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訊
24
詳細資訊
24
為您推薦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最新傷口護理學 ISBN13:9789861944432 出版社:華杏出版社 作者:于博芮 等編著;于博芮 總校閱 裝訂/頁數:平裝/532頁 規格:23cm*17cm*2.5cm (高/寬/厚) 版次:3 出版日:2017/09/01 中國圖書分類:外科 內容簡介 由於人口老化,慢性病伴隨增加,慢性傷口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因此臨床上護理人員面對的傷口問題也越具挑戰。護理人員在養成教育過程,大部分未接受傷口照護的專門課程教導,因此面對複雜傷口的處置時,常有力不從心之感,加上近年來生物性敷料發展迅速、醫療措施不斷精進,護理人員實在非常需要傷口照護的在職教育及相關工具書。但長期以來,專門介紹傷口護理的中文書籍並不多,而近幾年各家醫院相繼成立傷口護理專科小組,對於專業的發展也越來越細緻。有鑑於此,本書作者群涵蓋教學、研究及臨床實務的醫護專家學者,希望能結合各專家的專業領域之專長、實務經驗、實證研究等,藉由本書的知識傳遞,使更多的護生對傷口護理產生興趣,願意投注心力在傷口照護方面;另一方面也期望本書可以提供有效的資訊給臨床護理人員,使他們在照護病患傷口時可以得心應手,不但嘉惠病患,也提升護理人員照護品質。 本書具有幾個特點,其一為內容涵蓋層面廣,從皮膚基本結構、傷口癒合過程、評估、處理、營養評估與需求、換藥技術,到各式敷料應用等皆由淺入深有精闢的說明;其二乃針對常見的複雜傷口問題做深入探討,如壓力性損傷、下肢潰瘍、糖尿病病足、癌症傷口、燒燙傷、失禁性皮膚炎、皮膚撕裂傷、放射性皮膚炎等;其三是說明相關醫療措施於傷口治療上的運用,如中醫在傷口護理的精髓及應用、高壓氧治療、物理治療、美容醫學等;最後一個特點是將學理與實務搭配運用,每章末加上「重點整理」或「情境思考」之單元,提供讀者在面對各類傷口案例時的思維重點、處理範例。希望能讓讀者對傷口護理有全面性且完整的認識,進而能提供對病患最有益、最有效的治療措施。 本次改版依據近年的研究發展和趨勢,更新及增補各章內容,如血小板治療及生長因子、幹細胞治療、P-light、傷口評估的新趨勢──傷口三角評估法(TOWA)、2016年壓瘡名稱修訂等,另外增加<緒論>一章,介紹傷口照護和處置、敷料的歷史,以及傷口照護在科技及團隊合作的趨勢,並重新撰寫<下肢血管性潰瘍之診治>及<燒燙傷>二章,使全書內容更完善、豐富。 目錄 第一篇 基本理論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傷口照護歷史 第二節 傷口處置及敷料歷史 第三節 科技於傷口照護的現況與趨勢 第四節 團隊合作的照護趨勢 第2章 皮膚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皮膚的結構 第二節 皮膚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皮膚的病理變化 第3章 傷口的癒合 第一節 傷口的種類 第二節 傷口癒合的機轉 第三節 影響傷口癒合的原因 第四節 傷口床準備 第五節 傷口照護的趨勢與方向 第4章 傷口的評估 第一節 傷口評估與記錄 第二節 傷口培養 第三節 傷口培養取得之程序 第四節 致病菌的鑑定 第5章 傷口的處理 第一節 傷口的歷史 第二節 傷口處理原則 第三節 傷口感染 第四節 感染治療 第五節 清創術 第6章 營養評估與支持 第一節 營養評估定義 第二節 影響傷口癒合之營養狀態 第三節 營養評估 第四節 營養素在傷口癒合中的角色 第五節 市售管灌營養品之認識與選用 第二篇 傷口換藥技術與敷料應用 第7章 基本傷口換藥技術 第一節 無菌原則及技術 第二節 無菌換藥技術的執行 第三節 傷口清潔及消毒液 第8章 傷口敷料之選擇與運用 第一節 傷口護理之演進 第二節 傷口床的局部管理與敷料之選擇 第三節 敷料的種類 第三篇 常見的傷口問題 第9章 急性外科傷口 第一節 急性傷口的定義 第二節 影響急性傷口癒合的因素 第三節 外科手術傷口評估與照護 第四節 外傷傷口評估與照護 第五節 特殊外傷傷口介紹與處理 第10章 皮膚相關損傷護理 第一節 常見皮膚損傷型態分類 第二節 失禁性皮膚炎的評估與照護 第三節 皮膚撕裂傷的評估與照護 第四節 放射線皮膚炎的預防與處置 第11章 壓力性損傷 第一節 壓力性損傷定義及盛行率 第二節 病理生理的變化及病因學 第三節 壓力性損傷傷口的分類及評估 第四節 壓力性損傷的預防及處置 第12章 下肢血管性潰瘍之診治 第一節 缺血性潰瘍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第二節 瘀血性潰瘍與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第13章 糖尿病足潰瘍 第一節 危險因子 第二節 診斷 第三節 治療 第14章 傷口瘻管的處理 第一節 病因學 第二節 瘻管類型與臨床表徵 第三節 處理原則 第四節 特殊瘻管的照護方法 第15章 癌症傷口 第一節 癌症傷口之定義與成因 第二節 癌症傷口之特徵及原因 第三節 癌症傷口的評估 第四節 癌症傷口的處置 第16章 燒燙傷 第一節 燒燙傷治療的歷史 第二節 燒燙傷的種類及傷口的評估及分類 第三節 燒燙傷後之病理生理變化 第四節 燒燙傷後的基本處理 第五節 燒燙傷的護理 第四篇 其他傷口處理方式 第17章 高壓氧治療在問題性傷口的應用 第一節 高壓氧治療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氧氣的特性及注意事項 第三節 高壓氧治療簡介 第四節 高壓氧治療之注意事項 第五節 問題性傷口之高壓氧治療 第六節 高壓氧治療之併發症──氧氣中毒 第18章 中醫在傷口的治療觀點 第一節 瘍科的起源及演進史 第二節 瘍科的疾病名稱 第三節 傷口在中醫的治療 第四節 外用中藥的使用 第五節 瘍科應用方劑 第19章 物理治療在傷口照護的應用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運動治療 第三節 操作治療──按摩 第四節 物理因子治療 第五節 結論 第20章 美容醫學與傷口 第一節 疤痕形成的原因與重要因素 第二節 疤痕的認識及臨床分類 第三節 疤痕治療的方式 第四節 發炎後的色素沉積症 第五節 常用抑制黑色素形成的藥物 第六節 抑制黑色素兼抗老化的成分 附錄 附錄一 壓瘡名詞與分級系統變革 附錄二 Braden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 附錄三 