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法律的概念:「古典爭議」的終結
作者: 戚淵
ISBN: 9789571195377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8/01
定價: 320
售價: 288
庫存: 已售完
LINE US!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付款方式: 超商取貨付款 line pay
信用卡 全支付
線上轉帳 Apple pay
物流方式: 超商取貨
宅配
門市自取

為您推薦

哈特與《法律的概念》:理解法律的性質 (1版)

哈特與《法律的概念》:理解法律的性質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哈特教授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牛津大學提升為二戰之後從哲學的進路研究法律的智識中心與最高殿堂,他為牛津大學本科生撰寫的法哲學教科書《法律的概念》一書,成為了當代法哲學界的學術教科書。也是經由他的工作,當代法實證主義得以擺脫眾多流行的誤會,成為追求法學真理的志業中最具主導性和影響力的學術陣營。可以說,以哈特和他的法理論為中心所進行的學術探索與競爭,塑造和決定了當今的法哲學。 這本著作的貢獻便在於,克萊默教授以極清晰的框架,極準確的理解與重述,極嫻熟且深入淺出的剖析和批判,與極優美又可近的文筆,為所有對法哲學感興趣的學生與學者,提供了一整套理解哈特的法理論與當今法哲學最新發展的指引和說明。在目前市面可見的對哈特《法律的概念》進行分析、闡釋、批判的學術著作中,這是可靠又優質的最新權威版本。克萊默教授按照《法律的概念》一書的章節次序,逐一分析了哈特法理論中最重要的分析概念與理論論證。 目錄 繁體中文版作者序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方法的澄清 一、問題的提出 二、致力於闡明的概念 三、核心事例的方法 四、是一種哲學理論 五、不同社會的多樣性 六、描述性說明的方法論 七、還原論的志向? 八、自然主義的志向? 第二章 哈特論法律權力與法律的規範性 一、奧斯丁的法律模型 二、授予權力的法律 三、立法者困境 四、來源自習慣的法律 五、主權者的諸多限制 第三章 哈特法理論的基本構成 一、內在與外在的區分 二、模擬的觀點 三、模擬觀點與內在觀點之區分的模糊之處 四、初級規範與次級規範:一般性區分 五、初級規範與次級規範:哈特的思想實驗 六、承認規則:面向誰發布的? 七、承認規則:授予權力與施加義務 八、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具體細節上的分歧 九、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多種判準 十、承認規則的統一性:制度的等級 十一、承認規則的終極性 十二、承認規則:基礎性層面與制度性層面 十三、承認規則與其他次級規則的糾纏 十四、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夏皮羅 十五、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沃爾德倫 十六、相互依賴但截然不同:反駁麥可柯克 十七、循環論證的問題 十八、必要且充分條件 第四章 哈特論法律解釋與法律推理 一、幾個關鍵區分 二、哈特論形式主義與規則懷疑主義 第五章 法律與道德 一、可分離命題 二、哈特論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三、包容性法實證主義與排他性法實證主義 四、哈特是表達主義者嗎?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原價: 420 售價: 357 現省: 63元
立即查看
大陸法傳統:西歐與拉丁美洲的法律制度概述 (1版)

大陸法傳統:西歐與拉丁美洲的法律制度概述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原價: 420 售價: 378 現省: 42元
立即查看
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1版)

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作者:Stein(張道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11/00 ISBN:9789577637222 內容簡介   史坦恩對於社會的研究,是依據歷史的演進,從經濟活動中區分出社會概念,再將社會提升至國家成為二元關係,使得社會首度成為獨立自主的學術領域,它的結構與變動更賦予工業時代的國家及其法制全新的意義與變動法則。   本書最重要的論述便是告訴我們,關於自由與不自由的討論,不應該只寄望政治路徑,因為自由與不自由的問題,最終都落實在社會權力關係。基於社會階級必定掌控國家公權力,書中進而分析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張終究無力對抗社會利益的作用;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行動哲學,又必定消失在自我矛盾中。國家推行社會改革,之所以能夠為人的自由開創出路,它的終極力量其實不在制度本身,而必須回歸人對自身本質的認知,從這裡才真正推論出社會問題與社會改革的意義與內涵。 目錄 譯者序 社會的概念及其變動法則 第一章 社會的概念 人的生活及其整合 經濟有機體 經濟有機體的變動 社會的概念 第二章 國家與社會的基本原則 共同體的歷史觀 國家的基本原則 社會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 不自由的形成與概念 不自由的起點 社會支配階級如何掌控國家權力 社會支配的積極實踐:社會支配的法制、社會階層及其法制、種姓制度 不自由的概念 第四章 自由的原則及其變動法則 自由的起點 自由變動的共同基礎 自由的變動,第一個條件的出現 政治變動的原因與必然 政治改革的概念 政治革命的概念與變動法則 第五章 社會的變動法則 社會變動的原因、概念與原則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的理念 社會民主的理念及其雙重體制 社會革命 社會改革 第六章 結論:德國與法國 史坦恩紀事年表

