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售價: | 391元 | |||
庫存: | 已售完 | |||
LINE US! | 詢問這本書 團購優惠、書籍資訊 等 | |||
此書籍已售完,調書籍需2-5工作日。建議與有庫存書籍分開下單 | ||||
付款方式: | 超商取貨付款 |
![]() |
|
信用卡 |
![]() |
||
線上轉帳 |
![]() |
||
物流方式: | 超商取貨 | ||
宅配 | |||
門市自取 |
為您推薦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人體,藏了一整座神話宇宙── 為什麼醫學組織會選擇蛇作為醫療標誌? 古希臘人早就知道肝臟再生的能力嗎? 雌雄同體症竟是一次男神與仙女意外地結合、 蛇髮女妖美杜莎,至今仍在我們的腹部張牙舞爪…… 生活中的常見病症,皆能從希臘羅馬神話中窺知: 人神間的愛恨情仇、受傷生病後的樣貌、戰爭冒險與海上奇航。 ▌神話中的航行,象徵人類無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與生命逆境── 希臘羅馬神話不只是西方文明的起源,亦是人類命運的縮影。 奧林帕斯諸神除了永生不死,也如凡人般有恐懼、貪婪與悲歡離合。 在人性與神性來回拉扯的同時,也被各種生理現象或疾病折磨, 而後逐漸被現代醫學用以命名生活中常見的病症、治療方式與藥物。 於是在書中,你會看見: →雅典娜在父親宙斯的腦袋裡不斷敲擊,最終伴隨宙斯的劇烈頭痛誕生。 →獻祭品迷失在米諾陶洛斯的迷宮中,產生的恐慌猶如耳朵的前庭迷路現象,易產生眩暈、嘔吐、耳鳴等症狀。 →被視為緊急救命藥物的阿托品,與命運三女神同名,是上天賜予人類最後的神蹟。 →經艱難分娩才得以誕生的太陽神與月亮女神,暗示人類的孕育和誕生,其實是醫術發展的開端。 古希臘人將前往陰間的道路稱為「航海」,因此神話中的航行, 其實象徵了人類漫長的一生,與命運永無止境地對抗過程。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與神話相依相存。 本書特色 ➊用神話解讀醫學名詞,讓大眾理解日常醫學的新方式 此書將神話的歷史性和醫學知識巧妙縫合,從故事淵源到如何發展為醫學名詞沿用至今, 了解常見疾病與我們的淵源,不但是文學經典再造,也為醫學增添人文色彩, 無論是文組或理組、大人或青少年、普羅大眾或醫生,都能輕鬆閱讀,從中獲得不同樂趣! ➋收錄三代神族系譜,一眼看懂諸神間的關係 希臘羅馬神話眾神的血緣盤根錯節,讓你總是分不清誰生下了誰,誰又跟誰結婚嗎? 從創世的原始神族、泰坦神族到人們熟知的奧林帕斯神族, 透過三代系譜,先了解人物關係後,就能更投入在故事中! 好評推薦 Hazel/《時間的女兒》Podcaster 吳其穎/兒科醫師、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 吳宜蓉/歷史教師、教育學博士 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螺螄拜恩/人氣作家 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比八點檔還扯的希臘神話,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暴力、不倫和恩怨,和醫學搭邊後出奇合理。讓你點頭稱是的趣味!」──Hazel/《時間的女兒》Podcaster ◆「這本書像是一場希臘羅馬神話與醫學知識碰撞的舞會,跨領域的舞步協調交錯,讓讀者跟著篇章的節奏完全停不下閱讀的腳步。」────吳宜蓉/歷史教師、教育學博士 ◆「難以想像希臘羅馬神話竟與醫學名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比我這輩子能考上醫學院更神奇!身為飽讀詩書的醫生,作者巧妙連結醫學典故與神話故事,遙不可及的艱深知識頓時變得趣味橫生,連數學考一級分的文組生都能輕易理解,讀得津津有味呢~」──螺螄拜恩/人氣作家 汪漢澄/審訂推薦 神經科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英國倫敦神經醫學中心人類動作與平衡中心進修,英國國立神經內外科醫院臨床研究員及名譽醫師。