Norton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 附錄四 Waterlow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 附錄五 Gosnell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量表 附錄六 瓦格納氏(Wagner)肢端血管傷口分級系統 附錄七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糖尿病傷口分類系統 附錄八 傷口照護相關產品 彩頁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外科心智圖 作者:葉奕廷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5 條碼:9789863680338 簡介: 本書有別於一般醫學書不使用冗長的文字敘述而利用心智圖(Mind MapsR),試圖只列出重要的關鍵字,來串聯相關之重要資訊,以視覺圖像來強化讀者的學習與記憶。每一張心智圖皆針對一項外科的特定主題疾病或狀況,進行結構及焦點性的探討,包括其病理、生理、成因、症狀,以及診斷工具、鑑別診斷及治療,將分散的外科重要資訊做了濃縮與統整,提供一個學習及考前複習的簡單架構,讓閱讀及記憶變的簡單容易。本書對外科的實習者、準備大考的醫學生,甚至是準備專科考試的外科醫師,以及在外科的護理師都非常適合閱讀。 原書序 《外科心智圖》採用精簡而且具象化的方式來教導讀者有關外科學中的重要課題。這一系列圖書適合於外科實習、準備大考的醫學生,也適合準備專科考試的外科住院醫師,以及護理師閱讀。 每一篇心智圖都涵蓋了一個特定的主題、疾病或者狀況。我們將散見於外科文獻的資訊做了統整,刪去無關緊要的語句,並且將那些非常重要的關鍵字細心地以有結構的方式呈現,而且不失細節。在每一篇心智圖裡,我們呈現一個外科疾病,並且討論其病之生理、成因、症狀、診斷工具、鑑別診斷以及治療。各種的資訊都以邏輯互相連結—就如大多數人在腦中記憶事情的方式一樣。各個段落以不同的形狀呈現,提供產生記憶所需的視覺刺激。幾乎所有的心智圖系列都採用相同的結構,包含成因、症狀、診斷工具以及治療作為主要段落,這也提供了一個學習、考前複習重要主題的簡單架構。讀者也能夠在書頁上寫下筆記。 有些心智圖是很實際的,例如「如何檢查一個腫塊」,這些內容讓讀者有一個非常有用、有結構、有條理的方式來應付技術考。提供所有筆試、技術考必需的資訊是本書的優點之一。除了涵蓋各種手術,本書還有一章討論急症病人的章節,包括了創傷、休克、頭部外傷及燒燙傷的處理。在「外科病患」的章節,則討論術前照護、術後併發症,以及輸液和營養。這些都是學生們在考試前非常重要、需要好好掌握的課題。 Pouya Youssefi Pooneh Youssefi 許多年的床邊教學經驗讓我相信對於學員而言,針對臨床問題發展出一個有邏輯性的思考方式是很重要的。如此獲得的資訊才能被記憶,對於學習以及應付考試都有幫助。 醫學生以及資淺之外科住院醫師學習的方式很相近,他們觀察並對於臨床病例以及臨床問題的處理產生經驗,然後閱讀相關的文獻來熟記這些臨床的狀況。這個技巧包含了反思並定義了臨床經驗及臨床智慧的獲得。當學員為了考試而複習時,這些臨床的情境是一個記憶相關資訊的基礎,再輔以教科書中的資訊。不幸的是,大多數的文本參雜了太多華而不實的詞句,而遮掩了複習時重要的資訊。 《外科心智圖》試圖以我們學習及記憶重要資訊的方式,來串連這些必需的知識。每一張心智圖都針對一個情境或一個主題進行結構性且針對性的探討。它包含了相關的資訊、視覺的刺激以及記憶、創造及儲存知識的工具,也就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式。 跟著心智圖頁面上順時鐘的順序,學員可以獲得適切的資訊並了解臨床的狀況,而不用閱讀並記憶許多外科教科書的內容。 無庸置疑的,心智圖應該配合其他學習的方式,而且並不能取代床邊臨床經驗的重要性。希望本書能透過其獨特的學習及複習的方式,帶給學生一個簡單且有邏輯的方法來獲得及記憶重要的資訊。 Irving Taylor 目錄 誌謝 iii 作者簡介 iv原書序 v 譯者序 vii 縮寫 viii 00 心智圖閱讀指引 xiii 第1章 腸胃系統 1 01 急性腹症 3 02 腹膜炎 4 03 常用腹部檢查 5 04 疝氣(一) 6 05 疝氣(二) 7 06 鼠蹊硬塊 8 07 食道 9 08 食道癌 10 09 裂孔疝氣 11 10 胃及十二指腸 12 11 消化性潰瘍 13 12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14 13 胃癌 15 14 腸胃道出血(一) 16 15 腸胃道出血(二) 17 16 腸阻塞 18 17 小腸 19 18 小腸腫瘤 20 19 闌尾炎 21 20 大腸 22 21 Crohn氏症 23 22 潰瘍性結腸炎 24 23 憩室疾病 25 24 腸躁症 26 25 息肉 27 26 大腸直腸癌(一) 28 27 大腸直腸癌(二) 29 28 直腸與肛門(一) 30 29 直腸及肛門(二) 31 第2章 肝膽系統 33 30 膽結石 35 31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36 32 黃疸(總論) 37 33 肝前黃疸 38 34 肝性黃疸 39 35 阻塞性黃膽 40 36 肝臟腫大 41 37 脾臟腫大 42 38 肝臟感染 43 39 肝硬化 44 40 門脈高壓 45 41 急性胰臟炎 46 42 慢性胰臟炎 47 43 胰臟腫瘤 48 第3章 頭頸及皮膚 49 44 頸部腫塊 51 45 甲狀腺(一) 52 46 甲狀腺(二) 53 47 甲狀腺切除手術的併發症 54 48 副甲狀腺 55 49 皮膚:良性病灶 56 50 皮膚,惡性病灶 57 第4章 血管系統 59 51 動脈疾病 61 52 間歇性跛行 62 53 危急性缺血 63 54 急性缺血 64 55 頸動脈疾病 65 56 動脈瘤 66 57 其他的動脈疾病 67 58 靜脈曲張 68 59 深層靜脈功能不全 69 60 潰瘍 70 第5章 乳房 71 61 乳房疾病的表現 73 62 乳房良性腫塊 74 63 乳癌(一) 75 64 乳癌(二) 76 65 乳癌的治療(一) 77 66 乳癌的治療(二) 78 第6章 泌尿學 79 67 血尿 81 68 尿瀦留 82 69 尿路感染 83 70 腎結石 84 71 腎臟 85 72 腎臟腫瘤 86 73 膀胱 87 74 膀胱腫瘤-移形上皮癌 88 75 良性攝護腺增生 89 76 攝護腺癌 90 77 攝護腺炎 91 78 睪丸與陰囊 92 79 睪丸腫瘤 