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唐太宗的人生哲學
作者: 曾凡玉、陳文新
ISBN: 9789578180253
出版社: 揚智
書籍開數、尺寸: 14.8x21x1.68
頁數: 336
內文印刷顏色: 單色
定價: 300
售價: 270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合唱大師 蘇森墉的音樂人生<唐莊文化>

合唱大師 蘇森墉的音樂人生<唐莊文化>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320 售價: 272 現省: 48元
立即查看
詩品•人品---唐代詩人的人生故事 (1版)

詩品•人品---唐代詩人的人生故事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爲什麽李白稱作“詩仙”? 爲什麽李賀稱作“詩鬼”? 爲什麽劉禹錫稱作“詩豪”? 爲什麽賈島稱作“詩奴”? 誰是大唐詩人中的第一人渣? 誰是大唐第一的艶情詩人? 大唐最優秀的女詩人是誰? 大唐第一的詩僧又是誰? 在或豪放、或悲壯、或清麗、或婉約的唐詩背後,都發生過什麽故事? 這部書將帶您穿越回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循著詩人們的人生足迹,去看時移世易、人生起落、宦海沉浮、愛情悲歡。和詩人們肩幷肩,去體會唐詩中的家國情懷、別恨離愁、美人美景、人世感悟。享受一場文化與歷史的盛宴。 此書難得,在於拓了唐詩愛好者的知識外延,對詩人及詩詞創作背景有更立體的瞭解。 【目錄】 作者序 一、詩人李世民.......................................................................... 1 二、“五絕”虞世南....................................................................... 5 三、“初唐四傑”之王勃一字值千金........................................... 8 四、“初唐四傑”之不服王勃的楊炯......................................... 11 五、“初唐四傑”之慘不忍書的盧照鄰..................................... 13 六、“初唐四傑”之悲情駱賓王................................................. 17 七、唐朝第一豔情詩人張鷟................................................... 21 八、“逆流蛤蟆”張元一............................................................. 24 九、“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27 十、仗劍戍邊的郭震............................................................... 29 十一、“一條線,挽天樞”......................................................... 32 十二、悲情詩人喬知之........................................................... 33 十三、格律詩奠基人沈佺期................................................... 37 十四、為詩殺人的宋之問....................................................... 39 十五、“燕許大手筆”張說與蘇頲............................................. 42 張說................................................................................. 43 蘇頲................................................................................. 45 十六、“翰林六絕”李邕............................................................. 47 十七、詩酒狂人賀知章........................................................... 52 十八、邊塞詩四人組............................................................... 56 王昌齡............................................................................. 57 高適................................................................................. 59 岑參................................................................................. 61 王之渙............................................................................. 63 十九、詩天子王維................................................................... 66 二十、風流天下孟浩然........................................................... 70 二十一、李白故事一籮筐....................................................... 74 二十二、“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詩聖杜甫............. 84 二十三、神仙宰相詩人李泌................................................... 93 二十四、“慧眼識居易,桐葉傳真情”——詩人顧況............. 98 二十五、大將軍的漁歌——詩人張志和............................. 102 二十六、茶聖陸羽的詩與情................................................. 105 二十七、“禪茶詩三位一體”的詩僧皎然............................... 107 二十八、“五言長城”劉長卿................................................... 111 二十九、“盛唐最後一位大詩人”韋應物............................... 113 三 十、大曆十才子............................................................. 