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255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內容簡介 韓國魯迅──申榮福(1941-2016) 最後的一門課・最遠的旅行 ※蟬聯韓國暢銷書榜,迄今暖心連印33刷! ※當代韓國思想代表人物,以25堂課的清澈洞見直面黑暗時代中的亮光! 「幫助不是替人撐傘,而是一起淋雨。」──申榮福 申榮福為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更被譽為「韓國的魯迅」。於1968年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關押,遭判處無期徒刑,服刑二十年二十日,於1988年特別假釋出獄。 他將監獄當成人間學和社會 學的教室,並以對人類的愛為基礎,耕耘出作為文明史轉型的思想摸索之「和而不同」關係論。在坐牢期間寫給家屬的書信,連載於《和平新聞》,並於出獄前以《監獄裡的思索》為書名出刊,因而在韓國社會產生巨大的反響。並以獨創的「申榮福字體」和民眾性的書畫作品、演講與著述,參與韓國的社會文化運動,與廣大民眾進行溝通。 《話語》一書以申榮福於聖公會大學講授的人文學課程作為底本出版,在這最後一門課當中,申榮福將帶領讀者橫跨經濟學、哲學、文學,以及中、韓古典哲學與西方哲學,提示了作為21世紀文明論之「關係論」。 本書特色 1. 體現作者經歷過的南韓當代歷史問題以及對它的深度分析。 2. 在西方知識霸權下,十分少見之韓國當代思想界成果中譯本。 3. 以大學通識課程為底本,適合所有成年讀者反思過往所認識的經典哲學,進而觸類旁通以認識當代。 專文推薦 在《話語》這最後一門課的課堂上,申先生將授課的上限定為「同感」,也就是將與學生的溝通設定為最重要的課題。先生強調「工夫/學習」是所有活著的生命之存在形式,亦是透過人類知識遺產而打造未來的創造性實踐,更是超越當代文脈的「脫文脈」之創造性實踐。 ──白元淡(韓國聖公會大學教授) 申榮福說的是自己從一趟最遠的旅行歸來之後,其中讓生命產生了變化,也給自己作為一個左翼人找到了新的出發點。⋯⋯相對於「游牧主義」,申榮福並不走上逃逸路線,他「開始了一個很遠的旅行,就是走上自我改造的道路」。 ──王墨林(資深藝評家暨劇場導演) 暖心推薦 丁乃非 中央大學英美語系教授 王墨林 資深藝評家暨劇場導演 白元淡 韓國聖公會大學中語中國學系/國際文化研究系教授 林淑芬 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兼所長 陳光興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主編、《人間思想》繁體字版主編 劉人鵬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紀蕙 交通大學社文所講座教授、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申榮福(신영복/SHIN Young-Bok,1941-2016) 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經濟學系和研究所,曾任職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和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經濟學教授。1968年任職於陸軍士官學校,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關押,最後被判無期徒刑。服刑二十年二十日,1988年8月14日,得到特別假釋而出獄。出獄後旋即被韓國聖公會大學聘用為教授,負責教授政治經濟學、韓國思想史、中國古典精讀等課程,2007年退休後至2016年過世前被聘為講座教授。 其在摸索承載民眾情感的書法字體的過程中,深受母親毛筆字體的影響,創造出「連帶體」、「民體」與「勾肩搭背體」等申榮福字體。並以獨創和民眾性的書畫作品、演講與著述,參與了韓國的社會文化運動,並廣泛與民眾進行溝通。2016年1月15日,於首爾家中離世,享壽76歲。 重要著作有:《監獄裡的思索》(감옥으로부터의 사색,1988)、《明信片》(엽서,1993)、《樹啊 樹啊》(나무야 나무야,1996)、《一起成林1-2》(더불어 숲 1-2권,1998)、《申榮福的明信片》(신영복의 엽서,2003)、《講義:我的東洋古典讀法》(강의:나의 동양고전 독법,2004)、《像第一次》(처음처럼,2007)等。譯著有:《國外貿易與國民經濟》(외국무역과 국민경제,1966)、《人啊,人!》(사람아 아, 사람아!,1991)、《魯迅傳》(루쉰전:루쉰의 삶과 사상,1992,共譯)、《中國歷代詩歌選集》(중국역대시가선집,1994,共譯)等。 監譯者簡介 白元淡(백원담/PAIK Wondam) 1958年出生,韓國聖公會大學中語中國學系/國際文化研究系教授、東亞研究所所長,並擔任申榮福著作中英文翻譯研究計畫總監。現任中國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海外教授、韓國《黃海文化》編輯委員、台灣《人間思想》編輯委員、歷任韓國冷戰學會與韓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執行長。 尹泳裪(윤영도/YUN Young Do) 韓國聖公會大學的助理教授。畢業於延世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院。博士論文為《近代中國的西學翻譯研究:以〈萬國公法〉為重點》。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近期著重於當代中國和東亞的文化研究。2017年6月撰寫並編輯《情感的青年:東亞青年的情感和文化實踐》一書。 譯者簡介 延光錫(연광석/YEON Gwang Seok) 1977年南韓中部農村出生,畢業於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台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韓國聖公會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兼講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韓國北韓研究大學研究教授、台灣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現為韓國朝鮮大學研究教授。中文專著有《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埰》(2019),中文譯著有白承旭的《文革的政治與困境》(2014),韓文譯著有曹征路的《民主課》(민주수업,2015)、錢理群的《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모택동 시대와 포스트 모택동 시대,2012)。 目錄 【推薦序】 歷史在離開與回來間浮沉/王墨林 【導 讀】 「脫井」與平等連帶的言約/白元淡 前言 第一部從古典中閱讀到的世界認識 第一堂∣最遠的旅行 第二堂∣事實和真實 第三堂∣流浪的藝術家 第四堂∣沾染到手上汙垢的碗 第五堂∣從寬容(Tolérance)到游牧主義(Nomadism) 第六堂∣君子固窮 第七堂∣點無法成線 第八堂∣從未成眠的江水 第九堂∣西服和縫紉機 第十堂∣愛鄰如己 第十一堂∣等待昨日的兔子 期中複習∣對比與關係的組織 第二部理解人與自我省察 第十二堂∣綠色麥田 第十三堂∣士一和工一 第十四堂∣悲劇美 第十五堂∣偽惡和偽善 第十六堂∣關係與認識 第十七堂∣雨和雨傘 第十八堂∣憎惡的對象 第十九堂∣字體和人 第二十堂∣韋爾瓦和瓦拉納西 第二十一堂∣商品與資本 第二十二堂∣金字塔的解體 第二十三堂∣顫抖的指南針 第二十四堂∣人的面孔 第二十五堂∣希望的語言:碩果不食 【譯者後記】申榮福《話語》譯後記/延光錫 【附錄】 申榮福年譜 作者、譯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