93 80 陰囊腫大 94 第7章 急症病患 95 81 外傷(一) 97 82 外傷(二) 98 83 腹部外傷 99 84 休克 100 85 頭部外傷(一) 101 86 頭部外傷(二) 102 87 燒燙傷 103 第8章 外科病人 105 88 術前處置 107 89 體液平衡 108 90 體液補充 109 91 營養 110 92 手術併發症(一) 111 93 手術併發症(二) 112 94 手術併發症(三) 113 95 造口 114 第9章 特定部位的理學檢查 115 96 檢查一個腫塊 117 97 乳房 118 98 鼠蹊部疝氣 119 99 周邊血管系統 120 100 靜脈曲張 121 101 甲狀腺 122 索引 12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Tarascon外科小鐵則(Tarascon General Surgery Pocketbook) 401-066C/9789863683773 ISBN 9789863683773 作者/出版社 *葉奕廷/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1 重量:0.35kg 頁數: 352 裝訂:平裝 開數:21 x 13cm 印刷:單色 簡介: Tarascon外科小鐵則是一本簡要、條理分明、方便攜帶的參考手冊,內容包含基礎科學和臨床要點,適用於臨床術前、術後照顧和考試準備。本書依據解剖和生理學分出章節,包括值班常見問題,以及常見外科手術的逐步指引。本書的出版目的在作者行醫過程中所累積的臨床經驗,且覺得受用的知識和技術,希望能成為外科臨床參考學習之用。 作者的話: 希望《Tarascon外科小鐵則》能成為外科臨床行醫時的參考。本書的內容是我在行醫過程中所累積並覺得受用的知識和技術,且附上參考來源出處。若讀者發現內容有誤,或者有任何建議請不吝讓我們知道。 目錄: Chapter 1 靜脈輸液、電解質、新陳代謝 及營養 (Fluids, Electrolytes,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靜脈輸液 1 電解質 2 代謝 9 營養 10 Chapter 2 血液學 (Hematology) 輸血治療 16 凝血 18 抗凝血 21 貧血 24 Chapter 3 麻醉 (Anesthesia) 局部麻醉 27 給藥 27 解毒劑 28 ICU鎮靜/止痛 28 惡性高熱 28 吐氣末期二氧化碳監測 29 Chapter 4 感染症 (Infectious Disease) 預防手術病人感染 30 感染性疾病(依照器官系統) 30 手術的預防性抗生素 36 脾臟切除後的預防 37 抗生素種類 37 細菌,依據Gram's染色分類 及建議的經驗性療法 37 Chapter 5 腎臟 (Renal) 腎臟生理學/利尿劑 39 寡尿 40 急性腎衰竭 41 透析 42 Chapter 6 外科加護病房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呼吸道及呼吸(通氣) 44 循環(休克、復甦以及重症支持) 48 各種休克治療注意事項 50 預防 53 動脈血分析及血液酸鹼值的問題 54 Chapter 7 心臟與心電圖 (Cardiac and EKG) 心臟 57 心電圖分析 59 低血壓以及心臟用藥藥典 62 Chapter 8 胸腔及食道 (Thoracic and Esophagus) 胸腔 64 食道與橫膈 70 癌症 74 Chapter 9 創傷、咬傷、螫傷 (Trauma, Bites, and Stings) 復甦的順序 75 神經學缺損 76 暴露 77 次級檢查 77 頭頸以及脊髓 77 胸腔 80 腹部 83 四肢 91 北美洲常見的咬傷/叮傷 92 緊急的手術 95 Chapter 10 燒燙傷 (Burns) 初期的處理以及復甦 96 熱灼傷 97 吸入性嗆傷 99 電灼傷 99 化學灼傷 100 灼傷傷口的手術治療 100 輻射灼傷 101 凍傷 101 毒性表皮溶解症 102 Chapter 11 血管 (Vascular) 解剖構造 103 生理學以及血管手術的原則 105 非腸道血管的動脈疾病 106 靜脈以及淋巴管的疾病 113 腸繫膜缺血 116 Chapter 12 腫瘤學 (Oncology) 腫瘤學總論學原則 123 個別器官的癌症(字母排列)* 128 Chapter 13 內分泌 (Endocrine) 甲狀腺(良性疾病及腫瘤) 161 生理學 161 良性疾病 163 副甲狀腺 167 腦下垂體 168 腎上腺(良性以及惡性腫瘤) 169 Chapter 14 上腸胃道及腸胃道生理學 (Upper Gi and Gi Physiology) 胃 174 小腸 180 急性腹痛 182 Chapter 15 下腸胃道及腸胃道阻塞、出血 (Lower Gi and Gi Obstruction, Bleeding) 結腸 183 肛門直腸 186 闌尾 191 腸胃道出血 193 瘻管 197 腹瀉、便秘以及腸阻塞 198 造口 200 Chapter 16 肝膽系統以及胰臟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s) 肝(非膽道系統) 201 膽道疾病 208 胰臟 212 Chapter 17 疝氣 (Hernias) 鼠蹊疝氣 217 非鼠蹊部疝氣 220 Chapter 18 脾臟 (Spleen) 解剖學 221 外傷 221 非創傷需切除脾臟的適應症 221 脾臟切除後續發的狀況 222 Chapter 19 乳房 (Breast) 乳房和腋下的解剖以及血液供應 223 良性疾病 223 診斷工具 224 Chapter 20 兒童外科 (Pediatric) 生命徵象、靜脈輸液以及其他 小兒科基本知識 226 頭頸部 226 心臟 228 肺臟 228 腸胃道 229 腸胃疾病的鑑別診斷 234 腹壁 235 泌尿道及腎上腺 237 腸胃出血 238 小兒腫瘤學 238 症候群 239 Chapter 21 免疫學和移植 (Immunology and Transplant) 免疫學 240 移植 243 Chapter 22 傷口癒合及傷口處理:技巧與科技 (Wound Heal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and Technology) 傷口癒合 247 科技 249 Chapter 23 外科病患的內科問題 (Medical Problems of Surgical Patients) 神經學 252 心血管疾病 254 肺臟 256 腸胃系統 257 腎臟 259 血液疾病 259 內分泌 260 風濕免疫 262 感染性疾病 263 酒精以及藥物濫用 264 Chapter 24 臨床藥理學以及外科用藥 (Pharmacology and Surgical Pharmacopoeia) 藥理學 266 Chapter 25 值班常見問題以及BLS/ACLS (Common Problems on Call and BLS/ACLS) 呼吸道/換氣 274 循環 274 神經學缺損 275 其他 275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 276 基礎救命術 277 ...