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神經科主任,現任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任臺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創始理事,曾任該學會理事長。《聯合報》「腦科先生說古今」專欄作家,另外已出版《醫療不思議》、《大腦不思議》、《醫療史偵辦錄》三本科普書籍。 【目錄】 |審訂推薦序|汪漢澄/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臺灣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推薦語|好評推薦──Hazel/《時間的女兒》Podcaster、吳宜蓉/歷史教師&教育學博士、螺螄拜恩/人氣作家 |推薦序|醫學的人文精神──蘇上豪/金鼎獎得主&心臟外科醫師 |作者序|與諸神航行在波瀾的疾病之海──劉守娟/啟明大學醫學院東山醫院神經科副教授 Chapter1 神話故事中的醫生系譜 人類孕育和誕生,是醫術發展的開端 Chapter2 人類的疾病,是神誕生的後遺症 1 宙斯的頭痛 2 克羅諾斯的嘔吐 3 戴歐尼修斯的癲狂 4 赫菲斯托斯的墜落事故 5 希栢利與波賽頓的癲癇 6 厄律西克同的暴食症 7 九頭蛇海卓拉的中毒現象 8 提托諾斯的衰老悲劇 9 幻化為花朵之少年們的致命外傷 10 迪密特與飲品「吉肯」的再餵食症候群 11 普羅米修斯與提堤俄斯的肝臟再生 12 美狄亞的回春祕法 Chapter3 源自神話的醫學名詞 1 蛛網膜──阿拉克妮 2 海馬迴──涅普頓 3 前庭迷路──米諾陶洛斯 4 第一頸椎──阿特拉斯 5 處女膜──海門納埃斯 6 阿基里斯腱──阿基里斯 Chapter4 源自神話的病症 1 巨人症──基迦巨人 2 獨眼畸形──獨眼巨人 3 雌雄同體症──赫馬佛洛狄忒斯 4 陰莖異常勃起症──普里阿普斯 5 蛇女頭狀臍圍靜脈曲張──美杜莎 6 黃色腫瘤──斯卡曼德羅斯 7 癌症──卡奇諾斯 8 人類的衰老與青春期──革剌斯與赫蓓 9 死亡現象──塔納托斯 Chapter5 源自神話的心理疾病 1 精神疾病──賽姬 2 情愛妄想──厄洛斯 3 亂倫情結──伊底帕斯 4 自戀型人格障礙──納西瑟斯 5 身體畸形恐懼症──摩爾甫斯 6 特定對象畏懼症──福波斯與佛貝托爾 7 恐慌症與針頭恐懼症──牧羊神潘 8 色情狂──寧芙仙女與撒特 9 失憶症──記憶女神寧末辛 Chapter6 源自神話的其他醫學名詞 1 失眠症──睡神許普諾斯 2 日光浴治療法──太陽神赫利奧斯 3 心臟超音波檢查──厄科 4 影像檢查──凱戎 5 阿托品──命運三女神 |結語|神話裡的航海,是人一生經歷的生老病死 希臘羅馬神話地圖中的主要地名 本書所提及之諸神的系譜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銷售破百萬冊《後宮之烏》、《朱華姬的親衛》奇幻羅曼史女王白川紺子。 故事場景從繁華東京,到神話之地淡路島, 走進大正情懷的時光隧道,與花菱夫妻攜手前行驅魔之路。 安臥在大海上的淡路島,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詭譎多變。 島神神社裡的神事只是撫慰冤魂的儀式? 抑或是世代不變的詛咒? 淡路之君「開示」的和歌,能解開花菱家之謎嗎? 御靈信仰×因果報應×燈火三狐。 花菱家詛咒的祕密, 和一宗宗驅魔委託,竟隱藏更大謎團? ★日本推理作家協會會員、文學評論家‧細谷正充嚴選 「2022年最佳娛樂小說」 ★日本全系列銷售100,000冊 「可怕的御靈很喜歡妳,不知是好或壞, 只是,妳將要闖的是一片狂風暴雨的大海……」 神祕的淡路之君牽引著花菱家,鈴子的命運會如何? 為了舉辦神事,鈴子和孝冬前往花菱家的本邸. 淡路島。 淡路島是日本神祉最初降臨人世的神聖之地。想祛除淡路之君的兩人,著手研究花菱家歷史。淡路之君為何變成冤魂?究竟從何而來、跟花菱家有何關係?為何以鬼魂為食? 追查真相的同時,一件件驅魔委託接踵而來。哭泣的弁財天神像、百日紅樹下哀歌的少女鬼魂、宇內家的世代詛咒等,開始牽扯出神佛分離政策、咒術被用來爭奪皇位繼承的歷史過往。曾是地方大官的花菱家,為何淪為神社之主?隱隱浮出的某任花菱當家佑季、淡路之君的身世之謎,跟鈴子有關嗎? 兩個惶惶不安的島上女子最終解開了孝冬父母的死亡之謎,「不要用你們現在的觀點,來責備小時候的自己。」