原價: 320 售價: 288 現省: 32元
立即查看
50則非知不可的書法欣賞概念 (2版)

50則非知不可的書法欣賞概念 (2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金耀基 中央研究院終身院士 張 海 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王存玉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專文作序 書法在世界藝術中,是一個很獨特的門類,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字書寫大都停留在裝飾藝術範圍,而中國的漢字書寫,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慢慢進化為一門人文色彩濃厚、表現形式豐富的純藝術。漢字,它天然地具有圖形性,構成書法藝術天然的藝術潛力;毛筆的柔性塑造力,筆墨形式剛柔乾溼秀潤蒼老,會出現豐富的變化。中國藝術有自己的天人觀、藝術觀和方法論,正好給載體與工具發揮魔力的空間,不追求寫實,追求對世界的美學轉換和表達。 書法為什麼能「達其情性,形其哀樂」?藝術書寫和非藝術書寫的界限在哪裡?書法的點線語言形式有什麼技術規範?如何循序漸進學書法?書法的歷史、不同發展淵源和審美旨趣為何?以及歷史上各名家的故事、成就及作品介紹等。本書為對書法藝術有興趣的讀者們量身打造,內容包含從入門到欣賞,以及初學書法的運筆、執筆等相關知識。期待能有更多的碰撞與交會,以靈動飄逸的翰墨芳香,滋潤忙碌生活中的心靈。 目錄 推薦序 金耀基 書法欣賞必備的知識修養 推薦序 張 海 優遊徜徉書法藝術世界 推薦序 王存玉 善書者壽 導 語 一、什麼是書法藝術?藝術書寫和非藝術書寫界限在哪裡? 二、為什麼漢字書寫能成為一門純藝術? 三、作為實用生活工具的書法什麼時候開始? 四、作為純藝術的書法什麼時候開始? 五、書法有幾種固定體式? 六、書法家的創造空間在哪裡? 七、書法藝術的基本語言要素是什麼? 八、書法的點線語言形式有什麼技術規範? 九、書法為什麼能「達其情性,形其哀樂」? 十、什麼是書法形式語言的譜系?它對創作有什麼影響? 十一、「帖學」譜系和「碑學」譜系有什麼不同? 十二、為什麼書法學習要從臨摹入手? 十三、為什麼書法講究「有古意」? 十四、如何循序漸進學書法? 十五、如何「讀帖」、「臨帖」? 十六、歷史上有哪些執筆法? 十七、運筆如何把握行筆的「遲澀感」? 十八、如何理解和把握運筆的速度? 十九、如何把握運筆的「用力」問題? 二十、如何理解和把握書寫中的「水」和「墨」問題? 二十一、歷史上楷書名家有哪些? 二十二、歷史上行書名家有哪些? 二十三、歷史上草書名家有哪些? 二十四、歷史上隸書名家有哪些? 二十五、歷史上篆書名家有哪些? 二十六、「草聖」張芝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二十七、「書聖」王羲之書法有哪些故事?他的書法成就主要有哪些? 二十八、歐陽詢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二十九、褚遂良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顏真卿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一、柳公權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二、張旭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三、懷素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四、蘇軾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五、黃庭堅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六、米芾書法有哪些成就?有什麼特點? 三十七、什麼是「破體」書法?書法如何「破」和「融」? 三十八、如何理解書法的「筋骨血肉」? 三十九、如何理解書法的「氣象」? 四十、如何理解書法中的「拙」、「醜」、「怪」? 四十一、如何理解「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四十二、如何理解「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四十三、如何理解書法的歷史、美學、道德多重評價標準? 四十四、為什麼無師承的書法被稱為「江湖書法」? 四十五、為什麼書法家強調「以學養書」? 四十六、書法怎麼「變化氣質,陶冶性靈」? 四十七、為什麼古人說「字如其人」? 四十八、什麼是「人書俱老」? 四十九、如何看「現代書法」? 五十、如何把握書法的繼承與創新? 後記