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創傷急救手冊 系列名:台大醫學院醫學科學叢書 ISBN13:9789860328899 出版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作者:台大外科部編輯委員群 裝訂/頁數:精裝/350頁 規格:18.2cm*7cm (高/寬) 版次:2 出版日:2012/07/01 中國圖書分類:行醫;醫務;內科 內容簡介 在新版的內容裡,我們增加了更多的章節,尤其在創傷總論上,包括創傷患者的營養支持,創傷患者的止痛與鎮定,創傷患者的感染控制,創傷患者的到院前救護等,在創傷個論增加了創傷患者的呼吸照護、腹部腔室症候群、顱內高壓、急診緊急開胸術等等 目錄 Part I 創傷總論 1 第一章 創傷急救之倫理考量 3 黃勝堅醫師 第二章 創傷流行病學 7 陳石池醫師 第三章 創傷嚴重度 13 陳石池醫師 第四章 創傷機轉 21 陳石池醫師 第五章 創傷到院前救護 26 許立民醫師 第六章 創傷的評估與急救 32 陳石池醫師 第七章 創傷性休克 45 陳石池醫師 第八章 創傷輸液復甦 56 許彥鈞醫師.韓吟宜醫師.陳石池醫師 第九章 創傷免疫與營養 63 韓吟宜醫師.林明燦醫師.賴鴻緒醫師 第十章 創傷患者的感染控制 69 孫幸筠醫師.陳宜君醫師.張上淳醫師 第十一章 創傷患者的止痛與鎮靜 75 官千惠護理師.韓吟宜醫師 第十二章 創傷系統 85 陳石池醫師 Part II 創傷個論 93 第十三章 頭部創傷 95 黃勝堅醫師 第十四章 顱內高壓 101 蔡翊新醫師 第十五章 顏面部創傷 107 洪學義醫師.陳明庭醫師 第十六章 頸椎創傷 126 賴達明醫師 第十七章 胸腰椎創傷 134 賴達明醫師 第十八章 胸部創傷 140 黃培銘醫師 第十九章 食道創傷 155 李章銘醫師 第二十章 心臟創傷 162 許榮彬醫師 第二十一章 胸部大血管創傷 168 許榮彬醫師 第二十二章 急診緊急開胸術 171 林子忻醫師 第二十三章 創傷患者的呼吸照護 176 張金池醫師 第二十四章 胃和小腸創傷 181 陳炯年醫師 第二十五章 胰臟、十二指腸創傷 189 田郁文醫師 第二十六章 肝膽創傷 194 何明志醫師 第二十七章 脾臟創傷 199 何明志醫師 第二十八章 大腸直腸創傷 204 梁金銅醫師 第二十九章 腹部腔室症候群 213 李柏居醫師 第 三十 章 骨折處理的一般原則 218 孫瑞昇醫師 第三十一章 骨折復位 221 孫瑞昇醫師 第三十二章 骨折的固定 227 孫瑞昇醫師 第三十三章 開放性骨折之處理 237 孫瑞昇醫師 第三十四章 骨盆骨折的急救 244 江鴻生醫師 第三十五章 軟組織創傷 248 江鴻生醫師 第三十六章 燒傷 255 楊永健醫師 第三十七章 四肢腔室症候群 268 謝榮賢醫師 第三十八章 小兒創傷 273 許文明醫師 第三十九章 泌尿系統創傷 283 陳建志醫師 第四十章 耳鼻喉創傷 289 蕭自佑醫師 第四十一章 眼科創傷 296 陳偉勵醫師 第四十二章 會陰創傷 314 嚴孟祿醫師 Part III 急救技術圖解 319 圖1 細針環狀甲狀軟骨間膜切開術 321 圖2 手術環狀甲狀軟骨間膜切開術 322 圖3 鎖骨下靜脈導管放置術 323 圖4 內頸靜脈導管放置術 324 圖5 隱靜脈切開術 325 圖6 心包膜穿刺術 326 圖7 緊急胸腔切開術 327 圖8 胸腔穿刺術 328 圖9 胸管置放術 329 圖10 腹腔灌洗術 330 圖11 經皮恥骨上膀胱造口術 331 圖12 口咽氣管插管術 332 圖13 鼻咽氣管插管術 333 索 引 335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台大外科重症加護醫療手冊(第二版) 系列名:醫學科學叢書 ISBN13:9789860045772 出版社:臺大醫院出版委員會 作者:台大外科系 裝訂/頁數:精裝/680頁 規格:19cm*12cm*1.8cm (高/寬/厚) 出版日:2006/03/01 內容簡介 作者有感於重症加護醫學在近年來蓬勃發展,已獨成專業領域,並非一般外科醫師所能輕易熟悉,故特邀請在此方面學有專精的同仁協力編印本書。此書不但涵蓋外科學部份,更邀請其他科系學科,如婦產科、泌尿科耳鼻喉科、骨科等同仁共襄盛舉,使本書內容更加充實。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為台大醫院外科系同仁 作者(依姓氏筆劃排列) 綜論 林明燦、周迺寬、柯文哲、胡瑞恆、趙安怡、蔡甫昌、蔡壁如、< 韓吟宜 心臟外科 王水深、吳毅暉、周迺寬、柯文哲、陳益祥、許榮彬 胸腔外科 李元麒、李章銘、徐紹勛、陳晉興 神經外科 杜永光、陳敞牧、曾勝弘、黃勝堅、蔡瑞章、賴達明 整形外科 林佐武、洪學義、楊永健、戴浩志 小兒外科 林文熙、陳正昌、陳 芸、賴鴻緒 移植醫學 田郁文、李元麒、何明志、周迺寬、胡瑞恆、徐紹勛、蔡孟昆 外傷醫學 趙安怡 其他科系 林晉、侯勝茂、陳俊凱、婁培人、黃思誠、黃國皓、楊友仕 特殊重症醫療問題 林東燦、周迺寬、胡瑞恆、張以承、莊立民、黃培銘、黃實宏、黃凱文、葉育彰、趙安怡、蔡 偉、韓吟宜 醫療決策 柯文哲 目錄 第一篇 綜論 第一章 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簡介 第二章 重症加護病患照護之倫理議題 第三章 重症病患之用藥原則 第四章 重症病患嚴重程度的評估 第五章 重症病患常用的儀器 第六章 高級心肺復甦術 第七章 呼吸道處理 第八章 呼吸器使用 第九章 手術前後的呼吸照護 第十章 休克的診斷與治療 第十一章 外科重症病患抗生素之使用原則 第十二章 外科重症病患的營養處理 第二篇 心臟外科 第十三章 主動脈氣球幫浦介紹 第十四章 體外膜氧合器介紹 第十五章 心室輔助器與全人工心臟的使用 第十六章 先天性心臟病術後照顧 第十七章 成人開心手術術後照顧 第十八章 周邊血管之外科重症問題 第三篇 胸腔外科 第十九章 食道癌術後之照顧 第二十章 肺臟暨縱膈腔手術之術後照顧 第二十一章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簡介 