孝冬對兩人說,同時也對始終自責害死父母的自己說。鈴子堅毅和勇氣,帶給孝冬莫大的救贖。 接二連三的鬼魂謎團裡,不斷出現的火焰印記、神歌咒語和三狐神神像的燈火疑雲,又將如何襲向花菱夫妻? 【人物簡介】 ◎淡路之君:以鬼為食的上臈冤魂,花菱一族的先祖。其職責是撫慰那些曾經含恨流放到淡路島的貴人冤魂。 ◎孝冬:花菱男爵家次子,現任當家,其家系為神職華族。經手生意五花八門,同時還要替淡路之君尋找鬼魂。 ◎鈴子:瀧川侯爵家的么女,為侯爵和瀧川家女傭所生,在淺草的貧民區長大。曾被喻為「千里眼少女」,現年十七歲。 花菱夫妻親族 ◎雪子、朝子:雙胞胎,鈴子同父異母的姊姊,千津的女兒。 ◎嘉忠、嘉見:已故嫡妻的兒子嘉忠,為瀧川家接班人。嘉見為雪子和朝子的親弟。 ◎千津:瀧川侯爵的小妾,為雪子、朝子、嘉見的生母。 ◎由良:孝冬的傭人。 ◎鷹嬸:鈴子的侍女。 ◎阿若:由良的青梅竹馬。 ◎虎吉:曾經和銀六、丁姨、鈴子共同生活的老人。 ◎丁姨:曾經和銀六一起照顧鈴子的女性,是鈴子母親的朋友。 ◎銀六:鈴子喪母後,曾經照顧鈴子的男性。 日本讀者五星熱評 .超越期待值的劇情發展,看似離「淡路之君」謎團更進一步,卻留下了更多讓人在意的線索。——(38歲,男性) .看著孝冬解開心結,和家人間的相處有了顯著的改變,再次感受到鈴子對他的重要性。——(22歲,女性) .每出一集都很期待白川老師如何回收前一集的哏,再此感嘆作者的故事構成力——(41歲,女性) .第三集根本就是另類「淡路島旅遊特輯」,包含歷史、人文、美食和景點,真想實際去一趟。——(28歲,女性) 【目錄】 〈哀泣弁天〉 〈百日紅樹下〉 〈於熊御前〉 看更多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唯有推行自由主義所蘊含的典章制度與思想文化,才能使中國走向長治久安的道路 百姓才能真正生活在一個合理、合乎人道、可以舒展性靈的,人間秩序中 林毓生特別關心自由主義在近現代中國,過去失敗的歷史原因檢討,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與如何發展,並探討左右兩派意識形態對大陸與台灣社會的影響。 自1979年完成對於「中國意識的危機」之系統分析並出版專著以後,多年來一直致力尋找解決「中國意識的危機」的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林毓生稱之為:作為導向理念的「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關於它的思考,以及建立此一理念所需做的奠基工作,即呈現於《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一書中。 全書分六部分及附錄,收文33篇,充分展現林毓生於深思中完成「中國意識的危機」與「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系統分析之成果。 【目錄】 一 從公民社會、市民社會與「現代的民間社會」看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發展 「創造性轉化」的再思與再認 二 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中式馬列主義與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 史華慈思想史學的意義 魯迅個人主義的性質與涵義──兼論「國民性」問題 「問題與主義」論辯的歷史意義 「五四思想」強勢意識形態化的原因與後果──對於五四時期思想啟蒙運動的再認識──為紀念「五四」七十週年而作 殷海光先生闡釋民主的歷史意義與中國民主理論發展的前景 東歐巨變在世界思想史上的意義 從「大傳統」與「小傳統」的關係談文化變遷的不同模式 三 自由、民主與人的尊嚴──兼論責任倫理 一位知識貴族的隕落──敬悼海耶克先生 自由不是解放──海耶克的自由哲學 關於海耶克、胡適與「思想先行」──與胡平的通信 四 關於《中國意識的危機》──答孫隆基 〈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證〉閱後 質疑三問──與李澤厚商榷 五 1950年代台灣的政治環境與殷海光先生對我的影響 平心靜氣論胡適──對於他所堅持的自由主義的立場以及他所謂「民主政治是幼稚園的政治」、「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與「全盤西化」的評析 胡適與殷海光性格的比較與評析 六 略論道德與思想意圖的謬誤 為什麼在中國實行民主是如此艱難?