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1.屆屆收錄:收錄近200題申論,全面透視命題方向! 2.分分章握:主題分章編排,立即凸顯重要題型! 3.題題解析:掌握解題技巧,快速提升解題能力! 目錄 第1章 組織及綜合規劃類法規 第2章 公共衛生與醫事專業倫理 第3章 醫事相關法規 第4章 護理及健康照護相關法規 第5章 心理及口腔健康相關法規 第6章 中醫藥類法規 第7章 長期照顧相關法規 第8章 疾病管制相關法規 第9章 食品藥物管理相關法規 第10章 國民健康類法規 第11章 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規 第12章 112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公共衛生師考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中文書】 書名:法學通識教育:理念與實踐 作者:黃聰明 出版社:翰蘆 出版日期:2017/07/31 ISBN:9789869466899 【本書特色】 * 公民社會的健全,在於法治教育的厚實。其中,法學通識教育尤其重要。法學通識教育之核心目的,最主要是生活法律實務知識的推展,務使國家社會裡的公民都能具備生活法律常識,藉以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 * 著者從事法學通識教育已有二十年,參與教育部優質通識教育課程計畫,例如大學法學通識教育課程十八週授課內容規劃,又如社區法學通識教育的樂齡大學生活法律教學,以及公務人員在職訓練法律教學,並執行彰化地檢署辦理司法保護社區關懷受保護管束人及緩起訴被告法治教育講座。本書即為著者結合實務經驗與理論見解所完成的專著。 * 著者並未採行傳統深奧的純法學論述的方法,而是彙整多面向的通識法學教學活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讀者更容易地親近法律,進而能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法治社會的建構,並非依賴少數的法學理論大師,而是以培養現代社會大多數成員均能普遍具有符合現代立憲主義國家正義(justice=法)的法感覺,藉以產生更具體而實質的知識能量。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教學實務理念 第一節 大學通識教育之再認識 第二節 法學通識教育之理念 第二章 大學法學通識教育之學理基礎與教學創新 第一節 大學法學通識教育之學理基礎 第二節 大學法學通識教育之教學創新 第三章 「法律與現代社會」課程之內容形式與教學策略、方法 第一節 法學基礎知識 第二節 生活法律案例解析 第三節 分組辯論探究真理 第四節 親身體驗,接近司法 第五節 服務學習關懷社會 第六節 成果貢獻 第四章 社區法學通識教育 第一節 社區法學通識教育簡介 第二節 樂齡大學生活法律教學 第三節 公務人員之法律教學活動 第四節 彰化地區受保護管束人及緩起訴被告「法治教育」講座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前三篇處理憲法解釋與憲法理論在論證結構上的關連,其中蘊含一個想法,認為法解釋無法不納入對於社會現實的描述與考量,可以說已經涉及法的科際整合研究。第四與第五篇則處理作為繼受法學之憲法釋義學的方法論問題,這個問題意識早就出現在討論「價值秩序」的第一篇論文,所要反省的是直接將法學移植當作比較法學的學術慣習,並在不否認繼受法學的歷史存在與其貢獻的前提之下,思索如何建立一種具有自主性與在地性的憲法學。最後兩篇論文則已經超出憲法學的領域,前者討論當代德國法哲學暨公法學者Robert Alexy的法理論,由於他具體處理的問題都在憲法學領域,因此可視為運用法理論於憲法學所開展的極佳範例,十分具有參考價值。後者則從傳統德國法學方法論的困境出發,將眼光轉移到英美法學對於法律思維的探討,試圖為法學方法論找到另一個觀察與分析的角度,對於憲法解釋的議題亦能提供一些參考。 【目錄】 第一篇 跨學科法學研究的方法論反思 第一章 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 第二章 台灣法學典範的反思──從德國當代法科學理論的興起談起 第三章 法釋義學與法學的多元化──從《思與言》五十年所反映的台灣法學研究發展談起 第四章 打開台灣法學史的月光寶盒—─對《建構台灣法學》一書的幾點反思 第二篇 社會與歷史取向的憲法學 第五章 多元族群、國家認同與台灣的憲政改革 第六章 台灣憲政秩序的規範效力──一個立基於系統理論的初步考察 第七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歷史發展與憲法基礎 第八章 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制度的變革──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化? 第九章 台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