第四篇 神經外科 第二十二章 神經外科重症監測 第二十三章 顱內壓上升與腦疝脫 第二十四章 脊髓傷害病人之加護照顧 第二十五章 神經血管疾病之加護照顧 第二十六章 神經外科常見併發症之處理 第五篇 整形外科 第二十七章 燒傷加護病房的照護 第二十八章 傷口處置 第二十九章 自由皮瓣之照顧 第六篇 小兒外科 第三十章 小兒外科基礎篇 第三十一章 小兒外科實用篇 第七篇 移植醫學 第三十二章 器官捐贈 第三十三章 免疫抑制藥 第三十四章 心臟移植術後照顧 第三十五章 肺臟移植術後照顧 第三十六章 肝臟移植術後照顧 第三十七章 腎臟移植術後照顧 第三十八章 胰臟移植術後照顧 第八篇 外傷醫學 第三十九章 外傷病人重症照護 第九篇 其他科系 第四十章 加護病房常見之骨科問題 第四十一章 加護病房常見之泌尿科問題 第四十二章 加護病房常見之耳鼻喉科問題 第四十三章 加護病房常見之婦產科問題 第十篇 特殊重症醫療問題 第四十四章 出血之處理與輸血治療 第四十五章 動脈血氣體分析與電解質平衡 第四十六章 重症病患鎮靜、止痛、與肌肉鬆弛劑之使用 第四十七章 重症病患的血糖控制 第四十八章 重症病患的甲狀腺失調問題 第四十九章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第五十章 腎臟衰竭與腎臟取代療法 第五十一章 加護病房中常見之腸胃道問題 第五十二章 急性肝衰竭 第五十三章 發燒與體溫過低 第五十四章 敗血症 第十一篇 醫療決策 第五十五章 醫療決策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6 條碼:9789863681274 簡介: 診治骨科之疾病,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資訊,而X光檢查則是評估骨骼疾病的重要利器,倘若未能適時診查及正確判讀,即可能造成患者更大的傷害。有鑑於此,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共同執筆編寫本書,書中選錄近百例臨床上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之骨科病例的X光片,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與下肢等各部位,以及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案例的呈現是以來診時的X光片,提供讀者自行判讀,接著是由作者說明判讀之重點及陷阱,以及最後檢查結果圖例佐證,供讀者參考。對於想多瞭解骨科X光「黑與白」之間奧秘的急診科與骨科醫師來說,這實為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引。 序言 正確的診斷,是臨床診療的最重要步驟,唯有正確的診斷,才能進行適當的治療,骨科臨床實務亦然。診治骨科疾病時,病史和身體檢查是最基本的檢查,此外,X光檢查更是評估骨骼疾病的利器,是骨科臨床檢查的重要工具。雖然隨著醫學進步,許多新式檢查儀器陸續推出,但針對急診和門診中常見的骨骼疾病而言,尤其是骨折病患,拍攝骨骼X光是日常的處置,針對明顯的骨骼疾病或骨折而言,X光片可以明確顯示疾病的變化,不但醫護人員可明確檢視,即使病患本身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在骨科臨床實務中,由於便利且快速、實用性高,加上最近發展出數位X光檢查技術,在判讀時可供調整X光片的各項條件,更便利臨床醫師的判讀,且傳輸和儲存都很便利,因而更拓廣X光檢查的臨床用途,使其地位永固。 因此判讀X光的知識與經驗,遂成為骨科臨床的重要必修課程,以免誤判而延誤病情。骨骼X光片的判讀範圍很廣,舉凡骨科相關疾病,都有相關的X光檢查時的變化,從細微到明顯,從骨骼形狀、構造、排列、比例等等,學海浩瀚,讀者可從骨科X光教科書充實知識,受於篇幅限制,這些並不列為本書的範疇。 雖然X光檢查有其限制,例如有些韌帶或肌腱發炎疾病並非可用X光檢查來檢測,且若為細微骨折或初期骨骼病變,或是有些受限於檢查姿位的部位,如足部、胸骨或骨盆等,也經常會引起判讀上的誤差。唯骨科臨床實務工作,無論如何謹慎判讀,仍難免會發生一些判讀上的疏忽,例如有些病患發生未移位的骨折者,定義上只要骨骼連續性斷裂即為骨折,但若只是細微的骨小樑斷折,而骨皮質未明顯出現移位時,即所謂的顯微骨折,此時骨折病患仍會覺得疼痛,但有些仍可步行或活動,若未適時診查並告誡限制活動,可能會使骨折部位出現更大的移位,甚至需要施行手術;有些骨折部位可能會與其他影像重疊,而使骨骼的病灶隱蔽不明,也可能造成延遲診斷。因此在臨床上需學習X光的判讀技巧,以減少失誤。 本書撰寫的目的,在於收錄一些臨床上的骨科病例,這些都是可能常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的病例,本書選輯近百例病患的X光片來撰寫,內容包括脊椎、上肢、骨盆、下肢等各部位、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這些病例可能在診或門診求診時的X光檢查,若醫師未深入分析判讀,很可能即未能正確診斷出來。因此本書的撰寫方式,首先會呈現來診時的X光片,讓讀者先自行判讀,然後由作者說明判讀重點和後來的檢查結果供讀者參考,配合這些注意事項的學習,可望有效減少失誤的機會,造福病患,也減少醫療糾紛,也是我們撰寫本書的另一動機。 本書以容易疏忽判讀的X光片為範圍,內容並未包括所有骨科領域疾病或其各種程度的X光片,這些病例都是臨床上的實例,但其個人資料都已經過保護,以尊重個資安全。 共同作者包括王廷明醫師、陳沛裕醫師、洪立維醫師、胡名孝醫師、張允亮醫師和筆者等,我們希望能夠針對這些臨床上可能會發生X光判讀失誤的病患,提供相關的經驗與資料給讀者們參考,以共同增進對治之道。 本書得以完成,首先應感謝其他共同作者的幫忙,更謝謝合記圖書出版社對文稿及圖片編輯的盡力協助和支持付梓,一併致謝。本書雖經多次校讀,疏漏之處必多,且臨床領域浩瀚若海,臨床知識進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作者雖努力以赴,但自忖錯誤必在所難免,更期望各方賢達先進,不吝指教是盼! 