──以台灣薄弱的社會力量為例 自由主義者的悲觀──略論1989北京學運與中國民主前途 「六四」天安門悲劇的涵義──林毓生教授訪談錄 共產文化下的文字障 敬悼民主運動先驅者傅正先生 王作榮先生〈誰來轉移社會風氣──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無可逃避的責任〉書後──兼論「民間社會」如何成長 評丁學良〈改革十年對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影響〉 試圖貫通於熱烈與冷靜之間──略述我的治學緣起 附錄 附錄一 五四運動及其當前的意義史華慈╱著;錢永祥╱譯 附錄二 真空、烏托邦與民族主義──試論中國反傳統主義的「林毓生分析範式」╱蘇曉康 附錄三 關於「中國的現代化道路和文化的內在困境」對話錄╱梁燕城、林毓生 附錄四 從陳水扁當選看台灣民主發展的過去與未來──再論作為政治家條件的「責任倫理」╱詹光華、林毓生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本書收集作者環繞著「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一主題,所寫的系列論文。現行的楷書,較之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除了字形的外表和書法,有了不少變化外,至於形體的基本結構,歷經不同時代的金文、小篆、和隸書,卻都毫無二致,這大大裨益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和保存,本書系統扼要探討其演變過程。另外並引用最新出土資料,肯定新石器時代的古陶文是我國文字的雛形,據以推測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類似書籍推薦給您
【簡介】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我們」是誰?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問題,其實也是信仰問題 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我們也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 今日,在印尼、奈及利亞、緬甸、埃及,有些社群會遭受攻擊、有些個人會遭到殺害,理由都是他們的信仰使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裡變成了陌生人;許多國家的移民政策(尤其是美國)當中那些反移民的論點通常都是以宗教的語言表述;法國政府禁止婦女在公開場合穿戴布卡;瑞士舉行全民公投,禁止穆斯林建立清真寺宣禮塔;德國的德勒斯登有數千人定期上街遊行,抗議所謂的「伊斯蘭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宣稱他們的國家利益和完整性遭受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威脅,即使後者流亡海外,其所擁有的唯一權力不過就是他所代表的宗教信仰。 宗教,或說信仰,從來就不只是宗教信仰。 每個社會都會有一套建立認同的信念和假設,它界定人存在的意義、區分社群,在許多地區甚至是政治的動力;這套信念和假設通常被稱為信仰、意識形態或宗教,但它絕對不只是「信仰」或「宗教」。 《諸神的起源》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審視器物、地景和儀式活動,書中不討論宗教史,不探討信仰,更不會替任何信仰體系辯護;本書探究的是這套共有的信念對社群或國家的意義、它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以及人們在這套信念底下究竟相信些什麼、依何而行動,透過怎樣的方式定義「誰能夠成為我們」。 