原價: 450 售價: 383 現省: 67元
立即查看
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 (11版)

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 (11版)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書名: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十一版) 作者:李惠宗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9862555743 內容簡介   憲法有兩大內容,一是「人民的權利義務」,一是「國家的組織」。本書努力將一般人民日常生活與憲法知識結合在一起,並就臺灣習有的現象提出深切的反省,深入淺出地闡揚「憲法不只是權力者的憲法」,也是「小市民的權利保障書」。 目錄 第十一版 序言 本書參考文獻 第一章 憲法原理與總綱  第一節 國家之意義/1  第二節 國家之要素/2  第三節 憲法之意義/9  第四節 憲法的種類/16  第五節 憲法序言/17  第六節 憲法之基本決定/18  第七節 憲法變遷/31  第八節 憲法之施行/34  第九節 兩公約內化為憲法的一部分/34 第二章 人民之權利與義務  第一節 人民權利總論/37  第二節 平等權與平等原則/52  第三節 人身自由之保障/62  第四節 居住遷徙自由/70  第五節 思想及表現自由/73  第六節 祕密通訊自由/96  第七節 宗教自由/99  第八節 集會結社自由/104  第九節 生存權/111  第十節 工作權/117  第十一節 財產權/127  第十二節 訴訟權/136  第十三節 應考試服公職權利/143  第十四節 參政權/148  第十五節 其他基本權/163  第十六節 國家賠償責任/173  第十七節 人民之基本義務/191 第三章 國民大會  第一節 國民大會地位之變遷/199  第二節 第七次修憲對國民大會的影響/200 第四章 總 統  第一節 權力分立下的行政權/201  第二節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與罷免/213  第三節 總統、副總統之職位異動/215  第四節 總統之職權/220  第五節 總統特權──刑事豁免權/229 第五章 行 政  第一節 行政院之地位/233  第二節 行政院之組織/234  第三節 行政院之職權/240  第四節 行政院與立法院的互動關係/241 第六章 立 法  第一節 議會與人民間之關係/251  第二節 立法委員/252  第三節 立法院之組織/260  第四節 立法院之職權/262 第七章 司 法  第一節 司法權的演變/273  第二節 司法權的特性/274  第三節 司法院之地位與組織/276  第四節 司法權的內涵/280  第五節 司法權之界限/292  第六節 司法獨立/295  第七節 法官地位之保障/299 第八章 考 試  第一節 考試權之意義/301  第二節 考試院之地位/302  第三節 考試院之組織/303  第四節 考試院之職權/304 第九章 監 察  第一節 監察之意義/309  第二節 監察院之機關性質/310  第三節 監察院之組織/311  第四節 監察院之職權/314  第五節 監察權行使之方式/318  第六節 監察權行使之界限/319  第七節 監察委員之特別義務/320 第十章 地方自治  第一節 臺灣地方自治發展史略/321  第二節 地方自治之功能/323  第三節 地方自治制度之本質/323  第四節 地方自治權之內涵/325  第五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標準──均權主義/329  第六節 地方自治組織的基本模式/331  第七節 地方自治之運作──以縣為例/333  第八節 地方自治之監督/337 第十一章 基本國策  第一節 基本國策之法律性質/341  第二節 國防之基本國策/343  第三節 外交之基本國策/345  第四節 國民經濟/346  第五節 社會安全/351  第六節 教育文化基本國策/354  第七節 邊疆地區及原住民基本國策/357 附 錄 附錄一 中華民國憲法/359 附錄二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375 索 引 事項索引/381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索引/391 表目錄 表2-1 民事、刑事和行政訴訟比較表/84 表2-2 政黨比例代表制名額分配計算表/154 表2-3 臺灣公投案(第一、二案)之投票結果/162 表2-4 代位責任說與自己責任說比較表/175 表2-5 重大過失,具體輕過失和抽象輕過失比較表/179 表4-1 總統與立法委員免責權比較表/230 表6-1 世界主要國家國會每一議員席次之人口數/253

原價: 480 售價: 442 現省: 38元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