117 李端........................................................................... 118 盧綸........................................................................... 119 韓翃........................................................................... 120 錢起........................................................................... 122 吉中孚....................................................................... 123 其餘諸人................................................................... 124 三十一、“負心薄幸郎”詩人李益........................................... 125 三十二、“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詩人戎昱 129 三十三、竇叔向和他的“五子登科”....................................... 133 三十四、拯救了大唐的英雄詩人韋皋................................. 135 三十五、李白說“蜀道難”,他偏說“蜀道易”——詩人 陸暢........................................................................... 139 三十六、“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文學家 韓愈........................................................................... 142 三十七、“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 張籍........................................................................... 149 三十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豪” 劉禹錫....................................................................... 154 三十九、“雲在青天水在瓶”——詩人李翱........................... 159 四 十、“偷得浮生半日閑”——詩人李涉........................... 162 四十一、“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 164 四十二、茶仙盧仝和他的“七碗茶詩”................................... 169 四十三、“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詩囚”孟郊........ 173 四十四、“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詩奴”賈島........ 177 四十五、華陽真人——狀元詩人施肩吾............................. 183 四十六、浪蕩一生的詩人張祜............................................. 185 四十七、詩品極好,人品極差的元稹................................. 191 四十八、大唐第一女詩人薛濤............................................. 196 四十九、“人渣”詩人李紳....................................................... 201 五 十、白居易的花樣人生................................................. 205 五十一、“壓倒元白”的楊汝士............................................... 221 五十二、一門三進士,祖孫是詩人——詩人章八元、章孝標、 章碣........................................................................... 224 五十三、有才無德的“張三頭”............................................... 227 五十四、“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詩人杜牧 229 五十五、“瑰奇美麗”派詩人雍陶........................................... 236 五十六、“碧海青天夜夜心”——詩人李商隱....................... 240 五十七、勵志的狀元郎盧肇................................................. 245 五十八、“長笛一聲獨倚樓” ——詩人趙嘏.......................... 249 五十九、目空一切的詩人薛能............................................. 252 六 十、“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裡風”——詩人 李群玉....................................................................... 255 六十一、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詩人 皮日休....................................................................... 259 六十二、“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詩人 陸龜蒙....................................................................... 263 六十三、“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詩人許棠........... 267 六十四、詩人黃巢................................................................. 270 六十五、殺人無數的詩人高駢............................................. 272 六十六、“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詩人、詩論家 司空圖....................................................................... 275 六十七、“一代風騷主”詩人鄭谷........................................... 279 六十八、“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詩人杜荀鶴....... 