第一部 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各個社群對宇宙自然的理解不同,這些故事與動物、火、水、光,以及四季相關,從理解衍生的儀式強化了社群的身分認同。 第二部 因為相信,因而相聚:透過社會性的儀式慶典、共同祈禱歌唱等活動,讓短暫的生命得以被納入社群,個人的生命跨越世代與其他生命互動。 第三部 信仰的劇場:人們如何以公開的儀式展示對神的信仰,又如何重新定義並想像精神上的社群;以及在這樣的場域,政治與宗教如何密不可分。 第四部 神像的力量:神聖的雕像和畫像引領信徒走進一個文字無法描述的世界,人們透過想像共處一個時空,塑造團結,得到指引和保護的力量。 第五部 一神還是多神?:人該如何與自己的神相處,又該如何與他人的神明共存?這位神或許是一位至尊崇高的存在、或許是人性化的群神,也可能是生活在我們四周的地方神靈。 第六部 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信仰如何在人統治的國度裡茁壯成長,而國家之於信仰又可能發生什麼困難與問題。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由前大英博物館館長、知名作家尼爾.麥葛瑞格執筆撰述。 全新觀點切入人類的信仰,以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宗教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超過200張精美全彩圖像,透過珍貴的物件、藏品、繪畫、地景、歷史照片,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 本書特色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合作,透過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信仰之於人類社會真正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闡明宗教與政治的複雜關係,並透過場景和歷史人物事件描述,為當今世界衝突根源提出新解。 ◎透過物件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並以此作為了解不同社群的入口,研究他們如何想像、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書評 這部流暢易讀的宗教研究作品顯示宗教對我們這個世界十分重要,過去如此,現在亦然。……任何想讓生命更為豐富的人――就算無法改變他的生命――都能從這部傑出的作品中獲益。――《倫敦標準晚報》 麥葛瑞格以豐富的學養,開拓了許多新的觀察角度,職是之故,《諸神的起源》才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啟發人心。――《星期日泰晤士報》 文字清晰,風格獨具,照片更是精彩絕倫――全書總共收入彩色與黑白圖片兩百三十張。一部精緻的通俗作品,討論的主題是宗教的物質史。――《書目雜誌》 一趟宛如旋風般快速,但又令人深感愉悅的世界宗教之旅……既是一部優秀的比較宗教研究,也是一部令人省思的精彩作品。――《科克斯評論》 【目錄】 前言 第一部: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 1 信仰的開端 2 火與國家 3 生命與死亡之水 4 光之歸返 5 收割和禮敬 第二部:因為相信,因而相聚 6 與死者同在 7 誕生與身體 8 傳統裡的位置 9 讓我們祈禱 10 歌的力量 第三部:信仰的劇場 11 神的家 12 送給諸神的禮物 14 神聖的殺生祭儀 14 成為朝聖者 15 慶典時間 第四部:神像的力量 16 女神像的保護力量 17 宗教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18 意義的增生 19 改變你的生命 20 棄絕圖像,尊崇文字 第五部:一神還是多神 21 多神的福氣 22 一神的力量 23 地方的神靈 24 如果神站在我們這邊 25 寬容?還是不寬容? 第六部: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 26 天命 27 願祢的國度降臨 28 壓迫宗教少數 29 「這裡沒有神!」 30 讓我們生活在一起