楊榮森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骨科教授/主任 台大醫院 骨科部主任 西元2016年2月21日 目錄 chapter 1 臨床骨科病例X光片判讀要點 1 chapter 2 上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5 chapter 3 下肢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93 chapter 4 脊椎與骨盆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173 chapter 5 小兒骨科X光片判讀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231 chapter 6 總結 271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外科基礎技術手冊-實用臨床入門指引 作者:趙鈞志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4 條嗎:9789861269511 書籍簡介: 時下醫學分科越來越細、各種次專科興起,使得醫學生與住院醫生能夠分配在外科基礎訓練的時間越來越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快速學習。《外科基礎技術手冊─實用臨床入門指引》以簡明的圖解和簡潔的文字,介紹從刷手到縫合等外科訓練初期應該熟練的各項主要技術,是在手術房與急診室工作與學習的精簡指引。本書適合高年級醫學生、實習醫生與住院醫師使用,而提綱挈領的簡要說明,對準備外科專科考試也能有所助益。 序言 外科學員們必須先能掌握基本的外科臨床技術,才能妥善的照顧病患。雖然這些臨床技術大部分仍然延續了二十世紀的做法,但也有部分快速發展、也許誕生不到十年的先進技術是現代學生們所必須掌握的。 隨著醫學分科越來越細、知識越來越多,醫學生與住院醫生能夠分配在外科基礎訓練的時間也被壓縮得越來越少。許多大學課程越來越強調溝通技巧與自我進修,使得今日的外科學員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內容。在手術房、病房、門診的實地練習減少,無可避免的會造成操作經驗下降。 本書分章節介紹外科訓練初期應該熟練的各項主要技術,希望能幫助達成現代外科教育需要的快速學習。本書預設的讀者主要是高年級醫學生與實習醫生,不過對即將接受外科專科考試的人或許也能提供不少幫助。 本書是由實際進行臨床工作的一般外科醫生為輔助自己醫療團隊成員的訓練而編寫。本書由倫敦與新德里兩地人員跨國合作完成,未來將在更多地方、被更多學習外科學識與藝術的學生所使用。這並不是一本厚重枯燥的參考書,而是一份在手術房與急診室工作與學習時的精簡指引。書中有單純的圖表、沒有繁瑣的文字。從刷手到縫合,本書都能為學生們提供清晰的解說。 本書的目標是幫助臨床訓練,學生們應該盡可能多在臨床環境中練習由書中學到的技術。外科是一門需要實際操作的專業,唯有親手練習才能精進技能。 Sudhir Kumar Jain David L Stoker 目錄 1.刷手與穿戴手術袍、手套的技術 1 2.線結的技術 23 3.縫合傷口的技術 69 4.局部麻醉下的常見表皮病變處理手術 85 5.手術縫合用具 97 6.手術中的病患姿勢 117 7.管腔接合 127 8.手術器械的操控 157 9.手術引流 179 10.微創手術 189 11.止血 213 12.組織取樣的技術 223 13.分離組織的技術 235 14.手術電燒:原則與注意事項 243 15.敷料與傷口照護 255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骨科門診常見疾病 ISBN13:9789574355037 出版社:力大 作者:楊榮森-編 裝訂/頁數:平裝/216頁 規格:21cm*14.8cm*1.2cm (高/寬/厚) 出版日:2018/04/01 中國圖書分類:骨科 內容簡介 骨科門診的就診病患中,大部分都是因為疼痛來就醫,尤其是人口老化後,文明社會減少運動或活動的時 間和空間,都市人普遍減少運動,體能快速退步,即使鄉下居民也一樣,這樣的生活方式,對骨骼肌肉健康造成重大挑戰。城市的工作雖然少了許多汗水,但相對地也增加許多不適當的長期辦公室工作,長期靜態生活對骨骼肌肉的傷害,是在無形之中累積造成的,加上業績的無形壓力,常引起許多慢性疾病。 目錄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脊椎注射手冊 作者:陳皓瑚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9 條碼:9789863682608 簡介: 本書是針對脊椎注射治療手法,提供精簡且完整的指引,內容從最基本的螢光透視攝影機之操作,以及提供各類脊椎病變適用的注射藥物與注射手法,都有詳細介紹。同時,為了利於攜帶使用而設計為口袋書的形式,文字說明的呈現則採條列式編排,再輔以圖片示意,讓讀者能夠快速且明確地掌握重點。對於脊椎專科醫師與相關執業人員而言,這絕對是一本非常適合臨床應用的實務指引。 原著序: 藉由透視攝影導引的脊椎注射,已經為疼痛性脊椎疾病的治療開啟了一場變革。在住院醫師時期和申請成為專科訓練醫師的時候,我們少有機會接觸各式各樣用以治療脊椎性疼痛的介入性處置。對任何一位執行介入性治療的醫師來說,有各種教科書和圖譜(有些書是本手冊的參考書目)可當作絕佳的指引,但對於正在接受訓練且過去也沒有此類手術經驗的人而言,要從這些書本和圖譜來引領如何操作卻是困難的。 我們的目標是:讓這本手冊為剛剛起步且對脊椎的醫療處置還不太熟悉的介入性治療醫師,提供一個快速又易懂的參考。我們專注在一些基本項目—C型臂的位置與角度、穿刺針的選擇、注射的藥物、併發症和副作用,並且為常見脊椎病變的治療提供了詳細的流程和處置方式。附錄有手術範例的記述範本,有助於病歷紀錄的書寫。這本手冊沒有敘述到更為先進的處置,例如椎間盤攝影術、脊髓刺激術或射頻燒灼術,它們有些超出了簡要綜覽的範圍。 對於能夠獲得、且已經確立的脊椎介入性處置的指引和參考資料來說,我們希望手冊裡的內容能成為有用的輔助。然而應該注意的是,在這個令人感到興奮又多樣化領域裡,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這本手冊,便想取代適切的專科醫師訓練。 