282 六十九、大唐第一詩僧齊己................................................. 286 七 十、陳摶老祖神仙詩..................................................... 289 七十一、“浮世到頭須適性,男兒何必盡成功”——詩人羅隱 292 七十二、“三教布衣”詩人陳陶............................................... 297 七十三、其他唐代詩人故事薈萃......................................... 298 王灣................................................................................ 298 李日知............................................................................ 299 崔日用............................................................................ 299 祖詠................................................................................ 299 張鈞................................................................................ 300 崔善為............................................................................ 300 任濤................................................................................ 300 任翻................................................................................ 300 鄭熏................................................................................ 301 崔鉉................................................................................ 301 楊衡................................................................................ 301 王播................................................................................ 301 周匡物............................................................................ 302 韋丹................................................................................ 302 李適之............................................................................ 303 薛令之............................................................................ 303 史育................................................................................ 303 王主敬............................................................................ 304 陸余慶............................................................................ 304 裴談................................................................................ 304 無名女孩兒.................................................................... 304 李賢................................................................................ 305 李榮................................................................................ 305 張懷慶............................................................................ 305 權龍褒............................................................................ 306 李郢................................................................................ 306 崔郊................................................................................ 307 宮女................................................................................ 308 江采萍............................................................................ 308 邵景與韋鏗.................................................................... 