, 越想深入了解這世界,越多新的謎團則相繼浮出; 越想接近造物主,越發覺得祂無法理解且難以親近。 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主,讓我得了祕訣, 將一路走來,踢到或絆倒的每一塊石頭, 經年累月,逐漸砌成一座強大的內在宮殿…… 昔日從天而降的落石,堆疊成宮殿支柱, 撐起我的內在空間,容許它更寬敞…… 作者論述跨度很大,蒙太奇式的呈現──各個片段的思緒領悟論述回憶反思觀察感受並行共存,讀者像是進到心緒裡,直接接觸;或者,像首詩,節奏轉場之間留白,讓讀者參與感受詮釋並填補,如此便與作者共同存在那被建構起的向度裡。很奇妙! ──榮格分析師 李佳怡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5479.pdf 【目錄】 前言 道歉的真義 相對邪惡與絕對邪惡 原諒那個五歲男孩 試著了解 關於恐懼 我在說誰的話 心魔 我見你在人群發光 兩忘江湖 走過死蔭幽谷 後記

原價: 280 售價: 210 現省: 70元
立即查看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1版)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頭人與上師,是父權社會中的兩種權威型態。 父權社會創造出權威集中的地方頭人與家族領導者, 卻也產生排擠效應,萌生大眾巨大的心靈失落感。 靈性導師的出現,成功化解父權社會的內在緊張性。 神奇效果繼續擴大,終至開花結果, 創造出東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另類權威與另類經濟奇蹟……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探討漢人社會中民眾宗教權威形式背後的內涵,與動態性的變遷模式,試圖以更為整體性的方式,扣緊漢人社會與文化脈絡,來說明當代社會漢人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團體的相對社會位置與社會實踐潛能。 漢人父權社會體制與超自然象徵系統間有著動態性的調控關係,宗教活動創造出了具有正當化父權身分意義的象徵資源,和產生出能安定化父權體系的靈性資源。進入當代社會,兩種宗教資源成為具有累積性和可交換性的資本。象徵資本的累積,仍以地方社區為累積和擴散中心,但有了新的文化資產的形式,行動者也有了更大的主動性來動員資本。而在當代主流世俗性體制不帶宗教色彩之後,宏觀層次出現了「現代國家政治經濟體系──入世救贖靈性體系」的二元性結構體,宗教層面相應有著重視個人性救贖和與世俗層面相容的特徵。當代浮出的「宗教性」的焦點,逐漸成為一種跨越宗教界線,並對資本主義世俗體制有針對性卻也是適應性的精神屬性。傳統的靈性資源,鑲嵌到這個宏觀結構中,頻繁靈性資本的累積與交換已是其新的樣貌。《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場域變遷下的象徵資本與靈性資本》正是以理論討論與個案研究,描繪出以上的歷史變遷與時代圖像。 【目錄】 自序 導論 一、本書書名的說明  二、民間權威的社會學分析  三、父系社會中的救贖模式:象徵權威與靈性權威間的分野與發韌  四、象徵資本  五、靈性的浮現與當代社會中的靈性資本  六、「宗教─巫術─世俗─靈性」的「結構體鍊」︰分析上的連動性  七、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  Part I 漢人民眾宗教型構與權威型態:理論重訪與典範移轉 第一章 中國宗教研究典範的繼承、轉移與競爭:實踐理論的展開 一、楊慶堃與中國宗教研究的轉向  二、楊慶堃的創意與誤置  三、功能論影響下的社會整體觀  四、基本章化範疇的討論與結構主義觀點的出現  五、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爭論  六、「民眾宗教」概念的銜接與轉折︰由結構功能到文化系統中的能動者  七、實踐理論的展開  八、本章結語  第二章 由象徵功能到象徵資本動員︰台南保安村的宗教場域變遷 一、前言  二、《神.鬼.祖先》一書背後的理論觀點︰象徵功能論  三、保安村中的行動者︰1960年代  四、當代保安村中的行動者  五、定義象徵資本  六、由象徵功能論到象徵資本動員論  七、結語  第三章 村際脈絡中的權力場域與象徵資本︰台南西港保安村的頭人領導型態變遷 一、前言  二、象徵資本概念的應用  三、保安村農村菁英領導型態的變遷  四、分析與討論  五、結語  第四章 父系社會中的靈性權威的發韌︰系統內的救贖與超系統的救贖 一、前言  二、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父子與父女  三、歷史演變中的神話敘事︰母子與母女  四、父系權威與父系繼嗣群的性質  五、系統再生產、主體性與神話敘事  六、結語  Part II 民眾宗教意識中靈性權威的當代擴張 第五章 台灣新興宗教中所反映的民眾宗教意識及其靈性觀 一、前言  二、「宗教性」(religiosity)的變遷  三、宗教與社會的關係︰觀察新興宗教發展的重要角度  四、新興宗教研究背後的主要理論關懷  五、台灣新興宗教發展的時空背景  六、當代台灣新興宗教場域  七、幾個台灣新興教團的舉例說明  八、結語  第六章 成為高付出需求機構︰日月明功中的成長追尋與情感依附 一、前言  二、高付出需求機構  三、日月明功概況  四、日月明功的發展階段  五、日月明功學員背後的社會心理基礎  六、討論與結論  第七章 鑲嵌在既有宗教傳統裡的靈性追尋︰新興宗教團體中的「老修行」與「新原理探索者」 一、前言  二、資料  三、信徒為什麼參加新興宗教  四、應用「主導性框架」的概念於新興宗教團體的動員歷程中  五、華人宗教「主導性框架」中的一個例子︰千禧年主義  六、參與清海的兩群人  七、清海教團信徒中兩群人不同的宗教生涯發展路徑  八、兩群人在末世論認知模式上的差異︰量化的與質化的檢查  九、兩群人不同的「框架實踐」路徑  十、摘要與結論  結論 一、本書主旨與摘要  二、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民間信仰與象徵資本  三、場域變遷與資本生產︰由靈性資源到靈性資本  四、靈性資本的創造、累積與兌換  五、場域變遷與靈性資本  六、建構歷程中的「入世救贖靈性體系」  七、本書限制以及未來研究的展望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原價: 780 售價: 702 現省: 78元
立即查看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 (1版)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580 售價: 522 現省: 5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