Anupam Sinha, DO Gautam Kothari, DO 目錄: 前言(Foreword) vii 原著序(Preface) ix 貢獻作者(Contributing Authors) xi 簡介(Introduction) xiii 推薦序(Foreword) xv 譯者序(Preface) xvii 第1章 螢光透視顯像(Fluoroscopic Visualization) 1 第2章 穿刺針的種類與操作 (Needle Types and Maneuvering) 9 第3章 併發症和副作用 (Complications and Side Effects) 13 第4章 注射的藥物(Injectables) 17 第5章 手術流程(Procedure Protocols) 23 第6章 頸椎注射(Cervical Injections) 29 頸椎經椎板間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29 Cervical Interlamin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ILESI 頸椎經椎間孔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33 Cervical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TFESI 頸椎小面關節腔內注射 37 Cervical Intra-Articular Facet Injection 頸椎內分支神經阻斷 42 Cervical Medial Branch Block, MBB 第7章 胸椎注射(Thoracic Injections) 47 胸椎經椎板間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47 Thoracic Interlamin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ILESI 胸椎經椎間孔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50 Thoracic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TFESI 第8章 腰椎注射(Lumbar Injections) 55 腰椎經椎板間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55 Lumbar Interlamin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 ILESI 脊尾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 58 Caud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ESI 腰椎經椎間孔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61 Lumbar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TFESI S1經椎間孔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65 S1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TFESI 腰椎小面關節腔內注射 68 Lumbar Intra-Articular Facet Injection 腰椎內分支神經阻斷 71 Lumbar Medial Branch Block, MBB 第9章 髖關節、薦髂關節與尾骨注射 (Hip, Sacroiliac Joint, and Coccyx Injections) 77 髖關節腔內注射Hip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77 薦髂關節注射Sacroiliac Joint Injection 80 尾骨前神經叢阻斷Ganglion Impar Block 84 第10章 硬脊膜外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 89 硬脊膜外血液貼片Epidural Blood Patch 89 附錄1 手術範例的文字紀錄 (Sample Procedure Dictations) 93 腰椎經椎板間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94 Lumbar Interlaminar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腰椎經椎間孔硬脊膜外腔類固醇注射 96 Lumbar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腰椎小面關節腔內注射 98 Lumbar Intra-Articular Facet Joint Injection 腰椎內分支神經阻斷 100 Lumbar Medial Branch Blocks 脊尾硬脊膜外類固醇注射 102 Caud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尾骨前神經叢阻斷Ganglion Impar Injection 104 薦髂關節注射Sacroiliac Joint Injection 106 髖關節腔內注射Intra-Articular Hip Injection 108 附錄2 手術範例的說明同意書 (Sample Procedure Consent Form) 111 索引 113
其他會員也一起購買
書名: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2:常易疏忽的病例與討論 作者:楊榮森 出版社:合記 出版年份:2017 條碼:9789863681786 簡介: 身為骨科醫師,必須經常面對臨床上各種X光檢查的情境,並在短時間內理出千頭萬緒以決定診斷和治療方向,這對許多年輕醫師而言,無疑是重大挑戰。有鑑於此,本書由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帶領一群經驗豐富醫師共同撰寫,收錄臨床上常被疏忽而延遲診斷之骨科病例的X光片,包括脊椎、上肢、骨盆與下肢等各部位,以及小兒骨科、腫瘤、骨折等。案例的呈現是以來診時的X光片,提供讀者自行判讀,接著是由作者說明判讀之重點及陷阱,以及最後檢查結果圖例佐證,供讀者參考。全書內容簡明扼要、析理明確,適合骨科學、急診醫學、放射線診斷學等領域的醫師和醫學生研讀。 目錄: Chapter 1 綜論-臨床骨科X光片判讀 01 Chapter 2 臨床案例分析 07 第一節 上肢 07 1-1 肱骨大結節骨折 07 1-2 肩峰鎖骨關節脫位 11 1-3 肘鷹嘴突骨折 13 1-4 尺骨冠突骨折 17 1-5 橈骨頭部骨折(一) 21 1-6 橈骨頭部骨折(二) 23 1-7 橈骨頭部骨折(三) 27 1-8 橈骨頭部骨折(四) 29 1-9 肱骨骨幹骨折合併鷹嘴凸骨折 31 1-10 舟狀骨腰部骨折 33 1-11 舟狀骨腰部骨折 37 1-12 橈骨莖突撕除性骨折合併舟骨月狀骨分離 41 1-13 橈骨遠端和近端骨折合併尺骨莖突骨折 45 1-14 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 47 1-15 橈骨遠端?