309 秀才................................................................................ 309 崔涯................................................................................ 310 周樸................................................................................ 310 劉得仁............................................................................ 311 公乘億............................................................................ 312 呂溫................................................................................ 312 歐陽詹............................................................................ 313 郭紹蘭............................................................................ 314 杜羔................................................................................ 314 裴度................................................................................ 315 柳公權............................................................................ 315 歐陽詢............................................................................ 316 張揆妻侯氏.................................................................... 317 唐宣宗李忱.................................................................... 317 李山甫............................................................................ 317 鄭昌圖............................................................................ 318 鄭䋜................................................................................ 318

原價: 588 售價: 500 現省: 88元
立即查看
是電影,也是人生: 1970-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 (1版)

是電影,也是人生: 1970-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活躍於1970年到1990年台灣影壇的陳坤厚、陳武雄、邱耀湖、張惠恭、陳嘉謨、楊渭漢、廖本榕、郭木盛、張展、李屏賓等,可以說是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二代電影攝影師,有的拍過類型電影,有的則搭上台灣新電影的列車,成為輔佐新電影導演的要角。1980年代初期,台灣新電影躍上國際影壇,藝術成就獲得高度矚目,然而光環多集中在導演身上,除了少數幾位之外,社會大眾對大部分的攝影師都很陌生。其實這十位攝影師在電影業界都各有一席之地,他們的電影啟蒙是什麼?如何入行?專業如何養成?在前輩攝影師的教導與其作品中成長,受到的影響為何?他們又如何擺脫傳統束縛,開創自己的攝影之路?以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礎資料。本書透過深度訪談,記錄下他們的工作經歷、電影攝影專業技術樣貌與作品年表,期望藉此描繪他們精彩的電影人生,並留下珍貴的台灣電影攝影歷史。 本書特色   1.匯集十位活躍於1970-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訪問紀錄   2.呈現1970-1990年間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樣貌,以及攝影師工作經歷與人生故事   3.補充台灣電影攝影史相關資料   4.適合影視從業人員、影視相關科系師生、喜愛台灣電影的影迷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唐明珠   從事電影行政與企劃、電影相關策展及文字編輯等工作。愛看電影,對電影製作細節感到好奇,覺得觀察台灣電影產業很有趣,喜歡整理電影歷史碎片拼成圖,認為人生有電影很幸運。著有《台中光影紀事――這些人那些事》,編有《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張羽煮海――胡金銓的動畫夢》等,以及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線上展覽《光影燦爛如昔:聯邦與他們的電影》、《電影攝影機的故事》策展及撰稿。 目錄 前言|不再陌生 陳坤厚 陳武雄 邱耀湖 張惠恭 陳嘉謨 楊渭漢 廖本榕 郭木盛 張 展 李屏賓 後記|奇妙的旅程 感謝名單 參考書目 看更多 序 前言 不再陌生   電影的誕生是眾志成城的美好結果,當電影故事結束,戲院場燈尚未亮起的時候,片尾字幕告訴我們,這部影片有多少人投入其中。電影製作需要少則數十人,多達數百人的電影從業人員,在一定的時間裡,從一個故事梗概發展成一個劇本,經過資金籌募與建立劇組,集結製片、導演、演員、攝影、燈光、美術、服裝、場務等各部門,通力合作完成拍攝,再進入剪接、調光、配樂、混音、特效等後期作業,之後再由電影發行公司安排戲院檔期,並以各種管道為電影上映廣為宣傳,身為觀眾的我們才得以在戲院或串流平台欣賞到一部部精彩雋永的影片。   電影製作團隊目標一致,各司其職也各有功能,其中,電影攝影師在劇組中是最舉足輕重的職務。攝影師作為導演的創作夥伴,以光、影、畫面把劇本裡的故事與導演的想法、意念視覺化,具體呈現在大銀幕上,讓觀眾毫無抗拒地進入被創造出來的電影世界裡,願意相信那個世界真實存在著,進而與劇中人的際遇和情感產生共鳴,這是電影的神奇魅力。   攝影是電影的基礎工作,對觀眾而言,電影是用「看」的,攝影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工作需要與導演、燈光、美術、服裝造型等部門討論,決定影片的調性與色彩;拍攝現場包括掌機攝影、佈光,取得導演所要求的影像;後期則包括調光,或與沖印廠溝通底片沖洗的情況等。為了確保影像最佳效果,攝影師不但要理解導演的需求,提供自己的藝術見解,利用畫面構圖、光影、攝影機運動等技術,傳遞準確的劇情內容,同時還要創造影像美學意涵,豐富影片意義。   萬一拍攝現場發生天氣不如預期或機器故障等情況,要能及時應變,解決問題,諸如此類的挑戰都是攝影師的日常。在昂貴的電影製作上,攝影師需要應付時間與製作資金,以及影片票房成績等各種壓力,可以想見他們的心理素質必定十分強大,對電影有愛,才能抱持無比熱情投入攝影工作,成就每一顆完美的鏡頭,說服與感動觀眾。   時至今日,台灣電影類型豐富,品質更見精良,看國片成為多數觀眾的娛樂選項,電影宣傳時,除了強力曝光的演員、導演,幕後攝影或美術偶爾也會成為話題。台灣電影一路走來,有膾炙人口的佳作、出色的演員,更有揚名國內外的導演,但在攝影機後面的攝影師,也許大眾熟知他們拍過的電影,卻不太認識他們。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本書是1970-1990年的台灣電影攝影師的人生故事,也以此呈現台灣電影的發展軌跡。   