模骨折合併三角骨撕除性骨折 51 1-16 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 55 1-17 Kienbock氏病 59 1-18 近端指骨基部橫向骨折 63 1-19 指近指骨間關節骨折脫位 65 1-20 拇指基底關節炎 69 1-21 第五指中指骨基部關節內骨折 73 1-22 近端指骨間關節骨折脫位 75 第二節 胸部、骨盆與脊椎病例 79 2-1 恥骨上枝骨折合併股骨頸嵌入性骨折 79 2-2 恥骨骨折合併脛骨腓骨骨折 83 2-3 骨盆多重骨折合併薦椎骨折 87 2-4 多重肋骨骨折合併腰椎骨折 91 2-5 骨盆骨折 95 2-6 腰椎椎弓解離症 99 2-7 腰椎骨折 103 2-8 脊椎滑脫症合併壓迫性骨折 107 第三節 下肢病例 111 3-1 股骨轉子間骨折合併恥骨骨折 111 3-2 髖關節向前脫位合併左股骨幹骨折 113 3-3 股骨轉子間骨折 117 3-4 股骨大轉子骨折 119 3-5 股骨轉子間骨折 121 3-6 股骨大轉子骨折 123 3-7 股骨頸骨折 127 3-8 人工髖關節脫位合併股骨小轉子骨折 131 3-9 股骨頸骨折 135 3-10 股骨人工髖關節周邊骨折 139 3-11 股骨頸骨折 143 3-12 股骨轉子間骨折 147 3-13 股骨頸骨折 151 3-14 股骨轉子間骨折 155 3-15 多重骨折,包括股骨、跟骨和蹠骨 159 3-16 股骨人工髖關節周邊骨折 163 3-17 髕骨骨折合併股骨髁關節內骨折 167 3-18 股骨遠端內髁的冠狀面骨折 171 3-19 後十字韌帶撕除性骨折 177 3-20 髕骨骨折 181 3-21 髕骨骨折合併股骨骨折 185 3-22 髕骨骨折 189 3-23 脛骨、腓骨及踝關節榫骨折 193 3-24 脛骨平台骨折合併脛骨幹骨折 197 3-25 脛骨平台骨折合併後十字韌帶撕除性骨折 201 3-26 距骨剝離性骨軟骨炎 205 3-27 外踝骨折 209 3-28 Lisfranc氏損傷 213 3-29 跟骨載距突骨折 217 3-30 骰骨骨折 221 第四節 小兒骨科病例 225 4-1 肱骨內髁骨折 225 4-2 肱骨遠端伸展型髁上位骨折 227 4-3 肱骨遠端伸展型髁上位骨折 231 4-4 橈骨和尺骨遠端幹薚部骨折 235 4-5 Monteggia氏骨折脫位 237 4-6 Monteggia氏骨折脫位 241 4-7 先天性橈尺骨聯合 245 4-8 橈骨頭部骨折 249 4-9 Legg–Calv踝關節榫面骨折 287 chapter 3 臨床案例討論總結 29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是筆者根據個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同時參考國內外最新書籍、期刊、相關學會與網站等資料編撰而成。全書章節架構完整,並針對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或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甄選相關考試之命題方向予以編寫,適合幼教及幼保相關科系學生使用。各章節首頁會先呈現「學習目標」,使讀者能清楚掌握各個章節的學習方向及重點,章節内容配合「表格」、「流程圖」及「圖片」,以有效增進讀者的學習效果。 【目錄】 序 I 第一章 嬰幼兒事故傷害 001 第二章 嬰幼兒急救概論 027 第三章 嬰幼兒居家安全 041 第四章 嬰幼兒戶外及交通安全 065 第五章 嬰幼兒中毒的預防與急救 089 第六章 包紮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117 第七章 嬰幼兒創傷止血的處理 137 第八章 特殊部位的創傷處理 155 第九章 過冷、過熱傷害和燒燙傷的處理 173 第十章 嬰幼兒呼吸道異物阻塞處理 195 第十一章 嬰幼兒心肺復甦術 215 參考文獻 231 附件一 幼兒園安全管理實施概況檢核表 241 附件二 園區安全管理檢核表 245 附件三 教保活動基本安全檢核表 248 附件四 教保服務人員安全意識檢核表 250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1)說明檢傷分類的歷史及角色、(2)複習及增強您對病人評估的能力、(3)運用急診護理專業標準技能於檢傷分類、(4)介紹及運用基準主訴表、(5)以檢傷分類表(TTAS) 為基準,進行病人照護優先順序之安排、(6)能執行急診病人之就醫流程,檢傷過程及溝通方式。 【目錄】 單元一:檢傷基礎 1 1-1. 檢傷的變革 2 1-2. 何謂檢傷 8 1-3. 檢傷評估之限制 9 1-4. 急診壅塞時之檢傷原則 10 1-5. 急診病人的特性 11 1-6. 檢傷護理師的角色 11 1-7. 檢傷護理師的特質 13 1-8. 檢傷護理師的技能 13 1-9. 檢傷流程 16 單元二: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TTAS) 之應用 23 2-1. 檢傷過程 24 2-2. 台灣五級檢傷與急迫量表分級 24 2-3. 判定檢傷級數 27 2-4. 首要調節變數 28 2-5. 次要調節變數 40 2-6. 檢傷標準的支援 44 2-7. 檢傷決策 44 2-8 候診區的再評估 45 2-9. 小組練習- 模擬案例 45 單元三:特殊族群-兒童 47 3-1. 兒科檢傷指引 48 3-2. 成人和兒童檢傷的比較 48 3-3. TTAS檢傷:兒科案例 49 3-4. 檢傷過程 49 3-5. 兒科檢傷與成人檢傷的不同 50 3-6. 兒童特殊考量 50 3-7. 社會心理上的差異 52 3-8. 關鍵診視 – 兒科三角評估 53 3-9. 確認主訴 56 3-10. 主觀評估 57 3-11. 生命徵象– 身體評估 59 3-12. 非生理參數 68 3-13. 次要調節變數 73 單元四:特定主訴和次要調節變數 75 4-1. 簡介 76 4-2. 特定主訴 76 4-3. 次要調節變數 77 4-4. 潛在的檢傷陷阱 81 附錄A. 格拉斯哥(葛氏)昏迷指數 83 附錄B. 疼痛量表 85 附錄C. 名詞解釋 87 附錄D. 檢傷分類實務上的Q&A 93 附錄E. 急診五級檢傷分類基準修正版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