2003年,我擔任編輯,協助資深攝影師林贊庭先生出版《台灣電影攝影技術發展概述1945-1970》一書,內容包括二十五位早期電影攝影師的小傳和作品年表,這觸發了我對電影攝影師的研究興趣。之後長期觀察台灣電影發展情形,引發我好奇的是,繼前輩攝影師之後,接續者有哪些人?公營的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影)是早期台灣電影的製作核心,1970到1990年間共生產了一百多部電影;臺灣省電影攝製場(簡稱臺製,1988年改制為臺灣電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影)在1970到1993年間也出品了十八部劇情片;而民營聯邦影業有限公司(簡稱聯邦)在1967年到1975年間也有二十九部電影產量,在這一段時期支撐了台灣電影攝影的又是哪些人呢?   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一代攝影師,如林贊庭、賴成英、洪慶雲、林文錦、林鴻鐘等,除了拍攝中影自家的電影,也被外借到其他民營電影公司拍片,他們於工作中帶出一批攝影助理(簡稱攝助),如陳坤厚、閻崇聖、孫材肅、張惠恭、廖本榕、陳嘉謨、郭木盛、張世軍、曾介圭、楊渭漢、李屏賓、呂俊銘、張展等人。同為公營片廠的臺製繼祁和熙、鄭潔之後,後繼有張瑞林、駱榮本等;中國電影製片廠(簡稱中製)則繼張進德、陳繼光、蔣超之後,還有呂恆義、范金玉、古廣源等。至於民營的聯邦,由來自中影的攝影師華慧英擔任製片廠副廠長兼技術主任,帶出子弟兵周業興、邱耀湖、陳武雄等。除此之外,當時還有遊走於中影、臺製及其他民間電影公司,自由接片的葉清標和賀用正等。   粗略來說,上述幾位可稱為台灣本土培養的第二代電影攝影師,但如陳坤厚則介於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既師承第一代攝影師,也帶出幾位後進。這些攝影師進入電影攝影行列各有因緣,有的拍過類型電影,有的則搭上台灣新電影的列車,成為輔佐新電影導演的要角。1980年代初期,台灣新電影躍上國際影壇,藝術成就獲得高度矚目,然而光環多集中在導演身上,作者論在台灣電影的論述中是顯學,許多影迷熟知某部電影是某位導演作品,但提到攝影師是誰,大家總是很難說出正確的名字。我不禁納悶,為何攝影這麼重要的職務,卻在銀幕前的燦爛光影中,模糊了他們的身影。除了少數幾位之外,社會大眾對大部分的攝影師都很陌生。   其實上述第二代攝影師都有自己的電影成績,也在業界各有一席之地,他們的電影啟蒙是什麼?如何入行?專業如何養成?在前輩攝影師的教導與其作品中成長,受到的影響為何?他們又如何擺脫傳統束縛,開創自己的攝影之路?他們如何解決攝影工作上的問題?如何看待攝影人生?對於後進的建言又是什麼?以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礎資料。本書透過深度訪談,記錄下他們的工作經歷、電影攝影專業技術樣貌與作品年表,期望藉此描繪他們的電影人生,並留下珍貴的台灣電影攝影歷史。   他們的電影,也是他們的人生,然而我們都所知太少。因此,我以四年的時間執行了攝影師訪問計畫,由於時間與資源有限,本書僅以中影、聯邦出身的十位攝影師為對象,依年紀排序,記錄陳坤厚、陳武雄、邱耀湖、張惠恭、陳嘉謨、楊渭漢、廖本榕、郭木盛、張展、李屏賓等十位攝影師。他們從1960年代陸續入行,各自經歷五年到十年的助理工作磨練後,於1970到1980年代之間開始掌機、擔綱攝影,活躍於1970到1990年的台灣影壇。五十多年來,他們總共拍攝了將近四百部電影作品,包括膠片和數位攝影。堅守攝影崗位多年後,有人退休,有人轉入電影教學,也有人轉為製片,還有人仍然在攝影線上,繼續奔走於電影之途。   訪問當下,記憶被啟動時,展開的既是攝影師們的電影工作與人生回溯,也是我們重新去認識那個時代的機會。非常感謝他們無私的分享,讓我們有機會留下那個年代的電影歷史,也謝謝他們為台灣電影所做的一切,希望本書能讓這些充滿熱情,且踏實付出過智慧、心力與歲月的電影人,不再是陌生的名字。

原價: 400 售價: 340 現省: 60元
立即查看
恰當日本語:適時適所!用日本人的一天學日語,一次告訴你對應各種場合與對象,從輕鬆到正式的三種不同表現(附QR碼線上音檔)

恰當日本語:適時適所!用日本人的一天學日語,一次告訴你對應各種場合與對象,從輕鬆到正式的三種不同表現(附QR碼線上音檔)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輕鬆・禮貌・拘謹,恰當區分得體程度, 輕鬆的場合講輕鬆的話,嚴肅的場合講嚴肅的話, 和日本人溝通,大家都要一定要會的三種標準表現! 全時段・全場景皆適用,從正式到非正式,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告訴你如何理解日本人講話時最在乎的事!   ◆收錄一整天從早到晚可能會碰見的各種場景,個別解釋如何在正確的場合講正確的話   從早上打招呼的方式,一直到晚上道別時該講的話,日本語的敬語文化中在各種不同的時段和場合都會有所謂的「最有禮貌的講法」。本書先以一天的各「時段」來分類各章節,再舉例出個各種的「場合」,說明在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下,該如何正確並不失禮的以日語對應。   ◆「松」、「竹」、「梅」三種等級,依對象或場景選擇最恰當的講法   日本在分等級的時候有時會說「松」、「竹」、「梅」,以「松」為最高等級,依序接著「竹」跟「梅」。例如吃壽司時「松」等級就會是最豪華、最大盤的壽司組合。本書將日語的敬語也分成三種講法,有最拘謹有禮的「松」,具備基本禮貌的「竹」,和放鬆親近的「梅」,三種最重要的日語溝通方式皆會在書內舉例、介紹並說明。   要注意的是,「松」、「竹」、「梅」三種等級只是以拘謹的程度來分類,並非是好壞之分,隨著場合和交談對象的不同,太過拘謹的說話,反而會給日本人冷淡、有距離的印象。本書介紹的句子不管是松、竹、梅,都會是常用、具實用性的句型。   ◆隨書附QR碼可隨掃隨聽!全音檔中日發音對照幫助理解,練聽力、練口說更加有效率   本書內介紹的所有生活必備句型皆附有日籍人士錄音的發音示範,搭配中文翻譯對照,自然而然的幫您記住日文的意思,練聽力、練口說也更有感覺。音檔採QR碼掃描下載方式,不需要用到光碟機,只要用手機掃描即可馬上下載!也提供可將全書MP3一次完整下載的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本書特色   ★以時段分類章節,早上用的到的句子到晚上用的到的句子一併俱全。   ★列出近百種在各時段內可能會碰見的狀況,日常生活一定會碰到。   ★「松」、「竹」、「梅」三種類別,將敬語的運用分為三種方式,詳細說明與舉例。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撰寫的大量追加知識,幫助對日本語的文化增加理解。   ★附贈QR碼,可隨掃隨聽由日語母語人士錄製的示範MP3。   ★全音檔中日對照,光聽就能了解意思。

原價: 399 售價: 315 現省: 84元
立即查看
猶太人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 (1版)

猶太人二部曲:無國、無家、非我族類,遊蕩世界的子民歸屬何處(西元1492-1900)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850 售價: 765 現省: 85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